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文怡应了,把这几日自己所做的事通通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从奴仆、产业到房屋内部陈设的改动,以及内外院新添排水沟等小工程,都无一遗漏。

卢老夫人听完后,想了想,叹道:“倒还罢了。如今眼看就要入夏,今年瞧着是不会再旱下去了,你及时做好防备,也省得雨季来临后院子里浸水。其他也没什么,虽瞧着动静大了些,但都是急需的。至于家里的产业,你处置得也不坏。”顿了顿,“只是你对家中奴仆的安排…是怎么想的?既然那姓马的家人有问题,为何还要把他父子安排在要紧位置上?”

文怡忙道:“不管是跟车,还是外书房,瞧着象是要紧位置,但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相公不在家,孙女儿事先又问过舒平了,确认外书房里并没有什么机密的文书,不过是些寻常典籍,也有几本兵书,都是再寻常不过的。而与人来往的书信,但凡是要紧的,都收到内院来了。那马大宝本不识字,人又老实,打发他去那里,外头看着体面,其实并无大碍。便是他父亲借机进了外书房翻找,也翻不出什么东西。至于跟车的差使——”她笑了笑,“如今家里就只剩下孙女儿一个主人,孙女儿要出门,还能去哪里?不外乎那几个地方,他便是跟着去了,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况且,他到底是二叔二婶赐下来的家人,即便明知道他有问题,一日没抓到证据,都不好处置他。倒不如让他做这跟车的差使,一有什么动静,孙女儿就假作要出门,要寻他办事,只要他不在,这渎职的罪名就下来了。到时候再撵他走,二叔二婶也无话可说。”

卢老夫人放缓了神色:“原来如此,我还道你真糊涂了,明知道他有问题,也把他往要紧位置上放。不过他老婆是在厨房当差?厨房的差使要紧,这是入口的东西,若有个万一,可是要人性命的。”

文怡点头:“孙女儿也觉得是这样,因此便给厨房的两个人做了分工,马家的负责做家里其他人的饭菜,内院的伙食,还有舒家人的三餐,则由凤喜丫头一个人包了,春实给她打下手。这凤喜性子虽冲动些,有时候也会犯些小错,但大是大非上从不含糊。”

卢老夫人叹道:“看来你心里是有数的,祖母也就不多提点你什么了,只是要提醒你一句,你是才过门的新媳妇,这个家里的人,也多是新来的,只要你用心,手段做足了,要收服他们,不成问题,只是别做得太过张扬了,以免闹得人心惶惶。”

文怡笑道:“祖母多虑了,孙女儿也想到了这一点,因此开头只是略调动几个位置,而且都有明面上的理由,其他的,要过些日子,再徐徐图之。相公原本不耐烦管家里的事务,因此从前都是舒嬷嬷掌着,她老人家虽体面,到底不是主人,因此有许多事都不方便办。如今孙女儿既来了,自然不能看着局面再乱下去。”她低下头,嘴角露出一个甜蜜的微笑,“等到相公回来了,我要让他看到一个整整齐齐、有条有理的家才行。”

卢老夫人见她这样,心里也有几分欢喜:“你们夫妻和睦,自然是好事,东行愿意将家中重任交给你,也是信得过你的意思。”想了想,犹豫了一下,“不过祖母还是要再提醒你一点。东行虽信得过你,这家里的下人也没什么可忧心的,但是…这舒家人,却是东行的心腹,更兼那舒嬷嬷又是他的乳母。东行自幼父母双亡,独自在柳家二房长大,想必吃了不少苦头,这舒嬷嬷待他用心,他自然会对舒家看重三分。你管家时,别人都还罢了,却需提防这舒家人与你不是一条心,那就大受制肘了。他们一家资格最老,若是不服你,或是阳奉阴违,你在这家里便很难握住大权,但若你压制住他们,又要提防将来东行回来后,他们会告你一状。东行与他们家原本情谊深重,即便是顾全了你的体面,心里也难免会有根刺,天长日久,终究是祸患,你不可不防…”

文怡愣了愣,随即沉默下来,回想这几日舒家人所为,慢慢摇头道:“舒伯是个明白人,无论我说什么,他都很爽快地去办好了,若是我有疏忽之处,他也会提点我。我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人。舒平…性子也稳重,瞧着并非奸邪之辈。想来…他们不会如此…”

卢老夫人抓住了她的犹疑之处:“那舒嬷嬷呢?这舒家又有几个女儿?”

