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花斋外头的禁卫曾经放松过一阵子,但不数日便又立刻森严了起来,以至于她的所有信息渠道全数断绝,连月以来都不曾见过儿女一面。

武惠妃甫一进宫不久便集万千宠爱于一生,虽则在生儿育女上头历经了几次磨折,而后却顺利斗倒了王皇后,最终得以独霸后宫,哪里曾经历过这样的冷遇?她平生第一次体会过,那些失宠的嫔妃往日是怎样独守空房寂静冷清,可她们至少还能够踏出自己的宫门四处走走,她却只能看见头顶上的那片天空。她顽强地挺过了一天又一天,只盼着外头能传来东宫定储的好消息,可就连这样的微薄期冀也变成了奢望。

什么消息都没有,什么盼头都没有,她的身体立刻极速垮了下来。

这样的天寒时节,偌大的寝殿中却只烧了两个火盆,武惠妃只觉得一颗心比这天气更冷。尽管人已经消瘦得形销骨立,可她仍然执意让瑶光搀扶自己站起身来,踉踉跄跄到了金花斋门口。

即便瑶光用一袭狐裘将她包裹得严严实实,可那扑面而来的寒风却让她连打了几个寒噤,目光随即就落在了那些陌生的禁卫身上。这一刻,失宠的王皇后、赵丽妃、皇甫德仪……一张张她以为早已淡忘的脸突然转着圈在眼前出现,让她越发心烦意乱。

“滚,全都给我滚!你们都是我的手下败将,轮不到你们来嘲笑我!”

武惠妃神经质地挥舞着袖子,试图将这些幻象扑灭,可仿佛是在嘲笑她一般,那一个个人影在消散之后,却又在不远处重新聚合,一个个嗤笑不已。这些日日夜夜以来,她们都是她挥之不去的梦靥,而外头那些仿佛木头人似的禁卫,别的话不会透露半个字,唯一会私底下议论的,就是愈演愈烈赵丽妃鬼魂作祟的传闻。这也让她更加难以安寝,甚至连曾经用在李隆基身上,用于助眠的安神香都没了效用。

“惠妃,惠妃!”瑶光慌忙死死抓住了武惠妃的胳膊,心里同样是又恨又怕。作为惠妃这么多年最心腹的婢女,她当然知道如果武惠妃有什么万一,她更是休想有什么好下场,于是,她只得苦苦劝道,“惠妃想想寿王,想想盛王,还有三位公主……”

在瑶光带着哭腔的劝说之下,武惠妃的癫狂之态终于渐渐消止,然而人却无声无息地滑坐在地。见殿外那些禁卒对于她们主仆二人仿佛没有半点在意,甚至都无人回看,她只觉得满腔愤懑无处抒发,可更多的则是后悔。她后悔当初想得太单纯,什么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李瑛兄弟三个心慈手软,根本就不是李隆基的对手,而她也没能当成那个渔翁!如果她只想着诓骗那三人入宫,而后到御前哭诉,也许东宫宝座早就入手了!

可现在后悔还有什么用?李隆基对于敌人,无论父亲姑母还是妻子儿子,全都不曾手软过,她这个枕边人又凭什么痴心妄想?可是她还有儿子,李林甫也曾经答应一定会力挺她的儿子,为何到现在仿佛一丝一毫的进展都没有?

被连月以来的幽禁,以及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所困,武惠妃突然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下子昏厥倒地。见此情景,瑶光登时大惊失色,连声呼唤惠妃未果之后,她也顾不得在这些禁卫面前碰过多少钉子了,拎着裙子从高高的台阶上跑了下去,一把抓住一个禁卒涕泪交加地求恳道:“求求你,求求你了,给惠妃请个御医吧,这三天惠妃已经昏过去好几次了……”

然而,让她绝望的是,那禁卫只是嫌恶地用力抽回了手,将她甩在地上,对于她的连番恳求却置之不理。而其他人仿佛也没这么一回事似的,根本没有朝这边投来半点目光。面对这样的绝境,瑶光只能挣扎爬起身,踉踉跄跄回到了金花斋门口。见武惠妃依旧无声无息地躺在那里,她不得不竭尽全力架着人跌跌撞撞回到了寝殿。

这座金花斋曾经是整个兴庆宫中最热闹的地方,有最乖巧的内侍和宫人,有最华美的器皿摆设,也时时刻刻都有歌舞娱兴,可现在,这里什么都没有,就连在这儿服侍的内侍宫人,也都一个个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仿佛就从来没有存在过似的,如今只剩下了她和武惠妃两人。她甚至从来没有看见过寿王盛王以及其他公主的身影,也不知道他们是被挡在了兴庆宫之外,还是也同样遭遇了不测。

而这一次,屡试不爽的掐人中已经再也难以把武惠妃叫醒,瑶光只觉得一颗心渐渐沉入了深渊。她只觉得武惠妃的额头越来越烫,气息也越来越紊乱,可是,无论她怎尽力施为,却找不出任何可行的办法。直到最后,她颓然坐在床前,脑海中浮现出武惠妃受册为惠妃时的那一幕。

那时候,无论是武惠妃,还是她,全都相信,距离最终入主中宫母仪天下的那一天已经很近了,可是,一切都是她们的痴心妄想。咫尺天涯,那一步竟然成了永远跨越不过的天堑!

当武惠妃薨逝的消息一层层转报到李隆基面前的时候,这位大唐天子手中的朱笔陡然落下。他没有用其他的借口遮掩,脸色一下子变得极其黯淡,好一会儿才对正随侍身边的高力士吩咐道:“力士,你亲自去和太常寺操办吧,按照……皇后之仪发送!她生前既然朕满足不了她,如今她死了,朕还能送她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

皇后之仪发送!

殿中其他屏气息声侍立的内侍宫人无不悚然。既然在天子身侧,有些信息即便听不见也能察觉得到,武惠妃因惊悸癔症而在金花斋休养,这是对外宣称的消息,可事实究竟如何,他们隐约都能猜到几分。可明明是天子把武惠妃丢在金花斋自生自灭,现在却又决定以皇后之仪为其办丧事,这是什么意思?

高力士跟着李隆基三十年,对此却仿佛早有所预料似的。他恭敬地应了一声,随即又问道:“敢问陛下,谥号是由太常博士来定,还是陛下亲拟?”

“若交给那些太常博士,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闹剧。就如此……谥号,贞顺皇后!”

武惠妃薨了,谥号贞顺皇后!

这样一个消息一夕之间在大街小巷疯传,就连一直被挡在宫外,数月以来没能见过母亲一面的寿王盛王以及上仙、咸宜、太华三位公主也全都为之愕然。他们也不是没有怀疑过母亲因为李瑛三人被废之事遭了父亲厌弃,因而失宠,可如今武惠妃一死,竟是追封皇后,这无疑打破了之前的所有猜测!如果武惠妃真的失宠,李隆基大可简简单单随便办丧事就行了,何必追封皇后,大肆操办?

要知道,先头王皇后早已被废为庶人,这是当今天子后宫之中,唯一得到皇后尊封的妃嫔,哪怕是在死后!

因此,咸宜公主驸马杨洄舒了一口大气,当即第一时间来到了寿王宅中求见李瑁。见这位大舅子满脸戚容,他就直言不讳地说道:“大王虽则伤心,但还是需得打起精神来,不要让已故贞顺皇后的一番苦心白费。要知道,既有皇后尊封,大王今后就是名正言顺的嫡子!东宫虚悬,总该是先嫡后长,大王是理所当然的人选。而且我听说,寿王妃近来入宫过几次,身为儿媳如此得陛下信赖的,她是第一人,大王夫复何忧?”

身为皇子,寿王李瑁自然不会不曾对那至高无上的宝座动心,可如今母亲新丧,妹夫就来说这些,他难免生出了几分犹豫。在杨洄再三劝说他亲自去玉真观接回寿王妃之后,他方才勉强开口说道:“既如此,我就去一趟吧。不论如何,母亲故去,她也该回来守丧的。”

而玉真观中,玉真公主和固安公主也正在亲自为玉奴打点行装,预备送她回寿王宅。即便万分不舍得让人回去,可武惠妃终究是婆婆,玉奴身为儿媳,有的是各种应尽的义务。于是,当外间传来寿王亲自迎接王妃回家的通报时,玉真公主不禁冷哼了一声:“原来他还不蠢!”

还不蠢?早在听说天子频频召见寿王妃的消息之后,就该有所动作了,还一直拖到今天,武惠妃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所以会生出这么一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儿子来!

固安公主暗自哂然,却和玉真公主一块亲自把玉奴送出了门,叮咛嘱咐了李瑁好些话,才远望着那一行车马远去。等到人一走,回房的路上,玉真公主不禁忧心忡忡地对固安公主问道:“论理阿武做出这样的事情来,阿兄断然容不下她,这数月以来将其幽禁宫中就已经很明显了。那为何时至今日,又追封其为皇后,难道真的有意杀母立子,由此禁绝日后可能有的后宫干政?”

“这是汉武帝便做过的老勾当,但陛下的想法,旁人难以猜测。只不过……”固安公主顿了一顿,这才低声说道,“寿王如今占据了半个嫡字,但若要论长,庆王固然破相,还有忠王在。嫡和长各有人占据,还要看陛下怎么选了。”

玉真公主经过的宫变已经有多次了,此刻须臾领会到了固安公主言下深意。倘若以忠王为东宫,那么,寿王李瑁且不提,一向支持李瑁的中书令李林甫自然会以忠王为眼中钉肉中刺,东宫一定会被人牢牢牵制住,难以有任何异动!

第896章 漠北乱局

这是杜士仪在朔方过的第三个年。但实际上,他在朔方的时间只有短短两年,只是因为最初上任的时候,正好在新年之交而已。由于朔方是长安的北面屏障,前后几任节度使大多都是名将中的名将,其中镇守时间最长的是王晙和李祎,王晙一度官拜同中书门下三品,李祎也曾经拜礼部尚书,开府仪同三司。相比这些前辈,杜士仪自然知道自己还远远不足,无论节度陇右也好,节度朔方也好,他都沾了时势变化的光。

而现在,又一个即将动荡的时代已经到来了。

“惠妃死了。陛下追谥贞顺皇后。”

杜士仪弹了弹手中那封来自长安的信,直截了当地将这个消息告知了灵武堂中的几个心腹。对于武惠妃之死,众人的反应还显得较为平静,可一听到追封皇后,年纪最大本应最沉稳的来圣严忍不住蹭地一下弹了起来。

“武氏女独霸后宫原本就太离谱了,如今死了就死了,还追封为皇后,陛下这也未免太过意气用事了!当年诸武乱政的时候,天下都乱成了什么样子?现如今追封了惠妃为皇后,岂不是说,寿王就成了嫡子,入主东宫最为名正言顺?”一口气说到这里,来圣严方才意识到自己今天急躁得有些过分了。他很清楚自己为何会如此失态,因为究其根本,当年李祎之所以会黯然离开朔方,就是因为武惠妃的堂弟武温昚那封信!

