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啊,他这是猪油蒙了心,以为皇上会看在多年情分上拉他一把的,也不想想,他既让身上不干净,人家御史参他也是正理,他不寻思着好好认罪,求皇上开恩,居然还想对付人家,有这样的结果,那就是活该!”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柳东行忍住嘴边的笑意,叹了口气:“二叔恐怕也正后悔着呢,但这种事是回头要吃的,皇上都开了金口,二叔再不情愿,也只能回归故里了。四爷爷、七爷爷、八爷爷,众位叔叔们,等二叔回来了,你们可别再往他的伤口上撒盐了,只要心里有数就成。”

众人忙应了,只是个人个有思量,柳四太爷倒是担心另一件事:“你二叔要辞官归乡,倒也没什么,但他会不会留下什么麻烦是呀?不是说有御史捉住了他的错处么?到底是什么罪名?不会连累族人吧?”

柳东行安抚他道:“没事的,四爷爷,二叔的罪名虽然不少,但皇上金口玉言许他辞官,就是放过的意思了。只要他以后安安分分的,念在那几十年情分上,皇上也不会为难他。只是他到底是待罪之身,外人不知道,还会敬着他是朝中老臣,咱们族里自个儿清楚,还是不要打着他的名号在外头惹事的好,不然一不小心引火上身,他可是没那本事保咱们的。”

众人又纷纷应了,接着便是一番长吁短叹,感叹着柳家有史以来爬得最高的柳复,仕途就这样被断了,皇帝发了话的,恐怕将来很难再起复了吧?不过这样也好,这柳老二仗着自己官做得大,不把族人长辈放在眼里,如今没了官职,正好压一压他的气焰。

有一位叔叔试探着问:“行哥儿,你二叔既然不成了,这长房的当家之位….你要不要拿回来?再怎么说,咱们柳家也是恒安有名的书香门第,老祖宗传下来的名声,怎能叫个有罪的人给玷污了呢?”

众人齐齐一愣,接着便反应过来了,面面相觑。柳四老爷道:“这话说得有些道理,行哥儿,你是柳家长房正儿八经的长子嫡孙,论理比你二叔和弟弟更名正言顺,从前你年纪小,没人撑腰,倒也罢了,如今你也是官了,合该正名才是。”

柳东行怔了怔,笑道:“这就不必了,二叔在京城做官,还要挂着族长之职,结果只能把族务交给二婶和四叔四谂管着,弄得一塌糊涂,我如今领着武职,只有比他更忙的,没得误了族里的正事儿。再说,我都已经分家出来了,怎么好跟本家争呢?只要族里知道我的身份就好。”

柳四太爷闻言便板起了脸:“说起这事,我还没跟你算账呢!臭小子,好好的怎么就答应你二叔分家了呢?!你以为分家出来,就能自在了?你二叔的心计深着呢!算计了你,你都不知道!别的不说,只说你那媳妇,你明知道她是你二婶的娘家人,怎么就答应了呢?!”

柳东行正色道:“四爷爷,我娘子虽然也姓顾,但跟二婶不是一路人,她娘家跟二婶娘家是隔房的,向来有些不对付。”

“你还哄我?!”柳四太爷拍桌,“你的亲事,就是你二婶做主定下的!若不是信得过的人,她能把娘家侄女说给你?!再说了,顾家女儿都不好生养,你二婶过门几十年,就只生了宁哥儿一个,原本还怀了一个,偏没福气,掉了。人又不贤良,对着你二叔屋里的妾大呼小叫的,一点大家风范都没有。

以前你二叔也纳过几个小的,怀了孩子,都不明不白地没了,当中还有男胎!这事儿族里谁不知道?你娶谁嫁女儿不行?偏要挑她家!我都跟你说了,已经给你相好了,就是你祖母娘家的侄孙女儿,年纪正合适,模样好,身体好,知书识礼的,与你正般配,叫你不要听你二婶的话,结果你二话不说,赶在出征前把人娶了,弄得我现在都不好跟人家姑娘交代!”

柳东行有些无奈:“四爷爷,娘子的为人我是打听过的,况且我那时都要出征了,随时都有可能在战场上丢了性命,但她还是二话不说嫁给我了。就冲这一点,我就不能辜负了她!”

