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这大男人说着便整个人趴在了地上涕泪交加,尽管觉得他贪得无厌以至于落得如此下场,但杜士仪还是皱眉问道:“举息多少?”

“这个……”吴九没想到杜士仪一个世家子弟,竟然会看穿自己借了高利贷,迟疑好一会儿,他这才吞吞吐吐地说道:“月息……二十分,已经借了四个月。”

二十分利?也就是一个月百分之二十?四五个月便翻倍?这种高利贷,这家伙也敢下得去手!

吴九窥见杜士仪仿佛一瞬间面色铁青,慌忙又解释道:“是借的公廨本钱,今年的公廨本钱一百五十万,明公放出去与本县大户徐家,某从徐家直接借的,绝非利滚利。否则倘若再从别人那儿转手,三十分四十分的月息都说不好。”

尽管杜士仪知道吴九是借了高利贷,但所谓公廨本钱是什么意思,他却不甚分明,当即眉头一挑道:“何谓公廨本钱?”

“就是……就是官府拿出的本钱放与大户,令人每月交来息钱,以供公私杂用。就比如这登封县廨上下官吏的吃用开销,就是从这上头来的。”吴九也顾不得解释这些会不会有什么影响,吞了口唾沫便又添了一句,“登封的规矩是,倘若放公廨本钱四十万,那么年纳息钱四十万,举息在月利十分上下……”

对于这样名目的官府高利贷,杜士仪不禁眉头大皱。然而,他更知道这种积弊不是自己能管的,只能低垂下了眼睑,随即淡淡地问道:“如今你应该是连本金都拿不出来,更不用说息钱了吧?”

“杜郎君神目如电。”吴九本能地恭维了一句,可见杜士仪面色冷冷的,他又缩了缩脑袋,可怜巴巴地说道,“上个月的息钱就已经拿不出来了,某豁出老脸去徐家死活求恳,最终方才得以度过了这道难关。可谁曾想这个月不知怎的,屠夫都不宰肉不收肉了,肉价行情更低,某已经走投无路……只求杜郎君发发慈悲,救我全家人一命!”

见吴九说着又开始磕头如捣蒜,杜士仪不禁低声斥道:“给我止住!若你只是积压了东西卖不出去,我倒不是没有办法。可你眼下立时三刻等着还钱,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你刚刚说卖儿鬻女,总不成你借这公廨本钱的时候,押的是自己的儿女?”

吴九瞥了杜士仪一眼,见其神色倏然转冷,他慌忙把头摇成了拨浪鼓:“自然不是,某押出去的是家传的一百亩永业田,还有当时栏中所有小豚,以及某自个儿……可某家中还有老母兄弟,要是真的这些田没有了,他们必然不依。老母素来偏向某两个弟弟,到时候翻脸上公堂也是某受责。所以小儿和小女迫于无奈,才打算卖身为奴婢偿清……”

“不用说了!”

杜士仪终于忍不住打断了这家伙的话,见其立时把嘴闭得紧紧的,但两只手死死抠着地上的青砖,满脸的祈求之色,他顿时眯起了眼睛。

县廨这些滑胥差役,没一个是好相与的。此前他便是凭着崔韪之的吩咐,以言动之,以利诱之,最后又亲身尝试,这才最终激起了一定的声势,得以成功。如今要帮吴九却也不是不行,毕竟他和杜十三娘身在异乡,根基浅身家薄,异日要回去,总不能光靠腹中诗书,还得有人有钱,但首先得杜绝吴九他日怀有异心的隐患!

沉吟许久之后,他便开口说道:“你今夜既然偷偷潜了进来,自然是有人帮你。你想过没有,就算此刻如愿以偿见到了我,日后你在县廨还呆的下去?”

吴九这些天来四处求告,已经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才病急乱投医,想到了最初指点他们这么一条财路的杜士仪身上。此刻听到这话,原本他还庆幸素来难说话的崔圆今天破例帮了自己如此大忙,这会儿顿时面色惨白。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看了杜士仪一眼,一时竟是瘫坐在地,浑浑噩噩地说道:“那如何是好?若是没有县廨这倚仗,徐家的人非活拆了某不可……”

“此事我可以帮忙。”一字一句说出了这几个字之后,见吴九满面狂喜,杜士仪这才淡淡地说道,“只不过却不是没有代价的。你不是说过要卖儿鬻女,甚至自卖自身为奴婢?借券转了给我,我会替你解决,但你需得把你自己,还有你养的那些猪抵了给我。”

吴九死死盯着杜士仪的眼睛,确定这丝毫不像是开玩笑,他不禁心中犹豫不决。然而,想到自己家已经被人盯住了,除非他肯丢下妻子儿女逃跑,否则这一关怎么也捱不过去,他不得不下决心。更何况,如今连本带利欠了十万钱,那五百口猪已经都积压在了手上出不去,他就是把自家四口人一块囫囵都卖了也换不得这许多!而杜士仪的性子他稍稍摸着几分,应不是那种恶主。狠狠捏着拳头的他犹疑再三,最终重重磕了一个头。

“就依郎君此意!”

第44章 盛气凌人

一大清早,一辆牛车便停在县廨官舍的后门口。眼看御者已经头也不抬地垂手下车退到了一旁侍立,杜十三娘竭力忍着心头的恋恋不舍,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平复了心情:“阿兄,如今这天气一日日凉了,山中更冷,你一定要保重身体,多添衣裳。”

杜士仪一如从前伸出手去想要摩挲杜十三娘的头,见其面带微嗔地挪开脑袋,他立时明白小丫头是不希望自己将其当成小孩子那般看待,当即便伸手在她的肩膀上压了压:“放心,我不是从前那禁不得风吹雨打的身体。倒是你,崔明府和夫人既然说雪天山中住着不便,你就在这儿安心住几日,待到雪过天晴了再说。”他说着便弯下腰凑近了杜十三娘的耳朵,用极其低微的声音吩咐道,“别忘了我早上吩咐你的话,我回了草堂便要用心读书,其他交给你了!”

“阿兄放心!”

尽管杜十三娘年纪幼小,但从前在樊川时,杜士仪一心读书,一有空便跟着几个杜氏长辈的参加各种豪门饮宴吟诗作赋,家中事务最初是她的乳母秋娘打理,可等到她八岁上下乳母辞了出去,她便开始逐渐留心,待到十岁上头,除却必得长辈们出面的,家中其余杂务她都能料理一二。可是,相比从前上手的那些事,今日大清早起来之后,在院子里和晨练的杜士仪说话时,兄长和她商量的却是非同一般的事。点了点头后,她就斩钉截铁地说道:“我都听阿兄的,一定不会让阿兄失望。”

“别说什么失望不失望的话。”杜士仪直起身后,终于忍不住还是揉了揉杜十三娘的脑袋,见那两缕可爱的垂髫被自己蹂躏得有些歪了,他这才笑眯眯地说道,“不要勉强,你要记住,其他的都是身外之物,你这个妹妹,才是我最重要的!好了,你自己保重,我走了!”

向泫然欲涕的杜十三娘招了招手,转身上了牛车,杜士仪一坐定就看到对面的崔俭玄正饶有兴味地看着自己,顿时没好气地说道:“有什么好看的?”

“我家里也有姊姊,也有妹妹。”说到这个,崔俭玄的脸色微微有些不自然,但很快便若无其事地说道,“可你和你家十三娘未免太亲近了些。她是你这个阿兄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呢,又对她着紧得不得了……”

不等崔俭玄说完,杜士仪便打断了他的话:“我只有她这么一个妹妹。而且,我这条命也算是靠着她才捡回来的。”

听到这两句话,崔俭玄不禁一愣。他虽说嘴刻薄,但心里却不糊涂,知道这个话题再说下去就不是玩笑了,登时打了个哈哈再不做声。然而,车出坊门,他便突然听到杜士仪轻声说道:“让车去坊市。崔十一,回去之前,我得借你做一件事。”

“嗯?”崔俭玄狐疑地看了一眼杜士仪,见其冲着自己勾了勾手,他便把耳朵凑了过去。待听完了那番话,他不禁眉头皱得紧紧的,“又不是和你多亲近的人,值得你亲自出面相助?你什么时候这般滥好人了!”

“要只是他一个,我也懒得管,可他家里还有妻儿老小。”杜士仪顿了一顿,因笑道,“不过那一百贯,我只能暂时欠着你的。”

“钱算什么,当得了饭吃?”崔俭玄低低嘟囔了一声,见杜士仪哑然失笑,他最终便没好气地说道,“得了,捕蝗是一回,公孙大家那儿又是一回,反正你就爱管闲事。有热闹看,我自然没意见。横竖回去之后也是读书听讲,也就耽误半天。”

崔俭玄既有吩咐,那御者自然不敢违逆,当即将牛车转道前往坊市。待到那一间酒肆前停车,杜士仪和崔俭玄先后下来,事先就得了消息的店主亲自带着两个酒保在门前迎了,又满脸堆笑地让酒保将从者安置在了一楼,自己则是把两人送上了二楼。将临窗那两个早就反反复复擦洗过的坐席又用袖子拂了拂,侧身让这两位难得一见的客人坐了,又端上了两杯蔗浆,店主方才殷勤地问道:“二位郎君要些什么?各色好酒好食……”

还不等他说完,崔俭玄就不耐烦地说道:“不用啰嗦,挑你这店里拿手的上来!”

“是是!”

眼看那店主连忙领了两个酒保下去,崔俭玄方才把两条腿垂落在了坐榻下头,又大大伸了个懒腰,一时有些百无聊赖。可是,一看到杜士仪从一旁的皮囊中掏出那两个铜胆,他立时想起昨日那公冶绝的吩咐。盯着杜士仪用手指轻轻拨动着铜胆,那沉甸甸的两个玩意在其手掌之中缓慢却平稳地挪动着,他忍不住蹭地一下站起身来,到杜士仪身侧一面观瞻一面盘问诀窍,最后忍不住出手抢了过来。

崔俭玄既然把玩起了这东西,杜士仪知道他一时半会应该不会再觉得无聊,少不得把目光投向了窗外。果然只过了不多时,他就看到吴九带着一个衣着光鲜管事模样的男子往这边走了过来。知道正主儿来了,他随手拿起面前蔗浆喝了一口,目光又落在了对面的崔俭玄身上。和最初的不适应相比,此时此刻,崔俭玄的动作已经显见纯熟,而且大约是因为从小练过剑术,手腕手指原本就灵活,此刻上手了好一会儿,仿佛已经琢磨出了几分门道。就在这时候,他便听得楼下传来了一个粗鲁的声音。

“吴九,要是你敢虚词诓骗我,回头我扒了你的皮!那样的贵人会来这种破地方,弄辆牛车便能糊弄过去不成……啊!”

