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世荣华之神医世子妃上一章:第 27 章
  • 盛世荣华之神医世子妃下一章:第 29 章

萧夜华早料到他的来意,微微一笑,摇头道:“三殿下,我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赵铭熙一怔。

在他看来,这件事萧夜华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私,周府寿宴当日,萧夜华也在场,若非突然病发,说不定也是受害者;于公,刺客已经招认幕后主使与赵廷熙有关,这样震惊朝堂的杀戮,理应严惩。萧夜华虽然温和,但身为南陵王世子,父皇的宠臣,遇到这种事应该不会置身事外,之所以这段时间没有插手,一定是因为病发,专心养病,不清楚外面的情况。

所以,他特意前来,将事情的实情告之。

“难道萧夜华你也害怕赵廷熙的权势,所以不敢开口?”赵铭熙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怒气冲冲地道,“我还以为萧夜华你是朝中清流,原来也不过是个畏惧权势,遇事不敢开口的缩头乌龟,算我看错了你!”说罢,拂袖而起,转身便欲离去。

“三殿下请留步。”背后传来了萧夜华的挽留声。

赵铭熙心中一喜,以为自己的激将法生效,转身道:“阿夜你想通了?决定向父皇弹劾赵廷熙是不是?”

“不是。”萧夜华摇摇头道,见赵铭熙再度变色,不由得叹道,“三殿下,我这样做是为你好。”伸手摇了摇,止住赵铭熙的追问,温声道,“铭熙,你是太想扳倒五殿下,才会被冲昏头脑,你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五殿下终究是皇子,而且在朝野颇有声望,单凭一个刺客临死前说的话,却没有任何其他证据加以证明,怎么能就这样定他屠杀朝廷官员的大罪?你还记得四年前的事情吗?”

或许是这声“铭熙”,唤起了旧日的交情,赵铭熙微微一怔,愣愣地坐了下去。

四年前的事情…。

四年前,他在朝堂渐露锋芒,越来越得德明帝的宠爱,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却突然有刺客刺杀德明帝,被护卫拦阻后自刎而死,然而,事后却从刺客身上搜出了他的一枚玉佩。当时五皇子赵廷熙一口咬定是他主使刺客刺杀德明帝。

虽然最后萧夜华帮他洗清了冤屈,但哺育他长大的奶娘却被刑讯致死,他原本卧病的外公也因为过度担心他们母子的安危,惊惧交加,撒手人寰。张贵妃悲痛过度,伤了身体,再也不可能有孕,只好从族中挑选适龄女子入宫固宠…。

刺客的身份直到现在都没查明,但赵铭熙知道,那人是赵廷熙派来的,目的就是为了除掉他。

他和赵廷熙的仇,就是从那时候,真正结下的。

当时虽然他身边的人被刑讯,但他却安然无恙,只是被勒令不得出寝宫,当时德明帝的原话就是:“刺杀君父,如此大逆不道的罪名,岂能因为一枚玉佩论定?等事情查清楚了再处置三皇子也不迟。”

当时被刺杀的是德明帝本人,他尚且如此态度,何况这次死的,只是朝臣?他是皇子,赵廷熙也是…。

而且,周府寿宴的事情,和四年前的案子颇有相通之处,也没有其他的佐证,只有那名刺客临死前的一句话,说不定德明帝还会认为,这是他为了四年前的事情报复赵廷熙,故意设计的,而他越是抓住不放,德明帝就会越心生怀疑,进而对他心生不满,甚至是猜忌…。

“铭熙,说句不敬的话,他毕竟是皇上,而且是一位年仅五十的皇上,他不会乐见自己年轻力壮的儿子独自坐大,反而更倾向于制衡之术,所以,这些年来,你和五殿下始终僵持不下,这其中的缘由你难道就没有想过吗?”萧夜华轻声道,“在这种情况,除非你找到确实的证据,证明这件事是五殿下主使的,否则皇上不会动他,你又何必白费力气?”