柳八太爷也劝柳四太爷:‘四哥,我瞧行哥儿媳妇不错。温柔和顺,又恭敬知礼,你昨儿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给她没脸,今儿她还是对你恭恭敬敬的,行哥儿也说了,他当日有可能要送命的,他媳妇也嫁过来了,一个不好,是要守寡的呀!就冲这一点,就极难得了“

柳四太爷却还是气呼呼的,柳七太爷便对柳东行道:“你也别怨你四爷爷,他为了你的亲事真是操碎了心。当年容家几乎不剩什么人了,好不容易寻到了你祖母的几位堂叔,他们也有几个女儿,但都不算出挑,唯有这一位,也是个孤女,无父无母的,却出落得端庄大方,瞧着模样也极像你祖母年轻时候的模样。我们几个老头子商量了,觉得这是你的好姻缘,把姑娘接回来,好生养着,就等着你回家来完婚的。没想到,你在外头定了亲不说,人也娶了,又考武举有做官的,如今还带着媳妇回来祭祖。人家姑娘的叔叔都来接人了,说要你四爷爷给个说法呢,你四爷爷也是一肚子的委屈!“

柳东行皱了眉头,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桩麻烦在等着他。

第三百三十五章 容氏族人

当柳东行为长辈们惹出来的麻烦郁闷时,文怡那边也迎来了一位客人,正是柳四太太。

柳四太太今日是有事来找她的:“那几个容家人说来都是当年太夫人的族侄,算不得亲近,一直是住在城西庄子上的,离恒安城有上百里地呢,因为离得远,平日来往也不多,但太失人在世时,每年过节都没忘送礼过去,只是她老人家后来没了,方才断了往来。他们听说行哥儿如今有了出息,特地来看看他,可行哥儿如今有事要忙,你就替他见一见,若有难处,帮一把就是了。”

文怡端详她几眼,总觉得她说这话时的表情有此古怪,便笑说:“既然是亲戚,大老远的来了,自然是要见上一见的。只是我从前并没听相公说过有这几门亲戚,怕见了人要闹笑话,四婶能不能给我说说他们家的事?”

柳四太太干笑两声,神情纠结。

她自然知道容家人来的目的,东行如今可是个四品官,哪怕是武职,满恒安城也没出过几个四品以上的官儿来,别说外头的亲戚了,就是族里,也有不少人打他的主意。但容家人也太厚脸皮了,当初柳四太爷把姑娘接过来时,只说是收养的,虽有给东行配婚的意思,到底没有明言许诺。东行要上战场的消息传回来时,容家人还闹过一淺愺嶶虂场,说不愿意让姑娘守寡。如今东行连老婆都娶了,衣锦还乡,他们倒要来讨说法了。容家虽出了太夫人这么个贤惠人,到底根基太浅,又没落多年了,子孙连廉耻都没有了,她身为柳家人,都不好意思认他们这家亲戚!

柳四太太再看了文怡一眼,心里犹豫不定。东行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若是真的,那他就是眼下族里官职最高的人了,自家从前可没少跟着二嫂欺负他,怎么也得做些事,弥补一下跟这位侄儿的情份才行。

犹豫再三,柳四太太心一横,决定要向文怡卖个好,就冲她昨天看到的东行疼媳妇的模样,自己绝对不会吃亏!

文怡饶有兴致地看着柳四太太脸上的神情变幻,又悬犹豫,又是咬牙的,猜想对方到底在想什么。方才柳四太太的话,文怡也发现几处古怪的地方了,既然是容氏太夫人的族侄,又在她生前曾有过来往的,为何在她死后便彻底断了往来呢?再怎么说,柳家还有个东行在啊!她忽然记起当初在太平山上重遇柳东行时,他曾经咬牙切齿地提过亲戚与族人待他的不公,莫非这亲戚二字,指的就是容家人?或许还有蔡家人。东行之母蔡氏,也不是小户人家的女儿,但东行从来就没提过外家的亲戚,兴许,也是在父母死后断了往来的。既然是这样,她对这些亲戚就用不着太上心了,只当个寻常亲戚打发了就是。

