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氏眸中掠过一抹疑色,“没见过?”

玄明摇头道:“贫道当时急着赶路,实在没什么心思留意人。”说着,他故意道:“太后,可是出什么事了?”

卫氏目光一烁,淡淡道:“没什么,哀家随便问问;对了,皇帝怎么样了?”

玄明赶紧道:“太后放心,只要再施几天的法,陛下就会彻底丧失本性,待到那时,他心里只会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杀!”

“很好。”卫太后满意地点点头,“事成之后,哀家绝不会亏待了你。”

“多谢太后。”在迭声道谢后,玄明退出了大殿,尹秋上前关了门,道:“看来慕贵妃确实没有离宫,长春观那场火也与她无关。”

卫氏冷笑一声,取过搁在一旁的佛经,随手掷给尹秋,“你看仔细了。”

尹秋依言翻看着经书,书中每一个字都誊抄得十分清晰工整,连一个错字也没有,直至翻到最后一页,她与周宁也没寻出什么问题,“太后…”

卫氏知道她要问什么,冷言道:“如果经书真是刚刚誊抄的,今日天气潮湿,墨迹应该不易干透才是,可哀家拿到手的时候,这经书上的墨迹就已经干透了,连最后一个字也不例外。”

周宁最先回过神来,急忙道:“奴才懂了,这经书根本就是早就誊抄来的,慕贵妃拿来鱼眼混珠,可惜太后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识穿了她的伎俩。”

尹秋蹙眉道:“这么说来,慕贵妃真的出宫了,长春观…”

卫氏神情冷厉地道:“长春观的火必与她有关!”

尹秋眉心一跳,脱口道:“这么说来,玄明道长刚才一直在欺骗太后?他为何要这么做?”

卫氏盯着紧闭的殿门,寒声道:“哀家不知道他这么做的原因,也懒得知道,左右…”手指缓缓抚过茶盏,尖锐锋利的护甲尖在盏盖上留下一道深深的印子,“他很快就会是一个死人了!”

寂寂半晌,周宁突然想起一件事来,急忙道:“太后,如今玄明替陛下解术,咱们岂不是前功尽弃?”

一听这话,尹秋也慌了,急思片刻,道:“奴婢立刻与周宁去将他追回来。”

“不必了!”卫太后阻止他们二人,冷笑道:“正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伤风受凉还要十天半月,何况是这等阴邪诡术。哀家早就问过,要解此术至少需要半个月,而八位藩王不日之内就可到京,逼东方溯退位;慕千雪…呵,这一次任她有千般能耐,也休想改写这个结局;不过,还是要防着一些。”

思忖片刻,卫太后拍一拍手,“出来。”

瞬间,门窗紧闭的殿内刮起一阵诡异的妖风,待得风停时,殿中多了一道黑影,浑身被黑布包裹,连口鼻也不例外,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目光冰冷没有一丝感情,犹如一条随时会择人而噬的毒蛇,令人不敢与之对视。

卫太后沉眸道:“你去盯着玄明,如有异动,立刻来报。”

黑影点点头,在又一阵风后,黑影消失不见,仿佛他从来没有出现过。

尹秋心有余悸地望着黑影消失的地方,小声道:“太后,用影子去监视玄明道长,会不会有些大材小用?您要是真不放心,将他杀了就是了,左右陛下已经变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对付一个玄明自然简单,可是哀家总觉得,慕千雪的手段不止于此,而玄明…就是哀家引蛇出洞的那个饵!”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符

第三百七十六章 兵符

玄明回到他东方溯赐他居住的流云台时,已是两更时分,直至在椅中坐下,他才长舒了一口气,举袖抹去额上的汗水,回想起刚才在宁寿宫的对答,简直就是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幸好没有露出破绽,否则…

想到卫太后的手段玄明打了个哆嗦,这宫里一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对自己当初的决定生出几丝后悔来,无奈走到这一步,他已经骑虎难下,唯有希望这个事早些解决。

“观主,该用晚膳了。”随玄明一道入宫的小道士端了晚膳进来,是一盆素饺与几碟素菜,倒也简单。

奔波一日,玄明也确实饿了,当即挟了一个素饺吃,在吃到第四个时,眉头忽地一皱,低头吐了什么在手里,不等旁边的小道士看清,已是攥紧了手掌,淡淡道:“这素饺是谁包的?”