知道那人想来是被底下那几个崔氏从者拦住了,杜士仪不禁露出了一丝嘿然冷笑。果然,随着一个厉声呵斥,起头那粗鲁的声音立刻收敛了许多,甚至多出了几分说不出的谄媚。那低低的询问和交涉楼上的杜士仪再也听不分明,然而他本就不在乎这家伙用何种方法,漫不经心地又喝了一口那鲜甜的蔗浆。他盯着杯中之物看了好一会儿,心中冷不丁生出了另一个念头。

“杜郎君,楼下那吴九自称是您家中奴仆,带着另一个人求见。”上了楼来的那崔氏家仆昨天方才在县廨见过这个叫做吴九的差役,此刻听人又自称是杜士仪的家奴,他不禁满腹狐疑,说到这里又添了一句,“要是此人胡言乱语,我立时就吩咐把他打了出去!”

“不用打了,他确是才刚投了我门下。你去问他有何事?”

那崔氏家仆讶异地瞪大了眼睛,最终慌忙下了楼去,不消一会儿又回了来,却是面色古怪地说道:“那吴九说,下头的是城东徐家的管事。他以一张借券为身价,卖身投入郎君门下,可对那徐家的管事说,那管事却不信……”

“他信与不信与我何干?区区一个管事,也想为这么一丁点小事见我?你让吴九滚上来,令此人速去,有什么事让他家主人翁来和我说!”

大家子弟收奴纳婢,最是平常不过的事,因而那崔氏家仆见杜士仪如此盛气,非但不觉得奇怪,反认为是理所当然,答应一声就再次下了楼。随着底下传来了他那大嗓门的呵斥,楼下那起头粗鲁的声音被完全压了下去,只有隐隐约约的解释声。不一会儿,杜士仪便看到那衣着光鲜的男子有些仓皇地离开了这酒肆,朝着来路步履匆匆而去。紧跟着,楼梯上又传来了咚咚的脚步声,却是那吴九三步并两步地上了楼。

见崔俭玄旁若无人地只顾玩着手中铜胆,吴九想起适才那徐家管事前倨后恭的模样,不禁使劲吞了一口唾沫,双膝跪地磕了个头后,这才讷讷说道:“郎君……”

“不用多说了。”杜士仪随口打断了吴九的话,又淡淡地说道,“起来一边候着,等人来了再说。”

说话间,却是店主亲自送了酒食上来,又亲自在一旁温酒筛酒侍奉。直到这时候,崔俭玄方才回转神来。他长长舒了一口气放下手中铜胆,又揉着手腕说道:“着实沉得没话说,可还真有些意思、确如那公冶绝所说,要能把这两个铜胆玩好,无论是弹拨琵琶也好,练剑也罢,应该都能事半功倍!”

他一边说一边举起酒盏喝了一口,觉得这酒味不过勉强能入口,他就没兴致了。再看桌上那几样下酒小菜,光看卖相便只是寻常,他更加没有多少兴致,一时间很不耐烦地令那店主退下,这才说道:“还要在这等多久?”

“怎么,觉得店小粗陋,酒食难以入口?”

“店小倒是不相干,我在东都的时候,也曾经光顾过永丰坊那些胡店,小小地方却做得一手好饭食!这店太过寻常,平日肯定也少人问津!哎,到了登封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就是昨天在七叔那儿吃到的鹿肉也没什么滋味,只是个新鲜而已……啊,对了,真说起来,还是你那回在宋曲那儿炮制的香酥蝗虫真正好味,就是这东西着实太吓人了些,没几人敢吃!”

“就似你说的,豪门大宅之中庖厨做的菜,固然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是多半只是卖相好,实则入口未必胜过那些小店!崔十一,我家中有一卷从不外传的菜谱,你可要试一试?”

“那是自然!”崔俭玄几乎想都不想便重重一巴掌拍在面前小几上,满面放光地说道,“快给我瞧瞧!”

第45章 针锋相对

时值腊月,此刻又已经日上中天,坊市中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四处都是叫卖声喧闹声。在这种车水马龙的地方,纵使外头街道上畅通无阻的马车,在这种地方也没法提高行驶速度。此时此刻,一辆黑漆马车在三五从者的簇拥下在人流之中缓缓而行,驭者不时抬起马鞭吆喝让道,可却始终收效甚微。而车厢之中,皮裘之外罩了一袭蓝色袍子的一个中年人却丝毫没有挑起帘子去看外头的情形,闭目养神盘膝坐在那儿,右手腕赫然是一串金黄色蜜蜡佛珠。

这等品相的蜜蜡佛珠,却是价值不菲!

“郎主,已经到了。”

随着外头的唤声,中年人方才睁开了眼睛。若非风雪天,他也不喜欢坐马车招摇过市,而今天之所以如此,着实是下头管事禀报上来的话让他大为恼怒。此时此刻,踩着车蹬子下来的他看见一旁停了一辆牛车,忍不住盯着使劲又看了两眼,这才面无表情地进了身前的酒肆。然而,才一踏进其间,目光不过在那几个清一色整齐衣衫的从者身上一扫而过,他就听得楼上传来了一个嚷嚷声。

“这就已经十道了!杜十九,居然还有?”

“都说了是秘藏食谱,这自然还没完!”

这两个显见极其年轻的声音一入耳,中年人便知道这应该就是正主儿。作为登封徐氏的主人,产业遍布县城之内乃至于河南府多地,正当盛年的徐继也算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在官面上亦曾经交接了一些人。他很清楚,面对那些久经沧海的老狐狸该用什么手段和态度,面对那些生性倨傲的世家子弟,又该用什么样的态度。然而,管事回来禀报所提到的京兆杜陵杜十九郎,却让他不得不犯了踌躇。

能够和那位素来言行无忌的崔十一郎极其交好,总不脱也是性格相仿的世家子弟;然而,无论是自告奋勇带头捕蝗也好,还是其后给公孙大娘撑腰,将监察御史刘沼给噎得忍气吞声而去,抑或是拜入了赫赫有名的嵩山隐士卢鸿名下——所有这些都足以证明,那个杜十九并非一味飞扬跋扈的人,固然有些少年意气,可为人却也有独到之处。如此之人,何必为了区区一个微不足道的吴九,和自己打擂台?

于是,他定了定神,便对着一个上了前来问话的崔氏家仆说道:“请敬告楼上杜郎君,登封徐氏之主徐继求见。”

楼上的吴九正在小心翼翼给杜士仪抻纸,此刻听到下头那个声音,他忍不住打了个寒战,手也为之一抖。一旁的崔俭玄对此大为愠怒,可发现杜士仪及时收笔,并未污了这已经满是淋漓墨迹的纸卷,他方才松了一口气,少不得恶狠狠地瞪了吴九一眼道:“你小心些!”

说话间,下头报信的人就已经来了。崔俭玄对这么一个不速之客很不以为然,却还是坐回了自己的位子,继而很没坐相地垂了双腿,一手托着下巴。待到杜士仪开口吩咐,那人被带了上来,他瞧见人也不过是两只眼睛一张嘴,顿时斜睨了战战兢兢抻纸的吴九一眼,随即撇了撇嘴。

不就是个承接官府公廨本钱的,算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用得着吓成这样子!

徐继一上楼就看见了临窗而坐的这两个少年郎君。年长的唇红齿白宛若女郎,尤其那一双凤眼让人一见难忘,然而,如此一个美少年,却偏偏很没有仪态地双腿胡坐,见着他就用一种审视的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通身上下流露出一股说不出的傲慢。一旁那个年少的却头也不抬在纸上专心致志地写着什么,而那个平日连求见自己都不够资格的县廨差役吴九,正毕恭毕敬地在旁边为之抻纸,却是连头都不敢抬。

面对这种仿佛被忽视的局面,徐继更是心中不快,轻咳了一声便开口说道:“杜郎君,某便是登封徐氏之主徐继。”

“敬请徐公稍候片刻,立时就完了。”

听到杜士仪头也不抬地说出了这么一句语气固然客气,但实则却显见颇为轻视的话,徐继忍不住眯了眯眼睛。然而,还不等他开口发话,却只见崔俭玄懒洋洋地开口说道:“你一口一个登封徐氏,不知道登封徐氏在天下郡望之中排行第几?”

“十一郎!”杜士仪此刻终于一蹴而就,一抬头就看到徐继在崔俭玄那张刻薄的嘴下变成了猪肝红的脸。知道崔俭玄拉仇恨的本事素来令人叹为观止,他立时开口把人叫住了,这才坐直了身子道,“适才徐家门下管事只为了证实我这新进家奴的身份,居然吵吵嚷嚷定要见我辩一个分明,我一时气恼,方才轰了他走。只为了一丁点小事,没想到真的惊动了徐公,说起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见杜士仪面色温文语句和煦,诚恳表示歉意的样子仿佛真是那么一回事,徐继只能暂时撇开崔俭玄刚刚那句能把人气吐血的话,口气有些生硬地说道:“不敢当杜郎君这不是之称,要怪只能怪某驭下不严。只是,吴九本是县廨应奉,不知道何时从了郎君?”

“唔,就在今早才于县廨办好了一应文书。怎么,徐公不信?”

“不是不信,只是杜郎君可知道,这吴九投身恐非真心,须知他数月前曾与我这儿借了五万钱的公廨本钱,数月下来,连本带利,已经欠了十万钱!”

徐继本以为捅破这层窗户纸,杜士仪必然会为之震动,可让他料想不到的是,杜士仪竟然笑了起来:“原来徐公说的是这回事。我用人还不至于这般糊涂,收了他的投身文书之前,他就已经告知了此事。看来徐公此来,是要他偿清你手中那张借券?这事儿却容易……”

他这话还没说完,徐继就只觉得心中咯噔一下。杜士仪因为吴九那滑胥家伙的求告,一时心软糊涂收其为奴替人挡灾,这是他设想中最好解决的处境,让人明白受骗上当,想必其一定会放手。毕竟,杜士仪自告奋勇捕蝗,应该是为了扬名;为公孙大娘出头,应该是难过美人关;怎也不至于为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吴九,招惹一身麻烦!可事情就是这般棘手,这个杜十九竟真的打算这么做!

