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阿元身边能混到她身边做心腹的,都是人才,此时就有一个漂亮的大宫女,含泪扑倒在她的脚下,捂着帕子含泪轻声道,“您醒醒,奴婢们好担心的!”一群宫女都围在阿元与脸上抽搐的五公主的身边,纷纷含泪哽咽,特别的凄凉可怜。

“我跟阿元不熟来着……”五公主眼见自家表哥鄙夷的目光,觉得自己不能被熊孩子影响智商,急忙分辨道。

沈拓却觉得这赖皮的公主不能小看,只抱臂在一旁,冷眼看着她究竟要如何。

“殿下体弱,不能在这儿久留,还是回太后娘娘宫里去。”那大宫女一抹眼泪,便抬头与五公主恳求道。

五公主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同意了。然而刚刚同意,却脸色发青。

阿元还“晕”着呢,这怎么回去呢?叫宫女背着?眼看这群宫女瞬间都变成了弱不禁风的小白花儿,五公主嘴角动了动,隐在阿元腰下的手掐住了一团软肉,用力地一拧。

熊孩子差点儿被拧得真死过去,心里倒吸凉气,默默地记了皇姐的小黑账,坚决不肯张眼。

“我来吧。”阿栾眼里透出笑意,上前来,俯身就将阿元抱在了身前,只觉得这小丫头轻飘飘的,没有什么重量,不由有些皱眉地去问终于知道熊孩子要干啥的五公主道,“殿下如今饮食不大何意么?”不然,为何会这样瘦弱呢?觉得有些担忧,阿栾便与含恨摇头的五公主道,“这一次回京,母亲带回来不少的鹿肉狍子肉,最是鲜嫩可口的。改日我进上些,也叫殿下多吃些。”

沈拓拉扯不及,见妻子就抱起了这个赖皮的公主,又见这小家伙儿此时幽幽醒转了一下,无力地拿胳膊抱住了阿栾的脖子,之后又闭着眼奸笑,就觉得心里的火儿一拱一拱的。

这是要与将军争媳妇儿的节奏啊!

“别顾着她了,她如今,吃的真心不少。”五公主干笑道,“京中大户,她与五皇弟吃了个遍,眼下,不过是吃不胖罢了。”

阿栾到底心中觉得有些不妥,摸了摸阿元的身子骨,听她在耳边憋不住地哼哼唧唧地笑,如今还没有子嗣的阿栾,便觉得养了一个闺女似的,眼角带着笑,低声道,“不管如何,总是吃得多身子好。”见五公主点头,她便抱着阿元往回走,五公主与自家表哥跟在后头,就见阿元脑袋从阿栾的肩膀上探出来,正对着俩人瞪眼睛吐舌头扮鬼脸,种种小人得志不忍目睹,特别的欠揍。

眼见沈拓的手握得卡巴卡巴直响,五公主觉得这一刻,与这还有些陌生的表哥生出了志同道合的共鸣来。

满京城,不想揍熊孩子的,真心不多。

“表哥这次回京,不知父皇如何安排。”进京的武将,有的能够返回边关,有的便会留在京城,五公主恐熊孩子被揍成饺子馅儿,便硬着头皮转移话题。

“圣人命我等留京。”京中换防,沈家一家都会留在京中,想到父亲与母亲曾与自己说过,要提携定国公府,沈拓刚刚入京,还不知定国公府究竟是个什么境况,见表妹询问自己,他想了想,便沉声道,“改日,我会登门往定国公府去,到时关于府中如何,便与二位表弟相商,有沈家在军中,表弟们大可不必再如此辛苦,想走仕途,或可彼此引为臂助。”

到时,沈家为武将,定国公府走文官一脉,相辅相成,定国公府的兴盛就在眼前。

五公主沉默了片刻。

定国公府的废柴两兄弟是出了名的,她真的不忍心在这个时候打击这位想的很美好的表哥。

“呃……”沉吟了一下,五公主便有些心虚地说道,“表哥与表弟行事风雅,有魏晋之风,颇为疏狂,对于出仕并没有兴趣。”什么叫魏晋风流呢?除了做官,啥都干,越离谱越叫人赞美的,就是魏晋风流了。

沈拓诧异地看了干笑的五公主一眼,犹豫了片刻,缓缓地说道,“我的性情,不喜玩笑。”开玩笑吧亲?什么年代了,还玩儿这套?真以为还是当年魏晋时呢?