文怡拿定了主意,那边厢,柳四太太也下了决心,坦白道:“行哥儿媳妇,婶娘不瞒你,容家人来,其实是有缘故的?”将柳四大爷收养容家女欲许婚柳东行一事简单地说了出来,又道:“当初四老太爷原本是打算给行哥儿寻个家世模样品行都出挑的姑娘,结果一打听到容家有这么一个闺女在,就改了主意,但那时候,二嫂已经带着行哥儿往你们老家去了,这事儿就没成。后来行哥儿又是练武读兵书,又是考武举的,也曾写过信回来,说已经跟你订亲了。四老太爷当时很生气,非要行哥儿回来完婚,可又有消息传回来,说行哥儿中了武进士,被派上战场了。容家人知道就来说,不想让姑娘守寡,要带了姑娘回去,四老太爷把人骂走了,但过后就把婚事给压下不提了。”

文怡哪里知道有这么一桩事,一时间竟没反应过来,只说了两个字:“是么?”脑子里迅速闪过一句话:这情形怎么如此眼孰?

柳四太太悄悄打量着她的脸色,赔笑道:“其实;四老大爷不过就是有过这个打算,自打你跟行哥儿定了亲,又成了亲,我们都知道这婚事是不成了的。四老太爷就是老人家嘴碎此,其实并活有别的想法。若不是行哥儿这次回来祭祖,容家人听到消息,非要上门来追究,他老人家也不会旧事重提。”

文怡沉住气,冲她笑了笑:“没事,四婶不必担心,我心里明白。”心里冷哼一声,她还记得当年柳顾氏之所以要回娘家去给柳东行选妻,就是因为担心柳氏族人会给他订下一个家世不凡的妻室,为他带去岳家助力,结果柳家的族老们给他选的,同样是一个孤女么?她就不信柳四太爷的这个决定曾经通知过柳二叔夫妻,若他们是知情的,断不可能不依,无论是六品武官之女,还是她这个绝户,论家世都比容家那位姑娘强一些,柳四太爷找了这么一位姑娘回来,既不通知正主儿,又要在事后寻晦气,他当她顾文怡是好欺负的呀?!

文怡又笑了笑,柳四太太在旁见了,只觉得心里渗得慌,干笑道:“行哥儿媳妇,你.......”

文怡冲她笑得更亲切了:“四婶,你说的这几位叔叔在哪儿?是在外头么?快请了来见见吧。还有那位容表妹,此时是在四爷爷家里住着?”

“啊?啊......”柳四太太一时反应不过来,忙道,“容家人都在客栈里等消息呢,倒是他们的老婆来了,就在前院候着,你这就要见么?会不如......”

文怡有些漫不经心:“既是自家亲戚,又是长辈,就不必太过客套了吧?请了来见就是。”又命润心:“去备茶点来。”润心躬身一礼,应了,却到她耳边低声耳语了几句。文怡心里更有数了。

润心是舒家女,对柳家的人事比较熟悉,她告诉文怡的正是文怡先前猜想到的,容家人在柳东行的父母死后,便再也没上过门,东行小时候曾经派舒嬷嬷去联系过他们,但他们却一次也没来瞧过他。不过东行当时更在意蔡家的亲戚,也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来的是容家两位太太,柳四太太一番引介,文怡也闹不清她们到底是容氏太夫人哪位晚辈的妻子,只笼统叫一声大表婶、二表婶。不过这两位容太太虽然穿戴寻常,身上的半旧绸衣还有此不大合体,态度却颇为倨傲,容大太太年长些,脸圆圆,两只眼睛自打进了门便盯着文怡不放,容二太太长着一张长脸,把下巴抬得很高,尖着嗓子问:“这么说,你就是咱们行哥儿后来订亲的那个姑娘了?瞧着也不是什么大美人嘛!行哥儿怎么就看上了你?听说你家还是绝户?”

文怡一听,便知道是两个胡涂人,也不生气,只是淡淡笑着说:“两位婶娘请坐,来人,上茶。”

便自顾自地坐了上方的主位,板着脸不说话。

两位容太太一见便生气了,容二太太要说话,被容大太太挡了一挡,后者似乎还算有些章法,在左边下首第一把交椅上坐了,丫头来倒茶上点心,她也神情淡淡的,只是看到茶点精致,略走了一会儿神,立时便收回来了。容二太太则是立刻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还捧着那茶碗看个不停。

柳四太太在旁早已经咬牙切齿了,这里是长房的宅子,文怡坐在正位,那是没法说的,但这两个妇人也太不知礼了吧?居然把她的位子给占了去!要是她往右边坐了,岂不是显得比她们位卑?她怎么就把这两人给弄进来了呢?!

