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肉性热,王氏是孕妇,最好别吃羊肉锅子这种东西。

一家三口一边吃着晚饭,一边闲聊。

盛思颜想起来过年前盛七爷好像找到一种可以替代过山风毒液的药材,就问道:“爹,那药给陛下吃过没有?”

盛七爷苦笑摇头:“没有,太后娘娘不同意呢。”

第92章 生辰 (泡_沫和氏璧3+)

“太后娘娘不同意?那是药有问题?”盛思颜诧异问道,“给大白吃过吗?大白什么反应?”

大白就是太后宫里养的试药的很多兔子,每一只都叫大白。

盛七爷愁眉苦脸地道:“大白还行吧,反正没死。但是……”

“但是什么?”王氏跟着问道。

“但是太后娘娘身边的姚女官说,大白没死,只能证明这药没毒,不能证明这药有效。还说现在天气酷寒,稍有不测,陛下的病情就会加重。现在这个时候,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最好。”盛七爷吁一口气,更加没精打采,“太后娘娘也表示赞同。”

“恐怕这就是太后娘娘的意思……”王氏悠悠地道,她放下乌木镶银的筷子,拿绢子擦了擦嘴角。

盛思颜惊讶,“……太后娘娘这想维持现状?”

王氏看了她一眼,笑道:“维持现状这个词说得好。太后娘娘大概就是这样的主意。”

盛思颜明白过来。

首先夏明帝不能死,因为他一死,太子就能名正言顺登基了,太后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把持朝政。

但是太后不愿意盛七爷给夏明帝用新的药,大概也不想夏明帝真正好起来。

因为夏明帝一好起来,太后也不能把持朝政了,她得把朝堂还给夏明帝。

“……可是那是她儿子啊。”盛思颜叹道,权力的诱惑难道这样大?超越了自己儿子的生死。

王氏笑了笑,道:“……太后娘娘一辈子没有生过孩子。”

原来夏明帝不是太后亲生的?!

盛思颜“哦”了一声,脸上若有所思的表情很是趣致,逗得王氏和盛七爷都笑了。

“唉,陛下也是可怜人。生不如死这么多年……”盛七爷低头沉吟。

盛思颜轻声道:“他可怜,我们盛家岂不是更可怜?”

三百多口一夜之间全被杀光,如果不是盛七爷从小出家,被从族谱里除名。盛家嫡系全部就死光了。

盛七爷和王氏都肃了脸。

王氏点头道:“还是思颜说得对。盛家的冤屈没有雪,这件事……没完。”

盛思颜用力点头。她这一世既然做了盛家的后人,就一定要为盛家沉冤昭雪。

可是过了那么久,如今半死不活的夏明帝已经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了。但太后又不让他们将夏明帝救活了……

真是头疼。

盛思颜想了想,毫无头绪,皱着眉头看着王氏。

精致的小脸皱成一团。

王氏忍不住笑道:“你就别操心了,好好歇着。这些事有爹娘呢。”

盛思颜笑靥绽放,如同春风吹拂大地,百花齐放的潋滟。

盛七爷和王氏被那笑容晃得眯了眯眼。

他们盛家和王家从没有过这样美丽的人儿。

这个孩子可真会长!

晚上,盛七爷躺在床上抚着王氏的腹部,笑眯眯地道:“生个儿子,好以后给思颜撑腰。我们思颜生得这样美貌,以后不知多少人要来抢。咱们可得好好给她挑个女婿。”

王氏憧憬日后盛家人头济济。都是来求亲的人群,很是神往。她道:“是得好好挑了。过了年,思颜已经可以算十二岁了。”

这话提醒了盛七爷,他兴致勃勃地道:“思颜的生辰是什么时候?我记得我走的时候,你已经怀着六个月的身孕。我走的时候是二月里。那思颜应该是六月生的吧?明历十五年的六月,是不是?是六月的哪一天?咱们给她办个生辰礼吧。”

王氏突然沉默了。她没有做声,翻个身,过了许久,才道:“明历十五年六月初六……”

“六月初六!真是好日子!我来算算……”盛七爷掐着手指排起四柱八字,“不错不错,一辈子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是个好命女!”