点出四年前的事情,想必赵铭熙也能够猜到德明帝的心思,他也就不再赘言。

“再者,如今事情已经演变成为你和五殿下的党争,弄得朝堂乌烟瘴气,真正的正事反而耽误了,不说别的,户部尚书被你弹劾,褫夺官职,如今却找不到合适的继任人选,户部事情一团乱,延州偏偏在这时候闹旱灾,灾民遍地,却无人理会…。你说,皇上心里会高兴吗?”

赵铭熙心中一震,如同醍醐灌顶,终于明白这段时间以来,自己在做什么样的蠢事。

“阿夜,还是你看得清楚透彻,无怪乎父皇一直宠爱你。”赵铭熙不住的点头,“我这就去向父皇请旨,前往延州赈灾。”

与其在这里纠结于无意义的党争,不如做些实事,这样百姓也好,朝堂官员也好,德明帝也好,都能看到他的功绩。

萧夜华点点头:“既然你决定要去,赈灾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好,不能出差错,否则只是给五殿下攻讦你的理由。赈灾的事情要想办好,户部很重要,必须要找一个有能力,又有威望,能够镇得住的人接管户部,否则只会托你后腿。”

“那你觉得谁合适呢?”赵铭熙询问道。

萧夜华想也不想便道:“左相林咏泉!从他推行的新政就能看出来,他一心为大华,有能力,而且不怕得罪人,而且为人中立,不参与任何党争,同时又深受皇上信任,请他暂代户部尚书一职,协助你赈灾,必然能够事半功倍。就算五殿下想要给你使绊子,有林相坐镇,他也难以得逞。”

“不错,林相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赵铭熙兴奋地道。

左相林咏泉精明强干,又深得帝王信任,他一直想要拉拢,却始终无法如愿。不过,如果是为延州灾民的事情,想必他不会拒绝,也正好让林相知道,他和赵廷熙究竟谁才是为国为民着想的人。

事情已经计议周全,赵铭熙便不再耽误,当即起身,朝着萧夜华深深一揖:“阿夜,今日多亏你点醒我,否则我还不知道要糊涂多久。今日的恩情,我记下了,日后若有机会,定当图报!我不多耽搁,这就回去思量赈灾的事情了。”

等到赵铭熙离开,萧夜华眼眸微垂,嘴角仍然挂着笑意,眼神中却透漏出几分神思。

冥焰,能够凭三尺青锋,杀得德明帝也要避其锋芒,这该是一个怎样的人?周府寿宴,逼问出那个引得朝堂大乱的口供,随即将所有黑衣人灭口的他,又在整件事情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敢于朝廷为敌,一人敌十万大军,这样的人物,又怎么会甘心于冥域这样的江湖帮派?

他…。究竟所图为何?

还有周府寿宴的幕后主使者,到底是谁?

正沉思着,门外又传来张伯的通报声:“世子,五殿下求见。”

想必来的缘由,和三皇子赵铭熙差不多吧?萧夜华微微一笑,闻声道:“请他进来。”

周府寿宴事件之后,三皇子赵铭熙和五皇子赵廷熙对峙得厉害,每天朝堂上都是两排人的争执,和彼此弹劾。然而,突然之间,两人却同时偃旗息鼓,三皇子赵铭熙推举左相林咏泉暂代户部尚书之职,同时请旨前往青州赈灾;五皇子赵廷熙半点没在户部使绊子,反而处处协助林咏泉,同时还捐出一年的俸禄赈灾,由此引发朝野捐助灾区的热潮…。

一时间,三皇子也好,五皇子也好,朝野声望都大大增加。

两人对这样的结果都很满意,加上又都有了机会示好林咏泉,赵铭熙和赵廷熙不由得都对给他们出主意的萧夜华感激不已。

这日下朝后,德明帝神色极为不好看,遣散了随从,只留了太监总管赵曳,在御花园里走动着。

赵曳默默地跟随在德明帝身后,一言不发。

他知道德明帝怒为何起,因为今日的早朝提到了一个人——辅国公秦墨渊。

大将军元毅驻守边疆,与西南的曼罗国征战多年,这次终于大获全胜,凯旋回朝,同行的还有和亲求降的曼罗国公主。因此,今日朝堂廷议的主要内容就是商议元大将军的封爵。

本来商议的好好的,直到右相周光潜提出,封大将军为辅国公,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说什么先皇有命,秦墨渊之后,再无辅国公!元毅五年前大败北狄,如今又大败曼罗国,难道还抵不过一个秦墨渊吗?凭什么连个辅国公的称号都不能有?”德明帝恨恨地道,因为朝臣激烈反对,他这个皇帝也无可奈何,最后只能将元毅的封爵定为镇国侯,享双俸禄。

