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了。”文怡道,“我瞧大表哥家的地还没开始整呢,又要盖房子,又要补种果树,花费不少吧?若是不能趁着入冬前准备好,这块地岂不是要一直荒到明春?!大表哥,你是个最聪明不过的人,怎么也犯起糊涂来?!”她接过那张地契,小心折好,郑重放回聂珩手中:“你是瞒着舅舅舅母买下这块地送来的吧?若是叫二老知道了,心里总有些想法的。你总不能叫我跟舅舅舅母生份了吧?!”

聂珩哑然,细想想,父亲倒还罢了,毕竟先前打算送给表妹的产业并未送出,如今又没法再送了,拿一块荒地做补偿,父亲恐怕还会觉得不足,但母亲…真难保不会有怨言,她老人家是绝不会想到这是儿子自作主张,只会怪到表妹头上,万一害得表妹再失舅家依靠…他看着手中的地契,苦笑一声:“枉我自诩聪明,没想到也会一再犯糊涂,差点儿连累了表妹。”

文怡观他眉间郁色,似乎自弃之心更浓,心想这样下去不行,想了想,便换了笑容,道:“大表哥,其实呀,你们家买了这块地,对我是再好不过了。我还要多谢你说了那句无心的话呢,那可是帮了我的大忙!”

聂珩看她一眼,仍是苦笑:“你又想出什么理由来宽慰人了?”

文怡听他这么说,就知道这理由不好糊弄了,但还是继续道:“你想呀,这块地那么大,我本来就没法全买的,那自然就有一部分要归了别人。它又恰好在大路边上,对面就有庄子,若是没了山匪,一定会有许多人感兴趣的。舅母也说过,因为山匪被灭,加上舅舅在衙门打听这块地的事,已经有许多人跑来看地了么?这里是普通的山坡,除了山下的田地,就只有温泉最引人心动了。若是舅母没有当机立断,买下这块温泉地,这里还不知道会落在谁手上呢!我们两家买的地本是紧紧相邻的,你们这边换了主,若是个霸道的人,说不定还会欺负我们家离平阴远,想方设法谋了地去,那我岂不是财地两失?!”

聂珩忍不住失笑:“哪里会到这个地步?霸道的人也看不上这样的地。再说,母亲本可以问过你祖母和你的意思,再回头买,不到两天功夫就能办成的,不差这点时候。”

文怡叹道:“大表哥,你又糊涂了,哪有人能预知未来?如今我们倒过来看,自然会觉得舅母本有足够时间先问了我们再去买,可当时她不知道呀?!万一有人在她去顾庄期间先下手了呢?!别说有舅舅在,衙门会把地留着,若是那人财大气粗,衙门又不是舅舅开的,凭什么压着地不放?!可见,舅母当时…其实也是迫不得已,亏得她买了地,我才不会被迫与恶邻相伴呀?!”

聂珩听得哭笑不得,指了指文怡,又觉得没法反驳,最终只能叹道:“我平日只觉得表妹斯文乖巧,没想到居然还有一张好刚口…照你这么说,我母亲不但没损及你的利益,反而帮了你大忙了?!只可怜那不知身份的恶邻居,什么都没做,就背了黑锅!”

文怡不好意思地笑笑,低头道:“大表哥别笑话,我只是担心你存了心事,对身体有害…其实,我真没觉得舅母有什么对不住我的地方,相反,舅舅、舅母和大表哥都给了我许多实惠,我若仍旧心怀怨怼,就太过了,也对不住舅舅、舅母、表哥与表妹对我的一片关爱…请你不要再把这件事放在心下了,若是仍旧…觉得过意不去,那以后我们家的田地,若有哪里照顾不到的地方,请大表哥多关照关照吧…”

“你都这么说了,我还能怎么办呢?”聂珩看着那张地契,无奈地叹息一声,“那我就先替你收着,且用心经营几年。”说罢用满含深意地目光看了文怡一眼,“日后再处置也不迟。”

文怡心有所觉,微微红了脸,但有些不甘心,便反嗔道:“大表哥将桃林温泉描述得如此迷人,到时候可别忘了送我两筐桃子!”

聂珩笑道:“当然没问题,你姐姐还叫我种些樱桃树呢,待房子盖好了,再栽几株竹子,长了竹笋,也送两筐给你!”