小道士如实道:“都是我在御膳房包的,不过包到一半,漪兰殿的夏姑姑正好过来,一时起兴就帮着包了几个,观主,可是有什么问题?”

“馅里有石子硌了一下,往后包饺子时仔细一些。”停顿片刻,玄明又道:“这素饺有些淡了,你去拿些醋来。”

在小道士依言离去后,玄明打开手掌,掌中并不是他所言的石子,而是一颗小小的蜡丸,用力捏碎后取出一张小小的纸条,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一行字——设法取得兵符,我会派人接应。

玄明神色一凛,快步走到烛台前,引火烧毁了纸条;他知道,这必是夏月借包饺子之便塞在里面的,只是兵符…关系大周兵马调动,他要怎么拿到手?

这慕贵妃还真是会给他出难题,无奈他现在命在人家手里,再难也得想办法,他可不想被虫子爬满全身,只要稍稍一想那个情景,就一阵恶寒,浑身直起鸡皮疙瘩。

这一夜,玄明辗转反侧,拼命苦思骗取兵符的办法,倒是有了几分眉目。

天亮后,他借去承德殿教东方溯打坐练气的机会,利用花言巧语以及邪术的迷惑,如愿从东方溯手里得到了兵符。

一离开承德殿,他便匆匆忙忙赶往漪兰殿,走到中途,突然斜次里冲出一个人来,把玄明吓了一跳,待得看清来人后,脸色蓦地一白,强笑道:“原来是周公公啊。”

“道长有礼。”周宁俯身打了个千儿,那双眼睛却一直盯在玄明身上不曾离开,“道长这是要去哪儿啊?”

玄明哪里敢说实话,随口道:“贫道见今日天气不错,就想随意走走,不想碰到了周公公,还真是巧呢。”

周宁淡然道:“不巧,奴才是专门为道长而来。”

听得这话,玄明心突突狂跳,他极力捺住心中的慌张道:“不知公公何事要寻贫道?”

周宁虚虚一笑,“有事要找道长的,不是奴才而是太后,道长请吧。”

冷汗如浆水一样自玄明背后冒了出来,黏住了贴身的衣裳,又痒又麻,像是有无数小虫在爬一样。

“不知…不知太后召贫道过去,是有什么事情吩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挑了这个时候传召,兵符可就藏在他身上,万一被卫太后发现,他就算说得天花乱坠也没用了。

“等见到太后,自然就知道了。”说着,周宁打量着他道:“道长脸色怎么这般难看,难不成…你做了什么对不住太后的事情?”

玄明勉强挤出一丝比哭好看不了多少的笑容,“公公说笑了,太后对贫道恩重如山,就算借贫道十个胆子,也不敢对她老人家丝毫不忠。”说着,他按一按太阳穴,拧眉道:“也不知怎么回事,今日一起来,就感觉头疼欲裂,难受得紧,不曾想让公公误会了。”

“原来是这样,倒是奴才多心了。”周宁似笑非笑地应了一句,催促道:“太后还等着呢,咱们走吧。”

玄明捧着脑袋神色痛苦地道:“公公,我实在头疼得受不了,想先去一趟太医院,烦请公公代我向太后解释一声。”说着,他转身就要走,哪知刚走一步便被周宁紧紧攥住了手腕,“公公您…”

周宁笑容满面地道:“此处离太医院不近,道长又头疼得这么利害,万一中途出点事怎么办,还是先随奴才去宁寿宫吧,到了那里,请太后传太医来看就是了,走吧。”

玄明这会儿真是有苦说不出,看周宁的态度,此去绝不会是什么好事,可他又不能拒绝,怎么办?该怎么办?

正当玄明心急如焚时,一个清越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周公公?”

秋月笑吟吟地走过来,手里提着一个用竹蔑编成的小巧果篮,周宁眼底掠过一丝冷光,虚笑道:“这不是秋月姑姑吗,不在静芳斋侍候,怎么到这里来了?”

秋月将手里的竹篮往前递了递,“喏,内务府送了一些贡橘过来,又甜又多汁,太后知道慕贵妃与卫太后都喜欢吃橘子,特意让奴婢送一些来,漪兰殿已经送去了,正打算去宁寿宫,结果就在这里遇到周公公了。对了,公公与玄明道长在说什么呢?”