因而,见杜士仪顿了一顿,仿佛要和崔俭玄商量什么,徐继不禁定了定神,随即强笑说道:“这一百贯钱于杜郎君来说自然不算什么。只是,某承接公廨本钱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今次之事若是传扬出去,恐怕某实在是不好做……”

杜士仪也不过做个样子,实则只要徐继把借券转到自己名下,然后销干净就行了,并无意凭一己之力插手这官私皆有涉足的高利贷行业。然而,他愿意还钱,对方却反而语焉不详地表示不乐意,他不禁生出了一丝明悟。

恐怕这登封徐氏此前放钱的时候就不怀好意,不但看中了吴九那一百亩永业田,而且还能用那一丁点本钱将那五百口猪一网打尽,好大的胃口!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徐公居然认为传扬出去,会让你不好做?”

见杜士仪陡然加重了语气,徐继知道今次若不能掣出杀手锏来,恐怕会就此僵持,咬了咬牙后便开口说道:“不错,若是欠债的人全都学这吴九,投身大户以求庇护,而那些豪门大户又没有杜郎君肯担下债务的担当,那某岂不是再难做这一行?须知承接公廨本钱本就利润极薄,登封上下也没有几户人家愿意承接,徐家退出,别家自然也会有样学样……”

这话已经不像先头那样还有些藏着掖着的含蓄,而是赤裸裸的威胁口气了。闻听此言,从来没和这等地头蛇打过交道的崔俭玄一时大怒,就在他拍案而起要喝骂的时候,便只觉得杜士仪竟是反身按住了他的肩头。

“以登封县廨而计,一年只不过一百五十万公廨本钱而已。倘若真的徐家不愿意接,登封县内其他各家也都不愿意接,河南府未必就没了胆大的人。而且,倘若承接的时候月息十分,转手出去却是月息二十分三十分,这还叫利润极薄,天底下恐怕再没有利润更丰厚的勾当!”

徐继未料想自己已经把话说得那样明白了,杜士仪竟然非但毫不退让,反而撂下了更强硬的话,顿时有些进退两难。想想徐家在登封素来为诸大户马首是瞻,此时再不容轻易退让,他想到家中那位贵客,几乎来不及细细思量便语带双关地说道:“既是杜郎君执意若此,某也无话可说。话说回来,昨夜东都慈惠坊姚大郎正好下榻本宅,今早才刚刚启程,若是知道杜郎君和崔郎君也在城中,还可以叙一叙话,倒真的是可惜了。”

不提姚闳还好,一提姚闳,崔俭玄顿时冷笑了起来:“昨日我和杜十九在少林寺倒正巧遇着了姚大郎,他没说两句话就以服孝为名走得飞快。他重孝在身,却不早些回东都,敢情居然和咱们一样进了登封县城,而且还夜宿你那徐宅?啧啧,回头我倒要问问他,可是来寻花问柳了!”

“十一兄别胡乱揣测,恐怕是徐公和东都慈惠坊姚家有些交情,故而姚大郎方才留宿徐宅。”

见杜士仪似笑非笑,又体谅地替自己说了一句话,徐继顿时暗道不好。他本意是拿相国公子来压一压杜士仪和崔俭玄的气焰,可却被人抓到了这语病!一想到万一牵连到姚闳的后果,尽管丢了那到了嘴的肥肉让他很不甘心,但他还是当机立断做出了选择。

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46章 全肉宴

手中捧着那张仿佛重若千钧的借券,吴九只觉得整个人仿佛虚脱了似的。从前只看到其他人举钱之后还不出来,一时不得不赔上田产儿女等等惨状,他还暗笑那些人不知算计清楚再行事,可这一回他信心满满地借了那五万钱,月息还不算高,还不是险些万劫不复?可即便如此,好歹不用动家中那一百亩永业田,否则生性彪悍最护着两个弟弟的母亲情急之下,恐怕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郎君……”

杜士仪见吴九那脸上说不出是悲是喜,便摆了摆手说道:“不用多说了。总而言之,从今往后你就是杜家的人,好好记着这一点就是。另外,这家酒肆是你找的,可合我之前吩咐你的那几个条件?”

“回禀郎君,都一一合了那几个条件。这家酒肆卖的酒平淡无奇,饮食也比不过邻近各家,店主几乎都经营不下去了,所以……”

吴九这话还没有说完,崔俭玄顿时瞪大了眼睛,脱口而出道:“怪不得刚刚那些酒食都无甚出奇之处!杜十九,你就特意带我来这种地方!”

“就因为平淡无奇,改头换面焕然一新的时候,那才称得上是让人大吃一惊。”杜士仪微微一笑,旋即便对吴九说道,“你下去把店主叫上来。”

不多时,那圆脸店主就诚惶诚恐地跟着吴九上了楼。发现食案上的东西都没怎么动过,他不禁更加惶然,直到听见杜士仪问他这店中所用庖厨和酒保时,他才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讷讷说道:“郎君,我这店小,雇不起人,所以两个酒保实则是家中儿子和侄儿,后厨做饭食的,便是家里老妻。她那酿酒造饭的本事其实还行,可翻来覆去就只能做那么几道坊市上其他酒肆店家都会的菜,所以只能怠慢尊客了。”

此前这店主带着酒保奔前走后,此刻又如此说话,杜士仪便明白其人老实。他微微一沉吟,随即便开口说道:“那你这酒肆打算出让?”

“啊……”那店主先是一愣,随即便露出了不知所措的表情。好一会儿,他才极其沮丧地说道:“不瞒郎君说,我那一家子都是靠着这个小酒肆为生,说是要卖,其实真的不舍得,而且若是没了这酒肆,一家人都不知道要靠什么过日子。如今成丁授田已经几乎是一句空话,我这一家子又是多灾多难的,祖上传下来那点田地,现如今剩下的只有不到二十亩,可税赋却还是按照授田的额度交。这出让酒肆我只打算要价八万钱,可还是无人问津。其实就算真的钱到手,也熬不过几年!”

杜家已算得上是家道中落,可不论如何都是名门世族,关于授田,杜士仪的记忆中没有丝毫印象。当他拿眼睛去看崔俭玄时,这位崔十一郎也很直接地一摊手表示自己不清楚。这时候,还是在县廨中厮混了许多年的吴九弯下腰低声解说。

“郎君,我朝授田是起自武德七年,那时候成丁之男,每人授田百亩,其中二十亩永业田,八十亩口分田,永业田可世代承继,但口分田按例是人殁后入官。可这年岁久了,人越来越多,荒地越来越少,再加上很少有人真的交回口分田,自然而然就更不够分了。到贞观十八年,说是百亩,但实则分到手的能有三十亩就顶天了。可租庸调都是按照百亩的应授田额度,所以……”

尽管吴九没有继续往下说,但杜士仪已经明白了其中深浅。见那店主满脸苦涩,他少不得踌躇了起来,片刻之后就含笑说道:“原来是有这样的苦处。对了,还不曾问过店主尊姓大名?”

刚刚那店主见登封赫赫有名的徐家管事被人拦下,就连亲自赶来的徐家之主徐继只能在下面等人吩咐了方才能够上楼,再加上外头停着那辆价值不菲的牛车,因而,此刻见杜士仪竟然对自己这么客气,他不禁有些受宠若惊:“不敢当郎君垂询,我姓唐,家中爷娘没起过大名,因在家中行五,外人都叫我唐五。”

崔俭玄饶有兴味地问道:“既有唐五,那岂不是你前头还有四个兄长?”

“我那四个阿兄如今都过世了。”店主唐五的脸上露出了一丝黯然,随即强笑道,“所以我那侄儿方才和我一块过活。”

问到了别人的伤心处,崔俭玄不禁有些不自在,干咳一声便不说话了。这时候,杜士仪方才徐徐说道:“既是你生怕这酒肆卖了之后,没了存身立命的地方,我倒有一个主意。你若愿意听我的,我有回春妙法,可让你这酒肆生意蒸蒸日上。”

唐五哪想到杜士仪一个世家子弟,竟然会管这种闲事。一想到这骑虎难下的局面,他咬了咬牙,随即便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但请郎君示下,我无所不从。”

“你这酒肆如今生意不佳,想卖了换钱,又怕卖出去丢了活路,既如此,我可以帮你一把。我这仆从吴九,本在县廨挂名,如今辞了出来,便由他在你这儿经营一年。我恰好想起了一卷食谱,倒是可以用一用。”

唐五一时眼睛大亮,他生怕杜士仪只是虚言诓骗,等反反复复确定这是真的,他竟是连回答都来不及,一阵风似的蹬蹬蹬下了楼去。而一旁的吴九也没想到杜士仪竟然会如此安置自己,可瞥了一眼食案上尚未收起的字纸,他一时也心热了起来。于是,等到杜士仪问了他可识字,他立时连连点头,道是跟着县廨一个刀笔吏认过,却是不会写几个字。

“你下去,先看看那唐五一家商量得如何。”

等到杜士仪遣了唐五下去,崔俭玄立时忍不住了:“杜十九,你还真是兴致好,费这么大功夫,就为了这点小营生?”

“于你来说是小营生,可我家里那一场火,家底都给烧没了。虽则祖上还留着不少田地,可要让十三娘日后过得舒心惬意,也不能只靠那些看天吃饭的地。既如此,不如活学活用,把我少时看过的那些食谱用上。须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既如此,书中亦有好美食!”

崔俭玄还是第一次听人拿着圣贤书这样打比方,一愣过后便哈哈大笑了起来。笑罢之后他使劲拍了拍食案,继而便斩钉截铁地说道,“就冲着你那最后几句话,这事儿我一定要掺一脚!天底下其他事情我都没什么兴致,但口舌之欲却是我之最爱!”

杜士仪知道崔俭玄本就是好事的,此刻立时点了点头道:“起头给了那徐继的一百贯,便算作是你的本钱,到时候你等着收钱就是。不过,要做事,先饱腹,我带着那食谱下去,便看看那唐五的老妻是真的没有食谱方才翻不出花样,还是手艺拙劣吧。”

“那可好,这些饭食淡而无味,真心下不了口!我可等着你那秘藏食谱能做出些什么好菜!”

日上中天时,当独自在楼上等得整个人都极其不耐烦的崔俭玄闻到一股香味从楼下传来的时候,他顿时使劲吸了吸鼻子,最后竟是立刻跳下了地。须臾,他就看到店主唐五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陶碗上了楼来,临到面前时,他只觉得其中几块大肉由浓油赤酱包裹着,旁边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香味再加上卖相,倒是让人颇有食欲。等到这陶碗放在了食案上,他随手拿起旁边筷子尝了一口,继而便眼睛一亮。和他常吃的那些肉食不一样,这一道菜却不知道是用了什么肉,极其入味,酥烂鲜香,竟是颇为好味。

“好!”他一口气又吃了两块,这才放下筷子问道,“这是什么肉?”

