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也是失了神,好在她对沉鱼的感情和寄望并没有凤瑾元那么深,此时还能保持着一丝理智,就听她开了口,对着一众下人道:“你们哭吧,好歹哭几声,也是那个意思。省得那丫头死不冥目,再来叨扰咱们。”

下人得了这声吩咐,赶紧就现了哭腔,虽然不见得有几个人真有眼泪,可声势却还是足的。特别是有几个胆小的丫头,被凤沉鱼的腰斩给吓得哇哇大哭,到是让凤瑾元有几分满意。

凤羽珩带着想容回了县主府,才一进屋,立即就有下人送来干净的衣裳过来。凤羽珩催着想容:“你先把我的换上,府里有现成的裁缝,回头我叫她再给你多做几件。”

想容摇头,“到凤府去取就成了。”

凤羽珩无奈地告诉她一个事实:“首先,凤府你不见得能回得去,又或者说,你回去了,就别想再出来。其次,就算凤家那边不给你任何障碍,可是方才你也听说了,这雨最少要下十天,这么大的雨,还折腾什么。”

想容没再坚持,只是道:“谢谢二姐姐收留我,但是想容得付钱,想容再也不想做没有用处的人被二姐姐保护着。”

她点点头,很干脆地道:“可以。”然后再对忘川道:“你带上清玉,一起往步府走一趟,去给三小姐退婚。”

一听说退婚二字,想容眼中立即现出一道飞扬的神彩。那种感觉就像是已经被判了死刑的人突然又沉冤得雪,获得重生。她拍拍想容的手背,同她说:“我帮你退了这婚约,今后的路,就要你自己去走。我明白你的心思,也可以给你创造机会,但是那个人,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去逼迫他做任何事,你懂吗?”

想容知道她说的自然就是七皇子玄天华,脸颊稍微红了红,却立时就恢复了常态,认真地点了头,告诉她:“二姐姐,我懂。”

人就这样在县主府住了下来,凤家那边得了消息,也得了步家的消息。凤瑾元已经顾不上这婚事到底是哪边先退的了,他清楚地明白,自己一个五品大学士,怎么可能再把女儿嫁给步聪做正妻。只是有凤羽珩从中间横插这么一杠子,怕是他有心再给想容争取个妾室之位,也是不行。

凤家的法事做了一天一夜,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全部撤了去。凤瑾元派了几拨下人出去打听,希望能把沉鱼的尸体弄回来自行安葬,可惜,传回来的消息却是:“衙门说了,极刑犯的尸体是不允许家属带回的,已经扔到城外的乱葬坑里。”

眼瞅着凤瑾元就又要晕倒,老太太紧着说了句:“你把她弄回来要往哪儿葬?这么大的雨,连城都出不去,还想葬人?更何况,老家那边早就不认咱们这一枝了,你难不成还要把那小贱人送回凤桐县去?”

凤瑾元双手掩面,跌坐在椅子上,不住地哀叹。

老太太提醒他:“你若有精神头儿,不如往西南边走一趟,看看咱们的新府到底有多大,都搬过去能不能搁得下。”

凤瑾元最怕老太太说这个,这些天他刻意回避,可算算日子,似乎今日那章远就要往府里来了。一想到这个,他“腾”地一下站起身,冲口就道:“对,我这就去看看。”说着就要往外走。

金珍担心他,说了句:“外头这么大的雨,老爷也不急在这一时吧?太危险了。”

程君曼也提醒他说:“上次地契没换成,那西南边的宅子到底在什么地方,章公公也没说。老爷就是去了也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进不去啊!”

她这一提醒,凤瑾元又泄了气。

老太太就想不明白了,“那日章公公说交换地契,你为何不换?”

凤瑾元说:“不是想着还要给沉鱼做法事。”

“做法事也碍不着交换地契啊?又不是马上就赶咱们搬家,你这一耽误,咱们连提前看一眼新宅子都不成。”

凤瑾元特别不愿意再继续这个话题,便借着提到沉鱼,故意张罗着吩咐下人:“去扯白布,把孝带子都扎起来,给大小姐守丧!”

程君曼一皱眉,跟老太太说:“被处极刑的人,家里是不准办丧事的,这是朝廷的规矩。”

老太太点点头,“对,朝廷的规矩不可破,凤家不办丧。”

凤瑾元也知这是大顺律法规定的,不好再坚持,却也退一步道:“那至少让她院儿里的丫头穿得素静些。”

这一点老太太到是没有反对,只是说:“是那么个意思就行了,让那院儿里的丫头换上白的,穿三天。另外,三日后,那院子里的人全部遣散出府。”再看了看凤瑾元,对他说:“你把地契也拿出来吧,交给君曼,以后地契就由君曼来保管。”

凤瑾元一哆嗦,面色不太好看。程君美看出些门道,不由得问了句:“为何一说到地契,老爷就不大对劲?”

凤瑾元刚想反驳,这时,何忠又顶着大雨匆匆地跑进了堂厅,急声道:“老太太,老爷,凤桐县老家那边遭了洪灾,祖宅逃出来的人到京城来投奔咱们,已经到府门口了!”

第434章 从乡长变成三胖子

自从上次回乡祭祖,凤瑾元这一枝虽然没有被清出族谱,但老族长也说过,最好大家老死不相往来,就连凤栖山顶凤瑾元祖父的坟,只要他们想迁,都随时可以迁。凤瑾元本以为这辈子也不会回去了,更不会跟老家的人有任何往来,没想到今日对方竟主动找上门来。

他闷哼一声,开口道:“当初把话说得那么满,赶我们离开时可没留半点情面,今日受了灾就好意思找上门?”

老太太也不太乐意,当初在凤桐县被族长训斥,让她这张老脸简直没处放。没想到啊,风水流轮转,今日老凤家终于求到她头上了。

“来的都是什么人?”老太太问何忠,“可是老族长亲自来了?”

何忠摇头,“老族长没来,来的是二叔公和三叔公,还带着几个孩子,一行十多个人呢!”何忠面上有些犯难,“老太太,十多个人啊!”

