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兰舟便对着端木珩福了福,端木珩同样作揖回礼。

端木珩也看到了季兰舟裙子上染的茶渍,没有久留,又对端木绯说了一句:“四妹妹,你得空的时候,去我那儿一趟。”说完,他就拿着画卷离开了。

端木绯闻言小脸差点没垮下来,心里真怕大哥又要质问她最近逃课的事。

她蔫蔫地应了一声,对季兰舟道:“季姑娘,这边请。”

两个姑娘一前一后地继续往前走去,季兰舟心里觉得这对堂兄妹真是有趣,感觉端木四姑娘似乎有些怕这位长兄,可是他们兄妹之间又似乎隐约透着一种亲昵……秋闱那日,端木四姑娘之所以会出现在贡院附近,应该就是为了给长兄送考吧。

想着,季兰舟忍不住回头朝端木珩的方向望了一眼,不想正好对上了一双清澈如水的眸子,端木珩也回头看了过来,似乎是在看……

“嘎嘎!”

树上的小八哥又惊叫了起来,在两人之间的梧桐树上惊飞而起,闷头朝湛清院的方向飞去,逗得季兰舟唇角又是一勾,目光下意识地追着小家伙,眸子晶亮。

她继续往前走去,跟随端木绯进了湛清院。

端木绯先吩咐丫鬟去把端木纭那条新的樱草色罗裙找了出来,然后就带着季兰舟去了碧纱橱换裙子。

端木绯自己则坐在东次间的窗边,吹吹风,喝喝茶,屋子里宁静祥和,只有碧纱橱的方向隐约传来穿衣的窸窣声。

须臾,换好了衣裳的季兰舟就从屏风后走了出来,换上了那条新裙子。

这条裙子说是端木纭的,其实端木纭去年根本就来不及穿,她的身高长得太快了,一不小心裙子就偏短了,端木绯就说,可以以后留着她穿。

“季姑娘,这条裙子您穿正好,长度恰恰好。”绿萝在一旁笑着赞了一句,说话的同时,她忍不住往端木绯的方向飞快地瞥了一眼,说句实话,她觉得以四姑娘现在的身量来看,远比大姑娘十二三岁时要矮了一截,这条裙子留着估计四姑娘也是穿不上了。

端木绯没注意绿萝那复杂的眼神,她看着季兰舟,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条裙子果然很适合季兰舟,上面绣的一对黄莺姿态活泼生动,一个停在枝头,一个展翅盘旋,比起季兰舟原来那条水绿色的裙子,一下子多了几分少女特有的清新与明媚。

唔,自己的眼光就是好。端木绯颇为满意地笑了,想了想,总觉得又缺了什么,就吩咐绿萝去取了一朵樱草色的芙蓉绢花,往季兰舟的鬓角一戴,这才觉得十全十美了。

两个姑娘又从湛清院返回了前面的真趣堂,她们俩离开也不过是一炷香功夫,厅堂里的气氛更僵硬了。

周围服侍的丫鬟全都默不作声,低眉顺眼,主位上的端木纭气定神闲地品茗,仿佛王婉如根本就不存在。

下首的王婉如也在饮茶,脸色很不好看,觉得这个端木纭比她的妹妹还要奸诈,明明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就是不接口。

事不过三,王婉如讨了几次没趣后,就再也拉不下脸来,干脆赌气不说话了。

见季兰舟随端木绯回来了,王婉如“啪”地放下了手里的茶盅,瓷器的碰撞声在这寂静的厅堂中尤为响亮刺耳。

“兰舟表姐,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你又出了什么事呢!”王婉如笑眯眯地说道,语气却是阴阳怪气的,显然是在对着季兰舟撒气。

端木纭连眼皮都没掀一下,无论这对表姐妹之间有什么恩怨,又怎么相处,这都是别人的家务事。

“如表妹,”季兰舟在王婉如咄咄逼人的视线下缩了缩身子,仿佛一阵风就会吹跑是的,她抿了抿唇,轻声道,“是我走得慢了点,让表妹担心了。”

哼,谁担心你了!王婉如心道,却也总算还要脸面,不好意思跑到别人家里让人看了笑话。再说了,今天她是随父亲来的……

就在这时,一个膀大腰圆的婆子匆匆地来了,禀道:“大姑娘,四姑娘,宣武侯要走了。”