五公主认真地点了点头,叹息道,“日后,便尽托付于表哥了。”

这么一个有能力的男丁,可不能放过了。想了想,觉得沈拓一个人还不保险,见他沉默,五公主便不怀好意地问道,“听说,还有一位表哥没有回京?”

沈拓点了点头,见五公主也很为难,便淡淡地说道,“既然如此,从此以后,庆家的门楣,便有我们兄弟。”他对于责任从来不会推脱,既然想好的那条路走不通,那么,他便会一力承担,将定国公府的责任也扛起来就是,见五公主感激地看着自己,他便颔首道,“我的血脉,来自定国公府,自然不会推脱。”他迟疑了片刻,便低声问道,“不知如今,是否已有晚辈?”

“我嫂子已经有孕。”知道沈拓这是要出手亲自调理下一代,五公主急忙说道。

能培养出沈拓这样的英雄一样的人,想必沈家必不似定国公府那般,他不过能够保证府中一代,可是若是下一代成才,定国公府如何会立不起来呢?恨不能现在就生出个儿子来给沈拓带着操练,五公主已经对庆家兄弟第二次调理没有想法了,便飞快地给这位愿意出手相帮的青年福了福,低声道,“多谢表哥。”

“自家人,殿下何必这样客气。”沈拓摇了摇头,沉声道,“且莫挂怀。”见五公主感激点头,他顿了顿,直看着前头,正抱着赖皮公主与她笑眯眯说话的妻子,目光温和了下来,低声道,“在边关之时,阿栾常与我提起二位公主,因此,二位殿下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见五公主诧异抬头,他目中温柔,低声道,“日后在京中,还望二位殿下,能照顾她,莫要叫她受了委屈。”

京中,膏粱繁华之地,多阴柔,与崇拜英雄的边关完全不同,他只担心在这样有些晦涩的京中,阿栾就算身上带着官衔,却也不会得到京中女子的承认与善待。

“阿元与她交好,在京中,无人敢与阿元争锋的。”五公主便安慰了一句。

不然,将军大人会这样忍着小嫉妒叫这熊孩子占媳妇便宜?

沈拓的心里冷哼了一声,还是颔首道,“殿下费心了。”说完,听见前头阿栾不知说了什么,阿元拍着手哈哈地笑起来,这男子嘴角微微勾起,却迅速地落下来,恢复了冷静的模样,见五公主也好奇的不行,便轻声道,“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女子,喜欢听阿栾的故事。”

五公主也笑了,温和地说道,“阿元是个最好相处的人,她与阿栾交情好,表哥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担心的多了去了,阿栾,特别地想要一个和这久仰大名的熊孩子一样的子女呢!

想到被小鬼祸害,沈拓的心里哼了一声,却没有再说些什么,缓步跟着。

公主他惹不起,日后生个熊孩子出来天天抽,方能出了心头的怨念。

众人一路,便到了太后的宫里,沈拓是男子,便等在外头,只阿栾亲手将阿元送到了寝宫里,又将这装模作样的熊孩子安抚了几句,这才出来,却见自家的夫君等在外头,不由一笑,含笑道,“可见,你也觉得阿元是个好孩子。”真的烦熊孩子的话,沈拓可不是个口是心非的人,早就搁脸走人了,愿意容易这孩子在自己眼前蹦跶,虽然不说,阿栾还是知道这是不讨厌的意思了。

“比起旁人,到底是通透的人。”沈拓便握住了阿栾的手,慢慢地说道。

就是太欠揍。

“这一次,我瞧着圣人会给父亲封爵?”见沈拓无声地点头,阿栾便试探地问道,心中却仿佛有什么落了地。

她婆婆的身份,在亲近人的眼里并不是秘密,当初父亲允婚,也是经过了许多日的思考的,虽没有明说,然而阿栾却还是知道,如今的沈夫人,其实并不是什么定国公府莫名其妙的远枝族女,而是当年老定国公的嫡女,先帝朝时,最受先帝宠爱,险些连当今圣人都拉下马的先帝第四子福王的正妃,人都称一声福王妃!这样的身份,是很受忌惮的,况当年,先帝对如今的太后与圣人种种逼迫侮辱,那位福王的生母贵妃娘娘宠冠后宫,荣宠盛极一时,连正宫都不放在眼里。