“崔郎君……真的还好吃?”

见崔俭玄奇怪地点了点头,唐五顿时心中大定,赔了个笑脸便说道:“杜郎君说,这是酱汁肉,一会儿还有其他的。”

接下来又是五六个菜,清一色全荤肉菜,崔俭玄最初还饶有兴致,可吃着吃着便不免觉得油腻了。待到发现总共十六道无一例外都是各种各样的肉,等到眼看杜士仪上了楼,把抹手的手巾撂给了旁边的吴九,他方才皱眉问道:“怎都是肉?这肉太多了岂不是倒胃口?”

“你嫌肉多,那些三月不知肉滋味的寻常百姓,却是求之不得。我这一卷食谱,便叫做全肉宴。”杜士仪信口胡诌了一个名头,这才施施然落座,却是对店主唐五道,“你那老妻倒是聪明得很,一点就通一学就会。既然契书已经定下,今后这一年,这小店便由我赁下,交给吴九经营,每月我另与你一贯钱,一年之后便两清,到时候你那老妻应该也上手了。只不过,你可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开门迎客?”

唐五立刻答道:“这我知道,自然是立时挂出全肉宴的水牌……”

“要这么做,你就错了!”杜士仪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即似笑非笑地说道,“时值腊月,正是坊市中一年最热闹生意最好的时候,那些小商小贩自然都忙着在这一年中最好的时节做些生意,多半都是带着硬得如石头的饼子和干粮。可是,这天寒地冻的天气,干粮可以下咽,凉水却着实会冻死人,所以哪怕他们捱着中午饿一顿,回去之前总会喝些热汤暖暖身子。所以,你最初要挂出去的只有一块水牌,那就是……卖鲜热肉汤,一文钱一碗!”

“一文钱一碗!那岂不是……岂不是要赔本……”

“一文钱一碗,碗中得让人看得到有一两片肉,附赠白饭一碗。”

“咦?”

见崔俭玄亦是诧异难当,杜士仪方才笑着说道:“别的店家都是要到屠户那儿去买猪肉,而你这肉却不用额外花钱。吴九数月前养了一批小豚,如今已经长成肥美,今天那些肉便是一大早送进城的,所用不过十斤肉而已。相比农家三两头养着的,这些猪吃的是飞蝗,肉质更加细嫩肥美,做菜最相宜。”

如今的士人很少吃猪肉,只吃羊,原因很简单,豕肉被许多士人当成是脏肉——这也不奇怪,农家圈养的猪,但使有人看过猪圈情景,决计会倒胃口一辈子绝不再吃,而且入口腥味远比羊肉的腥膻味更重。而吴九收的仔猪多,又全都是用各乡捕蝗所得干蝗去养,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决计不同。最重要的是,横竖这些继续屯着也是浪费!

杜士仪说着看了吴九一眼,继而方才不疾不徐地说道:“如是五天之后,再挂上另一块水牌,三文钱肉食任点一样,米饭肉汤各一碗,立等可取。须知如今肉价大跌,在三十文一斤上下,别的酒肆饭馆顾忌成本,就算有心也没法效仿。而来坊市的各色人等不少,如是自然有人尝试。于是你每隔三两日挂出一块新水牌,把一样样的菜名渐渐挂出去,临到最后,再换成全肉宴!只记得,每样肉菜一律三文。那些只有肉丝的,大可量足些,似刚刚第一道那大肉的,一块足矣。”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又加重了语气说道:“而挂出全肉宴的招牌之后,你便可再挂出另一道水牌,写明全肉宴共有肉食十六道,每人六文,凑足十人,便开一席,众人以大食案共餐。至于散客,你只令你那个腿脚麻利的侄儿接待,甚至可以径直把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坊市那些摊贩那儿去。而店堂有限,坐不了太多人,你大可把调味好的肉卖出去,让人回家自己做。如此腊月和接下来的闰月正月过去了,待账目出来了,再作计较!冬日新鲜菜蔬难得,肉食正贱,却因天寒需要多吃荤腥暖身,所以这几个月正是做这档生意的时候。这些肉都是现成的,你这店里只要多囤一些米面佐料之类的备着。”

见唐五恍然醒悟过来,又连连点头,等到将其遣退下去,杜士仪方才看着吴九说道:“你过来管着账目,每十日直接送到峻极峰下的草堂给十三娘过目。只要你一心一意,我从不亏待人,待过了正月,自然会给你应得的那一份。不过,光靠这一家酒肆,你蓄养的那些猪很难出清,所以,在人们尝过这些新鲜做法的肉食之外,你也可以在旁摆一个肉架货卖鲜肉,如此自然有人琢磨着买更便宜的鲜肉回去学着做。另外,今冬肉贱,明年却未必,你这两日去悬练峰,找找一个常常上山砍樵的樵翁。我记得他一手腌腊的手艺极其出众,如是也不虞那些猪卖不出去,最后却给饿瘦了!”

吴九早就被此前杜士仪轻而易举应付了徐继的态度给震住了,此时此刻听到前头那半截话,他打了个激灵,想到自己身家全都捏在对方手中,深深吸了一口气便低头答应了下来。待听得后半,他顿时眼睛一亮。这时候,杜士仪扫了一眼桌上那些犹自冒着热气的菜,随即笑着说道:“这些剩着也可惜了,你们两个自己处置吧。”

待到出酒肆上了牛车,杜士仪方才看着崔俭玄笑道:“怎样,猪肉并非想象中那般难以下口吧?”

“你以为我那般孤陋寡闻?家里偶尔换换口味,也吃过小豚。”话虽如此,崔俭玄还是忍不住斜睨了杜士仪一眼,“只不过你为何不把那家店盘下来?哪怕雇了唐五一家人做活也好,如今这不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盘下来自然容易,但这种营生容易被人模仿,还不如见好就收,再说君子不趁人之危,那唐五实诚人,总不能我们把好处给全占尽了。你放心,将来有的是更大的事情咱们一块做!”

第47章 晚辈心意长

过了腊月,便是闰月,大多数附庐听讲的学子便辞过卢鸿,收拾行装回乡过年去了。柳惜明等持了荐书来求学的,也多半都回家团聚。而卢鸿收入门墙的亲传弟子中,也有宋慎、王威和崔俭玄接到了家书。

崔俭玄倒真的不乐意回去,奈何家中祖母和母亲催得急,在杜士仪似笑非笑提点了抄《汉书》的承诺后,他只得没好气地把那对铜胆留了下来,却称了分量画了大小,发了狠说回去一定铸造一对一模一样的,又千叮咛万嘱咐杜士仪回头若是再去少林寺,一定把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下,等他回来转述,方才耷拉着脑袋上马出山回家。而宋慎王威往年亦是每年回家,他们却不像崔俭玄那样磨蹭,辞过师长后便动身启程。

如此一来,偌大的卢氏草堂便只剩下了寥寥几个学生,杜士仪见这机会难得,便说动了卢鸿,却是把杜十三娘几人接了过来。卢望之二话不说腾了自己的房子,搬去与卢鸿同住。

尽管杜十三娘早就见过杜士仪抄书,可是真正搬过来,面对那草屋中堆放得整整齐齐的那些线装书,她仍然为之动容。每日里见兄长不是抄书,就是去卢鸿那儿单独听讲求教,回来还不忘拨弄琵琶,琢磨着那对铜胆,她只觉得又是心疼又是骄傲,因而索性也不打扰他,一有时间便专心致志地做着手中针线,又或者仔仔细细翻阅琢磨吴九送来的那些账本。

她对兄长素来信服,看着那家小酒肆每天的进账从最初的三五十文,一二百文,不几日猛然跃升到五六百,又到一两千,尽管知道刨除成本,所得并不算极其可观,她仍然高兴得无以复加。

这天已经是二十七了,她正做着手中针线,突然只听得外头一阵喧哗,忙吩咐竹影出去看看。这些天草堂读书的学子虽少,可终究还有几个男子,因而她能不外出就尽量呆在屋子里,这会儿也不例外。不消一会儿,她就看到竹影回转了来。

“娘子,是那几个留在草堂的附庐学子从山溪小潭深处捉了鲜鱼回来,说是冬日不得生鲜,等除夕那一日用来给卢师做汤喝。”

“哦,原来是他们一片心意。这大冷天的,难为他们费如此苦心。”杜十三娘眨了眨眼睛,当缝好袍子上头那最后几针,她便欢欢喜喜地站起身拿了起来,左看右看之后便问竹影道,“你看这袍子如何?”

“娘子做的自然好,郎君一定会高兴得不得了。”

“谁说是给阿兄的!”杜十三娘笑得又露出了右颊那个小小的酒窝,这才开口说道,“卢公是阿兄的师长,又容我暂时寄住在此,便犹如是我阿爷一样。如今新年将至,那些留在草堂的学子都知道千辛万苦去捉来鲜鱼,我总得聊表心意。竹影,用包袱包上,咱们去见卢公。”

草堂前头,杜士仪计算着这些天登封县坊市那家酒肆的收益,计算着裴宁和崔俭玄等人的归期,一时不禁微微出神。

“小师弟?”

肩膀上突然被一只手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沉思的杜士仪顿时吓了一跳,回过头方才发现是卢望之:“大师兄?”

“十一郎才走多久,你就这么惦记想念他了?”

听到这话,杜士仪不禁瞠目结舌,旋即慌忙解释道:“大师兄这是哪里话,我只是在想,三师兄何时回来,到时候见了我那生疏的琵琶技艺,会不会又气急败坏数落我一顿!”

“别解释了,越抹越黑。你这琵琶我近些日子听着,以初学者说来何止是很不错,简直是突飞猛进。倒是崔十一没怎么用心,三郎回来要训斥也是他,哪里会捎带上你?你放心,十一郎虽则在读书上头马马虎虎,可人却从不三心二意,他一定会回来的!”

这话仿佛怎么听,都是话中有话?见卢望之笑得大有深意,杜士仪顿时懒得再解释了,索性直截了当地问道:“大师兄可有什么事?”

“有事?哦,确实是另有一件事,我都险些忘了!”卢望之这才一拍巴掌,旋即笑眯眯地说道,“正旦佳节将至,如今草堂除却你我,只剩下三五个尚未回去的学子,我想问问你,该如何团团圆圆过这个除夕!”