既然宣武侯要走了,那么跟他一起来的王婉如和季兰舟自然也要跟着离开。

端木纭放下手里的茶盅,淡淡地说道:“季姑娘,王五姑娘,那我就不送了。”她直接吩咐紫藤替她送客,甚至懒得客套。

王婉如早就也坐不下去了,直接起身,甩袖离去。

季兰舟不好意思地对着姐妹来福了福,露出一个歉然的微笑,也跟了过去。

真趣堂里只剩下了姐妹俩。

端木绯懒得再去端木宪的书房了,反正她和祖父说好了,他们什么都不知道!

她们姐妹之间一向无话不说,因此端木绯就随口与端木纭说了些季兰舟的事,说着说着,她就忍俊不禁地笑了,“姐姐,你刚才都没看到小八的怂样!下次它不听话,你就把它寄养到大哥哥那里去。”

端木绯笑得贼兮兮的,有些坏心。

姐妹俩出门时,偶尔会把小八哥寄养到端木珩那里,比如她们偶尔去京郊的庄子小住一两晚,比如上回七夕前夜她们去了舞阳那里小住。端木珩可比姐妹俩要严厉多了,管教起鸟来就跟管教弟妹似的,心如铁石,小八哥如今在府里哪里都敢去,就是不敢飞去晨风斋。

端木绯和端木纭手拉手回湛清院去了,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端木绯早就把端木珩让她得空去晨风斋的事忘得一干二净。

回了湛清院后,姐妹俩各忙各的事,端木绯又去了后院的小屋子。

最近的大半个月,她每天都要在那里呆上一两个时辰,为的就是调配染料,古书上虽然写了配方,但是有些地方剂量写得不太精确,过去的半个多月中,她为了调整剂量,至少调配了五六十种配方,可是结果总是不满意。

一早她又试着减少了孔雀草与七星花的分量,就兴致勃勃地拿了几方帕子试着染了色,晾了起来。

这个时候,帕子应该差不多干了吧。

端木绯走进阴暗的小屋子,踮脚摸了摸晾在晾衣绳上的三方帕子,满意地笑了,然后解下了挂在上面的帕子,细细地端详了一番。

碧蝉有些好奇地凑过来看,却没看出什么花样来,除了这料子上散发着一种淡雅的清香,这靛蓝色的料子看着实在平平无奇。

碧蝉了解自家姑娘,知道这帕子肯定不一般,虚心又好奇地问道:“姑娘,这帕子有什么玄机?”

端木绯抿唇一笑,得意洋洋,碧蝉看着一不小心就想到了那只小八哥,努力绷着脸。

端木绯朝窗边走了走,把那块布凑到了夕阳的余晖下……

碧蝉伸长脖子一看,嘴巴一不小心就张成了圆形,目瞪口呆。

金色的阳光下,那靛蓝色的料子隐约反射出一种七彩绚烂的光芒,流光溢彩。

随着那只素白的小手抖了抖帕子,那帕子上的颜色随着光线的角度和褶皱的变化又产生了一种细微的变化,颜色仿佛如流水般会流动……

“姑娘,这帕子真好看。”碧蝉的小嘴张张合合,最后只挤出了这么一句。

“赏你了,”端木绯扬了扬下巴,唇角翘得更高了,仿佛在说那是当然。

端木绯又吩咐碧蝉去取六尺料子来,碧蝉连连应声:“姑娘,您这是要做裙子吗?这料子做裙子肯定好看!”

“我先给姐姐做一条裙子看看。”端木绯点头道,跟着叹了口气,“养马很花银子的。”

养马很花银子吗?碧蝉怔了怔,她看飞翩和霜纨也就是每天吃点草,在马场放放风……

端木绯心里琢磨着,姐姐要培育马种,那可是烧银子的事,她得给姐姐挣点钱,姐姐想养多少马,就养多少!

“阿嚏!”

此刻正在东次间里的端木纭正在打点下月去江南要用的东西,琢磨着这趟出门要多带些银子,怎么也要让妹妹玩个痛快。

等从江南回来,她再给妹妹挣银子,多攒些嫁妆。

姐妹俩一不小心就想到了一个方向去了。

看季兰舟就知道了,银子多是麻烦,银子少更麻烦!

