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里,李元吉明白了过来,冷声道:“不必问了,又是为了那个女人,哼,他被迷晕了头,早晚死在那个女人手里。”

李建成冷笑一声,望着执失思力道:“你们没答应?”

“可汗从来都不认可李世民的帝位,他的手书,对于可汗而言,根本没有任何用,又岂会答应;不过赵进的到来,倒是让可汗决定了一件事,那就是帮太子夺回帝位。”

李建成扬眉道:“如此说来,我倒是还要谢谢赵进了?”

执失思力道:“可汗决定发兵二十万,襄助殿下,这会儿应该已经快到长安城外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长城城外与之会合。”

李建成点一点头,“自是应该如此,但酋长莫要忘了,我与元吉都是朝廷钦犯,被判流放于此,只要离开马场一步,就会引来追捕。”

执失思力面色如常地道:“小人自然知道,所以安排了一千人乔装在凉州城中,只要我们离开此处,自然就会前来接应,护送我们离开凉州。”停顿片刻,他又道:“既然太子已经决定了,那小人立刻就去安排,好离开马场,请二位殿下稍等。”

执失思力往马房的方向奔去,李元吉好奇地道:“大哥,你说他有什么法子让我们离开,这马场外面,可是有不少士兵把守。”

“看下去不就知道了吗。”随着李建成这句话,执失思力消失在马房之中,未过多久,马房冒出一缕缕黑烟,紧接着火苗从窗子里窜了出来,这马房本就是木头做的,里面又放了许多干草,最是适宜燃烧,很快火苗就变成了熊熊大火。

第六百六十七章 凉州奔逃

“来人啊!着火了,快救火啊!”一个人影从马房里面奔了出来,一边跑一边惊惶失措的大叫着,在他衣服上还有火。

就算他不叫,别人也都看到起火的马房了,纷纷提水去灭火,就连负责看守马场的士兵也加入了灭火的队伍中;唯独那个从马房里跑出来的人,却没有去灭火,而是趁没人注意他,来到了李建成他们面前,除了执失思力还有谁,只见他笑道:“小人这个计策,可还能入太子的法眼?”

李建成望着全部往马房涌去的人,颔首道:“虽然简单,却很有效。”

“我记得马房里还有其他人,怎么,他们都没阻止你吗?”面对李元吉的话,执失思力微笑道:“小人虽然不才,但自幼习武,一身武功还算过得去,杀几个人,对小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说着,他道:“趁现在他们的注意力都被引到马房那边去了,我们赶紧走吧。”

李建成点点头,带着李元吉随其一道往外行去,马场众人的心思都放在灭火上,是以一路行来,并无人注意到他们,很顺利就出了马场,直至来到一条通往外界的官道上。

“你们去做什么?”把守官道的士兵将他们拦了下来,神情严肃的询问着。

执失思力上前赔笑道:“几位兵爷,马场里面有几匹马生病了,一直拉稀,连站都站不起来,那几匹马可都是千里挑一的上等好货,所以管事让我们去外面买些专门拉稀的药来医治。”

另一名士兵笑道:“这马倒是矜贵,还吃起药来了。”

执失思力顺着他的话道:“可不是吗,咱们生病的时候,可都是自己扛过来的,不过管事发了话,咱们当差的,也只能照做不是吗?”

士兵点点头,正要命人收起路障,无意中抬了一下头,看到马场的方向腾起阵阵黑烟与火光,这分明就是起火了,可眼前这三个人却只字未提,只说是去买药,实在有些可疑。

想到此处,他咽下了嘴边的话,在另一名士兵耳边轻语几句,待得后者离开后,他道:“你们既是出去买药,可有腰牌?”

