谢意馨淡淡地说道,“没什么不好的,我几个哥哥弟弟完全能代表谢家行事。再说,今天城煌庙那边一定很热闹,你们就容我们仨偷个懒吧。”说到最后一句时,谢意馨行了个拱手礼,惹得大家善意地笑了。

一直不高兴的小胖子听到这话才又高兴起来。

21、第二十一章

殷慈墨很后悔,早知道她直接解决第四组的问题,而不是节外生枝去招惹第三组了。她手上早就准备有几个小世家的人,也还算拿得出手,刚才左霜说话时,直接把那几个人塞给第四组就没什么事都没有了。可是刚才的机会实在太好,她舍不得放弃。只是现在谢意馨这么做,真有点让她骑虎难下。真让她走了,就显得自己办事不力了。

君景颐的脸很黑,暗怪谢意馨不识大体。他在父皇面前夸口要办好的事,被她这么一搅和,变成差强人意了。

君南夕看了他三哥一眼,见他不知道在想什么,却啥动作也无。眉头微皱,这个时候必须得有个人出来打圆场,作为皇子,在那种场合总得发出声音的,要不然在场的世家子弟会怎么看待皇家。前面之所以不出声,也是身份使然。作为上位者,自然是不喜欢下面的人抱成一团,斗争是允许的,只要不过分。再者,这样的结果对谢金两家也不好,上面的人想着他们机警的同时,也会记着他们的离经叛道。

谢意馨三人说完话还没走,就是在等,如果他们再不出声,就是默许了这种情况的发生。君南夕看向他大皇兄,大皇兄冲他摇摇头,四皇兄垂着眼看着手中的折扇,想来也是不想管这事了。

“且慢——”一直静墨的君南夕出声了,他笑笑说道,“今天我们的目的是帮着老百姓做些事,又不是边城将士点兵,不必如此一板一眼嘛。”

殷慈墨以为他是专门为自己解围的,冲他感激一笑。

“五弟说得不错,咱们还没开始呢,就让人退出,不太好看啊。”君景颐附和。

“就是啊,我觉得这样兆头不好。”

其他人见皇子们都表态了,也纷纷出言相劝。

“这样吧,谢大小姐和金家两位少爷仍呆在第三组,第四组若是缺人的话,直接和我说吧,我去衙门抽几个人来帮你们。”君景颐好言相劝,目光落在第四组,看不出情绪。

左霜明白这是三皇子的警告,不能再闹了。当下哼了一声,撇过脸去。

谢意馨淡淡一笑,“这样啊,也好。”

金从卿也明白,三皇子等人出来打圆场了,刚才的事便作罢了。

小胖子一直是怏怏不乐的。

“接下来看看我和大皇兄及两位皇弟都被分配到哪一组吧,我也很好奇呢。”君景颐这一句打破了有些低迷的气氛,众人又高兴起来,期待地看向台上。

殷慈墨手脚麻利地揭开结果,“大皇子抓的是第一组,三皇子抓的是第三组,五皇子抓的是第四组,六皇子抓的是第二组。”

好嘛,她和君景颐又凑一块儿去了。看着走过来的君景颐,谢意馨默默撇过头。君景颐许是恼她之前的事,到了第三组后一个劲地拉着秦家汤家的人说话,就是不怎么理会她。谢意馨耸耸肩不在意,落得清闲。

随后殷慈墨又交待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便宣布可以出发了。

谢意馨抬脚欲走,却发现走不动,低头,发现一只胖手紧紧拽着她的衣摆,一看,发现小胖子正倔倔地看向别处,就是不看她。

谢意馨示意他们先走,金从卿含笑看了一眼后也跟在众人身后慢悠悠地走了。

谢意馨叹气,“怎么不走?”

“你刚才说我肥。”闷闷又倔倔的声音传来。

谢意馨瞄了两眼那只手背有两肉窝的胖手,不肥么?“嗯。”老实承认了,确实是她说的。

静默,小胖子抓着她衣摆的肉爪子松了松。

“不过肥得圆圆的,很可爱,远远就能认出来。”谢意馨补充了一句。

“嗯。”小胖子嗯了一声,鼻音重重的,看着自己圆滚滚的身子,可爱么?

