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上一章:第 12 章
  • 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下一章:第 14 章

颜夫人一把托住她的手臂,将她扶了起来,哽咽地说道:“快别行礼了,让娘好好看看你!”

颜如玉抬起头来,露出一张梨花带雨的脸,她本就生得极美,此番一落泪,真是把人的心都要揉碎了。

“你瘦了,这几年让你吃苦了。”颜夫人摸着她的脸道。

“女儿不孝,没能早早回来,让爹娘受苦了。”颜如玉含泪摇头。

颜家出事,前些日子才平反,就这座府邸都是平反后才有人过来修葺的,颜夫人比三年前憔悴了不少,可一想到今后的荣耀,又觉得那些苦都不算什么了。

颜夫人扬眉吐气地说道:“我儿生下了燕少主的骨肉,今后便是大历朝最尊贵的夫人,娘已经将帖子送出去了,三天后就是你的接风宴,娘会让整个京城的人知道,颜家的千金回来了…燕少主的未婚妻回来了!”

第三十五章 筹备寿宴

夜里睡觉,一家三口盖上了俞婉新买(拽)回来的被子,这被子轻薄得很,俞婉担心不够暖,又在上头加盖了一床自家的厚棉被。

结果睡到半夜,一家三口齐齐热成蒸虾,褥子都湿透了…

早饭是昨晚吃剩的白面馒头与卤菜,热热就能吃了。

锅里蒸着馒头卤菜的空档,俞婉去了一趟猪圈。

猪圈没养猪了,里头被俞婉打扫得很干净,如今用来养鸡。

为了给野鸡保暖,俞婉将外围用棉布围住了,虽不如墙壁保暖,可比起风餐露宿已是好了许多,而且俞婉还在鸡笼边烧了火盆。

野鸡被放在不同的鸡笼里。

俞婉一个个地摸过去,摸到第三个时,素手一顿:“你又没下蛋?”

昨天就没下。

“阿婉。”俞峰叩响了灶屋的后门,他是来带俞婉去镇上买菜的,想到小铁蛋与三婶还睡着,不便吵醒他们,于是他绕来了后门。

俞婉给俞峰开了门。

俞峰看到她手中的两枚鸡蛋,说道:“收鸡蛋呢?”

灌进来的冷风吹得俞婉直哆嗦,她忙将俞峰迎了进来,合上后门道:“有只鸡不下蛋了,我在想,要不等会儿拿到镇上卖了,应该能卖个好价钱。”

她话音刚落,鸡笼里便传来一声清脆的咯咯哒!

俞峰跑过去一瞧:“咦?下蛋了。”

俞婉蘸着卤汁吃掉一个白面馒头后,与俞峰一道上路了。

他们照旧去栓子家租牛车,不巧的是牛车坏了,二人只得步行。

俞婉走惯了,倒是不觉得远,况且走去还可以省钱。

别看他们如今顿顿都能吃上肉了,可那不过是因为他们是做卤肉生意的,除去食材与盐巴等佐料的高昂成本,真正到手的银子不多。

而他们需要凑齐一百两诊金,真真是还有万壑千峰的距离。

不过只要努力,俞婉就相信他们总有一天能够赚到。

“素菜不用买,我已经和乡亲们说了,到时候去他们田里摘,就按集市上的价。”半路上,俞峰顶着猎猎如刀的冷风说。

俞婉点头,素菜所占的比重不大,去市场预定未必容易定到,能找乡亲们买再好不过了,况且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同样的价钱,让乡亲们赚不是更好?

至于荤菜,那就必须上市场采购了。

二人最先去了当初俞婉卖过活鱼与冬笋的市场。

“五花肉怎么卖?”俞婉指着一条漂亮的长五花问道。

摊主道:“二十文一斤。”

俞婉顿了顿:“这么贵?昨天不都才十八吗?”

摊主剁了一个猪蹄道:“你明天来就二十二了!一天一个价,年关都这样,你们就算去别家问,也没更低的价。”

俞婉起先不信,拉着俞峰在市场转了一整圈,但确如摊主所说,没有更低的:“大哥,镇上还有别的市场吗?”

“有,还有一个。”

兄妹二人去了另一个市场,可令人扼腕的是,这个市场因更临近北镇口,价钱反比先前的更贵一些。

“我们还要买盐,食材上成本太高,会亏本的。”虽说俞婉没打算赚多少,可不代表她想做赔本生意。

俞峰想了想,说道:“西头村有个集市,听说那儿的菜便宜,就是太远了。”

天空飘起了鹅毛一般的大雪,二人在风雪中徒步了十多里才总算抵达西头村的集市。

俞婉的耳朵都冻红了,手也僵了,脸也麻木了,就连开口说句话都不利索了。

然而悲催的是,这儿的菜半点也不便宜啊…

“你们怎么在这里?”一辆马车停在了俞婉身边,车帘被掀开,白棠朝兄妹二人看了过来。

俞婉吃力地说道:“我、们、来、买、菜。”

“买什么菜跑这么远?市场上没有吗?”白棠问。

“买、白、老、爷、寿、宴、上、的、菜。”俞婉一字一顿地说,不是她想说的这么慢,实在是腮帮子僵得透透的了。

白棠杏眼圆瞪道:“我昨天没说清楚吗?食材我来买呀,你们只用跟过去做便是了!”