此刻见来圣严有些情绪低落地坐了下来,杜士仪不禁暗幸讨论这样的朝廷大事,他把叶天旻和来玚都放到了外头把守。否则,凭叶天旻的敏感,十有八九会想起当年父亲叶文钧做的那桩错事。他扫了一眼同样满脸不以为然的张兴、王昌龄、吴博、来瑱,这才淡淡地说道:“东宫何人,我等既然镇守朔方,就不用掺和那么多了,我只是知会一下你们。如今更加重要的是,回纥首领骨力裴罗送来书信,愿意和葛逻禄,拔悉密两部一起派出使臣,前往长安朝贡。”

回纥也好,葛逻禄拔悉密也好,全都是附庸突厥之下的部族,如今突厥登利可汗受辖制于右杀伊勒啜,登利可汗不得不仰仗外部的势力来抗衡,于是,回纥、葛逻禄、拔悉密,三部酋长自然声势比从前大,而除此之外,他们又同时都身兼大唐的世袭军职。

比如说,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世袭瀚海都督。而他的父亲,就是承宗。当初河西陇右节度使王君毚因私怨诬陷承宗等安居河西的回纥四部首领,使其遭到流放,而承宗侄儿护输则是怀恨在心,设伏杀了王君毚,使得吐蕃趁此机会攻城略地,河西陇右大乱,这才有萧嵩李祎等人的横空出世。

而也正因为如此,回纥所属四部从河西迁出附庸突厥,在骨力裴罗这位新首领的带领下,硬生生左冲右突回到了昔日地盘,如今占据的土地牧场,竟是还胜过当年。他交好葛逻禄及拔悉密这隶属于突厥的二部酋长,趁着突厥内乱浑水摸鱼,却又不忘抱上大唐这条最粗的大腿。

“说什么朝贡,不就是为了到长安去卑躬屈膝地要些赏赐吗?”吴博对骨力裴罗之辈素来瞧不起,此时更是嗤之以鼻,“一看到有利益就不惜请降,回头看到待遇不好又去投突厥,这来来回回地折腾,足证一句话,有奶便是娘!”

他一个文官突然吐出这么一句俗语来,众人顿时全都给逗笑了。张兴便笑吟吟地说道:“就算知道这些蕃人有奶便是娘,可也不能真的置之不理,否则就连朝中都要有人说咱们擅自关闭上贡之门了。陛下如今最喜四海宾服,回纥不是市马于西受降城吗?大帅挑个人去会会他们就行了。”

“那就奇骏你去吧。”见王昌龄看着自己笑言了一句,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仿佛生怕会被摊着这样一项差事,张兴指了指自己的鼻子,不禁又好气又好笑,“敢情是因为我去了一趟吐蕃充当使臣,这种事情就都落到我头上了!”

来瑱立刻奉承道:“本就是能者多劳,张判官辛苦。”

杜士仪顿时也笑了:“那就如此说定了,奇骏辛苦一趟。西受降城如今既是子仪镇守,你往来也方便。”

众人一一起身告退之后,张兴便留了下来。别人知道他预备听杜士仪面授机宜,果然,张兴在来到杜士仪那主位旁边之后就问道:“仆固怀恩这趟回来,说是夏州诸胡之中有些传闻,如今登利可汗求贤若渴,如肯去投效依附,高官虚位以待,这次回纥骨力裴罗又连同三部请求朝贺千秋,是否有关联?”

“回纥等部是沾了突厥如今汗权衰落的光,这才声势大盛,换成昔日毗伽可汗以及阙特勤在世的时候,怎么也轮不到他们!至于登利可汗,实在是因为本身实力太弱,又不肯尽信回纥葛逻禄拔悉密,这才放出消息希望能引诸胡去投。想也知道,几百上千的人去投,他就可以轻易消化吃下,到时候自身实力壮大之后,他就不用看人脸色了。所以,你这次去见西受降城,见到骨力裴罗的使者时,不妨表现得强硬一些。”

就此行的目的以及诸多措辞等等和张兴商议过后,杜士仪方才字斟句酌地说道:“昔日我在云州,曾有一旧部。他本为弃儿,后来追寻身世,发现自己出身异族,为官多年之后,便回归了祖上旧地,如今掩有都播故地,也曾派人来西受降城市马。如若他们求见于你,你不妨听一听他们怎么说。毕竟,从灵州到突厥牙帐还有数千里,比不得都播到突厥牙帐也好,回纥拔悉密也好,全都不甚遥远。”

这样一个讯息,杜士仪甚至连曾在云州和自己患难与共的王翰王泠然等人都不曾说过,如今告诉张兴,他自然知道有些冒险。然而,在眼下的时局下,他需要逐步建立起比幕府更加可靠贴心的班底,透露这样一点亦是不无试探。

张兴在最初的讶异过后,立刻回过神来,谨慎地答应道:“大帅放心,我会把握分寸。”

上一年的上元节,杜士仪拿下曹相东和陈永,谢智则是被曹相东所杀。时隔一年,朔方经略军中李佺亲自兼任正将,而从西受降城调回来的徐冲则是接任副将,仆固怀恩领兵马使之职,此外则是杜士仪从经略军中拔擢了一名宿将接任副将,一时军中相安无事,军纪倒也肃然。而除却李光弼之外,陆陆续续抵达的昔日禁军军官,也被杜士仪打散了分配到从经略军到丰安军以及定远城在内的朔方南线各军之中。

分到北线三受降城的,竟只有李光弼一个。

至于从朔方送回长安禁军的那一批人,他则是精选仪容俊伟,为人知道变通的军官,因这也是一条升迁坦途,故而欢喜的人多,抱怨的人少。而由于整个河曲除却大片沙地之外,还有许多肥沃的土地,杜士仪便又和三受降城茶马互市的商户约定,引人前来开垦耕种,如此一来,原本空空荡荡的朔方河曲腹地,自然而然就显得热热闹闹,一片繁忙景象。

于是,这一年的上元节,朔方灵州灵武城内的张灯结彩,比往年更盛。因为这是一年到头难得不宵禁的三天,上一年还有宥州胡户暴乱的流言在,这一次,杜士仪为了庆祝这一年一度的节日,同样号召商户,不惜血本搭起了灯楼,以供百姓狂欢,至于各种灭火器具等等更是准备整齐,节度使府中牙兵随时待命,弹压可能有的骚乱,以及剪除宵小之徒。

等到这三天的上元节结束,百姓固然意犹未尽,灵州都督府上下文武也轮休养精蓄锐,幕府众人却累得够呛。这却是因为长安制诰,虽说府兵制崩坏,募兵制已经在各边镇大行其道,但直到这一年正月,李隆基方才下制书将此事完全形成制度。也就是说,边镇募兵给田宅,免家人赋役完全成为了制度,从前抽丁戍边已经成了过去。可灵州还有一部分身为府兵的戍兵未曾回乡,需要整理簿册问其意向,单单这么一件事,来圣严等人就足足忙到了月底。

而张兴则前往西受降城,准备会见骨力裴罗的使者。

在这种时候,一个出乎意料的人突然夤夜造访了灵武堂。在吴天启几乎一嗓子叫出刺客二字时,对方气定神闲地解下了包头的黑巾,赫然是白发苍苍,面容枯槁,但眼神却是炯炯的。几乎在认出对方的一刹那,杜士仪便霍然站了起来。

“公冶先生!”

“一别十余年,杜大帅镇守一方名声赫赫,久违了。”公冶绝见杜士仪忙不迭地把吴天启屏退,他便肃然拱手道,“我今日前来,是因为周游漠北时,不意想竟然遇到了当年故人师徒,故而一时起意就走了这一趟。不管怎么说,谢谢你为她们师徒二人费心了。换成任何一个朝廷官员,都不会为了区区两个擅长剑舞的女子做到这个地步。”

杜士仪知道公冶绝提到的是公孙大娘和岳五娘师徒,此事他虽有仗义之处,可也不无私心,因此只是笑了笑。正要谦逊两句的时候,公冶绝却突然开口说出了一句话。

“你可知道,你曾经的盟友,奚族度稽部俟斤吉哈默,因为得罪了张守珪的爱将安禄山,如今正危若累卵?”

第897章 剑术教习

再次听到安禄山这么一个名字,杜士仪已经没有最初的杀心萌动了。至于奚族度稽部俟斤吉哈默,这个名字他自然更不会陌生。

须知他为官十七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最初打下根基是在蜀中,而真正壮大了自己的根基和实力,则是在云州。正是因为曾经和吉哈默有过默契,故而云州互市,贩茶东北方才能够顺遂,而也因为茶叶在奚族和契丹渐渐风行,以至于突厥人也渐渐养成了饮茶的习惯。想当初李鲁苏被契丹可突于逼得逃离故土,奚王牙帐都给人占去的情形下,吉哈默所领的度稽部还曾经在云州避难过一阵子,彼此关联不可谓不深。

可是,正如公冶绝所说,那是曾经的盟友,以他现在的官职地位,早已衰败的奚族不足为恃,更何况吉哈默只是奚族五部之一的度稽部俟斤?

但公冶绝以这样一个话题起头,杜士仪自然不会置若罔闻,他请了公冶绝坐下,自己见铜风炉上正顿着泉水,少不得亲自烹茶待客。他的手艺是为了迎合自己的口味而练出来的,公冶绝显然也不是喜欢那些葱姜调味茶的人,接过之后呷了一口,面上便露出了笑容。

“天然无杂味,果然正如同你为官做人一般,尽显本色。”他又品了两口后放下茶盏,这才正色道,“我也不和你卖关子。实因去都播之前,我在白山黑水转了一圈。我曾经在奚族隐伏多年,杀了李大酺为友报仇,对那里的风土人情语言都不陌生。我到度稽部之地时,正值他们在幽州兵马手中吃了个大亏,一问之下方才得知,是那安禄山诓骗了人去贩马,实则却将马匹据为己有,将贩马之人全数斩杀作为自己的战功。”

“这种冒功之事历来并不少见,吉哈默就不曾想过派人去见张守珪?”

“怎么见得着?安禄山乃是张守珪的义子,节府内外都有他的人,他进出方便,而吉哈默派出了三次人,全都被他以奸细为名杀了。”

公冶绝摇了摇头,随即淡淡地说:“我和吉哈默虽然说不上交情,对奚人也无甚好感,可看在你和固安公主的份上,就想去见张守珪试一试。我是裴旻的师兄,他在幽州军中素有威名,因此我也算是见着了张守珪。结果一言不合他就和我翻脸,若非惧我剑术,恐怕我也出不来了。就是路上,我还碰到过一拨刺客。”

杜士仪第一次见安禄山时,那只是张守珪身侧一个憨肥胡将,其老实巴交的面孔确实足以蒙蔽人。他还有意顺着张守珪的口气试探了一番,横竖即便要不过人来,张守珪兴许会对其生出猜忌之心,可如今看来,那位战功彪炳的大唐名将显然早已经对安禄山毫无戒心。至于刺客,那自然不可能是张守珪这个节度幽州目下无尘的节帅派出来的,而是安禄山担心事情万一败露的后手。

在心里暗叹了一声,杜士仪便开口问道:“裴旻将军可还好?”

“昔日号称剑术天下第一的裴旻,如今也不过是一垂暮之人而已,他去年大病一场,已经告病回洛阳养老了。他还比我小十岁,战阵上纵横睥睨几无对手,却想不到仍不免老来困病。”说到和自己同门学剑的师弟,公冶绝不免伤感,“他虽有儿孙,可无一人继承了他那天赋,而从他学剑的弟子虽多,可真正大成的却同样一个也无。我当年因故隐居,虽前后教过几人,可和你还有那崔俭玄一样,多半也是学了个皮毛而已。”

杜士仪顿时汗颜。他习剑本就晚了,聊以自保防身足矣,可要纵横战场领军杀敌,那就有些不够看了。因此,听公冶绝在那叹息后继无人,他突然意识到,这位失去联络足有十几年的当年剑术老师来找自己的缘由。于是,他就笑着说道:“公冶先生既然这么说,朔方上下六万余兵马,将校数百人,至于小一辈的子弟就更多了,何妨择良材而教之?只要公冶先生一句话,我便立时传命上下,想来先生立刻就能体会到,门庭若市车水马龙是个什么样子!”

