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会信她,”柳若姒慢悠悠地道,一面看着荣成翰,“这王府里头。我只信你一个。”

屋内红烛摇曳,慢慢地两个人影靠近,融合成了一个。

荣成翰回来,柳若姒的病很快就好转了,两个人一同往春晖堂来见永靖王和苏氏。

永靖王看着精神还好。苏氏却有些病恹恹的,乍一看到柳若姒,苏氏的脸上还闪过一丝尴尬,不过很快就被她遮掩了过去。

永靖王见荣成翰和柳若姒一起来了,却显然是高兴的。

“可大好了?你们年轻,不经意,却万万不能大意,免得留下什么病根。成翰你多陪陪你媳妇,不要惹她生气。”经过了这件事,永靖王对柳若姒的态度更加的和蔼了。

荣成翰和柳若姒听永靖王这样说,忙都答应了。一面永靖王就让两人坐下说话。

“柳家二姑娘不日就要成亲,我想带阿姒去柳家贺喜。”两人坐下后,荣成翰就向永靖王和苏氏道。眼看柳若娟和韩青的婚期就要到了,柳若姒答应了柳老太太和柳二太太,要回家一趟。

“这是应该的。”永靖王很痛快地点头答应了,“你母妃身子不大好,我们就不去了,你替我们向柳侍郎道喜吧。”永靖王这么说着,似乎又无意地瞥了苏氏一眼。

“替我上付柳老夫人,问亲家太太好。”苏氏强打起精神来,“我这刚得了株好参,你们带去给老夫人调补身子吧。”

“多谢母妃。”苏氏这样说,不管是她自己的意思,还是永靖王的意思,柳若姒都忙做出感激的样子来,“不敢劳烦母妃,母妃的话一定带到。至于母妃说的人参,母妃身子也不大好,正用的上…”

“你们母妃的心意,就不要推辞了。”永靖王就道。

永靖王这样说,柳若姒不好再推辞,也就答应收下了。

次日吃过早饭,荣成翰就陪柳若姒往柳家来。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亲自带着人迎到门口,将两个人接了先到柳老太太的屋子里来。

大家见礼毕,荣成翰陪着说了几句话,就由柳玉汶陪着,和柳二老爷自往书房去说话了。荣成翰走了,屋中众女眷说话更加自在。

“武扬候如今越发沉稳,有气势,跟老王爷当年仿佛。且可贵的很,到了咱们这,一点儿架子也没有。”虽是荣成翰走了,柳老太太还是不住口地夸他。

“更可贵的是待咱们三姑娘一等一的好。”柳三太太就笑着接口道。

说了一会荣成翰,柳二太太就问柳若姒,苏氏那边怎样。

“可有再难为你。你们今天要回来,可有什么话说没有?”柳二太太还是担心柳若姒在王府的婆媳关系。

“并没有再难为我。今天我们回来,是王爷亲口应的。”柳若姒就告诉柳二太太道。“估计好歹能消停上一阵子…”

经过了这件事,苏氏吃了亏,发觉柳若姒没那么好欺压,这之后再有什么心思。也会更加谨慎。还有永靖王的态度,也会让苏氏忌惮,不会再轻易对柳若姒如何。而且,没有了苏晴暖在一边煽风点火。苏氏其实并不是个十分多事的人。

“本不想与她对上,只是可惜,终究绕不过去。”柳若姒说道。

“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柳三太太就道,“正要告诉你,我们托人去给那位苏七姑娘说亲,又被回绝了。”

“这回说的人,论家事、人品、才貌,与她家也很是登对了。”柳老太太也说道。

“只怕是这桩麻烦没这么容易了结。”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都道。

柳府能够帮柳若姒做的,几乎都已经做了。

“那也罢了。咱们虽不喜麻烦,可这麻烦一定要来招惹咱们。咱们自然也不怕她。这次能打了她的脸,下一次,还有更让她难受的那。她不怕,尽管来好了。”柳若姒笑道。

“正是如此。”柳三太太就笑,“需要婶子做什么。你到时候尽管说。”