周宁笑道:“太后关心陛下龙体,所以传玄明道长过去问问。”

秋月眉梢一扬,“这可是巧了,临出门的时候,太后也让我请玄明道长过去问话呢。”

周宁脸色微微一变,落在秋月脸上的目光亦冷了几分,“竟有这样巧的事?”

“可不是嘛,二位太后都想到一会儿去了。”秋月似是未察觉到他的神情异常,笑吟吟地横在他们二人中间,随即将竹篮往周宁怀里一递,不由分说地道:“太后知道陛下多日未上早朝,很是着急担心,我就先带道长过去了,这篮橘子就麻烦公公帮我带给卫太后。”

“且慢。”周宁伸手拦住拉了玄明准备离去的秋月,阴恻恻地道:“凡事都讲个先来后到,姑姑这样…怕是不太好吧。”

“只是几句话而已,快得很,顶多答应公公,太后一问完,我就亲自将玄明道长送去宁寿宫,并且向卫太后赔罪。”秋月虽然说得客气,却丝毫没有让步的意思。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七章 晚了一步

第三百七十七章 晚了一步

周宁冷冷道:“姑姑这是打定主意要让我难做了?”

“怎么会呢,我只是想请公公行个方便,公公在宫里头可是出了名的通情达理,想来会体谅太后忧子之心吧。”

周宁眼底掠过一丝寒芒,忽地又笑了起来,“能体谅的,咱家一定体谅,只是这一次,实在体谅不了,还请姑姑不要强人所难。”说罢,他一手提了竹篮一手就要去拉玄明。

秋月面色一凛,将玄明拉到身后,沉声道:“公公这就是打定主意要与太后做对了?”

“岂敢,只是咱家身负太后所托,实在不敢有违。”说着,周宁目光一抬,落在惴惴不安的玄明身上,暗含警告地道:“再不走,太后可要不高兴了。”

玄明吓得浑身一哆嗦,脸上半分血色也无,秋月冷哼一声,恻目道:“不必怕,有陈太后在,看谁敢动你!”

玄明默默半晌,朝秋月拱手道:“请姑姑替贫道回去禀告陈太后,贫道见完卫太后,立刻就去静芳斋。”不等秋月言语,他已是急急走了过去,想是怕了卫太后。

“你!”秋月气得直跺脚,低声骂道:“没用的东西。”

周宁嘿嘿一笑,得意地道:“姑姑,告辞了。”说罢,他着玄明扬长而去,秋月朝他离去的方向狠狠啐了一口,转身往静芳斋行去。

在他们离去后,这处地方突然刮起一阵大风,经久不息,风停之后,地上留下斑斑血迹,甚是诡异。

宁寿宫中,卫太后捧着一盏刚沏好的碧罗春徐徐饮着,两名小太监正在仔细搜玄明的身,连他的头发也拆开搜过,每搜到一样都会放在红锦托盘之中,在全部搜完后,他们捧着托盘来到卫太后身前,后者扫了一眼,蹙眉道:“搜仔细了?”

小太监恭敬地道:“是,全部都搜过了,只有这些。”

在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后,卫太后盯着玄明,缓缓道:“东西呢?”

玄明不敢看她,微微低了头道:“不知太后说的东西是什么?”

卫太后徐步走到他身前,淡然道:“真以为哀家不知道你做了些什么?”

“贫道自入宫后就一直…照着太后的吩咐,对陛下施术,除此之外,再无…再无其它。”话音未落,一盏滚烫的茶水泼在他脸上,痛得他浑身战栗,整个人缩在了一起。

卫太后盯着捂脸呻吟的玄明,慢悠悠道:“哀家一再给你机会,你却始终满口胡言,玄明,别以为现在皇帝宠信你,就可以不将哀家放在眼里;哀家捧得起你,自然也踩得了你!”

玄明勉强抬起被茶水烫红的脸庞,上面还残留着茶叶,瞧着又可怜又好笑,“太后误会了,我…啊!”

卫太后一脚踩在玄明撑地手指上,狠狠辗着,十指连心,痛得后者冷汗涔涔,又不敢抽手,只能不断求卫太后饶命。

卫太后森然道:“你今日在承德殿,从陛下那里骗得了兵符是不是?”