王氏有些怅然地想起明历十五年那年的夏天,想起那些锥心的痛苦和无助,轻声道:“是啊。她是个好命女。没有她,我活不下去的。”

恐怕到死她都会记得小小的思颜在襁褓里面对她笑的样子,虽然思颜的眸子是灰白的。看不见她,那巴掌大的小脸上还有着血泪的痕迹。

但是她的笑容那样纯净,如同夏日无垠的长空,那一天,她紧紧抱着小思颜。告诫自己要活下去,要带着小思颜一起活下去。她不能被噩运打倒!

那样艰难的日子她都熬过来了,现在肚子里又有了一个……

王氏觉得一下子又有了力量,她转身握住盛七爷的手,将脑袋搁在他肩膀上,喃喃地道:“是,等六月的时候,我们给她办一个生辰礼,再挑一门好亲事。”

盛七爷笑着亲了亲王氏的面颊,又道:“可是六月的时候,你就八个月了,能撑得了吗?”

“没关系。”王氏笑着说道,像是放下一桩心事,沉沉睡去。

……

正月十五过后,海棠家就给海棠挑了一门亲事。

王氏做主,开恩放海棠回家了。她的奴籍也消了,成了良家子。

王氏还送了她一副妆奁,就是京城里世家主母送婢女出嫁的标准配置。

一个柜子,一个澡桶,一个脚盆,再加一个松木马桶。还有几副尺头,和一幅头面。

海棠的娘跟海棠说起这门亲事。

“我和你爹都去看了,都很满意。那男人家里有三间大瓦房,十亩地,没有别的妾侍姨娘,生得又好,身强力壮,还是庄头,很不错。”

海棠很是失望。她是满心盼着做官夫人的,结果居然是个庄头。

“……娘,再挑挑吧。”海棠不愿意嫁,手里绞着帕子道。

“不嫁?”海棠娘吃惊,“不嫁怎没行?我和你爹都给你挑好了!聘礼都收了,庚帖也换了,你说不嫁就不嫁?!”

海棠也很吃惊,“我都说了不嫁了,你们还收人家的聘礼?还不退回去?!”

王氏在内院将她捧得高高在上。一下子猛摔下来,她完全接受不了。

“退什么退?!那银子已经给你哥下了聘礼了,拿什么还?”海棠娘也火了。这个女儿是怎么回事?以前没这么挑剔啊?

“多少钱?我还!”海棠大声道,又想起来她给她娘一个金角子。忙道:“我不是给你一块金子吗?”

“那么点金子,才值二十两银子,给你弟留着娶媳妇呢。”海棠娘眼神闪烁地看着海棠,“你还有钱?”

海棠窒了窒,本来不想把剩下的金角子拿出来,但是现在这个形势,她不拿出来,就要嫁给庄头做农妇了。

海棠一咬牙,又拿了一块金角子出来给她娘。

海棠娘笑嘻嘻地道:“不够。”

海棠又拿一块。

“还是不够。”

海棠将最后一块金角子都拿出来了,叫道:”还不够?他到底下了多少聘?!”

“五百两银子!”海棠娘伸出一只手。

……

阳春三月。海棠出嫁了。

她嫁了之后,才知道这男人给的聘礼其实是五十两,还是找别人借的……

她满心苦涩,终于也尝到了被信任的人背叛的苦果。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亲爹亲娘会骗她,就跟盛思颜当初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贴身丫鬟会和外人合起来坑她一样。

这男人也不是什么庄头。而是佃农,四十多了,前头死了老婆,给他留下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海棠一嫁进去,就有一群孩子扑上来揪着她的头发让她去做饭。

从高高在上,和盛国公府的嫡长女同出同进的一等大丫鬟。到乡下佃农的填房,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海棠实在受不了繁重的农活和漫无止境的家务活,有好几次,想偷偷跑出去。

但是好像有人盯着她一样,她一跑,那男人就追了过来。将她一顿暴打。

打了几次之后,海棠终于老实了,不敢再跑。

又过了一个月,海棠有了身孕,只好认命。

挺着大肚子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时候。海棠有时候也会想起在盛家国公府的美好日子,就如同大姑娘院子里那株只在夜里开放的昙花一样,不到天亮就凋谢了。

……

王氏带着盛思颜坐了一辆不起眼的大车,悄悄来城外的盛家庄子上看海棠的近况。

那个头上蒙着灰布,挺着大肚子,皮肤粗糙,眼仁发黄的女子就是当年她身边那个娇俏的海棠?!