老太太一时没反应过来,“十多个人怎么了?”

程君曼在旁提醒:“既然是遭了灾,那就是来投奔咱们的,势必要住下,这要搁平时也就罢了,府里怎么也不差十几个人住的。但现在我们就要搬家了,那边的宅子据说很小。”

老太太一拍额头,“这可怎么办?”

程君美说:“不能让人家在门口等,咱们还是出去看看吧。”

老家来人,老太太自然要亲自出去迎接,老太太一去,所有人就都得跟着。除了大肚子的韩氏被留下以外,凤府其余人都呼呼拉拉地往外走,就连已经被放出来的安氏都跟着出去。下人们撑起无数把大伞给主子们遮雨,可雨下得太大,又怎是大伞就能遮得住的,有几把伞甚至还没等绕过牡丹院儿的影壁墙就已经被风吹散了。

一众人好不容易走至门房,就看到外头大人孩子的站着十几个人,有个孩子还在大哭。

凤瑾元快走了两步,到跟前与两位老者打招呼:“二叔公,三叔公。”

那两名老者看上去近六十的年纪,被雨淋得一身狼狈,脊背也有些弯,一路逃难过来,鞋子都磨破了。一见了凤瑾元,更老一些的那个就赶紧道:“总算是见到你们了,这一路过来死了不少人,再到不了京城,只怕我这把老骨头也要交待了去。”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一脸冷漠地问道:“你们怎的这般狼狈?”

那人叹了口气,回话说:“不瞒嫂子,凤梧县的暴雨一连下了一个月,终于引发了山洪。祖宅被冲毁了,咱们拼了命往外逃,可还是死了不少人。”

凤瑾元问他:“老族长呢?”

一听问起族长,这十几个人的神情都落寞下去,就连那个哭闹的孩子都停止了哭声。

三叔公把话接了过来:“老族长告诉我们往京里逃,来投奔你们,他自己上了凤栖山,说是…说是要跟祖先们死在一起。”他一边说一边蹲下来,将怀里一直接着的包袱打了下,放到地上。人们一看,那包袱里包着的竟是一堆牌位。三叔公继续道:“这是祖先们的牌位,族长说了,你们这一枝在京中立足也不容易,咱们虽是逃难,但也不能给家里添麻烦,所以我们的意思是,家里如果方便收留的话,咱们就住下,如果不方便,咱们就在寻别的去处。但是这些牌位希望能留在这边,好歹你们有祠堂,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祖先。”

老太太一听这话,脸上就又有些挂不住了,人家大老远逃难来的,怎么可以不收,这话要是传出去,凤家成什么人了。于是赶紧道:“方便!怎么可能不方便!这么大的一座府邸,住多少人住不下!”

程君曼也点头道:“外头下这么大的雨,能往哪里走呢?就留下吧,好歹等雨停了再说。”

老太太和程君曼说了话,凤瑾元也不好再说什么,虽然心里连声哀叹,可还是得把人都迎进府去。

孩子们一听说可以留下,一个个开心得不行,跪到地上就给凤瑾元磕头。这么一磕,到是让凤瑾元更不好意思说不留了,于是一众人等又回了牡丹院儿的堂厅,一时间,堂厅挤得满满的。

程君曼主动安排着:“现在府里正好空着几处院子,康颐茹嘉还有沉鱼那边都能住人,眼下的情况也来不及再多收拾了,直接就住吧。”同时吩咐下人:“快去烧热水给客人沐浴,再准备干净衣裳。”说着看向二叔公:“外头雨大,买布料请裁缝是不行了,只能找些老爷的衣裳先给你们换上,两位叔公不要嫌弃就好。”

二叔公赶紧摆手:“不嫌弃不嫌弃,能留下来已经是造化了,还挑什么新衣裳。再说外头这么大的雨,最好大家都不要出门。”

有个小孩子说:“我们来时在城外看到有人掉到泥沟里怎么都爬不出来,马车都陷了。”

老太太一听就有些忧心,“凤桐县的洪灾很严重?”

二叔公点头,“何止严重,整个凤桐县,已经全没了。”

凤瑾元有些心惊,凤桐县不是太小的县,洪灾能把一个县都给毁了,外头到底成了什么样?他到底是多年的丞相,说他不心系百姓不心怀天下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天武帝也不会留他在丞相位上坐了这么多年。如今一听说灾情如此严重,凤瑾元就有些坐不住,可这官级已经被撸到了五品,再坐不住又能如何?

看着程君曼有条不紊地把老家来的人妥善安排,凤瑾元忽然就心生恍惚,他在想,如果没有沉鱼这个事,家里有这两个皇后的亲侄女做贤内助,自己还是丞相,也不用搬家,该有多好。老家来了人,也不用像现在这样难心,可以好好招待,对外还能博个好名声。

他一脸悔意表现得明显,老太太见了便奚落一句:“现在知道后悔了,早干什么来着?如果你把对沉鱼的心思用来对阿珩,现在咱们凤家要什么有什么,任何一个人出去都是八面威风。”

可惜,凤瑾元没这个觉悟,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凤羽珩造成的,于是提醒老太太:“如果没有凤羽珩从中作梗,沉鱼也不会死!”

老太太知道跟这个儿子是讲不明白道理的,干脆也不多做废话,直接对他说:“你去把地契拿出来,虽然雨下得大,但我估摸着章公公还是会来的,到时候跟他做个交换,咱们赶紧到那边去拾掇拾掇。”

凤瑾元最怕提地契,老太太一提这话他都不敢与之对视,只转过身来看着外头的大雨,呢喃地道:“雨下成这样,就算换了地契,咱们能搬吗?”

这说的是实话,老太太也叹了一声,只道:“但愿宫里不要催得太急,好歹等雨势小些吧。”

此时的县主府,一个戴着黄金面具穿着浅紫长衫的男子正站在凤羽珩的闺房里,对着那个坐在桌子上晃荡着双腿吃葡萄的丫头大声道:“女孩子要注意形象,人家都是小家碧玉大家闺秀,你瞅瞅你!”

