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将军一拍桌案,神色激动地指了他道:“你这叫法子吗,分明就是没安好心,意图谋害陛下。”

张启凌也不动气,淡淡道:“那梁将军倒是想一个更好的法子出来。”

“你!”梁将军气得面红耳赤,他是粗人,论口舌之利哪是张启凌的对手,憋了半晌,闷声道:“总之绝不能拿陛下安危去冒险。”

张启凌哂然一笑,摩挲着茶盏道:“那就赶紧夹着尾巴逃回金陵城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你…你不要太过份了!”梁将军豁然起身,气得直哆嗦,他为大周征战多年,立下许多汗马功劳,手底下那些将军对他极为敬重,东方溯也一直以礼相待,从未受过这样的气,而且…还是一个东凌人,让他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易将军拉了他坐下,冷冷道:“张启凌,陛下以客卿待你,你不感恩待德也就罢了,还在这里满口胡言,欲陷陛下于险境,你这样做对得起陛下吗?”

对于他的指责,张启凌只是漫然轻笑,片刻,他抬头看向一言未发的东方溯,“陛下也是与他们一样的想法吗?”

东方溯默默盯着他,“朕想知道,是否真的只有这一个法子?”

张启凌搁下喝了一半的茶盏,随口道:“臣说过,张廷霄手上至少有五十万大军,可咱们在这里耗了一个多月,除了最开始那十万之外,再不见一兵一卒,不设法将他们引出来,根本攻不下东凌,不过是白耗粮草与时间罢了”

“攻不下东凌,就先攻齐军,我就不信一个都打不下。”梁将军横眉说着。

“先攻齐军?”张启凌低低笑着,扬眉道:“看来梁将军记性真是不太好,这才几天功夫,就将被齐军围困,险些被掳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被他当面揭了老底,梁将军气得脸红脖子粗,不顾易将军的劝阻,起身朝东方溯道:“臣之前大意中了齐军埋伏,令陛下蒙羞,臣请领兵三万,一定擒下齐国军师。”

张启凌嗤笑一声,毫不留情地道:“莫说三万,就是给你三十万,也是必败无疑!”

“你…”

“好了!”东方溯喝止他们的争执,转首看向张启凌,“齐军那边…当真攻不下?”

张启凌沉吟片刻,道:“不瞒陛下,齐国那名军师难缠至极,臣实在没把握,而且他们背靠东凌,可以随时随地补充粮草,继续拖下去,对我们百害而无一利。”

“近二十万大军,征战一个余月,耗损的粮草可想而知,且此处离金陵遥远,万一运送粮草的队伍在途中出什么意外,我们就要面临断粮的危险,所以臣以为,应速战速决。”

东方溯微一点头,道:“朕出战,当真能引得东凌军队出城?”

“臣与张廷霄做了二十多年的兄弟,可以断言,这世上再没人比臣更了解他,只要他以为胜券在握,一定会出城。”

易将军冷声道:“那你可曾想过,一旦四十万大军倾巢而出,再加上齐军十万,如何抵挡?”

“前怕狼后怕虎,如何能够成就大事。”张启凌冷冷斥着,“只有舍得一身剐,方才能够攻下东凌,反之…就像我刚才说的,立刻撤兵回金陵,从此偏安一隅,再别妄想争夺天下。”

易将军面色一寒,阴恻恻道:“打从刚才进帐开始,你就一直明着暗着劝陛下亲自领兵对阵,到底安得什么心?”

张启凌横了他一眼,目光沉冷如外面呼啸的寒风,“我什么心思,还轮不到你来过问;再说,两军对战,人数固然重要,但并非一切。据史书记载,大周开国皇帝曾以三万将士,对阵敌国二十万大军,大获全胜;靠得是什么,是这里。”他指一指脑袋,随即又拍一拍手,漠然道:“罢了,与你们说了也不明白,对牛弹琴。”

被他这样当面奚落,易将军纵是再沉得住气,也不禁怒上心头,冷哼一声,朝东方溯拱手道:“陛下,张启凌嚣张狂妄,居心难测,万万不能听信。”

