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孟莹附和道:“是呀!伯母和母亲只顾着会亲戚,我们又不耐烦跟那些太太奶奶们打交道,遇上她们,必要装一日小姐,太憋屈了!我近日新得了一把好弓,咱们不如学他们男子射箭赌斗,输的那个就罚酒好不好!”

杜渊如笑道:“你当我们是谁?都象你这般爱酒么?臭哄哄的,别找我。若叫我说,输的做一次东道也就罢了。”

“不好不好。”说话的是一位查玥查小姐,也是将门之女,“咱们从小儿练箭的倒还罢了,顾家妹妹这样的压根儿就不会,你们这主意分明是欺负人!我倒要替她打抱不平了!”

文怡抿嘴笑面不语,心里却有几分意动。

她确实不会射箭,但这是武人必学的被艺,柳东行似乎也很擅长?

她不说话,旁边的一位龙灵龙小姐却看不过眼了,龙家与杜家是姻亲,龙小姐身材瘦瘦小小的,两只大眼却说不出的灵动。她好笑地瞥了查玥一眼,道:“你的射艺也不过是三脚猫功夫,哪一回不是垫底?今儿倒说得好听,其实是为了替自己遮丑吧!”

众人哄笑,查玥涨红了脸,梗着脖子道:“既然你说了这话,少不得我要露一露本事,才能服众了。我给顾家妹妹赔个不是吧,因为我,连累你了,若是你输了东道,会算在我头上!”

文怡笑道:“那倒用不着。我虽不会这个,却也仰慕已久了,若姐姐妹妹们不嫌我愚钝,便教我一教。我不敢与众位相比,请大家别笑话我才好。只是有一件事,我可要先说请楚,酒我是喝不了的,东道我便是有心,也不大方便,只能看众位有什么差遣,我必尽力而为!”

杜渊如叫了一声好:“这话说得大方,既如此,我们也不难为你,你有什么擅长的才艺,随便露一手就好了!”

文怡心下一想,自己无论琴棋书画,都说不上出挑,只有字写得还算能见人,但这本是游戏之举,若处处想着丢脸不丢脸的,也就失了取乐的初衷,便大方答应下来,料想自己那点本事应该不至于贻笑大方才是。

众女见状,都齐声叫好,当中也有人心中不满,觉得这样太便宜文怡了,但因为杜渊如已发了话,其他几位家世好的小姐又不反对,便只好闭了嘴。

文怡乘兴而归,只是到了侍郎府前,方才想起自己的初衷,不由得有些懊悔。她本来是不打算与那些高门贵女结交的,生怕长房的长辈们会有所图谋,怎的玩了半天之后,就不知不觉地忘了呢?不过想到那几位新朋友的性情,她又有些舍不得疏远了她们,犹豫了一会儿,便决定不把实情告诉于老夫人等,只说今日与众人相处得平平便罢。今日认识的几位小姐,都与侍郎府不熟,眼下又时近年尾,各人家中必然为过年的事忙碌,不会有多少机会让家中女儿请人上门玩耍的,她应该能混过去。

心里拿定了主意,文怡便去见于老夫人了。于老夫人等她行完礼,也不叫她回房换衣服,立时就问起了在东阳侯府做客时的详情。

文怡照着想好的话告诉了她,她有些不太满意,连连追问:“杜小姐没跟你私下说什么话么?”“杜夫人给了你什么见面礼?”“那么多位小姐,就没一位跟你合得来的?”“路王府的两位郡君可曾去了?”“翰林院张学士家与东阳侯府也有亲,他家的小姐听说正与路王府的一位小王孙议亲,她今儿没去么?”

文怡——回答了她的问题,到了最后,心里已有些不耐烦了:“张家两位小姐都去了,只是她们一直没吭声,座位又与侄孙女儿离得远,因此侄孙女儿见过礼后,便不曾与她们说过话。”

于老夫人沉默了一会儿,才叹息道:“路王府既看中了你五姐姐,怎的除了请她上门做客,便不肯露丵一点口风?张家的家世比咱们次一等,但张大人却有官职,这又比你二伯父强些,若是路王府看中了他家女儿,你五姐姐又该如何是好?”