柳四太太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往右边第一张交椅上坐了,满心都在期盼着文怡给这两个蠢妇一点教训,但文怡坐在上首,却半天也没吭一声,倒叫她糊涂了。

门外有人影晃了一晃,众人转头望去,却是荷香进来了。恭恭敬敬地来到厅中,向文怡呈上一只托盘,盘中央是张大红请帖:“恭人,恒安知府衙门送了帖子来,知府太太听说您来了,明日要设宴给您洗尘呢。送帖子的人在前院立等回话。”

文怡有些意外地看了荷香一眼,心中暗暗叫好。这丫头真是机灵,这张请帖事实上是一个时辰前连着礼物一起送来的,她已经婉拒了,还附上了回礼,没想到荷香会在这时候把这张废帖翻出来再送一次。她笑了笑,配合着演戏,让人接过帖子来看了看,又递了回去:“你跟送帖子的人说,帖子留下,但宴席就算了。知府太太盛情难却,本不该辞,只是此番相公回乡,只是为了私事,不打算惊扰地方,知府大人的厚意,我们夫妻心领就是。”这话还未说完,旁边已经有人倒吸了一口冷气。

荷香恭敬一礼:“是,奴婢领命。”又捧着托盘退出去了。文怡端起茶碗,不紧不慢地喝了一口,仿佛刚刚吩咐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而已。

柳四太太去过一趟京城,也算是见惯世面了,倒没怎么大惊小怪,“这样好么?恒安知府论品级跟行哥儿是一样的,这样回绝,会不会太扫知府大人的面子?再怎么说,行哥儿也是这里的人哪!”

文怡笑道:“本朝素来文武分家,之所以是知府太太下帖子请我,而不是知府大人下帖子请相公,就是因为这一条。再说,相公要掌兵,就不好跟文官来往过多,这也是避嫌的意思,想必知府大人是明白的。回头我备一份薄礼给知府太太送去,也就完事了。”

柳四太太毕竟不清楚这些官场上的规矩,只能干笑着应是。

两位容太太脸色都有些扭曲,对视几眼,倒把先前的倨傲略减了几分。容大太太轻咳了一声,失开口道.“行哥儿媳妇啊,其实我们这趟前来呢,是为你大表妹的事......”她瞥了柳四太太一眼,“想必你也都听说了,我们大姑娘可是柳四太爷亲自做了主,许给了行哥儿的......”

话未说完,已经被文怡打断了:“婶娘说什么?许给了我家相公?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容二太太忙道:“是去年六月的事了,你们家四老太爷可是亲口发了话的!”

柳四太太凉凉地插嘴:“四老太爷不过是把容姑娘接过来养着,哪里发过什么话?!”

容大太太闻言就不依了:“四太太,你说话要有良心,满恒安的人谁不知道柳四太爷把我们家姑娘接过去,是要做亲的?如今亲事做不成,我们姑娘能嫁给谁去?!”

柳四太太柳眉倒竖,正要反驳,文怡却毙开了口:“两位婶娘这么说,我倒有些疑惑,我与相公是去年端午过后订的亲事,今天四月完婚,按说中间也隔了将近一年功夫,怎么就从没听说过老家还有这么一门亲事呢?”

容大太太有些不自在了:“这种事我们怎么知道?想必是恒安离京城远,行哥儿没来得及听说?”

文怡也不追究,只是问:“不知可有表记?”

容二太太也不自在了:“这个......你们家四老太爷亲自发了话.恒安人人皆知......”

文怡笑了笑:“我家相公,是柳氏长房之子。”

这下连柳四太太也觉得这门亲事是柳四太爷多管闲事了。

容大太太咬咬牙,索性心一横:“行哥儿媳妇,你看这样吧,再怎么说,外头的人都知道我们大姑娘是许给行哥儿了,行哥儿不娶她,她这辈子就毁了。名份咱不跟你抢,咱们家如今也败落了,大姑娘又没有爹娘做主,只当看在姑太太的份上,让她讲你柳家门做个二房......”

文怡飞快地打断子她的话:“纳亲戚做妾,这可是有违国法的。我们怎么敢?”

容大太太愣住了,容二太太尖声道:“这有什么呀?纳表妹做二房的多了去了。别忘了,你们柳家当年可是亏待了我们家姑太太的,如今还要再欺负我们家的女儿么?!我知道你们柳家是名门,但也不能忘恩负义吧?!”