公冶绝本是闲云野鹤,到老方才发现跟着自己和裴旻学剑的人竟然无一人可继承衣钵,将这门传自越处女的剑术继续传下去,这才不得不重新出山。他从东北到了云州,发现罗盈早已辞官没了踪影,索性就在突厥腹地闲逛,听到乌弥之女地传闻后就赶赴了都播,却只见公孙大娘和岳五娘师徒全都过得滋润,而且收留了一些来自中原的孤儿教习剑术,竟隐隐有开宗立派的架势,他再想想自己和裴旻二人几无传人,登时生出了几分堵心。

所以,面对杜士仪这样明确的邀请,他叹了一口气,继而就苦笑道:“也罢,即便被人说我沽名钓誉,我也只能勉强试一试了。我就住在灵州东北隅的犁人坊大十字街西北,你替我放出消息,看看有谁有志学剑吧!”

不等公冶绝提出告辞,杜士仪便又笑着双手递了一杯茶去,诚恳地说道:“除却这私相授徒之外,敢问公冶先生是否愿意担当朔方经略军的剑术教习?”

这个要求让公冶绝大吃一惊,杜士仪却解释道:“我并不是想让公冶先生尽传精髓,而是希望将战阵搏杀的要诀传授一些给军中将士。或者说,你可以在军中挑选一些资质好而又好学的,然后再让这些人一层层将剑术传下去。如此军中能得精兵,而公冶先生除却衣钵传人,也有另一批数目庞大的传人。”

公冶绝不无凝重地问道:“不是你的牙兵,而是朔方军中上下么?”

“没错,牙兵若有愿意去学的,我自不会禁止,可我身居帅府,高枕无忧,却只惠及他们而不是军中大众,岂不是让人笑话我这节帅只顾自己死活,而不顾军中大局?”

“好!”公冶绝想到此行幽州受辱,张守珪那种倨傲不容人的态度,他当即霍然站起身来,“你既有此之心,我也不服老一回吧,便依你此言!”

正如杜士仪对公冶绝保证的那样,他一放出裴旻师兄公冶绝已经抵达朔方灵州灵武城,即日起将收徒学剑之事,一时整个灵州上下全都为之狂热了起来。裴旻的剑术军中第一,这是整个大唐北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事实。而杜士仪曾从裴旻师兄公冶绝习剑,信安王李祎又亲口揭开此公冶便是裴旻师兄,故而杜士仪代为宣扬,没有一个人不信。就连来圣严以及吴博,都亲自拎上自己的儿子来见杜士仪,希望帮忙举荐一二。

对此,杜士仪只能无可奈何地表示,自己昨日见师长时,公冶绝还抱怨他和崔俭玄只学了个皮毛,故而他也爱莫能助。然而,他接着又说出,自己已经礼聘公冶绝为经略军剑术教习,这下子来圣严和吴博顿时露出了欣喜若狂的表情。

“若是如此,经略军上下将卒可是有福了!”来圣严不愧身为节度判官,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此节。

而吴博则是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既如此,要是我家小子不能入公冶先生法眼,是不是把人赶去从军,兴许还能学几招回来?”

总而言之,犁人坊中,公冶绝临时赁下的那座小院险些被人挤破了头,随着杜士仪一宣布公冶绝将就任经略军剑术教习之事,自然而然引来了一片叫好声。以至于相隔最近的丰安军使都命人送来文书,委婉表示了抗议,希望能让公冶绝也到自己军中来教授剑术。一来二去,这件事竟是成了整个朔方热议最广的新闻,就连杜士仪在写信给长安旧友时,也不禁援引了这么一件事。

而他在给李白的信上,同样打趣似的写了一笔,既觉得长安无趣,如今裴旻将军致仕于洛阳,何妨前去求学剑术,以继承剑绝之名?

至于在天子面前,杜士仪同样在奏疏上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很清楚,牛仙客即便和自己有私交,也不会为了自己和李林甫死扛,所以为了避免被人钻空子,他更加需要事无巨细地早请示晚汇报。故而这一份奏疏他不用王昌龄,自己亲自操刀,将此事上升到朔方民心武风,描述得军民激昂上进全不畏战。兼且这是经略军剑术教习,又不是杜士仪把人留为自己牙兵的剑术教习,李隆基也不过览之一笑而已。

可这样的大造声势,随着各路行商以及探子,自然而然也就传到了幽州大都督府,幽州节度使张守珪的耳中。他节度幽州已有多年,自忖战功彪炳无人能及,可幽州诸军上下之中,最最津津乐道的,仍然是昔日裴旻的剑术通神,尤其那一次孙佺期败战时裴旻掩护全军撤退时的勇猛,更是底层士卒们最最崇拜的。

故而张守珪对于裴旻的病退,不但不遗憾,反而觉得了却了麻烦。可是,前时公冶绝来见他时提到安禄山冒功,如今杜士仪却对其如此礼待,他不禁火冒三丈。

“早知如此,当初我便以诬陷将校为由,将其一刀杀了,也不会成全这老货扬名朔方!”张守珪怒气冲冲说了这么一句,这才看着安禄山道,“这要是朔方小杜听了那老货的挑唆,告你一状,你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你这下该知道,小杜当初只是随口说说而已,人家麾下人才济济,用不着你!”

安禄山唯唯诺诺地连声应是,等到从张守珪的书斋中辞了出来时,依旧是那憨憨的笑脸。可回了自己家宅,和素来交好的史思明对面而坐,他就不像人前那般谦卑憨厚无城府了。他直截了当地将公冶绝这一节说了,这才扼腕叹息道:“若知道那老东西有朔方杜大帅那样的靠山,我就算倾尽全力也不会让他逃出幽州之地!这下怎么办?”

“横竖咱们的张大帅瞧不起朔方杜大帅,更何况这是我们幽州事务,关朔方什么事?如今那老东西既然在朔方的地盘上,如果那边没动静,你就当没这回事。朔方杜大帅根基深厚,不是你我能比的,可来日方长呢!”说到这里,史思明转着手中的酒杯,突然压低了声音说道,“不过,你想清楚了,张大帅看似待你亲厚,收你为义子,实则却只当你隶仆一般,我也是一样。如果咱们想独当一面,就得在朝找个靠山!”

第898章 勃勃野心

张兴亲自前往西受降城会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的使者,一来一去足足用了半个多月方才回返。然而,风尘仆仆的他甚至来不及回家去见一见自己有孕在身的妻子宇文沫,就径直来到了灵武堂求见杜士仪。杜士仪本还打趣了一句他的灰头土脸,可听到张兴转达骨力裴罗的一个提议,他的脸色顿时凝重了下来。这些年来,他打过交道的部族首领很不少了,就连英明一世的毗伽可汗,到老也免不了荒疏,更不要提李鲁苏之辈了。

可这一次,他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那位正当盛年的回纥首领拥有着怎样的勃勃野心。

“他确实对你说,回纥、拔悉密、葛逻禄,愿意为大唐除去突厥这虎狼之邻?”

张兴再次给予了一个肯定的回答,见杜士仪站起身来径直出门,他很明白对方是往哪去,连忙紧随其后。这顿时让刚刚守在外头的吴天启和叶天旻来玚面面相觑,后头两个一个是官宦子弟,一个曾经是官宦子弟,而吴天启的父亲眼下也是长安屈指可数的富人,可身份终究不及,若非叶天旻家遭变故,来玚被父亲狠狠磨去了骄娇二气,三人也没法处得来。这会儿,叶天旻和来玚就不约而同都看向了吴天启。

“咱们三个要不要跟一个上去?”

“大帅和张判官主从多年,肯定是想到了什么,咱们守着灵武堂就好。”吴天启笑了笑做出了答复,脑袋里却想起了父亲吴九之前来的一封家书。

长安那些文房四宝类的风雅生意已经不那么好做了,可因为杜士仪需要商场上的一些消息渠道,还不能见好就收。可父亲已经年近六十,说是打算让他回去主持。他跟着杜士仪不知不觉就快十年了,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深知其志向绝不是纯臣那般简单,可要说有贰心却也不那么像,更多的是仿佛在防范什么。如果这次他真的要回长安去接替父亲,有些事总得弄个清楚才行!

节堂之中,杜士仪站在那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在突厥牙帐左近的那些地方一一扫过,最后面色凝重地说道:“骨力裴罗敢说这句话,就不怕消息泄露到突厥牙帐是什么后果。不得不说,坑了左杀骨颉利对他来说,是一步绝佳的好棋。登利可汗固然少了一个眼中钉手中刺,可突厥的实力终究受到了损害。”

“没错,骨力裴罗的使者直截了当地对我说,因为战后传言纷纷,说是登利可汗与右杀伊勒啜联手卖了骨颉利,所以如今不少突厥族民都对他们的可汗和右杀失望透顶,而新任左杀的人选也是迟迟难产。而原本的三角对峙变成了二雄争锋,虽说登利可汗的母亲是当年国师暾欲谷的女儿,可暾欲谷没有什么有出息的儿子,光凭从前的声望镇不住突厥人,右杀伊勒啜则因为太过好色,甚至于抢部属的妻子,也不那么得人心。”

说到这里,张兴突然压低了声音:“而且,骨力裴罗还提出,只要都播有乌弥之女在一天,他就会保有其故地,不会让人越雷池一步!”

杜士仪知道岳五娘当初为了替云州打通毗伽可汗这条线,以阿史那王女的身份在突厥牙帐多次露面,最后甚至一举杀了梅禄啜,得到了都播那块飞地,这种事必然不可能长长久久地隐瞒下去,如今骨力裴罗特意提这一条,不但是保证,也是威胁。于是,他在沉吟了许久之后就开口问道:“那回纥使者年岁几何?可曾提到,预备在陛下千秋节前往长安贺寿的三部使者,都是谁?”

“回纥的那个使者自称叫失涅干,年纪大概在三十五六岁,人很精干,而且所带的随从都对他极其尊敬,如果我没猜错的话,此人应该在部族中地位极高,绝非寻常之人。”张兴一边说一边回忆当时会见的经过,这才继续说道,“而他提到,三部派去长安贺寿的使者,都是首领的左右臂膀,绝不是寻常的小喽啰,以示他们对大唐皇帝陛下的尊敬。而那个失涅干还说,如果大帅在朔方节度使任上时,有覆灭突厥此不世之功,定能够送大帅入政事堂拜相。”

这和之前灵州都督府兵曹参军叶建兴的建议如出一辙,杜士仪对叶建兴的态度是,想了个办法将其调到长安去任长安尉,果然,虽说品级上看似是降级了,可赤县的县尉人人争抢,叶建兴几乎想都不想就高高兴兴去上任了。而杜士仪虽说为此付出了丁点代价,可和结果相比,他半点都不心疼。他和如今在朝官运亨通的王缙日后还有的是需要协作的时候,犯不着为了这么个小人物翻脸。

可如今这是骨力裴罗的提议,或者说某种要挟,他就不得不仔细考虑了。覆灭突厥这种灭国之功,听上去极其高大上,可正如同张九龄阻张守珪拜相的时候所说,大破契丹擒杀可突于,这就要拜相,那异日倘若真的将契丹灭了,拿什么来封赏?契丹在如今还只是区区小国,远远及不上雄踞北疆的突厥!更何况,如果大唐真的和回纥三部搅和在一起,覆灭了突厥,日后难道还能真的据有漠北?