这又是哪里来的传言?文怡疑惑地看了她一眼:“侄孙女儿并不曾听说这事,记得有别家的小姐打趣她们,张家大小姐说的亲事好象不是路王府…”

于老夫人眼中一亮,但很快又镇静下来:“我也是听你五姐姐说的,今儿张家太太在世子妃面前说了一通好话,都是夸她家闺女的,叫你五姐姐好不尴尬!”

文怡心中不以为然:“便是王府看中了张家小姐,又有什么要紧?五姐姐既不曾与王府有婚约,我们家也没明白与王府议过亲事,外头甚至还没传起流言来。只要五姐姐名声无损,这一桩婚事不成,日后自有好人家来提亲。”

于老夫人叹了口气,面上有些倦意。

这些日子以来,她为了几个孙女的亲事,费尽了心力,既担心文慧会不服管教,再惹出祸事来,又担心其所作所为会引起柳姑老爷不满,拒绝亲事,更担心文娴会受姐妹连累,好好的亲事成了泡影,让顾家声名进一步受损,偏偏路王府行事又慢腾腾的,不肯把亲事明白说出口,好早日定下来,叫她焦虑不堪。

她的心事,又岂是九丫头一个半大孩子能明白的呢?

于老夫人揉着额角,无精打采地对文怡道:“今儿出了一日的门,你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东阳侯夫人与小姐既然赏识你,请你去做客,咱们也不能太失礼了,回头我让你大伯母择个好日子,也操办一次茶会,请杜小姐,还有今日你见过的几位小姐前来做客,算是还杜家的席。今日你都见了哪几位小姐?各人的家世、父兄官位为何,你都跟你大伯母说一遍吧,叫她备下礼物,亲自陪你往几个体面的人家送一份,也算是替你结了善缘。别小看这些俗礼,京中人家,最是讲究这些的!日后你就知道其中的好处了。”

文怡心中恼火,她知道京中人家有这么做的,但那多半是为了巴结他人,才会整出这些繁文褥节。今日她结交的多是性情爽朗的将门闺秀,若真的照这规矩送了礼,下回再见面时,就要叫人看不起了!况且于老夫人说的是给几个体面的人家送一份礼物,那么那些家世不如顾家、父兄官位不显的小姐呢?想是未必能得到这份礼物吧!世人行事,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的人能得礼,有的人却没有,这才是得罪人呢!她一个孤女,只身带着几个侍从随族中长辈上京来,哪里有能力给各家打点礼物?到时候,善缘是侍郎府领了,怨怼却要算到她头上,

这叫什么事!

文怡抿了抿唇,实在没法开口应声,但又知道自己的亲事还压在于老夫人手中,自己身边没有可以做主的长辈在,是不能得罪对方的。她暗暗咬牙,忽然想到一个念头,看向于老夫人,眯了眯眼。

于老夫人见她不答,抬头来看她:“怎么?可是累了?放心,今儿你且回房歇息,明日再去送礼也不迟。”

文怡却面露难色,道:“不是侄孙女儿推托,实在是…今日在东阳侯府,侄孙女儿觉得…有几位小姐的眼神…不大对劲儿呢!怕是不乐意与侄孙女儿结交,便是送了礼去,恐怕也…”

“胡说!”于老夫人轻斥,“你做了什么得罪人的事?还是有失礼之处?不然好好的,你对杜家又有大恩,谁敢当着主人的面给你脸子瞧!”

文怡闭口低下了头:“侄孙女儿不敢说…这不是我们女儿家该说的话。”

“你只管说!”于老夫人双目一凛,“到底是什么缘故!”