比起柳三太太的斗志昂扬来,柳二太太更多的是担心,但是看柳若姒自信满满,又想到荣成翰是个可靠的,柳二太太也就点头。没有谁能够一帆风顺,她也相信柳若姒一定会熬出来。

“只可惜,成翰这回说要开府别居。还是没成。”柳二太太就道。

“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柳老太太就道。

荣成翰回来,又跟永靖王和苏氏说起搬出去住的话题,永靖王和苏氏都不肯答应。永靖王甚至说了,荣成翰这番话,要等到他百年之后再说。永靖王这样说,荣成翰也只得妥协。不过荣成翰也跟永靖王和苏氏说了。要他留在府中可以,但是柳若姒不能再出事。

这也是柳若姒肯定苏氏近期不会再为难她的一个重要缘故。只要永靖王还在,王府里就不会出大乱子,她的安全也没有问题。

说了半天自己的事,柳若姒就问柳若娟成亲的事准备的怎么样了。

“早就准备妥当了。”柳三太太语气轻松。柳若娟出嫁。与柳若姒的出嫁不同,柳家根本就没有给与太多的重视。柳若姒刚才进来,也看到了柳若娟的嫁妆,不过比普通人家的华丽一些,却都并不是多值钱的物件。

“那边…”柳若姒就往柳若媛的住处指了指,“可还都妥当。”

“不妥当也得妥当。”柳三太太就道,一面压低声音告诉柳若姒,“增派了人手,日夜看守着。不过,我看她似乎也认了命了,倒腾了一阵子,如今也消停了。”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柳若媛就是再不愿意,也慢慢地会发觉她伤情的真/相,不得不面对事实。

屋里正说着话,外面就报说是柳大太太和柳若娟来了。

柳老太太看了看柳若姒,见柳若姒并没有反对的意思,才吩咐人让柳大太太和柳若娟进来。

小丫头打起帘子,柳大太太和柳若娟母女两个一前一后走了进来。两人进屋,先向柳老太太行礼,之后,忙就过来给柳若姒见礼。

“…毕竟是嫡亲的姐妹,夫人前些日子病了,侯爷又那么忙,还赶着回来给二丫头添箱,这是夫人重情义,心里有你二姐姐。”柳大太太小心翼翼的,神态语气都带着明显的谄媚。

柳若娟也过来,陪笑说了几句。柳若娟似乎比前些日子消瘦了一些,因此两腮都凸显出来。对于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来说,柳若娟的身上并没有多少喜气,即使她脸上一直带着笑,但是那笑容看来却有些勉强。

打量着柳若娟,柳若姒总是不禁的奇怪。分明柳若娟长的与柳大太太十分相像,为什么她自己偏就觉得更像金姨娘?!

柳老太太也让柳大太太和柳若娟坐下来说话。柳若娟坐的端端正正的,柳大太太却坐的小心翼翼。显然,这些日子,柳大太太的日子并不好过。

柳大太太就絮絮地说了一些话,将柳老太太、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都奉承到了。看柳老太太的脸色有些不耐烦,柳大太太这才将话转到正题上来。

“…二丫头的嫁妆。自是不敢跟她三妹妹相比。”柳大太太陪笑说道,一面飞快地扫了柳三太太一眼,话虽未出口,但神态语气中却带了出来。是对柳三太太给柳若娟准备的嫁妆并不满意。

“大太太说笑了。”柳若姒听到柳大太太提到她的嫁妆,不能不开口,“我的嫁妆,公中自然出了一份,不过其余都是母亲从自己的嫁妆从贴补。大太太自有嫁妆贴补二姐姐,倒是不必提我的嫁妆才好。”