桌子上的人不干了:“我怎么了?你不就照我这样儿找的吗?打从咱俩认识那天我就能凭我这两条小细胳膊把你从山缝里给搬出来,你见哪个小家碧玉有这本事的?小冥子,做人不要太挑剔!”

面具脸赶紧跑过来带着谄媚的声音道:“不挑剔不挑剔,本王的意思是说,咱好歹也是有身份的人不是?吃葡萄怎么能自己剥皮呢?”

桌子上的人点点头,“你要这么说话,我就爱听了。那行,你给我剥吧!”

“啥?”某人抽了抽嘴角,“养那么多丫鬟是干啥的?”

“什么事都让丫鬟做,那我要你是干啥的?”她伸出手去勾住对面人的脖子,“乖啦,你剥的甜。”

就这一句,某人认命地坐到她旁边,默默地剥起葡萄皮来。

忘川和黄泉进屋时,就看到俩主子全都在桌子上并排而坐,四条腿在那儿晃晃悠悠的,一个吃着葡萄,一个剥着葡萄皮儿,她家小姐还整了句:“玄天冥你要是能把葡萄籽儿也给我挖出来,那就更好了。”

两丫头一脸黑线,心说这事儿也就凤羽珩敢干,这话也就凤羽珩敢说,换了别人,看九皇子的鞭子抽上去不。

黄泉快走了两步,到二人近前,开口道:“厨下已经在预备晚膳,殿下留下来一起用吧。”

玄天冥点点头,理所当然地道:“下这么大的雨,本王肯定是要留下来吃饭的。”一边说一边回头看了看窗外,半开的窗子透过来很大的雨声,他又道:“如果雨势不见小,晚上就也在这儿凑合一宿。”

凤羽珩斜眼瞪他:“咋这么不拿自己当外人呢?”

玄天冥往她身边凑了凑:“本来就不是外人,咱俩一起睡也不是第一次了。”说着问向两个丫头,“对吧?”

忘川点头,“对。”

凤羽珩白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外头下了这么大的雨,玄天冥冒险出来看她,吃完晚饭天都黑了,她怎么忍心再把他赶回去。

见凤羽珩没什么意见,忘川便换了话题,将凤府那边的事跟她说了一遍,还告诉她:“消息是程大夫人派人递过来的。”对于程氏姐妹,同生轩这边还是有几分尊重,毕竟是皇后娘娘的亲侄女,而且还是站在凤羽珩这边的人,忘川黄泉二人自发地跟她们叫程大夫人和程二夫人。

凤羽珩问她:“凤桐县那边的灾情很严重?”

玄天冥把话接了过来:“那头地势低,又是山城,洪水不可怕,可怕的是泥石流。今年的雨钦天监都说不正常,怕是受灾不小。”

凤羽珩犹自想了一会儿,随即唇角轻挑,“既然凤瑾元已经从乡长变成了三胖子,咱们就不能当头再给一棒子,我琢磨着,要不扶扶贫吧!”

第435章 县主有赏

“济安县主赏凤桐来客宴席主菜十八式,凉菜六式,高汤四盅!”

“济安县主赏凤桐来客衣料三十二匹,赐县主府裁缝上门剪裁!”

“济安县主赏凤桐来客果品点心每人一份!”

“济安县主赏凤桐来客零用银两每人一百两!”

凤府的晚膳就在这一声声传唱中进行开来,大量的同生轩下人往用饭的花厅鱼贯而入,每人都穿着特奇怪的衣裳和鞋子,那衣裳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的,透明的,连着帽子,衣裤分离,男女都一样,把正常的衣裳隔在里头。脚下的鞋子像是高靴,材质同样不明。但不管衣裤还是靴子,都十分防水,他们就这样走在雨里,也不撑伞,却一点都不显狼狈。

东西是清玉带着往这边送的,一道道菜式上桌,她便冲着老太太和二叔公三叔公行了礼,这才道:“县主听说来了客人,便嘱咐府里的厨子备好了饭菜往这边送。最近大雨,将送菜进城的家户都隔住了,京里已经有几日送不进新鲜的食材来。县主想着凤府这边肯定也是短缺,好在县主府的地窖里有储备,便着人做好了送来。”她一边说一边往桌上看,自己带过来的菜式没上桌前,这桌上连咸菜都有,可真不是一般的寒酸。

老太太和凤瑾元的脸色就有些黑,但又不得不承认,凤家的确是没有多少储备了。粮食到好多,存的多,也能存住,可菜品和肉类就不是长期储存的东西,这一大家子人要吃饭,早就见底儿了。他们原本还想着,如果再有两日还是买不到菜,搞不好就要天天吃咸菜度日。

老家来的人都知道凤羽珩是县主,之前凤瑾元说县主有专门的府邸,这么大的雨,就不叫她过来一起用饭了。没想到那丫头这么有心,居然叫人送了菜来,二叔公跟三叔公赶紧起身就要跪地谢恩,被清玉一把就给扶了住:“两位长辈千万不要这么客气,县主说了,今日凤家大丧,怕是凤大学士也没有心情招待各位,她总得尽些绵薄之力,不能让大家受了委屈。”一边说一边还指着那些布匹道:“县主府里有现成的裁缝,奴婢已经带了过来,待晚膳用过之后就让她给大家量体裁衣,一切花销都由县主府来承担。另外——”她又将那些银票取到手里,直接递给二叔公:“一张银票是一百银,每人一张,您收着。这里还有些碎银子,是给大家预备着平时用的。”

二叔公的眼眶都湿了,“阿珩…不对,县主,县主想得真是周到,凤家能收留咱们已经是大恩了,没想到她还能如此待客,不亏是凤家嫡女,好!好啊!”

二叔公热泪盈眶地夸着凤羽珩,三叔公却听出些不一样的门道,急着问了句:“你刚刚说什么?凤家大丧?”他疑惑地瞅瞅四周,并未见任何哀伤之气,自进了府门后,也没有人跟他们提起什么大丧,这话到底是怎么说的?