这样嚣张,先帝驾崩自然得不到好处。先贵妃叫太后一碗毒酒送去与先帝做了恩爱夫妻,后头福王便以谋逆,连同贵妃的家族一同被诛,那时候京中血雨腥风,听阿栾的父亲靖北侯说,牵连的勋贵无数,圣人显然是恨极了福王一脉,这些勋贵官员,皆抄家。男丁诛杀满门,女子便充入教坊,代代不能翻身。那时候,据说福王妃不肯与福王和离,自己逃命,竟撞柱自尽,圣人感怀之下,还风光大葬。

只与为何,婆婆没有死,反倒能够出京嫁入了沈氏,这么多年沈拓的父亲在边关功勋无数,却从不曾被封爵,也不准回京,也能叫阿栾猜到一二了。

便是阿栾心境不与寻常女子一般,也要在心里羡慕一下这位婆婆。

不是每一个男子,都愿意抛弃功名利禄,就为了一个女人这样无怨无悔地守在荒凉的边关的。

如今,圣人竟愿意赐爵,莫非是有所转圜?

心中带着几分揣测,阿栾却并没有多说什么,只与沈拓牵着手笑道,“回宫去寻母亲?”

“嗯。”沈拓目中带着点点的光亮,对着阿栾点头。

五公主扒着门看着这对感情很好的夫妻走了,这才转头,却见此时阿元趴在床上,头上不知何时叫宫女们绑上了布条,一脸弱弱地靠在了床头,瞧着十分的柔弱可怜,手中却飞快地摸着一排与方才一样的青铜酒杯,满脸地忧伤下,竟然还将那个被捏扁的与它们放在一起,说是什么同生共死,不由气笑了,只床坐到上来,命人都出去,这才拧着阿元的耳朵,在这熊孩子嗷嗷直叫的求饶里问道,“说说,你又作什么怪呢?”

“不是这样儿,莫非还端着?”阿元挣脱了皇姐凶残的手,往床里一滚,笑呵呵地说道,“你这位表哥,可不是从前那么个软乎人,不眼下好好儿地相处,你信不信,敢摆出一点儿的公主的架子,人家不陪你玩儿了?”交情这东西,就是处出来的。虽然沈拓这样的人,有沈夫人在,不会看着定国公府去死,不过普通的相处就有普通的回报,亲近的有亲近的好处,两个公主这样客气亲近,沈拓也不会对定国公府冷淡。

“你说的,我明白。”五公主也笑了,与阿元并肩躺在一起,便笑道,“不过,你瞧瞧九妹妹那样儿,竟似乎对我表哥有什么想头,这不是太有趣了么?”

“她在宫中不得宠,为自己多想些无可厚非。”阿元便不在意地笑道,“只要她不跟二皇姐学,非要嫁个娶了亲的,那便都无所谓。”谁都有些小心思,阿元也知道九公主这是为自己的亲事着急,对她看中了英武的沈拓并不十分的鄙夷,只要九公主不上杆子做小三儿,这年头儿英俊的男子谁不爱看呢?阿元并不觉得如何,不过,却还是有些皱眉道,“我瞧着她走的时候,有些不情愿的样子,使人盯着些,别叫她闹出什么来。”

若真是想当三儿,别怪她为阿栾张目,拍扁了她!

比起没有什么感情的九公主,阿元更在意阿栾的喜乐。

“知道了,那可是我表嫂。”五公主笑了一会子,这才点头,见阿元也放松了下来,便脸上带了几分笑意地说道,“这一次,我瞧着父皇不仅招武将进京,甚至各地的总督也进京来,听说这几日各家勋贵的府里车水马龙的,到处都是走关系的外地官员,大多想要在京中谋一个好缺,”她见阿元点头,便小声说道,“不说别人,就说定国公府,这几日下来,就赚了这个数。”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了比。

“嗬!”阿元一看眼珠子都瞪圆了,叫五公主比划的数给惊了一下,这才吞着口水道,“不大好吧?”这个,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卖官鬻爵吧?