执失思力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那名离去的士兵,道:“据小人所知,这马场出入,从来都不需要腰牌的啊。”

“以前自是不需要,但现在马场里面多了两名朝廷钦犯,万一让他们逃了去,咱们谁都吃罪不起,你说是不是?”说话之时,他眼睛一直在李建成二人身上徘徊,显然已经起了疑心,而李建成二人也暗暗攥紧了双手,一旦事情起变,就强行闯出去。

“他们两个就被流放的犯人,千万不要放他们走!”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这个微妙的平衡,只见之前离去的士兵带着一名文书模样的人站在不远处,说话的正是那名文书,在那名士兵还未反应过来之时,胸口已是挨了一脚,整个人往踢得往后飞去,重重跌在地上,当即昏了过去。

执失思力动作很快,一解决那名士兵,便立刻朝那两人冲去,同样的干净利落,但还是无可避免的惊动了其他人,开始纷纷往这边涌来。

“冲出去!”执失思力一边说着这三个字一边率先往外冲去,李建成二人紧随其后,他们三人皆是武功高强之人,只要不是数量太过庞大,寻常士兵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快便冲过了官道。

虽然围过来的士兵越来越多,但执失思力之前安排的一千突厥士兵也发现了他们,与这些自幼生长在马背上的突厥士兵相比,大唐士兵无疑显得更弱一点,他们的几道防张都被强行冲破。

等到凉州守将带兵到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了凉州,这个结果令其勃然大怒,朝那些负责前期阻截的士兵厉喝道:“你们这么多人居然拦不住区区三个人,相反还死伤众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名士兵大着胆子道:“启禀将军,他们并不止三人,依小人所见,至少有千人之数。”

“千人?”守将难以置信地盯着那名士兵,他得到李建成二人逃跑消息的时候,报信者很明确说是三人,何以一转眼,就变成了千余人?

“是,在他们冲出官道之后,有一支约在千人之数的队伍来支援,就是因为他们的介入,才令钦犯逃走;另外…”士兵瞅了他一眼,道:“小人听他们交流之时,说的都是一些小人听不懂的话,仿佛是异族之语。”

守将脸颊一搐,急急追问道:“可知是哪一族?”

士兵摇头道:“小人不知。”

这个时候,另一名士兵走了过来,道:“小人知道,是突厥话。”

听得这话,守将本来就不怎么好看的脸色变得铁青一片,“你确定是突厥话?”

那名士兵肯定地道:“是,小人以前曾与突厥士兵交过手,听到过他们的话,与今日这千人队伍所说的很像,而且他们所使用的弯刀,也是突厥士兵最常用的武器。”

听完他的话,守将当即点了几名亲信,命他们各自带领一队士兵,出城沿路追捕,而他自己则立刻回了将军府,李建成二人逃走乃是至关紧要的大事,更不要说其中还牵扯到突厥,他当即将事情写在奏折之上,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去长安。

且说李建成一行,虽然顺利逃出凉州,但并未就此脱身,在他们后面,凉州士兵一直紧咬着不放,途中几次交手,各有损伤,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李建成一方占优势,能够被执失思力带到凉州来执行重要任务的突厥士兵,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至少可以以一敌三。

不过他们也不轻松,在行踪泄露了之后,凉州守将将所有可用的士兵皆调到了他们这边,甚至亲自带兵追捕,誓要在他们逃出凉州之前抓到;有了他亲自指挥,李建成一行顿时压力大增,伤亡加剧,人数锐减到八百人。

凉州虽然地处偏远,土地贫穷,但地方却颇大,足足奔了三日两夜后,李建成他们依旧还在凉州地界之内;日夜奔逃,还有与凉州军队的交战,令他们疲惫不堪。

第六百六十八章 关键之人

夜间,趁着安营歇息的功夫,李建成三人聚在一起商量接下来的行动,李元吉第一个道:“这样下去不行啊,就算没被他们抓到,我们也活活累死了,得赶紧想个法子。”

执失思力这会儿已是没有了之前的轻松,神色凝重地道:“倒是我小觑了此处的守将,颇有几分能耐。”

李建成盯着摊在面前的一幅简易地图道:“凉州守将叫俞安泰,虽不及李靖那些人,但也颇有能耐,我若没做错,他除了沿路追捕之外,还安排了士兵在与鄯州交接的地方埋伏。”

李元吉一怔,旋即急急道:“我们要回长安,必然要取道鄯州,要是依着大哥的话,岂不是去不了吗,那长安怎么办,不回去了?”

李建成凝声道:“当然要回去,但不能按着咱们之前设想行事。”

执失思力望着他道:“太子可是想到法子了?”