听到这里,就连素来淡定的俞婉都不禁愣住了,白小姐可是承诺了五两银子啊,难道不是让他们自备食材的意思?他们只过去做一一天卤菜,就能净挣这么多?!

这什么败家千金啊…

白棠见俞婉说话都不利索了,心知她冻坏了,叹息一声道:“上车吧,我送你们回去。”

俞峰不便入内,只与车夫一道坐在外头,但白棠给了他一层厚厚的羊绒毯,他裹在身上,只觉如同火烧了一般。

马车停在村口。

已经回暖的俞婉真诚地道了谢。

白棠摆摆手,说道:“后天我会派人来接你们。”

俞婉客气道:“镇上不远,我们自己可以过去。”

白棠挑眉:“谁说我家在镇上了?”

午后,雪下得越发大了,屋外风雪交加,暖阁中却暖如暮春。

红罗炭烧得火旺。

颜夫人只穿着一件薄薄的短袄,可半分不觉得寒冷。

她面前,厨房的杜管事正在请她示下:“…鹿肉定好了,您看新鲜的驴肉是不是也备些,都说,天上龙肉,地上驴肉,用它来招待贵客,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这价钱嘛…”

杜管事说着,露出了一脸为难的神色。

颜夫人摸着怀中慵懒的白猫,冷哼一声道:“咱们将军府如今像是缺钱的人吗?什么东西好,怎么待客周到,你只管去办,不必事事来询问我,你只用记得,王妃与燕少主也是要来赴宴的,切莫把他们怠慢了!”

杜管事虎躯一震:“是!夫人!”

咚!咚!咚咚咚咚咚!

不远处,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声。

颜夫人怀中的白猫受到惊吓,喵的一声跳走了。

颜夫人眉心就是一蹙:“谁这么大胆子,竟在府中擂鼓?不知道小姐赶了这么久的路,正在歇息吗?你去,把那不要命的奴才打出去!”

杜管事摸了摸鼻子,讪讪道:“不是咱们府的,是隔壁的白府,听说他家老爷要做寿了,特地从外头请了戏班子回来。”

第三十六章 葱油大饼

子时刚过,白家的马车就来了。

前来接他们的是白府的一名管事,姓丁,年纪与大伯差不多。

原计划是大伯与俞婉、俞峰前去,可小铁蛋突然醒了,一把抱住俞婉,哭巴巴地要跟着一块儿去。

“阿姐是去做事的,不是去玩的。”何况这也不像在集市卖东西,一两个时辰就回来了。

小铁蛋抱着俞婉不撒手。

俞松走了出来,轻咳一声道:“铁蛋长这么大还没上过京城呢,让他去吧,大不了我看着他总行了吧?”

俞婉与俞峰的眼刀子嗖嗖嗖地飞了过来,你是自己也想去吧?!

小铁蛋这娇没撒到俞婉,反把大伯弄心软了。

带个孩子原也不是大事,乡下帮厨做席面,几乎都会带上自家孩子,可城里不一样——

大伯看向丁管事。

丁管事大方地说道:“无妨,有人看着就行。”

于是俞松与小铁蛋成功地赖上马车了。

除大伯外,几人都是头一回进京,起先还有些兴奋,想看看沿途的风景,可就连莲花镇都没过,便齐齐靠在马车里睡着了。

等他们被白管事叫醒时,竟然已经进白府了。

此时天还没亮。

“快点快点!丁叔!”

俞婉刚下马车,便有个模样周正的青年男子领着三个挑着扁担的菜贩子打面前急匆匆地走过。

青年与丁管事打了招呼,丁管事淡淡地嗯了一声,摆手让他去了。

青年与菜贩子进了右前方临时搭建的竹棚,那里主要是放置食材与工具,再往东走十来步便是厨房。

厨房很大,前后两个院子,后院有一口水井,厨房内一共有九个灶台,围着墙面的五个,中间的四个,其中八个都已经有人了。

丁管事将俞婉一行人领到最里头的灶台前,缓缓说道:“一个灶台只有一口锅,如果不够用的话,竹棚还有小炉子。我一会儿让人把早饭送过来,今天就辛苦你们了。”

这位管事待方才打招呼的青年可是不大搭理的,约莫是白棠打过招呼,他才待俞婉一行人如此客气。

大伯道了谢。

丁管事给了大伯一个领东西用的对牌:“小姐在花厅,今日客人多,她大概没功夫到厨房这边来,你们若是有什么事,只管让竹棚的下人去找我。”

俞松就嘀咕道:“这么大的白府,还要她亲自张罗啊?”