张启凌不甘落后,起身道:“只要陛下依计行事,臣有把握胜过齐、凌两国联军,攻入襄月城,指日可待。”

东方溯捏一捏鼻梁,疲惫地道:“行了,你们都退下,让朕仔细想想。”

待他们都出去后,东方溯唤过张进道:“去请贵妃进来。”

“是。”张进刚走到门口,便看到慕千雪掀了帘子进来,笑着打了个千儿,“娘娘来得刚好,陛下正要让奴才去请您呢。”话音未落,身后已传来东方溯的声音,“千雪,到朕身边来。”

慕千雪依言上前,伸手放入他掌心,微笑道:“陛下愁眉不展,可是有什么心事?”

东方溯微一点头,拍一拍旁边的位置示意她坐下,“张启凌想要让朕去当诱饵,引东凌大军出城,梁将军他们都不同意。”

慕千雪垂目一笑,明珠耳铛在帐中划过一道温润的痕迹,“梁将军他们最是紧张陛下安危,自是不希望您去冒险。”

东方溯盯着她道:“那你呢,认为朕该去冒这个险吗?”

慕千雪迎着他的目光,轻声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道理,陛下比臣妾更懂得,只是…张启凌还不足以支撑您做出这个决定。”

第一卷 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身为饵

第五百二十九章 以身为饵

东方溯赦然轻笑,拍着她的手道:“知朕者莫若你,不错,这个决定不止关乎朕的生死,还有大周的百年气运,朕实在不敢大意。”

“如果…”慕千雪犹豫片刻,轻声道:“臣妾也是一样的意思呢?”

东方溯怔忡片刻,抬手抚过她的长发,青丝如瀑,穿过指间倾渲而下,“若是你…朕会答应!”

慕千雪侧首笑道:“陛下不怕臣妾与张启凌联合起来算计您吗?”这样的流言,自出征开始,就一直没断过。

“朕相信你。”平平淡淡的四个字,却包含了一个帝王全部的信任。

慕千雪心中感动,伏首于他胸膛,“臣妾一定不会令陛下失望。”

这件事就此定下,任梁、易等将军如何反对,皆不能令东方溯改变心意,而慕千雪,在他们眼里,彻底成了迷惑君主,祸国殃民的妖姬,皆对她痛恨不已,就连东方泽,也有了几分微词。

十月十一,东方溯亲领三万装备精良的骑兵渡过护城河进攻齐军,在临行之前,他将兵符交给慕千雪,十五万大军,悉数交由她执掌。

渭水河畔,周齐两军爆发了激烈的对战,周军虽然人数少,但都是百里挑一的精明,再加上这些天操练的兵法,一时倒也撑得住。

一水之隔,令梁将军等人心急如焚,几次请命要过去支援,都被慕千雪给拦下了。

十月十三,阴沉的天空落下一片片六棱雪花,才十月中旬,竟是下起雪来。一开始尚是细细的雪花,不出半日,下成了鹅毛大雪,相隔一丈便无法看清,眼前所见只有白茫茫一片。

下雪的同时,天气也倏然转寒,风吹在脸上,犹如刀刮一样,疼得不行,梁将军站在护城河边,望着白茫茫的对岸,不住叹气。

梁氏打着伞来到他身边,挡住茫茫而落的飞雪,轻声道:“贵妃还是不答应吗?”

“唉,连九王的请求也被驳回来了。”说着,梁将军狠狠一跺脚,“也不知她存得什么心思,咱们急得要命,她可倒好,忧哉忧哉,完全不把陛下的安危当回事。”

梁氏冷声道:“女儿早就说过,贵妃未安好心,只是父亲不肯相信。”

梁将军迟疑道:“但你说她与齐国勾结,这个…应该不至于吧?”

梁氏连连摇头,“她都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父亲还要帮着说话,难道真要等害死我们,才肯相信吗?”

梁将军叹息,神色复杂地道:“就算我相信又能怎样,兵符在她手上,没她的话,谁敢出兵。”

梁氏接了冰凉的雪花在手中,徐徐道:“兵符是死的,可人是活的,没道理让这么多活人听一件死命的命令!”