姐妹俩愁银子,京兆尹万贵冉愁的就是他的乌纱帽了。

这次的事闹大了,避也避不过,他只能冒着得罪卫国公和五军都督府的风险,在次日一早的早朝上禀了丁中庆等武将醉酒闹事的事,伤到了数名无辜的百姓,并导致三人伤重不治。

皇帝当场龙颜大怒,斥天子脚下竟有如此无法无天的荒唐事,并表示要严惩罪魁祸首,令京兆府依律行事,着岑隐旁听,决不可有任何徇私舞弊,要给无辜枉死的百姓一个交代。

一听说岑隐要旁听,万贵冉吓得差点没跪下来,只能唯唯应诺。

等到早朝结束后,万贵冉就恭恭敬敬地把岑隐请去了京兆府。

“岑督主,请。”

万贵冉咽了咽口水,伸手做请状,请岑隐进了京兆府。

这时才辰时过半,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万贵冉的脖颈后方早就是汗涔涔的一片。

不仅是他,京兆府的衙差们也是战战兢兢,完全没想到东厂的这一位竟然大驾光临了。

444死罪

着一袭大红色麒麟袍的岑隐翻身下马后,就跟着万贵冉进了京兆府。

万贵冉以袖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小心翼翼地问道:“岑督主,这天气热,您可要先到厢房里小歇片刻?”

岑隐随意地拨了下披风,斜睨了万贵冉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皇命在身,不敢轻怠。”

言下之意是要即刻审理此案。

万贵冉连声应是,又把岑隐狠狠地吹捧了一番,各种溢美之词滔滔不绝,跟着,他才试探地问出了他真正的意图:“岑督主,不知督主对此案可有何高见……”

万贵冉是想在审案之前提前打听一下岑隐的看法,其目的当然是为了看岑隐的意思行事。这要是“审错”了,不小心得罪了岑隐,那就不值当了……

岑隐停下了脚步,转头朝万贵冉看来,背光下,他绝美的面旁上透着一丝邪魅与阴冷。

“禀公办理就是。”

他抛下这一句,就继续往前走去,撩袍进了京兆府的大堂,小蝎急忙去给他搬了把太师椅放在了公案旁,又用帕子擦了擦,才请岑隐坐下。

万贵冉落后了几步,咀嚼着岑隐的那句话,一下子就明白了。

为了给丁中庆等人求情,卫国公耿安晧连着两日来了京兆府,万贵冉自是不敢怠慢,但是这人总有个高低轻重,既然岑隐表明了态度,万贵冉当然明白了自己到底该听谁的,又该如何审理此案。

待万贵冉在公堂上的公案后坐定,惊堂木拍响,包括丁中庆在内的七八个武将就被衙差们押了上来,他们虽然没有戴上镣铐,却也都狼狈不堪,头发凌乱地散着,下巴上胡子拉碴。

这些武将都有功名在身,见了官也不需要下跪,一个个抬头挺胸,看着趾高气昂,尤其是丁中庆。他可是堂堂从二品武官,根本就没有把区区正四品的京兆尹放在眼里。

“啪!”

万贵冉心中有数,也就有了底气,再次敲响了惊堂木,说着冠冕堂皇的套路话:“你们几个昨日在荣盛酒楼打架滋事,弄伤数名路人,导致三人重伤不治,可认罪?!”

丁中庆不可一世地冷声道:“万贵冉,本同知做的事,本同知自然敢认,吾等是动了几下手,但是那些个什么路人百姓受伤却是不干吾等的事,只怪他们不长眼睛,非要凑上来!”

“就是!”另一个高壮的青年武将也是附和道,“别什么人不小心磕着碰着,就想赖到我们头上!”

“万贵冉,你也别拿着鸡毛当令箭,官威你也摆了,该放我们走了吧!”