丁管事笑道:“小姐也是一片孝心。”

俞松:“哦。”

有些事,俞松不晓得,俞峰却是听过的。

白小姐是白老爷与先夫人的嫡女,先夫人嫁给白老爷十年才生了这么个女儿,之后未再有生养,白小姐五岁那年,先夫人去世了。

一年后白老爷续了弦,继夫人替白老爷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传言白小姐与继母的关系不大融洽。

白小姐不愿让白家的家产落入同父异母的弟弟手中,换做旁人自然没法儿这么干,子承父业,天经地义,可架不住继夫人出身低,处处都被去世的先夫人压制得死死的。

“白小姐的外公在朝中做过官。”至于什么官,俞峰就不知道了。

丁管事离开没多久,便有下人送了早饭过来,是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与小米粥,配了咸菜、咸蛋、与一盘腊肉炒白菜。

小铁蛋的口水哗啦啦的。

大伯剥了个咸蛋给他。

俞婉分了半碗小米粥与半个馒头给他。

小铁蛋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

吃过之后,便乖乖地搬了个板凳坐在院子里,不吵也不闹,乖极了。

俞松起先还牢牢地看着他,看了一会儿,小铁蛋比他还坐得住,他轻咳一声,转身去给家人帮忙了。

今日来做菜的,有白府的厨子,也有白玉楼的,双方都是白家人,唯独俞婉一家是空降的。

“听说是小姐亲自去乡下请的。”

“小姐真是胡闹,老爷的寿宴怎么能用乡下的厨子?”

众人纷纷摇头,俨然并不相信几个乡下人能做出什么可口的菜肴来。

俞峰与俞婉去竹棚领了食材,其中有几十只鲜活的鸭子。

鸭要现宰。

这种活儿从前都是俞峰的,可自打俞婉来了之后,俞峰的刀工就被狠狠地嫌弃了。

俞婉拎着鸭去了后院。

天渐渐亮了。

熹微的晨光下,少女拎着刀挥汗如雨,鸭毛被寒风吹了一地。

另一边的颜府,颜如玉睡到天明才起。

屋子里暖烘烘的,十二名丫鬟鱼贯而入,捧着精致的洗漱用具,以及八套供她挑选的头面与衣裙。

今天是她的大日子,她精心打扮了许久,挑了一条湖蓝色束腰长裙、一件素白兔毛琵琶襟短袄,白玉般娇嫩的耳垂上坠着一对细银丝羊脂美玉耳坠。

少女清雅,楚楚动人,美得不可方物。

颜夫人一进屋,便看见了宛如从壁画上走下来的仙女一般的女儿,她整个人都被惊艳了。

她激动地拉住女儿的手:“我的儿,燕少主见了你,这辈子就再也看不见别的女人了!”

今天也是俞婉的大日子。

机会难得,她要帮大伯把菜做好,把名声打出去,以后订单多到飞起,她就再也不愁没钱吃饭和治病了。

所有鸭都被处理干净,她身上沾了血,形容有些狼狈,可她顾不上这些,赶忙又去切水萝卜与红薯泥。

一份精致的菜肴,除了口感外,装盘也十分重要。

她切得极好,白色花瓣,紫色花边,黄色花蕊,花瓣上还有水滴,层层叠叠,娇艳欲滴,不像是用食材堆砌的,倒像刚从树上摘下来的。

“阿姐。”

小铁蛋委屈巴巴地走过来了。

俞婉停下手里的动作:“怎么了?是不是饿了?”

小铁蛋点点头。

最近食量变大了,总是没一会儿就饿。

眼下未到饭点,锅里有肉可是没熟透。

幸亏俞婉早有准备:“我带了葱油饼,找个炉子给你热一下。”

俞婉去竹棚领了小炉子,在后院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好好地生了炉子,架上小釜,倒了一勺油,把三个又大又圆的葱油饼放进去,油炸香葱的香气跐溜一下冒了出来。

小铁蛋自觉地搬了小板凳来。

葱油饼热好后,俞婉把明火灭了,只留一丝木炭的余温继续烘烤釜底。

“阿姐你去忙吧,我自己吃!”小铁蛋懂事地说。

“好。”俞婉去做事了。

小铁蛋留下来吃饼。

这是羊肉胡萝卜馅儿葱油饼,俞婉亲手做的,闻起来香,吃起来嘛…

“我是个不挑食的好弟弟!”小铁蛋拍着小胸脯说。

第三十七章 少主来了

燕九朝在京城有自己的府邸,他入京后哪儿也没去,一门心思窝在府里,直到今早,才被万叔从被子里“捞”了起来。

燕九朝一脸烦躁。

万叔苦口婆心道:“原本王妃的意思是,你们去一个就好了,少主若是不想去,她去也行,毕竟还没成亲,这就算是给颜府面子了,可王妃那头突然有急事…”

“不会很久的,少主去露个面便走。”

“你都把人家给睡了,去看一眼怎么了?”

