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涩然一笑,“错也好,对也好,都已经不重要了。”说着,他起身朝刘弘基郑重一礼,“多谢先生一直为世民筹谋,先生之恩,世民当铭记于心。”

刘弘基忙扶住他道:“殿下言重了,殿下雄才伟略,能够辅佐殿下成为一代君主,是刘某的荣幸!”

李世民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望着窗外渐亮的天色,今日想来是宁静的,只是…这宁静还能够持续多久,一天还是两天?

朝阳自云层之中探出头来,洒落大片大片的光辉,驱散着笼罩了一夜的黑暗,位于东宫西南角的宜秋宫中,郑氏正在洗漱,身为太子妃的她,衣裳却异常素净,月白锦衣上,只有一些淡不可见的暗纹,除此之外,再无花饰,发间也只簪了一枝青玉竿,竟是比东宫的侍女还要简约。

柳叶一边替她整着衣裳一边道:“小姐,早膳已经备好了,用过之后,奴婢陪您去佛堂念经。”

如今的郑氏,在宜秋宫中深居简出,每日除了诵经念佛之外就是打坐参禅,往往一个月都不曾踏出宜秋宫一步,东宫一应事宜,都是季容一手掌管,东宫的之人,几乎都快忘记还有这么一位太子妃。

郑氏点一点头,待到了偏厅,不见承道等人,疑惑地道:“二公子与郡主呢?”

“二公子一早就去读书了,至于郡主昨夜因为长疹子闹了一夜,天亮时分才睡着,奴婢便没去叫。”

“长宁的疹子退了没?”长宁是莺儿的封号,郑氏厌恶李建成所赐的名字,便一直以封号相呼,绝口不唤其名。

“还没呢,听大夫说,至少还要两三日才会慢慢退去,这次出疹子,郡主可是受了不少罪,奴婢待会儿去厨房做一些白糖糕,郡主最喜欢吃这个了。”

第六百三十九章 金香

郑氏凉声道:“你还知道心疼长宁,偏她那个亲生的父亲,却是半点没将她放在心上,生了这几日的病,连看也不曾来看一眼。”

想起李建成的无情,柳叶暗自叹了口气,口中则道:“太子要帮着陛下处理朝政,难免有些顾不上,等太子空一些了,定会来看长宁。”

郑氏淡淡道:“他是什么想法,我清楚得很,你不必说这些虚话安慰我。”

柳叶无奈地道:“事已至此,小姐您想开一些才好。”

郑氏冷笑道:“放心吧,我若想不开,早就已经上吊自尽,哪里还能坐在这里,盛粥吧。”

柳叶盛了一碗白粥递给郑氏,桌上摆了几碟佐粥的小菜,皆是素的,没有半点荤腥,从好几年前起,郑氏就开始食素了。

“虽说现在苦了一些,但二公子很长进,奴婢不止一次听到先生夸奖二公子,说他聪敏过人呢。”

“聪敏过人又如何,只要他一日是娘娘的儿子,殿下就一日不会重视他,甚至连一个立足之地都不给他。”说这话的,并不是郑氏,而是一名在偏厅侍候的婢女。

“金香,你在胡说什么?”柳叶诧异地盯着这名叫阿香的婢女,她是三年前来宜秋宫当差的,做事很是勤快,话不多也不爱饶舌,所以郑氏将她留在身边做事,怎么也没想到,平日里沉默寡言的金香会突然说出这么一番大胆的话来。

金香没有理会柳叶,而是对郑氏道:“娘娘,奴婢能否单独与您说几句?”

郑氏盯了她片刻,对柳叶道:“你先出去。”

待得柳叶离去后,郑氏搁下一口也没动过的白粥道:“好了,此处只有你我二人,有什么话就说吧。”

“奴婢这几年一直跟在娘娘身边,娘娘过得有多辛苦,奴婢最是清楚不过,但恕奴婢斗胆说一句,眼下并不是娘娘最辛苦的时候。”

郑氏柳眉一挑,望着她道:“你说…我以后会更苦?”

“不错,确实来说,不止是娘娘,二公子还有郡主都是一样。”金香的话令郑氏脸色微微一变,冷声道:“继续说下去。”

“据奴婢所知,早在好几年前,殿下就想要废黜娘娘太子妃之位,只因陛下一力反对,这才未成,可以说,陛下是娘娘的护身符,当陛下不再是陛下的时候,您说会怎么样?”