卢望之洒脱地一摊手,突然目光投向了另一个方向:“咦,你瞧,那边十三娘来了!”

“阿兄!”

见杜十三娘带着竹影快步过来,杜士仪立时暂且把除夕怎么过这个问题搁在了一边,露出笑容迎了上前。瞥见竹影手中捧着一个包袱,他便好奇地问道:“这里头是什么东西?”

“快要过年了,这是我亲自给卢公缝的一件袍子。也不曾量过尺寸,不知道合不合身,所以趁着今日来请卢公试一试,若哪里不好,我也好再改。”说到这里,杜十三娘见杜士仪立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她连忙又补充了一句,“阿兄的我也在做,只是还得等几日才能做好。”

“好,好,那我就等着穿你缝制的新衣了!”杜士仪笑呵呵地上前接过了竹影手中的包袱,随即便说道,“卢师正好有空,咱们一块去吧。说起来,还是你比我这做弟子的想得周到。”

得知杜十三娘竟是亲手给自己做了一件袍子,卢鸿颇为意外。然而,见面前那犹带稚气的垂髫少女双手捧着那一袭蓝色袍子,满脸诚意地送到自己面前,他亲手接过之后,摩挲着那厚实的衣料和细密的针线,他的面上便露出了亲切的笑容:“这是今年过年我收到的最好节礼。十三娘,怪不得十九郎一直在人前对你赞口不绝,你这份心意真是让人惊喜。望之,你来替我穿上。”

卢望之连忙上前服侍卢鸿脱下旧衫,穿上新袍。衣服一上身,他就笑着说道:“真的是心灵手巧,大小长短都是刚刚好。卢师,既然穿上了,索性就别脱了,实在再合适不过。”

杜士仪见妹妹听了这些夸赞,高兴得脸上绯红,少不得也凑趣说道:“十三娘既给卢师做了一身新衣,索性等到三十那一日,我亲自下厨做一顿年夜饭。”

话音刚落,他便只听得旁边传来了杜十三娘急切的声音:“阿兄,君子远庖厨,若真要下厨,还是我来吧!”

杜士仪闻言不禁哑然失笑:“这话你从哪里听来的?”

杜十三娘想都不想地答道:“是阿兄从前读《孟子》的时候,我在旁边听来的。而且,本家三叔公也曾经念叨过。”

“君子远庖厨,可不是你想象的那个意思。”杜士仪笑吟吟地轻轻拍了拍杜十三娘的脑袋,这才不以为然地说道,“孟子此说,只是规劝齐宣王。君子远庖厨,不是以下厨为耻,而是君子不忍杀生,因而远庖厨,于是便可不听哀鸣,不见血光。可即便远庖厨,所食禽肉,仍然是杀生而来。所以,归根结底,这君子远庖厨,并非什么值得尊崇的道理,不过掩耳盗铃自欺欺人而已。”

“好!”卢鸿抚掌大笑,旋即面上露出了深深的赞许,“读书绝不可断章取义,十九郎此语解读精妙!既如此,就依你此言,我等你那顿年夜饭!”

第48章 但愿年年好

即便过年却仍留在草堂没有回乡的学子们,多半都是囊中窘迫担心路费。然而,平日他们附庐听讲,并不均摊伙食资费,而是由几个富家子弟请人采买,请人造饭,除了每年那微乎其微的束脩,所费并不多。可现如今富家子弟们带着身边的仆役启程回乡,他们最初不禁担心起了这吃用的问题。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些天来,卢鸿却吩咐小厨房连他们的饭食也一块预备了进去,他们不禁感激不已。

这一日便是除夕,两日前他们就得了卢望之亲自来知会,道是晚饭时分,所有人都聚在卢鸿的草庐一块热闹热闹。平时少有机会向卢鸿请教疑难的几个人自然喜出望外,候着时辰应当是卢鸿午睡起来,便立刻前往草庐。尽管如今是草堂休课的时候,但裴宁不在,卢望之又从来不是那等铁面无情的人,几人围着卢鸿将平素积攒下来的疑难纷纷拿出来问,到最后一个个又是心满意足,又是激动难抑。

直到外间传来了一阵说话的声音,他们这才稍稍安静了下来。今日除夕为求热闹,因而并不是每人面前设一食案,而是一张黑木大食案放在当中,众人围坐在食案旁边。这会儿左右人等闻声抬起头,却见卢望之双手捧了一个条盘进了门,而为他高高打着那厚厚棉门帘的,却是一个娇俏的女童。山中本无女子,但眼下却有主婢二人寄居,几人也都远远见过,知道是杜士仪的嫡亲妹妹和随侍青衣。今次第一次细看,见杜十三娘虽然垂髫年少,可眉眼如画,装扮清爽可爱,一时都看住了。

“咳……”重重咳嗽一声让那些家伙收了心,卢望之这才笑呵呵地说道,“这是除夕夜宴第一道,百岁羹!小师弟说,谨以此羹,祝卢师长命百岁!”

“这个十九郎,实在是会讨口彩!”口中这么说,当杜十三娘亲自执勺分汤的时候,卢鸿忍不住笑呵呵地又问道,“真的是他亲自在厨下忙活?”

“还有竹影和平日造饭的阿黄在打下手。”杜十三娘想着杜士仪手拿一卷食谱在厨下一本正经施为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起来,见众人都在看她,她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只是其中滋味如何却不知道,因为阿兄是按图索骥,拿着一卷食谱在那指手画脚,和她们商量做的菜。”

此话一出,众人看着那一碗碧绿生鲜的汤羹,一时都有些踌躇。还是卢望之在自己的位子上盘腿一坐,满不在乎地捧起碗来喝了一大口,旋即才笑呵呵地说道:“倘若真的是按图索骥,那小师弟真是天才。这道百岁羹鲜香暖胃,好得很!”

他这一说,卢鸿自然第一个取了汤勺用了一口,随即亦是点了点头。其他人见状自也少不得尝试,一时全都放下了心。下一刻,却是竹影又送了一道菜进来,这一回,却是一道生鱼脍。摆上桌之后,竹影便垂手说道:“这原是几位郎君想着除夕年节敬献师长,因而奋力凿开山溪冰层捕得的两尾活鱼,我家郎君让阿黄将其活杀切成薄片,装盘后淋上了梅子酱以及其他作料调成的酱汁,请卢公和各位品尝。郎君说,虽不如金齑玉脍用料考究,酱料丰富,可都是大家的一片心。”

卢鸿见底下几个学子都是满脸兴奋激动,知道杜士仪让婢女传的这话丝毫没有矫饰,不禁笑着说道:“看来今日这顿饭,不止十九郎一个人费心,你们也都辛苦了!”

“卢师如此说,咱们就要无地自容了。我等厚颜在草堂听了这么久的课,只恨没有其他东西可以相报师长,这两尾活鱼,只是聊表心意而已。”

“心意到了,远胜金玉等等身外之物!明年又是新的一年,我便以这杯水酒,于你等共勉!”

“多谢卢师!”

这彼此一杯水酒下肚,气氛顿时热络了起来,杜十三娘放心不下兄长,带着竹影悄悄下去到厨下帮忙去了,卢望之亦是悄然跟了出去,把偌大的地方让给了那几个出身贫家,资质却还不够的学子。随着一道道诸如黄金鸡、生羊脍、醋芹之类的菜上桌,一杯杯米酒下肚,屋子里的气氛自是更加活络,就在这个时候,外头便传来了杜士仪的声音。

“虽则接下来还有几道别的菜,但不食牢丸,总感觉不像是过除夕。各位且尝尝这一道热气腾腾的汤中牢丸。”

见杜士仪进了门,几个学子慌忙都站起身相迎。尽管杜士仪初来卢氏草堂的时候,曾经遭了不少人敌视,可后来朝廷亦是一力捕蝗,而杜士仪读书听讲无不勤勉,数月间抄书几乎等身,而他所传的线装书法,对于他们这些贫寒子弟来说确实最相宜,因而日久天长,他们不禁对其生出了几分钦敬。此时此刻,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的学子甚至亲自上前去接过了那沉甸甸的汤碗,将其安放在食案正中,这才说道:“今夜这顿饭,杜郎君辛苦了。”

“哪来的话,各位为了那两尾鱼想尽办法,绝不逊于古人卧冰求鱼,我如今这又算什么?还有,既是同门,我又在各位之后方才到这卢氏草堂求学,诸位不要见外,和其他各位师兄一样叫我小师弟无妨。”杜士仪一面说,一面扫了一眼那所谓的“汤中牢丸”,想着这饺子在如今竟是叫这么一个古怪的名字,嘴角不禁又露出了一丝笑容。盛了一碗送到卢鸿面前,他四下一看卢望之不在,少不得就先给其他人一一盛了,末了才笑眯眯地说道,“各位尝尝这牢丸滋味如何。”

这汤中牢丸无论卢鸿也好,其他人也罢,都不是没吃过,然而,那碗中的汤却和平日寡淡的清汤不同,色泽微红鲜亮,食之微微有些发酸,而牢丸形状亦是和平日吃过的有些区别,一口咬下去汤汁四溢,虽有人被烫得惨哼一声,但一个下肚,人人都露出了惊喜的表情。

“十九郎,这汤中带酸,不外乎是加了酸梅,亦或是醋,可你这牢丸的内馅……似乎有些特别?”

“是,加了肉汤,至于菘菜,是此前我那昆仑奴田陌在峻极峰脚下亲手种出来的。他闲不住,早早挖了地窖存了好些,而这便是菘菜肉馅。其实我本打算再备几个其他馅料的,今日时间有限,却是来不及了。”

“好了好了,小师弟你也别再去忙了,且一块坐下来吃一些再走!”

说到这里,杜士仪见几个学子站起身来不由分说地按着他坐下,他少不得依着他们,拿起筷子也一一尝了起来。尽管此前放作料的时候,也都叫阿黄和竹影掌握分量,出锅的时候他亦是试过菜,可此时此刻再尝到这些滋味,尤其是这和白菜猪肉馅饺子极其相似的菘菜肉馅牢丸,他仍然只觉得心中洋溢着一股说不出的温暖。

过年的时候……还真的只有饺子方才有那种浓浓的节日氛围!