文怡一怔,忙道:“舒嬷嬷有时候就是啰嗦些,也会觉得我做的事不够老到,倒不见有什么坏心。他家有两个女儿,都是在外院做粗使丫头的,还有个小儿子没差事。祖母,舒家的女儿,容貌并不出挑,瞧着不象是有那心思的。”

卢老夫人仿佛松了口气似的,点了点头:“这倒还罢了,就怕他家女儿生得好容貌,心就会大了。不但舒家,别的家生子里头,若有积年的老仆人,女儿生得好的,你都得多提防一二。将来即便是东行真的要收房,也要从你的陪嫁里头挑。初月就是为这事儿备下的,她是咱们二房的家生子,等我回去了,便向你二婶要了她家人过来。这丫头长得好,却是呆呆笨笨的,成不了什么气候。”

文怡心中有些不大舒服,却也明白祖母是为自己着想,低着头小声应了。

卢老夫人见状,便叹道:“九丫头,你心里别恼。这不过是以防万一罢了。若东行是个体贴人的,自不会提起这件事。那等几年初月大了,你将她体体面面地嫁出去,也算对得起她了。只是这人选不能缺了,却万万不可从秋果与荷香这两人里挑。”

文怡忙道:“孙女儿不会的。秋果不是这样的人,荷香瞧着也没那等心思。”

卢老夫人摇摇头:“秋果自是老实人,但那荷香却机灵太过了,你可以用她,却要提防些,在未弄清楚她的真心之前,不要太过信任。若不是冬葵出了那等差错,有她替你把关,祖母原本是不必担心这个的。”

文怡眼睛盯着自己手里的帕子,没说话。冬葵原本是她的贴身大丫头,在紫樱走后,最受信任的就是冬葵了,哪怕出了那件事,她心里恼怒,也没打消过让冬葵陪嫁的念头,只是祖母反对,她又念及冬葵家人尚在顾家,便没说什么,但是私心里,也曾偶尔想过,若是有冬葵在,她在柳家的日子会过得轻松些。

卢老夫人喝了口茶,也不多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便重提前事:“对于舒家人,祖母觉得,你可以重用小的,对老的,却还是不要予以大权为好。”

文怡怔了怔,抬起头来,看着祖母。

“别人都还罢了,这舒嬷嬷,你要多留点心,若是她与你一条心,倒也罢了,若她每次都对你的话有所非议,还是不要让她继续管着内院的好。只要你继续重要舒家其他人,便是东行回来了,舒家也无话可说的。”

文怡有些迟疑:“舒嬷嬷…还不至于如此吧?况且还有舒伯在呢。”

“你且细看看,若不是,就当祖母多心,若她真的不服你,还是早作准备为佳。”卢老夫人看向门外的院子,有个婆子正在二门处探头探脑,“别忘了,这个家里,还有几个不安份的人,可不是铁板一块的。你虽早就有了万全之策,对付家里的这些小人,却要提防他们狗急跳墙,从中挑拨,害得你与舒家人离心。”

文怡也看到了马有财老婆的举动,心下微沉:“孙女儿明白了。一定会小心提防的”

卢老夫人听到孙女这样说,也放下心来。她知道文怡素来虽说性子偏软,但只要答应下的事,就不会出什么差错,便重新挂上了微笑:“好啦,这些扫兴的事,咱们就不说了。明儿是你生辰,又是及笈,要如何庆贺,可想过了么?祖母觉得,不如就在家里摆两桌酒,请你表姑母和干娘过来吃一盅,如何?”。

第二百五十五章 以德服人(上)

舒嬷嬷回了房,一屁股坐到炕上,便开始生闷气。

舒伯见状便问她:“你又怎么了?谁惹你生气了?今儿是大奶奶的好日子,前头虽只摆了两桌酒,却来了好几位官太太,个个都顶有体面。全家人人都得了厚赏,谁不是乐得笑眯眯的?偏你板起脸来,给人脸色看!叫大奶奶看见了,岂不又要嫌你了?”

舒嬷嬷气冲冲地道:“嫌就嫌!我知道自己是个讨人嫌的,但有些事,想叫我当没看见,那可不成!你每日只知道听她的话办事,一句话也不肯驳,长此以往,只会让她更嚣张!这份家业还不姓了顾?!”