就连当年的太宗李世民在覆灭东突厥之后,也不过是将东突厥故地分成一个个羁縻都督府,分封给当年附庸突厥的各大部落,并非真的派兵镇守。现如今打下突厥的名头固然好听,可如果真的成了,除非他肯和李靖一样窝在长安闭门度日,否则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于是,杜士仪便说道:“这骨力裴罗真不愧是回纥之主,一石二鸟之计用得比我唐人还要炉火纯青。这样,除却他们会在陛下千秋节派出使团之事,其他的你先暂且瞒着。”

张兴答应了一句,可想到自己在西受降城的一次偶遇,他又开口说道:“因为西受降城的商户收马极多,时而还有马贼混迹其中,所幸郭子仪对此严加防范,打击不遗余力,突厥和回纥葛逻禄等等都颇为满意。我这次偶尔微服去马市巡查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个三十余岁的年轻大汉,此人气势不凡,一看便是武艺超群,而且明明通晓汉语,却硬要用突厥语对谈。我起了疑心后请郭子仪派人去查,人却无影无踪了。我疑心是奸细。”

“既然如此,此事就交给你,你仔仔细细部署一下,将朔方灵州上上下下筛查一遍,免得异日生事却不自知,但不要惊动太大。”

奸细的事,杜士仪并没有太上心,如今并非战时,他麾下这些人,文官大多人精,武将个个勇武,再加上市井之间如今也整顿了市易所,故而街头就算有风吹草动也会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他并不打算来个满城抓奸细,交给张兴也就丢开了去。可是,骨力裴罗的使者带来的那些话,他却不能不重视,尤其是所谓的灭国两个字,他很清楚对于李隆基的诱惑有多大!

要知道,当年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够被人尊为天可汗,不就是因为覆灭东突厥,打得西突厥不敢动弹,又灭了高昌,让整个西域噤若寒蝉吗?后来的大唐天子虽然也都以天可汗之名号令四夷,可终究比起太宗就差太多了。

西受降城往北,就是一马平川,正是放牧的最好地方。回纥这一次派来的使团总共只有几十个人,可当他们市马之后,离开西受降城北行五十余里后,便与一支多达七八百人的骑兵会合了。草原上最不缺的就是骑兵,可只看这一支兵马的马匹就知道,膘肥马壮,着实都是一等一的货色,而马上骑兵人人都是一人双马,精气十足。

其中领头的那人下马上前行过礼后,便恭恭敬敬地说道:“俟斤,左近马贼已经被扫荡一清,有愿意投效的,都在这里,至于不愿的都杀了。”

能被人称之为俟斤的,整个回纥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之前不过二十余岁出头就统领回纥四部,如今三十余岁,已经是北疆雄主之一的骨力裴罗。他乔装打扮以回纥使者的身份潜入西受降城,和节度判官张兴见了一面,如今回还时,方才和护送的兵马会合。

他看了一眼经过了几番厮杀,反而显得更加雄壮的兵马,欣然颔首道:“很好!登利可汗顾不上的地方,我就替他代劳了。这些投效我的人很快就会知道,当马贼远不如从我征战有前途!”

骨力裴罗说出这番话的时候,赫然是一股理所当然的霸气,而随着他的左右高声应和,四面八方顿时传来了一阵阵声入云霄的呐喊。许久,他方才伸出手来示意众人停下,吩咐立时启程。毕竟,这里并不是他的地盘,即便他这支兵马有足够的自信抗衡三四倍的敌军,可他也无心将这支精兵损耗在无所谓的战斗中。他和登利可汗本就是虚与委蛇,整个突厥腹地,痛恨他的大有人在!

一路换马绕过突厥牙帐,历经十余日最后回归自己的地盘之后,骨力裴罗方才松了一口大气。召见了自己最亲信的几人到大帐之后,他也不解说自己此次去西受降城的经过,而是径直指派了自己的弟弟吐迷突亲自领衔,届时在千秋节和拔悉密葛逻禄的使者一同入长安朝贺,随即才环视了众人一眼。

“拔悉密监国吐屯阿史那施一直妄自尊大,认为出身阿史那氏,然后又觉得拔悉密势力胜过我回纥,就要在我三部会盟时居首。可他哪里知道,就连拔悉密族中酋长和长老,也未必是全都支持他的。我和葛逻禄俟斤聂赫留已经商量过了,让给他去当这个盟首。”

“俟斤,这不是让他得意吗?”

“中原一向用出头鸟来形容不自量力硬要挑头的人,阿史那施就是如此!且让他神气一时又何妨?有他在前头挡着,我们回纥就能埋头壮大自己!”

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

王容也好,杜士仪也好,大约是早年家中贫寒,习惯了凡事自己伸手,全都不喜多用仆婢。即便如今杜士仪已经官至三品,王容也封了太原郡夫人,可夫妻俩身边依旧从未婢仆成群。而且,早年服侍杜士仪和杜十三娘兄妹的竹影,如今已经婚配,正跟随在杜十三娘身边;王容最亲信的白姜嫁了刘墨,夫妻俩在外为王容打理茶行的生意。杜士仪当年的乳母秋娘亲自带着杜广元和杜幼麟兄弟俩,其余婢仆就显得不那么得力了。

这也没办法,杜士仪和王容全都把最精干的人手放在外头,都觉得身边伺候起居用不着什么太得力的人,杜士仪那边还有个吴天启,王容则有秋娘帮手,他们觉得这就很足够了。可是,这一天晚上,两人商量起吴天启即将回去接手吴九手上那一摊子事情,顿时便觉得事情有些棘手了起来。

“叶天旻虽说自幼不受父亲叶文钧喜爱,而后叶文钧又被你流放岭南,终究识得是非,已经懂事,可总不能尽信于他;至于来玚,更是官宦子弟,侍从你一两年权当学习不要紧,可总不能一天到晚操持贱役。至于秀实是你的弟子,而且心眼瓷实,不能和宝儿当年一样为你料理机密文牍,更何况广元和他最为要好,我也得靠他约束广元。这算来算去,哪怕奇骏仍然能够帮你挑了机密这一档子事,少伯也还可信,你身边竟没有一个妥当的人跟着。”

说到这里,王容想起送到长安的杜仙蕙还有固安公主和玉真公主给她挑选得力人手,杜广元和杜幼麟身边倒是同龄的从者够了,年长可以照顾人的也有,可真正能够起到卫护之责的,却是挑不出几个。真正顶尖的,跟着赤毕从崔家过来的那一批从者,如今不是出去独当一面,就是和虎牙一块在操练统领牙兵,抑或是随同罗盈岳五娘在都播辛苦创业打根基,哪里会放在家里?

杜士仪正想说,在从者中挑选个人接替吴天启就行了,可这句话还没出口,他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了一声轻响。尽管那声音极其轻微,但在寂静的夜里却显得格外碜人,即便他知道自己这灵州都督府应该犹如铁桶一般,断然不会让刺客轻易闯了进来,可他还是立刻捂住了妻子的嘴。为了避免夫妻之间有人打扰,婢女都住在主屋之外的两侧廊房,这偌大的屋子里只有他们两人。此刻,他一只手举重若轻地扣住了枕边那两枚铜胆。

多少年了,他已经能够犹如健身球一般将这两枚铜胆玩弄于掌心,因此双手手腕无不异常灵活有力,这也是他在枕下不藏匕首,而是放了这两样东西的缘由!因为常年的撞击,两枚铜胆的外表光亮如新,可终究跟随他二十年了!

叮——

随着那一声轻响,说时迟那时快,杜士仪几乎脱手就要一枚铜胆打出去,可入眼的那张脸却让他愕然片刻,动作慢了一拍。而下一刻,那高大青年的动作极快,脚底抹油一般窜了上来,却是不好意思地在床前行礼陪了个笑脸。

“大帅,夫人,对不住,是我一时莽撞,外头……”

这外头两个字还没接下去说,杜士仪就只听外头声响震天,显然是被人发现有人夜闯灵州都督府。又好气又好笑的他冲着人冷哼一声,见其讪讪地退后几步到阴影处自行面壁了,他方才吩咐王容躺在床上先别起身,自己披衣出去到了外间,打开门之后便只见虎牙如临大敌地站在外头。

“大帅,有刺客!”

杜士仪很想对虎牙说,不是刺客,只是某个玩脱了的家伙,可此刻虎牙身后还有十几个举着火炬的牙兵在,他只能正色说道:“不要声张,先行四处搜索查看。横竖这都督府后院中除却我夫妻以及广元幼麟之外,别无他人,你可以慢慢仔细搜查。到了天明若再没有结果,外紧内松仔细巡查就是。”

别人听不出杜士仪的言下之意,虎牙就在杜士仪面前,见他嘴上这么说,却对自己使了个眼神,他不由得心中一动,当即答应一声退下去部署了。等到片刻之后,他重新悄然来到这里求见的时候,却是王容亲自来为他开的门。进门之后绕过那一座楠木屏风,来到了那一具如今还拉着帐子的大床前,他就只见一个人满脸尴尬地站在那里,却是老相识了。

“罗将军!”

“虎牙兄安好。”

虎牙曾经是固安公主身边的得力护卫,而罗盈是云州守捉使兼正将,本应故人相见喜相逢,可是一个在捉刺客的立场,一个却是被当成刺客的立场,一时大眼瞪小眼。到最后,还是虎牙没好气地说道:“你要来有的是办法,只消给我送个信就得了,这半夜三更乱闯算怎么一回事?万一来一个万箭穿心,你想让岳娘子找我报杀夫之仇吗?她上次来,还是先和我打过招呼,我领她从后头进来的。”

“是我的错……都是我不该听人说,大帅对身边这批牙兵不满,打算另行遴选牙兵,所以想着是虎牙兄统领牙兵,没道理发生这种事,于是就心生好奇潜入进来看看,谁知道小心翼翼用了一个时辰方才接近,还是给发现了。”说到这里,罗盈却并不气馁,而是觉得颇为高兴。

可这话听在杜士仪和虎牙耳中,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就连王容亦不禁问道:“什么叫杜郎对身边牙兵不满,打算另行遴选?何处竟有如此鬼话流传?”

“是那些去拜会公冶先生学剑的人。只是各说纷纭而已,毕竟,大帅没留着公冶先生为牙兵教习,而是将其聘为经略军教习,由是自然有牙兵觉得,大帅对他们有所失望。”罗盈见三人眼神,就知道自己误打误撞,恐怕不无裨益,他如今好歹也是一方雄主,当即就明白了过来,“大帅,虽说我今夜贸然闯入有错,可我也得提醒一声。牙兵既然居亲近之重,还是需得提高他们的地位或者其他,让他们以此为荣。”

杜士仪因为并不曾亲自上战场,对于牙兵虽不能说不重视,可也确实并未上升到最要紧的高度。而虎牙昔日给固安公主统带护卫,要的是绝对的忠诚,决不能有半点质疑,而且那是私兵,不像现如今杜士仪的牙兵乃是从军中拣选出来,不具备这样的要素。故而,主从二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了大公无私之外,仍然还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虎牙起初的那点恼火全都丢到爪哇国去了,立时对罗盈拱了拱手。

“罗将军,多亏你提醒。今夜你这所谓刺客来得正是时候,所言更是字字珠玑。外头我去料理,不会让人打搅了你和大帅商谈要事!”