文怡一边笑着,一边观察他的神情,觉得他眉间郁色淡了许多,稍稍放下了心,便又向他介绍山下庄子特产的鱼干酱,还有山上的景致。表兄妹俩一路闲谈,施施然下了山。

回到小院,文怡先去看了祖母,见她的精神已经恢复了许多,便把方才还地契的事告诉了她,又说起田地林地的布置。当卢老夫人听说聂珩没顾上自家的活,先替她们整了地,便叹道:“聂家的教养还过得去,只可惜与人结亲时太粗心了。”

这话几乎就是在讽刺秦氏教养不好了。文怡不敢搭话,便扯开了话题:“紫樱怎么不在?张婶好象也不在外头。祖母在屋里,难道连个侍候的人都没有?”

卢老夫人不在意地道:“紫樱往庄上张罗晚饭要吃的菜去了,张婶在我刚醒来时还在,没一会儿就不见了人影,张叔也不在,兴许是两口子说话去了吧。方才房东来过一趟,陪我说了几句话,倒还有点意思。我瞧这个媳妇子,不像是寻常农妇,言辞礼数都带着大家气象,但瞧她气度,又不象是尊贵人,大概是哪里的大户内宅里侍候的婢女,嫁给了外头的平民。可惜也是个没福的,年纪轻轻就…”说到这里,她想起自身,叹了口气。

文怡小声问:“可是一个穿靛蓝衫子、水色下裙,挽着光光的髻,只插了一支素银簪子的妇人?方才回来时,孙女儿瞧见她往庄子里的方向去了,想必是才跟祖母说过话来。”

卢老夫人点点头,文怡便道:“难为她有心,中午还送了新鲜果子和玉米来,只是我们家万没有放着主人不管,仆妇径自出门的道理。紫樱领了差事,倒还罢了,张婶是怎么了?院里除了祖母就没别人了,倘若来的不是安份良民,可怎么好?!”

卢老夫人叹道:“罢了,不过多忍两天,到底是几十年的老人,你就当给老张一点面子吧。”

文怡心知这就是祖母先前说的,关于新田产的管理办法了,她低声问:“祖母,真要留张叔张婶下来么?张叔太老实了,未必干得来的,他又处处让着张婶,万一有什么不妥…”不是她多心,这一处产业,关系到六房将来的生计,她当然要慎之又慎。

“有聂家人看着呢,他们两口子能出什么乱子?!”卢老夫人不以为然,“老张再老实,规矩是不会错的,你当他会糊涂到任由老婆支使么?!”

文怡实在没什么信心,但祖母已经决定了,她只好听从。

到了第二日,聂家派了管家来,将这些天在顾家的地上做的先期准备工作都报给了卢老夫人,又在种植庄稼的种类与田地经营方面提出了几样建议。卢老夫人赏了他一个大封,将人打发走了,便让紫樱出去守院门,只留下文怡在屋中,召了张叔张婶进来。

张叔听完卢老夫人的话,已经整个人呆住了。张婶却立刻跪下哭求道:“老夫人开恩啊!小的夫妻对老夫人和小姐忠心耿耿,您可不能听了紫樱那小蹄子胡说,就把小的夫妻赶走呀?!”

文怡眉头一皱,斥道:“这跟紫樱有什么关系?!祖母命张叔为管事,管理此处田产,难道不是好事么?你哭什么?!”

张婶只是一味哭着,求卢老夫人开恩。她才来了这里一天,就知道这是个穷山村,怎能跟顾庄的繁华相比?!升管事?说得好听罢了!她宁可在顾庄当一辈子厨娘,也强似在这穷地方苦熬!

卢老夫人听得厌烦,也不理她,只是问张叔:“你可愿意?此事关系重大,非亲信不可相托,除了你,我真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当然,你若真有难处,我也…”

“小的愿意!”张叔立刻反应过来,乐滋滋地跪下磕头谢恩。

张婶却尖叫着拉住他,对卢老夫人道:“老夫人,他是魔怔了,糊涂了,您别听他的,他这么笨,哪里做得来这个差事…”

“住口!”张叔大声喝住妻子,骂道,“胡说什么?!你才魔怔了呢!”

张婶惊呆了,丈夫居然喝斥她…一向不敢违背她的丈夫…居然骂她了?!