只做了一小会儿,门帘便再次打起,这一回,他却看见杜十三娘喜滋滋地打起门帘让了卢望之进来。而卢望之手中捧着的条盘上,却是一个蒸笼。当众人手忙脚乱在食案上腾出地方,又放下了那蒸笼,卢望之立时上前揭开了盖子。只见蒸汽氤氲之中,赫然是七八块方形糕团。卢望之亲自挟了一块送到卢鸿面前的碗中,见其面露怔忡,他便轻声说道:“当日卢师一糕续命,我今生今世未敢忘。”

“你呀……居然还记得那么小的时候……”卢鸿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即便摇头再也不提,只是夹了糕细细品尝。也不知道是卢望之对于当年旧事印象太深刻,还是这些年一直在尝试这道糕的滋味,他恍惚间回到了当年救下那孩子,又看到他那双黑亮眼睛的时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方才摇了摇头道,“物是人非,亏你还能做出这糕来……十九郎,你们也都尝尝,虽则是寻常一道点心,细品之下,却别有一番香甜。”

不用卢鸿说,品出两人之间仿佛有些隐情的杜士仪原本也极其好奇。此刻他挟了一块糕入口,立时吃出其中应是加了一丁点枣泥,但除却枣泥,仿佛还有些其他一时猜不透的东西,因而只有微微香甜,更多的是涩口和粗糙,和想象中的可口美食还有很大差距。

不但是他,其他学子也都露出了相同的表情。这时候,卢望之方才漫不经心地笑道:“这是荒年渡荒用的糕,我生怕卢师克化不动,所以特意将粒子都磨碎了。这是把所有剩下的五谷杂粮,从豆子到粟米全都收集在一块做的,一天吃一块,能够熬过最难熬的饥荒。比起粥来说,可以算是那时候最美味的食物。为了这样一块糕,父亲可以卖了儿子,母亲可以卖了女儿,天底下最凄惨的骨肉分离,已经不算什么了。”

即便家境贫寒,几个学子也都挨过饿,可听见卢望之这平静的话语,几个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就连一旁的杜十三娘亦是如此。好在卢望之显然只是刚刚被勾起了旧日情绪,须臾便岔开话题不再提起。当最后一道杏酪甜品送了上来,众人各分了一盏在手的时候,也不知道是谁低低感慨了一声。

“但愿年年好,日日似此时。”

第49章 天子征召

除夕过后便是正旦,卢鸿并不讲课,杜士仪和卢望之赏了结冰瀑布的壮观景象后,从后头小路登上瀑布顶端,站在上头俯瞰那座简陋的授课草堂,以及那些在隆冬之日全数枯黄的草木。下山之后回屋,卢望之便一蹴而就做了一篇《观冰瀑赋》,文成之后给卢鸿杜士仪和几个师弟们看过,众人都赞口不绝,他却满不在乎地丢入炭盆中烧成了灰烬,笑说留着也无他用,还是用来祭春正好。

一晃便过了元宵,卢鸿拗不过杜士仪天花乱坠一阵哄,很是无奈地让他和一大堆弟子奉着去登封县城的坊市看了花灯。

尽管太上皇新丧,但民间在最初的三个月之后,便恢复了一贯的生活,元宵灯会也是照常。登封的花灯比起长安洛阳那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要逊色许多,可在山中清净惯了,乍然看见那热闹喜庆锣鼓喧天璀璨光华的夜晚,卢鸿仍然颇有兴致,这一夜竟也如同那些彻夜狂欢的百姓一般逛到了深夜,随即便宿在了杜士仪让吴九早早安排好的旅舍中,并未惊动登封令崔韪之。

不过,花灯虽连放三天,但卢鸿毕竟年事不小,次日也就回了山中。随着年节渐过,数日之中,陆陆续续也有各色学子归来,除却一如既往送上束脩之外,也有的带来了家乡的特产作为礼物。不过,众人都知晓卢鸿的秉性,尽心意的成分远大于送礼。然而,让杜士仪大为奇怪的是,回家完婚的裴宁也就罢了,却是连崔俭玄也丝毫没有任何音信。他本想让吴九去登封县廨打听一二,可听吴九提到一个消息,立时就打消了那念头。

就在去岁年末,为相数载的姚崇与新上任不多久的源乾曜一道罢相,接替他们俩的,正是同样赫赫有名的宋璟和苏珽!须知崔俭玄和他这种只需要顾着妹妹,其他不用太多理会的孤家寡人不同,崔家满门皆为官,在这种政局变动中,说不定会有什么动作,所以崔俭玄才暂时回不来!

一晃到了二月初,崔俭玄和裴宁仍尚未归来,但王威等人却陆陆续续回来了,草堂之中其他回来的学子已经很不少,杜士仪再留着杜十三娘自然不便,即便心中不舍,但他还是不得不将其送了回去。杜十三娘和竹影主仆再加上田陌这一走,他立时觉得身边冷冷清清,纵使卢望之还是一如既往不拘小节玩笑打趣,可他却总觉得没什么精神,就连一贯能静心的抄书,也偶尔会一时走神。

这一天从卢鸿的草庐中单独求教了一个时辰辞了出来,他才刚把手头书卷丢在临窗的书桌上,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了大呼小叫。

“大师兄,大师兄!”

想起卢望之一大早奉命去嵩阳观替卢鸿送信给如今去向成谜的司马承祯,杜士仪立时出了屋子。见外头那人赫然是去岁自己和崔俭玄初次来此时救过的那个薛六郎,他不禁微微一愣。这个声若洪钟却胆小怕蛇的世家子弟是和柳惜明一样持了荐书来求学的,虽没有正式行礼,但每月的课业也是卢鸿亲自批答。只是,此人大约是因丢脸的情形落在了外人眼中,一向都避着自己和崔俭玄,和柳惜明也断了往来,在整个卢氏草堂的众多学子中,算得上是不甚起眼的。他记得柳惜明至今尚未归来,这薛六郎似乎也是,不想今天却突然出现了。

“是小师弟啊……”薛六郎眼神闪烁了一下,随即便佯装若无其事地问道,“大师兄可在?”

“大师兄到嵩阳观去了。”

“那二师兄呢?”

“二师兄和四师兄去山中采摘草药了,其余几位师兄正好也不在草堂。倘若急事,我可以带你去见卢师。倘若不是急事,几位师兄傍晚前后必定回来了。”

听到这话,薛六郎不禁犯起了踌躇,好一会儿方才强笑道:“没什么太要紧的事,我还是回头再来找大师兄吧。”

见人匆匆忙忙就走了,杜士仪突然注意到,薛六郎裤腿上满是泥泞,显然是在入谷那条小路上一路疾驰。尽管这一冬的几场大雪都在年前,年后天气渐暖,那条山路倒也能跑马,可往日总得慢行,要溅出这样的泥点子,可想而知速度有多快。薛六郎分明是为了急事而来,这会儿又含含糊糊过去是怎么回事?想到这里,他不禁满是狐疑。可薛六郎的态度摆在那里,他就算上前追问也未必有用。思来想去,他只得转身回了屋子。

要是崔俭玄那家伙还在,倒是能与其联手用些其他办法试探试探,如今也只能等卢望之回来之后再说了。

回屋之后专心致志继续抄了几页书,杜士仪便渐渐忘记了刚刚心中的疑窦。可就在他提笔又蘸了一次墨时,外间突然传来了更嘈杂的喧然大哗,间中还夹杂着不少学子的嚷嚷。情知是出了什么大事,他连忙丢下笔快步出门,入目的第一件物事便是山路处那高高飘扬的两面赤旗,紧跟着便是数十骑卫士簇拥着当中一个红袍官员。那一刻,他不禁轻轻吸了一口气,心里冒出了一个本能的念头。

这排场远大于此前奉旨巡视各州县捕蝗事的监察御史刘沼,再加上那官员赫然服绯,恐怕此行来意绝非寻常!如此说来,之前薛六郎匆忙赶来,怕是就为了在路上遇到了这一行人,可恨竟不早说!

他脑海中的这个念头刚刚闪过,就只见一骑人排众而出,策马到了那些围观学子面前,高声说道:“奉天子诏,征嵩山隐者卢鸿!”

闻听此言,杜士仪心中再无迟疑,他一把拎起袍子下摆,一溜小跑往最深处卢鸿所住的草庐奔去,身后那些学子的惊叹声和议论声,他都丝毫没来得及理会。待到疾步进了屋子,因见卢鸿坐在居中的坐榻上,面上满是凝重,显然也听见了动静,他连忙趋前行礼道:“卢师,外头的天使……”

“我一介世外隐居之士,既未有治国之能,也未有治国之志,何至于天子一再征召?”长叹归长叹,卢鸿还是示意杜士仪扶着自己站起身,旋即淡然说道,“走吧,看看这一次又是何诏命!”

当杜士仪扶着卢鸿来到那位业已下马,此刻正笑容可掬捧着一个铜筒的那位绯衣官员面前时,这才发现此人颇为年轻,约摸只三十岁出头,下颌唇上蓄着黑须,仪表堂堂。两相厮见之际,其人甚至抢先行礼,紧跟着便含笑说道:“卢公大名,如雷贯耳,仆李林甫,忝为太子中允。今日能奉圣人诏命征卢公出山,不胜荣幸。望请卢公体谅圣人求才若渴之心,受命赴东都,不负圣望!”

听到这一番恳切有礼的话,旁边不少学子都为之动容,可杜士仪却是大吃一惊。此时此地见到这位异日权倾一时的权相,着实在他意料之外。而且,太子中允是正五品下的官员,再加上身在中枢,相比出身清河崔氏的崔韪之也要高上不止一筹,更何况李林甫更年轻,竟已经如此官运亨通!

“老朽之身,不敢当如此谬赞。”卢鸿接到征召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扫了一眼李林甫身后那些托着盖有红绸的托盘,一个个犹如钉子一般站得笔直的卫士,他便淡淡地说道,“天下贤士才俊比比皆是,愚一介山野草民,何称贤才?”

不等卢鸿继续谦辞,李林甫便收敛了几分笑容,双手掣出了手中竹筒:“卢公请勿一味谦辞,这是圣人的征书,还请卢公一阅之后,再做决断不迟。圣人一片诚心,卢公还请好生体味才是。须知君臣大伦,不可废也!”

这礼法君臣压下来,杜士仪顿时感到卢鸿的手臂为之一僵。即便是他,也能体味到此言之重非同小可。沉吟片刻,他就悄悄松开了手,见卢鸿肃然正了衣冠,凛然双手接下那诏命,他更是不动声色地退后了一步。然而,站在卢鸿身后的他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这位师长打开竹筒取出内中那张看似寻常白麻纸的诏书时,面色比先前更加凝重。

“朕以寡薄,忝膺大位。尝恨玄风久替,淳化未升,每用翘想遗贤,冀闻上皇之训。以卿黄中通理,钩深诣微,穷太一之道,践中庸之德,确乎高尚,足侔古人。故比下征书,伫谐善绩,而每辄托辞,拒违不至。使朕虚心引领,于今数年,虽得素履幽人之贞,而失考父滋恭之命。岂朝廷之故与生殊趣耶?将纵欲山林不能反乎?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今城阙密迩,不足为难,便敕赍束帛之贶,重宣斯旨,想有以翻然易节,副朕意焉!”

