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的官差跑过来,看到打架的那群官兵身上穿的兵服,笑了:“原来真是北城兵马司的人,你们来这里做什么?这可不是你们该来的地方。”

先前听报官的人说,北城兵马司的人在西栏大街上闹事,他们还不相信,这下好啦,让抓了个现行。

“他奶奶的,真的是你们?你们活久了是吧?连老子的地盘也敢抢?西城的事可不归你们管,别以为有禁卫军的人给你们撑腰,老子就怕了你们!”西城兵马司的人一点也不客气,上来就与先前的官兵打成一团。

“我们是奉命办差,你们叫什么叫!”先前来的那批官兵底气十足,根本不怕西城兵马司的人,见对方动手,立刻迎了上去。

他们可是由禁卫军副将带来的,他们怕啥?

双方都自认自己没有错,当兵的又血性足,很快就打成一团。

被楚九歌认为是副将的男人,并不是兵马司的人,他在禁卫军中担职,职位不低,但并不统管兵马司,也无权调动兵马司的人。

他看到西城兵马司的人,就上前解释这是误会,但西城兵马司的人,根本不给他面子。

在京城这个地界,最忌讳越权,更忌讳上、下不分,把手伸到别人碗里,这位副将越界了…

皇上为了皇城的治安,分设中、东、南、西、北五城兵马司,中城兵马司负责皇宫周围的安全,其他四个兵马司则以方位划分。

在京中,如百姓遇火灾、雪灾或盗窃等小事都找兵马司,不需要跑去找衙门告官。

皇城正正方方,南北通达,东西明朗,其中东城富,西城贵,南、北二城不是贫就是贱。是以,东、西二城兵马司的人,比南、北二城兵马司的人傲气。

当然,油水也多。

兵马司职位相当,东、西二城兵马司,与南、北二城兵马司互相看不顺眼,平日见着都是针尖对麦芒,就没有和平相处过。

东、西二城兵马司,为了办案需要,经常会需要南、北二城兵马司的帮助,然而双方积怨甚久,南、北二城的兵马司不说帮忙,不给他们添乱就是好的。

平日,双方就时有冲突,这次北城兵马司的人,跟着这位副将跑到西城来,虽说有理由,但北城兵马司的人可不会搭理他们。

他们并没有收到,禁卫军调北城兵马司协作的命令,很显然这次的事,是这位副将私下的行为。

有了西城兵马司和大理寺的官差介入,现场很快控制住了,懂得看眼色的百姓这会也不闹了,老老实实的抱头,蹲下。

西城兵马司和大理寺的官差各司其职,很快就把事情问清楚了…

这群老百姓没犯啥事,北城兵马司的人无权在西城执法拿人,且这群老百姓在大街上,捡掉在地上的银子,失主都没有说什么,北城兵马司的人,有什么资格阻止?

大理寺的官差从楚九歌嘴里,问起前因后果,就更不高兴了:“什么时候,命案也归你们北城兵马司的人管了?归禁卫军管了?京都府的人都死了呀?”

当然,这事也不归大理寺管,他们已经派人去叫京都府的人来了。

在京城这块地界,职权划分必须明确,绝不可越权办事,不然不仅自己倒霉,就是自己上面的人也倒霉。

比如这位禁卫军副将就要倒霉了,他的上司也要玩完。

楚九歌弄明白这里面的事后,顿时对这些抢银子的老百姓服气了。

难怪他们不怕这群兵,敢当街与官兵动手,合着还有这么一个内情。

果然,什么时候都不能小看人…

“楚姑娘,这事你受委屈了。不过,这事不归我们大理寺管,我们帮不上忙。”大理寺的官差先前并不知,要报官的人是楚九歌,他们之所以跑这一趟,纯粹是因为报官的人中有他们的亲戚,看在那一万两的份上,这才跑来转一圈。

有银子拿,又不犯错误,为啥不来一趟?

不想,遇到事的人是楚九歌,不由得大呼庆幸。

好在他们来了,不然北王知晓后,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要知道,他们家大人与北王也算是有交情,虽说他们大人平日办事十分公正,但难免也会有私心不是?