郑氏神色凝重地道:“你这是什么意思?”

金香并未立刻回答,而是道:“娘娘身在东宫之中,难道当真一点都没有察觉吗?”

郑氏低头未语,事实上,她虽然幽居宜秋宫中,但毕竟身在东宫,东宫里的动向,还是略略知晓一些的,这几日,东宫进出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且李建成还被急召去太极宫,就算金香不言,她也隐约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

郑氏压下心中的思绪,冷眸道:“你都知道什么?”

金香微微一笑,“有一件事,娘娘想必是真不知道,太子…与德妃有染!”

“什么?”郑氏豁然起身,难以置信地盯着金香,“此话当真?”

“这可是**宫闱的事情,奴婢又怎么敢胡说,千真万确,此事是秦王说出来的,陛下说了,三日后,让太子与秦王再对质。”

郑氏听得脸色发白,森然道:“他真是越来越离谱了,这种事情也做的出来!”停顿片刻,她又道:“会否是秦王冤枉太子?”

金香摇头道:“不止秦王,就连万贵妃也证明了这件事,应该断不会有假,太子知道自己犯下大罪,所以她不会坐等三日。”

郑氏重新坐回到椅中,“不等上三日,又能如何?”

金香幽幽一笑,不答反问,“娘娘您说呢?”

郑氏眼皮倏然一跳,冷声道:“你不必在这里与我卖关子,有什么话就赶紧说。”

这一次,金香没再绕圈子,徐徐道:“太子为保住自己,必会在这三日间带兵入太极宫,逼陛下退位!”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真听到这句话时,郑氏仍是浑身剧颤,十指紧紧绞在一起,良久,她盯了金香道:“此事于太子而言必是密中之密,你如何知晓?你究竟是什么人?”

金香笑道:“娘娘有时间问这个,不如先担心一下自己,奴婢在宜秋宫的三年,可从未见太子踏入过一步,哪怕是除夕晚宴,也不许娘娘出席,太子妃之名早就已经名存实亡;一旦陛下被迫退位,无力再制约,太子必会第一时间下令废除娘娘。”

这一次,郑氏却显得异常平静,拂一拂衣袖,淡然道:“这一点我早就已经料到了,废也好,不废也罢,对我来说,都不过是现在这样罢了,难道还能更坏吗?”

“对于娘娘来说,或许没什么区别,但对于二公子与长宁郡主而言呢,也一样吗?”金香的话令郑氏眼皮一跳,略有些不自在地道:“他们是太子子嗣,自然与现在一样,没有什么差别。”

金香摇头道:“此处没有别人,娘娘又何必自欺欺人;太子是薄情之人,对娘娘如是,对二公子与长宁郡主亦如是,只怕娘娘被废之日,就是他们被赶出长安之时。”

郑氏死死咬着银牙,她很想否认金香的话,可是她否认不了,自从季容假孕一事之后,李建成对当他们母子死了一般,看也不来看一眼,有时候承道与长宁实在想念的紧了,跑去见他,不是吃闭门羹就是没说两句话便被赶出来,令小小年纪的他们尝尽世间冷暖,承道之所以那么用功读书,就是希望李建成可以多看他们一眼,可惜…他永远不会明白,他那位父亲的心坚冷如铁石,不论他做得多好,都没有用。

“娘娘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他们二人想一想,他们是太子嫡子嫡女,尤其是二公子,太子登基为帝,他本该是下一任太子,可眼下呢,他们不仅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失去现在仅有的东西,娘娘,您真忍看他们流离失所,甚至…被季妃害死吗?!”

郑氏脸色剧变,厉喝道:“闭嘴!”

第六百四十章 倒戈

对于她的怒意,金香并不在意,淡然道:“奴婢的嘴固然可以闭住,但事情并不会变,奴婢所说的这一切,很快就会发生,到时候,娘娘想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郑氏紧紧攥着扶手,指节泛起一层层的白色,“是谁派你来的?”

金香徐徐一笑,“是刘先生让奴婢来照顾娘娘的。”

“刘先生…”郑氏喃喃重复了一句,讶声道:“刘弘基?”