熊孩子虽然喜欢做坏事儿,不过也是有原则的,这样祸乱朝纲的事情,她是不会牵扯的。

“胡说什么。”五公主黑着脸给了她一记后脑勺,这才慢悠悠地说道,“不过是走动,不许官位,也没有什么结党,大家就是留一份香火情。”见阿元这才松了一口气,五公主就觉得心情十分复杂。

如阿元这样得宠的公主,仗着帝宠什么都敢干的多了去了,这熊孩子竟然还知道什么不能干,也怨不得叫圣人偏爱她。

想着这个,五公主脸上便露出了笑容来,低声道,“沈家表哥答应了,说是日后定国公府的孩子都归他管教,如此,我也就不担心什么了。”

“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阿元摇头晃脑地说道,说完了,便托着脸望着窗外,小声念叨,“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说完,幽幽一叹。

五公主被肉麻的不行,眼见这破孩子是要变态的节奏,什么都不说,飞快地闪了,只留了诗兴大发的熊孩子滚在床上默默哀叹。

过了几日,阿元与太后说了,便回家看望母亲,刚刚入了门,就见一家女眷笑得脸上都生出花儿来一样出了肃王府走了。好奇地远远看了那家的车一眼,阿元这才直奔肃王妃处,却见肃王妃正拿着一张拜帖不知在想些什么,她的脚下,是一个一个的大箱子,有的打开,露出了不少瞧着稀罕的珍珠宝贝来,便叫阿元目光大亮,扑上来扒着箱子看了几眼,见肃王妃魂游天外的模样,便好奇道,“母亲是有何事?”

“并没有。”肃王妃回过神来,见了闺女急忙拉到自己的身边,这才笑道,“只是觉得时间一晃而过,竟是一眨眼,你三哥四哥都是要娶媳妇儿的时候了。”

阿元心说别说三哥四哥,公主殿下不是也要含泪嫁人的节奏?

“订了谁家的姑娘不成?”听出了肃王妃的话音,阿元急忙问道。

凤玉凤阙与阿元年纪相仿,从小玩儿到大的,虽然平日里大大咧咧,也不如凤卿与凤唐叫肃王更看重,可是却是难得的爽快性子。阿元自然是上心的。

“虽说皇后娘娘说是要赐婚,可是也得相看相看,回头再与皇后娘娘说道呢。”肃王妃便很有经验地说道,“我这两日,正好府里的牡丹花开得正好,不如选几家亲近人家过来,女孩儿们在一处说说笑笑,我也瞧着给你哥哥寻个可心的人。”见阿元点头,她犹豫了一会儿,便低声问道,“听说前儿个,德妃处有一位沈夫人进宫了,不知你见过没有?”见阿元又点头,她便有些泄气地说道,“既然回京,怎么竟还不来与我传信儿呢?”

“那位,可是有什么妨碍?”阿元便试探地问道。

肃王妃想了想,因肃王说过阿元回来必问的,想到肃王不在意闺女知道,便将来龙去脉说了,最后便在阿元沉默中叹道,“定国公府的风光得意,这里头是有这对姐妹的血泪在里头的,当年老定国公两头下注,福王起来,他就是皇后之父。圣人即位,德妃在宫中只在皇后之下,这就是定国公府的底气了。”只是这其中,一个九死一生隐姓埋名,一个老死宫中形同摆设,叫人看了心酸。

“当年,我送她离开,她头上的伤口那么大。”肃王妃说起沈夫人一心自尽时的模样,便小声说道,“那时我年纪小,可是看着她那样,就想着,若是我,家里要我嫁给那样一个混账的夫君,我会不会认命呢?”

“一定会的。”对于长于勋贵的女子来说,家族排在第一位,自己,排在最后。

“自然是。”肃王妃的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来,低声道,“我虽然在姐妹中最不成器,可是若是为了英国公府,我什么都能做的。就算,”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哪怕是当年,你父王据说是个断袖呢,只要家里说嫁,我眉头都不会眨呢。”

阿元听着母亲的倾诉,感慨地点了点头,之后,猛地抬头,一双眼睛睁得溜圆。

“断袖?!”

第109章

肃王妃飞快地捂住了嘴,在闺女一双瞪得溜圆的小眼睛里后悔了。

不过,其实她还想说道说道来着。

屋里有没有别人,肃王妃冷静了一下,之后也带着点儿八卦的意思凑到了急忙将身子靠过来的阿元的耳边,小声说道,“其实,这事儿从前京里的人都知道,不过是你父王娶了亲,后头有了你们兄妹,方才风声小了。”其实也并不是。

肃王府中只有一位正妃,哪怕是个天仙儿呢,这么多年也厌了不是?眼瞅着这位竟然熬了这么多年硬是没有再纳个妾,以己度人,大伙儿都觉得男人么,哪里有不爱美色的呢?美人儿在嘴边儿都不吃,这个,就很有问题了。