“我们现在只有八百人,而他们,之前交战之时,差不多是三千人,这会儿不知是否又多了一些;除了人数的缺失之外,粮食也是一个问题。”

执失思力沉沉点头道:“按着我之前的估计,我们七日之内必可离开凉州,所以他们只带了七天的干粮。”

“七天…”李建成喃喃重复了一遍,摇头道:“以俞安泰的本事与手段,七天之内,我们到不了鄯州,唯一的办法就是…”他指着地图的某一处,肃然道:“改道灵州!”

李元吉愕然道:“要是从灵州走,就意味着要绕一大圈才可以到长安,这未免也太浪费时间了。”

“浪费时间总比送了性命得好。”李建成冷冷说了一句,转而望着执失思力道:“你的意思呢?”

执失思力低头道:“在我离开之前,可汗便已经动身前往长安,按着行程估计,应该近几天就会抵达长安,我们从灵州走的话,必然要落后他们许多,恐怕会坏了原定的计划。”

“可鄯州去不得,这一点你是清楚的,除非有办法不惊动俞安泰而出城,否则灵州就是我们唯一的选择。”不等执失思力言语,李建成又道:“晚到一些是难免的事情,不过我想颉利可汗拖延一下时间,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执失思力知道李建成说的是实情,咬一咬牙道:“好吧,就照你的话,明日一早,取道灵州!”

正如李建成所言,俞安泰没想到他们会转道灵州,所以这一路上除了追兵之外,再没其他阻碍,等俞安泰发现他们的图谋,想再安插人手拦截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在付出一百多条性命的代价后,李建成一行得以彻底在俞安泰的眼皮底下消失。

在失去他们的踪迹后,俞安泰懊恼不已,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快马加鞭,便书灵州,请那里的官府追捕李建成一行,不过他心里明白,连自己也被他们甩掉了,灵州官府找到的机会微乎其微,结果也正如他所想的那样,不是寻不到踪迹,就是慢了一拍,等官兵赶到的时候,已经人去楼空。

灵州、庆州、鄜州,一路奔驰,虽然体力近乎到了极限,但他们也如愿来到了长安外,李建成站在鄜州一座山头上,望着远远可见的皇城,神色异常复杂。

连他自己也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回到了长安,来夺回本就属于他的帝位。

“我得到消息,可汗他们现在长安城外与李世民对峙,我打算休整半日再行赶路,天黑之前与可汗会合。”随着这话,执失思力来到李建成身边,与他一起遥遥望着长安城。

李建成看了他一眼,道:“按你之前所言,颉利可汗应该数日前就到了,可曾与李世民交战?”

“两军曾于城外交战,我军略占上风,不过眼下的情况,对我军并不利。”

李元吉这会儿也到了,皱眉道:“你刚才还说略占上风,怎么一转眼又说不利?”

“可汗欲进攻长安一事,被赵进所知,他逃回了长安,以至于李世民对我军有了防备,在短短数日之内,调军十万。”

一听这话,李元吉不以为然地道:“只是区区十万而已,你们突厥可是有二十万大军,总不至于怕了吧?”

“若仅仅十万,自不会怕,但齐王觉得,整个大唐只有十万可用之兵吗?”

李建成接过话道:“大唐初入长安之时,军队为二十余万,之后连败薛举、王世充、窦建行,大唐扩军至六十万,驻扎各地;眼下的十万只是先头部分,其他军队会相继来援,莫说是六十万,就算只来三十万,也会很吃力。”

执失思力颔首道:“所以我们一定要在其他大军来援之前,攻入长安,而这…”他将目光转向李建成,“就要看太子了。”

李建成薄唇微弯,“我自会尽力,不过在此之前,我要你先联系上一个人,若无此人之助,就算是我,怕是无力打开长安城的城门。”

执失思力微一思忖,试探道:“太子所说的这个人,可是太上皇?”

“正是。”李建成在肯定了他的猜测之余,又道:“不知酋长可有办法联系上?”