玄明面色煞白,也不知是痛得还是被卫太后给吓得,这件事明明只有他与东方溯知道,且距今不到一个时辰,卫太后又是怎么知道的?

“你现在交出兵符,哀家尚能饶你一命,否则…”卫太后脚上又加了几分力道,痛得玄明连叫都叫不出,“哀家会让你后悔生在这个世上。”

“我…我没拿过兵符,真的没有!”玄明勉强说着,声音犹如被掐了脖子的公鸭。

“还在撒谎!”卫太后冷哼一声,移开脚步道:“看来你是非逼着哀家动刑了!”

“不要!太后不要!”玄明捧着被踩得红肿如萝卜的手拼命磕头,涕泪横流地道:“兵符那么重要,陛下怎么会给我,而且…而且太后您都搜过了,我身上并没有兵符啊。”

他的话令卫太后眸中掠过一丝疑色,转眸看向周宁,后者连忙道:“奴才这一路都盯着他,不可能有机会藏起兵符。”

卫太后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儿,突然没头没脑地喊了一句出来。

尹秋明白,卫太后这是在召唤影子,可令她惊奇的是,殿中平静如常,并没有出现意料中的影子。

卫太后也是满面惊诧,又连着喊了几声,在喊到第四声中,殿门突然无风自开,紧接着又自动关闭,一道黑影凭空出现在大殿中。

卫太后神色不悦地盯着只露出一双眼睛的黑影道:“你刚才去了哪里?”

“有人埋伏!”黑影的话令卫太后蓦然一惊,寂寂片刻,她忽地道:“神机营?”

“在来宁寿宫的路上,玄明悄悄将兵符交给秋月,我本想去追回,结果被神机营的人阻拦,他们似早有预谋,来了三人,我不敌他们,勉强逃回来。”黑影沉沉说着,这也是他跟随卫氏多年来,说得最长的一段路。

卫太后面色一寒,倏地看向周宁,“你不是说一直盯着吗?秋月又是怎么一回事?”

周宁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赶紧跪下,不住磕头求饶,卫太后狠狠瞪了他道:“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周宁战战兢兢将途中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随即苦着脸道:“奴才一直盯着玄明,不曾让他离开视线一步,实在不知他是什么时候把兵符交给的秋月的,奴才冤枉啊!”

“在秋月将玄明拉到身后,兵符就已经到了她手里,与你争执,不过是做戏而已。”黑影冷冷解答着。

见黑影将自己暗中做的事情说得分毫不差,玄明心中的惊骇简直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这个黑影…到底是何来头!

“糊涂东西!”卫太后狠狠一掌掴在周宁脸上,尹秋连忙道:“太后息怒,当务之急是不要让陈太后把兵符送出宫去,否则后患无穷。”

卫太后也是气晕了头,被尹秋这么一提醒,当即喝道:“快去各个宫门,不许任何人踏出宫门一步!”

宫人迅速奔往各个宫门,终归还是晚了一步,在他们赶到之前,静芳斋一名宫人刚刚出宫,不必问,必是随身带了兵符。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截杀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截杀

得知这个消息,卫太后气得几乎发狂,不断在殿中来回走着,她筹谋了这么久,眼见就要赢了,却冒出这么一桩事来,如何能够不恨!

不,她不能输,绝不能!

卫氏狠狠一咬牙,厉声道:“尹秋,立刻去步兵衙门传哀家懿旨,封锁所有城门,抗旨者格杀勿论!”

尹秋神色犹豫地道:“太后,这…这怕是不太合规矩吧,步兵衙门未必会听从。”

虽然卫氏地位尊崇,但仅限于后宫之中,尤其是东方溯登基之后,她的懿旨在前朝根本没用。

卫氏冷声道:“你告诉他们,有人盗取兵符,若是任由贼人逃走,整个金陵城都要毁于一旦。”缓一缓,她又道:“去之前,把卫晋叫上,他以前带过步兵衙门,里面还有不少老部下,他的话应该有几分用。”

在尹秋带着她的领牌离去后,卫氏面色阴沉地坐在椅中,陈氏得到兵符后,一定会找一个懂得带兵又足以信任的人出城调兵,这个人…会是谁呢?

东方溯登基之后,虽然提拔了不少武将,但毕竟时日尚短,以陈氏小心谨慎的性子,不会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应该是皇室子弟。

难道是肃王?