没多久,噔噔噔,小胖子冲了出去,没听见身后有动静,回头,瞪她,“发什么呆呀,还不赶紧跟上!要小爷等你么?”

谢意馨摇头失笑,冲他嚷了一嗓子,“没大没小的,别忘了我是你表姐。”

“哼。”小胖子哼了一声,没转身,脚步倒是放慢了。

果然还是孩子哪,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

众人浩浩荡荡地往城煌庙那边去,谢意馨两人就像两条尾巴挂在后面。城煌庙离京兆尹衙门只有两条街,左弯右拐,不到一刻钟众人便到了。

场地已经布置好了,四个大布篷错落有致,里面还摆了一溜的桌子。四组人马各挑了一个进驻。

城煌庙他们所在这条主街已经戒严肃清,此刻安安静静的。在明在暗的衙役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时刻注意着看看有没有异常的人,今儿的六七十人各个都宝贝得紧,少一根汗毛他们都吃不消啊。

巳时一到,两边的百姓被放了进来。进来的人多为大叔大婶,手中都提着东西。在衙役的引导下排着队。

谢意馨他们这一组的人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人负责检验物品是否得用,一部分人负责记录,剩下的人负责整理以及把这些物品弄到外面的车上。捐赠的东西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半旧不新的衣服和鞋子,有些磨损的农具,甚至连坛坛罐罐都有人捐。

一开始他们还很惊奇兴奋,因为他们发现好多东西他们都不认识,。渐渐的,情绪平稳下来,却发现这活有点无聊了。不过好在大家都挺自律的,不会因为无聊就搁挑子不干。

不说谢意馨他们这些人,百姓们得知今天统一收集捐赠的物资,有心的早早就整理了东西提过来上交。一来到路口发现有衙役巡逻之时还有点畏缩,可衙役只是上下瞅了一眼便让过了。渐渐的,百姓们的胆子大了起来。

“那个很眼熟啊,好像是蒋家二少爷,去年我在房山的庄子里见过的。”

“你吹牛的吧?就算你真见过蒋家二少,但人家怎么可能到这儿来嘛。不过这些孩子真是俊啊,要是俺家的儿子闺女还没成家——”

“美得你,你这想法赶紧打住,这些人一看就气质不凡,哪能和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扯上关系?”

“你们也觉得眼熟?巧了,你们看看那边那位,像不像大皇子?以前祭天的时候曾远远见过一回的。”

“还有还有,那位,看到没,真像林大人的长子——”

大叔大婶们这么一交流,心中大骇,乖乖,原来这些来帮忙收取捐赠物资的身份都不简单啊。继而便是满心的感动,深感皇恩浩荡,觉得能活在当朝,真是前世修来的福分,有这么关心百姓的皇帝和朝庭百官,他们还有什么不知足的?这么一想,都暗自决定回去看看家里还有什么能用却用不上的东西,全部搬来!嗯,新纳的那双鞋子本来是留给自己穿的,现在一咬牙,捐了。不少人在心中都这般琢磨着,明白他们的身份,大爷大娘们越发自觉地排起队了,不吵不嚷,说话也轻声细语的。

“那个,是殷家的大小姐啊,去年施粥的时候她亲自来了,我们大孙还得了一碗她亲手盛的粥呢。”一位大婶神色激动地说。

“真的?听说这殷家大小姐可了不得,听说她向皇上献了三策,解决了救灾银钱不足的问题,解救了渠南千千万万的百姓啊。”她旁边一位大叔眼睛一亮,神情钦佩不已。

“当真是活菩萨一个。”

“走,咱们去那边排队。”

“不,我不去,我就在这,我大孙子现在进的学堂还是谢家捐钱修葺的,我要留下来给他们长点脸。”另外一位大婶昂头挺胸地说。

前面几个负责记录的少年看着离去的几个大叔大婶脸黑黑的,没多久,听到那位大婶的话又高兴起来。谢意馨一边整理着那些旧衣务,一边听着这些大爷大婶们的话,心里直乐呵,都是方兴未艾的少男少女,有点争强好胜之心是正常的。

之前为了安全着想,他们这些人的身份也没对外公布。可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这些人气质不同于普通人,再加上中间有那么一两个京城公子的熟面孔,恍然一悟,对他们的身份也猜得□不离十了。其实皇帝也不指望他们做出怎样的成绩,只希望他们能为朝庭竖立一个亲民的正面形象而已,现在就很好。