见虎牙匆匆出去,杜士仪这才看着如今已然没有半点青涩和勉强的罗盈,笑呵呵地问道:“说吧,你这位都播之主亲自跑到我这来,究竟所为何事?”

“一来,是报喜。”罗盈挠了挠头,随即小声说道,“五娘有喜了。”

罗盈和岳五娘成亲已经好些年了,却一直都没能有个一男半女,虽说夫妻俩感情很好,可有时候杜士仪和王容说起此事,仍不免唏嘘。此刻听闻喜讯,王容顿时喜出望外:“总算是让她如愿以偿了。她嘴上常说不在乎,可心里却一直都惦记着。无论儿女,都能圆了你们夫妻一桩心愿。”

“对对,而且岳母也高兴得很,说即便不是儿子,而是女儿,也可以将来承袭她的衣钵。”

“如今都叫起岳母来了,公孙大家多出你这么个女婿,一定觉得这诈死一场也不冤了。”

被杜士仪这样打趣,罗盈不禁笑开了花,紧跟着方才想起了最重要的事:“五娘和岳母在都播收留了不少当年被突厥劫掠到北疆的孤儿,查其心性后,择选天赋好的教给剑术。这次我来,她们硬是让我带上了两男两女,都不过十三四岁的年纪,大帅和夫人以及小郎君小娘子留在身边,关键时刻绝对可靠!这四个都是五娘早年便挑了他们在身边的,日夜熏陶考察,调教他们快四年了,也透过我们的真实身份,教以忠义,他们对大帅都崇拜得很,忠心可保无虞。”

正缺人的时候,罗盈就送了人来,这可正是瞌睡有人送枕头,杜士仪和王容对视一眼,当即笑着领了这份人情。

紧跟着,罗盈方才说道:“当然若只为这些,我也并不会自己跑一趟。前一阵子,回纥拔悉密葛逻禄三部会盟,声势就连突厥登利可汗以及右杀伊勒啜都不能小觑,都播如今虽掩有千里之地,又有子民数万,精兵八千,可无论和哪一边相比仍然有所不及。

所以,宝儿的意思是,西边这里迟早有一场大战,我们往东边迁徙,比如同罗一直都属于突厥左厢,而拔曳固更是大多为回纥吞并,而且因为回纥在铁勒九姓中最为强大,这两部都西迁了一段路。而奚族度稽部据说如今处境维艰,不如将他们吃下来!事关这样的大政,我不敢让人带信,只能自己亲自来!”

听到这里,杜士仪不禁眼睛一亮。想起当年自己从蜀中带出来的那个年少童子陈宝儿,其后跟着自己多年为记室,在云州独当一面主持培英堂,如今更是在都播俨然为谋主,提出了这样一个冒险却又合理的发展策略,他不能不生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心思!自从张兴见过骨力裴罗,带来了其提出的条件之后,他就一直在思量罗盈岳五娘那批人的出路,现在看来,终于是时候了!

“迁徙之事,能保证上下齐心?尽管突厥牙帐这边将是日后争夺的重心,可东边也不是那么好立足的!”

“能。”罗盈点了点头,斩钉截铁地说道,“草原上的规矩就是,谁的兵马多,谁的力量大,谁就有说话的权力!”

第900章 如人父母

尽管岳五娘怀孕的月份还浅,都播还有公孙大娘和陈宝儿,以及一些无牵无挂的云州旧兵马坐镇,但罗盈却不敢离开太久,当夜密商之后,他只来得及和虎牙喝了一顿早酒,就立时匆匆踏上了回程。尽管比不上骨力裴罗身为回纥之主,暗中伏兵八百人作为接应,可是和七八个随从过了黄河之后,也自有百多名看似马贼的兵马前来会合。

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他还在安国寺当小沙弥的时候,怎会想到自己真的能够和梦寐以求的女子成为夫妻,甚至在塞外打下如此家业?

罗盈固然走了,但他留下的那两对少男少女,却通过茶行送进了灵州都督府。王容亲自出面见了他们,见这四个年少的孩子礼仪娴熟,容止秀丽,而让他们演示剑术时,更是露出了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一面,她不禁心中暗赞。至于原本过来挑人时还有些敷衍的杜广元,在瞧过他们的剑术之后,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们,连惊叹的声音都说不出来了。而陪着来的段秀实同样移不开目光,到最后方才轻轻吸了一口气。

这些年纪合适的少男少女,也不知道是从何找来的!

“阿娘,阿爷当初有赤毕大叔为从,我虽有秀实阿兄陪读文武,可从者之中,并无年纪相仿的得力之人,这可真是久旱逢甘霖。”说到这里,杜广元突然上前去,拽了一个和自己年纪相仿少年的袖子,硬是把人拖了过来,却是认认真真地对王容说道,“阿娘,我就要他了。”

王容欣然颔首,随即却说道:“你们除却剑术之外,可曾读书认字?”

四人之中,最年长的另一个少年当即开口答道:“时间有限,我等只粗粗识得百余个字,还不太会书写。”

“既如此,回头广元你空闲的时候,教一教身边人写字吧。”王容微微一笑,继而正色说道,“你们四个这样的身手,屈身为仆隶太可惜了!送你们来的人曾经说过,尔等多年颠沛流离,学名早已不记得了,此前学剑的时候,也只是以天罡地煞加以区分。如今既然入了杜家门,我便给你们一个好名字。你们既自幼学剑,便以古时名剑为名,天魁,改名龙泉;天罡,改名干将。地魁,改为莫邪;地勇,改名承影。只要你们敬我和杜郎若父母,我们自也会当你们如同子女!”

四人既是学剑四年,都知道这些上古名剑,如今以剑为名,王容更如此言辞亲和,他们不禁都露出了感激涕零的表情,当即下拜称谢。

而杜广元赶忙拽了干将出去,王容想想杜幼麟年纪尚小,还不到需要人陪侍的时候,而龙泉年长,瞧着机敏干练,便让秋娘亲自将他带去见杜士仪。而剩下莫邪承影两个婢女之后,她便将承影留在了自己身边,把莫邪给了秋娘去当帮手。如此分派之后,她想到远在长安的女儿,沉吟片刻便看向了承影。

“当年你们学剑时,可曾拜师?”

承影今年不过十三岁,却不像同年的少女一样一团稚气,而是因为幼年失怙流离失所,多了几分坚毅。面对王容的问题,她连忙摇头说道:“岳娘子说过,若无大成,不准说是她的弟子。当初岳娘子挑选学剑的总共有五六十人,可最终有所小成的只有我们十几个,天罡地煞才刚刚开始排而已。”

“这个五娘!”王容哑然失笑,但旋即就对承影吩咐道,“这样,这都督府后院的婢女,你和莫邪两个好好挑一挑筛一筛,是孤儿,而又年纪幼小适合学剑的,你们不妨教她们一教。我不求建成娘子军,可灵州是朔方重镇,多年未曾经历战事了,也不能不以防万一。”

“是,谨遵夫人吩咐。”

王容派秋娘亲自把龙泉送到灵武堂时,杜士仪支开了叶天旻和来玚,正在单独吩咐吴天启回长安的事宜。当初他诳了吴九卖身,可吴九因此从区区一个差役成为了独当一面的长安大贾,吴天启又跟了他十年,他自然对他们父子颇为信赖。当他要嘱咐的话都嘱咐完了之后,就发现吴天启仿佛欲言又止,当即问道:“怎么,还有什么疑问?”

“郎主……我有一个问题一直梗在心头,不吐不快,今日离别回长安之际,不得不斗胆一问。”尽管知道自己这个问题实在太过直接大胆,可吴天启咬了咬牙,还是问了出来,“郎主这些年来政绩斐然,文武宾服,可我看到的更多是殚精竭虑,步步为营,仿佛在防范于未然,未知郎主究竟是……”

这样的问题,亲信如罗盈岳五娘陈宝儿,甚至连侯希逸,都已感受到了,如张兴,则是隐隐约约有些猜测,可如吴天启这样直截了当问出来,却是绝无仅有。于是,他见杜士仪目光倏然变得深沉了起来,心中不禁更加惴惴。

“飞鸟尽,良弓藏,信安王是什么下场,想来你已经看见了。”杜士仪见吴天启倏然打了个激灵,脸上露出了几分惊惧的表情,他这才说道,“更何况,大唐立国至今,高祖朝有玄武门之变,太宗朝有承乾谋反,李泰流放,高宗朝有则天皇后专权,中宗朝有韦后乱政,睿宗朝有铲除太平公主的唐隆政变,至于本朝,三位皇子刚刚被废。六朝之中,每朝都有这样那样的巨变,如果不预作防范,未雨绸缪,纵有千般荣华富贵,也不过是化为齑粉而已。”

纵观中国历史,除却南北朝以及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犹如唐朝这样奇葩的政变不断的朝代,绝无仅有。究其根本,不得不说太宗李世民开了个坏头!

这是谁都无法反驳的事实,吴天启骤然深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凛然答道:“郎主深意,我明白了!”

“打点好行装就上路吧。虽说这一路都是驿道,但如今名虽盛世,盗贼却也未能禁绝,你挑选十个精壮家丁随行,就跟着你在长安,不用送回来了!”

吴天启立刻谢过,等告退出门的时候,就只见秋娘正领着一个半大少年站在门外。他习惯性地扫了一眼对方的体格容貌,见其体态颀长,容貌俊秀,情知十有八九是来接替自己的,想了想便走上前去见过秋娘打了招呼。

问明果是王容吩咐带来见杜士仪的,名唤龙泉,他便笑着对龙泉说道:“灵武堂中尚有叶天旻和来玚帮手,你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无非整理文牍,迎来送往,把守此处不让闲杂人等进出而已。叶天旻和来玚虽都是有性格的人,可也不难相处,你自己好好学学就是。”

龙泉连忙行礼谢了提点,等到随着秋娘踏入灵武堂,他终于见到了岳五娘口中提过无数次的杜士仪。他在年纪很小时就随着父母被马贼掳掠到漠北,更多的是被当成奴隶做牛做马,所以,岳五娘将杜士仪渲染得有勇有谋十全十美,兼且岳五娘的说法是,得杜士仪的吩咐经略漠北,又解救他于必死之地,他自是崇慕十分,近前后双膝跪下磕了个头后,竟是讷讷说不出话来。只听得上首杜士仪开口和气地吩咐秋娘先回去,继而就没有任何声息了。

他本以为对方会犹如那些突厥贵族似的,每来一批新奴隶就会可劲折腾,还称之为杀性子,可片刻之后,他就只觉得脑袋上搭了一只手,抬头一瞧,却只见那张年轻却不乏威势的脸正在自己面前。感到那只手轻轻摩挲着自己的脑袋,他张了张嘴想要开口,可喉头却犹如哽咽了一般。

“你们的身世,我已经都听说了。虽是盛世,边境仍不免兵荒马乱,以至于你们幼年失怙,吃了无数的苦,好在总算得天之幸,有人拯救收留。你和其他三人既没有父母,从今往后,我和夫人便是你们的父母,我的儿女便是你们的兄弟姊妹!”