虽然在京兆府的牢门里被关了一夜,这些武将的气焰却不小,他们以前嚣张惯了,背靠卫国公府,谁不让他们几分,再说,这一次也不过死了几个升斗小民罢了!他们也不是有心伤人……大不了赔点银子就是了。

坐在岑隐对面的耿安晧目光微凝,虽然他心里也是觉得京兆尹这次未免小题大做了些,但是丁中庆这些个粗人还真是不会说话,都这个时候还不知道服个软。

想到那日丁中庆冲去五军都督府指着自己的鼻子颐指气使的样子,耿安晧眼底掠过一抹不愉,眸子变得幽深起来。

耿安晧抬眼看着对面的岑隐,只见岑隐正优雅地径自端着茶盅喝茶,对于这公堂里的喧嚣视若无睹,充耳不闻,仿佛他只是奉皇命来“旁听”而已。

上方的万贵冉板着脸,一丝不苟地按着流程道:“那就请几位画押吧!”

万贵冉根本就不在意丁中庆他们是怎么看自己的,反正他们“招了”就好,有岑督主和卫国公为证,亲耳听到他们招了,那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冤案错案。他只想快点了结了此案。

班头连忙把一张供状拿了过来,让他们画押。

等丁中庆画了押后,万贵冉第三次敲响惊堂木,这一次,比前两次都要响得多了,震得那公案上摆的那些个公文都微微颤动了一下。

万贵冉煞有其事地开始宣判:“根据大盛律例,闹市寻衅滋事,杀害无辜百姓,又重伤数人,罪无可恕,主犯丁中庆、毛仁鸿当斩立决,其他一干从犯流放三千里。”

万贵冉一派雷厉风行的做派,当堂宣判。

话落后,整个公堂里霎时炸开了锅,气氛似乎要凝固般。

所有武将都惊住了,包括耿安晧。

耿安晧最初在看到岑隐也出现在大堂时,就意识到了不妙,猜测这次丁中庆也许会受些教训,不过以丁中庆的火暴脾气,也确实该受点教训,免得无法无天了,但是他没想到的是,京兆尹竟然会这么不给五军都督府面子!

“本将军不服!”丁中庆扯着嗓门第一个出声反对,气得脸庞通红。

毛仁鸿紧跟着也嚷道:“万贵冉,你根本就没资格审我们!”

“没错,不过是打架斗殴,如此判得未免也太重了!”

其他几个武将也是纷纷附和着,叫嚣着,一个嗓门比一个大。

他们这些人至少也是三四品的武将,区区一个京兆尹就要把他们流放三千里,他们又怎么会服气呢!

他们的情绪越来越激动,就想往前冲,几个衙差连忙用廷杖拦在了那几个武将的前方,却也不敢动手打人。

坐在最上头的万贵冉早就冷汗涔涔,中衣都湿透了,见岑隐没出声,就知道自己审对了,判对了。

想着自己有岑隐做靠山,万贵冉的腰杆挺得笔直。

“万大人,丁大人和毛大人他们确是不对之处,可是这判斩立决未免也太重了吧。他们又不是蓄意杀人!”耿安晧义正言辞地出声道,据理力争。

万贵冉看着不远处的耿安晧,毫不退缩,反驳道:“国公爷,按照大盛律例,斗杀及无故杀人者,当判斩立决。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者,可上请。依下官看,丁大人和毛大人怎么也不符合这三者!”

说话间,万贵冉还故意上下打量了丁中庆、毛仁鸿等人一番,意思是他们怎么看也不像是八十岁以上、十岁以下或者身患不治之症的人。

“……”耿安晧一时语结,眉头皱得更紧了,“万大人此言未免有失偏颇,据本公所知,当日之事最多也只能算是误伤!”

“国公爷,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万贵冉又道。

岑隐从头到尾都没说话,只自顾自地喝着茶,悠然闲适。

无论耿安晧说什么,万贵冉都是油盐不进。

耿安晧心里明白万贵冉这根老油条不过是仗着岑隐罢了,若非岑隐在此,自己只需要稍加威胁,万贵冉哪里敢如此不给他卫国公府面子!这个案子又不是蓄意杀人,本来想要轻轻揭过去,再简单不过……

丁中庆和毛仁鸿等人原本还对耿安晧抱着一丝希望,见他根本拿万贵冉没辙,更怒了。

以前先卫国公耿海在的时候,他们何至于站在这里受这种屈辱!

“万贵冉,你没资格审判本同知,本同知要上诉大理寺!本同知要见皇上!”毛仁鸿怒吼着想要转身离去,可是衙差的廷杖立刻挡在他们的另一边。

万贵冉的脸色不太好看,再次拍响惊堂木,下令道:“来人,还不赶紧将一干人犯收押!”