“意馨,你说那姓殷的有什么好的嘛,那么多人冲着她去。”汤静尘瞅了一眼第四组,发现人家那边的队伍的确比自己这边的长,用力地甩了甩手中那件半旧不新的衣服,朝谢意馨呶呶嘴,“笑,笑得那么欢,又不是卖笑的。”

汤家这个丫头年纪不大,正是活泼的时候,从刚才谢意馨主动站出来后就粘上她了。

“别乱说,人家那是平易近人。”谢意馨接过她那衣服,低头折了起来,“你也别灰心,也有不少人冲着咱们来嘛。”

“就显她能。”汤静尘嘟着嘴不满地道。

谢意馨笑笑不接话,眼神却一直不离她表哥与小胖子,还时不时地注意街道上的情景。

“你在看什么?”汤静尘好奇地问,“我见你都往外瞧了好几回了。”

“没什么。”她能告诉她一会有不好的事发生?

22、第二十二章

城煌庙的关卡处,几名衙役认真尽责地警戒着,发现可疑的人立即上前盘问。

“你说,里面那些公子哥儿小姐们是怎么想的,大热的天不好好在家里呆着,偏来增加咱们的活计,唉。”衙役甲抱怨。

“慎言!”头目瞥了他一眼。

“是!”衙役甲满腹牢骚无处发泄,只得无精打采地干着活儿,“刘老头,又出去倒夜香啊,今儿怎么晚?”

那刘老头似乎不好意思地抓抓头。

头目也看了过来,衙役甲略解释了几句,然后直接对刘老头说,“刘老头啊,今天城煌庙这条路你怕是走不了了,绕道吧。”

一时间,刘老头不知所措了,手在腰间摸了又摸,仍是没舍得,只是嘴唇动了动,愣愣地看着衙役甲,似乎没反应过来。

“今天是真的不行。”衙役甲也无奈,虽然知道不从这条路过的话,刘老头可能要绕一个大圈,但这不是情况特殊嘛。

“罢了,小四,你去检查一下,没异常的话就让他过去吧。”头目从刘老头出现就一直在观察,刘老头刚才是想拿钱来孝敬他们的,只是后来都没舍得,就是这样,他才让过的。如果刘老头真拿出钱来,他肯定要上前仔细盘查一番的,毕竟倒一天夜香才几个钱,为了过这条道竟然做赔本买卖,这样的话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了。

那个叫小四的衙役甲,也只是上前掀开了一角,发现上面全是‘黄金’便捂着脸走开了,一挥手,让过。

只是后来,小头目无比后悔今天的一时心软。

当谢意馨看到那辆倒夜香的推车朝这边走来的时候,心蓦然一紧,再看到离它不远的金家兄弟,不由得大惊失色,她刚才不是让他们在后面休息的吗,怎么一转眼就跑前面去了?

“哎,你去哪?”汤静尘一眨眼,发现谢意馨突然往外跑去,很是不解。

时间紧急,谢意馨没顾得上她的问题。奔跑中的她看到那夜香车大概是磕到石子了,接着用力过猛还是怎么的,无数的‘黄金’及液体往前抛。

小胖子转身,看着被‘黄金’染上的衣摆,茫然了一下,接着暴跳如雷,冲着那倒夜香的刘老头吼,“你干什么?!”

谢意馨看着小胖子不知死活的行为,心跳都快停了,再看那推夜行的老头将夜香车重重一放,当下顾不得打草惊蛇了,立即嚷了一嗓子,“小心!”

那老头抬头冷眼朝他们这边一扫,“杀!”