舒伯皱皱眉:“你的话越发说得不象了,你到底是在恼什么呢?!平白无故地,进门就骂!”

舒嬷嬷瞪他一眼,想了想,才压低了些许声量,道:“大奶奶今日及笈,论理,也是个大日子,要摆两桌酒请客,原也没什么,只是大爷不在家,她就这样呼朋唤友的,前头还有男客,没点忌讳,这象什么样子?!再说了,大爷才走了几日?她便把亲家老太太请过来住着了,敢情这宅子是她家的不成?!”

舒伯见她说得不象,便喝斥道:“这话糊涂!外头请客摆酒,男女客也是分开坐的,男客不是大奶奶的兄弟,便是表兄弟,罗家二少爷又是大爷的好友,有顾家二舅爷帮着招待,大奶奶不过是隔着门问声儿好罢了,有什么可忌讳的?!我瞧大奶奶做得极有规矩,哪里象你说的这样?再说了,亲家老夫人过来住,是大爷走之前就发过话的,你也不是不知道,这会子又在多什么嘴?!”

舒嬷嬷气道:“大爷会说那样的话,是大爷知礼,大爷孝顺,可大奶奶就这样顺水推舟,立马把人接过来了,也未免太过拿大了吧?我都打听过了,亲家老太太带足了行李,还有两个丫头、两个婆子和两个长随跟着,看那架势,不住上一年半载,是不会走的。这是哪门子的道理?这才几天功夫?大奶奶进门不过十日而已!谁家新媳妇才进门,就把娘家老祖母带到婆家来长住的?!顾家又不是没有房子!”

舒伯斜睨妻子一眼:“顾家在京城的房子是租的,老夫人跟前又只有一个隔房的侄孙,横竖大爷不在家,大奶奶一个人在家里也闷得慌,把祖母接过来住着,有什么不行?便是带了几个丫头仆妇,又不用你出银子去养。我倒觉得奇怪了,你这两日似乎脾气见长,无论大奶奶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你总要抱怨上半天,理由还如此可笑,你究竟发什么疯呢?!”

“谁发疯了?!”舒嬷嬷白了丈夫一眼,“我只是怕继续放任大奶奶下去,等大爷回来的时候,这个家早就跟了大奶奶的姓了!”

舒伯不由得大笑出声:“我说你发疯,你还不肯认?大奶奶与大爷如今是一个姓,这个家就是他们夫亖妻两人的,大爷的东西,就是大奶奶的,大奶奶的东西,自然也就是大爷的了。说到底,你还是把大奶奶当成是外人,忘了她已是大爷的妻子,夫亖妻就是一亖体的了。你好好想想,难不成你还把自己当成是我的外人不成?”

“放屁!”舒嬷嬷啐了舒伯一口,“我能跟大奶奶一样么?!我嫁给你几十年,娃儿都替你生了七八个,站住的也有四个,你要还把我当外人,老娘跟你没完!”

“这就走了。”舒伯笑完了,表情重归肃正,“你既然知道你我夫亖妻是一家人,就不该把大奶奶当成是外人。她如今是当家主母,是你我的主人,把你那点戒心都收起来吧。大爷亲自选中了大奶奶做妻子,自是信得过他的,你也该信得过大爷才是。”

舒嬷嬷怔了怔,有些不自在地移开了视线:“不是我信不过大爷,实在是…谁叫大奶奶娘家姓顾呢?她既与二夫人是一家,便是眼下有些不和,也难保日后不会为二夫人说话。我实在是不放心,万一将来大爷给太夫人与大老爷平了反,二夫人求到大奶**上,她是长辈,又是一家子出来的,大奶奶还能说不么?那大爷岂不就要吃亏了?”说到这里,她又压低了声音,一脸煞有介事地对丈夫道:“这几日我细细看着,大奶奶行事确实是有些心计的,不象大爷说的那样实诚。比如她调动了家里人的职司,神不知鬼不觉地,就把二夫人派来的马家人给安插到要紧位置上了;还有,亲家老太太昨儿过来后,身边的婆子就给咱们家的每个人都赏了个荷包,连洒扫粗使的小丫头都有五钱银子,内院的人就更不必说了。这不是明摆着要收买人心么?今儿大奶奶过生日,又发了一次赏钱,光是这两日,花费的银子就超过五十两。有钱也不是这么使的,这分明是要拿大爷的银子拉拢大爷的人呢!咱们怎能不提防?!”