“给众位官爷添麻烦了。”楚九歌哪里不知,大理寺只负责刑狱案件审理,并没有执法权,可这里离大理寺最近,她只能赌了…

楚九歌也不是不知趣的人,人家特意跑一趟,哪能不给一点辛苦费。

她手中的银子全部散掉了,只余十几张银票,她也不看,一股脑的塞给了对方:“这是我原先答应,给报官的人的报酬,还请官爷帮我转交一下,余下的就当是请官爷们喝酒了。”

能在这个时候,把大理寺的官差请来,必然是与大理寺的人,有那么一点关系的,这银子不能省…

大理寺的官差也没有推拒,收下银票后,就热心的道:“楚姑娘客气了,楚姑娘放心,这事虽然由京都府接管,但最后审理肯定是要到大理寺的,这事我们会先给大人禀报一声。对了,这些证据…我们也先带走了。”

有银子好办事,拿了好处,大理寺这些官差也不给楚九歌来虚的,当即将收集起来的证据封存。

这些,可是杨家动用军中将领,动用军械杀人的证据!

虽说,楚九歌不给银子,他们也会办,但楚九歌给了银子,他们会办得更尽心…

第287章 闹大,这心眼太可怕了

京都府的人很快就来了,他们把所有人都带到了府衙,在查看了现场,了解了事情前因后果,京都府伊连片刻都不敢停留,当天晚上就进宫去见皇上了…

这事太大了!

这事,不仅仅是楚九歌遇到暗杀那么简单,也不是禁卫军副将看到同伴求助,带北城兵马司的人在西城执法,诬陷楚九歌那么简单,而是…

有人私调士兵,私用军械!

被楚九歌“一刀毙命”的黑衣杀手,他们动用的刀、箭皆是军中机械,不是普通人能拿到了。

最主要,他们本身就是兵,不是匪徒!

这事,闹大发了!

作为苦主,楚九歌虽然有勾结匪徒杀人的嫌疑,但王家人出面了,京都府的人根本不敢关押她,简单的问了两句后,就让王家人把她带走了。

经历伏杀,来回奔波,楚九歌累得不行,但坐在马车上的她,却怎么也睡不着…

这事一环套一环,她怎么看怎么觉得蹊跷。

尤其是禁军卫副将带着北城兵马司的人过来,更叫楚九歌不能理解。

虽说对方的理由也合理:看到同僚发出求助信号,他正好在附近,遇到了北城兵马司的人,就带着人过来帮忙了,但…

这事,真是杨家的手笔?

这也太蠢了吧?

还有,西城兵马司的人来得也太及时了,她可没有让人去请西城兵马司的人,也不认为那群只拿钱办事的百姓,会想到这一出…

王家的人来得也很及时,就好像事先知晓会有这事一样。她前脚进京都府,后家王家的人就过来接她,要说这不是北王事先安排好的,她都不信。

“这一环接一环的,北王这心眼也太多了。”楚九歌想明白后,不由得摇头。

而等到她回去,从谢玄口中得知,这件事并不仅仅是暗杀,还牵扯到了私用军械,私自调动将士后,楚九歌就不想说话了…

合着,她又被北王利用了一把,给北王当了一回鱼饵,帮他钓上了一条大鱼。

“这次…明面上看,所有的事都是指向杨贵妃,实则箭头直指太子。太子这几年一直试图插手军部,也收买了不少人。皇上最忌讳此事,太子平时做是隐蔽无人发现,现在事情爆出来,皇上绝不会就此放过。你且看着吧,太子怕是很快就要从北域回来了,且短时间内都不得自由。”王家都出手去捞人了,谢玄怎么可能不知外面发生的事。

楚九歌还未回来,他的人就把所有的事情,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从楚九歌口中得知,这事北王事先知晓,谢玄不由得佩服北王老谋深算,心机深沉。

要不是楚九歌说,那几个伏杀她的人,是真的要她的命,他都要怀疑那几个人也是北王安排的。

这一切,实在是太巧了。

不过,转念一想谢玄就明白了。这事不是巧合,不过是北王将计就计,利用杨家人伏杀楚九歌一事,巧妙的把太子牵扯进来而已。

太子惹上北王,真是倒了血霉。

“北王这是要给太子一点颜色看看?”太子前脚去北域,后脚就爆出这事,要说北王不是故意的,楚九歌都不信。

“北王这是杀鸡儆猴,让那些打北域主意的人把眼睛擦亮一点,别北域没有拿到,先惹了一身腥。太子在军方收买几个人我是信的,但私用军械这事我不信。他没那个胆子,也没有那个本事。”不是谢玄看不起太子,实在是那位太子一直由杨贵妃教养,说实话,行事着实有些小家子气,没有皇储的风范。

在楚九歌与谢玄分析此事时,收到消息的皇上,也在与刚进城的程大将军说起此事…

谁叫程大将军进城的时候,正好看到了案发现场;京都府尹进宫禀报的时候,他正好又在;最主要的是,他正好还是皇上的人。

一连三个正好,就叫程大将军逃不过。不管他愿不愿意,皇上问起,这事他都要回一句。

本着谁也不得罪的原则,程大将军含糊的道:“皇上,末将初到京城,实在不知这京城的事…不过,末将相信,这事必不像表面这般简单,调用军中的人和军械可不是小事,非一般人可以办到,还请皇上详查。”