梁将军脸色一变,喝斥道:“胡说什么,兵符就如陛下,岂可违抗。”

“将在外,军令尚且不受,何况是一件兵符;再者,现在陛下危难,父亲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她与张启凌害死陛下吗?”

梁将军被她问得答不出话来,半晌,他摇头道:“总之不可以。”

“父亲!”梁氏跪在积了薄薄一层雪的地上,哽咽道:“难道陛下的性命还不及兵符重要吗?如果陛下…有所不测,我梁家就是千古罪人,父亲三思啊!”

梁将军左右为难,良久,他咬牙道:“你且让我再想想办法,若实在不行,再做打算。”

“父亲…”梁氏待要再说,梁将军抬手道:“好了,别再说了,还有,你记住,刚才那些话,不许与任何人提起,万一传到贵妃耳中就麻烦了。”

梁氏点头道:“女儿明白。”

彼时,慕千雪冒着漫天风雪,来到高高的哨楼上,拿着千里镜默默看着河对岸的情况。

尽管周军有她的阵法加持,面对倍数于自己的敌人,依旧相形见拙,甚至可以说岌岌可危,情况实在不容乐观。

“既然那么担心,为何还要同意我的计策?”张启凌不知何时来到她身边,接过夏月手中的伞,撑在彼此头上。

慕千雪漠然道:“那你呢,为什么要劝陛下冒险?”

“我说得很清楚,想要攻下金陵,这是唯一的法…”

“不要在我面前卖弄这番说辞,若你肯全力以赴,未必攻不下那座城池。”慕千雪冷冷打断,侧首盯着张启凌比许多女子还要俊美的侧脸,“你救过我,我很感激,但我绝对不会允许你加害陛下。”

张启凌哂然一笑,迎着她冷过冰雪的目光道:“若我害了呢?”

慕千雪眸底掠过一丝杀意,“那你就是在逼我动手!”

四目相望,张启凌神色渐渐变得悲哀,“别忘了,他曾听信赵氏谗言,误会你我,你现在这样维护他,值得吗?”

慕千雪面无表情地道:“可陛下最终并没有相信赵氏,他放了你,还封你为布衣客卿,你应该感恩。”

张启凌默默苦笑,许久,他声音沙哑地道:“无论我做什么,在你心里,都比不过东方溯是不是?”

“该说的我都说了,你好自为之。”说罢,慕千雪带着夏月下了哨楼,张启凌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平静得仿佛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然而…攥得发白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心思。

慕千雪前脚刚进营帐,东方泽后脚就跟了进来,张口道:“娘娘,为何还不出兵?”

慕千雪拂去落在身上的雪,淡淡道:“时机未到。”

东方泽不悦地道:“时机时机,你每次都说时机,究竟要等到什么时候?”

“九王有时间问这些,倒不如去外头守着,敌人很快就来了。”

东方泽眉头一皱,不解地道:“什么意思?”

慕千雪接过暖手炉,淡然道:“陛下被齐军围困于城下,九王觉得,东凌会做视不理?”

东方泽脸色一变,紧张地道:“娘娘是说,这群龟缩多时的杂碎会出兵?”

“不错。”慕千雪侧耳听着帐外呼啸的风声,徐声道:“尽管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机,但…他们是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时机的,一定会出兵,而且会兵分两路,一路助齐军,一路偷袭我们。”

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章 兵符之争

第五百三十章 兵符之争

东方泽急道:“既是这样,我们还愣在这里做什么,赶紧过河去帮皇兄。”顿一顿,他又道:“我现在就去点兵。”

慕千雪唤住他,“我说过,现在还不是出兵的时候。”

东方泽一怔,难以理解地道:“这大军都要攻出来了,怎么还不是出兵的时候,这是为什么?”

“总之不到时候。”慕千雪漠然道:“还有,传令下去,若是东凌来袭,许败不许胜。”

东方泽几乎要以为自己听错了,待确定是这几个字后,他连连摇头,“打仗不就是为了赢吗,哪里有许败不许胜的道理。”

“东凌人生性谨慎,不会轻易倾巢而出,只有让他们觉得能够完全压制住我们,方才可以引出大军,将他们一网打尽!”