接着,无数‘黄金’液体飞出,一张长方的木板托盘在空中翻旋几下摔在地上,紧跟着,六七个黑衣蒙面人从夜香车里跳出,分别四散开来。

街上行人顿时大乱,无数人尖叫奔走逃窜。

金从卿的反应很快,一听到谢意馨那句小心,立即一把抓着金萧柯的手,把他扯到一边。金从卿只一眼,便瞧出这些人是冲着他们这些人来的。于是他领着金萧柯尽量艰难地避开黑衣人行走的路线,也尽量不和他们的人碰窝。

谢意馨见他们没事,松了一口气,自己也迅速找了个地方隐蔽起来。小心地探出头,搜寻着她的亲人的身影,希望他们能聪明些,四散开来,别聚在一起被人家三两下收拾了。

没错,她早就知道了今天会发生刺杀。只是皇子们都不会有性命危险的,想想,几位龙子凤女出宫,周昌帝怎么可能不暗中安排一番确保他们的安全?恐怕就在她刚才喊出小心的时候或者更早,皇宫的暗卫们已经注意到情况异常了,刚才才能迅速出现,与刺客们缠斗起来。此刻,她只需要保护好自己就行。

上一世也是如此,不过幸亏京兆尹的人来得及时,还有便是周昌帝安排的暗卫实力高强。只死了几个老百姓和两个世家子弟,其他人都只是受伤没有性命之危,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殷慈墨也受了伤,据说是危急之际替君南夕挡了一刀。这件事给她加了不少分,也是她后来能成为五皇子妃的重要原因。

对比大难不死,后福深重的殷慈墨,谢意馨就显得倒霉多了,还差点连小命都没了。当时她与小胖子站在街道边争执,那夜香车正好就停在她旁边不远处。她首当其冲,差点被一个黑衣人顺手砍了,也是小胖子机警,一把把她扑倒,顺便挡了一刀才换回她的小命。她随后也上门探望了小胖子几次,关系有所缓和,可不久后便出嫁了,见面少了,关系却更淡了。现在想来,她挺对不起这小胖子的。

刚才拉着金家兄弟退出,也是有这一层考量,希望借此避开这次灾难。只是刚才都努力过了,仍是避不开。

虽然她有了前世的经历,也知道此事定会发生,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她却没有多做安排捞些功劳,毕竟这事情牵涉到皇家子女,事后周昌帝肯定会彻查清楚。倘若她早做了安排导致这件事情发生异动的话,周昌帝堂堂一国之主岂能不会察觉到?到时候她又该如何在周昌帝面前圆自己的未卜先知?大家族最忌讳的是被上位者怀疑,一旦牵扯到,可不是闹着玩的。稍有不慎,便有可能给家族带来灭顶之灾。

可皮之不存毛之焉附?若是连命都没了,皇帝的怀疑又算得了什么呢?别的家族还好说点,家族男丁并未全部押在此,可她们谢家不同,原本就是男丁稀少,成事的也不多,若是在这场刺杀中搭上的话,那她所求的家族安稳岂不是同前世一般,消失殆尽?为了保住几个兄弟,她出门前也做了些隐秘的安排,在这次同行的小厮里面,多数都是会写拳脚功夫的。就希望刺杀发生的时候,多少也能挡上一挡,借以拖延时间,争取活命的机会。

谢意馨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时不时注意一下那些黑衣人的动向。刚才的五个黑衣人也只剩下三个了,这一看把她吓了一跳,只见冲着君南夕去的刘老头和另一个刺客把保护君南夕的暗卫逼得节节败退,且战且走,一行人竟然朝着她的方向来了。

谢意馨暗叫不好,正欲起身往相反的方向逃窜。

还未等她有动作,不远处传来吵杂声,原来是京兆尹罗大人堪堪带着手下来了。

刺客们顿时狗急跳墙,刘老头顿时目露凶光,虚晃一招,射过暗卫的一掌,然后手一点,把君南夕定住,再用连环脚把暗卫踹倒在地。

倒地的暗卫不可置信,“玉指弹?!”玉指弹是定身功夫,轻易练不成,练成后施展一次也得耗费巨大,少有人会练这种偏门的功夫。

“算你有点见识,你阻止不了我。”刘老头轻蔑地说,然后朝着君南夕大喝一声,“狗崽子,受死吧!”说着,刀一挥,朝君南夕的门面砍了过去。

君南夕面不改色,定定地看着迎面劈来的刀。

谢意馨看着不远处命在旦夕的君南夕,再想想已经暴露的自己,哀叹,今天,她就是挡刀子的命!咬牙,朝君南夕扑了过去。殷慈墨,你今儿怎么那么不济事?我不想和你抢功劳啊,她只是怕君南夕出事自己也逃不了而已。