“这事,朕交给你去查如何?”皇上看着年纪不大,却异常沉稳的程大将军,心中暗自得意。

他那位嫁入应家的姑姑,绝对想不到,程颐是他的人。

程大将军一脸苦笑:“皇上,末将还是戴罪之身,这不好吧。”

“没什么不好的…这皇城的安危早晚要交到你手上,禁卫统领的位置,朕为你留好了,你要抓住这次机会戴罪立功,堵那些人的嘴。”皇上一脸慈爱,如同普通的长者,一心为晚辈打算。

“扑通”一声,程大将军直接跪了下来,双眼泛红,激动的道:“皇上,末将担当不起如此重任。”

禁军统领非皇上心腹不可为,程颐虽心中平静,但面上却是一副激动、不敢置信的兴奋样。

花了数十年,他终于得到了皇上的信任,虽然他很清楚,皇上重用他、拉拢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身份。

但,那有什么关系?

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他守住了他该守住的,不是吗?

“什么担不担得起,朕说你担得起,你就担得起。私调将士、私用军械一事,朕就交给你查,你立了功后,朕也好给你升官。”皇上很满意程颐的态度。

程颐这人有能力,有心机,也忠心,最主要他有资格接手应家的兵马,又与应家不对付。

用程颐此人,他很放心。

不管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程颐都没依靠,作为一个孤臣,程颐能依靠的,只有他这个皇帝。

“末将,领旨谢恩。”推一次是对皇上的敬畏,推二次就是没有担当。程颐很好的拿捏了个中的分寸,即让皇上满意了,自己又得了实惠。

“这就对了。”皇上满意的点了点头,如同长辈一般与程颐说了几句家常,这才放程颐出宫了。

程颐回京,军中的势力,他算是稳住的…

第288章 交涉,天大的委屈

程颐程大将军低调进京,低调入宫,他进城、进宫前,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他回来了,但当他出宫后,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对程颐的到来,不同派系的人皆有不同的想法,但不管哪个派系的人,都不约而同的发出感慨:“皇上这次真是…寒了人心,镇国长公主,委屈了!”

然,被所有人认为受了委屈的镇国长公主,得知程颐进京,病态的面容却露出一抹满足的笑:“总算是来了,我这也安心了。哪怕是现在死去,我也对得起应家的列祖列宗了。”

她,总算不复夫君所望,保住了应家,保住了应家军,也保住了他们唯一的骨血。

说她残忍也好,说她自私也好,她的儿子、孙子一个个死在战场上,她真的怕了。

她宁可池儿一生平庸,也不要他上战场。

“公主,你,你这…太委屈了。”旁人不知镇国长公主做了什么决定,照顾镇国长公主的老嬷嬷却很清楚。

镇国长公主拍了拍老嬷嬷的手,笑得温柔美丽:“我这算什么委屈,真正受委屈的是池儿那个孩子,我现在呀,就希望他不要怨我。”

“公主你放心,小公子他会明白的,你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为了应家。”老嬷嬷哭得泣不成声,看着面容削瘦,毫无血色的镇国长公主,老嬷嬷哽咽的道:“公主,不管你去哪,你都要带着奴婢呀,奴婢这辈子伺候你,下辈子还伺候你。”

“放心,我会安排好你的去路。”镇国长公主缓缓闭上眼,眼中是淡淡的笑意与轻松。

她,终于不欠应家了!

次日,镇国长公主掐着点进宫,正好与下朝的文武百官打了个照面,不过镇国长公主坐在马车里,并没有出来与他们打招呼。

众人也能理解。

镇国长公主当年费了多大的劲,才把程颐打压下去,现在皇上一纸诏书就把人召了回来,镇国长公主指不定有多愤怒。

“唉…你说,皇上怎么在这时候,把程颐给召了回来。就不能等两年吗?长公主这身子…”一白胡子文官,一脸叹息的为镇国长公主包不平。

他的话刚落下,就有一个做武将打扮的老头,不忿的开口:“怎么,只许镇国长公主养废应家子孙,就不许皇上把兵权还给应家子孙?程颐他虽然不姓应,但他体内流的是应家的血,当年被长公主逼得远离京城,有功也不能赏,现在还不许人回来了?”