清玉愣了一下,随即看了看老太太,然后一拍额头:“看来是奴婢多嘴了,三叔公就当奴婢没说过那话,莫要追问了吧!”说完,将手里的银票和碎银子都塞了过去,然后再道:“如果还有什么需要的,就差人到隔壁县主府去说一句,奴婢先告辞了。”

清玉说完,带着一众下人匆匆离去。还是穿着那衣奇怪衣服,踩着那双奇怪鞋子,就那么冲进雨里,行走自如。

一时间,人们都看呆了。

三叔公却还惦记着之前,又追问了句:“大丧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见瞒不住,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看了程君曼一眼。程君曼明白她是什么意思,于是主动开口,将沉鱼的事讲了出来。她很聪明,说得隐晦,并没有提及具体原因,只说惹恼了皇上,被处斩刑,然后凤瑾元官降五品。

老家的人万没想到竟出了这样的变故,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是好。

此时县主府内,玄天冥正跟凤羽珩一起和一个大肘子拼命,拼了几次他发现真拼不过媳妇儿啊,无奈放弃,干脆说起正事儿:“凤桐县的山洪到是让我想到一个主意来。”

凤羽珩一边剥着肘子皮一边问他:“什么主意?”

他说:“千周的事怕是瞒不下去,而我们又要为炼钢争取时间,立即出兵是不理智的。我便想,趁着大雨,安排那几个贼子回千周去,半路遇山洪丧命这种梗还是能用的。”

凤羽珩眼一亮,瞪大了注视着玄天冥——“行啊!这么损的招儿都能想得出来!”

“那是!”玄天冥坐直了身子,“你说这个主意怎么样?”

凤羽珩点点头,“甚是不错!但去送行的人可得选几个靠谱的,不能为了送他们几个上路,再搭上咱们大顺人的性命,不值。”

玄天冥想了想,“叫暗卫去吧!”随即一扬手:“班走,出来。”

班走身形一晃站到二人面前,“殿下,主子。”

玄天冥吩咐他:“你带上六个人,明日随本王进宫。”

班走点头,“属下遵命。”

玄天冥再摆摆手,“那就下去吧!”班走身形再一晃,又无声地离开。

这一顿,凤羽珩吃了一个大肘子,四块排骨,半条鱼,六只虾,两个狮子头,还有一只乳鸽。玄天冥都无奈了,“你就不能吃点儿青菜?”

某人答得理所当然:“我又不是兔子。”然后问黄泉:“想容呢?”

黄泉告诉她:“三小姐说不打扰您跟殿下,她去陪夫人一起用膳了。”

凤羽珩一想这样也好,姚氏一个人吃饭也挺闷的,有想容陪着,就当替她这个女儿尽孝了吧。她心里阵阵哀叹,对于姚氏,有的时候是真的拿她没有办法。

一顿晚膳,县主府这边吃得丰盛开心,凤家那头却谁也没了吃饭的心思。沉鱼的死让老家来的人震惊异常,人人皆知那是凤家最好看的一个女儿,他们还曾讨论过,凤家这个女儿定是会有大出息的。却没想到竟是在刚刚及笄的最好的年华里就这么香消玉殒,实在令人感叹。

凤瑾元借这机会又抒发起自己的感想,就见他指着这一桌子好饭菜说:“凤羽珩给你们送点吃的,送点料子,再送点银子,你们便感念她的好,殊不知,要不是她暗里做手脚害她大姐姐,沉鱼怎么会遭此劫难,我又怎么会官降五品,凤家又怎么会连这宅子都保不住!”他越说越激愤,最后竟是拍着桌子大声道:“都是那个小畜生,她迟早要害得凤家家破人亡!”

这一句话声音实在是有点大了,大得那个还没等走进花厅的人离着老远就听到了耳朵里,就听一声尖利的嗓音突然扬起,有个人说:“凤大学士这是在骂谁呢?”

凤家人大惊,齐齐扭头,就见外头有一伙人正往花厅这边走来,为首的是太监章远,可他这派头可太足了,一个太监,边上居然动用了四个人一齐为他撑起了一顶大帐,将他整个人严严实实地扣在里面,一点都淋不到雨。

凤瑾元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很快就认出,那顶雨帐是天武帝的,每当雨水过大时都会取出来用。没想到皇帝专用的东西居然借给了一个太监使唤,可见这天武帝对这章远是有多好。

他赶紧起身,老太太也跟着起来,同时冲着二叔公等人使眼色,小声道:“皇上身边儿的贴身太监。”

众人一听这话,赶紧就起了身,虽然是个太监,可人家是宫里出来的,又是皇上的贴身太监,地位自然不凡。

就在众人起身的工夫,那章远已经走至花厅前,往里对看了一眼,随口道:“哟!人还挺多。”然后迈过门槛进了厅来,往凤瑾元面前一杵,也不废话,直接就道:“凤大学士,咱家是来与你交换地契的。”

凤瑾元一脸为难地道:“章公公也看到了,外头这样的天气,怎么搬啊?能不能缓缓,好歹等雨停了,要不这一家老太…”他回身指了指,特别是指着老家来的人说:“您看,这些是凤桐县老家逃难过来的人,那整个县都被山洪冲毁了,他们好不容易逃到京城,老的老小的小,冒雨搬家实在是让本相…让本官于心不忍啊!”

章远点点头,“这个事儿皇上已经知道了,也派了人手下去镇灾。对于凤桐县自然会有一番安抚措施,凤大人无需操心。另外,皇上也说了,下这么大的雨确实是没法搬家,那就不急,再缓几日,也不跟凤大学士收租子。但是这地契今日是一定要换的,也省得咱家老往宫外头跑。您也知道,宫里事儿挺多的,咱家侍候皇上都侍候不过来,哪有工夫一趟一趟的出宫来啊!”

凤瑾元急道:“不劳公公出来,本官给您送到宫里去。”

“哟!”章远一下就笑了,“凤大学士说笑了,您现在官居正五品,是没有资格随时进宫的。”

“这…”凤瑾元着急了,额上渐汗,双手不停地搓着。

安氏问了句:“老爷您是冷么?”