文怡冷冷地笑了笑:“容氏太夫人是我家相公的亲祖母,是我的太婆婆,她的委屈,自有我们夫妻替她伸张。二位又以什么身份,来逼我相公违反国法?!”

两位容太太都呆住了,还要再闹,只听得门外一阵喧哗,荷香嚷了一句:“你是什么人?!”便冲进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秀秀气气的,一双大眼极其有神,进门后见了两位容太天便冷笑一声,“二位婶娘果然来了,还嫌我们家丢脸丢得不够么?!当初见人落魄,就避之唯恐不及,如今见人风光了,就死皮赖脸地要攀亲。对不住了,我才是正主儿,我宁可死了也不要给人做妾,婶娘们就请回吧,别再丢我们容家的脸了!”

第三百三十六章 昔年今日

文怡有些意外地看着那姑娘,猜想她应该就是柳四太爷接回来的那位容家小姐了。

只见她相貌清秀,穿着素雅的藕合色夹袄,下系酱紫色百褶布裙,头上也只戴了两支镶玉的银簪,款式颜色俱是有些老气的,但衬着她的人,却显得颇为端庄雅致,可惜此时此刻她脸上的怒气却将这份端庄雅致破坏了不少。

两位容太太听了侄女的指责,都不以为然。容大太太是板着脸教训:“大姐儿,长辈们在商议你的婚姻大事,你一个年轻女孩儿跑出来插什么嘴?没得叫人看了笑话,还不赶紧回房去?!”容二太太则说:“死丫头,我们累死累活还不是为了你?什么叫丢脸?你如今这不

上不下的样子,就不丢容家的脸了?!你嫁不了人不要紧,你妹妹们还要嫁人呢!”淺愺嶶虂

容家小姐眼圈已经红了,深吸一口气,冷哼道:“我竟不知我有哪里丢脸了?!我没有上赶着给人做妾,哪里丢了容家的脸?!我们容家虽大不如前,却也是正经读书人家,只可惜一代不如一代,自打爹爹去世后,家里竟连一个读书种子都没有了!叔叔们整天四处钻营做发财梦,婶娘们则到处串门子牵线拉媒,弟弟们不好生读书,妹妹们不老实学做针线,一个个只知道胡闹。若不是姑祖母当年贤名远播,别人早把我们容家当成笑话了!可叔叔婶婶们却还不自知,天天就在外头打着姑祖母的旗号招摇,你们可知道外头的人都如何看我们容家?!什么家教严谨,什么世代书香,什么礼仪廉耻,什么贤良淑德.....谁都知道当年姑祖父和表舅表舅妈去世后,柳家换了当家人,你们就当世上没有柳大表哥这么个人似的,人家上门来找,你们还当叫花子似的打发出去!但凡有点廉耻,今日都没脸上这家的门!”

骂完这番话,容家小姐已经忍不住泪水了,掩面痛哭,“我好好的女孩儿,没了父母,叔婶们都不愿收容,好不容易得到四老太爷一家垂怜,暂且寄人篱下,平日事事小心,从不敢有半丝松懈之处,原想着还能过几年清静日子,没想到还是叫你们毁了!”

容大太太听到这里,已经黑了脸:“大姐儿,你说话可要有良心,外人不知道的,听到你这么说,还当我们真亏待你了呢!当初你爹死了,我们也没不理你啊?只不过家里人口多,又不富裕,我还跟你叔叔商议是不是叫你妹妹腾出半间屋子来给你,结果柳四太爷抢先一步就把你接过来了。他如此热心,我们也不好拦着。再怎么说,你在柳家享福,总比跟着我们受苦强,又不是我们逼着柳家带走你的,你怨我们做什么?!还有,你在这里过了几年好日子,也不知道接济接济我们,我们也没怪罪,见你受了委屈,还替你出头。做人可不能太不知好歹!”

容二太太也连连点头:“可不是么?大姐儿,你是好日子过惯了,又得柳四太爷一家子看重,不知道我们的难处。你不想嫁人,你底下还有好几个妹妹呢!做妾怎么了?你也不瞧瞧自个儿是什么身份,真当自己是世家名门的千金小姐了呀?就算你是千金小姐,凭行哥儿如今的体面,也不辱没了你!若不是柳四太爷只看中了你一个,我还想把你两个妹妹都嫁给行哥儿呢,哪怕做不了二房,做个通房也愿意!”