赵曳在旁边默默地听着,不敢说一句话。

“秦墨渊…。秦墨渊…。”德明帝反复念着这个刻骨铭心的名字,为什么?他都已经死了二十五年了,为什么还是阴魂不散?周光潜也是废物,只知道揣摩上心,却没有半点能力,远不如左相林咏泉精明强干…林咏泉…忽然间,德明帝的神色微微缓和。

这的确是个经天纬地的国之栋梁,大华建国不到三十年,从当初的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到如今的繁华安定,林咏泉当居首功!最难得的是,他不党不群,一心为国为民,为他这个皇帝…。老天爷将林咏泉赐给他,说明他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

想着,德明帝的脸色慢慢恢复了正常。

赵曳见状,适时问道:“皇上,要去哪位娘娘的宫殿吗?”

德明帝下意识地本想说去张贵人的宫殿,但想到当初他想要册封苏陌颜为乡君时,便是张贵人出言阻拦,心中莫名地就有些龃龉,不愿意过去。

正想着,忽然一阵琴声传来,德明帝下意识转头望去,只见李倩敏一身红衣,端坐在不远处的八角亭里,纤细修长的手指拂动琴弦,颇有铮铮金戈之音。她整个人似乎沉浸在曲意之中,不带一丝笑容,神态肃穆,乍一看去,不若往日的娇柔纤弱,反而有着三分的英姿飒爽。

德明帝看着,神色顿时有些恍惚。

看着德明帝的神色,赵曳就知道这位李美人要复宠了。她刚进宫没多久,与宫里人的关系也不好,应该不可能知道那些旧事,只能说,她的运气太好了。于今日,今时,以一种这样的姿态,出现在这样的德明帝面前,想要不复宠都难…。

果然,德明帝踏步上前,忽然脚步一顿,问道:“之前朕命你查的事情,如何?”

“已经查清楚了。事前,三殿下和五殿下都曾经去过南陵王府,应该是南陵王世子劝说过两位殿下。”赵曳连忙道。

德明帝冷笑道:“朕就说,以这两个逆子的心性,怎么可能突然想起来延州的旱灾,原来是阿夜那孩子点醒了他们!”说着,面色顿时缓和起来,叹道,“若是换了别人,要么趁机攀附上那两个逆子之一,为其出谋划策,要么就来朕面前卖乖讨好,只有阿夜,看得清楚,看得透彻,却又不存私心,肯同时劝那两个逆子为国出力,却在朕面前半句也不提,当真难得。”

“南陵王世子的确是难得的奇才,但两位殿下能够从善如流,也很难得了。”赵曳陪笑道。

“你就不用为他们说好话了,他们什么德行,朕还不知道吗?”德明帝冷哼一声,“不过,阿夜不说,朕却不能装作不知道,赵曳,传旨,朕要重赏阿夜那个孩子!”

提到萧夜华,德明帝整个神情,似乎都温和了不少。

赵曳应道:“是,奴才遵旨!”

没多久,便有一份厚厚的赏赐送到了南陵王府。

萧夜华漫不经心地把玩着那些贵重的赏赐,这次,他既示好了赵铭熙和赵廷熙,让两人感恩不已,又在德明帝心中得到了极好的评价,又得了赏赐,一举数得,若是让苏陌颜知道,必然会骂他一句“这只千年狐狸精!”