“可是大嫂最会说笑。”柳三太太何等精明的人,自然一下子就看出来柳大太太的用意,又有柳若姒说话在前,她更不会在意柳大太太了。“咱们三姑娘的嫁妆,公中/出的才有多少。还不是二嫂拿出了自己的嫁妆来。大嫂要与三姑娘比,尽管拿自己的嫁妆出来,还有谁会拦着不成。不只是咱们家,哪家不是这样的规矩。大嫂自己嫁妆少,比不过二嫂的。又眼红二嫂,也不用拿我来撒气。”

柳三太太这分明是说,柳若姒和柳若娟的嫁妆,公中/出的银钱都是一样的。柳大太太要抱怨,也只能抱怨她自己没有柳二太太的嫁妆多。

“这算什么,念完了经骂和尚。”柳三太太这样说完了还不算,又向着柳老太太和柳二太太抱屈。“合着我不吃不睡忙活了这些天,最后还落个不是。也罢了,干脆我也不管了。大嫂是个能干的人,一应都交给大嫂,我趁便也能歇上几天。”

这话却是要撂挑子。柳若娟马上要出嫁,一应准备都是柳三太太做的。柳大太太根本没有插手的机会。现在柳三太太闹脾气说要不干了,柳大太太怎么能不急。

柳大太太忙又给柳三太太赔礼,说柳三太太误会了她,她对柳三太太给柳若娟准备的嫁妆十分满意,并且十分感激柳三太太。

柳大太太伏低做小的。柳三太太冷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柳大太太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才又对柳老太太陪笑。

“又说到三姑娘的嫁妆了。从前,大郎成亲,老太太给了三千两。三丫头成亲,老太太也依例给了三千两。二太太心疼三姑娘,将老太太给的三千两都给三姑娘做了压箱银。眼看着二丫头就要出门,我来讨老太太一个示下,也将二丫头那三千两做了压箱银吧。”

柳若娟要出嫁,柳老太太并没有给什么银钱,也根本就没有提过要给银钱。柳大太太这样说话,分明是来向柳老太太要钱的。

怪不得这么巴巴的赶过来,还如此陪着小心,原来目的是在这里。

柳若姒就看了柳二太太一眼,柳二太太向柳若姒示意,让她什么都不用说,只管看着柳老太太如何处置。柳若姒轻轻点头,她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只是也有些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柳老太太是不是真要拿出银钱来。

柳大太太这边话音落地,柳若娟也从座位上起身,竟在柳老太太跟前跪了下来。这是逼着柳老太太一定要给钱才行!

柳老太太坐在榻上,闭了闭眼睛,眉头也皱了起来。她知道不给柳若娟贴银钱,柳大太太这些人一定会不满意。但是对于柳大太太和柳若娟过来,当面这样讨要银钱,柳老太太还是有些没有想到。

柳大太太和柳若娟这样做,未免是不识趣,且脸皮太厚了些。

然而,柳老太太却也不好就跟柳大太太,尤其是就要出嫁的柳若娟撕破面皮。柳老太太就朝柳二太太和柳三太太瞧了一眼。

“哎呦,老太太这是又头疼了。”柳三太太立刻就道。

“正是那,老太太昨夜里就没睡好。因为三姑娘和姑爷回来了,二姑娘要出嫁,老太太高兴,强撑着,只怕也是累着了。”旁边伺候的大丫头芍药立刻就附和道。

“老太太的身子要紧。”柳二太太就道。

“老太太赶紧歇一歇,临来时,父王和母妃也甚是惦念老太太,不管什么事,莫要累着了老太太,是咱们大家伙的罪过。”柳若姒也忙起身道。

柳三太太和芍药就忙将柳老太太扶到里屋去了,柳若姒也趁便告辞,和柳二太太从柳老太太的屋子里出来。

到了柳二太太的屋子里,柳若姒干脆脱了大衣裳,只穿家常的袄裙,亲/亲热热地与柳二太太在榻上坐了,娘儿两个小声说体己话。

“原先还顾及些体面的,如今竟然成了这个样子。娘,这些天,她可找过你的麻烦?”柳若姒就问柳二太太。

“你说的是,如今我看她,真是什么体面也都丢了。她哪里敢来找我的麻烦,你三婶子那样的性子,何曾又一时让她好过。有时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不过想想她过去的所作所为,我也不能替她说话。”柳二太太就道。