“不错,刘先生与秦王都很关心娘娘,只是苦于太子固执,又有季妃从中阻挠,不能明着襄助,只能暗自派遣奴婢过来,照应一二。”

“照应?”郑氏冷笑道:“说得可真好听,趁着这会儿,把所有话都挑明了吧,别藏着掖着了。”

“娘娘真是个爽快人。”这般说着,金香轻声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恩爱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太子对娘娘这般无情无义呢。

郑氏眼眸微眯,冷声道:“你要我背叛太子?”

“不是背叛,而是为自己与二公子他们寻一条活路;秦王答应,只要娘娘助他成事,虽娘娘不能母仪天下,但必可富贵无忧,二公子他们也会得到应得的一切。”

郑氏攫视着她,寒声道:“秦王…也想起事?”

金香微一低头,“娘娘冰雪聪明,实在令奴婢佩服。”

“你们…你们简直都疯了!”郑氏起身在屋中来回走着,努力平息心中的惊惧,李建成想要逼宫造反已经够令她震惊的了,现在又多了一个李世民,她实在是…不知该说什么。

“秦王兵行险招,也是因为被太子逼得没办法,娘娘这几年深居简出,不知与齐王还有德妃勾结的太子已是过份到了何种程度。”

许久,郑氏终于平静了一些,止住脚步,深吸一口气道:“我不过是一个失宠的太子妃,能够帮你们什么?”

金香微笑道:“很简单,秦王想要知道太子何时动手。”

郑氏并非蠢笨之人,很快便猜到了李世民的用意,“秦王想要后发制人?”

“不错,只有这样,秦王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登上帝位。”停顿片刻,金香又道:“这一次,不仅是秦王的机会,也是娘娘的机会,就看娘娘想不想抓住。”

郑氏没有回答,此事关系重大,她需要细细思量其中的利弊,金香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没有催促,静静地等待着。

这一次,对于她们母子来说,可能是个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渊,这就像一场豪赌,赢了从此富贵无忧,他们无需再看人脸色;输了,一无所有,坠入十八层地狱。

她…真的要赌这一场吗?用三条人命来赌?

正自为难之时,金香言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不多了,娘娘当早做决定。”

郑氏用力一咬银牙,“这一切皆是你一人之言,我凭什么相信你?”

“奴婢可以对天起誓,今日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秦王的意思,无半句欺瞒,若娘娘还是不肯相信,奴婢也没办法;另外…刘先生让奴婢转告娘娘,他可以再应承您一件事。”

“什么事?”

“刘先生知道,娘娘之所以会落到今日这个地步,皆因受季容所害,若非此女从中挑拨,太子与娘娘就算不是夫妻恩爱,也不会变成今日的模样;所以,刘先生应承,若是成事,就将季容交给娘娘发落,是生是死,他与秦王都不会过问。”

郑氏神色一振,死死盯着金香,朱唇后面的银牙一咬再咬,许久,她道:“不止季容,包括她所生的孩子,都要交由我发落!”

金香毫不犹豫地道:“好!”

郑氏沉声道:“你答应的倒是爽快,但刘先生呢,秦王呢,他们会肯吗?”

金香笑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递过去,上面赫然写明,若郑氏提及季容之子,亦交由她一并发落。

“刘先生料到娘娘会有这个要求,所以一早就应承了,刘先生的决定,秦王是不会反对的,所以,娘娘尽可放心。”

郑氏一怔,旋即冷笑道:“刘弘基,他倒是擅于猜测人心,难怪当初太子知道他投靠了秦王之后,如此担心。”说着,她盯了长春阁的方向,一字一句道:“那个贱人欠我的东西,我要一样一样讨回来!”

金香笑言道:“如此说来,娘娘是答应了?”

“不是你所想要的吗?”这般说着,郑氏蹙眉道:“不过,这一时半会儿想要知道李建成起兵的时辰,还真是棘手。”

这件事,季容必然是知道了,但她不是季容,依眼下李建成对她的情份,是绝不可能来告诉她的。

思量片刻,郑氏眸光一亮,望着金香道:“我想到一个法子,不过要委屈你一下。”

金香咬一咬牙,“只要可以助秦王成事,奴婢受些委屈并不打紧。”

“好。”郑氏招手示意金香上前,在她耳边一阵细语。

这日午后,李建成正在书房中与李元吉、谢叔方等人商议着最后的细节,此事关系着他们所有人的生死,须得谨慎再谨慎。

在听完人手安排后,李建成转眸道:“元吉,常何那边怎么样了?”