杜士仪见龙泉眼眶中赫然是泪水正在打转,他便笑了笑说:“我本待收尔等为养子,然则朝中曾对养子有严禁,我也不想去学张大帅明知故犯。可只要尔等事我若父,我自当视你们为子女。初来乍到,如有不便,不必憋在心里,只管说出来。我知道你们剑术初有小成,如今公冶先生为朔方经略军剑术教习,人又在犁人坊中教习剑术,从者踊跃,我也会荐你们轮流前去学习修行。”

“大帅……”即便岳五娘几乎是如同洗脑似的灌输了各式各样的理念,再加上有感于救命之恩,龙泉甘心情愿地跟着罗盈来到了灵州。可侍奉的终究是只听说过不曾见过的人物,又是到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当然是忐忑不安的。可是,王容待他们温和可亲,杜士仪如今又说出这样贴心的话来,他只觉得五脏六腑一股热流涌动,突然重重一个头磕在地上。

“大帅厚恩,我即便粉身碎骨也难以报答,定当一心一意随侍左右!”

“起来吧,我这没那么多规矩,不用一天到晚往地上跪。”杜士仪笑了笑,等到面前的少年使劲擦了擦眼睛站起身来,他方才继续说道,“灵武堂中的规矩很简单,多听多看少说。无论是听到看到了什么,你都要烂在心里,即便至亲也不能透露一个字。只要做到了这一点,无论你在其他地方出了什么小错,那我都可以容忍,但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就是有千般其他好处,也是白搭,你可明白了?”

“是,明白了!”

“那好,从即日起,你便在此随侍,至于读写等等,我自会让叶天旻来玚教你。”

第901章 御前真言,东宫定

即便对骨力裴罗戒心深重,也对覆灭突厥这种事颇有疑虑,但张兴既然已经见过回纥使者,杜士仪也不好把这种事藏着掖着,一面思索最好的方法,一面得飞马急奏长安,道是回纥拔悉密葛逻禄三部打算联合派出使臣在千秋节前往朝觐。如果换成从前,李隆基对于这些附庸突厥的部落前来朝觐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可现如今眼看突厥渐渐露出颓势,他的心思早就有些活络了。故而他在览奏之后立时一口允准,在宰臣面前提及此事时,亦是极其自得。

即便李林甫心中嗤之以鼻,可如今天子分明正是相信杜士仪的时候,他若是纯粹煞风景只会适得其反,因此他自然见风使舵,将杜士仪夸得天上少有地上无双。而牛仙客本就和杜士仪有些私交,又一贯唯李林甫马首是瞻,就更加不会说什么不好听的了。于是,李隆基再次觉得,此次的两个宰相是最省心的。相比姚崇的圆滑而私心极重,宋璟的刚直不知变通,后来那些宰相不停地争斗,如今这组合无疑是绝配。

于是,在议过回纥拔悉密葛逻禄三部的朝觐之事后,李隆基突然漫不经心地问道:“如今东宫虚悬,储位空置,总不是一个办法。二位身承宰辅之重,可有相应的人选吗?”

牛仙客一碰到这种问题就立刻当起了鸵鸟,此次也不例外。他立刻低头行礼,唯唯诺诺地说道:“诸位皇子均承陛下圣训,陛下觉得合适的,必然是东宫的最佳人选。”

李隆基已经习惯了牛仙客的这种态度,不以为忤,又看着李林甫。在他的目光注视下,李林甫从容躬身一礼,随即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既然追封了贞顺皇后,那如今寿王以及盛王便无疑乃是嫡子。依臣之见,立寿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见天子默不做声,李林甫便加重了语气说道:“兼且,此前的废太子以及二庶人之所以悖逆犯上,妃族不力乃至于教唆也是原因之一。而寿王妃杨氏,出身大族,又曾经从学于玉真贵主,贤惠有礼。若立寿王为东宫,寿王妃为太子妃,定然能够恭谨侍上,孝悌俱全,还请陛下圣裁。”

这已经不是李林甫第一次在天子面前直言寿王可堪立储了。就连牛仙客这种不掺和立储的,也早已隐隐约约察觉,武惠妃在李瑛等三人被废流放后半年突然故世,哪怕得到皇后追封,这种情形似乎有些不对头,他就不相信比自己精明何止一倍的李林甫会没有任何感觉。故而,对李林甫频频力荐寿王,他是打心眼里感到纳罕,可这种事既不能问,也不能多想,于是他索性继续装起了哑巴。

“十八郎人品俊秀,你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也罢,让朕再好好想想。”

如果李林甫在武惠妃去世之后立刻改弦易辙,李隆基说不定会生出撤换宰相的心思,可李林甫就是一口咬定寿王最适合太子之位,他反而觉得李林甫不愧深合己心。而且,在李林甫和牛仙客联手打理下,政务井井有条,少有需要自己去烦心的事,他也不愿意再轻易撤换这样一个眼神就能心领神会,让自己轻松逍遥的宰相。等到李林甫牛仙客告退,他坐在那儿沉吟良久,突然长叹了一声。

“朕有那么多儿子,难不成就只有一个寿王可堪继承大统?”

高力士正好从外头进来,听得此言,他立时朝四面八方的内侍宫人打了个手势。等来到天子身侧时,他就陪笑道:“大家何出此言?不说其他,年长的诸位皇子便各有可取之处。再者,贞顺皇后终究是追册,并非正嫡,寿王却也不能说就是嫡子。陛下如若觉得寿王年轻,不足以担重任,在诸王之中选择年长而忠厚者?如此一来,外臣也定然无话可说。”

李隆基等的就是这样一句话。张九龄这样的臣子不在,储位虚悬,竟然没有人提出立长!当然,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他真的立长,将来的太子也没有多少势力支持。可终究这样的大事,他需要一个契机,一次进言,哪怕是高力士这个身边近侍的进言,那也是弥足珍贵的。

于是,他几乎想都不想便颔首点头道:“汝言极善!庆王既然身有残疾,忠王却是人如其封,素来忠厚。”

虽然对高力士这么说,但李隆基并未就此一锤定音。这一日下午,他再次召见了玉奴,这一次却是在梨园。让教坊中人在其面前合奏了凉州曲之后,他便若有所思地说:“朕觉得,这凉州词固然浩瀚悠远,让听者无不动容,可仿佛只是音乐,就缺少了什么,你觉得如何?”

玉奴如今已经回了寿王宅中,横竖和寿王李瑁井水不犯河水,她也就释然了。她频频出入宫中,最初的紧张和惊惧早已无影无踪,可疑惑却是免不了的。然而,面对自己最熟悉的音律乐理之事,她立刻把其他的顾虑都抛在了脑后,细细一思量便突然合掌说道:“西凉乐舞,本就应该是一绝,如今却有乐而无舞,当然便失却了最重要的韵味!”

“当年郭知运献凉州曲的时候,倒也有相应的舞姬送来,只不过那些舞姬所演乐舞,和教坊差别极远,更不要说和梨园的水准相提并论了。”

李隆基爱好广泛,弓马骑射,马球音律,就连吟诗作赋也都不陌生,此刻,他和年纪相差自己几十岁的玉奴由此起头,渐渐谈论起了西凉音乐乃至西域乐曲,早已忘却了身边众人。等到他首先回过神时,就只见之前奏乐的坐部伎早已经面露疲态,当即把人都遣退了。等到身边只剩下寥寥数人亲信,他方才突然词锋一转道:“杨氏,自从去岁以来,东宫无主,储位虚悬,天下臣民无不心中不安,朕如今问你,你觉得寿王可堪为东宫吗?”

玉奴最初入宫就防着天子问这种事,可时间一长,李隆基从来不和自己说政务,她渐渐就觉得轻松了。可眼下这样一个问题突然迎面砸来,她与其说是惊愕,还不如说是苦涩,足足好一会儿方才大胆地抬起头来直面天子。

“陛下,恕我言辞冒犯,寿王是否可堪为东宫,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才德浅薄,不足以为东宫妃。”既然一股脑把心中最深处的话给说了出来,玉奴就索性都豁出去了,“我不喜欢管那些杂事琐事,不喜欢勉强自己和那些姬妾共处,对于寿王庶出的子女,也完全没心思照拂教导。如今寿王能够容忍我,不过因为我乃是师尊的弟子,兼且并未碍着他。可如若寿王入主东宫,甚至于君临天下,怎么可能还能容忍我?”

玉奴和李瑁的婚事杨家乐见其成,也是武惠妃一力主张的,连日以来杨家人一次次到寿王宅来,字里行间的意思让玉奴不胜其烦,而且,一想到太子妃薛氏家中的惨状,就足以让她心有余悸了。因为李瑛三人废为庶人流放,薛氏以及子女全都成了无根的浮萍,若非薛氏上书请度为尼,天子命将子女全数交给了庆王李琮抚养,李瑛的妻儿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样子。所以,此刻不管不顾说完了这些,她便紧咬嘴唇等候发落,心中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大不了废了她的寿王妃之位,她就可以清清静静了!

李隆基盯着面露决然的玉奴,好一会儿却笑了起来。宫中有的是各式各样的妃嫔和宫人,每一个人都竭力迎合他的喜好,就连诸王公主,王妃驸马,也无不竭力揣摩他在想什么,试图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面前。而这个寿王妃杨氏,从前就有些我行我素,如今似乎进宫多了,那种天真无邪的性子越发明显,此刻说出的理由更是骇人听闻,怎不叫他又好气又好笑?

“陛下笑什么?”玉奴虽在等最终裁决,可见李隆基笑得畅快,她不禁又有些恼意,“若是觉得我不贤,便直说发落好了!”

尽管人人都知道自从李瑛李瑶李琚兄弟三个被废为庶人,远贬他乡,寿王妃玉奴便频频往来于宫中,这简直是其他诸王公主无人能及的殊遇。这位寿王妃说话少有顾忌,从前也不是没说过犯忌的话,可这次就更了不得了。见其竟是在天子面前如此倔强,有人很想出口打岔,可却在李隆基倏然转厉的目光下怯了场。于是,见玉奴依旧无所畏惧地直视着天子,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出了一身冷汗。

“这样的实话,也只有你敢说!”李隆基一拍扶手,本是盘膝趺坐的他支撑着站起身来,随即淡淡地说道,“既为怨偶,那也就不用凑合了。来人,送寿王妃回玉真观!”

若是旁人,听到这样的发落,早已俯伏在地连声求饶,玉奴却眼睛一亮露出了喜色。她是没有喜欢的人,嫁给寿王李瑁也好,嫁给其他人也好,全都无所谓,只要能够让她自得其乐地过日子,可是,杨家人想要的不再是寿王妃的荣耀,而是太子妃娘家的殊荣,她不得不渐渐为之心寒。于是,她从容施礼谢恩后,便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往外走去。

终于又可以和师尊以及姑姑一块疏畅地翻看道经,谈天说地了!