“老太太看来是不肯给贴银钱了。”柳若姒又道。

“因为二丫头,老太太心里窝了火。肯容她嫁过去,已经是了不得了,断不会再贴钱的。”柳二太太就点头道。这样被当面讨要,柳老太太都要装病,那是绝对不跟给钱的。

柳若娟的嫁妆是这样,那…

“贞定侯府那边是个什么情形?”柳若姒就问。

第二七四章 多了一门亲戚

“还能是什么情形,”柳二太太轻轻地叹了口气,“也不过是面子上过得去罢了。”韩青与柳若娟的婚事,贞定侯府那边不论是送过来的聘礼,还是各种安排,面子上都能过的去,毕竟这不仅关乎柳家的体面,也关乎长公主自己以及贞定侯府的体面。但是若要细计较起来,却颇多敷衍。

“这也是难怪。”柳二太太跟柳若姒说了说贞定侯府那边的安排,就又说道,“这样结下的亲事,若是换做咱们家,心里也照样不痛快。”

“这样说,这门亲事还不如不结了。”柳若姒就道。

“不结又不行,两家都要顾及自己的颜面。…二丫头让大家伙无路可退。”柳二太太就道。

“如今这样,也是她咎由自取。”柳若姒点头。

“咱们家里是都被她给得罪完了。等她嫁过去,长公主并不是个慈善的人,对她能怎样,也能料想的到。”柳二太太说着就压低了声音,“你那天出了事,大家伙都去了王府。回来之后,老太太悄悄地跟我说了。二丫头要是能在侯府中挣扎出来,又顾念家里,到时候家里也不会就不认她。可如果她挣扎不出来…”

“她挣扎不出来,又会怎样?”柳若姒就追问道。

“老太太的原话,生死也就由得她,府里是不会管她,或者替她出头的。”柳二太太就道。

柳老太太这样的打算,其实早就在柳若姒的意料之中,因此也就没有多说。娘儿两个说过了柳若娟的事,柳若姒就又问起柳玉汶来。说到柳玉汶,柳二太太的脸上都是笑意。

“…天生读书的料,更可喜的是他又用功,你父亲说他的文章越发的进益了,等再过两年,就先让他考个秀才。这孩子也懂事、贴心。你嫁去王府,他知道我和你父亲不习惯,身边冷清,每天特意到我们跟前来陪伴。…是个可人疼的孩子。还经常念叨起你和成翰。”

柳若姒听说柳玉汶很好,又与柳二老爷和柳二太太贴心,心中也跟着欢喜。

很快,柳三太太就过来,说是宴席已经准备妥当,请柳二太太和柳若姒过去坐席。

“老太太那边…”柳若姒就问柳三太太。

“已经没事了。”柳三太太就笑着道,“是我跟大太太说了,老太太要给哪个孙儿孙女贴补,全凭老太太自己的心意,并不是家里的规矩。老太太给了。大家伙就收着。老太太不给,谁也不该去讨要。合着还没孝顺老太太,倒先跟老太太讨要起银钱来了,算是什么事那,脸皮也是太厚了。被我这样说了一通。大太太也羞惭惭的。我料想她不会再提这件事了。”

原来大家走了之后,柳三太太还好生地数落、嘲讽了柳大太太一番,才将讨要嫁妆贴补一事了结了。

“这也是她们自己找的。”柳三太太道,“老太太自己不提,就该知道是没有指望了,还偏偏不死心,上门来讨要。这可不是自己要讨没脸吗。也是她们母女贪心不足,只顾着自己便宜了,还嫌坑的家里不够。公中/出的,已经是份不错的嫁妆了,还想要跟咱们三姑娘攀比,她哪里比得上那。”