李元吉笑道:“大哥放心,常何已经答应归附于我们,到时候,他不仅不会阻拦,还会暗中相助。”

李建成颔首道:“如此自是最好,不过常何此人…信得过吗?”

“我就料到大哥会有此疑,所以派人暗中盯着常何的父母,除非他不想要这两条老命,否则绝不敢背叛我们。”

李建成笑道:“你这次倒是想得周全,另外…”

“笃笃笃!”外面的叩门声打断了李建成的话,“什么话?”

外面很快传来下人的声音,“启禀殿下,太子妃有事求见。”

李建成眉头一皱,郑氏,她这会儿来做什么?虽然有些疑惑,但他并不打算解惑,对他来说,任何与郑氏有关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都不值得他在意。

这般想着,李建成扬声道:“我还有事情,让她回去。”

第六百四十一章 将计就计

过了一会儿,外面再次传来下人的声音,“殿下,太子妃说有十分紧要之事,一定要见您。”

李元吉听着这话,道:“大哥,既然大嫂这么说了,不如你就见一见吧?”

在他的劝说下,李建成勉为其难地道:“让她进来。”

很快,郑氏带着金香推门进来,不等她见礼,李建成已是不耐地道:“有什么事快说!”

若说,来之前郑氏对李建成还有那么一丝余情,还有那么半点犹豫的话,那么当她看到李建成脸上的嫌恶之时,一切都化为虚无,仅存的,只有恨意,漫天漫地的恨意!

郑氏垂目道:“此事不宜太多人知晓,还请殿下摒退左右。”

李建成眉头一皱,正要言语,李元吉先一步道:“既是这样,我们就先走了,左右事情已经商议的差不多了。”

在他们走后,李建成不耐地道:“说吧,究竟什么事?”

郑氏恻目朝随她同来的金香喝斥道:“还站着做什么,跪下!”

金香一脸慌张地道:“奴婢只是帮人传递信件,其他的什么都不知道,就连信上写的是什么,奴婢也没看过,求娘娘饶命啊!”

李建成听着不对,疑惑地道:“什么信?”

郑氏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自袖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他,“请殿下过目!”

李建成满腹疑问地接过,刚一看到信上的字,脸色立刻为之一变,待得看完之后,已是一片铁青,用力攥了信,寒声道:“好一个刘弘基,竟然让他给猜到了,还想出这种计策来,好!真是好!”

郑氏故作慌张地道:“这么说来,信上说的事情是真的了,殿下当真想要逼宫?”

李建成深吸一口气,冷言道:“我若说是,你是否打算去父皇面前告发我?”

郑氏一脸难过地道:“殿下怎么会这样想妾身,若妾身当真要对你不利的话,就不会将这封信拿给殿下。”

李建成想想也是,稍缓了脸色道:“这几年,我如此冷落你,你不恨我吗?”

郑氏怆然道:“若说半点也不恨,那是骗殿下的,但妾身与殿下始终是结发夫妻,妾身说什么都不会帮着别人害妾身;再说,当年之事,妾身也有做错之处,并不能全怪殿下,而且…妾身不相信殿下会如信中所言的这般绝情。”

“总算你还明事理。”说着,他盯着掌中被攥成纸条的信,冷笑道:“刘弘基聪明一世,却在你身上栽了个大跟斗,让我知道了他们的营算。”

“妾身这几年一直吃斋礼佛,竟不知,秦王欲与殿下争夺帝位,他真是好大的胆子!”面对郑氏的言语,李建成冷笑道:“他胆子一向大得很,这一次,若非被他所害,我又怎会落得逼宫这步田地。李世民…”他徐徐吐出这三个字,咬牙道:“待我成事之后,必要他为这些年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

“虽然秦王的计策被咱们识破了,可是他手里还是有不少人,恐怕会阻碍到殿下,得尽快想个法子才行。”

李建成冷笑道:“常何已是我的人,有他与那些禁军在,凭李世民手里那些人,根本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是…”郑氏瞅着他,迟疑不语,李建成道:“有什么话只管说就是了。”

“是。”郑氏应了一声,徐徐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秦王在军中威望甚高,若是不能第一时间控制住他,恐怕驻守在城外的军队会出事。”

李建成默然不语,郑氏说的没错,长年征战,令李世民成为军中的战神,如果他振臂高呼,必然有不少人响应,即使是在已经控制住太极宫的情况下,也会给自己造成不小的麻烦。

还有,万一李世民退守洛阳,那么就会与自己形成两足鼎立之势,而李世民在军事方面的才能…只是想想,李建成已是出了一身的冷汗。

郑氏见时机差不多了,轻声道:“殿下,妾身有一个想法,或许能够帮到您。”

李建成压下心中思绪,道:“且说来听听。”

“秦王与刘弘基,尚不知道妾身将这封信给了殿下,咱们何不来一个将计就计?”