容大太太瞧妯娌说得不象,忙扯了她一把,容二太太这才不情不愿地闭了嘴。柳四太太听得目瞪口呆,半句话都说不出来,只能无措地看文怡。

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文怡忽然笑出声来,引得众人齐齐转头看她,她又收了笑容。容大太太似乎觉得丢了脸面,轻咳一声,硬着头皮道:“行哥儿媳妇,论理,你已经是行哥儿明媒正娶的正室了,做婶娘的,也没有逼着侄儿休妻另娶的道理。但你大妹妹的终身已经耽误了,你不看在柳四太爷的面上,也要念及行哥儿他祖母的脸面吧?当年行哥儿他祖母就是这么被误了终身,不管在容家还是柳家,人人心里都有数的,总不能叫她老人家的侄孙女儿也走上这条老路.....”

她还没说完,容家始娘已抬起头来哽咽养打断了她的话:“我既未与表哥订亲,又不曾拜堂,甚至于。。。若不是你们非要来闹,外人也不会笑话我!我更不曾对柳家有过义举,如何能与姑祖母当年相比?!婶娘若是真的为姑祖母的脸面着想,就不要再提起她了!”

容二太太忍不住举手就打过去:“你这死丫头,非要跟我们做对是不是?!我不管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这门亲事都做定了!”

文怡脸色一沉:“行了!这戏也看够了,二位就消停些吧,这里不是容家!莫非你们真当我们都是死人呀?!”

柳四太太也捂着心口直道:“哪里来的泼妇,居然打人?这门亲事还轮不到你们说了算!”又骂丫头们:“是眼睛瞎了还是耳朵聋了?还不赶紧把人拉开!”丫头们慌忙围上去把容姑娘扶起送到一边,又有人抓紧了容二太太不许她再动手。

“反了天了!”容大太太大叫,“我们好歹是长辈,你们就是这样对我们的?!我要让人评理去!”

文怡冷冷地道:“婶娘尽管告诉人去,最好再添些油,加些醋!只是骂人前最好先认清楚正主儿!”说罢也不理会她的大呼小叫,命叫润心去看容姑娘可受伤了,又向柳四太太抱怨:“婶娘引见的什么亲戚?怎么连礼数都不懂?倒抱怨我不知礼。不过还淺愺嶶虂是多谢婶娘的丫头护住了我们家的表姑娘。”

柳四太太郁闷极了,只觉得自己是昏了头,才会揽下这桩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一时气头上来,便朝门外的长房家人发火:“人都死哪儿去了?还不赶紧把人给我轰出去?!”长房主人不在家时,家中仆人多半是要听从柳四老爷夫妻派遣的,闻言只得一哄而上,把两位容太太给拉出去了。容大太太不停地扯回自己的袖子说“我自己会走”,容二太太则一路破口大骂:“我要去告你们!不知礼数的小免崽子!做了官有什么了不起,不是我们容家人,哪里有你......”

柳四太太听得生气,奔到门口嚷:“还不赶紧堵了她的嘴?!哪儿来的破落户,敢上我们柳家来撒野?!”骂了好几句方才消气,一回头,正看到文怡脸止似笑非笑的模样,顿时萎了:“那啥.....行哥儿媳妇,我也不知道她们会这样......”

文怡笑笑:“这也没什么,我还要多谢婶娘,替我把不讲理的客人赶走了呢。”

柳四太太讪讪地道:“婶娘也是看不过眼,一时愤然就.....不过你放心,这两个妇人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物?恒安谁不知道她俩嘴上没把门的,就算满世界嚷嚷,别人也不会信的。她们咬紧了行哥儿,不就是为了图点好处么......”

文怡轻笑两声,没有接话,反而走到容姑娘面前,问:“表妹可曾受伤?”

那容姑娘面上犹带泪痕,见状连忙起身,端正一礼:“大表嫂,我不曾受伤。”顿了顿,“我那两位堂婶不懂规矩,冒犯您了,请您不要见怪。”

文怡摆摆手,让柳四太太的丫头们下去了,又问:“我还不知道表妹的芳名呢,你称呼那两位为堂婶,难道竟不是你亲叔叔家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