况肃王是个颜控来着,身边的小厮亲随都十分赏心悦目,这在别人无可厚非,在众人的眼里,就有么点儿意思了。这些年寻着空子送小厮的“聪明人”不少,直到后头肃王恼羞成怒变了脸,方才平息。

“当初,他自己还说自己是个断袖呢。”肃王妃有心炫耀肃王从前苦逼的追妻史,便在阿元的面前美滋滋地说道,“不是因为这个,我是个多么知道规矩的好姑娘呀,怎么能与外男随意说话呢?”不是拿肃王当闺蜜,当初,齐家小七也不爱搭理他呢。

阿元咧了咧嘴,亲手给亲娘倒了一碗茶,兴奋地说道,“还有呢?”简直就是惊天秘闻!日后,若是肃王敢再来欺负坏阿容,她她她,她就拿这个去威胁老爹!

胳膊肘儿往外拐的熊孩子下意识地搓搓手,颇有一种磨刀霍霍的感觉。

其实,嫁妆也可以再多要点儿来着。

“后头,他败露了,我生气呢,”肃王妃哪儿知道这世道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熊孩子正准备勒索亲爹呢?此时回想了一下,只露出了害羞的模样儿来,小声说道,“我只当他拿我开心的,谁知道他是真心的呢?”

她的父亲名声不好,这一房里子弟大多不成器,肃王妃都准备好低嫁了,哪里敢高攀宗室亲王,就算高攀了,凭她这样傻乎乎的性子,也在王府里活不下去不是?颇有自知之明的肃王妃那时候本是要断绝这关系的。

“父王,真不是?”阿元贼头贼脑地问道。

“我虽然见过,他将福王给压在床上了,不过那一回是救我来着,后头这么多年,我自然知道不是。”不然这么多的儿子闺女哪儿来的?石头缝儿里蹦出来的?

说起来肃王夫妻的结缘,就缘起于当年英国公府的一个败家的庶女,这庶女是个心思机敏的人,嫁给了当初的福王做侧妃,为了恩宠与私怨,竟然敢设计她,想要福王与她生出些首尾,日后也嫁到福王府去。不过赶巧儿了肃王英雄救美,将齐家的小姑娘往床底下堵着不叫出来,上头就跟苦逼的死鬼福王来了一场好戏。

本是要对肃王妃不轨的福王被亲皇兄压在床上,连衣裳都叫扯开,险些被采花。

“那时候,你湛家姨母也在。”肃王妃想到当年旧事,目中便温和了许多,摸着阿元光滑的小脸低声道,“那时候就知道福王在外头,你姨母为了我的名声清白,将我塞进了床底下,自己堵在外头。”若是没有肃王出现,等待两个女孩儿的会是什么?肃王妃觉得自己永远都忘不了也还是个小姑娘,在家里只会温柔地笑着的城阳伯夫人,也不知哪里来的勇气挡在了她的面前。

“所以,以后你也要对你姨母好,知道么?”这样的情分,亲姐妹也只如此了,肃王妃想着就觉得眼眶发热,低声说道。

对于女子来说,清白是何等的重要,阿元明白这个,便轻轻地点头。

怨不得,虽然城阳伯夫人出身不好,可是这么多年,与肃王妃亲如姐妹。

原来竟然还有这样的往事。

“也不知当初,父王到了哪一步。”觉得更应该敲诈老爹点儿宝贝孝敬以后的婆婆了,阿元便摸着下巴坏笑道。

“我依稀听到衣裳的撕裂声,还有福王的哭声。”肃王妃与阿元对了一个目光,同时傻笑了起来,浑然没有想到,“被”断袖的这位是夫君,是父王来着。

两个傻乎乎的家伙正在偷笑,就听到外头,陡然传来了一声巨响。做贼心虚的阿元飞快跑出去一看,就见肃王正在一旁默默挠墙,脸色特别地狰狞。眼见阿元出来,被这一对儿上辈子来讨债的母女气得浑身都疼的王爷殿下,厉声指着阿元道,“给我过来!”说完,就一边挽袖子一边走过来,显然是要抽这个熊孩子!