她的话挑起了李建成的兴趣,好奇地道:“怎么一个将计就计?”

“他们想要在殿下起兵之后再动手,好让秦王名正言顺的逼宫,进而登基;若是将之对换一下,那么…名正言顺的那个人就是殿下。”

听到此处,李建成已是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说,给他们假的时间,让秦王比我们先一步动手。”

“殿下英明。”这般说着,郑氏又道:“殿下虽然是东宫太子,但逼宫之名,传扬出去,实在不甚好听,更会有损殿下的英名。”

“你说得倒有几分道理。”说着,李建成将目光转向尚跪在地上的金香,“她是秦王府的人?”

不等郑氏言语,金香已是急急道:“不是,奴婢与秦王府没有丝毫关系,是今日奴婢出府去买些东西的时候,有人给了奴婢一贯钱,代价就是将一封信交给娘娘,奴婢想着只是转交信件罢了,便答应了。”说着,她慌张地道:“奴婢知错了,奴婢以后都不敢了,求殿下开恩,饶过奴婢这一次。”

郑氏暗自好笑,面上却是异常严肃,“金香在妾身身边当了三年的差,她是什么样的人,妾身很清楚,绝不会与秦王府扯上关系,还望殿下看在妾身的薄面上,饶过她一次。”

“你放心,我没打算要她的性命。”听得这话,金香顿时松了一口气,连连磕头谢恩。

李建成没有理会她,望着郑氏道:“你待会儿写一封信,就说我会在明日末时一刻动手,让金香送去秦王府。”

郑氏默默将他的话记在心中,垂目道:“妾身明白,妾身会照殿下的意思办妥。”

李建成盯了她片刻,道:“你这次帮了我,我定不会亏待了你与两个孩子。”虽然他不可能给郑氏母仪天下的尊荣,但看在这件事情的份上,可以让她平安终老,至于承道两人,只要安分守己,亦可给予一份富贵。

第六百四十二章 生死不相离

郑氏感激地道:“有殿下这句话,妾身就算是死也值得了。”说着,她屈膝道:“那妾身告退了。”

在踏入宜秋宫后,郑氏脸上的感激之色顿时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冰冷,她回身望着站在自己身后的金香道:“不需要我再教你了吧。”

金香笑道:“奴婢知道该怎么做,娘娘真是好计策,这么一会儿功夫,便哄得太子说得起兵的时辰。”

郑氏冷哼道:“他最大的弱点,就是太过自信,总是以为所有事情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尤其是对比他弱小的人。”

她的话令金香笑意更深了几分,“奴婢真想看看太子知道真相之时的表情,相信一定很精彩。”

郑氏扫了她一眼,冷冷道:“还不去?”

“奴婢告退。”说着这四个字,金香退出了宜秋宫,按着李建成的“吩咐”将这件事写在信上,传递去秦王府。

末时一刻,也就是说,李建成真正起兵进逼太极宫的时间,应该是末时二刻,所以秦王府这边的起兵时间,应该是末时三刻。

在知晓了时间,并且安排好一切之后,李世民策马出城,他所去的地方,不是别处,正是这四年来,想去而不能去的明月庵。

到了这个时候,不论最后成败与否,李渊的命令都已经不能再束缚他了,他要见韫仪,立刻!

当刚刚做完午课的韫仪看到李世民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至指尖碰触到那温热的肌肤,方才确定,站在自己眼前的,真是李世民,而非曾欺骗了自己无数次的幻觉。

如意在回过神来后,惊喜地道:“殿下来此,是不是表示公主可以回府了?”

“我也不知道。”在如意疑惑的目光中,他握住韫仪微微发抖的指尖,“父皇还是没有原谅你,但我…已经不需要他的原谅了。”

韫仪惊讶地望着他的眼眸,在看到他眼底的那抹决绝时,似乎明白了什么,将李世民拉入厢房之中,待得命如意关了房门之后,她轻声道:“殿下是不是做了什么决定?”