舒伯有些头疼地叹道:“我说你多心,你还不信。大奶奶今日过生日,本就一切从简了,及笈是多大的事呀?才摆了两桌酒,你还要如何?!太过简陋了,大爷也没脸。况且这银子本是亲家老夫人出的,不过借了咱们家的地方与人罢了,哪里就花了大爷的银子?再说,大奶奶是大爷的妻子,便是要花大爷的银子,那也是天经地义的,轮不到我们做下人的多嘴。”

舒嬷嬷瞪他一眼:“你说得轻巧!大爷自小我就看着他长大,对亲儿子都没这么用心,如今他好不容易娶妻了,我怎能看着他吃亏?!”

舒伯没好气地道:“大爷怎么吃亏了?!你忘了?这家里的人也没几个是大爷身边的老人,不是尚书府来的,就是外头买的,大奶奶哪怕是要拉拢他们,也是为了大爷着想。就连马有财父子俩的差事,也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你本就糊涂,不过是大爷体谅你多年辛苦,赏你个体面,让你帮着管管家。如今大奶奶都进门了,你就该让出大权来,你不但不让,还要在这里啰里啰嗦的,我看你呀,就是惦记着这份大权,生怕大奶奶夺了去,才会在鸡蛋里挑石头!”

舒嬷嬷大怒:“你当我是什么人?!只要大爷好好的,我们家里人也好好的,我稀罕那什么权不权的么?!只要大奶奶是真心为大爷,我自然不会总提防着她!可如今我看着她一步步把自己人安插到家中各处,我们这些大爷的人却被她挤到一边去了,叫我如何放得下心?!”

舒伯被她的声量吓了一跳,忙去捂她的嘴:“你真是疯了,这是什么地方?叫得这么大声,也不怕让人听见!”

舒嬷嬷挣开他的手,也反应过来了,心下有几分懊恼,但还是要强的心理占了上风,瞪着丈夫还要与他争辩。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了冰蓝的声音:“荷香姑娘,你怎么有空到后院来了?”

荷香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原来是冰蓝姐姐。大奶奶有事寻舒总管与舒嬷嬷,让我来请他二位过去说话。不知道舒总管与舒嬷嬷可在家么?”

冰蓝道:“方才我瞧见嬷嬷进屋里去了,却不知道这会子在不在,我替你瞧瞧?”

舒伯连忙下了炕,走到窗边笑着应道:“在,都在呢,大奶奶有什么话要吩咐?我们这就过去。”

荷香笑着向他行了个礼:“大奶奶说,今儿请客,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想要跟舒总管与舒嬷嬷商量了,才好决定怎么做,因此便请二位晚饭后过去。我是特地领了这差事,打算顺道去厨房瞧瞧有没有做宵夜的材料。今儿老夫人吃了酒,有些醉了,便早早睡下,怕晚上醒来会腹中饥饿。”

舒嬷嬷暗中撇了撇嘴,舒伯瞪她一眼,笑着应道:“我们吃过饭就过去。厨房应该还有些红绿豆,让他们做点粥好了。”

“多谢舒总管提醒了。”荷香屈膝一礼,笑着去了。

舒嬷嬷见她走远,便在背后小声啐了一口:“鬼鬼祟祟的,居然来偷听!咱们家可没这个规矩!”舒伯急得直跺脚:“你这是做什么?!”又向冰蓝赔笑:“你婶娘今儿喝多了,犯了糊涂,你别与她一般见识。”

冰蓝有些愁眉苦脸地道:“婶娘究竟是生什么气呢?大奶奶这么一个和气人,出手大方,待咱们也宽和,大爷又喜欢,身边的几个丫头也没什么不好的,婶娘还有什么不足?”

舒嬷嬷见她这般,心里便有些恨铁不成钢:“你当她是真心待你好呢?仔细些吧,等她把家里的人都收拢了,就该处置你们这些大爷身边侍候的人了!”

舒伯听得眉头直皱:“你跟冰蓝侄女胡沁些什么呢?!”

冰蓝却道:“婶娘也把大奶奶想得太坏了。大奶奶待您这样客气,您哪里来这么多抱怨?大爷知道了,也不会高兴的。”说罢也不多言,摔手就走了。

舒伯便回头教训妻子:“瞧,连冰蓝小小年纪,都比你懂事。你说你…”舒嬷嬷打断了他的话:“你不信我的话,就只管走着瞧。等大奶奶把二夫人派来的人放到大管家的位置上,让你收拾包袱走人,还跟大爷说,是要让我们回家享清福时,你才知道后悔呢!”