“陛下,寿王妃到底年轻,犯了糊涂……”一个内侍见状不妙,终于忍不住开口劝了一句,可得到的却是李隆基转头过来凌厉的一瞥。

“年轻?糊涂?她虽然年轻,可比谁都看得清楚!”李隆基冷笑了一声,继而就开口吩咐道,“把力士叫来,然后预备一下,朕要去兴庆殿。”

兴庆殿是兴庆宫重地,乃是天子平素会见大臣的地方,如今李隆基对于外朝的事情不似从前那样上心,召见的除了宰相之外,少有外臣,故而这里已经不似从前那般常常使用了。因此,当李林甫和牛仙客这一天之内第二次踏进兴庆殿时,再看到被召来的尚有尚书省几位尚书,以及尚书右丞相裴耀卿,两人不禁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一刻,年初方才真正正位侍中的牛仙客就已经明白,天子怕是要决定立储人选了。

“东宫虚悬,并非长久之计。因此去年李瑛被废之后,朕暗察诸皇子心性,已经择定了东宫人选。忠王李玙,忠厚仁孝,又乃是庆王之外最年长者,因而朕已决意,立忠王为东宫储君。”

此话一出,几位尚书顿时面色各异。吏部尚书李暠是众人之中最年长又资历最深的,闻言只是微微一愕便恢复了正常。户部尚书席豫早年曾任吏部侍郎,在尚书省年限最长,可正因如此,他深知李林甫乃是最最力挺寿王李瑁的人,天子甚至在武惠妃故世之后追封其为皇后,极尽哀荣,如今却偏偏册封忠王为太子,着实令人出乎意料。至于礼部尚书杜暹却老神在在,仿佛根本不在乎储位归属,当过宰相在外兜兜转转一圈又回朝的他早不在乎这些争斗了。

而裴耀卿自从张九龄被贬之后,业已心灰意冷,除却少数时候建言一二,大多数时候都干脆自娱自乐不问外事。可即便是他,此刻也不禁斜睨了李林甫一眼,暗想机关算尽一场空,李林甫又会是什么感受?

李林甫如今兼领兵部尚书,而牛仙客兼领工部尚书,再加上裴耀卿,除却无足轻重的刑部尚书之外,可以说该到齐的人都到了。不论各自心思如何,此时此刻,众人齐齐行礼应下,李隆基便宣召中书舍人知制诰前来,当场拟定制书,又命裴耀卿领衔议定册封太子的诸多仪式。等到这些都安排妥当,他方才仿佛毫不在意地开口说道:“寿王妃杨氏自从适寿王之后,一直体弱多病,朕已经命人送她回玉真观静养。”

此话一出,下头方才是真正面色各异。之所以除却李林甫之外,人人都认为寿王李瑁乃是储君的不二人选,最大的缘故就是天子近来常常召见寿王妃杨氏。如今天子不但册封了忠王李玙,而且还把寿王妃杨氏送回了玉真观静养,一众大臣不禁生出了一个念头。

莫非之前这将近一年以来,天子都是在用障眼法?如今既是储位已定,看似爱重寿王妃杨氏这点伪装也就可以毫不留情地撕了!

觉察到众多观察自己的目光,李林甫心中哂然,却仍是不慌不忙。当随着众人一块告退出了兴庆殿后,他信步回到中书省,在这一道中书舍人知制诰在御前亲拟,即将发往门下的制书上盖了自己的印章,随即自言自语地低声说道:“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忠王如若成为太子却依旧不结势力,那么,这个太子只会比李瑛更窝囊,而且未必就真的能够太太平平一辈子;而如果他阴结势力,有他李林甫在,便等着被剪除羽翼打回原形吧!总而言之,这是一场比谁能熬得过谁的持久战,好在他李林甫还不过五十出头,年纪只比当今天子大两岁!

当册立太子之事经由制书迅速从宫里传到了宫外,第一时间抵达了当事者忠王李玙的耳中时,他竟是拍案而起,怒斥那欣喜若狂的内侍道:“胡言乱语,外头这些以讹传讹的话你也敢相信!”

忠王妃韦氏见李玙怒急上来,竟是要当场发落人,赶紧上前将其拉开,复又用眼神将那内侍屏退了,这才劝解道:“纵使真是传错了,也犯不着发这么大脾气。”

“庆哥那是个不管不顾无所谓的,甚至连太子阿兄的子女也全都交给他养育了,足可见陛下立谁都不会立他。而十八郎有多受宠,这些年你也看到了,若是有人以立长为由,把我推出来,我有几条命够折腾?”李玙心烦意乱地坐了下来,突然捏紧拳头在案上重重一捶,“当年太子阿兄因为有赵丽妃在,也曾经风光无限,至少是在阿爷心目中有地位的,可我呢?阿娘故世多年,甚至连个正式的封号都说不上,我算什么!”

忠王李玙在诸皇子之中并不突出,只是占了个年纪大的光。韦氏虽出自京兆著姓,父亲曾经官至刺史,姊姊则是已故惠宣太子妃,也就是曾经的薛王妃,可也同样担惊受怕多年。李隆基对自己的嫡亲兄弟素来防范极严,除却宁王李宪以无比的谨慎始终屹立不倒,岐王李范因为不够谨言慎行,几次三番受到敲打,早早就过世了;追谥为惠宣太子的薛王李业当年也因为交游不谨,连累得王妃韦氏的弟弟,也是忠王妃韦氏的弟弟韦宾被杖杀,就连薛王妃都吓得待罪家中,以为必定会被废黜妃位,等李隆基宽赦之后方才松了一口气。

如今唯一聊可欣慰的是,韦氏的兄长韦坚因为精明能干,仕途一直走得颇为顺利,如今已经官至长安令,一方主司,家中上下倍觉荣耀。在这个节骨眼上,倘若来一趟错传圣意的事,那可就什么都完了!

韦氏这才觉得有些后怕,但还是勉强笑道:“这样的大事,该当不会瞎传一气吧?”

忠王李玙气恼归气恼,可想想也觉得若真是白昼瞎传这样的讯息,也实在是太匪夷所思。他和妻子对视了一眼,一时轻轻吸了一口气。

“难道真的天上会掉馅饼?”

当来自宫中的正式天使抵达忠王宅道贺的时候,李玙和韦氏方才确定,这确实不是在做梦。可是,他们却没办法生出一丝一毫的欣喜来,有的只是惊惧和疑惑。自身并非嫡长继位的李隆基,可以说并不是特别注重礼法的人,更何况武惠妃都追封了皇后,将李瑁当成嫡子册东宫也并无不可。如若不愿意立李瑁,诸王之中也有所谓颇称人望的人,为什么选择了他?

送走天使,又严禁上下大肆庆祝,勉强撑到晚饭后,李玙方才与韦氏回到了寝室。夫妻俩对视良久,最终还是韦氏轻声说道:“要不,我去请阿兄?”

“不不不!”李玙想都不想便把头摇成了拨浪鼓,随即心有余悸地说,“当年因为皇甫惟明曾经任过王友,王忠嗣在宫中时和我说过几句话,这就被人用了诡计投了那张莫名纸条,幸好阿爷根本不信,否则我那时候就完了!如果我一直都是忠王,那件事阿爷未必会一直记得,可如今万一有人翻旧账……那就是天大的麻烦!韦坚若能由长安令一步步继续升迁,我还至少有个倚靠,可若是断送了他的前途,那你我还能有何凭恃?”

听李玙说得异常悲观,韦氏在哑然的同时,心中却又倍感凄凉。这太子之位来得莫名其妙,甚至她连去想异日母仪天下的荣光都没心思。正当她想要去劝李玙就寝的时候,李玙突然一把抓住了她的手,低声问道:“我记得,韦坚的妻子,也就是你的嫂子,是已故楚国公姜皎之女?”

“你是说姜氏?”韦氏蹙了蹙眉,随即有些不高兴地说道,“姜氏当初自以为是楚国公姜皎之女,倨傲非常,而后姜皎见罪之后,她又难改妒忌,阿兄素来不喜欢她。而且,她又没生出个儿子来!”

“唉,难道你不知道,中书令李林甫乃是姜皎的外甥,素来最支持惠妃及寿王。如今惠妃已故,寿王无强援,我不求他支持我,至少他别在后头给我使绊子!这些年来朝中宰辅走马灯似的换,多少高官突然就没影了,唯有他这十几年来飞黄腾达,一步步走得很稳。”

韦氏犹豫片刻,终究还是答应来日召见韦坚夫人姜氏。只是,夫妻俩夤夜辗转反侧,全都睡不着,渐渐便又说起了枕边私语。尽管这一次立储来得突然,而且揣摸不出天子的心意,可在最初的惊悸过后,两人终于生出了一丝对将来的憧憬。

虽有韦宾被杖杀的案子在前,可韦氏最不缺的就是兄弟!除却韦坚之外,韦氏还有三个兄弟在,一想到这些亲族倘若能够官至高位,韦家将无限风光,韦氏终于觉得心热了起来,咬着李玙的耳朵说出了一句话。

“三郎,陛下行三,你也行三,说不定这是上天注定,你将来君临天下!”

李玙浑身一僵,随即紧紧握住了妻子的手,低声应道:“苟富贵,勿相忘!”

第902章 天下之大,兴亡皆苦

册立太子的消息经由大唐最为自豪的驿路,星夜传至各方。尽管尚未行册封之礼,可虚悬将近一年的东宫储位最终有了主人,这却已经毫无疑问。只不过,武惠妃去世追赠贞顺皇后,大多数州县官员都认为寿王李瑁乃是最可能的太子人选,而忠王李玙多年不显山不露水,几乎少有人认为他会成为最后的赢家。故而接到这样的消息,也不知道多少人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而杜士仪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也得到了固安公主的另一封急报,说是玉奴被天子命人送回了玉真观。然而,这样听似很坏的消息,却是他在设计武惠妃之前就最想看到的,不论如何,玉真公主怎么都会护着这个徒儿,这反而是最好的结局。长长舒了一口气的他甚至想到,若能趁此让玉奴和寿王离婚,然后让其就此远走高飞,那必然会更加圆满。想到这里,即便如今身在寝室,他仍是少不得立时提笔,给固安公主写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

王容在旁边听得分明,见那狼卫接过密信后,熟门熟路地藏在了刀鞘的特制夹层,磕过头后便随着虎牙离去,她便挨着杜士仪坐下,轻声问道:“东宫既然有了新主,废太子李瑛和李瑶李琚三人不知如何了?”

“总算咱们那位陛下并未派人前往赐死,他们三人都逃得一条性命。可贬所不在一处,如果一直郁结于心,养尊处优惯了的他们恐怕未必吃得消。所以,通过长安城的渠道,种种消息变化,我都让人及时知会了他们三个。想来知道子女有人照料,而入主东宫的并非寿王李瑁,他们也许能够多熬一两年。而等到陛下的目光从他们身上离开,也许就能想个办法,让他们就此瞒天过海,隐姓埋名到其他的地方去生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他们曾经有那样尊贵的身份,可如今却几乎一无所有,还能到哪去?”

“幼娘,你错了,这个天下,并不只有大唐,否则我也不会让罗盈和岳五娘陈宝儿费尽心思于漠北建下基业。极西之地,大食曾经与大唐争夺西域,如今也依旧雄踞西方,而更遥远的地方,还有法兰克,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国家。大唐虽然幅员辽阔,万邦来朝,可如果自诩为天朝,目光仅限于此地,那也不过如此了。踏出这个国家,他们还能看到更辽阔的天空。”

杜士仪当年就曾经用这个话题引诱过王昌龄和高适,以至于两人远游西域。然而,由于大食对西域的蚕食,他们的行程就只限于葱岭以东,再西边就难以涉足。兼且他们都是以经世济国为己任的士人,不可能和逐利的商人一样前往更遥远的他乡。可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不同。他们有父亲,有妻儿,可如今这一切都已经几乎和他们割裂了开来,天下之大,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

王容并不是第一次听杜士仪提及天下之大。可这一次,杜士仪的口吻截然不同,就仿佛他的脚步并不限于大唐,而是去过那些异国他乡似的。沉默了片刻,她没有试图反驳,而是低声说道:“那回纥之主骨力裴罗既是要派使臣前往长安,会不会就此引诱陛下生出灭突厥之心?”