文怡欲言又止,直到于老夫人不耐烦了,隐隐有发怒的神色,才道:“我听杜小姐的口风,今日的宴席,其实不仅仅是为了给她散心的。其中请来的几位小姐,东阳侯夫人特地亲自见过,还问了好些话。侄孙女儿偶尔听到其中一位小姐与她的密友私谈,似乎是…东阳侯府在寻找合适的东宫孺子…”

于老夫人怔了怔:“东宫…孺子!”她若有所思。

. 文怡点头道:“杜小姐很快就要成为太子妃了,可是郑家小姐??????又是那样一个狠心聪明的人,背后还有郑贵妃撑腰,杜夫人怕杜小姐会吃亏,便想着物色一两位可靠又与杜小姐合得来的小姐,将来好给杜小姐做帮手。”她叹了口气,眼角暗暗留意于老妇人的神情,“这样的人可不好找,又要家世好,配得起东宫太子,还要与东阳侯府或泸国公府交情深厚的,最好是亲戚故交之女,候府又能压得住的,本人模样要好,性情要敦厚,若不是绝顶聪明又可靠之人,就要温柔和顺,不会有坏心的??????听说已经挑了好些天了,还没挑中呢!”

于老妇人起初还有几分意动,听到后来已经泄气了,勉强笑了笑:“那是当然,哪有这么容易?杜夫人想得太好了。家世好又这般出挑的女孩儿,有几个愿意屈就一个东宫孺子的位置?“

文怡道:“可是东宫太子的妻室,也不能随意挑选呀。不过您说得对,这样的人确实不容易找,杜夫人总希望能找到更好的,看谁都觉得不满意,但有些人家的小姐未免着急。若是不能被杜夫人看中,岂不是丧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于老妇人有些明白了:“你的意思是??????她们对你有所忌惮!”

文怡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杜夫人与杜小姐请我去,并不是为了这事得,可那又不能对人明说,因此其他人便误会了。为着杜夫人迟迟还没选中人,好几位小姐都围到杜小姐跟前说笑呢,我被挤开了,又不好跟她们理论,只好独自闷坐吃茶,也不敢跟人搭话??????大伯祖母,这种事根本没法争辩,我若真的上门送礼,只怕她们心里更忌惮我了,若是背地里让她们的父兄在朝中给大伯父使绊子,岂不是糟糕!”

“那还了得!”于老妇人怒道,“女子岂能干政!那都是哪家小姐?居然如此大胆!”

文怡忙道:“您就不必问了,只当不知道吧。她们又不曾当面给我脸子瞧,还有说有笑的呢,若闹起来了,倒显得我不知好歹。”

于老夫人叹了口气:“难道…就这么…”眼巴巴地失去了个结交权贵的大好机会!侍郎府就是因为结交的人家少了,遇事只靠一个柳姑爷,显然是不成的!而与东阳侯府有交情的人家,都不是什么寻常人家。“照你这么说,那些小姐们…岂不是相互间也有不睦?”

“那倒不是。”文怡眼珠子一转,“比如张家大小姐,是已经定了亲的,所有人都乐意与她结交,连她妹子也跟着沾光呢!”

“哦?”于老夫人顿了顿,低头沉思起来:要改变这种局面,其实也不难…

文怡看着她的神色,微微翘起了嘴角。

(好人被逼急了也是会反弹的…求粉红票~~~)

第一百五十九章 柳太太省亲(上)

文怡从东阳侯府回来后的第二天早上,三姑太太柳顾氏再次来到了侍郎府。

她进府后,也不去见嫂子蒋氏,直接就往于老妇人的院子里来。文怡与一众姐妹当时都在于老妇人屋里陪着说话,见丫鬟才通报过,柳顾氏便直接闯了进来,都吃了一惊,忙忙向她见礼。

柳顾氏一进门,两眼就盯在文娴身上,转了几转,直把文娴盯得满脸通红,方才移开了视线,向于老妇人请安。

于老妇人心情还算好,笑着让她起来了,还道;“我虽叫你过来坐坐,有事商量,但你也不用这样着急,才吃过早饭呢,难不成你天刚亮就出门了?”又指了指文怡姐妹们面前的圆桌:“这是昨儿五丫头往路王府做客时,王妃与世子妃赏的,你过来瞧瞧,挑两样带回去