“你这老头…一张嘴胡咧什么,长公主她不是那样的人。”为镇国长公主报不平的白胡子老头,顿时脸黑了。

“是不是我们有眼睛看,你看这些年应家是个什么光景?你看那个应池,他哪点有老应家的风范,亏得皇上把应家的兵权收了回去,不然把应家的兵马交给那么一个纨绔子弟,老头子我定要撞死在大殿上。”

武将老头说完,就一脸得色的离去,把那白胡子文官老头气得不行,偏偏这是皇宫门口,他就是再为镇国长公主抱不平,也不敢乱言。

“公主…”镇国长公主的马车内,照顾她的老嬷嬷,听到外面人的评价,心里难过得不行。

她们家公主…委屈呀。

偏偏这委屈她们家公主只能受着,半句也不能解释。

镇国长公主却半点不生气,脸上还带着笑:“没事,这样就好。那些人怎么骂我都没有关系。”

只要她的孙儿下半生平安富贵,只要应家军还在应家人手里,她就是受再大的委屈,她也愿意。

这是她欠应家的。

镇国长公主在门口等了片刻,直到文武百官皆出了宫门,这才让车夫驾马车入宫。

皇上刚回到御书房,还来不及打开官文,就听到太监报镇国长公主求见,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宣她进来吧。”

“皇上!”镇国长公主一身宫装,满脸怒容,一步一步走得极重,也走得极稳,她走进来后并没有给皇上行礼,而是冷着脸质问:“你是不是要给我一个解释。”

“皇姑姑,朕有朕的无可奈何,你再纵着朕一回,可好?朕保证,这是最后一次。”皇上对镇国长公主还是很尊重的,尤其是在她没有了任何权利以后。

“皇上,你这次太让我心寒了,我要知道,你…”镇国长公主张嘴质问,但话到一半就变成惊恐的大喊:“皇上,小心!”

镇国长公主以她这个年龄没有的矫健和速度,冲向皇上,猛地撞开皇上。

“嘭…”皇上被镇国长公主撞得摔倒在地,一抬头,就看到一团黑影从一旁的窗子钻入,飞似的朝龙椅的方向飞来…

“嘭…”那团黑影将镇国长公主撞飞了出去,再次飞向皇上。

皇上脸色大变,顾不得满脸黑色、摔在一旁的镇国长公主,疯似的大喊:“护驾,护驾,快护驾。”

“皇上,快,快走!”皇上身边的太监,见状猛地冲上前,挡在皇上面前。

“啊…啊…”那太监被黑气包围,不断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皇上却管不了这些,他连滚带爬的往外跑,不断的大喊:“快,快取圣光石来,快,快呀!”

魔物离开了黑雾森林,实力大减,尤其怕圣光石。

“快,快,护驾!”那太监挡住了魔物,为皇上争取到了不短的时间,在魔物再次冲向皇上时,侍卫已经冲了进来,将皇上层层护住身后。

“啊,啊…”魔物并没有因此退缩,它不断往前冲,将侍卫一一包裹,一连惨死六个侍卫后,终于有人拿来了圣光石。

“唰…”一瞬间霞光万丈,光芒所到之处皆魅丽无边,除去七彩的光芒外,什么也没有。

那团魔物魔瞬间霞光吞噬,化为乌有…

“皇上,魔物,魔物灭了!”拿着圣光石的侍卫,一脸庆幸。

好在,好在皇上无事。

“好,好…”被侍卫团团护住的皇上,此刻才惊觉腿软,由两个侍卫搀扶着,才勉强站稳。

看到倒在角落里,生死不明的镇国长公主,皇上一怔,随即推开侍卫,跌跌撞撞的跑了过去。

“姑姑,姑姑…你没事吧?”他没有忘记,就在刚刚,是他这位姑姑舍了命救他。

没有他姑姑,他就死定了…

第289章 荣耀,讨不回的公道

镇国长公主被那团魔物一撞,虽没有像那个太监一样,被魔物吞噬、当场毙命,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镇国长公主一脸黑气,明显是中了魔毒,面上一脸血,脑后也有一滩血迹,显然这一摔伤得不轻。

皇上跑过来时,镇国长公主早已晕死了过去,只有浅浅的呼吸,证明她还有一口气在。

皇上抱着镇国长公主,大喊:“丹医,丹医…不,国师,去把国师叫来,快去把国师叫来,听到没有?”