文怡听了荷香的回报,只是微微一笑,点头说:“我知道了,你下去吧,别跟人提起。”

荷香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不住:“小姐,奴婢觉得…舒家其他人都是明理的,只有舒嬷嬷老糊涂了,但她在姑爷面前的份量与人不同,您还是要提防些的好。”

“我知道。这事儿我心里有数。”文怡只是把荷香打发下去,回想起祖母昨日的提醒,不由得苦笑。

祖母果然是世事通透的老人,对舒嬷嬷的看法半点不差。文怡觉得,要说舒嬷嬷全是为了私心,也未免有失偏颇,但她最怕的,就是舒嬷嬷并不完全是为了私心。若是为了私心私利,那只要有利可图,人就不难收服,但若舒嬷嬷是为了柳东行着想,方才对自己有戒心,那事情就难办了。因为这样一来,舒嬷嬷就只是“犯了糊涂”,而不是“犯了错”,自己要让她不再“犯糊涂”,与阻止她“犯错”,大不相同。前者需要细心安抚,后者却只需快刀斩乱麻就行了。

想了想,文怡还是决定按兵不动,继续照自己的计划进行。舒嬷嬷不过是误会了自己罢了,只要自己无愧于心,办事公正,她总有一日会改变看法的,哪怕永远没有那一日,只要周围的人都赞同自己,她有再多的非议,自己又有何可惧?

吃过晚饭,天已黑了。舒伯带着妻子来到正院上房,在门外便请了安。文怡笑着让秋果打起帘子迎他们夫妻进来,舒伯才发现,文怡坐在正堂上,前头摆了四扇的大屏风,屏风外头,从大儿子舒平,到小儿子舒安,以及两个女儿大妞、二妞都在,他心里不由得咯噔一声,暗暗埋怨妻子说话放肆。舒嬷嬷更是露出了一丝冷笑,只道文怡是要清算了,心中暗暗腹诽她这动作来得太早了些,也不怕人家说闲话。

文怡却仍旧是和气地微笑着,让人搬了小杌子来,让他夫亖妻二人坐下,然后道:“今儿因我过生日,请客到家里摆酒,忙乱之中,才发现家里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平日里倒好,一遇到事情多,便会显露出来,因此我想着,把家里的人手再调一调,看是不是会好些,便把舒伯与嬷嬷请过来了。”

舒伯有些迟疑:“今儿宴客…小的只觉得…人手可能有些不足,大奶奶若是嫌家里人少,不如叫人侍子来,添几个人就走了。”

舒嬷嬷索性指了指自己的儿女:“添人就添人,大奶奶把我们家几个孩子都叫了来,不知是要做什么?!”脸上的表情,几乎就差没有明说“你有什么企图”了。

文怡微微笑了笑:“正是要找他们呢。我见今儿请客,外院请男客,连我娘家哥哥的小厮都帮着侍候上了,确实是缺些人手,还要请舒伯寻个可靠的人侍子来,添两个伶俐的小厮。再来,便是内院。我虽有几个丫头,但添上内院原有的冰蓝紫金与后来的莲心,通共也不过七个人,但从屋里的细活到院子里的洒扫都要全包了,实在是累了些。而我祖母身边的人不是咱们家的,不好常常借用。因此我想再从家生子里挑几个丫头上来,一来是帮秋果管管内务,二来也是给针线房添个人,若是遇上宴客时,还可以帮着打打下手,不至于象今日这般忙乱。我想着,家里的人,最可靠的就数你们家了,正巧你们家两个女儿都在外院做粗使,却是大材小用了些,不如就调进内院来,再买一个小丫头做粗使的活计。你们家的小儿子安哥儿也有九岁了,方才听他说话倒也明白,不如就做了内外院跑腿递话的小厮,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舒伯与舒嬷嬷都愣住了。

第二百五十六章 以德服人(下)