他冷眼瞪了安氏一下,随即一跺脚:“好!公公且等等,地契放在书房,本官这就亲自去取来!”

(话说,老七是喜欢珩珩的)

第436章 这种东西,能叫父亲?

凤瑾元离开花厅,再回来时,果然就带了一纸地契。他将手中地契递给章远,章远接过去看了看,然后再将另一份地契交给凤瑾元——“凤大人收好,这事儿就算了了。暴雨未停,皇上说了,凤家可以在这里再住几日,待雨势小一些了再搬。”

凤家人对于这样的“恩典”集体谢过,眼睁睁地看着章远又牛哄哄的打着皇上御用的伞帐离了凤府。粉黛随口说了句:“一个太监怎么感觉比王爷还牛?”

老太太瞪了她一眼:“祸从口出!把你的嘴给我闭上!”

粉黛吓得一激灵,再不敢多说。

程君曼看了凤瑾元一眼,正对上他有些慌乱的神情,那纸地契在他手中被握成了一个团,指关节都因用力过大而泛了白。她挑了挑唇角,开口道:“老爷,地契收好,莫要弄坏了。”

凤瑾元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把地契铺平整,然后跟老太太说:“眼下什么也不用想,一切等雨停了再说。”

老太太点点头,她也知这雨不停便什么都做不了,只好张罗着众人继续吃饭,凤瑾元却有自己的想法…

次日,玄天冥吃过早饭后离开县主府,带着班走直奔皇宫。凤羽珩赖了会儿床,正准备起来呢,忘川就进来告诉她:“凤大人了。”

她皱眉:“又来干什么?”

忘川说:“大夫人那边传来的消息,昨儿晚膳时,章公公到了凤府,跟凤大人交换了地契。”

“交换?”凤羽珩皱眉,“他哪来的地契用来交换?”

忘川摇摇头说:“这个还不清楚,但大夫人那边确实是说凤大人用凤府的地契跟章公公换了西南边的新宅。”

凤羽珩琢磨了一会儿,犹自呢喃道:“该不会是造了个假的去蒙人吧?”然后起了身,“咱们去看看。”

她到时,凤瑾元已经在外堂坐了好一会儿,见凤羽珩出来,他心底那股莫名的火气又瞬间涌起,对这个女儿他是左看右看也看不顺眼,说话都带着刺——“也不看看都什么时辰了,你居然才起,真是没有规矩!”

凤羽珩耸耸肩,自顾地走到主座上去坐着,一边喝着清茶一边说:“我在自己府里,想什么时候起就什么时候起,你看不惯就出去。”

凤瑾元气得直捶桌子,指着凤羽珩又道:“还没出阁,就把男人留宿在府中,凤家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哟!”凤羽珩一下就笑了,“凤家还有脸让我去丢吗?凤沉鱼婚前失贞已经沦为全城笑柄,你凤家的脸是有多大,那么丢都没丢完?还能给我留点儿?”她越说越是觉得好笑,“你若实在觉得玄天冥住在这里不好,那就到御王府说去吧,或者进宫面圣,把这事儿跟父皇好好说道说道…哦对了,不好意思我忘了,你现在已经不能随意进出皇宫了,凤大学士。”

凤瑾元如今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他只是认命地看着凤羽珩,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女儿面前,真的是连头都快要抬不起来。她的一句话,一个笑,甚至一个随意的动作都可以把他击垮,而凤家,如今想要生存下去,还是要仰仗这个女儿。

但还是有些不甘心,他盯着凤羽珩问:“如今,你连一声父亲都不肯叫了吗?”

凤羽珩收了笑容,看向他的目光愈发的冷起来,“父亲。”她口中呢喃,并不是叫对方,就是自顾地在合计着什么。半晌,终于又道:“我好像还真是不太明白父亲的定义到底是什么。人人都说父亲就是儿女的天,为儿女做主,为儿女博取好的生活和前程。可是我的父亲,却是一心一意的想尽各种办法要我性命,还对其它谋害我与弟弟之人百般维护。这种东西,能叫父亲?”

凤瑾元面上一阵臊热,凤羽珩的话就像刀子,狠狠地往他脸上刮来。他躲不及,也避不开,只能生生受着,谁让这些事都是他做的呢,谁让他当初没看清形势,没想到西北三年,这个女儿居然性情大变,还有了那样一番奇遇。

“阿珩。”他终于想起今日来的目的,也想起自己是来求人办事的,千万不能在事情还没说出来之前就跟凤羽珩把关系弄僵了。于是轻咳了两声,无视前面的话题,厚着脸皮道:“为父…我,我今日来,是有事与你商量。”

“哦?”凤羽珩眯着眼睛看他,“与我?商量?”

凤瑾元摆手,“不是,是有事求你。”一边说一边从袖中拿出一张纸来,“这是凤家新宅的地契,我想请求你,能不能用这个,把凤府之前的那张换回来?”

忘川接过他手中的地契递给凤羽珩,她低头去看,只一眼便又抬起头来,然后用十分疑惑的目光看向凤瑾元:“你是不是觉得,你自己傻,别人就也都跟着一起傻?”

“恩?”凤瑾元一愣,“你这话是何意?”

凤羽珩扬了扬手中的纸,“这新宅子的大小连如今的凤府三成都不到,地段也跟这边没法比,价值估算起来,能达到旧宅两成就不错了。你用这么个破东西换我手里的地契,到底是怎么想的?还有——”她纳闷地问凤瑾元:“听说这东西是你用旧宅地契换来的,我就奇怪了,旧宅地契明明是在我手里,你那个又是什么?”