“嗯。”

也不知哪句话触动了燕九朝,他竟然好脾气地答应了。

省下一大波口水的万叔生怕这位小祖宗反悔,闪电般地窜出去,让人备了车。

为迎接燕少主的到来,颜府亦是做足了准备。

“听说燕少主的口味很挑剔,玉儿特地从庐城请了一位大厨,是个能干的厨娘,她做的菜,就没谁不赞不绝口的。”颜夫人望着聚在暖阁里的夫人千金们说。

“庐城?可是杜娘子?”一位去过庐城的夫人说。

颜夫人眉开眼笑:“王夫人也听说过杜娘子?”

“何止听过?为了尝她一口菜,我还特地去过,只可惜,她每日只接待三位客人,还不接受预订,想做谁的生意全凭眼缘,我没这福气啊。”工部侍郎家的王夫人叹息着说。

真论身份,工部侍郎乃正四品大员,颜丛铭只是区区从五品,王夫人不该待颜夫人如此谄媚的,可谁让颜府出了个板上钉钉的少主夫人呢?

工部侍郎给燕少主提鞋都没机会的。

“颜小姐竟是把她给请来了吗?这可了不得了,当年连荣王都出动了,也没能把杜娘子请回家中呢。”若说方才奉承,眼下这番话就是发自肺腑了。

那位庐城杜娘子,确实心高气傲,连王府厨娘的身份都瞧不上,也不知颜小姐是怎么把她请出庐城的。

颜夫人却跳过这一茬,将重点从杜娘子身上巧妙转移了:“大家尝尝这道酿冬笋,味道如何?”

夫人千金们拿起筷子,尝了一点碟子里的酿冬笋,所有人的表情都惊呆了。

酸辣可口,清凉解腻,适才吃多了点心,眼下尝一口酿酸笋,简直是舒服到骨子里去了。

“杜娘子的手艺,名不虚传呐!”王夫人由衷地感慨。

颜夫人拉了拉女儿的手,笑意颇深道:“这不是杜娘子的手艺,是玉儿的。”

“什么?令千金的?”

几位夫人不约而同地惊出了声。

颜如玉矜持一笑。

颜夫人笑道:“来京城的路上,玉儿与杜娘子学了几道菜,今日献丑,让诸位夫人小姐见笑了。”

众人愕然,这还叫献丑?那他们家的厨子简直可以悬梁自尽了!

况且她学了没几天,就已有了这等出神入化的手艺,哪怕在心里瞧不起颜如玉婚前失节的人此时也忍不住要夸她一句冰雪聪明了。

颜夫人得意地笑了,她女儿从小到大比家里的几个哥哥还要聪明,书念得比哥哥们好不说,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骑术箭术出类拔萃,区区一门厨艺算什么!不是投了女儿身,她王侯将相也是做得的!

一个丫鬟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大声禀报道:“夫人,燕少主的马车过来了!”

颜夫人眼睛一亮:“快去通知杜娘子!”

燕九朝的马车的确过来了,却并未驶入颜府,马车走到一半时,他忽然听到了一阵吧唧吧唧的声音,他古怪地掀开帘子,一股酥炸葱油与羊肉的香气狠狠地扑了过来。

他的眸光就是一顿。

“停车。”

马车停下了。

车内的俊美长随十分有眼力劲地下了马车,伏首跪在地上。

燕九朝踩着他的背走下来,走进两座府邸之间的巷子,他面向香气飘来的那堵高墙,定定地凝视了三秒,开口道:“梯子。”

随行的护卫唰的不见了!

随行的护卫又唰的回来了!

手中多了两把梯子,一把架在墙外,一把架在墙内。

梯子的角度倾斜得极好,不用扶着也能如履平地。

燕九朝神色从容地走了上去。

冷风拂起他衣袖,他一步一步,神色孤冷。

明明是在翻人家的墙,却偏偏走出了一股登基大典的气场!

小铁蛋一手抓着自己从厨房拿来的大葱,一手抓着阿姐做的葱油饼,吃得无比投入,忽然不知身后多了一把梯子,梯子上走下一个男人,男人来到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