柳顾氏这才看到那桌面上放着两只剔红的方盒,一只放着各式精美的堆纱宫花,一只盛着十二枚样式各异的白玉佩,都是精致的内造之物,如今可不多见了,虽不值什么钱,但戴着出门做客,可是体面得很。她又特地看了文娴一眼,文娴红脸低下了头。

文娟在旁撇撇嘴,心里暗暗抱怨。姐姐将王妃与世子妃赏赐的东西分给姐妹们,每人都只是客气地拿一样,连在自个儿院子里养病的文慧,都懂得礼数,只留下了一支宫花,祖母怎么一开口就给了姑母两样,也不问姐姐一声。

文怡心里却在想,三姑母神色古怪,莫非是听到了路王府有意聘文娴为媳的传言?而她之所以会来,似乎是大伯祖母传召,联想到昨日自己说的话,她双颊微微一红,心却不可抑制地跳得飞快。

柳顾氏正要开口跟于老夫人说话,但又看了几个女孩子一眼,轻咳一声:“母亲,女儿有要事想跟您商量。”特地在“要事”这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于老夫人眨了眨眼,和蔼地对文怡等人道:“你们回去吧,今日天气阴沉沉的,看来快要下雪了,午饭你们在自个儿屋里吃吧,不必特地过来,免得受了风。”

众女齐齐应了声,便纷纷告退了。文娴犹豫了一下,没把那两只盒子带走,就这样留在了桌面上。文娟顺手给它们盖上了盖子,一步三回头地去了。

她们一走,柳顾氏又斥退了丫环,便急不可待地走到母亲身边的椅子坐下,问:“母亲,我听说咱们家五丫头连着去了几回路王府,颇得路王妃青眼,马上就要做太子妾室了,是不是?!”

于老夫人脸上的微笑忽然凝结住,变得有些哭笑不得:“你打哪里听来的胡话?路王府看中咱们家五丫头,是打算配给她孙子的,又干太子什么事?”

柳顾氏怔了怔,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之色,但旋即又打起精神来:“路王的孙子?是哪一个?世孙么?!”

“就是那个绰号叫‘琴痴’的,路王家的庶孙。世子妃也很赞成,还让两个孩子见过一面,听说那位小王孙对咱们五丫头挺满意的。”

柳顾氏更失望了:“居然是那个孩子?这门亲事......不大好吧?我也听说过他的传闻,据说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不过是得路王宠爱罢了。”

“有什么不好”于老夫人不以为然,“能与宗室王爷结亲,本人也是品貌双全的,还有什么可嫌弃的地方?我自然知道他爱好风雅,想来不理政事,但难的是个太平王府里的太平王孙,一辈子平平安安,你侄女儿能配这么一个人,也算是她的福气了。朝中的显贵,又或是身份尊贵体面些的官家子弟,固然是好,但你也要看一看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二哥不过空有个进士名头,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凭什么叫人看中你侄女呢?”

柳顾氏讷讷地说不出话来。于老夫人的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之前,就因为她行事不慎,只顾着拉拢东平王府,叫人在御前进了谗言,不但丈夫挨了圣上训斥,连娘家兄长也受了连累。虽说此时柳家已经重新得到了圣上的信任,到底不比先前,更何况,丈夫还不曾消气呢,连外人都知道柳尚书与夫人不和,又怎会给她娘家体面?

只是她仍旧有些不服气:“太平王府的太平王孙,听着似乎尊贵,实际上遇到事,会不管用!母亲带了侄女儿们上京来,原是盼着给她们找一门好亲事,给家里也添些助力的,可如今,嫡出的五丫头配了个空头王孙,六丫头您又许给我家,剩下的九丫头十丫头,一个是孤女,一个是庶出,都一个能顶用?难不成那些体面的人家,还能看上她们做正经媳妇不成?!”

于老夫人瞥了她一眼:“谁跟你说我带几个孩子上京,是为了给家里添助力的?!”

“您不是…”柳顾氏不解,“大哥特意嘱咐的,不是么?”