凤瑾元面色不大好看,大手一挥,“这个不用你管,今日我确是来求你的,请你念在我生你养你的份儿上,帮我这一次。”他自知理亏,连“为父”二字都说不出口了。

凤羽珩还是摇头,“我是母亲十月怀胎生下的,是西北大山里被波斯师父教养出来的。至于前面几年凤家的养育之恩,我说过,千周与沉鱼两起事件,保凤家满门平安,也算我还了你们的人情。其它的,莫要再提了。”

凤瑾元心知自己来换地契这事儿十有*是不能成,可他就是想要碰碰运气,万一成了呢?可最终却还是这样的结果,他无奈地摇头,也没再说什么,自顾上前将凤羽珩手里的地契又取了回来,只道:“罢了,你不肯,我就再想别的办法。”说完,将地契揣入怀中,匆匆出了外厅。

看着他冒雨离去,凤羽珩眼珠一转,吩咐忘川:“你拿上我的腰牌进宫一趟,去找章公公,请他仔细检查凤瑾元昨日交给他的东西,八成…是假的。”

暴雨又拼命一样的下了两日,依然未见晴。凤羽珩让黄泉往郊外的庄子上去了一趟,好在庄子那边的房屋结实,没有漏雨,孩子们都躲在屋子里不敢出来。平日里种的菜都收在地窖里,到也不愁吃喝。

班走带了几名暗卫打着护送的旗号送千周人往北界而去,玄天冥与之约定离京百里后动手,也算是给了千周一个他们不得不接受的交待。毕竟眼下大顺攻打千周不是时机,千周就更没那个本事主动攻打大顺,这事儿漏洞百出,但千周没胆子追究,也没实力追究,这就给大顺炼钢腾出了更多的时间来。

钦天监昼夜细观天象,却一个个紧皱眉头,最终给出的结论就是:天灾。

玄天冥虎符在手,调动各地驻守兵将投入抗洪抢险,却收效甚微。凤羽珩知道,只要雨还在下,这洪就没法抗。洪灾这种事,在二十一世纪都十分棘手,即便是出动直升机救人,也还是有不计其数的生命被卷入洪水中,更何况是在这人力物力资源都贫瘠的古代。一切就只能等雨停,纵是她凤羽珩,面对这样的天灾,也是束手无策。

这两日,凤府那边到是出现个怪现象,凤瑾元居然开始让各院儿雨露均沾了。他甚至在一天之内连着去了程氏姐妹的院子,第二天又分上下午的去了安氏和金珍的院子,晚上又到韩氏那边坐了坐。

老太太有些担心,一个劲儿地问赵嬷嬷:“瑾元这么折腾,身子能受得了?”

赵嬷嬷也不明白凤瑾元这是怎么了,大小姐刚去世,自己又被降官,时下又暴雨天灾,眼瞅着大家还要被赶出这府邸,他怎的还有闲心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宠妻疼妾,还一天几次,这不对劲啊!

可是再想想,便也琢磨出一套道理来,她对老太太说:“可能是最近家里连着出事,老爷心绪憋闷,不得不找个发泄的去处。”

老太太闷哼一声,“他心绪憋闷?祸都是他惹出来的,他有什么可憋闷的。唉!”她叹了一口气,“搬家之后,就没有这么大的院子,府里的下人势必要遣散一些,这些事情,你来做吧。”

赵嬷嬷连声应下。

对于凤瑾元的一反常态,家里妻妾也不明所以。金珍和韩氏到是很开心的,特别是金珍,能再得凤瑾元恩宠,她简直是使了混身解数来侍候。同时也在心里默默祈祷,希望自己的肚子能争气些,一举得男。

直到凤瑾元离开,金珍还是平复不了激动的心绪,便张罗着让满喜给她好好的梳妆打扮,以期凤瑾元再来。可是满喜却纳闷地告诉她:“奇怪,怎么好像首饰匣子里少了好些东西?那对玉镯不见了,还有根金簪也找不到了。”

与此同时,韩氏那边也在翻箱倒柜地找她私下攒出来的一千两银票。

而程君曼跟程君美也坐在一处,就听程君美道:“姐,你说他偷这一圈,能偷出多少银子来?”

第437章 缉拿归案

凤瑾元接二连三地宠幸妻妾,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各院儿都丢了东西,无一例外都是值钱的。韩氏和金珍脑子浅显,还看不明白其中究竟,就认定是院儿里下人手脚不干净,又是拷问又是毒打,闹了好一阵子。

安氏那边到是消停些,想容早递了消息过来说住在县主府呢,她便放了心。凤家人知道想容住在那边,也没胆子去找。对于凤瑾元,她虽说平日里不冷不热,但那到底是她的男人,人家想要留宿,她还是会尽妾室的义务。只是对于那莫名丢失的三千多两银票心里犯了合计,凤瑾元什么时候练了这么一手本身?

不过很快便想清楚究竟,定不是凤瑾元一个人下的手,他身边总带着暗卫,一个指明地方,一个去做手脚,东西不丢才怪。

对于丢失的银票,安氏表现得很淡定,只是吩咐丫鬟平儿:“穿好蓑衣戴好斗笠,就跟门房说到县主府那边看看三小姐,然后跟二小姐借辆马车,你去衙门报官,就说咱们丢银子了,请京兆尹大人到钱庄那边将银票封掉作废,快去!”

平儿出府时,正好看到程氏姐妹院子里的人也在往外走,也上了马车,也往府衙的方向奔了去。直到双方在衙门里碰了面,再分别向京兆尹陈述了所来为何,这才知道,竟都是来为自家主子报官的。

而当天下午,凤瑾元便悄悄出了府,直奔京城几家钱庄,到了之后却被告之,银票都已经被挂失作废,除去韩氏那张之外,他一文钱都没能取出来。

凤瑾元气得牙根儿都疼,他太明白“挂失作废”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了,安氏,程氏姐妹,这三个女人,成事不足,拆台的本事到是一个顶两。

他抱着韩氏那一千两银子上了马车,暴雨太大,马车都有些漏水了,但凤瑾元却依然没有回府,而是又在京城大街上巷里的几家当铺穿梭起来。

终于回府,已经过了晚膳,他没跟任何人打招呼,直奔了松园把自己关进书房。这才打开包袱去算今日弄到的银两,数一数,却不过一千三百两。

金珍那里的首饰根本就不值钱,暗卫是指到他的指令从一只金珍很看中的首饰匣中偷取的,还挑大镯子拿的。谁知道那镯子是从前他买来送给金珍,不过是街边花不到十两银子买来的便宜货,他却告诉金珍是古物,这才引得金珍像宝贝一样珍藏。

到是程氏姐妹那边顺来的几只耳坠子卖了三百两,可是这离每月八千两的租金还是差太多了。他给了章远一张假地契,这事儿早晚得穿帮,可他也是没有办法。地契的事儿绝对不可以让老太太和其它人知道,现在只有尽快凑钱,每个月都要想办法凑出八千两银子把现在凤家住的这宅子给租下来,那样就可不搬家,他再把假地契换回来就成。

可惜啊,万万没想到,安氏和程氏那三个贱人居然报了官,作废了银票,这可让他如何是好?