羊肝儿胡同的柳家宅子,又起了一番人事变化,倒越发显得井井有条了。

内院里,正屋中侍候主人日常起居的两个一等大丫头,一个是秋果,一个是冰蓝,前者管着文怡的衣裳首饰,后者管着小库房的钥匙。另有四个二等丫头,荷香、紫金、莲心与新来的润心——也就是舒家的大女儿大妞,才得了文怡的赐名。这四个人里头,荷香管正屋、厢房洒扫,紫金管兵器房洒扫,莲心专管小书房与文怡的文书来往、下帖子送信等差使,新来的润心,职责却是对外传令与管束、教导小丫头。另有院子里扫地浇花栽树等粗使活计,由初月带着一个新买来的十一二岁的小丫头负责。

外院是舒平带着谷旺负责跑腿办事,马有财跟车,马大宝在外书房,门房是王德旺两口子,再有一名新买的十四五岁小厮跟着学差事。舒家的小儿子舒安,年仅九岁,口齿清楚,说话伶俐,专责在内外院之间传话。

后院里,针线房也添了一个人,除了原有的王家长孙女招弟与马家的绮眸外,又新添了舒家的小女儿二妞——文怡同样新赐了名字,叫“双止”。因这双止年纪虽小,却做得一手好针线,文怡还特令她专门负责内院用的荷包、手帕、鞋袜与出门的大衣裳,不必沾手家中下人的四季衣裳。而针线房这三人中,领头的就是年岁最长的王招弟。

厨房的人手暂时没有变化,只是将春实明白地归到凤喜手下了,但文怡也嘱咐了舒伯,留意人市上可有好的厨娘,务必要身家清白、手艺好,人也老实的。

在这番变化之后,舒伯仍旧总揽全家事务,舒嬷嬷却只剩下了监察人手与巡查门户这两项差使,手中权力大减。前者并无怨言,反倒在私底下好生说了妻子几回:“你瞧大奶奶做事,就是大方!明知道你说了那许多混账话,仍旧不放在心上,还重用咱们的儿女。如今平哥儿当了副管事,等我年纪大了,就把管家的位子传给他,咱们安心养老,岂不是再好不过了?两个丫头也都得了好差事,大妞进了内院,等冰蓝侄女出去了,一等的位置就是她的,将来说亲也体面。二妞虽在针线房,但有王家大侄女照应,也不怕吃亏,王家走了,她就要出头了。你看看,大奶奶多好啊,亏你还总抱怨她!”

舒嬷嬷虽知道这回家中人手调整,自家是得了实惠的,却总觉得不踏实,听了丈夫的话,更是忍不住驳回去:“不过是些小恩小惠,你就被她收买了!别看她眼下大方,将来翻脸时,把我们全家都赶出去。也不过走动动嘴皮子的功夫。她还是在提防咱们家呢,不然她让平哥儿在外头办事,为何还要派个谷小子跟着?我们家两个丫头都是好的,她怎么就只让大妞进内院侍候了?有眼睛的都能看出来,二妞比她姐姐长得好,又做得好针线,性子也柔顺,大爷一向另眼相看的,说不准将来便有了大造化,大奶奶却只把大妞调进内院去了。”

舒伯见她如此固执,不由得头疼:“行了,两个丫头都差不多,二妞不过是长得比她姐姐清秀几分,跟大奶奶陪嫁过来的几个丫头比,就要差远了!大爷不过就是看在你我面上,对她们和气些,哪里就另眼相看了?再说,二妞的针线好,去针线房也是常理。大妞心思最细,常年跟着我学些算账的本事,到内院去做大丫头,才是最合适的去处。大奶奶安排得极好,你这分明是在鸡蛋里挑骨头,还说什么造化不造化的,那也是你能说的?我今儿就把话给你撂在这儿,哪怕是家里穷得过不下去了,我也不会让自个儿的闺女给人做小!你就趁早给我死了这份心吧!”舒嬷嬷听了,眼圈便红了:“你怎能这样想我?难道我就是存心要将闺女给人做小的势利人么?可大爷从小就吃尽了苦头,身边也没个知疼着热的,若是大奶奶对大爷真心,倒还罢了,若是不能,咱们家闺女至少比外头的人强。敢情大爷不是你奶大的,你就不心疼了?!”

舒伯气得直跺脚:“听听你说的那都是些什么混账话?!若是换了别的当家奶奶,早将你敲一顿棍子撵出去了!”妻子如此冥顽不灵,他也没耐心了:“大奶奶待我们不错了,不但大方和气,又宽和怜下,重用了咱家的几个孩子,也没计较你说的胡话。再想想先前,我被二夫人拿了去时,还不是大奶奶请了亲家老夫人与二舅爷去尚书府,把我救回来的?做人要感恩图报!若大奶奶果真是亲近二夫人那头的,当日她还没嫁过来呢,为何要为了大爷得罪娘家人?!”