而且谢意馨也挺怕君南夕是因为她重生改变了一些事而死的,这一世,她和君南夕似乎缘分不浅的样子,走哪都会碰到一块,容不得她不多想。再者,比起君景颐,她对君南夕的印象要好很多。有时她会想,如果是君南夕继位,谢家是不是就不会重蹈覆辙了?其实这么想不一定对,但是比起君景颐那条注定的死路,君南夕或其他皇子算是另外一条路吧,虽然是危险与生机伴随,但至少还有生机不是?所以君南夕一定不能死。

而殷慈墨这边呢,刚想喊一句五皇子小心,然后扑过去挡刀的,孰料被赶来的暗卫用力扯了一下还不算,还被揣了一脚。那暗卫借力换了个方向打出了一枚暗器。

刘老头那一刀才出了一半,为了避开那暗器,不得不撤回来。两暗卫立即缠了上去。

疼,火辣辣的疼,谢意馨只觉得后背不是自己的了,对上君南夕的目光。

君南夕不可置信地看了一眼倒在他身上的谢意馨,神色复杂,他完全没料到谢意馨会替他挡刀子。那一刀来势汹汹,他都以为必死无疑了。便是他最亲近的人,要做到这份上,恐怕也没法做到毫不犹豫吧?再者,就算他不幸身亡,他父皇会把怒气发泄到刺客身上,却不能下令让这些世家子弟陪葬,顶多她只会被训斥一顿。生死与被训,孰重孰轻,三岁孩子都会选择吧?

其实君南夕没想到的是,对谢意馨以及谢家来说,皇帝厌弃的后果比一个人的死亡更让他们难以承受。

谢意馨惨白着脸玩笑般地说道,“五殿下,你一定要记着我的救命之恩啊。要是我不幸身亡,记得帮我找一处风水宝地下葬哦。”什么皇子你就没事我就放心了,这样的话她现在不屑说。谁知道她这回能不能挺过去呢?这救命之恩是她拿命实打实换回来的,为什么不能说呢?她家老爷子常说,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不去争不去舀,可是是你的就是你的,不去让不沉默。虽然她也知道,这救命之恩,便是她不提,君南夕也不会忘记的。

其实说这话不过是她想抹黑一下自己。谢意馨没忘记,上一世殷慈墨正是因此嫁给了五皇子的。说她未雨绸缪也好,自作多情也罢。重活这一世,她没想过嫁入皇家。她这是在为以后做打算啊。其实她是有恃无恐吧,因为谢意馨知道,就算君南夕因为那话对她产生了功利过人的不良印象也不会抹杀她的救命之恩的,他的品性从他上辈子的作为就知道。

这话让君南夕一顿,转而有点哭笑不得,“别乱说,你不会有事的。”随即眼神一黯,她那么急着和自己撇清关系么?那么一句话,如果是一般人听来恐怕会心生反感吧?这救命之恩恐怕都要大打折扣。谢意馨这样机敏的人如何会犯这种低级错误,排除这点,那就是故意的了。故意的啊...

不怪谢意馨胡思乱想,她从没受过这么重的伤,还真拿捏不住有没有生命危险。此时谢意馨浑身发冷,又很累很困,身下的人肉垫子很暖很舒服,让人很想一觉睡过去。嗯,人肉垫子?她身下是君南夕!不行,她得挪开,得挪开,她心里念叨着。

谢意馨无所觉地扭来扭去,灼热的气息喷在君南夕的颈脖处,感受到身上玲珑有致的娇躯,君南夕微僵,不自在地微微撇过头。

温热的液体滴在手背,君南夕抬手一看,皱眉,“你别动了,伤口可能又裂开了。”

“唔?”谢意馨茫然地抬头,可眼皮越来越重,接着她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那厢,殷慈墨捂着胸口爬起来,朝缠斗中的三人看了一眼,然后咳了几声,拖着身体来到君南夕身边,“五殿下,你没事吧?我刚才看到京兆尹罗大人率着几十人过来了。”说着,就要伸手扯下谢意馨,然后把躺倒在地上的君南夕拉起来。

君南夕阻止她,“别,她背后有伤口,流了很多血。先别动她,免得伤势加重,你去找人过来帮忙,最好请个大夫过来。”