“契丹远远弱于突厥,当年可突于更是掀起了滔天战火,历经信安王和张守珪两位名将屡次进击,也不过杀了可突于,尚未达到覆灭契丹的效果。而且,这还是有奚人度稽部以及一些部族从旁助战的效果。当然,白山黑水的地理条件也限制了大军进击的效果。可即便如此,有契丹的先例在前,陛下就算再急功近利,也不会认为真的就能够一战倾覆突厥。所以,要打突厥,那就只有一个字,拖!把局势搅得越复杂越好。否则,突厥一灭,我便难以安居朔方。”

尽管杜士仪对忠王李玙同样谈不上什么好感,可至少比寿王李瑁入主东宫,玉奴成为徒具虚名的太子妃来得强,故而这样一件事,他自是随大流地上了贺表。然而,另外一个消息他就没法高兴得起来了。

崔希逸尽管在河西节度使任上对吐蕃打了一场胜仗,月前又和杜希望联手,击退了吐蕃一番攻势,然而因为自己始终因为失信而耿耿于怀,即便杜士仪和杜希望都曾经在之前回京述职时帮忙遮掩,可李隆基却因此对其颇有微词,竟是将其转迁太原尹。太原尹坐镇北都,兼领北都军器监,可这次崔希逸竟然没能兼领河东节度,一时人人都知道,他这算是失宠了。

而转任河西节度使的竟然是李林甫的旧交,与其好得能穿一条裤子的萧炅。面对这样一个坏消息,杜士仪唯有庆幸南霁云如今在陇右节度杜希望麾下,杜希望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可至少是性格直爽的实诚人,南霁云总不至于无用武之地。否则,若是不幸归在萧炅麾下,他就不得不上书力争把人调到朔方来了。而与此同时,李隆基也算真正和吐蕃撕破了脸,河西陇右之外,又分派王昱任剑南节度使,竟是打算分三路抗击吐蕃。

而赤岭上那座当初杜士仪亲自撰文,李佺亲自监督打造,才矗立了不过四五载的大唐和吐蕃界碑,也就此化为了一堆碎石。

这天晚上,李佺破天荒亲自带着酒前来邀杜士仪小酌,说到被毁弃的赤岭界碑,他不禁百感交集,给自己满斟了一杯一饮而尽后,便不无苦涩地说道:“我虽说是宗室,但其实和帝室已经关系很偏远了。我很早就没了父亲,他战死在王孝杰领衔征契丹的那连场败战中。说实在的,则天皇后在位的时候,别的都不说,可对外的战事几乎连连败退,直到她死了,这才渐渐各有起色。而我自己当初也曾经在幽州呆过,深知打仗是什么光景。”

他重重放下酒杯一抹嘴,这才带着几分醉意说道:“上头的将帅都想打仗,因为这样才有军功,才能向上爬,可下头的兵卒没有一个愿意去战场下死命拼,因为如今不比大唐建国之初,只要有军功,就能分田地,封勋官,子孙有仕进之途,可以说是光宗耀祖的事,现在,即便你勋封上柱国,可儿子连求一流外吏员好缺都未必容易,更不要说入仕……所以,军中逃兵此起彼伏。也就是这些年不用府兵,改为募兵,这才有所扭转。”

“因为利令智昏的属官,贪得无厌的阉宦,由此挑起边衅,以至于大唐和吐蕃的界碑就此毁弃,这确实很可惜。”

杜士仪附和了一句,惋惜之色溢于言表。能够理解李佺的郁闷,当初因为牛仙童的自作主张,他自己也明明有过很好的进击机会,可却还是放弃了,如今想到河陇如此局面,他曾问过自己是否有过后悔,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没有什么好后悔的,古语有云,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尽管他还不至于厚脸皮到自诩为善战者,可他至少知道什么仗需要打,什么仗不需要打!

只希望他遣张兴入吐蕃为使臣,费尽心思和金城公主建立的渠道,不会就此废弃!

更何况,如果打,该如何用人,如何分派,这才是最重要的!杜希望也许可堪镇守陇右,而萧炅却绝对不是节度河西的好人选,至于王忠嗣嗤之以鼻,皇甫惟明却极其亲近的王昱,他更是觉得此人担任剑南节度使简直匪夷所思!观其升官之路,竟比他和王忠嗣这两个升官迅猛的人更快!

可这个王昱有什么战功,有什么政绩?

李佺一夜宿醉,杜士仪便留了他在灵州都督府中宿了一夜,可天明时分,他正命人将这位朔方节度副使送回居处时,却和匆匆而来的来瑱撞了个正着。面带戚容的来瑱一见杜士仪,便双膝一软,径直跪在了地上。杜士仪吓了一跳,连忙疾步上前去搀扶他。

“好端端的这是干什么?”

“大帅,家父……家父过世了!”

面对这样一个噩耗,杜士仪不禁愣了神,良久方才反应了过来。倒吸一口凉气的他连忙用力将来瑱拽了起来,随即沉声说道:“先别急,随我回灵武堂慢慢说。”

等回到灵武堂,来瑱说起大清早灵武城门开启之后,来自龟兹镇的使者便叩开了他的家门,报知了这样一个消息的时候,一时平日得理不饶人最是刚强的这位青年竟是泣不成声:“父母在,不远游,我却只因为一己之私,弃父亲于不顾,更是远仕朔方,使得不能尽孝于父亲膝下!我对不起大帅信赖器重,只请解职回安西,料理父亲后事。”

面对这样的要求,杜士仪当即点头答应道:“这是你身为人子应有的孝义,我会即刻拨牙兵百人护送你回龟兹镇。等你扶柩回乡守制期满,如果愿意回来,我随时虚位以待!”

来瑱深知杜士仪用人极准,而且他比起郭子仪之沉稳多谋,大气自如,仆固怀恩之勇,全都差距颇大,自己若是离开朔方,一定会有人补上自己的位子,异日回来时过境迁,还不知道会如何。所以,听到杜士仪不但派兵护送他回去,而且还做出了这样的承诺,他只觉得铭感五内,复又下拜道:“蒙大帅不弃,来瑱方才能够以弱冠入幕,至有今日。将来等到我为父亲守制期满,定当回来报效,为大帅马前卒!”

第903章 世态炎凉,经略四镇

由朔方到龟兹镇的数千里,来瑱满心悲凉,可即便日夜兼程赶路,他仍然用了十余日方才抵达。当一路奔进安西都护府,在殡堂中见到的却只是冰冷的灵柩时,他忍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地,随即放声痛哭了起来。而他的母亲好容易盼到了儿子归来,却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自然也是泪如泉涌,弟妹们亦然,一时整个殡堂哀声四起,就连前来帮忙办理丧事的属官们也不禁各自暗叹。

因为杜士仪和来瑱的一同举荐,再加上自己也竭力表现,封常清之前被来曜辟署为巡官,可上任不到两年便遭逢幕主过世,除却来家人最伤心之外,封常清也同样是心中悲凉。如今西域突骑施内乱之兆已经很明显了,故而朝中对于来曜去世的反应也相当快,新的任命已经抵达了龟兹镇,却是以北庭节度使盖嘉运兼领安西副都护,碛西节度使。一朝天子一朝臣,盖嘉运乃是彻头彻尾的武将,对于属官武将动辄呵斥,幕府本没有几个像样士人。

而作为来曜旧幕府的众官,就没有一个被留任的,上上下下全都为之心灰意冷!

即便如此,封常清还是打起精神帮着来瑱奔前走后。来瑱以孝子的身份打理完丧事,预备扶柩回邠州的前夜,却是单独见了封常清。得知新任碛西节度使盖嘉运对父亲幕府众人的恶劣态度,他忍不住英眉倒竖,随即颓然叹了一口气。

“常清,如今阿爷已经不在了,我虽有心相助,可却已经力不从心。我现在才算是明白,能和杜大帅那样沿用前任节帅旧人,托以腹心有多难得!我这几日也因为料理丧事忙昏了头,如今虽已夤夜,你陪我去一趟各位幕府官处,容我亲自致谢。”

封常清回到龟兹镇进入安西都护府,事来曜为幕主,也曾经听人说过从前的来瑱——无非是恃才傲物,脾气急躁,有时候不能容人——他在朔方和来瑱只打过一次交道,对此印象不深,可如今来瑱回来,赫然是另一幅光景,他不禁对其在杜士仪幕府的经历大生好奇。陪着来瑱前往四处拜谢,见那些跟随来曜多年的幕府旧人提到旧主时,或泣不成声,或悲叹其早逝,或对来瑱期许极高,他就更佩服这位已故节帅之子在临走前夜的这番补救了。

最让他心中悸动的是,对于辅佐父亲时间最长的两位节度判官,来瑱行了大礼拜谢,继而更是出口承诺道:“二位相佐阿爷的情分,我身为人子,感激不尽。如若二位来日选官,能够各遂心愿,自是最好。倘若朝中诸公不能用人才,他日我有幸能够继承父亲衣钵,定然不会让二位就此蹉跎!”

来瑱说这番话时,雄心壮志溢于言表,那两位节度判官从前也知道这位节度公子有大志,可如今听到这番表白,仍不免心中感动。即便并不看好来瑱能在十年二十年中达到其父的高度,而他们也恐怕等不了这么多年,可这样的表态仍然令他们为之动容。

等到拜访完诸人,重新回到了那座已经不属于自己和家人的安西都护府中,来瑱坐下之后,摩挲着父亲那张熟悉的大案,因为无数昼夜而被打磨得圆润光滑无比的凭几,以及那些镇纸笔洗等物时,他忍不住眼露水光,好一阵子方才抬头看着封常清。

“常清,如今杜大帅节度朔方,已然令行禁止,再无人敢阳奉阴违。如果你觉得在这里苦熬岁月无所作为,不妨去朔方,想来杜大帅应会好好安置你。”

“多谢公子,但我已得伊州王使君之邀,打算前往伊州。”

封常清摇了摇头,继而想起奉命赶往庭州去见盖嘉运的杜黯之。比起他来,杜黯之一个外乡人,孤零零一个在安西都护府的日子只会更加难熬!至于他,虽说伊州刺史王翰没办法辟署他为官,但至少会重视他,用他的建言,相形之下,他已经算是很幸运了。

来瑱也听说过伊州刺史王翰乃是杜士仪的旧友,当下放下心来。等到次日清早,他和母亲以及其他弟妹扶柩出了安西都护府,打算踏上远途回乡之路时,遥望这座曾经留下自己多年岁月的都护府,他只觉得百般滋味在心头,随即毅然决然地转头离去。而众多送行的人中,惋惜叹气者不少,但啧啧称奇者更多。

在封常清身后不远处,就有一个年约三十余岁的偏将对左右说道:“来大帅起自卒伍,却因为一次次实打实的战功而屡次升迁,最终节度安西四镇,先后官拜鸿胪卿,右领军大将军,可以说是吾辈楷模!只可惜来大帅这一去,我等被盖大帅视若敝屣,恐怕下场比幕府众官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