“末将倒觉得逐一击破,比一下子面对四五十万大军要好。”随着这话,易将军掀帘走了进来,在他身后跟着一脸凝重的梁将军,朝慕千雪拱一拱手,算做是行礼。

慕千雪也不挑他们的刺,漠然道:“所以易将军的意思是出兵?”

易将军凉声道:“娘娘此言差矣,这是全体将士的意思,并非末将一人。”

慕千雪唇角微弯,“若是本宫不答应呢?”

易将军声音一冷,“末将相信,娘娘做出明智的决定。”

梁将军接过话,“据探子来报,陛下遭齐围攻,形势危急,若是再加上东凌军队,必然难以支撑,我们不能再这样等下去。”

慕千雪抚着温热的手炉,明眸漫过梁将军刚毅的脸庞,徐声道:“将军对陛下竟是如此没有信心吗?”

“臣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陛下身系大周安危,臣等实在不敢有丝毫大意。”

“本宫担心陛下之心,不会比将军少丝毫,但现在…确实不是出兵的最好时机,还请将军再耐心等待。”

梁将军盯了她,一字一顿地道:“究竟是没到时机,还是你根本不想去救陛下?”

夏月脸色一变,喝斥道:“放肆,你怎敢这样与娘娘说话!”

慕千雪挥手示意夏月退下,淡然道:“梁将军一向刚毅正直,竟然也相信那些无稽流言吗?”

梁将军轻哼一声,“末将只知空穴不来风。”

慕千雪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广袖轻轻一扬,犹如彩蝶振翅,“本宫无法左右将军的想法,唯一能够告诉将军的,就是本宫绝无半点加害陛下之心,本宫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周江山。”

东方泽言道:“臣明白娘娘一片苦心,但皇兄出战已有三日,现在又天寒地冻,将士们只怕难以支持,还请娘娘重新考虑。”

慕千雪不容置疑地道:“本宫已经再三思虑,总之没本宫的话,谁也不许渡河。”

东方泽大急,“娘娘可曾想过,万一三万将士支撑不住,陛下有什么三长两短,整个出征大军都会崩溃,到时候哪怕东凌数十万将士排队让您砍头,也没人肯提刀啊!”

慕千雪暗自攥紧双手,木然道:“所有事情,本宫皆会一力承担,九王不必担心。”

梁将军冷冷道:“娘娘还真以为自己什么都担得起吗?说到底,您只是妃子,根本无力命令我等,兵符也不该握在娘娘手中。”

慕千雪眸光一冷,对上他咄咄逼人的目光,“兵符是陛下赐予,将军这么说,可是在质疑陛下吗?”

“末将不敢。”话虽如此,梁将军面上却无丝毫惧色,“只是觉得娘娘若是无力执掌,不妨交出兵符!”

慕千雪双目一瞬不瞬地盯着他,“陛下出征不过三日,将军就想夺权吗?”

“末将也是为大局着想!”说着,梁将军上前一步,沉声道:“请娘娘交出兵符!”

东方泽眉头一紧,道:“本王明白梁将军是关心皇兄,但这话…还请将军不要再说。”

“不错不错,都别说了,消消气。”易将军连忙上前打圆场,不想闹得太僵。

梁将军目光凌厉如箭,“难道九王想眼睁睁看着陛下出事吗?”

“当然不是,但…”

“现在出兵,陛下尚有生机,再拖下去,就真得晚了,末将恳请九王主持大局。”说着,梁将军肃然跪了下去。

东方泽没想到他会突然把自己推上去,一时不知该如何应对,尽管换了厚重的帐帘,仍是挡不住呼啸的冷风,不时从帘缝中吹进来,呜咽着徘徊在帐中。

几片被风带进来的雪花落在慕千雪手中的平金暖手炉上,不过须臾,便化做了一滴滴雪水,顺着炉壁徐徐滑下。

慕千雪垂目看着自己被雪水濡湿的罗,声音清凌如寒冰,“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梁将军身子一颤,“这都是末将的肺腑之言。”

慕千雪淡然一笑,“你是一个粗人,向来直言直去,没太多心思,可现在,你只用一句话就将九王推到了风口浪尖,还说没人教你?”她抬眸,眼底尽皆是冰冷的锐色,没有一丝笑意,“你觉得本宫会相信吗?”