盛思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有什么不能相信的?她这种人,你要是不能一棍子将她打得再不能翻身,她得势就会咬人的。”王氏轻声道,“记住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她一辈子不能出头。”

盛思颜点点头。王氏出手很有分寸。有的人不能活,有的人却不能死,都是拿捏好的。

从城外回来,王氏对她道:“你六月就要过生辰了,我和你爹说了,给你准备一个生辰礼,你看要邀请哪些人?”

盛思颜忙道:“不用了,娘。到六月您就八个月身孕了,不宜操劳。今年就算了吧。”

无论王氏怎么劝盛思颜都不听,只好同意将生辰礼推到明年。

但是快到六月的时候,他们还是收到一份有关生辰的帖子,原来是郑老爷子六十大寿。

郑老爷子其实是虚岁六十,但是大夏皇朝的规矩是做虚不做实,所以整生日都是提前过的。

“郑老爷子居然也是六月生辰。”盛七爷笑嘻嘻地道,打算就他一个人带着盛思颜去郑家赴筵。王氏身子重,不好去别人家做客。

第93章 聚集

明历二十七年六月,才刚入夏,就酷热得不得了。

不过京城的人这一次有了准备。

因为刚刚过去的冬天极为寒冷,一般极寒之后,就是极热。

京城里的世家大族趁着极寒的冬天藏了更多的冰在冰窖里,就连一般的平民百姓家里,只要有条件的,也都搬了冰藏在冰窖。

因为这个冬天实在太冷,一阵暴雪过去,经久不化,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宛若传说中的极北苦寒之地。

一向乐天知命,敢于化不利为有利的大夏国民便趁机囤积冰块好消暑。

如今炎热的夏天如期而来,京城上下却没有严冬时候的惶惶不可终日。

这叫家里有冰,心中清静……

记得严寒刚刚过去的时候,京城里曾经有过疫病要流行的趋势。

刚刚从太后手上接过监国重任的太子如临大敌,派了无数人上街收殓无主的尸首加以掩埋,又家家户户撒石灰防疫。

郑大奶奶提议设立临时诊治的医堂,将有疫病苗头的病人专门放到这里隔离起来诊治。

还有盛国公府设立的药棚,免费发放甘露汤,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所以这一趟疫病的趋势没有如同大雪一样涨起来,很快就被控制住。

太子算是安然无恙过了这一关,于是对郑大奶奶更加感激,提议要给郑大奶奶的夫婿,吴国公府的世子吴长阁又加了一级官儿,打算让他去做户部侍郎。

但是吴老爷子叫把吴长阁叫去,对他说,“你已经是财神吴家的世子,以后是要跟户部尚书共管大夏钱粮。但是如今你要去户部做侍郎,给那个金胡子做下手,我可丢不起这人。你选吧,是做吴家的世子。还是去户部做侍郎?”

金胡子就是如今的户部尚书金吟同,长得一脸大胡子,因此绰号叫“金胡子”,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得了术数一科的第一名,后来进户部,从七品小官做起,做到如今的户部尚书。

吴长阁愣了愣,但是想想又好笑,对吴老爷子道:“爹,您不是讨厌别人说咱们家是财神吴吗?怎地如今自己也说起来了?”

吴老爷子愕然地摸了摸后脑勺,仰天大笑,“忘了忘了,老听大家财神吴财神吴的。听习惯了。”又道:“不晓得是哪个促狭鬼这样捉弄咱们家,等以后晓得了,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吴长阁跟着笑了一回,对他爹道:“既然爹这么说,我就辞去户部侍郎的位置。”

吴老爷子见吴长阁还算听话。便道:“算你识相,还晓得轻重。你媳妇那边,救人是好事,但是不要跟太子那帮人太近了。她以前可是太后娘娘面前的红人,现在又成东宫的座上客,让人知道说她跟红顶白,有什么意思?”

吴长阁唯唯诺诺地应了。回去跟郑素馨委婉地提了提,又说自己庶务缠身,没法兼任户部侍郎的位置。

郑素馨明白了吴老爷子的意思,暗忖姜还是老的辣,一边含笑道歉:“是我没想周全。你现在是世子,确实不宜再去户部做侍郎。不过。长阁,你能力不凡,光家里的庶务怎能让你展才?不如,换去吏部做侍郎?”