于老夫人冷笑:“你也不瞧瞧眼下是什么时候?!几位皇子的争斗才结束,又开始抢起了太子妃的宝座了,一众藩王也都蠢蠢欲动,朝里什么人都有,乱成一片。你和你大哥也不跟我说请楚,若我早知道是这个局面,就不在这时候进京了!好亲事固然要结,可也不能为了结亲,便把自家给葬送了!”

“哪里就到这个地步了?”柳顾氏听得骇然,干笑道,“您是不是想得太多了?朝里的纷争,我也听说过,但那跟先前相比,不过是小纠纷罢了。太子妃的人过不是定了么?我们家虽与东阳侯府素来没什么交往,但我们老爷年轻时与东阳侯也算有些交情,想来他家不会与我们为难的。至于郑家,他家女儿看来是要屈就良娣之位了。我们家与他们虽没什么深交,但六丫头与他家小姐从小交好,京里谁人不知道?他家同样不会害我们。再来就是几家藩王,我们家大姑太太嫁到东平王府…”她顿了顿,有些不自在她扯了扯嘴角”,虽说眼下她与我有些不大愉快,到底是骨肉至亲,真有事时,是不会不管我们家的,要知道,东平王可是太后亲子,圣上亲弟,就算真要削藩,他家也不会吃什么亏的。”

于老夫人冷冷一笑,心道若不是听九丫头说起,东阳侯府的人又进一步证实了那个说法,她也不敢相信,从来与顾家无仇无怨甚至还交情很好的郑家小姐,居然会下黑手嫁祸自家孙女!托了九丫头救下东阳侯府千金的福,目前顾家得以顺利脱身,但也因此得罪了郑家。郑家一日还在,她就一日不得安心,几个孙女的婚事也不敢大意,路王府的庶孙虽说不上是理想的婚配对象,至少不是郑家能动得了的,而顾家凭着这门姻亲,也可以与宗室王亲搭上话,将来遇事不愁没有援手。那位小王孙固然没有什么说话的权利,但路王有啊!

她看向女儿,正色道:“你别总想着东平王的太后亲子,圣上亲弟,便有恃无恐了。若圣上铁了心要削藩,东平王也不可能例外。一个藩王若是没了藩地,他与路王爷又有什麽不同呢?路王还能得到圣上的敬重,宗室中无人敢对他无礼,东平王一家子成天跟圣上怄气,等太后登仙,你当他家能有什么好结果?!”

柳顾氏瞪大了双眼:“母…母亲…”

“我可不是在说笑!”于老夫人哼了一声,“只看他家平日行事就知道了!本来藩王为了避嫌,是不该与朝臣私下结交的,因为你们家与东平王府是姻亲,这事儿避免不了,也就算了。可东平王府的那位世子爷,为了跟你们亲近,居然一路追到平阳,也倒也罢了,他本就要南下康城办事的,只当是路过,也说得过去。可前些日子京城里的传闻,就叫人忍不住觉得好笑!太后与圣上看中了东阳侯家的小姐,想配给三皇子,那是看中了东阳候的声望,要他给三皇子这个皇储撑腰的!东平王世子特地跑到太后跟前磨缠,说要求娶东阳侯府大小姐,这不是跟三皇子抢人么?!还特地把风声传得到处都是,一个不好,是要坏了天家姻缘的,岂不是坏了圣上的盘算?!你当圣上心里就不恼他一家子?!”

于老夫人更生气的是,这东平王世子爷要坏三皇子的姻缘就算了,做什么还要把文慧拉下水?!本来与柳家的亲事已经谈妥了,只等太子妃的册封结束,各家王府世子、王孙办了婚事,就能把六孙女儿给嫁出去,省得她再惹出什么事来。结果,那位世子爷也不知道打了什么主意,撩拨得文慧春心萌动,又给这门亲事增添了变数。若他是有心要文慧倒也罢了,偏偏这几日,外头没少传他与各家闺秀来往的韵事,求娶东阳侯千舍的事倒是没再提了,可他对文慧显然也没那个意思!这叫什么?欺负人么?!