想象着苏陌颜说这句话时的神情,萧夜华不由得微微一笑。

说起来,这段时间屡屡有事耽误,好久没有见到苏陌颜了,实在是甚为想念啊…

V032章 辅国公秦墨渊

世香堂被封,苏府生意动荡,使得苏慕贵四处奔走,疲劳不堪,而苏陌颜趁机坑他的一月期限,更让他焦头烂额,再也没有精力找苏陌颜的麻烦。而李清芬依旧称病,只派手下的嬷嬷出面,威慑力大减,钱姨娘趁机立威建势,逐渐掌控了苏府的大权。

府内安定,苏陌颜便频繁外出,了解苏绍谦给她的酒楼。

酒楼名叫醉酩居,坐落在京城东面的桂花街,是京城的繁华地段,飞檐拱角,装饰华丽,厨子的手艺也相当不错,但酒楼却始终经营惨淡,账面赤字连篇。亏损十分严重。

考察过四周的酒楼,又向韩舒玄询问一些事情后,苏陌颜心中便有了些想法。

苏绍谦早说过,这家酒楼之后由她全权做主,于是,苏陌颜便先令酒楼歇业,按照她的想法重新装修。这笔费用虽然不小,但相比于醉酩居常年的亏损也不算太大,加上苏绍谦有心想要看她的能力,丝毫不加阻拦。

酒楼装修好了之后,苏陌颜先请周静雪前来参观。

作为京城名媛中声名远播的第一美女,周静雪的眼光和审美毋庸置疑,四下环顾酒楼后,点头道:“不错,很是清丽雅致,与周围那些金碧辉煌的酒楼迥然有别,给人的耳目一新的感觉。其实,并非越富丽才越能章显身份地位,相反,真正的贵人讲究的是风雅清贵,这一点,你的酒楼不错。”

得到了周静雪的肯定,苏陌颜原本微悬的心顿时放下。

周静雪话锋一转,却又道:“不过,环境只是次要,酒楼想要生意兴隆,菜肴才是最重要的。这方面你有什么出奇制胜的招数吗?”

“有点想法,”苏陌颜也不隐瞒,坦然道,“我想做药膳。”

她最熟悉的就是各种药材,因此,在思索酒楼菜肴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药膳。

周静雪微微一怔:“药膳?这倒是闻所未闻,顾名思义,应该是将药材融入膳食之吧?”冰雪聪明的她单凭名字便猜出八九分,面上固然有好奇之色,却也有些忧虑,“这倒的确是新鲜。可是,药材大多味道欠佳,会影响菜肴的味道,除了特意养身的人,只怕少有人会喜欢。”

毕竟上酒楼吃饭的,都是冲美味佳肴来的,若是味道欠佳,便是再对身体有益,再新乡,只怕也不爱来吃。

苏陌颜微微一笑,将她带入雅间,上面早摆好了一桌膳食,品相精美,香味浓郁,闻之令人胃口大开。

“这是冬虫夏草鸭,里面放入了一味叫做冬虫夏草的药材,能补肺肾之气,你尝尝看。”苏陌颜夹了一筷鸭肉,放入周静雪面前的小碟子里。

周静雪略微有些迟疑地咬了一口,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点头道:“一点也感觉不到药材的酸苦之味,相反鸭肉十分细嫩,”又尝了一口汤,笑容更深,“汤也很鲜美,而且鲜而不腻,韵味悠长,味道真的很好。”

而随着苏陌颜的介绍,周静雪将桌上的饭菜尝遍,笑容越来越盛。

“看来是我多虑了,这些药膳味道鲜美,丝毫也不必其他酒楼的差,相反,或许是因为药材的原因,有一种质朴天然的感觉。”周静雪放下筷子,赞叹道,“陌颜你真是别出心裁,居然能够想到将药材和膳食相融合,我敢断言,这药膳必然会在京城掀起一股浪潮,你这酒楼必定客似云来。”

尤其那几道据陌颜说,有美容养颜之效的药膳,只要是女子,只怕就不肯错过,何况味道又相当好。

苏陌颜终于彻底放心,微笑道:“承你吉言。”

“开张的时候一定要请我,这段时间我就先替你在京城名媛中宣传下,我想,那些贵族小姐一定会对这药膳感兴趣的。”既然要帮,周静雪就决心帮忙到底,“不过,这酒楼的名字就得换了,你有想好吗?”