前几次的征书,卢鸿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相比之下,如今这份诏书的措辞隐隐之中透着凌厉,简直是断了他再次谦辞的可能。他当初就是眼看朝中那种你死我活的权力倾轧,对当官没了丝毫兴致,再加上妻子早故,儿子夭折,这才索性隐居山中。只是没想到,所谓的名声一大,竟是又把他推到了这样尴尬的境地!想着想着,他便只觉得一阵说不出的倦意,就在这时候,旁边的一只手稳稳扶住了他的胳膊。

“李中允,卢师年前才行过金针拨障术,过冬之际又病了一场,如今身体尚弱,恐怕难以应召。”

李林甫刚刚就看见了搀扶卢鸿出来的杜士仪,此刻闻言又扫了一眼,见其目视卢鸿满脸担心,他自忖话已经说得够透彻了,当即似笑非笑地点点头道:“这些币礼都是圣人所赐,还请卢公收下。仆这数日会留在登封县城,若卢公回心转意,可遣人告知。”

第50章 礼有大伦

天使莅临的场景,在卢氏草堂求学多年的学子曾经见识过,因而当李林甫一行人离开之后,那些年轻一辈的一时激动难抑议论纷纷少不得便有资历老的出来笑话他们见识浅薄。其中一个年近四十的老生更是嗤笑道:“你以为卢师是那些把隐居视为终南捷径的庸夫俗子!此前圣人几次征召,卢师都不曾出山应命,这次定然也不会例外!”

“可天子诚心征召,卢师一再抗命,万一使得圣人震怒怎么办?”

“大师兄又偏偏不在,几位师兄都还没归山……”

在这些各种各样的议论声中,杜士仪搀扶卢鸿回到了草庐。见其拿着那一卷白麻纸面露怔忡,他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在坐榻上坐了,这才轻声说道:“卢师,毕竟暂且拖延了过去,您不如先休憩一会儿,慢慢再作决断。”

“你婉拒刘沼的那一次,他本就不是诚心而来,你敷衍两句,他也就去了。而此前圣人虽征召数回,但往往都是秘书省派员下来,此次居然是差遣五品以上官……唉!”卢鸿轻轻摇了摇头,旋即将白麻纸诏书递到了杜士仪面前,“这一卷征书,你也不妨看一看吧。”

杜士仪此前在身后只约摸窥见其中寥寥数语,此刻卢鸿既然允准,他连忙双手接过,旋即徐徐展开。从头到尾看完了这短短的诏书,品味着其中字句的深意,他忍不住也是心中一沉。

从学大半年,卢鸿的性子他已经很清楚了,淡泊名利有教无类,闲时召集学生问难,诗文集会,乃至于与一众友人互书诗文唱和,书画娱情,对于史话中那些明君贤臣治国之理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但对于官场名利却一丁点兴趣都没有,所以不应征召并不是矫情,而是真心。

想到这里,他便将诏书交还了回去,见卢鸿揉着眉心满脸疲惫,他知道自己此时留着也劝慰不了什么,当即便辞了出来。出了草堂,得知卢望之仍然没有回来,他不禁眉头紧锁,回到屋子里抄了许久的书也仍然不能平静心情。

直到傍晚时分,卢望之方才赶了回来,得知自己不在的时候竟有天使莅临,这位素来散漫不拘礼节的大师兄亦是一时眉头紧蹙。而宋慎侯晓等人先后返回,对于这再次送到草堂的征书,竟都有些一筹莫展。几个人汇集草堂商量对策之际,既有人劝解卢鸿勉为其难应征,也有人坚决认为不当应征,一时各据其词争论不下,只有卢望之和杜士仪始终一言不发。

这一夜,也不知道草堂中有多少人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因而大清早杜士仪顶着黑眼圈出来,一眼看到卢望之亦是眼圈青黑,两人你眼望我眼,卢望之便笑了起来:“没想到连聪明绝顶的小师弟也成了这样子……别想这么多了,总而言之,昨夜我服侍卢师安寝,他已经做了决定。既然之前一直不应征召,没有如今因为诏书严厉,就勉为其难应召的道理。当今圣人诛逆韦复社稷,雄才大略,应不是那等无心胸之人。”

话虽这么说,这一日卢鸿亦是照常开讲《礼记》,然而,杜士仪总觉得心里放不下。午后时分,他站在冰层融化,水流比起雨季却大为不如的瀑布前头,抱着双手微微发呆,直到一阵马蹄声传入耳中,他方才转过头去,却是看到一行人从山路那边行来。

他本以为又是李林甫那一行,可细细一看,只见最前头的那人大约二十出头,身材粗壮魁梧,一身土黄布衣,身后其他人亦是服色整齐,看上去更像是豪门仆从。果然,不多时,便有人大声嚷嚷道:“东都永丰里崔家来人给卢师送年礼了!”

得知是久未有音信的崔俭玄派了人来,杜士仪自然立时赶了过去。不过,卢望之却比他早到一步。得知回了东都的崔俭玄这次派出的不是寻常从者,而是让自己的乳母之子苏桂领着五六心腹前来送年礼,杜士仪立时忍不住和卢望之对视了一眼。两人也不再追问其他,当即把苏桂领到了卢鸿的草庐。而苏桂在恭恭敬敬致以问候,以及送上那些各色礼物之后,登时毫不迟疑地说出了此行最重要的另一个目的。

“卢公,卢郎君,杜郎君,我家郎君差遣某前来草堂,一则是问候送礼,二则是为了这些天发生的变故。去岁年底,姚公连番上书请辞,并举荐了宋都督代己。此后,姚公和源公一并罢相,而宋相公和苏相公已经拜相。圣人原定年初巡幸东都,谁料想太庙祭室却突然崩塌,经姚公上书劝解,方才按计划巡幸东都。为此姚公虽致仕,依旧五日一朝荣宠依旧,就在日前还上书奏请各州县多举忠良贤才。尤其是山野草泽多有贤才隐者,应征召授官,以求再无人才遗漏。”

一听这话,杜士仪登时眉头一挑:“莫非是提到了卢师?”

“正是。”苏桂点了点头,随即恭恭敬敬地说道,“虽则两京附近,隐居山野的高士众多,但若论声名,无过于卢公。听说姚公奏疏一上,便有人提到了卢公,故而圣人立刻下了征书。”他犹豫片刻,最后还是直言说道,“我家郎君回了东都之后,因前来求学于卢公的事人尽皆知,慈惠坊姚家大郎还亲自来探问过。后来吾家郎君得知圣人打算下诏征隐士,本就急着想要赶回来,谁知道太夫人却突然病了,最后郎君不得不以送年礼为由,派了某前来报信。”

“十一郎有心了……昨日,圣人的征召诏书就已经来了。”

苏桂听了卢鸿这话,一时大讶,见杜士仪满脸苦笑,卢望之亦是眉头紧皱,他知道自己还是来晚了。不过,该带到的话已经都带到了,他行过礼后便知机地提出告辞。杜士仪扫了一眼卢望之,便起身把苏桂送了出来。到了草庐外,他就直截了当地问道:“你家郎君差遣你来之前,可还有什么别的吩咐?”

苏桂仿佛早知道杜士仪会有这一问,四下里一看便压低了声音说道:“杜郎君,我家郎君说,书信不便,只能带口信。事已至此,他恐怕一时半会难以回返。您得劝一劝卢公,此前已经辞过三次朝廷征召了,这次倘若再辞,恐怕朝中会有非议,保不准还有人会借此为难,还请郎君多多劝说,请卢公其勉为其难应命。

这次前来征召的使者李林甫是右武卫大将军彭国公李思训的侄儿,宗室子弟,年纪虽不大,可不少公卿都为其姻亲,那些王宅公门之中,他也都是座上客。此人应命而来,若有不成,回去之后必然会在朝中显贵面前添油加醋,对卢公极其不利。郎君还说,此行随某同来的人,留下二人随侍卢公左右,以便日后侍从前往东都。”

听了这话,杜士仪不禁讶异地挑了挑眉。崔俭玄尽管对读书听讲兴趣不大,但对卢鸿却颇为敬重,如果不是被家中绊住,凭着这家伙的性子,溜都能溜出来,决计不会一去不复返。算算当今天子李隆基登基已经好几年了,如今甚至连姚崇都说罢相就罢相,足可见天子权威之重。若是要强征一个隐士,个人意愿所能够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微乎其微。不过,崔俭玄派人通风报信是正常的,可能够分析得如此丝丝入扣,仿佛不像是他印象中那位崔十一郎。

当着苏桂的面,他自然不好表露出如此诧异,点点头后,又让苏桂给崔俭玄带去口信,道是自己会见机行事,等到苏桂留下两人,他远望着那崔氏一行家仆消失在了山路的尽头,不禁若有所思地又出起了神。就在这时候,他听得背后传来了一个声音。

“可是十一郎给你带了什么口信,让你这么一副面沉如水的模样?”见杜士仪扭头看了自己一眼,随即沉默不语,卢望之不禁笑了起来,“我就知道如此!你和十一郎平日里就形影不离,现如今他派了人来给卢师通风报信,少不得会额外嘱咐你什么。不过,你也不要杞人忧天。天底下有的是雄心勃勃,一心想着青云直上一展抱负的人,也有一心只求钻研学问有教无类的人,卢师便是后者。朝中风云如何,和山野之人无干。”

见卢望之说得这般简单,杜士仪不禁笑道:“大师兄真豁达!”

“不是豁达,无欲则无求。卢师亦是如此,周旋朝贵之中,仰人鼻息度日,如此生活,卢师是决计不愿意去过的!”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虽说我很想附和大师兄,但今次之事,恐怕无法如此简单善了。”

杜士仪苦笑一声,随即便大步回了草庐。见主位上怔忡歪坐的卢鸿看也不看旁边堆着的各色盒子礼物,他便在其面前跪坐了下来,郑重其事地说道,“卢师屡辞征召,海内传为美谈,然弟子斗胆请问,卢师辞征辟,如今已经几次了?”