肃王可算明白自家的几个皇侄提到这熊孩子时那扭曲的脸色是个什么意思了。

熊孩子欺软怕硬,见肃王雄起,顿时想不起来嫁妆啥的了,觉得母女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脚下一转跟叫狗撵的似的就一溜烟儿地跑了。

肃王眼瞅着几个大宫女竟然还做出了壮烈的表情堵住了通路,暗骂了一声跟着破孩子的也都是脑残,往腰上一扯,不知拽下了个什么就往熊孩子的脑袋上砸,这破孩子被砸得嗷嗷直叫,捡起来凶器一看,赫然是肃王最宝贝的一枚玉佩,顿时又眉开眼笑了起来,一边暗道发财,一边捧着未来的嫁妆迅速消失。

肃王被这要钱不要命的熊孩子气得胃疼,见撵不上了,远远冷笑了一声,便大步进了屋里,就见也是慌乱的不行的肃王妃正在里屋自己往床里爬,见了他气势汹汹的过来,顿时大惊,将被子往身上一蒙,做求饶状。

“断袖,嗯?”肃王对着一个被茧子,露出了一个狞笑。

这茧子抖得更厉害了。

“叫你知道知道,什么才是断袖!”肃王脸上飞快地露出了一丝笑意,之后便上去就把这茧子扑住了,将媳妇儿从被子里掏出来,口中便威胁道,“也叫你知道知道哭声是怎么传出来的!”真是气死王爷了,这媳妇儿与他睡了这么多年,竟然还在想当年的黑历史,莫非,这是最近王爷的体力不够,叫王妃生出了什么想法来?肃王从来都没有觉得大白天的把媳妇儿压在了身子底下有什么不对,狠狠地往那张可怜巴巴的小脸上亲了几口,这才放开,往一旁坐了。

“知错了。”肃王妃低眉耷拉眼地赔笑道。

“你啊。”不过是在玩笑罢了,肃王觉得这会儿心情不错,点了点肃王妃的脑袋,这才无奈地说道,“你瞧着吧,这一回,只怕这孩子又要与我有什么说道了。”

“你欺负阿容欺负得那样厉害,还不准孩子心疼么?”肃王妃觉得阿容是多么好的孩子啊,就为了闺女,守了这么多年,多遭罪呀,怎么还能这样欺负人呢?

肃王真觉得憋气,忍着气慢慢地说道,“当年,我娶你的时候也老大不小了,你们家,可没说对我手下留情。”当初,他还以为要被揍成残废呢。

“那你也不是为了我,才守到那岁数的呀。”肃王妃呵呵了,非常犀利地说道,“阿容心里有阿元,那可是十几年,你……”她见肃王的脸又黑了,就怯怯地躲了躲。

湛家小子真够狡猾的,在王爷的咄咄逼人之下,摆出了委曲求全的模样来,一下子就叫肃王妃心软了,肃王觉得阿容这小子除了美点儿,实在有些不好搞,只是无力地坐在一旁,恨铁不成钢地指了指肃王妃,犹豫了一会儿,这才缓缓地说道,“这回府中有宴,你往沈家下帖子就是。”见肃王妃诧异地看过来,他便敛目淡淡地说道,“皇兄的态度缓和了,要给老沈赐爵,虽不过是个伯,不过,咱们也不必如从前那样小心。”

“怎么突然就……”

“老四死了这么多年,一个女人能生出什么事端来。”肃王便嗤笑道,“当初皇兄送她离京,不过是皇位不稳,恐谁打着她的名号生出什么来,眼下天下承平,根基稳固,何必多计较。况,”他俊美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神色,低声说道,“当年皇兄愿意叫老沈带着她离京,就是存了施恩的心思,如今,也不过是叫这恩情更大,以后也叫沈家与定国公府更忠心罢了。 ”

“你们外头男人的事儿,我不明白,只是寿姐姐到底算是苦尽甘来,我为她高兴。”肃王妃听说沈将军这一次竟然能因功封伯,便露出了欢喜来。

“老沈当年在军中,除了老一辈儿的英国公南阳侯,年轻些的都不如他。”肃王理智地说道,“他的军功最盛,行军颇有章法,连姓湛的都是从他的手底下起来的,这是个人物,若不是当年为了个女人……”

所谓姓湛的,就是如今的城阳伯了。

“喂!”眼见肃王脸上露出了不以为然来,肃王妃就不乐意了。

难道为了心上人失了前程,是一件不对的事情么?