醉酩居,作为酒楼的名字尚佳,但是,却并不适合药膳。

苏陌颜也沉吟起来:“的确。”可惜她并非全能,被周静雪这一提醒,也苦恼起来,“静雪你帮我想想!”

“既不能俗套,又要切合药膳之道…对了!”周静雪忽然间灵感突来,击掌道,“与其他的菜肴想必,药膳多一股质朴天然之意,不如就叫天然居,如何?而且,我有一联,很适合这个店名。”说着,便念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归遇夜雨,雨夜遇归人。”

苏陌颜眼前一亮:“好联,既嵌入了天然居的名字,又是颠倒句。”

“不对,不行!”周静雪却忽然有些垂头丧气,“下联虽然能对上上联,但是用在酒楼上却不合适,反倒是荒寺客栈之类的地方更契合些。可是,要换一个下联,我却又一时想不到好的,既要是颠倒句,又要符合酒楼的意境。”

苏陌颜微微一笑,眼眸湛然:“不,静雪,这样更好。我只写上联,出重金悬赏下联。”

“我明白了,马上就是秋试之期,随后便是明年的春闱,这段时间京城才子云集,这悬赏下联的消息一出,先不管药膳如何,这天然居首先在学子中便先出了名,若无人对出下联,天然居自然声名大振,会吸引无数才子;若是有人能够对上,必然才智高绝,这样的人绝非无名之辈,到时候也是一段佳话,无论如何,先占了一个风雅之名。”周静雪一点就通,忍不住赞叹道,“陌颜,你的脑子是怎么长的?怎么能反应这么快?有这么多的点子!”

苏陌颜摇头道:“我不过是一时起念,你那上联才是真的好!”

“既然如此,红包拿来!”周静雪伸出手,俏皮地道。

苏陌颜轻轻在她手上拍了下,摇头道:“没钱!”

两人彼此对视,忽然间都笑了起来,银铃般的笑声串串洒落。

许久,周静雪却突然叹了口气,道:“其实,即便陌颜你今天不找我来看天然居,我也要找你。有件事…我对不住你。”

“怎么了?”苏陌颜一怔。

周静雪叹道:“只怕父亲很快就会放苏锦玉回府了。”苏锦玉在周府,陌颜有她这层关系,对李清芬便多了几分筹码,如今周光潜要放苏锦玉回府,等于让陌颜失去了这份优势,因此她才会道歉,认为对不起陌颜。

“说什么呢?这件事做主的是你父亲,又不是你,你有什么好对不住我的?”苏陌颜恍然,立刻洒脱地笑道,“周府扣留苏锦玉这么久,已经为我争取了不少时间。再说,苏锦玉毕竟是户部侍郎之女,周府也不可能永远口留着她,总是要放她回府的。”

周静雪摇摇头:“倒不是因为这个。”

原本,以周府的身份,可以再扣留苏锦玉更长时间的,只是…

“那是为什么?”见她面露忧色,苏陌颜忍不住关切地问道。

周静雪叹息道:“因为这段时间,我父亲既失了圣心,又在朝堂中失了声望,而李府入宫的那个李倩敏,却被晋封为婕妤。父亲审时度势,不愿再和李府作对,才会做出这个决定。”

“周相失了圣心,又在朝堂失了声望,是为的什么?”苏陌颜询问道。

周静雪无奈地摇摇头:“因为辅国公秦墨渊。其实,我真的不明白,好端端的,父亲怎么会牵扯到辅国公秦墨渊,以至于现在局面难以收拾。”

“辅国公秦墨渊?”苏陌颜眉头轻皱,这个名字她是听过的,当初德明帝想要封她的乡君封号,便是辅国公之女才能有的封号,“这位辅国公不是很早之前就过世了吗?周相怎么会牵扯到他,又又怎么会因此失了圣心,又失了声望?”