他在书房里急得焦头烂额,暗卫一闪身出现在面前,出了个主意:“要不,从老太太那里下手吧,老太太应该藏了不少体己银子,咱们先拿来救救急,以后有了再还回去就是。”

凤瑾元不是没想过这个方法,可是…“老太太的银子藏在什么地方,连我都不知道,怎么下手?”

暗卫想了想说:“要不夜里进去搜搜?”

凤瑾元犹自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也好,眼下也没有再好的办法,就只能暂时借用一下。或者…”他觉得还有一招可行,“想办法去把阿珩手里的那张真的偷回来。”

他话一出口,那暗卫立时摇头,“不行不行,主子恕属下无能为力。为了防止有人打炼钢术的主意,二小姐府上一如铜墙铁壁,别说是人,就是连只不可靠的鸟都是飞不进去的。”

这一点凤瑾元自然明白,无奈地叹了口气,“罢了,晚上到老太太那里看看吧。”

正说着,外头突然传来小厮焦急的敲门声,同时叫着:“老爷!老爷!”

暗卫一闪身,隐去不见,凤瑾元将桌上的银子收起,这才道:“进来。”

那小厮赶紧推门进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急匆匆地道:“老爷快到前院儿去看看吧!京兆尹许大人带着一大队官兵上了门,说是要将老爷缉拿归案。”

“什么?”凤瑾元大惊,手下意识地就往桌子底下那包银子上摸去,心道,难不成是这些东西惹了祸?可他马上就又镇定下来,不可能,那三个女人再拆台,也不过就是让他拿不去她们的银子,告官抓人这种事是不可能干得出来的。可不是这个事,那…他的心猛地打了个颤,心说不好,定是地契出了事。

小厮见他站在那里一直不动,不由得又催了催:“老爷,老太太和夫人们已经到牡丹院儿的堂厅了,老爷快去看看吧!”

凤瑾元是一肚子苦水啊,今儿这事看来是躲不过了,干脆一咬牙,硬着头皮往牡丹院儿走去。

雨越下越大,从松园到牡丹院儿并不是很远,他还穿了蓑衣戴了斗笠,却还是被浇了个半透。凤瑾元就在想,如果雨再这么一直下下去,会不会人在府里都无法走动了?

思绪间,人已至堂厅,就看到牡丹院儿里挤满了官兵,为首的许竟源正站在堂厅里跟老太太说着话——“本官原本是不想伤这份儿和气的,毕竟不管怎么说,这里也算是济安县主的娘家。可凤大人千不该万不该,不该用一张假地契去骗章公公。骗章公公就等于骗皇上啊,这可是欺君大罪。”

他这欺君大罪一出口,凤家人就害怕了,粉黛嘴快,紧着问了句:“欺君的罪该怎么叛?”

许竟源理所当然地答:“自然是抄灭九族。”

老太太扑通一下坐回到椅子里,差点儿没把心都给吓吐出来。不过许竟源又说了:“你们不用这样害怕,灭九族是不可能的,因为九族里头还包括着济安县主,就冲着这个皇上也不可能灭了凤家九族。”

老太太这才回过一口气来,整个人就像在鬼门关转了一圈似的,连声道:“真是托了阿珩的福,真是托了阿珩的福啊!”

安氏这时候又问了句:“灭族大罪可免,那其它的…”

此时凤瑾元也走了进来,许竟源看到他后马上道:“凤大人必须要跟本官走一趟了,到府衙将事情说个清楚,然后再听候圣上发落。”

粉黛看着她父亲此时这副样子,脑子里就冒出来两个字:窝囊。她冷冷地开口:“父亲为何要用假地契?真的呢?”

程君曼也是一脸疑惑的表情问他:“这几日就觉得老爷对地契一事颇有避讳,这里面可是有什么事情瞒着咱们?”

她们这一问,老太太也觉出不对劲了。立时将质问的目光投向凤瑾元,看得凤瑾元脸颊发烫,他只得胡乱地说了句:“真的丢了。”然后看向许竟源:“我跟你们走。”

许竟源点点头,冲身边官兵摆了个手势,立即有人上前将凤瑾元押住。曾经的丞相落得今日地步,凤瑾元自己都觉得没脸见人,不由得把头低了下去,催促着许竟源说:“走吧,快点。”

韩氏和金珍还看不出眉眼高低,一见凤瑾元就这么被押走了,吓得直哭,拼命地大喊:“老爷!老爷!”

老太太气得拿权杖去打粉黛——“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带她出来,吓到肚子里的孩子可怎么办?赶紧送回去!”

凤家这头乱作一团,县主府那边,凤羽珩也正在姚氏屋里苦心劝慰:“萧州地势高,书院又建在山顶上,山基修得极为牢固,不会有事的。”

姚氏看着窗外大雨,这颗心怎么也放不下来,她不停地问凤羽珩:“现在真的不能走了吗?我就从京城去萧州,你送我去好不好?”

凤羽珩摇头,“城外官道都冲毁了,人都难走,更别说是马车。娘亲,稍安勿躁,九殿下已经派人往萧州去了,文宣王妃那边也定是时刻都留意着消息,明日我往文宣王府走一趟,再去问问。”

姚氏挂念子睿,这么大的雨,引发的山洪把整个凤桐县都冲没了,萧州那边万一也出点什么事,她的子睿怎么办?她等不了明日,便催着凤羽珩:“你现在就去好不好?娘亲求你,子睿那么小,如果真发了水,他跑都跑不了的呀!”