“应该的。”肃王讨好地哄了哄媳妇儿,这才说道,“不过凭他当年,封公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哪里这样艰难呢?只是,皇兄这样缓和,倒叫我有些奇怪。”

“这是怎么说?”肃王妃好奇地问道。

“我本以为,这好处应该落在太子的身上。”肃王正了正衣角,眉头都不抬地说道,“待太子即位,再施恩沈家,沈家自然会对太子更忠心。”没有想到圣人自己就给办了,也叫肃王觉得,这位皇兄这些年,似乎更有些人情味儿了。

毕竟,少叫人家在边关吃了几年沙子呢。心中觉得圣人如此倒也叫人感慨,肃王再次想了想,便与肃王妃含笑说道,“与你商量个事儿,等沈家过来,你瞅瞅他家的那姑娘,若是还不错,便订到咱们家来。”

“这个,真的可以么?”肃王妃自然是愿意的,却有些担忧地问道,“会不会叫圣人觉得你……”

“沈家要起来了,这时候不烧个热灶,等什么呢?”肃王便笑道,“圣人能在此时将老沈召回来,还赐爵,这应该是要大用的了。西边儿不稳当……”他敛目,缓缓地说道,“说了你也不明白,只是皇兄信任的武将不多,姓湛的固守京城,掌禁卫,这是不能动的。旁的人,忠心的能力不行,有能耐的皇兄又不放心,老沈到底从前与我是至交,也早早就投靠过来,日久见人心,这么多年本本分分,还是很能相信的。”

“圣人仁慈。”肃王妃便念佛道。

肃王心里嗤笑了一声,却还是没有多说什么。

圣人是信任沈家,不过,在这时候连沈夫人都找回来,只怕就打着扣着女眷的主意了。不过这年头儿武将出京大多将家中女眷留在京中,一有边关苦寒,不忍家眷吃苦,一来就是为了安圣人的心的意思了。不过这些,他不愿与肃王妃说的太明白,不然这媳妇儿只怕又要难过了,忍住了心里头的想法,见肃王妃已经欢欢喜喜地爬下床来,寻摸着见面礼什么的,肃王便笑了笑。

他后头的两个儿子,虽然也不错,不过却傻了些,有个稳当点儿的媳妇与岳家,以后也能叫他心安。

肃王妃哪里知道夫君在打什么主意呢?不过是亲手书了帖子给沈家送去,之后便日日翘首以盼。

阿元在自己的屋里惶惶不可终日,生怕老爹过来抽她。等了几天没有动静,公主殿下的胆儿就肥了,这一天做贼心虚地踮着脚尖出了屋子,听说肃王上朝去了,顿时就活蹦乱跳的了,在园子里蹦蹦跳跳,摧残了花花草草,阿元正往自己的头上插花呢,临水照影,觉得自己特别地美,就见不远处,比自己还好看的大嫂蒋舒云正牵着两个小正太过来了,阿元见着正是凤卿的两个儿子,就笑嘻嘻地晃过去,招呼了蒋舒云一声,俯身就掐了一把侄子水嫩的小脸儿。

“姑姑为什么不掐我的脸?”凤卿第二子还未取名,此时只用“寄奴”呼之,见阿元掐了兄长的脸,却没有掐自己的,就觉得自己被姑姑冷落了,扭着小身子自动把小脸凑到阿元的手边儿上求掐一把。

阿元被这样积极求掐脸的孩子惊呆了,转头见蒋舒云掩着嘴笑起来,这美人儿如今风华更甚当年,眉目之间逼人的丽色扑面而来,就叫阿元默默地吞了一口口水,低头掐了侄儿一把,见这小家伙儿捂着没牙的嘴笑得很开心,不由摸着这小东西的头发问道,“寄奴这是要做什么去?”这个孩子,当年在母亲腹中的时候,便胎像不好,太医见了都说八成养不住,只有凤卿夫妻不肯放弃,咬着牙挺到了八个月就生下了这个孩子,当初跟小猫儿似的,身体也不大康健,因这个,府中众人只用低贱的名儿唤他,想着叫他得以平安长大。

寄奴与五皇子年纪相仿,却不如五皇子肥嘟嘟的,有些瘦弱,因这个,两府之中便更爱重他一些。

“这孩子要去给母亲请安,我说且等等,祖母忙着呢,偏他不肯非要这时候过来。”蒋舒云便叫阿元牵着儿子走,见寄奴仰着小脑袋一叠声地询问阿元在外头带着五皇子玩耍的事儿,带着几分羡慕,脸上便有些黯然地与阿元叹道,“是我叫这孩子吃了大罪,如今想着,竟有些……”