去吏部,能对大夏皇朝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儿有个了解。

而且吏部和刑部向来是由大夏皇朝的皇室直接执掌。四大家族本是沾不上边的。

不过以前四大家族一向很约束自己的子孙,不把手伸得那么长,只在自己能够管束的一亩三分地里经营罢了。

吴长阁有些动心,觉得只要不是户部,大概就没有关系,便应了,让郑素馨跟太子的人接洽。

结果等到六月,他们要去郑国公府赴他老丈人郑老爷子的寿宴的时候,等来了一个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

“……什么?吏部驳回了东宫的要求?不肯让大爷做吏部侍郎?”郑素馨十分惊讶,“那以前说好的户部侍郎呢?”

太子派来传信的内侍束着手,低头喃喃地道:“……也不行。”

“怎会如此?”郑素馨蹙起眉头,“如今是太子监国,难道那些人,还是不听太子殿下的话?”

内侍忙摆手道:“不是这样的。太子殿下让小的传话,说是吏部尚书不肯任命。因为按六部的规矩,要入部做官,一定要通过科举取士,中了进士才可以。连中举都不可以的,举人最多只能在下面的州府谋得一职,是不可以在六部任职的。”

“还有这个规矩?”郑素馨挑了挑眉,“我怎地没有听太后娘娘说过?”

那内侍只是笑,不肯说太后的一句不是。

吴长阁听见了,有些尴尬。

等那内侍走后,他对郑素馨道:“好像是有这个规矩。我的那个五品闲官,就是挂在京兆尹门下。”也算是州一级,只不过这“州”是京畿地区。

吴长阁曾经下场科举,中了举人,但是进士考了三次都没有中,后来就收手不考了。

郑素馨坐在妆台前,将一支五凤衔珠的歩摇斜斜插入发髻,淡淡地道:“既然这样,那就去考一个进士。”

“你说得容易,好像我没有考过一样!当初三次落榜,前前后后九年的功夫,你道那些日子是人过的啊?!”吴长阁有些不满,坐在郑素馨身边发牢骚。

郑素馨笑道:“我当初不晓得去六部做官一定要中进士。如今晓得了,自然要为你谋划的。你别怕,今儿我爹六十大寿,咱们先去贺寿,回来就有法子了。”

吴长阁拉长脸,“回来有什么法子?我可警告你,不许逼我再去念书。我当年念的眼睛都支楞了,完全不成人形。”

郑素馨笑得眉眼弯弯,伸出青葱般的手指,在吴长阁光洁如玉的额头轻轻点了一下,“你这傻子,也不想想我爹是做什么的。有我爹在,你中个进士还不容易?”

吴长阁醒悟。郑素馨的爹郑老爷子是郑国公。掌管的是监察部御史一系和礼部,大夏的学堂都是以郑家为师祖,科举就是由郑老爷子和礼部以及监察院一系负责的。

“太好了!如果能弄来后年的题目……”吴长阁大喜过望,将郑素馨从腋下抱起。像小孩子一样凌空转了几个圈。

郑素馨一向笑不露齿,但是这一次被吴长阁逗得启唇而笑,美不胜收。

吴长阁看着无边的美色不由熏熏然,痴痴地道:“天下的美人,我看除了你妹子想容,就是素馨你了。”

说完又加了一句:“以后的大夏第一美女,就是咱们家的娟儿。如今娟儿也大了,越发地美貌。上一次带她去曹伯爵府赴宴,曹伯爵夫人对她甚是喜爱,托曹伯爵跟我说。想跟咱们家结亲呢。”

“放我下来。”郑素馨嗔着捶了捶吴长阁的手,“你没答应她吧?”

“没呢,我哪能随随便便就答应呢?”吴长阁得意地道,又叹息,“可惜咱们家的姑娘不能嫁进皇室啊。不然皇后娘娘都是咱们家的……”

“住口!”郑素馨突然喝止吴长阁,低低地警告他,“这种话不可再说了。你这是咒咱们娟儿呢?你忘了我妹妹了?”