李世民抚过她未施半点脂粉的素净容颜,徐徐道:“明日,我要去做一件有些危险的事,若是成了,我会立刻来接你,从此再也不分开;若是输了,你我…恐怕都难逃一死,怨我吗?”

虽然这几年,韫仪一直被禁足于这小小的明月庵中,但她的心思并未蒙尘,依然剔透如水晶,思忖片刻,她道:“殿下所说之事,可是与帝位有关?”

李世民长叹一声,“我本不愿走到这条路,可是到了今日,我已经无路可走了,在父皇与太子眼中,父子兄弟之情,根本不值一提,每每想起,都让人心寒。”

“殿下来见妾身,可是心中还有犹豫?”面对韫仪的话,李世民摇头道:“既然决定了,我就不会犹豫,来见你…是我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韫仪,这几年委屈你了,对不起!”说到后面那句话时,在战场上被敌人刀剑所伤,性命垂危之时未都流半滴眼泪的李世民,竟淆然泪下。

韫仪徐徐抚去他落下的泪,微笑道:“只要殿下心中有妾身,妾身便不觉得委屈,倒是殿下这个样子,若让那些跟着您征战杀侥的将士看到,非要笑话您不可。”

李世民被她说得笑了起来,“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开玩笑。”

“不说话,难道还愁眉苦脸的吗?”韫仪笑语了一句,握住李世民宽厚的手掌,一字一句道:“不论殿下做什么,妾身都会与您站在一起;若败,我们就去地府再相聚,生死不相离!”

这番话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令李世民甚为动容,紧紧反握了她的手,“不错,生死不相离!”

在李世民离去之前,韫仪望着供在佛台上慈眉善目的观音道:“妾身会日夜在观音前为祈祷,请观音菩萨保护殿下一切顺利!”

李世民点点头,低声道:“我与刘先生商议过,如果守不住长安,就退守洛阳,在离去之前,我会派人来接你,你今晚将需要带的东西收拾好。”

“妾身知道了。”在送走李世民之后,韫仪将东西简单的收拾了一下,她并没有什么要带的,只有长孙氏命人送来的关于李宽的那些画像。

在收拾好东西后,她点起三柱清香,然后跪于佛像前,为李世民默默祈祷。

虽然事隔四年,但李渊的监视并没有撤去,李世民前脚刚踏入明月庵,后脚消息就传到了李渊耳中,后者眼角不停地抽搐着,寒声道:“他果然还惦记着杨氏那个贱人,好!真是好!”

张氏一边抚着他的胸口一边劝道:“陛下息怒,只是一点小事罢了,可千万别气坏了身子。”

她的话惹来李渊一阵冷笑,“你觉得这只是小事?”

“妾身觉得,杨氏与秦王到底夫妻一场,这几年被迫分享,心中一定想念得紧,能够忍上四年,已是很了不得了,若换了妾身,几日不见陛下就想念的茶饭不思呢。”

“她什么时候成了世民的妻子?”面对李渊的斥责,张氏忙道:“是妾身一时顺嘴,说错了话,望陛下见谅。”

李渊冷哼一声,“当初朕不许他们相见,就是希望世民可以忘记这个祸水,没想到…他不仅没忘,还将朕的话当做耳旁风,看来他眼中,当真是没有朕这个父皇了。”

“其实…”张氏瞅了李渊一眼,迟疑着没有说下去,直至李渊催促了一声,方才道:“一直到现在,都有许多人在传,说大唐江山是秦王打下来的,陛下该传位给秦王而非太子。”

李渊面色阴寒地道:“自古以来,都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幼,长兄尚在,哪里有他的份,至于这江山,可笑,他一个人敌得过对方千军万马吗?”

“陛下说的这些,臣妾自是明白,可是那些市井百姓不懂,他们向来都是人云亦云的,您想想,连臣妾这个幽居宫中的人都听到了,可想而知这外头,传得有多激烈了。”

第六百四十三章 青楼出身

李渊突然一言不发地盯着张氏,后者被他盯得浑身不自在,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陛下怎得这么看着臣妾?”

李渊徐徐道:“朕刚才突然想起,你从东宫出来的,怎么,太子很想让世民死吗,要你在朕面前说这么多话?”

听得此言,张氏忙道:“陛下误会了,太子并未与臣妾说过什么,臣妾只是将自己所知告诉陛下罢了,至于陛下如何处置秦王,臣妾不敢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