“寄奴不过是小了些,哪里那么多的担忧。”阿元急忙安慰道,“小孩子转眼就大,嫂子担心什么呢?”见寄奴也笑嘻嘻的,秉承了父母的俊秀的姿容,有没有小肥肉,特别的漂亮,阿元便忍不住俯身在他的脸上啃了一口,见这孩子眼睛弯起来拍着手笑着往自己怀里钻,想到几个皇兄家那横空出世的熊孩子们,越发觉得自家这侄儿才乖巧呢,不由感叹道,“还是嫂子有福气呢。”

不然,摊上个叫诚王殿下天天哭着要上吊的熊孩子,可遭罪呢。

蒋舒云自然是知道诚王府的悲剧的,见这罪魁祸首竟然还敢说这个,不由转头噗嗤笑了一声,这才指着阿元笑道,“你这样促狭,日后可怎么得了。”顿了顿,叫两个儿子先走,这才与阿元一边走一边含笑说道,“我听你大哥的意思,是母亲瞧中的沈家的大姑娘?”见阿元也诧异看过来,知她不知这个,便笑道,“眼下沈家势头不错,圣人还要封伯,这位大姑娘如今是京中的红人,不少人家都打量着呢。”

阿元干笑一声。

哪怕求亲的再多,想必沈夫人都不敢将闺女嫁到一般的人家去。不然若是日后身份败露什么的,这位大姑娘还不定在婆家落到什么境地呢。

“既然母亲有这口风,便是父王也愿意的。”阿元便笑了,见蒋舒云也含笑点头,也不多说这个,只笑问道,“姨母处可好?我常出去玩儿,竟不常给姨母请安,实在是我的不是。”蒋舒云的母亲正是肃王妃的六堂姐,阿元从小便很尊敬这位叫人自动就不敢作怪的的姨母,一直都有请安往来,最近闹得太过,见着蒋舒云便问了一句,见这位素来云淡风轻的嫂子的脸上露出了迟疑之色,急忙问道,“莫非姨母处有碍?”

“家中有些事端。”蒋舒云便皱着眉头含糊道。

“莫非蒋家,还敢给我姨母气儿受?”阿元便冷笑了一声。

当年她姨母,英国公府嫡女,何等的身份,做皇子妃都使得的,不是蒋家出身清流,她的这位姨丈确实情深意重,况容貌俊美绝伦,怎么会便宜了不过出了一个阁老的蒋家呢?

这样的底气,蒋夫人在家中一直立得很稳,况蒋大人是个爱重媳妇儿的人,这些年只与妻子亲近,蒋夫人的日子过得一直都不赖。

“有咱们的阿元张目,敢与母亲气儿受,这不是等着被打上门?”蒋舒云眉眼舒展了一些,揶揄了一下阿元前一阵子的英雄行为,见她咳了一声转头,这才笑叹道,“是二伯父家,乱糟糟的叫人头疼,因分家,父亲母亲本对他家的事儿不大管的,凭他闹去,只是这些日子闹得厉害了,竟阖府不宁,连父亲母亲都头疼的厉害。况这里头牵扯了四姨母家表弟的婚事,就更闹腾了。”

“不是说,四姨母家的表哥是要给表姐的么?”阿元便皱着眉头问道。

这里头的表姐,就是蒋舒云的亲妹妹,蒋夫人的第二女,生的与蒋舒云仿佛,婀娜多姿,京中都夸赞是个美人的,只是性情却厉害些,不是个能叫人拿捏的人,因此蒋夫人犹豫再三,还是将她预备订给自己的姐姐家。毕竟,亲姨母做婆婆,自然会更关照爱惜些。何况这些年,英国公府几家姻亲多是没有妾室存在,恐家中女孩儿们受不住多妾室的人家,因此女孩儿的婚事便联姻往来,大多不肯往外嫁,免得在那样高门大户之中吃委屈,阿元的四姨母是个面对亲人温柔得仿佛春水的女子,对自家的外甥女儿更是疼爱。

当然,若是叫这位四姨母翻了脸……

想了想当年,四姨母出手就摁死了一个妄图“薄命怜卿甘做妾”的美人儿,四姨丈后脚帮着媳妇儿将这美人儿给丢到了乱葬岗,阿元就对这对儿配合默契的夫妻生出了敬畏来。

这才叫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呢,都不是省油的灯,偏偏这样性情的两个人竟然还极为恩爱,寻常人针都插不进去,就叫阿元看得惊叹连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