柳顾氏听得脸上神色变幻,似乎有些挣扎:“这可不好 …景诚那孩子,还是年纪太轻了,不知天高她厚,只知道有太后护着,便真以为什么事都能做。我得劝劝他,还有王妃,再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你拿什么去劝?别忘了,人家现在正恼你呢!”于老夫人冷言冷语地打击女儿,“这多余的事,你就不必再做了,就象你说的,东平王是圣上亲弟,圣上便是再不待见,只要他们一家子没犯下谋道大罪,一点闲气,圣上也不会与他们计较。

王府将来便是没了藩地,也有富贵平安日子过。柳姑爷本是圣上跟前的人,如今又重得圣上信任,你又何必画蛇添足?只管做好你的本分就行了!不许自作主张!”

柳顾氏缩了缩脖子,不甘不愿地应了,只是想了想,终究有些不死心:“若是只求太平安稳,也未必要将五侄女儿配给路王府的庶孙,一个镇国将军,能顶什么用?我们老爷也认得几个官宦之家的子弟,都是有才华有本事的,家世又好,前程似锦,若是女亲担心门第不相配,当中也有名门望族的旁支,足可匹配五丫头了。这些人在朝中官位虽不算高,却也是说得上话的,未必比路王一个闲散王爷差!”

于老夫人心道他们再有本事,地位也高不过藩王,能牵制住郑家吗?只是这话她不好跟女儿提起,只得说:“我已拿定了主意,你不必多说了。等你侄女儿嫁去路王府,有她带着,家里几个庶出的女孩儿也有机会配好人家,还不怕将来姻亲会被牵扯进朝廷纷争中,连累了我们顾氏一族。”她转面盯着女儿问:“说起来,你上回过来时,我跟你提的那件事,你还没办好么?”

柳顾氏愣了愣:“哪一件?您是说六丫头的婚事么?”她笑道,“我已经跟老爷提过了,老爷没有反对,只是说要等皇家的婚事办好了,再能宣扬出去。今年本是因为圣上身子不好,才不曾正式下拣择会选秀,以配婚皇子宗室,但赶在天璜贵胄之前要亲,又是官宦之家,就是在打圣上的脸了。只要三皇子与几位皇子、王世子的婚事定了下来,我们家就会送庚帖过来了,您不必着急。”说到这里,她又记起了侄女儿…说起来今儿怎么不见文慧?她方才就没在这里,既知道是我来了,好歹出来见个礼才是。”

于老夫人当然不会实话以对:“你一来就把几个孩子都赶走了,她哪里还敢来打搅?再说,婚事都定下来了,你便是她婆婆,她女儿家脸嫩,便是知道你来,也不好意思出来见你的。”

柳顾氏掩口笑道:“从小她就胆子大,见了男子,说话也一向大方的,结果如今要出嫁了,反倒害羞起来。”

于老夫人不希望她继续谈论文慧,便道:“我方才说的不是这件事,是说九丫头跟你们家东行的婚事!你别忘了,当初你是当着我,还有二房和四房的面,向六房提起这桩婚事的,又许诺说会把庚帖送过去。你六婶没回绝,又答应了换庚帖,就是答应婚事的意思了。你一直没动静,如今又装没事人,难不成是要变卦?!那可不行,将来我回了平阳,叫人知道这件事,是要戳我脊梁骨的!”

柳顾氏不自然地笑了笑:“您说的是这件事呀…”

“如何?我上回不是提过了么?你说要回去问柳姑爷,究竟是个什么结果?!“

柳顾氏脸色微微发白,声音也弱了许多;“提是提过了,可是?????。。。。老爷还没说什么,那个姓白的**,便说认得一个六品武官的继室,他家正好有个女儿,是前头原配留下来的,已经十七岁了,还未许人,有意将那个姑娘说给东行。。。。。??????”

(双倍月票活动果然出现了,从28号0点开始。至5月7日24点为止,求粉红啊~!)

第一百六十章 柳太太省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