国师正在给杨贵妃医治,得知御书房发生的事,匆匆赶来,但是…

镇国长公主伤得太重了。

“皇上,老夫无能为力。”国师只看了一眼,就默默地收回了手。

“你是巫族最厉害的巫师,你怎么会无能为力?用血祭,你用血祭救她,朕命令你!”皇上一脸厉色的下令,脸上的担心不似作假。

想来也是,镇国长公主毕竟是他的亲姑姑,这一辈子镇国长公主都在为皇室,为皇上谋划。

为了皇室,为了皇上,镇国长公主牺牲太多太多了…

现在,看到镇国长公主为救他而出事,皇上再怕再冷血无情,也不可能毫不动容。

更何况,这么多人看着,他就是只有三分悲伤,也得做出十分的样子来,不能会让身边的人寒心。

“皇上,老夫可以让长公主清醒片刻,好让长公主交待后事。”国师一副悲天怜悯的高人样,端得是出尘不俗。

“你…动手!”皇上虽然伤心,但做戏的成份与真心掺半,国师一说没救,他就不强求了。

国师上前给镇国长公主喂一颗丹药,不多时镇国长公主就幽幽转醒。

国师忙退下,皇上忙不迭上前,一副失控的样子:“皇姑姑,你,你不该救朕的,你这样…叫朕情何以堪。”

“皇,皇上…”镇国长公主虽然清醒了,但人虚弱的不行,看到皇上的那一刹那,她的双眼倏的一亮,不像濒临死亡的人,“皇上,你没事,没事就好!”

但很快,镇国长公主的眼神就暗了下去,好似用尽了全部的力量。

“皇姑姑…”皇上哽咽了一声,这一声却是发自内心。

他没有想到,他这位皇姑姑一醒来,就关心他的安危险。

“皇上,我,我不行了…”镇国长公主吃力的伸手去拉皇上,“我有话,有话要跟你说。”

皇上迟疑了一下,随即紧紧握住镇国长公主的手,半跪在镇国长公主身边:“皇姑姑,你要说什么?你说…朕,朕听着。”

“皇上…我,我放不下池儿。程颐那个人,他一定会为难池儿。求你,求你…看在他体内流着咱们金家血液的份上,看顾他一二,可好?”镇国长公主低声哀求,但皇上没有立刻给出答复。

镇国长公主面上一怔,伸出枯瘦如柴的手,紧紧握住皇上,就如同溺水的人,握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皇上…我不求池儿出人头地,只求他富贵安康。皇上,求,求你…”

“皇姑姑你放心,朕答应你,朕一定会照看应池,让他下半生衣食无忧,作个富贵闲人。”只要应池手上没有兵权,皇上不介意放过他。

养一个废人罢了,皇家又不是养不起。

镇国长公主握着皇上的手松了松:“还有程颐…皇上要用他便用,但你绝不能让他认祖归宗,绝不能让他姓应。皇上…”

“皇姑姑…”皇上轻唤了一声,没有应下。

显然,他是一定要程颐认祖归宗的。

只有程颐姓应,才能更好的掌控应家军,才能压得应池这个正牌嫡孙,永无出头之日。

“罢了,罢了…”镇国长公主一脸悲伤,却没有再为难皇上,她闭了闭眼,缓了缓后,又颤颤的睁开眼,虚弱的道:“最,最后一个要求…我,我要死在应家。皇上,送,送我回应家。”

“好。”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事实上镇国长公主的三个要求都不过分,但为了他的江山,他必须让程颐认祖归宗,他…

只能对不起镇国长公主了。

镇国长公主不仅中了魔毒,身上还有伤,皇上怕她死在途中,不仅让国师跟随,还动了龙撵,让镇国长公主乘龙撵回应家。

应池听到管家说龙撵朝应家来了,还一脸莫明,他不解的出门迎接,但当他看到被禁军抬出来的镇国长公主,顿时懵了…

“祖母!”应池失控的大喊了一声,扑了过去,“祖母,祖母你怎么了?你别吓我,你别吓我呀!”

他这段时间虽然因兵符一事,与祖母怄气,夺了祖母的权利,但他从来没有想过,他的祖母会出事。

他只想,他的祖母安心呆在应家,什么也不要管,不要再为了皇室牺牲应家,他没有想过…

他的祖母会出事。

“我祖母怎么会这样?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看到镇国长公主脸上的黑气,还有头上的伤,应池愤怒的质问禁卫军。

禁卫军没有回答,国师走了出来:“应小公子…长公主是为救驾才受伤的,长公主这一身伤,极为荣耀,你该高兴才是。”

国师这话是在告诉应池,也是在告诫应池。为救皇上受伤,为救皇上而死,哪怕再悲伤都要认,都要高高兴兴的认。

“救驾!”应池一怔,嘴巴大张,却一句话也吐不出来。

救驾!救驾!

他的祖母为救驾而重伤,他连为祖母讨个公道都做不到。

应池突然放声大哭,跪在地上:“祖母,你快醒醒,你快醒醒呀。祖母,你醒来…我一定听你的话,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一定不忤逆你,祖母…”

他的祖母,他一心想要保护的祖母,却为了那个害了他们应家满门的男人而重伤,而他…

连半句怨恨的话都不能说,哪怕他祖母就这么死了,他也只能认了,还要高高兴兴的认了。

这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可笑的事?