看着昏迷过去的谢意馨,殷慈墨眼神一片阴翳,转身去叫人了。

刺客五死三逃,众人很快赶了过来,后面还跟着十几个衙役,他们的脸上或身上多少都挂了点彩,苍白的脸上难掩悲伤疲惫。他们算是真正在鬼门关里游过一回了,刚才清点人数时,发现他们这一行人,死亡六人,受伤严重的有十几人,被波及的百姓也不少,此刻就在不远处的布篷里治疗。

众人静默,看着昏迷的谢意馨背上那道又长又深的伤口,上面仍汩汩地流着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李太医来了,快让开。”

李太医放下药箱,查看了一下伤口。他就住在这附近,刚才被人找到的时候他正在用膳,听了情况就立即赶过来了。

“李太医,病人怎么样了?”谢瑾博金从卿等人忙问。

“初步看没什么大问题,只是失血过多,还有就是估计刺客的刀上淬了毒才会一直都止不住血。这是百花解毒丸,先喂她吃了,给她止了血再说。”李太医捋捋胡子,对君南夕道,“幸亏五殿下没有胡乱搬动病人,要不然会更麻烦。”这算是对他刚才一直当肉垫做法的肯定。

23、第二十三章

皇子一行人在城煌庙遇刺,皇上得到消息,震怒非常,立即下旨全城戒严,搜查刺客。太医院里所有的太医也被派往伤者的家中诊治,与此同时,还赐下无数的药材。对于不幸死亡的几家世家子弟,周昌帝也派了皇子轮流前往吊唁。其中,又以左家的左寄均和李家的李子翎最令周昌帝婉惜。甚至为两人亲自写了祭文,以示哀悼。

对于搜查刺客之事,百姓们都很配合,一发现异状,俱主动报告官府。短短几日,竟然抓到了两个隐藏极深的刺客,可惜都不是活口,在被抓的时候两人都咬开藏在牙齿里的毒药死了。

京兆尹罗大人都感叹,最近做事真的顺手多了。其实主要还是最近朝庭做事,颇得民心。毕竟哪个老百姓不希望皇帝仁慈,朝庭清明的?这样他们才会有好日子过啊,对破坏这一切的人,他们深恶痛绝。发生行刺的那天,这些龙子凤女世家公子小姐正在为百姓做事,这消息让那天经历过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顿时京城及京城周边的百姓都知道了。如此一来,老百姓们对那天的刺客完全没好感,几乎所有人都恨恨地想,这些人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折腾得点事来,多好的年轻一代啊,等他们以后入朝为官,也是好官,能在这么好的皇帝皇子和文武百官治理下生活,他们还不知足!

如此一来,民心达到空前的团结。罗大人弄明白底下百姓们的心理,不得不感慨民风纯朴。然后罗大人一高兴就上了一道折子专门阐述此事的。

折子里甚至还有几句老百姓赞美皇帝称颂朝庭的大白话,周昌帝看了,龙心大悦,一扫几日前的阴霾。对那天去救援基金会帮忙了的孩子又多了几分喜欢,加上渠南那边的救灾工作已经井井有条地展开,于是他大手一挥,无数的赏赐飞往各世家。其中殷家谢家左家李家为最,赏赐比别人都厚几分。

“殷家和谢家的两个女娃,你怎么看?”周昌帝刚放了赏,心情很好地喝着茶。

御书房里就他们两人,李德知道周昌帝问的是殷慈墨和谢意馨,他恭了恭身子答道,“皇上明鉴,她们一个是谢太傅的嫡孙女,一个是殷老的孙女,自然都是不差的。”

“你个老东西,成天避重就轻不说实话。”周昌帝笑骂了一句,然后看了一眼陪了他几十年的老伙计,颇有点语重心长地道,“和朕也不说实话,难不成以后把满肚子的真话都带到棺材里不成?”