舒嬷嬷一窒,讷讷地说不出话来。

舒伯便语重心长地劝她:“我知道你总担心大爷会吃亏,但你也不想想,顾家家业也不小,大爷还有几日就要出征了,大奶奶不顾凶险,毅然嫁了过来,却不担心将来有个好歹,她要熬一辈子。光是这份心意,就是举世难得了。你不为大爷庆幸,能娶得这样一房好妻子,却见天埋怨这个,挑剔那个。别说你不是正经婆婆,便是正经婆婆,也没有你这般不讲理的!你扪心自问,若是咱们平哥儿和安哥儿能娶到这么一个好媳妇,你难道还挑剔不成?!若是还想不明白,趁早把差事卸了,给我回家里待着吧,省得又闹出什么事来,将来大爷回来了,我都没法交待!”说罢气冲冲地走了。

舒嬷嬷见状,气得直拍桌子,但冷静下来细细一想,也不由得生出几分后悔来。文怡婚前去尚书府救回丈夫,是她亲眼所见的,那时候她也起过提防之心,事后丈夫安然带着古董回家来,她也曾高兴过几日。只是后来,怒火一起,怨怼一生,她就把这些前事都忘了。她只是记性不好,又怎会是不知恩图报呢?

舒嬷嬷抱过针线篮子,有一下没一下地扯着布,心中嘀咕:莫非真的是她想多了?

且不说舒嬷嬷心里的想法有什么变化,柳家这番人事变动,受影响的人不仅是舒家,还有王家、马家等人。

王家自然是高兴的,王德旺夫妻年纪大了,做别的差事,都有些力不从心,但若真个无所事事地待在后院养老,他们又不乐意,生怕叫人笑话是吃白饭的。如今领了门房的差使,却是再轻省不过了。因柳东行不在家,文怡轻易不出门,也少有外客来访,所以门房每日都清闲得不得了,又有个新来的小厮帮衬着,王德旺便索性教那小厮如何做好门房,如何说话,如何行礼,如何从来客的衣着打扮与说话气度上判断其身份来历等等。他年轻的时候,就在尚书府大门上当过几年差,后来才调去干别的差事,这老本行对他来说,自是驾轻就熟。更何况,文怡吩咐舒伯买了小厮来,平日归到门房上由他管教,他也领会了背后的意思:等到他们一家子离了柳家,这小厮就是接班的人了。连两个孙女儿的差事,都有了继位的人选,岂不是说明他们王家用不了多久就能出去了么?这么一想,他就教得更加用心了,索性连谷旺等一应年轻小辈,都提溜到面前教导起来。

王家老爷子走过得一日比一日精神,然而马家人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马有财领了跟主人出门的差使,一天到晚,都要在门房候着,车马棚的人他不屑于理会,王德旺夫妻却不屑于理他,于是通共只剩下一个谷旺能偶尔与他说说话,如今谷旺也跟着王德旺学差使去了,越发没人理他,马有财的日子是越过越郁闷。偏偏儿子马大宝太过老实尽责了,只要舒伯嘱咐一句“别让人随意进书房”,他就连自家老子都挡在了门外。马有财有心要打骂儿子,却又怕人知道,只能继续郁闷。

他老婆便对他说:“大奶奶发话的时候,我还当咱们家终于要起来了,大奶奶要重用我们了,结果…你每日无所事事,闺女在针线房里,连个新来的小丫头都不如了,大宝又笨!而我呢?如今在厨房只能给家里的下人做饭,内院的饭菜我压根儿就沾不了手。那日我见凤喜做的菜香,不过是凑过去尝了一口,那个叫春实的小丫头就把我当贼似的,问了又问,好象我会在菜里下毒似的。顾家的几个丫头婆子,更是一个个精乖精乖的,我与她们搭话,半天都问不出什么有用的来。这分明就是在防我们呢,我说当家的,这夫人娘家的姑奶奶,难不成是真的与夫人生分了?你要不要回府去跟夫人说说,要再这样下去,咱们在这里就别想混了,迟早要收拾包袱走人!”

马有财听了,想想也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道:“如今才得了差事,不知大奶奶几时要出门,我不好走开。等大奶奶去尚书府请安时,我再向夫人禀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