这么可笑的事,怎么会发生在他家…

第290章 救命,真正爱你的人

在应池的哭嚎下,镇国长公主勉强睁开了眼,却没有跟应池说话,而是下令让人抬她进应家。

“我是应家妇,我要死在应家!”这是镇国长公主,在应家门口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最后一句话。

她保住了应家军,保住了应家血脉,她现在有资格说,她是应家妇而不是皇家女。

旁人不懂镇国长公主这一句话的深意,但跟在她身边多年的老嬷嬷懂,老嬷嬷听到这话,顿时泪如雨下。

夹在夫家和娘家之间,她们家公主苦呀,真的苦呀。

这一苦就苦了近五十年,直到死才敢说自己是应家妇。

“公主…”老嬷嬷虽然早就知道镇国长公主的选择,但仍旧不可抑制的心疼。

镇国长公主没有说话,只是虚弱的拍了拍老嬷嬷的手…

她不后悔!

老嬷嬷抹干脸上的泪,强自站起来,主持大局,让应家的下人把镇国长公主抬进去,然后谢绝国师和禁卫军进去。

“我们家这时候实在无法照应众位,就不留众位了,改日再谢各位。”老嬷嬷打发了一众禁卫军,又对国师道:“公主她已知自己的情况,就不劳烦国师了。”

“有我在,也许能让…”国师总觉得这事不对,想要找借口进去一探究境,但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老嬷嬷打断了:“我们家公主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实在不想为外人浪费最后的宝贵时间,还请国师体谅一二。”

老嬷嬷说着说着就哭了出来,声声悲戚,就是大男人听着也无法不动容。

国师眉头微皱,将未说完的话说完:“老夫能让长公主多活一段时间。”

“一柱香还是两柱香?国师,不必了。我们家公主只想见小公子最后一面,见到了,我们家公主就能安心去了,也不必再受那个苦。”老嬷嬷一脸冷意,看国师的眼神透着不善。

她们公主这个样子,每多活一秒都是痛苦,国师明明知道,她们公主的愿望是见应池少爷最后一面,人见到,多活一秒两秒的,有意义吗?

“你能做主吗?”国师面上仍旧是一副慈爱的样子,但却不肯移步。

禁卫军站在一旁微微叹了口气…

刚刚在宫里,国师就说长公主没救了,这时候进去不是添乱吗?

人家祖孙就只能见这最后一面了,你也好意思打扰?

“那就请国师稍候,我进去请示我们家公主。”老嬷嬷倒是没有跟国师僵持,转身步入应府。

国师想要跟上去,却被应家的仆人挡住了…

老嬷嬷脚步匆匆,走到镇国长公主住的院子,看到院子外站满了应家的老仆,这些人手持木棍,一脸肃容,不许任何人靠近。

“公主这一生,值了!”应家这些老仆,终是认可了她们公主。

老嬷嬷朝一众老仆鞠了躬,这才往里走…

应家的老仆知晓老嬷嬷是公主的亲信,并没有阻拦。

老嬷嬷进来,就听到镇国长公主拉着应池的手,吃力的交待后事:“池儿。程颐…他是你的堂兄,是,是咱们应家的人,可以相信。”

“皇,皇上以为,以为我容,容不下程颐,一直重用程颐。这次,这次皇上会把应家军会交到他手上,他也会认祖归宗。他会暗中保护你的,也会守住应家。但你要记住祖母的话,在人前,尤其是在皇上面前,绝不能表现出你与程颐关系好。你,你们只有针锋相对,才,才能让皇上放心。”

“池儿,你,你不是…领兵的料,祖,祖母也舍不得你。你要,你要好好的…延续,延续我们应家的血脉。程,程颐是个好的,他,他是我养大的,我知道他。有他在,祖母放心。”

“祖母,祖母…”应池跪在床边,紧紧握着镇国长公主的手,哭得不能自已。

他错怪祖母了,他不是人,真的不是人…

“好孩子,别哭,别哭。祖母都安排好了,祖母给你留了一批人,不,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护着你,你要好好的。”镇国长公主亦是泪如雨下。

她早就做好了赴死的准备,用她的死换程颐上位,换她的池儿一生无忧,但是…

真正要死了,她才发现,她舍不得,她舍不得她的孙儿呀。

她的孙儿,她的池儿还是一个孩子,以后,以后只有他一个人,要怎么办?