执失思力沉思半晌,苦笑道:“长安城现在必然各门紧闭,我一下子还真没办法,这件事,只能等晚些与可汗会合之后,再行商议。”

李建成也知道此事不易,没再说什么,待得半日歇息休整之后,一行数百人全速往长安城行进,离着还有数里地远之时,便能看到一片黑压压的人头以及高高飘扬的突厥旗帜。

有执失思力领路,在突厥军中自是通行无阻,他们很快在一个营帐中见到颉利可汗,这是一个身形健硕壮实的中年人。

执失思力恭敬地行了一礼,道:“可汗,这两位就是唐朝的太子与齐王,属下在将他们带离凉州时,遭到凉州守将的阻截,无奈之下,只能绕道灵州,故而来晚数日,请可汗恕罪!”

第六百六十九章 突厥围城

“来了就好。”颉利神色温和的说了一句,走到李建成身前,和颜道:“多年前,我曾见过殿下,虽只是一面之缘,但殿下的风采一直在我脑海中,原以为殿下会成继大唐,没想到竟发生这样的事,实在令人难过,希望本汗这次来的不晚。”

李建成依着他们的样子行了一礼,道:“汗王在我落魄之时,拖以援手,实在令我感激不尽,汗王这份恩情,我当铭记于心。”

“本汗一直将太子殿下引为知已朋友,朋友有难,本汗岂有坐视不管之理?”说着,他示意李建成二人落坐,旋即道:“我们已经围困长安数日,但一直未能攻入城中,反正在上一次交战中折损了不少人手,且他们的援军已经在路上,情况对我们很不利,太子可有办法让他们开城门?”

“这个之前执失酋长就与我说了,我想到一个法子,可以尽力一试,不过在此之前,得先联系上一个。”

颉利可汗眸光一亮,追问道:“是谁?”

执失思力在一旁代答道:“可汗,他要联系的是太上皇,也就是李渊!”

一听这话,颉利可汗顿时露出为难之色,“如今长安封城,消息想要传入长安城都难,何况是皇宫。”

李建成直接道:“我知道此事令汗王很是为难,但说实话,没有父皇的帮忙,我无法让他们开城门。”

面对他的话,颉利可汗沉吟不语,手指捻动着衣袖,不知在想些什么,执失思力走到他身边,轻声道:“可汗,属下记得咱们在宫中…”

颉利抬手打断了他的话,在又是一阵静默后,他道:“太子且将要说的话写下来,本汗会尽力替你传递,至于能否传到李渊耳中,本汗不敢保证;希望太子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法子;能否攻破长安,对本汗来说,并非那么重要,但对太子而言,却是唯一的机会,想必这一点,太子也明白。”

“我知道,多谢汗王为我所做的一切,那我现在就去写书信。”在颉利可汗点头后,李建成二人随侍从来到他们所住的营帐之中。

在确定外面没人监视后,李元吉小声道:“虽然刚才执失思力说了一半就没接下去,但听那意思,他们在宫里头,十之**有内应。”

李建成一边磨墨一边道:“这样不是很好吗?”

“好?”李元吉连连摇头,“大哥你想想,那可是太极宫啊,整个大唐防守最为森严的地方,居然被混进了奸细,真是想想都害怕。”

李建成取笔沾了一些墨,淡然道:“若我们现在身入太极宫当然要害怕,但并不是,所以…你说说,有何好怕的?再说偌大的皇宫,人多眼杂,混进几个奸细没什么好奇怪的。”

李元吉急声道:“可一旦攻入长安,太极宫就属于大哥了,到时候怎么办?”

李建成淡淡道:“你也说是到时候了,那就等到时候再来烦心,眼下最要紧的是…”他眸光一厉,冷声道:“夺下长安!”

信很快就写好了,颉利可汗收下后,让李建成他们回营帐等消息,至于那封信有没有送出去,又是否送到李渊手中,他们不知道。

在突厥围困长安之时,东宫之中,李世民与众将一次又一次商议对付突厥之法,大多数将领是提议死守长安城,等援军赶来,只有极少数激动者,提议出城决战。

“城中粮草充足,别说区区十数日,就算守上半年一年,也完全不成问题。”这名将领话音未落,坐在对面的殷开山便大声道:“什么不成问题,我大唐被人围困都城,却无一人敢出战,传扬出去,我大唐脸面何存?”

那名将领毫不客气地道:“难道你觉得脸面比将士的性命,比长安城的安危更重要吗?”

殷开山气呼呼地道:“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总之要这么龟缩在城中,我不赞同。”

那名将领对他的话嗤之以鼻,“莽夫之见!”