这个念头很快被卫氏否决,虽然肃王一直支持东方溯,可他年纪老迈,并不是调兵的合适人选,相较之下…

卫氏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是东方泽,一定是他!”

想到此处,卫氏立即对尚候在一旁的黑影道:“传令所有影子,截杀东方泽,夺回兵符!”

“是。”黑影诡异地一化为二,迅速离去。

在黑影走后,卫太后目光一转,落在瑟瑟发抖的周宁身上,后者浑身战栗,赶紧磕头求饶,“奴才知错,求太后大慈大悲,饶奴才一次,求太后开恩!”

卫太后想到他惹出来的乱子,就恨不得将之扒皮抽筋,无奈现在正在用人之际,只得暂时压下恨意,冷声道:“藩王什么时候能到?”

周宁赶紧答道:“据今日收到的消息,应该明日晌午前就能赶到。”

“这么说来,还有一天半…”卫太后喃喃念了一句,转而道:“禁军统领的事情办妥了吗?”

周宁连连点头,“都办妥了,只等太后一声令下。”

卫氏脸上露出一抹笑意,缓缓攥紧扶手,一字一字道:“慕千雪啊慕千雪,你真是很狡猾,可惜…还是晚了一步,你休想逃不出哀家的手心;你加诸在哀家身上的痛苦,哀家定会百倍偿还!”

卫氏转眸看向瘫软在地上的玄明,长目微眯,“哀家这辈子最恨的就是背叛,你偏偏犯了哀家的大忌,你说说,哀家该怎么处置你才好?”

玄明哆嗦着道:“慕贵妃对我施蛊,我也是迫于无奈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求太后饶命!饶命!”

“背叛就是背叛,没有任何解释。”卫氏的回答令玄明面如土色,他明白,自己这次是死定的。

卫氏将他的神情变化看在眼里,淡然道:“不过哀家也不是嗜杀之人,只要你肯将功补过,哀家可以饶你不死。”

听到自己有绝处逢生的希望,玄明顿时精神一振,连忙道:“请太后吩咐。”

卫氏微微一笑,“哀家知道,按着原来的计划,施在皇帝身上的术法要等后日才算真正完成;现在哀家要你…提前圆满。”

玄明为难地道:“提前两日并非不可,只是那样一来,陛下龙体会大损,甚至有狂大发。”

卫氏这会儿已是恢复了一惯的从容之色,淡然道:“这是你要担心的事情吗?”

玄明一凛,意识到自己的处境,赶紧答应下来。

卫氏朝周宁伸出手,后者明白她的意思,赶紧上前扶起她,深青华衣似一抹流水倾泻而下,“走吧,去承德殿!”

东方泽一拿到兵符,片刻不敢耽搁,立刻策马往城门奔去,在离城门还有数里远时,前面站了四个样子诡异地黑衣人,面对疾驰而来的快马没有丝毫闪避的意思。

善者不来,来者不善!

这些人必是卫氏派来截杀他的,城门就在前面,一定要冲出去。

想到这里,东方泽一咬钢牙,不仅没有勒绳减慢反而一挟马腹,以更快的速度冲了过去,在离着那四人数丈远时,其中一人突然失去了踪迹,再出现时,已是在东方泽面前,弯刀直劈而下。

东方泽大惊,当机立断弃马躲避,险险避过那一刀,但那匹马就没那么幸运了,被一刀斩下马头,连叫都没叫一声!

东凌人!

东方泽曾与千代本樱合作过,一眼认出他们的武功路数,是东凌杀手无疑,但是…卫氏一族怎么会与东凌扯上关系?

未等东方泽细想,那柄弯刀已是追了上来,虽然被他再一次避开,身上却多了一道伤口,鲜血汩汩流下。

东方泽捂着伤口,眼中尽是惊骇之色,这些人什么来头,武功竟如此高强,而且这还是一个人,如果四个一起出手,自己怕是连一招都避不过。

望着被逼到角落里的东方泽,黑影嘴角弯起一抹残忍的笑容,双手执刀,狠狠斩下,他相信…这一次东方泽绝对避不开!

“叮!”一柄长剑挡住离东方泽只有一寸之遥的弯刀,随这柄长剑一道出现的,还有八个黑衣人,同样是一袭黑衣,这些人的出现却令东方泽惊喜万分,他认出其中一人是十九,也就是说,这些是神机营的人。

十九扣指唇下,随着一声响哨,一匹棕马往这边奔来,“九王快走,这里有我们挡着!”