周静雪黛眉轻蹙:“因为大将军元毅即将凯旋,皇上下令廷议大将军的封爵,我父亲莫名其妙地提出,以大将军的功勋,当封辅国公,便因此捅了篓子。”

“不过是一个封号,怎么会闹得这么严重?”苏陌颜不解。

周静雪一怔:“陌颜你难道不知道辅国公秦墨渊在大华的地位吗?”随即释然,“不过,也难怪,你一直被拘在苏府,那位苏夫人想必也不会用心教你,加上又是将近三十年前的事情,也难怪你会不知道。”若非她年幼时,曾听母亲说过,只怕也不会知道。

“这位辅国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苏陌颜也好奇起来。

周静雪的脸上浮现出一种端庄郑重的神情,点头道:“非常特别,大华王朝的国名,便是因辅国公秦墨渊而来。”

一国之名,因辅国公秦墨渊而来;已经死去二十多年前的人,静雪提到时,却是一派端华肃穆,满脸敬重;堂堂右相,只因为提议封大将军元毅为辅国公,便失了圣心,失了朝堂的声望…这位辅国公,究竟是何许人物,居然有这样的魔力?

对于这位和她有着那么一点点遥远交集的辅国公,苏陌颜难得的好奇心浓厚起来。

V033章 倾世之恋

提及那位辅国公秦墨渊之事,周静雪眼眸里流露出一种极为复杂的神色,变幻万千后,化作一声叹息,似乎不知该从何说起,最后问道:“陌颜,关于大华的国史,你知道多少?”

“据说前朝皇帝昏庸无能,宠信奸佞酷吏,弄得民不聊生,终于自取灭亡,被揭竿而起的义军所颠覆,最后是由先帝平定乱局,一统天下,即位称帝,便是如今的大华。”苏陌颜回想起自己从苏府的书里看到的资料,照搬了过来。

周静雪微微摇头:“其实,在前朝皇帝被义军所杀,到大华建国,中间有很长一段时间的乱世。那时候,群雄割据,战火连天,经过数年的竞逐,最后是北方的赵氏和南方的秦氏脱颖而出。”

“那位辅国公,难道是秦氏的人?”苏陌颜一怔。

她还以为秦墨渊类似萧南陵,是先帝麾下的大将,却没有想到,双方原本竟然是敌对关系。难道说,后来秦墨渊被招安了?

但若是如此,他对大华,又怎么能够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周静雪点点头:“不错,北方的赵氏便是如今的皇室,先祖原本是前朝的开国大将,是流传数百年的世家大族,与各大世家交好,底蕴丰厚。而秦氏少主秦墨渊出身寒微,却是一位天纵奇才,在军事上有着无人能比的天赋,战场上从未有过败绩。据说他也很有领袖魅力,手下聚集着一批能人将士,南方的百姓对他更是拥戴有加。双方隔江对峙,胜负难以预料,甚至很多人说,秦氏的胜算可能比赵氏还要更大一些。而这时,却又出现意外,使得赵氏的情形更是危急。”

“什么意外?”苏陌颜问道,心头更加不解。

照这样说,明明是秦氏的胜算更大,为什么最后赢得却是赵氏?而秦墨渊摇身一变,从秦氏少主,变为大华的辅国公?

“北方有强敌。”周静雪卖了个关子,“陌颜你猜猜,是谁?”

苏陌颜摇摇头:“我又没有研读过史书,怎么会——”忽然脑海中灵光一闪,脱口道,“难道是北狄?北狄王!”

周静雪目瞪口呆:“你不是不清楚这段开国历史吗?怎么会知道是北狄?”

“胡乱猜的。”苏陌颜浅笑道。

若非之前偶遇那位大名鼎鼎的岚湫公主,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时之间,她也未必能够联想到北狄头上。算算时间,那位年迈却被岚湫公主美色所迷的北狄王,在三十年前正是少壮精干,威名赫赫之时。

周静雪噘嘴道:“我真服气你了,胡乱猜也能猜这么准,看来你不止聪明,运气也好。”随即继续道,“北方游牧民族民风彪悍,骑兵更是悍勇无敌,又一直对我大华的富饶虎视眈眈,从古至今都是心腹之患。尤其,那时候北狄新推举出来的北狄王,年轻少壮,却威名赫赫,以铁血的手腕,将整个北方游牧民族都聚集在他的麾下。他看准了秦氏和赵氏对峙的局面,强势南侵。”

赵氏在北,秦氏在南,北狄这一入侵,赵氏便腹背受敌。

想想六年前北狄王年近五十,向德明帝求娶豆蔻韶华的岚湫公主,素来疼爱岚湫公主的德明帝都不敢拒绝,只能让心爱的女儿远嫁,何况是三十年前年富力壮的北狄王?而赵氏那时候甚至还未一统天下,还在与秦氏南北对峙?