第三十五章 和乐融融

更新时间2010-12-24 19:19:21 字数:4308

 张叔出人意料地态度不但令张婶惊愕,连文怡也觉得十分意外。她心中一动,转头望向祖母,只见卢老夫人一派平静地端坐在上,神情毫无讶异之色。

张婶虽然被丈夫骂得愣住,到底是惯了占上风的,很快就反应过来,咬牙切齿地拽住他骂道:“你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对我说这样的话?!”

张叔也习惯了被老婆压在头上,听到她这么说,下意识地向后躲了一下,文怡见状,心道“不好”,卢老夫人便眉头一皱,斥道:“放肆!你当这里是什么地方?!几十岁的人了,连规矩都忘了,可见是我平时对你们太过纵容,以至于家里的奴婢行事都没了分寸!”

张婶这才醒悟过来,这里不是他们夫妻俩住的房间,而是在主人跟前。她虽然喜欢倚老卖老欺负年轻丫头小子们,但毕竟是世代执役的人家出生,知道即使六房再落魄,卢老夫人与九小姐也依然是她主人。当着主人的面教训丈夫,本就是没规矩的事,更何况丈夫刚刚领了老夫人的命令,她就当着主人的面公然喝令丈夫违令,简直就是明晃晃地跟主人作对了!她真是糊涂了,就算再心急,也不能乱来呀!

她眼珠子转了几转,赔笑道:“老夫人莫气,小的也是一时心急…小的男人性子老实,若是您让他赶个车、送个信、采买点灯油柴薪,他绝对会办得妥妥当当的!可若叫他当管事…他实在不是那个材料呀!若是真叫他领命管了新田,被佃户帮工骗了哄了,将地里的出产都白送了别人,还是小事,就怕他一时糊涂,把您好不容易买下的地都叫人哄了去,那时可怎么办呢?!”

文怡微微冷笑,张叔再笨也不至于笨到这个地步,更何况地契在祖母手上,任凭张叔再怎么糊涂,也不会被人骗了地去,若是他傻到这个境界,那不仅仅是当管事,只怕连日常听差的活都干不了了!

她悄悄打量张叔,从他表情上就能看出,他是没法忍受妻子的这番污蔑的,连连跺脚道:“你胡说些什么呀?!我有那么蠢么?!”眼睛情不自禁地瞄向卢老夫人,满眼都是惶恐。

卢老夫人淡淡一笑:“张家的,你说得太过了。老张虽然老实了些,办差却是从未出过差错的。他虽不机灵,可管田产的人,太过机灵就免不了要使坏!每年的出产被管事的克扣上一成到四五成不等,我喝西北风去?!我们六房不象人家那样家大业大,经不起折腾,手下的管事还是要老实些的好。”

“是、是,老夫人英明!您说得正是道理!小的一定会老实做事的,绝不会昧了主人的银子!”张叔见卢老夫人没有改主意的意思,满面喜色,再次下跪磕头,无论老婆怎么拽他、暗地里掐他、脚下踩他,都没理会,急得张婶暗地里跺脚不已,期期艾艾地道:“老夫人…您再想想…不是小的谦虚,实在是…”

卢老夫人仿佛没看见张婶的动作似的,微笑着叫了张叔起身,又鼓励了一番,再敲打几句,末了挥挥手:“下去吧,好生劝劝你媳妇,即便主人行事再宽厚,她在主人跟前也要记得规矩才是。如今在我跟前还好,若是改日在别房的主人跟前,也是这么着,我可是保她不住的。”

张叔低头应了是,大力扯过老婆,便退出去了。

文怡忙走到祖母身边问:“张叔真能降服张婶么?就怕他心软…”卢老夫人摆摆手:“他再老实,也是个养家糊口的男人。他不应这个差事,就只能继续做车夫,偶尔帮他媳妇搬搬抬抬、砍柴烧火,不过是个杂工罢了,他又没有儿女,等将来老了,做不得活了,和老婆一起搬到族里给老仆们开的善堂中,不过仅能得个温饱罢了。但应了这个差事,他便是管事,哪怕管的产业离顾庄再远,回到顾庄也是跟别家管事平起平坐的体面人,更何况他是我们六房几年来头一位管事,将来老了,得的赏钱和养老钱跟寻常仆役也不可同日而语。他都快四十岁了,错过这一回,说不定就再无向上爬的机会,他又不是傻子,怎会不应?!”