“我今天还真有点儿担心。怕老太太拉不下脸来,答应给她们贴补银子。”最后,柳三太太又笑道。

就这么说说笑笑的又到了柳老太太的院子里,宴席已经摆好,柳若姒和柳二太太都与柳老太太坐了一桌。宴席中。就有来添箱的女眷突然问起怎么没看见柳大太太的娘家人。

冯家不在京中,但是亲朋故旧消息往来不断,自然也知道了柳若娟要成亲的事情。虽是如此,但是冯家却没人来,只在前日打发了管事的送来了一份添箱礼。

有人问起,柳老太太当然不能实说,只说是冯家有事缠身,不能前来。

等散了宴席,柳若姒和荣成翰就要告辞回去,柳二太太就又拉住柳若姒询问。

“王府那边的宴席,你们去不去?”

这个问题,柳若姒却不好回答,只得去看荣成翰。

“父王和母妃应该会去。”荣成翰想了想,就道,“大嫂从不出门应酬,二嫂也多在家里管事。母妃会带阿姒过去,我也会去。”

荣成翰这样说了,柳若姒就对柳二太太点头。

“那好。”柳二太太就跟柳若姒约定到时候见面,又吩咐人装了两个食盒的点心给柳若姒带回去,一盒子是柳若姒和荣成翰爱吃的,至于另外一盒,却是为永靖王和苏氏准备的,“是茯苓人参糕,我特意吩咐小厨房里做的,给王爷和王妃补补身子。”

永靖王和苏氏送了柳老太太一株老参,柳二太太这里不仅准备了一盒茯苓人参糕,另外还送了两盒首乌和雪莲作为回礼。

这些回礼,并不是柳府准备的,而是柳二太太自己拿出的私房。柳若姒也明白柳二太太的心意,即便苏氏苛待了她,她们也与苏氏闹了这一场,但是柳二太太心里还是希望柳若姒能与苏氏好好相处,希望苏氏能够善待柳若姒。

回到王府,柳若姒和荣成翰先来见永靖王和苏氏,又将柳二太太送的东西递了上去。永靖王就点头,又问了小夫妻几句话,就让他们回去了。等荣成翰和柳若姒走了,永靖王就也起身要往书房去。

“王爷这两天身子不大好,还是多歇息歇息。有什么事,交代给下面的人去做也是一样的。”苏氏忙就拦住永靖王,说道。

“我并没事。”永靖王摆了摆手,一面就又看到柳若姒送来的东西,“柳家是知礼的大家,柳翰林是谦谦君子,柳夫人大家闺秀,因为你…被你逼的,至今想起来还让我难堪。你也该看看,人家是如何待你的,再想想你的所作所为,可不羞臊。”

永靖王又提起了苏氏刁难柳若姒的事。苏氏只得闭口不语。低下头去。

“你好好想想,莫要再在人前失礼,贻笑大方。”永靖王看了苏氏一眼,就出去了。

转天。就是贞定侯府与柳家结亲的日子,果然如荣成翰所说,永靖王和苏氏都要前往。荣成翊、荣成翔和荣成翰都要随行,苏氏这边是打算带上劳氏,又问柳若姒去不去。

柳若姒自然点头。

此刻,贞定侯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然而,长公主屋中,长公主在榻上坐着,韩青歪在长公主身上。母子两人脸上却丝毫不见喜色。

“娘,我一定得娶她吗?想到她我就讨厌。”韩青瘪着嘴,跟长公主哼哼唧唧地道。

长公主不轻不重地在韩青的背上拍了一下。

“还不是你自己没出息!”