梁将军暗自一咬牙,低头道:“末将不知娘娘在说什么,末将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救陛下,绝无半点私心。”

“你没有,不代表别人也没有。”顿一顿,慕千雪冷声道:“可是梁秀英?”

“贵人与此事没有任何关系,请娘娘不要误会。”梁将军鼻尖冒出一粒粒细小的汗珠,他极力想要撇清与梁氏的关系,殊不知反而泄露了自己的心思。

慕千雪微微一笑,“行了,本宫都清楚了,你们退下吧。”

“可是…”梁将军刚一开口,便被慕千雪打断,“将军再提兵符的事情,就不是几句请罪能够抵消的了。”她的一字一言皆倾着冰冷之意,竟是令梁将军不敢开口,在易将军的扯扯下退了出去。

望着在寒风中翻飞的帘帐,慕千雪目光一转,落在一脸纠结的东方泽脸上,眸中露出几分温和,“你相信我吗?”

东方泽点点头,神色复杂地道:“娘娘真能保证陛下无事?”

慕千雪盯了他片刻,忽地低头轻笑,“罢了,就告诉你一些吧,除了林默之外,阿二阿三他们全部都扮成士兵,护卫在陛下身边,倾尽整个神机营之力,纵不能取胜,也当可以护陛下平安撤退。”

听到这话,东方泽松了一口气,迭声道:“那就好!那就好!”

待缓过神来后,他脸庞微红,讪讪道:“刚才误会娘娘,还请娘娘莫怪。”

“本宫明白,不过本宫希望九王以后记住一件事,无论本宫做什么,都不会伤害陛下,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一章 违抗军令

第五百三十一章 违抗军令

东方泽郑重点头,“是,臣会牢牢记住!”话音未落,外面传来尖锐的号角声,那是敌袭的警报,继而有士兵奔进来,慌声道:“启禀贵妃与九王,有敌袭,据探子回报,应该是东凌军队。”

“还真来了!”东方泽冷笑一声,摩拳擦掌地道:“看我怎么对付他们。”

慕千雪睨了他一眼,似笑非笑地道:“九王这么快就忘了本宫的话?”

听到这话,东方溯顿时如泄了气的皮珠,无精打采地道:“记得,许败不许胜嘛。哎,打了那么多场仗,就属这场最憋屈,也不知要怎么打。”

看到他这个样子,慕千雪忍不住笑了起来,“别在这里念叨呢,三日之内,本宫一定许你一场大胜仗。”

东方泽精神一振,连忙道:“这可是娘娘说的,不许耍赖。”

“一言为定!”得了慕千雪的允诺后,东方泽欣然离去,接下来,一如慕千雪所想,面对东凌军队的进攻,周军节节败退。

东凌军队看到周军败退,大喜过望,连连进逼,直至将周军逼退入一处山林之中,方才鸣金收兵。

东凌军队沉浸在大获全胜的得意之中,却忽略了一件事,周军虽然大败,却几乎没什么死伤。

不过周军那边,也不痛快,虽说没多少伤亡,但上上下下皆是憋了一肚子气,明明可以赢却要假装失败,换了谁都不会舒坦,私底下少不了各种抱怨。

夏月将一碗小米粥,并一个馒头还有两碟小菜端到慕千雪面前,“娘娘用膳了,刚出锅的,都热着呢。”

慕千雪取过勺子徐徐拨弄着小米粥,“将士们怎么样了?”

夏月神色一黯,轻声道:“九王已经在尽力安抚了,但说实话,效果并不太好,尤其是那些将领,他们本来就…”她停住,没有再说下去,然而以慕千雪的心思同,怎会猜不到她的心思,“本来就看不惯本宫执掌兵符是吗?”