一听这话,殷开山顿时站了起来,恼声道:“你说什么?!”

“好了!”李世民打断他们的争执,捏一捏鼻梁,朝一直不曾说过话的刘弘基道:“先生对此有何看法?”

刘弘基扬眉道:“依眼下的形势来看,闭城不战,无疑更安全一些,不过…有一件事,臣一直想不明白。”

“先生请说。”在李世民的示意下,刘弘基道:“据臣所知,颉利不同于他两位兄长,此人凶残暴戾,犹如当年的薛举,但同时,也是一样极为小心缜密之人,否则我们也不会隔了这么久,才得到雁门关被屠的消息。”

“那又如何?”殷开山不以为然地道:“薛举当年还不是败在陛下手中,区区一个颉利有什么了不起,照样将他打得屁滚尿流。”

刘弘基眉目微微一沉,“殷将军似乎忘了,当年你们在薛举手下所吃的败仗。”

听得这话,殷开山那张老脸顿时为之一红,而刘弘基的话还在继续,“依颉利的心思,不可能不知道我们正在调兵,只要我们守城不出,一旦大军来援,他们必败无疑;按着突厥人的性子,既然无利可图,那么就该即刻退兵,等下一个机会才是;可他连一丝退兵的动向都没有,难道你们不觉得奇怪吗?”

长孙无忌细细听了他的话,道:“被先生这么一说,还真有些奇怪,而且他们围困长安的这几日,一直都没有叫阵,也没有攻城,仿佛…是在等什么人。”

杜如晦眉心一跳,脱口道:“难道他们此次进攻长安的军队,并不止咱们所看到的那些?”

长孙无忌摇头道:“虽然突厥全民皆兵,但要调集咱们所见的大军也不容易,比这更多…我觉得不太可能。”

“可除此之外,他还能在等什么,总不至于等着我们主动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吧?”杜如晦这句话无疑说出了所有人的疑惑;是啊,若非等后援大军,颉利又在等什么。

第六百七十章 失望至极

正当众人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一名内监匆匆奔了进来,跪地将一封奏折高举过顶,“陛下,凉州八百里急报!”

听得八百里急报,吴玉不敢怠慢,赶紧接过奏折呈到李世民手中,待得看过奏折所书之事后,李世民脸色已是变得一片铁青,额角隐隐可见青筋跳动。

刘弘基将他脸色变化看在眼中,道:“陛下,出什么事了?”

李世民重重将奏折扔在长案上,寒声道:“李建成与李元吉自凉州马场中逃走,下落不明!”

听得这话,举座皆惊,殷开山最先道:“这怎么可能,他们是流放的囚犯,在马场外,必然有士兵把守,而且凉州守将俞安泰拥兵万余人,怎么可能让他们逃出凉州。”

“因为并不止他们两个人!”这般说着,李世民将奏折扔到他们脚下,冷言道:“自己看吧。”

待得看过奏折后,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不太好看,杜如晦是最后一个,他合上奏折,沉声道:“依奏折所说,有一支足有千人的突厥队伍,救走了李建成二人。”

殷开山眉头打结地道:“突厥为何会跑到我大唐境内来救他们二人,可从没听说过他们与颉利有什么交情。”

刘弘基思忖片刻,抬头道:“陛下,臣知道颉利在等谁了,也知道他为何只围不攻。”

李世民眼皮一跳,冷声道:“你是说李建成?”

“是。”刘弘基拱手一礼,道:“颉利发现赵进逃走,而他进攻长安的消息很可能泄露之后,便派人去找了李建成,想要利用他废太子的身份,动摇我大唐军民之心;一旦李建成抵达,他们很快就会发动进攻。”

李世民紧紧抿着唇没说话,他之所以未杀李建成二人,仅仅只是将他们判为流放,是以为李建成已经痛改前非,如今看来,是他太过天真了。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殷开山恨声道:“这个李建成,陛下好心放他一条活路,他居然与突厥勾结,简直就是在找死!”说着,他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请允许末将领五万将士出城,末将一定将李建成擒来见您!”

李世民盯着他道:“你以为五万人能够赢突厥大军?”