“娘!”韩青拉长了声音,叫了一声。

长公主叹气,又轻轻地在韩青的背上拍抚。

“你年纪也不小了。选媳妇也选了这么久,也是时候成亲。咱们不得已,要娶那个贱人进门。接进门来,一切可就由不得她了。你讨厌她,娘难道喜欢她不成。一会接了她进门,一切都交给娘。过个一年半载,再给你娶个如意的媳妇。这个,就是个笑话罢了。”说到最后,长公主的语气已经有些阴测测的了。

不过韩青听了,却是松了一口气,面上露出欢喜之色。

“娘,那可就都交给你了。千万不要让她来烦我。”

长公主看着韩青一副无赖的样子,心中万分无奈,却又虎下脸来。

“这件事,娘替你善后。只是,以后再不许你任性。娘看中了哪一个。你就娶哪一个。”

听长公主这样说,韩青脸上欢喜的神情渐渐消散,最后耷/拉下脑袋,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是。

“这就对了,相信娘的眼光,娘不会害你。”

长公主正这么说着,外面就有小丫头跑进来禀报,说是永靖王一家到了。

“都谁来了?”长公主就问。

韩青也抬起头来,盯着小丫头听她回话。

“永靖王爷、王妃都来了,还有世子爷、王府二爷,武扬候也来了。”小丫头忙就禀报道。

“永靖王妃是一个人来的吗?”韩青就问。

“王妃带了王府的二夫人,还有武扬候夫人一同前来。”小丫头就道。

韩青一下子从长公主身边跳了起来。

“做什么?”长公主立刻斥道,“稳当些。”

长公主这么说着,一面也站起身。

“你去前面,跟着你父王一道陪着永靖王爷。”长公主嘱咐韩青,却又不放心,又安排了妥当的丫头跟小厮跟着韩青,“看着小侯爷,不准他乱跑。”

打发走了韩青,长公主忙整了整衣裙,带着众人到二门,亲自将苏氏迎了进来。

柳若姒陪着苏氏到长公主屋中坐下,就有小丫头端上茶果来。柳若姒捧了茶盅,眼角余光就瞥见长公主正在打量她。柳若姒只当没有察觉,神态如常。

长公主的目光在柳若姒身上来回打了几个转,心中也跟着上下翻腾了几个来回。柳若姒本就容貌出众,如今嫁为人妇,不再像从前在闺中那般素淡的打扮,一件大红通袖遍地金百蝶穿花的锦缎长袍将柳若姒的身段显得更加婀娜有致,也衬得柳若姒的一张俏/脸更加光彩照人。

如今的柳若姒在俏/丽之外,似乎还增添了几分妩媚,让人见了,忍不住就要多看几眼。

就算长公主心中不喜柳若姒,此刻也不由得不暗赞柳若姒。同时,长公主也暗自庆幸,多亏她有先见之明,早一步将韩青支了开去。要不然让韩青见了柳若姒如今的模样,还不知道会生出什么事,引出多少祸患来。

“这才几天不见,武扬候夫人是越发出落的水灵了。王妃是有福的人,得了这样标致的儿媳妇,真是让人看了眼红的很。”长公主与苏氏略客套了几句,就将话题转到了柳若姒的身上。

“不当长公主如此夸奖,这孩子不过是比一般人长的得人意儿些。”苏氏就道,“长公主今天接了柳家二姑娘进门,何须羡慕我。”

长公主飞快地瞥了一眼苏氏,见苏氏面色如常,似乎刚才的话里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意思。不过,长公主的心还是有片刻的不自在,但是这并不影响她把要说的话说下去。

“最出色的那个让王妃得了去,王妃的福气总比我强些。听说前几天武扬候夫人病了,如今可是大好了?看气色还不错。”长公主的脸上露出关切的表情。

苏氏低头喝茶,并不答言。

“多谢长公主惦记着,不过是偶然小恙,早已经痊愈了。”柳若姒就答道,一面又问,“刚才进来时看见一个小丫头,面善的很,刘家三婶子可曾来了?”