衙差们蜂拥而上,把那些将士们全数钳制住,粗鲁地把人往公堂外推搡、拖拽着。

丁中庆抬手指着耿安晧的鼻子道:“耿安晧,你真是无能!”

“你身为五军都督府的大都督,就是这样任由别人欺压到我们头上吗?!”

“你父亲在天有灵看到你如此无能,会有多失望!”

丁中庆等人被衙差们押了下去,只有他愤怒而不甘的声音还回荡在空气中……

尘埃落定。

耿安晧没再说话,脸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墨来,双拳紧紧地握在一起,手背上青筋凸起。

万贵冉心里松了口气,又用袖口擦了擦额头的冷汗,只觉得刚才明明才不过一炷香功夫,却有一种仿佛过了半辈子的感觉。总算是结束了。

他又小心翼翼地去看岑隐的脸色,正想说什么,就见岑隐放下茶,优雅地站起身来。

“万大人,本座还要回去给皇上复命,就先告辞了。”岑隐抚了抚衣袖,目光轻飘飘地在耿安晧的脸上扫过,漫不经心,又同时高高在上,那眼神仿佛在宣示着,他根本就没有把耿安晧放在眼里!

“岑督主,下官送送您。”万贵冉殷勤地送岑隐出去,点头哈腰。

没有理会耿安晧,不知不觉中,公堂里就只剩下了他一人,静得可怕……

没两天,关于丁中庆和毛仁鸿等人的事就已经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街头巷尾,茶馆菜场,明里暗里,都在讨论这件事。

对于那些普通百姓而言,只觉得京兆尹万大人真是一个不畏权贵的青天大老爷,至于那些武官们则是一片哗然,怒不可遏。

这些武将被晾在京里都三个多月了,本来他们个个心里都有气,而如今,竟然因为一场小小的酒后打架就要被斩刑?!

真真是可忍孰不可忍,以前耿海在的时候,哪有这样的事,这简直是欺人太甚啊!

如同火上加油般,他们心底的火苗熊熊燃烧起来,怒火万丈,不仅是对着京兆府,而且也对向了耿安晧。

那些滞留在京里的武官们三五结队地冲去了卫国公府,气势汹汹,要卫国公耿安晧一定要给他们一个说法。

耿安晧只能再三安抚,表明他会设法面圣,找皇帝求情,以减轻丁中庆和毛仁鸿等人罪状,也许以前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还能勉强安抚这些武将,现在却远远不够了。

那些武将虽不至于指着耿安晧的鼻子骂他不如其父,可也话里话外地追忆着五军都督府曾经的风光,赞颂着耿海的英明云云。

只是为了安抚这些武将,耿安晧已经是焦头烂额,他几次要求面圣,却都被拦在了御书房外。

上至世家勋贵,下至平民百姓,以及国子监都也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

有的监生觉得如今南境战事未平,需要武将镇守边关,不能寒了他们的心;有的监生认为事出偶然,未免刑罚太重;也有的监生觉得当以法为重,有道是“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如此才是治国之道。

一连三天,那些监生们都在课余的时间讨论这个话题,即便是八月二十四日端木珩在露华阁宴请一众同窗亲友亦然,众人分成几派,各执一词,引经据典,一个个都慷慨激昂,差点就演变成了一场辩会,谁也不能说服谁。

直到八月二十六日,这件事还没有消停。

课后,一众监生正讨论得激烈,有人匆匆地跑了进来,嘴里高喊着:“你们猜猜隔壁女学发生了什么?”

课堂里,正说到激动处,几个学子争得面红耳赤,大都没注意来人,其中一个旁听的青衣监生挥了挥手对来人道:“张兄,你没见我们这里正忙着吗?!”