卢鸿尚不及回答,杜士仪身后进来的卢望之便代为答道:“不算此次,前后已经三次了。”

“不错,已经三次。三次婉辞,圣人却不以为忤,今次再度使人持币礼征召,传扬开来,人皆会说圣人求贤若渴,而卢师极有可能却会背上恃才傲物之名。更何况今次征书措辞不比从前,而且朝中风云变幻,山野之人也未必能够独善其身。卢师虽淡泊名利,但正如诏书以及那李林甫所说,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若一味推辞,异日难免有人以此相责。”

听到背后一阵脚步声,杜士仪知道卢望之也进了屋子。抬头见卢鸿面露郑重之色,他便深深吸了一口气,一字一句地说道:“而且,此刻受了征召前往东都面君,卢师大可在御前坚辞出仕!如此一来,不但圣人明了卢师心志,天下人亦会明白卢师的为人。”

卢鸿若有所思地摩挲着身前那上缘早已被磨得极其光滑的凭几,轻轻点了点头:“也罢,那就去吧。不过,你既然此前已经辞之以我去年行过金针拨障术,冬日又病过一场,那便暂且拖着,能拖过今年最好。否则,如今草堂各方学子都已经回来了,若是让他们一番奔波白费,岂不是耽误了他们的课业?望之,你到时候随我同行。至于十九郎……”

“还请卢师届时也允准我一并同行。说起来,我和十三娘离乡久未归,趁着此次前往东都,到时候我还想带她顺便回长安一趟。”

第51章 人心向背

草屋中,吴九见杜士仪随手翻着那一本本厚厚的账簿,心里忍不住有些七上八下,生怕其从中挑出什么错处来。许久,他才看到杜士仪抬起了头,合上那最后一本账簿,看着杜十三娘说道:“也就是说,这三个月间,刨除必要的成本,所得是二百贯?”

“是,阿兄。因为此前是过年节的关系,接下来应不会有这样好的所得了。”

“嗯。”

杜士仪若有所思地冲着吴九点了点头:“这样,我已经让田陌给崔明府送了信,你把其中一百贯送去县廨给崔明府,就道这一百贯是偿还崔十一郎当初借出的本金,请他代为送回东都永丰坊崔家。那余下一百贯,你给我设法换成金子。接下来租约还剩三个月,再有产出,你还是将其中一半先送去给崔明府处,权当是崔十一郎的利钱。”

吴九在县廨应奉多年,浑身消息一点就动,再加上这几日登封县城内也传出了一点风声,他忍不住小心翼翼地试探道:“郎君,听说圣人下书征卢公,可是真的?”

“没错,不过卢师如今大病初愈,得休养一阵子,到时候我也要随着一块去东都。”见杜十三娘满脸的意外,杜士仪便笑道,“十三娘,我已经请了卢师允准,出行的时候也会带上你。若是回头万事顺遂,我们就再回关中一趟看看。这一出来便是一年多,连樊川家中如何我都快要忘了。”

“啊!”

杜十三娘固然喜出望外,吴九亦是吃了一惊,随即明白杜士仪要兑黄金却是为了去洛阳后的开销,心中不禁五味杂陈。此前杜士仪替他还了那笔险些把他逼死的债务,要说不感激那自然不可能,可从自由身到为人奴婢,他心里难免有些不自在。更何况那酒肆的生意如今要多红火有多红火,可所得与他再不相干。相形之下,他在那五百口猪上也不知道投入了多少,到头来辛辛苦苦只是一场空。就在他低头气闷之际,突然耳朵又捕捉到了一句话。

“接下来那三个月的营收,除却送一半去崔明府那儿,剩下的一半,便是你的所得。”见吴九一下子抬起了头,脸上赫然写满了难以置信,杜士仪便笑着说道,“此前你想来也投入了众多本钱,该受的教训也已经受了,那些钱也是你该得的。等我出发去东都之际,便到县廨给你放良文书,那时你就是自由身了。”

倘若说最初是难以置信,那听到放良文书四个字,吴九更是觉得犹如梦中。须知如今小康之家也往往蓄上一二奴婢使唤,终其一身都是主家之人,至少他几乎不曾听见有哪家放免过奴婢的。他当初签字画押之后,就没奢望过此生还能豁免。他使劲吞了一口唾沫,见杜士仪丝毫不像是说玩笑话,他心头一热,不禁双膝一软跪了下来,本能地磕了几个头。

“郎君恩重,某无以为报……某虽粗人,却还知道忠义道理,此生当竭力随侍左右听候差遣,绝不敢求郎君放免。”

“随你吧。”杜士仪无所谓地摆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道,“你只自己好好思量就是。倘若今次错过,他日你但求放免,我却未必答应了。好了,我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先去吧。”

等到吴九毕恭毕敬又磕了一个头后起身告退,杜十三娘忍不住开口问道:“阿兄,缘何又不要他了?”

“留一个三心二意的人,还不如不留。所以,等他想清楚了再说。”杜士仪看着攒眉沉思的杜十三娘,忍不住又和从前一样,伸出手去轻轻揉了揉她的眉心:“这些事情你不用去想,卢师说是要应征,但恐怕要拖到年底甚至明年了。与其思量这些,你倒不如想想自己喜欢吃什么,这春天一到,正是播种时节,田陌前几日到草堂来送东西的时候,就已经对我说要多垦几分地出来,除了种菜蔬之外,他竟还打算种些小麦。”

见杜十三娘点了点头就立时叫上竹影出去了,杜士仪这才来到东屋,在自己当初只能一动不动躺着的那张竹制卧床上躺了下来。他一只手缓缓转动着手中铜胆,另一只手轻轻摩挲着那历经多年光滑无比的床沿,眼前仿佛浮现出了当初自己挣扎不能的一幕。

一晃一年多过去,随着他做的一件又一件事,他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已经日益增加,更何况,他可不是从前那个杜十九郎!

当李林甫带着从人如约在三日后到访,得知卢鸿身体尚未大好,兼且草堂弟子众多,需得徐徐安排,动身之日如今无法确定,但却准备了一份奏疏请其代为转奏,他虽说有些不悦,但想到此前那几趟下征书的官员都是无功而返,他思来想去也就姑且答应了。毕竟,即便他觉得此行手到擒来应该理所当然,可卢鸿从前一而再再而三地婉辞过征书,万一固执劲再犯,他若是真的强征而惹恼了人,这一趟扑空回去,必然少不了会遭人中伤。与其如此,还不如如实复命,如此天子恼的也不是他。

想来卢鸿也是海内名士,决不至于出尔反尔!

李林甫这一走,那些背井离乡前来求学的其他学子,也都从最初得知天子征召时的兴奋和激动中回过了神来。毕竟,倘若卢鸿就此出仕,他们再到何处方才能访求到如此学问精深却又有教无类的师长?因而,当这一天卢鸿在草堂中为弟子们讲课的时候,捱到一堂讲完,忍不住就有人嚷嚷了一句。

“卢师不能辞征不往吗?”

这一言起头,自然少不得有人附和,但也有人讥刺道:“天子征书,岂是说辞就辞?我等学业固然重要,但总不能不顾卢师为难!”

此说也激来了众多应和,眼见众说纷纭,卢鸿少不得举了举手,见底下渐趋平静,他便微微笑道:“我如今身体尚孱弱,就是启程前往东都,也应在年底或是明年,更何况顶多数月便回,届时仍会开堂讲课,你等不用担心。”

听到下头传来了一阵难以抑制的欢呼,他又含笑说道:“治国平天下,非我所能,但日后若你等之中能出几个经天纬地之才,能够辅佐天子,为政一方,那我为人师长,便能心满意足了!”

等到那一阵轰然应诺渐渐止息,他方才继续说道:“正因为学海无涯,我至今尚未体味到学问真谛,尔等也不可稍有懈怠。从即日起,草堂将常开问难,不论我及尔等,彼此印证所学,必然都能够有所精进!”

“谢卢师教诲!”

尽管天子征书一度在草堂引来了众多议论,然而,卢鸿表示会应征前往东都,却不是现在,得等到身体养好,更勉励上下弟子潜心向学,草堂中顿时一片蔚然成风的好学氛围。每五日的问难更是由诸学子将近日疑难一一书写于纸上,届时汇总一题一题提出,不拘谁人都可踊跃解答,错者不论。因而,每次说是两个时辰的问难,一度都会延长到三个时辰甚至四个时辰,自旦达夕,甚至时而会自夕达旦,一时人人获益匪浅,自然更加乐此不疲。

转眼间便是三月,崔俭玄和裴宁先后让人送了信来。崔俭玄在信中言简意赅地说,自家祖母病势沉重,恐怕一时半会难以回返;而一贯冷傲的裴宁也同样是陷入了麻烦,信中道是兄长给自己定下的未婚妻家中遇到了一些事情,因而身陷洛阳无法回返,很是表了一番歉意。无论前者还是后者,纸卷上的字无不是力透纸背,谁都能看出两人对于没法归来的郁闷。

尽管少了个常常语出刻薄,关键时刻却很靠得住的朋友,又少了个面冷心热,严格却助益匪浅的三师兄,但既然两人回不来,杜士仪也渐渐习惯了这种充实到紧张的日子。抄书、听讲、问难、琵琶、乐理、骑马、练铜胆、跟四师兄爬山,再加上还要回去探望杜十三娘,他几乎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半,一天能有二十四个时辰。然而正因为如此,他几乎能够清清楚楚地感觉到,自己正在经历着人生中最大的蜕变。

这一日正值月末,因草堂中又要采买炭米,他便和卢望之带着两个崔氏家仆前往登封县城。甫一进城,沿着城中那条南北向的嵩阳街尚未来到坊市,杜士仪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了疾驰的马蹄声,继而就是嘹亮的大喝。

“圣人下诏,大赦天下!”

闻听此言,杜士仪忍不住和卢望之交换了一个眼色。情知登封县廨前的告示牌必定会贴出这大赦诏的内容,一行人少不得先折往了县廨。果然,告示牌前已经挤满了人,县廨的刀笔吏贴好了榜文之后,便大声说道:“圣人诏命,大赦天下罪人,唯谋反大逆不赦;河南府免租庸调一年;河南府及河北道去岁遭水灾以及蝗灾各地,无用交纳今岁地租;武德贞观旧臣子孙无官位者,令各方官府访求后人上奏;隐逸山林名声显赫却不愿出仕者,州牧上奏举荐!”

那一句句原本对仗整齐的骈文诏书被他这一解释,拥挤在那儿的人们一时间都听懂了,四处立刻传来了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