难怪周静雪会说,这场意外让赵氏情形越发危急,这情形确实凶险。

但是,如果这样的话,秦氏的胜算应该更大才对,为什么最后却是先帝称帝?苏陌颜心头疑惑,忽然间隐隐产生了一个念头,砰然一震,难道说…

“北狄入侵,从某种程度来说,对秦氏是好事。他甚至不必落井下石,只要袖手旁观,任由北狄强势摧毁赵氏,再等其势弱之时,一举渡江,定然能够将北狄驱逐出境,到时候再也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抗衡,一统天下可谓易如反掌。”周静雪的语气也突然激动起来,眼眸中满是崇敬和震撼,“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时候,秦氏少主秦墨渊却主动与赵氏议和,提议联手对抗北狄。”

果然!

可是——“为什么?秦墨渊为什么要这么做?”

苏陌颜虽然有所猜测,却更加不解,明明秦氏与赵氏是敌对,正好坐收渔翁之利,为什么秦墨渊却要与赵氏议和?

“北狄虽然凶悍,但是善攻不善守,更不可能长时间侵占大华的土地,所以,他们的行事作风,一向是烧杀劫掠,将所攻占之地的子女布帛洗劫一空,然后放过焚烧,所过之地必然焦土千里,哀鸿遍野。”

周静雪目露沉痛之色,随即又眸光湛然,以极为钦佩和感恩的语调道:“兄弟阋墙,外御其侮。秦墨渊说,自家人关起门来打架,怎样都好,却不能够容忍外敌入侵,占领我们的土地,欺凌我们的子民,所以,他愿意和赵氏联手,共抗北狄。而为了使双方能够彼此信任,坦诚合作,他宣布向赵氏臣服,等到驱逐北狄后,尊先皇为帝。”

“他…没有必要这样做…”苏陌颜有些迟疑地道。

秦墨渊能够在那时候向赵氏伸出援手,已经仁至义尽,为何还要步步退让?

“大华和北狄那一仗,极为惨烈,最后大华虽然赢了,却只能算是惨胜。这还是赵氏消除戒心,和秦氏坦诚合作的结果,如果当时双方的合作中再勾心斗角,彼此欺瞒诈骗,最后的胜负实在很难说。也许就是清楚这一点,秦墨渊才要这么做。”周静雪美眸中带着些许迷离凄茫。

“大华和北狄那一仗,大华虽然只是惨胜,但是,北狄王赫赫凶名,从未有过败绩,却在秦墨渊手中栽了大跟头,身负重伤,北狄也深受重创,返回北疆休养生息,数年内再也无力南侵。这一战,为大华扬名,声震周遭列国,更让秦墨渊成为大华上下心中的英雄,救世主。原本他是南方的霸主,但这一战后,北方的民众却比南方的民众更加感恩拥戴他。”

周静雪眼眸中光华更盛,显然心中对秦墨渊也极为敬服拥戴。

“那一战,秦墨渊凯旋之际,正是赵氏建国之初,原本国名应该为赵,但是,先皇说,没有秦墨渊,便没有这场开国大典,因此,这天底下再没有人比秦墨渊更有资格为国命名。秦墨渊说,他是在乱世中成长起来的人,深知乱世的可怕,毕生之愿,便是要看到一片盛世繁华,使百姓永不再受战火之苦,于是取国名为大华。先皇帝连称了三声好,就此定论,这便是我大华王朝国名的由来!”