凤羽珩没办法,别说是姚氏,就连她自己也是挂念得不行。虽说萧州地势高,可云麓书院在山上,万一山体被冲垮,那岂不是一整个书院都要塌陷?

她站起身,拍拍姚氏的手背,道:“好,我现在就去,娘亲就在家里等着。”

说完,穿上雨衣带了忘川黄泉就往外走。

县主府这边有凤羽珩从空间里拿出的雨衣,空间里原本有两件她备用的雨衣还有几把雨伞,她分了无数次往外掏,终于差不多每人都能分到一套。只可惜,都是女孩子穿的,就算是她从前二十几岁的身材,府里的男子也还是穿不了。所以这几日,县主府在外走动的人,多半都是丫头。

黄泉往侧院走去准备宫车,忘川护着凤羽珩先到了门房下面避雨,刚刚站下脚,就听到外头有十分急切的拍门声,同时伴着一个女子的大叫:“开门!快开门!有没有人,快点开开门!”

她听着动静有些熟悉,再听一会儿不由得一愣,看着忘川道:“白芙蓉?”

第438章 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发生了

县主府大门一开,外头立即有一人跌了进来,凤羽珩将人接住,就见一身湿透的白芙蓉摔到她身上,两手死抓着她的胳膊,身体冰冷,牙齿都在打哆嗦。

“芙蓉!”凤羽珩叫了她一声,把人从地上扶起来,再往后面看,发现她坐的马车已经被雨打坏了,车夫站在暴雨里,一副快要坚持不住的样子。“快把那车夫接进来,带进府里休息。”她吩咐门房,然后再对忘川说:“文宣王府我看来是去不成了,你去找黄泉,你们两个去一趟吧,打听清楚萧州的情况。”

忘川点头,看着外头黄泉已经赶车到了,赶紧就冲进雨里。

凤羽珩带着白芙蓉回了自己了的院子,还等不及下人给她拿换洗的衣裳,她便抓着凤羽珩急声道:“阿珩,好可怕,外面好可怕!”她一边说话一边打着哆嗦,凤羽珩这才发现,白芙蓉打哆嗦不是因为冷,而是因为她害怕。

“你看到了什么?”她问白芙蓉:“你从哪里来的?府上吗?你的马车很结实,如果只是在京城里走,不会漏成那样。芙蓉,你是不是出城了?”

白芙蓉点头,“对,我出城了,父亲在暴雨之前出去看一块老玉,今日派人送了信说会回京,我便带了暗卫出城去接。可是阿珩,你知道我看到了什么吗?”她越说越恐惧,最后整个人都缩到椅子里,脸色煞白。

凤羽珩心中一动,似乎想到了什么,随之面色也沉郁下来,“看来…我最不希望的事,到底还是发生了。”她呢喃轻语,再看向白芙蓉,问她:“城外,是不是死了很多人?”

白芙蓉点头,大喘了几口气,急声道:“死了好多人,每一个水坑里都堆满了死人,每一颗树下都堆满了死人。那些人被雨水冲泡得完全变了型,有些尸体的头泡得比脸盆还大,有的根本都看不出来是人了。父亲说眼下天气还是会热,天灾之后日头暴晒必有疫情,让我来请你想个办法。”白芙蓉看着凤羽珩,目光中尽是期待。

凤羽珩心里也没底,她没想到城外的情况已经那么糟糕,她问白芙蓉:“怎么会有那么多人?”

白芙蓉告诉她:“都是往京城逃难来的难民,有的死在路上,有的因为进不了城就死在城门口。”

她听出门道:“进不了城?”

白芙蓉点头:“没错,难民们只是把京城当做一个精神支柱,只想着京城一定不会被水淹,却不想自己在京城根本无亲可投。那些说出亲人所在的,城守都立即派人去查,查到了就放行。可是没亲人在的,就绝对进不来。其实…”她顿了顿,再道:“父亲说,其实很多人是饿死的。”

“我知道了。”凤羽珩摆摆手,示意白芙蓉不要再说下去,她心绪有些乱,虽然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想过,可真的发生了,还是让她这个有着后世思想的人有些接受不了。

“阿珩!”白芙蓉又叫她:“父亲说,想要控制疫情,唯有你能做得到,你能想想办法吗?我怕…我怕…”她的话又不顺畅起来,脸色也更白了些,好像想到了什么可怕的事情,人都坐不住了,直接从椅子上跳起,抓着凤羽珩急喘着说:“我怕那些难民太过饥饿,会…会…”

“会吃人。”她将白芙蓉没说出来的话脱口而出,而后自己也控制不住地打了个冷颤。

饥荒难,人相食,这是她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芙蓉,先冷静下来,你听我说。”她稳下心绪,按住白芙蓉的双肩,手上用了些力气,就像是想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对方一样。

白芙蓉到是真的在她这样的注视下平静了许多,就听到凤羽珩又道:“疫情控制固然重要,但那毕竟是要等雨停了才能做的事,现在当务之急是安抚难民,绝对不可以出现人相食的情况,知道吗?”

白芙蓉下意识地点了头,可还是有些迷茫:“我们该怎么做?”

凤羽珩告诉她:“我给你准备新马车,你去找天歌,请她以郡主的身份出面去米商手里买米,没有青菜就用咸菜,至少得保证还活着的难民们每天都能喝上两碗粥。只有让人们活下去,才不过出乱子。”

白芙蓉也只事态紧急,稳了稳心绪,立即站起身点头道:“好,我这就去。”

凤羽珩走到柜子前拿了件雨衣给她,再亲自送人出门,白芙蓉这边刚走,很快就有一堆官兵急匆匆的从府门前跑了过去,又是抱又是抬的有很多东西,还有一些木头架子。其中一人奔了她这边来,凤羽珩一看,还是老熟人。

“王卓,你们这是要去哪?”她主动开口问道。

来人正是王卓,一身蓑衣戴着斗笠,满脸都是雨水。他跑上前,扯着嗓子说:“县主,九殿下吩咐咱们到城外去搭帐子给难民避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