柳若姒那次病了,大家都大概知道些内情,绝不会这样当面问起。长公主不会消息闭塞到不知情的程度,只怕她还比别人知道的更加清楚,按理说,是不会当着苏氏和柳若姒的面故意提到这个话题。可长公主偏偏就问了。柳若姒察觉长公主的意图,想要岔开话题,能够就此脱身,那就再好不过了。

“刘夫人还没来。”长公主却笑道,一面又笑着对柳若姒道,“虽是年轻,也不可大意了。原本我还不知,如今咱们是亲上加亲,我才偶然知道。老夫人、一家上下都惊动了,老侯爷、世子爷连夜从城外赶回来,武扬候还特意向圣上请旨…”

如果说刚才柳若姒还有些不肯定,现在却是完全肯定了,长公主是故意说起这个话题,至于目的,自然不是什么好意。

“长公主消息灵通。”柳若姒笑了笑,云淡风轻,“不过传言不可尽信。父王、世子爷和侯爷身负要务,有些事,非我等可以探知。”

苏氏放下茶杯,飞快地瞟了一眼柳若姒。劳氏从旁边投过来的目光更满是赞佩。柳若姒轻描淡写的一句话,既没有承认什么,也没有否认什么,可长公主却不能再继续追问,否则就会显得多事且无知。

不等长公主再说什么,苏氏已经开口,将话题带开了。

“哦,对了,苏夫人来了,七丫头正等着要见王妃!”长公主笑道。

第二七五章 争吵

苏晴暖早就跟着家人来到贞定侯府,不过长公主为了腾出空子来单独见苏氏和柳若姒,特意将苏晴暖安排在暖阁,与其他女客们在一处。如今,长公主见一时无法再说进什么话去,干脆就说出苏晴暖,并起身带着苏氏、柳若姒和劳氏一同到暖阁中来。

看着长公主笑吟吟的模样,柳若姒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长公主对于永靖王府内的各种纠葛,只怕早就烂熟于心,且又对存有心结,一有机会,就想要给她添堵,让她不自在。

而关于苏晴暖,只怕还不仅是长公主,这京城中各家女眷怕是大都知情了。

这么想着,柳若姒跟随苏氏走进暖阁。她们刚进了暖阁,迎面就看见苏晴暖快步迎了过来。苏晴暖先到苏氏跟前,向苏氏行礼。苏氏忙就拉起苏晴暖,上下细细打量了一番。

才过了不多的时日,苏晴暖整个人似乎都瘦了一圈,虽是抹着脂粉,眼下依旧隐隐露出些青黑来。

苏氏显然是心疼了,一把就将苏晴暖搂进怀中,说是十分想念苏晴暖。苏晴暖也连说想念苏氏。姑侄俩这个架势,并不像是才分开了几天,倒像是离别了数十载不曾见面似的。

柳若姒和劳氏飞快地交换了一个眼色,劳氏的嘴边挂着淡淡的嘲讽。显然,劳氏对苏晴暖如此矫情的表现也很看不过眼去。

苏晴暖与苏氏也没立刻就坐,就这样腻歪了好一会,苏晴暖似乎这才看见柳若姒和劳氏。

苏晴暖就又过来给柳若姒和劳氏见礼。

“见过二表嫂、三表嫂。”到柳若姒跟前的时候,苏晴暖的举手投足里都带着小心,看着柳若姒的表情更添了些许战战兢兢的意味。

柳若姒接收到四面投射来的探寻的目光,也就明白了苏晴暖的意思。苏晴暖当着这些人的面向她示弱。这可并不是苏晴暖真的怕了她或者觉得愧对于她,苏晴暖这般做作,是在试图抹黑她。

苏晴暖为什么在柳若姒跟前这么小心。这么害怕柳若姒,是不是柳若姒太过凶悍。欺负了苏晴暖?苏晴暖被总王府送回苏家,是不是并非苏晴暖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柳若姒这个三表嫂容不得苏晴暖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