李德讨饶,“皇上,你知道奴才的,嘴巴笨,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你就饶了奴才吧。”

“罢了罢了,问你我是白问了。”

“依朕看,这两丫头也像足了他们的祖父了,殷慈墨有大才,只是过于功利算计。谢家那个嘛,有德,嗯,还有点急智。先前有点傲,风评也不好,近段时间看来好多了。该如何安排她们好呢?”说到最后,周昌帝无意识地敲着楠木御案,双眼微眯,其中精光闪烁。

李德守在一旁弯着腰,大气不敢出。

接到赏赐的各家子弟,对这几家倒生不起嫉妒和不满。殷慈墨进献救灾三策,这赏赐是她应得的;但若是没有谢意馨的舍命救下五皇子,等待他们的恐怕是皇帝的雷霆之怒了,哪里还有赏可领?至于左家和李家,损失了两个那么好的孩子,那点赏赐又补尝得了什么?他们可算看明白了,谁家的孩子谁家疼,现在左李两家还没缓过悲伤呢,皇帝俨然已经从婉惜中走出来了。

谢意馨救了五皇子,大家都很感激她,若是五皇子出事,他们这些人各个都讨不了好。虽然他们不是罪魁祸首,却也难辞其咎,一个护卫不力罪名是担定了的。特别是那些和五皇子同一组的成员。而且看样子,殷谢两家真正的封赏应该还没下。于是众人决定,送往谢家的礼再加厚三成!至于殷家,就算了。

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谢府总会接到各家命管家送来的珍贵药材。其中不泛人参灵芝这些,年份虽然不是很长,却也有一两百年的年份,能拿得出手了。甚至连鹿茸都有,每次一听到这个,谢意馨总是无语凝噎。这些人是银子多了没处花了是吧?

谢意馨是第二天醒过来的,昏迷期间,皇后贵妃都派人来关心过,周昌帝也将太医院里治外伤最拿手的两个太医派了过来。

不提醒来后家人的各种关怀和数落,谢意馨已经将养了半月有余,许是太医医术好用药好,她的伤已经好了大半。后来得知自己当时只是失血过多,伤势看着严重,只是因为刺客的刀上淬了毒止不住血,可事实上是并未伤及肺腑。只需要喝几副药,等伤口结疤再调养一阵就好。

谢意馨庆幸之余又觉得疑惑,上一世殷慈墨替君南夕挡刀伤势可不是这样的,据说伤及心脉,九死一生,太医院的好手费了老大的劲才救回来的。怎么轮到自己就那么轻松呢?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是好事。毕竟谁也不喜欢去鬼门关一游的事。

“姐姐,姐姐,瀚哥儿进来了哦。”糯糯的声音打断了谢意馨飘散的思绪。

“进来吧。”

噔噔噔,小家伙迈着小短腿进来,可是看到她手中端着一只碗时,脚步一顿,小脸略带惧意地止步不前。

看着小家伙那害怕的小模样,谢意馨失笑,故作不知地问,“怎么不过来?”

小家伙期期艾艾地道,“姐姐,你先把鸡汤喝光好不好?”

谢意馨教了小家伙一段时间,现在说话字句清晰,用词准确。

谢意馨歪着头,故作不解,“可是瀚哥儿之前不是和姐姐说过我们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么?你看,姐姐特意把鸡汤留到现在,就等着和你一起分享呢。”

小家伙害怕地摆摆手,“不用不用,姐姐,你喝,你自己喝就好了。”

然后找了一张离她稍远的椅子手脚并用地爬上去坐好,然后才一本正经地托着腮说,“前几天娘知道我帮你喝鸡汤的事了,她现在顿顿逼我喝这个,姐姐,我好烦啊。”小家伙说得好不委屈,纠结。

“可是瀚哥儿,多喝鸡汤能让人长高哦,难道你不想长高吗?”谢意馨继续诱哄,她也是顿顿喝汤,都恶心得不行了。

“姐姐骗人,我天天都有量,个子一点也没长。”小家伙猛摇头,不上当,“姐姐,祖母说你不乖,所以要喝那些苦苦的药汁子,还要喝鸡汤,还叫瀚哥儿不要帮你。你快喝吧,一口气喝完就好了。”

谢意馨抚额,这点子事连她祖母都晓得了,真丢脸。

“又在骗瀚哥儿帮你喝鸡汤了,你能不能有点出息?!”

“萧柯表哥!”小家伙眼睛一亮,忙滑下椅子,往外冲。近段时间小胖子常来,小家伙和他混得很熟。

小胖子声到人未到,谢意馨抬眼,正好看到他正有点吃劲地抱着谢觅瀚,然后恨铁不成钢地瞪着自己。后面跟着金从卿正含笑地看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