殷开山被他问得无言以对,好一会儿方才道:“末将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所望。”

“这件事不是一时之勇能够解决的,从长计议!”李世民虽然痛恨李建成一而再的背叛,但并没有因此失了理智,对他来说,守住长安,守住大唐国土方才是最重要的。

长孙无忌拧眉道:“陛下,虽然李建成早就已经被废,但他毕竟当了七年的太子,在百姓乃至军队之中都有一定威望,若他出面,对我们很不利,得想个办法才行!”

刘弘基赞同之余,道:“其实臣倒是想到一个法子,就不知道陛下是否愿意一试。”

他的话令李世民精神一振,忙道:“先生请说。”他虽登基为帝,但对一路扶持的刘弘基依旧保持着与以前一般的敬重,从不直呼其名。

“只要太上皇出面,指责废太子谋逆犯上,逼宫作乱的种种罪名,李建成自然就会变成一颗无用的棋子,无法再动摇长安城的民心;唯一的麻烦就是太上皇是否肯为此出面。”

话刚说完,长孙无忌便道:“这恐怕很难,毕竟太上皇一向都偏爱废太子。”

“但这是最好的法子,否则就只能硬拼了,几十万骁勇善战的突厥大军,所带来的伤亡,不用我说,长孙大人应该也能想象得出来。”

李世民沉默片刻,道:“此事朕会去与父皇说,在此之前,你们严密监视城外突厥大军的动静,一有什么异样就立刻来报,绝不可延误。”

在众人退出显德宫后,李世民突然挥手将案上的奏折扫落在地,吴玉被吓了一跳,连忙跪下道:“陛下息怒!”

李世民胸口剧烈地起伏着,许久,他冷声道:“传朕旨意,俞安泰镇守凉州不力,令突厥士兵如入无人之地,更带走李建成二人,着即官降一级,罚俸半年!”

“奴才遵旨。”在吴玉退出显德宫之时,恰好遇到韫仪,后者笑道:“吴公公这是去哪里?”

吴玉回头看了一眼,轻声道:“奴才去翰林院传旨。”说着,他好心提醒道:“娘娘进去的时候,小心一些,陛下这会儿心情不大好。”在李世民登基之后,册立长孙氏为中宫皇后,册封韫仪为正一品四妃之首的贵妃。

“可是为了突厥围城一事?”面对韫仪的问题,吴玉摇头道:“若是这样,陛下还不至于气成这样,凉州那边出事了。”

韫仪一惊,旋即想到了什么,肃然道:“可是与李建成有关?”

吴玉点头道:“是,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皆从流放之地逃了,而帮助他们逃跑的,正是突厥人。”

韫仪骇然色变,“竟有这样的事情?”

吴玉叹了口气,道:“是凉州守将送来的八百里急报中说的,应该不会有假。”

韫仪压下心中的震惊,颔首道:“本宫知道了,多谢公公。”

在吴玉离去后,韫仪带着如意走了进去,殿中一片狼籍,各地呈上来的奏折散落一地,李世民以手支额,一言不发地坐在椅中。

韫仪屈膝行了一礼,旋即俯身默默捡着折子,刚捡了几本,耳边便传来李世民的声音,“不要捡了。”

韫仪并未因他的话而停止,依旧一本本地捡拾着折子,这个举动令李世民愤怒莫名,冲过来一把打落她捡在手中的折子,厉喝道:“朕叫你不要捡,耳朵聋了吗?”

韫仪轻叹了口气,“就算陛下将这些折子扔到河里甚至是火中又能如何,能够替陛下解决事情吗?”

李世民紧紧抿着有些发白的唇,过了很久,他方才开口道:“那一次,李建成醒了之后,与朕说了很多话,还提起以前的事情,朕以为他是真心悔过了,从此痛改前非,没想到他一直都是在演戏,在欺骗朕!”说到此处,他嘲讽地道:“韫仪,朕是不是很笨,被人骗了一次又一次?!”

第六百七十一章 情意绵绵

“陛下不是笨,是太过善良,不愿兄弟相残,伤了太上皇的心,可惜,李建成他们负了陛下这份善心!”

李世民冷笑道:“李建成说的没错,朕旁的都好,就是太过妇人之仁了;成大事者,不该如此!”