文怡不好意思地道:“还是祖母看人看得准,我见张叔一向听张婶的话,只道他是个懦弱性子,必不敢有违张婶意愿的,却不知他心里还算拎得清,知道好歹。”

卢老夫人道:“你是因为在梦里见到他们夫妻弃主另投,所以心里便存了偏见。其实他还是忠心的,不然当初遣散家奴时,我就不会只留他一个了。”她叹了口气,“如今就算是家生子,也未必都靠得住,他们没有见识,目光短浅,为了一点好处就卖主,却不知道卖主的奴仆在他人眼中就跟猪狗一般,想要再投身富贵人家为仆,是想都不要想了。当初你父亲没了,家里下人都人心惶惶的,我怕他们闹出点事来,便把其中不安份四处钻营的都赶出去了,几个比较老实又侍候多年的,都发给细软,让他们自谋生路去。唯有老张,是你祖父用过的老管家的独子,老管家殉了你祖父,我又怎能把他儿子赶出去?何况老张性子太过老实,才干也平平,到了别家也只能做粗活,光是看他老子面上,我也要留他下来。盼着他有多能干,是妄想,顶多只能守成罢了,但他不会卖主。哪怕他象你梦里一般,真投了别家,也不会害你。”

文怡低头受教,看来她还有很多事要学习呢。因为心中总记着张叔张婶背弃她另投了长房,她就存了一有机会便将人撵走的意思。平日里若不是没人使唤,也不会处处容忍他们夫妻。但仔细想来,张叔不论是在前世还是今生,除了投向长房外,就没有做过伤害她的事了,投向长房也多半是听了张婶的话的缘故。若她有法子让张叔对六房一直忠心耿耿,岂不是比将人撵走更好?毕竟是在六房侍候多年的老人,撵了另寻他人,还未必能找到比他更忠心的呢!

想到这里,她便笑道:“果然是孙女儿想差了。张叔还是很可靠的,孙女只怕他耳根子软,被张婶劝上两天,又改主意了。”可惜可惜,张叔为什么会娶这么一个老婆呢?这个念头在她脑中一闪而过,她就被自己吓了一跳,脸红了红,心里念了句“阿弥陀佛”。

卢老夫人见她脸红,以为她是为了自己的话感到羞愧,便笑道:“老张还没这么糊涂。张家的多半是见此地不如顾庄繁华,又离顾庄太远,日子必然清苦,方才不愿老张领差事罢了。但她以往劝老张,是为了他好,如今却让人觉得她在自打嘴巴。傻子才会放着管事不做,安心当个车夫兼杂工呢!老张的老子就是咱们家的管家,到了他却连个长随都没挣上,你当他真的甘心?!”

想了想,文怡便会意地笑了。过后她在院子里遇上张婶,却是脸上红了一大块,隐隐透着三个指印,脚上也有些跛,便知道对方多半是挨了打。想了想,她便回房取了一瓶备下的药油来,递给张婶道:“拿去擦吧,往后别再犯糊涂了,张叔知道上进,不是好事么?如今你也是管事的娘子了,岂不是比做个厨娘体面?”

张婶嘴里不知嘟囔些什么,没好气地一把接过了药油,张叔在门外看见,便喝道:“小姐跟你说话呢?!你懂不懂规矩?!”张婶抖了抖,乖乖向文怡行礼道了谢,便灰溜溜地回房去了。文怡看得目瞪口呆,但张叔难得夫纲大振,也是件好事,她只好干笑着回屋去了。

张叔当天就走马上任,找聂家的管事商量种麦的事了。文怡知道他是个外行,又是头一回当管事,就怕他会把差事办砸了,便三番五次地私下劝他多向聂家人请教。张叔兴奋之余,也知道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老老实实地答应了,在聂家管事面前十分谦逊,人家也乐得教他帮他。就这样,麦种没过两天就依次送到,连播种的人手,聂家也一并解决了。张叔带着雇工们,在山下的田地忙活了整整三天,方才将秋麦种好,接下来便开始整理山边与山上零星分散的土地,聂家管事建议他们,趁着入秋不久,赶在隆冬季节到来之前,补种一茬瓜菜,也好在年下添一份入息。

文怡自然知道这多半是大表哥的建议,心下感激,知道他就在庄上一处大院子落脚,便想办法张罗些新鲜瓜菜,亲手做了送过去,请他品尝。

当然,卢老夫人必然是头一份的,她吃着孙女做的菜,心下也十分讶异,忍不住问:“你是什么时候学会厨活的?难不成也是在梦里?!”