“好!”东方泽知道事情紧急,当即翻身上马,往城门奔去,四个影子想要追去,却被神机营众人拦住,十三冷声道:“你们的对手是我们!”

在得知卫氏曾召玄明去宁寿宫后,慕千雪立刻安排了神机营的人暗中跟踪,果不其然,玄明刚拿到兵符就出事了,所幸秋月及时赶到,悄悄从他手里取走兵符。

在宫中与影子交手的,就是神机营的人,双方各有所伤,慕千雪知道卫太后不会就此罢休,故而调动所有她可以动用的神机营来保护东方泽。

第一卷 第三百七十九章 城门

第三百七十九章 城门

影子阴恻恻地盯着十三等人,“多管闲事只会死得快!”

“还不知道死的是谁呢。”十三一扬手里的长鞭,冷声道:“尊者那笔帐,也是时候好好算一算了!”怀恩的死,一直是神机营所有人心里的痛,未有一刻忘记。

“不知死活!”随着这句话,四道影子化做四道黑烟,朝十三等人扑来,一时刀光剑影,难解难分。

再说东方泽那边,借着十三他们的阻拦,拼命策马往城门行去,几名城门吏正在缓缓关闭厚重的城门,他心中大急,一边加快速度一边提气大喊,“不许关闭城门!”

城门吏远远听到他的声音,迟疑地停了下来,尹秋见状,催促道:“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关门。”

城门吏为难地道:“可是九王…”

尹秋打断道:“九王又怎么了,难道你想违抗太后懿旨?”

城门史缩了缩脖子,看向站在一旁的卫晋,后者扫了一眼不断逼近的东方泽,淡淡道:“关城门。”

在他的言语下,城门又开始渐渐合拢,五丈…四丈…三丈…一丈…

尽管东方泽已经一再加快速度,终究还是晚了一步,眼睁睁看着城门关闭,一丝缝隙也不留。

东方泽一收缰绳,居高临地盯着卫晋等人,寒声道:“你们好大的胆子,竟敢私自关闭城门,还不赶紧打开!”

尹秋轻哼一声,“有人盗取兵符,意图祸乱金陵城,卫太后下令关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

“卫太后?”东方泽冷笑道:“她身为后宫之人,竟然插手前朝政事,眼里可还有祖宗家训?”

尹秋眼眸微眯,冷冷道:“依着九王之意,太后就该不闻不问,任由贼人带兵符离开金陵城是不是?”

东方泽轩一轩浓眉,“当然不是,但前朝之事,自有陛下圣心独裁,太后插手,于理不合。”

卫晋走过来道:“陛下龙体有恙,无法处理政事,太后忧心江山社稷,宁可被天下人指责,也要阻止贼人离京;太后一片忧国忧民之心,实在令臣等感动。”

东方泽沉眸不语,卫晋这番话可比尹秋利害多了,让他完全无法反驳。

“对了,九王何事急着出城?难不成…”卫晋抚须笑道:“盗取兵符的人,就是九王?”

“卫候真会说笑。”东方泽虚笑一声,道:“陛下听说城外山中出现九色神鹿,特命本王出城抓捕。”

卫晋淡淡笑道:“九色神鹿只是一个虚无飘渺的传说,怎可当真,九王还是不要浪费这个力气了,请回吧。”

东方泽双眸微眯,冷声道:“不论是否传说,既然陛下下了命令,咱们这些做臣子的,就一定得尽力去做,卫候你说是不是?”

卫晋盯了他半晌,幽幽道:“确是九王说得这个理。”

“既然卫候也认同,那就开城门吧。”听得这话,尹秋急忙走到卫晋身边,低低道:“候爷,兵符一定在他身上,千万不能开门。”

卫晋微一点头,朝坐在马背上的东方泽道:“既是这样,就请九王出示陛下旨意。”

“陛下传得是口喻。”

对于他的回答,卫晋轻笑一声,“无旨无诏,只凭一句口喻就要我等冒险开城门,请恕卫某无法办到!”

东方泽面色一寒,“卫晋,你敢抗旨?”

“抗旨的人是九王。”说着,卫晋扬声道:“请太后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