说到秦墨渊那番话,原本温文秀雅的周静雪言辞也变得慷慨激昂起来。

其毕生之愿,便是要看到一片盛世繁华,使百姓永不再受战火之苦,因此取国名为大华!一时间,苏陌颜似乎看到一位意气飞扬却又心怀仁善的年轻男子,有着明亮湛然的眼眸,用掷地铿锵的语调,说出这番话语。

如果换了别人,这番话或许显得空虚浅薄,但是,秦墨渊他有资格这么说!

为了这片土地,为了这个国家牺牲退让那么多的秦墨渊,只有他,有资格这么说!

正因为他深爱着这个国家,所以为了这方热土和其上的子民,他才会做出那么大的退让,放弃唾手可得的帝位,坐拥天下的权势,向赵氏称臣。

因为,赵氏和秦氏双方总有一方要让步,彼此才能够竭诚合作,或许秦墨渊就是知道,赵氏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让步,所以只有他让了这一步,才能够让北方的土地子民免遭北狄铁骑的荼毒凌虐。

苏陌颜默然,她应该算是冷血无情的人,她可以为了她在乎的人拼尽一切,牺牲所有,却绝对不可能像秦墨渊这样,为了不认识的人,牺牲那么多,退让那么多。

但正因为做不到,所以,她更敬服这样的人。

说到这里,周静雪神情却又有所变化,眸光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微笑道:“不过,还有一种传说,据说秦墨渊深爱一名女子,而这名女子是赵氏这边的贵女,因为双方属于敌对的阵营,立场不同,虽然彼此情深却难携鸳侣,于是借着这个机会,既成全了天下人,也成全了他自己。”

苏陌颜失笑,有些不以为然:“人们总觉得,这样绝世的英雄,总要有一段倾世之恋来配才算完美,所以总要添加一段英雄美人的戏码。”

其实,在这个故事里,秦墨渊一人足矣,不需要任何点缀。

“那倒也未必全然是假。”周静雪摇摇头,道,“建国后,先皇亲封秦墨渊为辅国公,随即,便为秦墨渊赐婚,并为他举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婚礼。那时候,辅国公才二十六岁,年少有为,又抱得如花美眷,本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却谁都没有想到,他在会在自己那场空前绝后的繁华婚礼上倒下,倒在他所深爱的人怀中。”

苏陌颜心头一震:“他…”

虽然是个年代相隔极远,从未见过的人物,但从周静雪寥寥数语中,她似乎已经看到了一个鲜活的辅国公。

“旧伤复发,缠绵月余后中终究英年早逝。”周静雪怅然道,“他成亲那日,举国为他披红挂绿;而他出殡那日,整个大华王朝都是一片素白,百姓将臣都恸哭不已,就连先皇也亲自送他最后一程,在他的棺椁前说,秦墨渊之后,再无辅国公!”

苏陌颜咬咬唇,犹豫许久,道:“会不会是…”

她没有说出口,但相信周静雪能够明白她的言下之意。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戏码在历朝历代都不罕见,尤其秦墨渊曾经与赵氏争夺天下,又这般有人望,却在击退北狄后突然暴毙,实在很难不让人心生疑虑。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虑,先皇也知道,因此并没有遮掩辅国公的病情,而是召集天下名医为其医治,所有大夫的诊断都是重伤,而秦墨渊的亲信也证明,他曾在一次战役中身负重伤,当时九死一生,虽然救得性命,却始终存有隐患,想必是和北狄的那一战,牵动旧伤,才会因此丧命。”周静雪神情凄然,“听说,京城来了一位神医,名叫赵天一,医术如神治好了忠勤侯的不治之症。如果他能够早生三十年,或许辅国公也不会英年早逝。可惜…”

文武可定疆国,却无奈,星陨如流火。

这天底下没有如果,终究是天妒英才…

“这么说,辅国公曾经成婚,是否有子嗣留下呢?”苏陌颜下意识地问道。

V034章 遇险,路遇世子

“应该没有吧?”周静雪微微皱眉,“辅国公大婚之日就已经病倒,不到一月便过世了,如果有子嗣留下,定然会继承辅国公的封爵,就不会留下辅国公府零落空寂了。再说,如果有血脉流传下来,单凭辅国公对大华的恩德,那也该是京城首屈一指的权贵,人人知晓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