顾氏一族的闺学教厨只是教些皮毛罢了,只要顾家女儿能在婆家做出几道小菜来,便足够了,谁也不认为她们需要长年下厨。文怡的厨艺是在出家后才正经练起来的,自然不能实话实说,只好道:“就是在梦里,再来便是看紫樱、张婶他们做饭菜时如何行事,心里暗暗记住了,慢慢学起来的。其实孙女儿只会几个小菜,也不知道好不好,祖母可别笑话。”

卢氏笑道:“这便很好了,你才多大?竟比你几个姑姑和姐姐都强!”心下暗叹,从前居然没发现孙女儿如此聪明,若是早早留意,说不定还能多教些东西,如今却是她耽误了孩子!看来应该多让孩子历练历练才好。

文怡不知道祖母心里转的是什么念头,只瞥了桌上的几样素菜一眼,小声道:“孙女儿只会做素的呢,实在不敢做肉食…祖母别生气…”

卢老夫人却毫不在意,一边品尝着孙女儿的孝敬,一边在心里盘算,该如何教导她。

文怡见祖母和表哥都吃得开心,心里欢喜,见张婶忙着在庄上寻找长期驻守要住的房子,紫樱又有家人来探望,便索性接过了祖母的三餐。她在前世习惯了行事谦和,哪怕是对着农户也不忘以礼相待,她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在村民眼中,却十分了不得。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居然待他们如此客气,真是难得的好姑娘!不愧是名门望族的女儿!跟他们小门小户的就是不能比!

结果众人待文怡越发尊重了,说话行事却又添了几分亲切。文怡有什么不懂的,庄上不论男女老幼,都乐意教她,还有几个农妇知道她爱吃小鱼干做的酱,特地跑来告诉她怎么做。她去田间巡视时,也有老农告诉她,该如何照管田间的庄稼,什么时候浇水,什么时候除虫,庄稼生了病要怎么治,种的瓜菜要怎样才能长得好…林林总总,不但文怡听得用心,连张叔也得益良多。

在几位老农的教导和提醒下,文怡向聂珩提了建议,那块缓坡上的薄地,最好是种红薯等物,产量高,又不怕旱,侍候起来也容易。聂珩笑哈哈地答应了,立刻便命人去买薯苗。

文怡不大放心,怕自己的建议会害得大表哥血本无归,一连请教了几位有经验的农户,都说红薯好种,庄上有几户人家都种了,她才略放下心来。

秋分前后,正是秋季农忙时节。庄上、山上忙得热火朝天,连清冷的山风也无法让人身上凉快些。文怡翻出一身旧衣裳穿上,向祖母禀报过,便到山上看着张叔指挥雇工翻整菜地,偶尔提醒几句,免得张叔一时忘了老人家叮嘱的话,犯了错。

她站在山坡上,放眼望向山下整齐的农田,再望望山上已经整理好预备种树的空地,心里由衷地升起浓浓的喜悦,仿佛已经看到了田地丰收时的情形。

数十丈外的高坡上,柳东行手扶着粗大的树干,翘首向文怡望来,默默无语。

罗明敏懒懒地靠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山石上怪笑道:“同病相怜呀!这么有缘份,你又这么上心,怎的不过去跟人说几句话?年纪虽小了点儿,也不过是多等几年,难得说话行事脾气都与你相投不是?”

柳东行没好气地回头瞥了他一眼,便再望回去,沉声道:“我只是惊讶,她不但不埋怨,还欢欢喜喜地忙活着,想要振兴家业。我想知道…她以后会做些什么…我会一直看着她的,看着她…会活成什么样子…”

(差点忘了跟大家说,平安夜快乐,剩蛋快乐~~~)

第三十六章 雇工风波

更新时间2010-12-25 19:08:00 字数:4792

 秋耕的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连菜籽和瓜籽都送到了,立刻就可以下种。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出了一点小麻烦。