那张姓监生被泼了一桶冷水,却毫不在意,急切地接着说道:“方才先永安伯季成天的独女来了惠兰苑,求戚大家能为她递牌子进宫,她要将一半家财赠于朝廷,用于南境的战事。”

这一句话令得满堂静了一静,原本还在辩论的人一下子都转移了注意力,齐刷刷地朝那张姓监生望去。

跟着满堂哗然,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的监生都情绪高昂亢奋,目露异彩,一下子就把丁中庆他们的事抛诸脑后。

听张姓监生说到“季姑娘”,端木珩便想起了那日在府里与自家四妹妹在一起的那位季姑娘。其实那天他在回避的时候,不经意听到了四妹妹与对方说的一两句,本来非礼勿听,却不知为何,他没有走开。

端木珩抬眼望向了窗外那随风摇曳的槐树,眸光微闪。

她真这么做了?!

端木珩忽然就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慨叹,四妹妹看人眼光极准,她当然不会随便给人提这样的建议。

四妹妹敢说,而她也敢做……

端木珩抿了抿薄唇,嘴角露出一抹几不可察的微笑。

周围其他的监生们都在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件事:

“那位季姑娘是不是先永安伯季成天之女?我记得季成天当年可是状元郎,还做过豫州布政使!”

“没错没错。我也记得,十七岁的状元郎可不多见!”

“当年季家老太爷把一半家产都进献给了朝廷,用于镇压西南之乱,实在是大义!”

“这位季家姑娘真是不负祖辈与父辈之英明,大义也!”

“……”

那些个监生们越说越激动,一个个都热血沸腾,目露钦佩之色。

谁人不知季家家财万贯,这季家姑娘能毅然把一半家财献于朝廷,实在是深明大义、心怀天下。

端木珩当然也听到了,眼睫微微扇动了两下,右手成拳随意地在书桌上轻轻叩了叩。

忽然,那个青衣监生站起身来,问那张姓监生道:“张兄,那位季姑娘可还在隔壁惠兰苑?”

张姓监生点了点头,“还在还在。戚大家以前与永安伯有过几面之缘,听说现在正和季姑娘在叙旧呢!”

青衣监生笑了,提议道:“各位同窗,反正上午的课已经结束了,不如我们过去瞧瞧这位心怀大义的季姑娘如何?”

这个提议可谓一呼百应,那些监生们纷纷起身,有人好奇,有人敬佩,有人想凑热闹,也有人说想要去向这位季姑娘致敬……

端木珩也跟着他们站起身来,顺手拎起了刚收拾好的书箱。

一众监生有说有笑地出了课堂,朝着国子监的大门方向去了。

众人出了国子监,就见惠兰苑的大门还紧闭着,显然女学还未下学。

惠兰苑平日里不招待男客,众人只得候在了大门口。

今日国子监下课比平日里早了半个时辰,这时还不到午时,太阳高悬在碧空之中,炽热的阳光晒在头顶上,简直快要烧起来似的。

没一会儿,就见蕙兰苑的大门“吱”的一声被人从里面打开了。

等在那里的监生们登时就伸长脖子张望过去,就见戚氏与一个着丁香色交领兰花刺绣长袄的姑娘不疾不徐地朝大门方向走来。

季兰舟嘴角噙着一抹清浅的微笑,款款走来,纤细的身形清瘦如竹,皮肤白皙如瓷,浑身散发着一种弱不禁风的气质,让人不由心生怜爱,感觉她仿佛会被一阵风给吹走似的。

一众监生都猜到了这位清丽纤弱的姑娘想必就是那位季姑娘,一道道审视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心里暗道:果然是相由心生啊!

端木珩也看着季兰舟,耳边再次响起了那天她和四妹妹的那番对话,眸子里幽深如一汪深潭……

这时,戚氏和季兰舟并肩走了出来,跨过高高的门槛,在门檐下停下,与此同时,车夫赶着一辆青篷马车也惠兰苑的大门口停下,等着季兰舟上车。

戚氏转身看着季兰舟,含笑道:“姑娘高义,我甚为佩服,必定竭尽全力,助姑娘一臂之力,姑娘且等我的消息。”

“多谢戚大家。”季兰舟郑重其事地说道,优雅地对着戚氏福了福,“那我就告辞了。”

跟戚氏道别后,季兰舟款款地走到了马车前,一手搀上丫鬟的手,正要提着裙裾上马车,目光不经意间扫过隔壁的国子监,正好对上了一张有些眼熟的脸。

季兰舟一下子就认出那个着湖蓝直裰的少年是端木四姑娘的长兄端木珩,便对着对方微微颌首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