“池儿,听,听祖母的话,以后只做富贵闲人,皇上,皇上答应了祖母会照看你的。池儿,不要怨祖母,祖母把兵符交出去了,但是…但是应家军仍旧在,在应家人手里。”镇国长公主说着说着,就吐出了一口血…

“祖母,祖母,我听话,我都听话。”应池哭得几乎昏死过去,他拼了命的给镇国长公主擦嘴角的血,却不怎么他怎么擦,也擦不干净。

血,越来越多…

“池,池儿。”镇国长公主削瘦的面容痛到扭曲,手无力的垂下,眼皮不受控制的合上,她拼命的张嘴,却极难发出声音。

“祖母!”应池紧紧握住镇国长公主的手,哭得岔气。

“池儿…要,要好好的,好…”镇国长公主不舍的看着应池,突然身子一颤,眼皮永远地合上了,而微张的唇,无声的告诉应池她的不舍,她的牵挂…

“祖母!祖母!”应池撕心裂肺的大喊,“祖母,祖母!求求你,求求你睁开眼睛,求求你,求求你看看池儿呀。祖母,池儿知道错了,祖母,祖母!”

应池又悔又恨,后悔自己不相信祖母,恨自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母横死:“祖母,你眼开眼睛,求求你睁开眼睛,看看孙儿,看看孙儿呀。”

“池少爷,公主她,公主她已经去了,你,你节哀。”老嬷嬷站在一旁,泪水已经模糊了她的双眼。

她只是凭着本能开口,凭着本能劝说应池。

“不会的,不会的…我祖母不会有事!”应池根本接受不了,他唯一的亲人就此离他而去,“对了,楚九歌,楚九歌的医术那么好,她,她一定可以,一定可以救我祖母,我去找她,我去找楚九歌!”

应池猛地站了起来,如同一阵风往外冲。

“池少爷!”老嬷嬷反应过来,要追出去,却又放心不下身后的镇国长公主,最后只能留下:“罢了,就让他去吧。”

老嬷嬷转身折了回来,看着躺在床上,面容扭曲、一身是血,死的极为狼狈的镇国长公主,低声道:“公主,奴婢给你梳妆,换衣服。咱们去见附马,干干净净,漂漂亮亮的去见附马。”

她们公主那么爱干净,爱漂亮一个人,却死的这么狼狈,她心疼呀…

第291章 天真,扮猪吃老虎

应池疯了似的往外跑,在门口把国师撞翻了也没有停一下,任凭身后的人怎么喊,他也没有慢下来,一干禁卫军跟在他身后,拼了命的追也追不上他…

“应家这位池少,不是说是个纨绔,只会吃喝玩乐吗?这速度哪里像是纨绔会有的?”禁卫军差点跑断气也没有追上应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冲向楚九歌的住处。

楚九歌的住处外有禁军看守,他们看到应池跑过来,正要拦,却被应池直接撞开了,那狠劲就是常年征战的老兵也不如。

“这,这真是应家那位如珠如玉的小少爷?”身后的禁军看到应池凶猛的样子,不由得一惊,“这位池少,不会是一直在扮猪吃老虎吧?”

他们好像一不小心,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而这事必须尽快告诉皇上,让皇上有准备才行…

冲进楚九歌住处的应池,根本不管外面的人怎么想,此刻他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找到楚九歌,救他祖母。

他的祖母,不能有事。

“楚九歌,楚九歌!救命,救命呀!”应池一冲进院内,就大喊大叫。

“公子,公子…你不能进去!”楚家的下人发现了,想要阻拦,却被应池推开了。

“池少,平王殿下住在这里,这不是你该进来的地方。”院内的侍卫,也上前去拦应池。

“滚,滚,滚!通通都给我滚,谁敢耽误我救祖母,我杀他全家。”应池双眼通红,看上去像是要吃人一样。

“我去找我们家姑娘。”楚家的下人一听,有机灵的立刻跑去后院找楚九歌…

他们可是知道,他们家姑娘与应家少爷交情不错。

“池少,这…”宫里的侍卫倒是想要拦,可看应池这副吃人的样子,也不敢上前,就怕真要出什么事,应池把账算在他们头上。

楚九歌此时在内院,哄谢五爷的儿子吃药。

谢五爷的谢瑾亦今年五岁,天真烂漫又聪明,讨厌吃苦药,特别会撒娇,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逃避喝药。

下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办法让谢瑾亦乖乖喝药,楚九歌只得亲自喂他。

没办法,谢瑾亦特别粘楚九歌,也很听楚九歌的话,只要楚九歌哄他几句,他就会乖乖喝药。

楚九歌哄了两句,谢瑾亦就一口把药给喝了,然后皱着一张可爱的脸,可怜巴巴的道:“楚姐姐,好苦,好苦,好苦呀!”