文怡站在祖母身边,听着张叔的回报,便觉得有些头痛。

这时已经过了秋分,眼看着没两天就是中秋节了。中秋佳节,正是家人团圆的时候。因本地农户都有自家田地要看顾,农忙时节找不到人手,因此顾聂两家的地都是雇佣太平山周边其他村庄的闲散人员来耕作的,最远的甚至是从太平山东面过来。如今要过节了,他们都纷纷要求回家过节去,一来一回,至少要两三天功夫,万一他们回家后有事耽搁了,或是跑去忙活自家村子的农活,迟上十来天也不是不可能。可是瓜菜种子都已送到,如果不及早种下,就怕会误了农时。

当初在此地买田时,文怡想着可以雇佣本村人手,就算遇上年节,也不过是歇上一天半天的,问题不大,因此没料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偏偏又没有拦着不让人回家团圆的道理。

她为难地望向祖母,有些惭愧:“孙女儿想得不够周到,以致出了这种纰漏…”

卢老夫人摆摆手,问张叔:“聂家的人怎么说?人手都是他家雇来的,当初也没想到么?”其实她也没预料到会发生这种事,毕竟她原先管的两个陪嫁庄子都有足够的佃农,用不着从外头雇人。只是孙女儿不只一次在她面前提起聂珩聪明,几乎算无遗策,如今出了这种事,她便忍不住质疑一声。

张叔小声道:“小的问过聂家的叶管事了,他说这些人因为家无田产,一向是惯了替人帮工的,每年中秋前后,因是农忙,也不是没试过在外头过节。早在雇人的时候,聂家少爷就提醒过他,因此他早就让负责引介的中人跟那些雇工说好了,中秋那天多发三成工钱,让他们尽早将活赶完。没成想事到临头,那些人又变卦了。叶管家正寻中人说话,听他的口风,大概再加点工钱…就没事了…”

卢老夫人一听,脸色便沉了下来。文怡知道祖母最恨这种不讲信用的事,忙道:“大表哥想必也没料到那些人会这么做。如今我们家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又没时间再去找人,因此那些雇工才会有恃无恐了。我去跟大表哥商量一下吧?他一定会有法子的。”

卢老夫人冷哼道:“就算他有法子,我也不能再留这样的雇工了!这回让他们如了意,过两天又闹起来,我竟不是雇人手,却是雇了一帮祖宗呢!”顿了顿,她语气放缓了些,转向孙女道:“你年纪小,经历得少,不知道这世上人心险恶!那些人是见我们从外地来,又是女眷,打定主意想讹我们呢!休要姑息!”

文怡低头应了是,但心里又在发愁。不留下这些雇工,又哪里来的人手种菜?种子都买来的,总不能丢着不管吧?

张叔还在等候主人下令,卢老夫人便吩咐他道:“你去跟聂家人说,随他们留多少人下来,我们这边是一个也不要了,给他们结工钱!算好了帐就来报我,我立时给银子!”

老太太明令发话,无论文怡有多为难,也只能闭嘴了。张叔立时便领了命令下去,传到聂家人耳朵里时,聂珩侧头想了想,便淡淡地道:“就照老人家的吩咐吧,再换一个有口碑的中人,不拘多少工钱,尽快在三天内找够二三十个人来,务必要把顾家的菜田都种上。”

叶管事犹豫了一下,问:“少爷,那咱们家的活怎么办?咱们只需要清理干净树枝子杂草,挖好树洞,再趁雨雪天气到来前将房子盖起来,就行了,用不着赶农时。就算让人回去几天,也不要紧的。”

聂珩笑了笑:“咱们家既然不用赶农时,哪里找不到人来?留着这些人,就怕到了要紧的时候,他们又要闹着讲条件。顾老夫人的话有道理,不是我们两家小气,而是不能纵容这种贪心小人!”眼珠子一转,微微翘了嘴角:“我想闹事的雇工中,必定有带头的人,而且很有可能是新来不久的。不然他们做了这一行这么多年,为何从未听说过有这种事?你悄悄打听一下,若是真有这么个人,别惊动了他,尽管来告诉我,我会想法子对付。”

叶管事心中一凛,忙领命下去了,找到雇工们,他就留了个心眼,一边传达主人的吩咐,一边仔细打量为首的几个汉子。

有几个人听了叶管事的话,一下就慌了,为首一个三四十岁皮肤黝黑的男子忙上前拉着叶管事道:“叶大爷,这是怎么回事?!我们不过是想要回家过节罢了,怎的就忽然辞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