“是。”风自帐外吹入,呜咽盘旋,空气中弥漫着渗人的寒意,以一种近乎野蛮的速度掠夺着小米粥的温度,夏月忧心忡忡地望着外面,“希望九王能压得住他们。”

慕千雪没说什么,只是一口一口吃着已经变温的小米粥,吃了一半,外面传来战马嘶鸣的声音,其中还夹杂着争执的声音。

慕千雪脸色一变,起身往外走去,夏月急忙取了披风追上去,到了外面,看到东方泽伸手拦在战马前,坐在马上的,赫然就是梁忠,在他身后,还有一群整装待发的士兵。

梁忠居高临下的看着东方泽,“请九王让开!”

“贵妃有令,任何人不得离开军营,梁将军不记得了吗?”

“记得。”不等东方泽发话,梁忠又道:“但她只是一介女流之辈,根本没有资格命令我等!”

“既然陛下将兵符交给了贵妃,就表示贵妃有这个资格,将军现在悬崖勒马还来得及!”

梁忠恼声道:“陛下在护城河对岸,生死未卜,她呢,说什么也不肯去救陛下,分明就是想害陛下。”说着,他又冷冷道:“既然她不肯救,我自己去救!”

“你这样做,就是违抗军令!”东方泽话音未落,梁忠便冷声道:“对我来说,陛下的性命才是军令!”说着,他勒转马绳,看向站在他身后的数千名士兵,“正如九王所说,一旦离开此地,就是违抗军令,你们好生想清楚,是否要跟随本将去救陛下。”

静寂片刻,一名士兵大声道:“我等都是将军一手带出来的,将军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

这句话很快引来数千将军的共鸣,齐声道:“我们誓死追随将军!”

“好!”梁忠满意地点点头,“既是这样,我们就一起去救陛下,哪怕是死,也死得其所,死得光荣!”

正当东方泽心急如焚,不知该如何劝说他们的时候,人群中传来清脆的拍掌声,随着人群的让开,一名容色倾城的女子映入众人眼睑,正是慕千雪。

东方泽一喜,连忙走过去,“娘娘,他们…”

“本宫都知道了。”这般说着,慕千雪来到神色漠然的梁忠面前,微笑道:“令尊为将军取名忠字,想是希望将军做一个正直忠善之人;如圣人所言‘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梁忠面露一丝得色,拱手道:“蒙娘娘夸奖,末将愧不敢当。”

慕千雪掩唇一笑,“将军以为本宫是在夸你吗?”在梁忠愕然的神色中,她面容一冷,肃然道:“身为臣子,当遵从君令,明辨是非;可将军呢,违抗君令在先,不辩是非在后,呵呵,你是忠,却是愚忠!”

梁忠气得面红耳赤,咬牙道:“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陛下,你不要在这里妖言惑众!”

“为了陛下?”慕千雪冷笑连连,“身为先锋将军,被人利用却不知,还在这里振振有词,真是好笑!”

梁氏策马走上来,沉声道:“究竟是谁利用了谁,娘娘心中清楚,臣妾只希望陛下平安,还请娘娘不要阻挠。”

慕千雪眸光冰冷如不断从天空中飘落的初雪,“贵人怎知本宫不关心陛下安危?”

梁氏冷笑道:“陛下出征三日,娘娘一句也未问过;父亲他们几次请缨,娘娘都推三阻四,不肯出兵,这叫关心?”

“娘娘自有她的打算,贵人不妨再等一等。”面对东方泽的劝慰,梁氏摇头道:“九王愿意相信她的话,继续等下去,我无权过问,但我…已经等的足够久了。”说着,她来到梁忠身边,道:“父亲,我们走吧。”

“兵符在此,谁都不许走!”慕千雪取出兵符,高高举过头顶,兵符之上,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猛虎,栩栩如生,令人望而生畏。

梁氏怕士兵动摇,道:“你辜负了陛下的信任,根本不配再执掌兵符,我等也不会再听你号令!”

“不错,我等听将军的,誓死救回陛下!”有士兵接二连三附应,一时群情激涌,他们看向慕千雪的目光也带上了几分不善。

第一卷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时机已到

第五百三十二章 时机已到

待到后面,除了梁忠那几千人之外,其他士兵也大有应合之势,看得东方泽眼皮直跳,他怕控制不住局势,低声道:“娘娘请先回帐,此次交由臣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