“来,吃颗糖,吃颗粮就不苦了。”照顾了谢瑾亦好几天,楚九歌已经明白了这个孩子的套路。

这孩子天真娇憨,可爱聪明,有人哄着就特别听话,简直是个小天使。

“好甜呀!”含着糖,谢瑾亦靠在楚九歌的怀里,一脸满足。

楚九歌也由着他,抱着他轻声哄着…

按往常的习惯,谢瑾亦至少要在楚九歌的怀里赖一柱香以上,才肯离开,但今天不行了…

楚九歌刚哄了两句,下人就急急的来报:“姑娘,姑娘,应家出事了,池少急着找你,跟宫里的侍卫起了冲突。”

“应池?”楚九歌抱着谢瑾亦,猛地站了起来,“可有说什么事?”

“好像是应池少年的祖母出事了,我看池少的样子…很可怕。”那不仅仅是可怕,那是要吃人呀。

“镇国长公主?我知道了。”楚九歌将谢瑾亦抱给一旁的下人,并安抚道:“小锦鱼,姐姐有事,晚点再陪你。”

“姐姐快去,我没事的…”谢瑾亦窝在下人怀里,小脸满是担忧,十分乖巧懂事,任谁看了都要说一句,这是一个可爱的好孩子。

但楚九歌一走,谢瑾亦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天真烂漫的笑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严肃与冷漠,就像一个大人。

“放我下来。”谢瑾亦一开口,不复在楚九歌面前的软糯,高高在上的语气让人害怕。

抱着他的下人身子一抖,忙不迭的把人放下,然后跪下来请罪“亦少,奴婢,奴婢不是故意的,求亦少饶命。”

“滚!”谢瑾亦眼睛一眯,闪着噬血的光芒。

下人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连一刻也不敢耽搁…

在亦少身边服侍久了的人,都知道他们家这个小主子有多么可怕。

小小年纪便心机深沉,而且毛病特别多,规矩特别多,谁要坏了规矩必受重罚,完全不向一个小孩子,也不像世家公子

谢玄过来时,正好与惊慌失措往外跑的下人错身而过,看到谢瑾亦老成的样子,谢玄不由得笑了:“小锦鱼…你就不怕九歌看到你这副样子吗?”

他到现在才知,他这个弟弟居然还有那么天真可爱的一面,还有一个这么可爱的名字。

这样,挺好的…

小孩子就该有小孩子的样子,瑾亦之前太老成了。

“不准叫我小锦鱼,听到没有!”谢瑾亦的声音仍旧稚嫩,却没有一丝奶气,“楚姐姐永远都不会知道,你要敢说,我就敢让谢家永无宁日。”

他好不容易找到的温暖,他好不容易找到的依赖,他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把他当孩子一样疼的人,他绝不会放手。

谢玄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瑾亦,这不是你该呆的地方,你该走了。”

他真想问一问他五叔,这些年…他到底是怎么养孩子的,怎么把一个五岁的孩子,养得这么老成和残忍。

这哪里是孩子,就是一般的大人也不如他。

“我走了,你还能呆在这里吗?三哥…你别告诉我,你愿意现在就走?”谢瑾亦板着小脸,嘴角挂着嘲讽的笑,和他稚嫩的面容十分不协调。

谢玄不由得蹙眉:“瑾亦,你还是一个孩子。你这样子…是不对的。”

瑾亦这是怎么了?

这次醒来,好像和之前不一样了。

“孩子?三哥,你今天才认识我吗?”谢瑾亦扯了扯嘴角,嘲讽而轻蔑,“先前没见着你关心我,怎么现在开始知道关心我了?你真虚伪。”

谢玄一怔,担心的道:“瑾亦,发生什么事了?”

这样的瑾亦,让他陌生。

“没什么事,三哥你别多想了。”谢瑾亦说完,冷漠的转身,连多看谢玄一眼都懒得…

他,讨厌所有姓谢的人,包括他自己!

“瑾亦…”谢玄伸手,想要拉住谢瑾亦,但伸到一半就顿住了。

看着谢瑾亦如同大人一样,一步步走得沉稳,谢玄不由得愣住:他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这个弟弟就变成了这副模样,明明前两年还好…

第292章 小人,皇命不可违

楚九歌一出来,就被应池的样子吓坏了。

应池披散着头发,红着眼,如同一个疯子,被宫里的侍卫死死的压在地上,但是…

应池却没有认命,他拼了命的挣扎,手脚齐用,凶狠的大喊:“放手,我叫你们放手,你们听到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