吴长阁忙噤声,“我当然晓得,就是随便说说而已。”

“随便说说也不行!老是这样想,说不定哪一天,就当着众人的面说出来了。你可真要害死我们娘儿俩了……”郑素馨见吴长阁不以为然,急得要哭了。

“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不说了还不行吗?”吴长阁轻声哄着郑素馨,“来,脸上的妆都糊了。我来给你上粉。”一边说,一边却拿了眉笔给郑素馨画眉。

郑素馨噗嗤一笑,嗔道:“不是说上粉,怎地又画起眉来?”

“画眉怎么了?闺房之乐,有甚于画眉者。大奶奶不晓得吗?”吴长阁狡黠说道,俊逸的脸上色如春晓。

郑素馨嫣然回首,将头埋入吴长阁怀里,伸手抱住他的脖子,低低地叫他的名字,“长阁……长阁……长阁……”

只是叫了一声名字,就让吴长阁浑身发热。

他搂着郑素馨,强自忍耐地亲了亲她的面颊,在她耳边软语调笑,“好亲亲,你叫得我都要硬了……”

郑素馨面上发红,将他推开,“好了别闹了,咱们要走了。大家都等急了吧?”

外面的吴婵娟和吴兆昆坐在一起说话。

郑素馨的大丫鬟玉桂听见里面的窸窣之声,忙扬声道:“二姑娘和四公子已经候着了。”

吴长阁在里屋忙松了手,放开郑素馨,自己掸了掸薄绸夏袍,清了清嗓子道:“你快收拾,我先出去。”说着一溜烟去了。

郑素馨朝他背影啐了一口,又去照镜子整妆,收拾好了才带着吴婵娟、吴兆昆,跟着吴长阁去郑国公府了。

吴家三房人都收到了请帖,但是各房都是自己去的,没有一大家子一起去。

这边盛思颜也跟着盛七爷来到郑国公府门口,一眼看见了牛家的牛大朋,身边还站着一个身材丰腴的美貌少女。

“那是谁?”盛思颜奇道,见那少女的侧脸有些眼熟。

盛七爷张望一眼,道:“那是牛小叶,你不认识了?”

盛思颜诧异地发现牛小叶秤砣样的身形消瘦了不少,居然变成了个可人的小美人儿。

第94章 金矿 (enigmayanxi和氏璧3+)

看见牛小叶简直跟脱胎换骨一样,盛思颜开始还以为是因为她伤得太重了,所以清减许多,轻轻叹一口气。

没想到盛七爷在旁边喜滋滋地道:“爹的医术不错吧?牛小叶肾经有损,所以一直痴肥。这次她受了伤,但是也因祸得福,让我诊得她的病因,诸方并用,不仅让她伤势痊愈,而且真正瘦了下来。”

当然不是瘦得跟大夏皇朝的标准美一样,看上去比普通还是较丰腴。

但是已经不是圆滚滚的秤砣,而是有胸有腰有臀。

再加上牛小叶比盛思颜大三岁,已经是及笄之年,身高窜得快,已经是众人眼中的醒目少女。

盛思颜纳罕,“他们牛家不过是商家,纵然是皇商,但是大夏的皇商不知有多少,像他们这样在世家大族中穿梭的倒是不多。”

盛七爷也不是很了解牛家,但是他也知道,牛家实力极为雄厚。

这一两年在京城大展拳脚,不仅标得盐铁经营权,还开了多家米铺和油铺,听说最近还要开金铺。

“……牛大朋对咱们盛家的天下药房极感兴趣,几次说要跟我们合作,帮我们盛家的天下药房更上一层楼。”盛七爷感慨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盛思颜没有做声。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她对于牛家的突然崛起持保留态度,大抵不会认为是靠了牛大朋的个人才智。

而且她有过前世的经历。那时候她虽然大部分在病床上,但是热衷于看书看报,后来还喜欢上网。

牛家的实力,盛思颜当初在想容女学结识牛小叶的时候就知道一二。

绝不可能在短短的五六年间就富可敌国。

除非他们家在这五六年间挖到金矿。

不过想到他们跟王二哥的关系,以及王二哥背后的那位贵人,盛思颜的唇角禁不住翘了起来。

牛家还真的是挖到了“金矿”……

父女俩说笑着下了车。

牛大朋是个生意人,向来就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长袖善舞。

他一边招呼着自己认识的各路达官贵人。一边一转眼,就看见了盛国公府的大车,忙带着牛小叶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