“陛下…”不等韫仪说下去,李世民已是再次道:“所以这一次,朕发誓,朕若败给他便罢了,否则绝不会再心软!”一再的背叛,令他对李建成痛恨不已,终是下了杀心!

听得这句话,韫仪安下了心,道:“夏候大人与王道长都说过,陛下是真命天子,天命所归,李建成绝对不可能赢陛下。”

李世民点点头,旋即内疚地道:“朕刚才不是故意斥责你,只是…心里很烦,所以语气重了一些,你别往心里去。”

韫仪笑道:“若是臣妾连这点事情都不明白,岂不是枉费在陛下身边那么年吗?”这般说着,她问起了李建成的事情,待得细细听完后,她道:“如此说来,陛下是打算去见太上皇?”

李世民点头道:“朕不想弄得长安城大乱,所以这是最好的法子,不过…说真的,朕没有把握。”

韫仪也觉得希望不大,不过仍是劝道:“这大唐江山是太上皇一手建立的,相信他也不愿落在突厥人手中,只要陛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太上皇定会答应。”

李世民苦笑道:“就怕父皇宁可帮着突厥也不肯帮我。”

韫仪默然片刻,道:“臣妾想念,就算太上皇不愿,有陛下在,突厥也休想攻破长安,占我大唐半分土地!”

韫仪不想李世民一直想着这件事,取过如意提在手里的食盒道:“臣妾今日跟着厨娘亲手学做了几道菜,陛下可想尝一尝?”

李世民露出惊讶之色,打量了韫仪一番道:“你学做菜?”

“怎么了,不可以吗?”面对韫仪的反问,李世民笑道:“不是不可以,不过朕记得,你以前在太守府时,连碗碟都洗不好,经常摔碎;后来到了秦王府,你曾一时兴起,跟皇后学做菜,结果厨房差点着火,这菜却是一道都没做出来,这次的菜…能吃吗?”

他的话令韫仪粉面微红,“哪里有陛下说的这么严重,只是不小心弄倒了炉子而已。”听着李世民不断从唇齿间逸出来的笑声,她越发窘迫,红着脸道:“既然陛下对臣妾这么没信心,那不尝就是了。”说着,她转过身就要走,李世民连忙拉住她道:“朕只是与你开玩笑罢了,你做的菜,就算是毒药,朕也照吃不误,这总行了吧?”

韫仪忍着心中的笑意,故意绷着脸道:“陛下不必如此委屈自己。”

“哪里有委屈。”说话间,李世民已是自她手中取过食盒道:“朕还真是饿了,快让朕瞧瞧,你都做了什么菜。”

“臣妾初学,所以只做了几个家常小菜。”在韫仪言语之时,李世民已是将食盒里面的菜一一端了出来,一碟孜然牛柳,一碟醋渍芹菜,一碟蒸鲈鱼还有一盅乳鸽汤,看那几个菜的样子,还真是似模似样,令人颇有食欲。

“这么几个菜怕是不够陛下吃,臣妾让如意去传膳。”不等她吩咐,李世民已是道:“三个菜一个汤,足够朕与你两个人用了,多了反而浪费,来,陪朕一道用膳吧。”

见他这般说了,韫仪也不再多言,与之一道起筷用膳,李世民各尝了一口后,赞言道:“还真是时隔三日,当刮目相见;不光看着不错,吃起来更是不错,看来朕以后有口福了。”

他的夸奖令韫仪欣喜不已,“当真可以吗?”

“当然。”这般说着,他指了孜然牛柳与那盅乳鸽汤道:“这两道最是好吃不过,你可不许与朕抢。”

韫仪被那样子引得笑了起来,“陛下喜欢只管吃就是了,臣妾保证一筷都不动,这总行了吧?”

李世民当即接过话道:“哎,这可是你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在二人用膳之时,李世民一直都在吃那两道菜,用五常香米煮成的饭添了两次,方才心满意足地搁下筷子,“朕已经很久没吃得这么多了。”

见自己做的菜如此合李世民胃口,韫仪笑道:“陛下要是喜欢,臣妾明日再做给您吃。”

听得这话,李世民脸色一下子变得很古怪,不过很快便恢复如常,笑道:“你要是不怕辛苦,朕自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