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吓得魂飞魄散,当即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众人大惊失色,啊啊大叫地哄散了。

望着众人落荒而逃的背影,燕九朝含笑拍了拍手:“不谢啊。”

卖糖葫芦的小贩目瞪口呆地看着他,仿佛不明白他那句不谢从何而来。

燕九朝就道:“像我这种为国为民的好官,大家肯定都在心里谢了我百八十遍吧。”

小贩:“…”

原本那些人里有不少是来买糖葫芦的,结果让燕九朝给吓跑了,小贩其实也想跑来着,可糖葫芦这么重,他哪儿跑得动?

燕九朝的目光落在他插在草棒子的糖葫芦上,问道:“你这儿还有多少串?”

小贩眼睛一亮啊!忙数了数,说:“六十串!”

我全都要了!

小贩的脑海里闪过摄政王豪气冲天的声音!

哪知燕九朝却淡定地说:“哦,给我六串。”

小贩:“…”

燕九朝从前出门,必有影十三与影六跟着,后来他有了武功,影十三与影六已经打不过他了,也就不必时刻尾随着,可也正因为没二人看着,某少主作起妖来比以往尺度更大了。

影十三与影六外出打探消息归来,路过少主府附近的那条街道时,不由地有些纳闷。

发生了什么事?街上好冷清啊!!!

燕九朝拿着糖葫芦回了少主府,俞婉已经将回村的东西收拾整齐,三小蛋也在燕王的照顾下穿戴整齐、洗漱完毕,可也不知是不是众人的错觉,总感觉一宿过去,他们家的王爷似乎有些憔悴啊…

三个小黑蛋的画风是这样的:起先是乖乖哒,一会儿之后萌萌哒,一不留神蹦跶蹦跶,到最后把燕王的屋顶都快掀翻啦…

从作妖的本质上来说,三小蛋完美继承了亲爹的优良传统,甚至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趋势,毕竟,他们爹只是怼人,他们却是直接上手干呐!

早饭过后,燕九朝与俞婉带上三小蛋踏上了回往莲花村的马车。

燕王对此行其实是有些不大放心的,俞婉还有不到半个月便要临盆了,这会子就该留在家中静养,何况当初上官艳难产一事给他造成了不小的阴影,他害怕俞婉也出什么岔子。

燕王也旁敲侧击地问过,要不要把俞家人接来王府聚一聚,有关这个,俞婉一早想过了,可俞家是土生土长的莲花村人,让他们来王府,实在是有些拘谨了。

俞婉向燕王再三保证自己不会有事,燕王这才勉为其难地让小俩口带着小蛋蛋们回村了。

莲花村比起一年前有了很大的变化,甚至因为矿产的缘故,商业链蔓延到了镇上,连带着莲花镇都繁华络绎了不少。

“咦?多了好多铺子啊。”俞婉望着大街上的商铺,忍不住心生惊讶,但也不算太惊讶,毕竟他们村儿是开了矿的,这一带如今都算是半个矿区了,不知多少商人将目光投向了这里,原本最落后的镇子一跃成为了最富庶的中心。

白玉楼的生意更红火了,俞婉赶着回村,没下车去白玉楼转转,打算等回来时再去里头落落脚。

当他们路过集市时,俞婉险些没认出来,从前的集市是露天的,只在小道旁占个巴掌大的地方,眼下却搭起了好大好长的棚子,半点儿不比镇上的市场差。

集市开市的规矩是三日一小集,十日一大集,一般早上那会儿便能将手里的东西卖得差不多,随后便开始陆陆续续收摊,然而眼下都快正午了,这儿的交易仿佛才刚刚开始一样,热闹得不行。

影六是早已把消息打探到了,扭头见俞婉一脸惊诧,笑着解释道:“朝廷也介入了开采,从前的矿工不够用了,又自民间招纳了许多,有本地的也有外地的,大几百号人呢,这里头啊不少是矿工的家属,他们不用种地,白日里便来这儿摆摊做点生意。”

竟然有大几百的矿工了,这太出乎俞婉的意料。

外地人没地可种,本地的只怕有地也不大爱种,毕竟开矿的工钱够高了,不指望种地来过活了,家中兄弟多的便种种,兄弟不够的索性租出去给别人种,总之,大家伙如今的日子挺好的。

倒是朝廷的介入让俞婉微微顿了一下:“朝廷采出来的矿…”

算俞家的还算朝廷的啊?

虽说当初那块地是封赏到她阿爹名下了,可朝廷暗地里怎么着一下也不是不可能啊。

第017章 再回莲花村,一家团聚(五更)

影六看了眼闭目养神的燕九朝,笑道:“放心吧,少主早防着他们呢!朝廷只是帮着开采,采出来的矿还算俞家的,当然了,也不白让他们采,会给工钱的!”

给工钱是应该的,就算去民间请工程师那也得花银子啊,全大周最厉害的工程师都在朝廷了,有什么比用他们更安全的呢?

这次回莲花村,俞婉倒是让影十三提前给带了消息的,不提前告诉燕王,是他们的到来不会给燕王造成任何压力,燕王只会感到惊喜,在俞家这儿可就未必了。

燕九朝当然不会介意,可难保俞家不会措手不及,担心自己没能好好招呼燕九朝这个皇族女婿。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们是昨日大清早得的消息,就这都已经感觉到措手不及了。

什么?阿婉和姑爷要回来了?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说啊?!眼瞅着只剩一天时间了,他们还啥都没准备呢!

俞家人集体忙活了起来!

先是将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除了俞家老宅,也没忘收拾燕九朝与阿婉的新宅,那宅子原先是丁家的新、旧两宅,大婚后燕九朝让人翻修,给连成一宅了。

他们不在的这段日子,一直是大房给收拾的,里头的东西一概没给动过。

阿嬷是回京的第一天便回村了,因此俞家人也知道俞婉与燕九朝回京了,迟早会来看他们,可他们没料到会这么快,这才不到三日的功夫,京城的亲戚都走完了?

俞家人不敢拿自己和燕九朝那头的亲戚比,殊不知除了病入膏肓的皇帝,小俩口还真没出府探望过任何亲戚。

京城的气温比南诏低许多,农历九月便已十分凉爽了,只是菜还是要当日摘的才新鲜,天不亮,大伯母便去园子里摘了菜,又上张婶家买了几只鸭子和大鹅。

自家其实也喂了鸭、鹅,但没长太大,肉不够肥美。

“买这么多,家里要来客人呀?”张婶笑着说。

大伯母笑得合不拢嘴儿:“阿婉和姑爷要回来了!”

张婶眼睛一亮:“哎哟!姑爷要回来啦!你等等!我再送你一只鹅!”

不知何时起,俞家的姑爷已经成了莲花村的姑爷,朝堂册封的消息还没传到村子里,若不然,他们大抵不敢这么明晃晃地叫这声姑爷了。

大伯母不要。

“拿着!”张婶把鹅塞进了大伯母的笼子。

大伯母于是多给了她一吊钱。

张婶不高兴了,叉腰道:“咋滴了?姑爷回来,我请姑爷吃顿鹅怎么了?当我请不起是吧?”

“我没这么意思…”

“那你就给我收下!”

乡亲们日子好过得很,张婶儿子在矿上做了小队长,每月的月钱与奖金加起来,有时能多达十两!听说京城大户人家的管事也拿不到这么多工钱呢,张家的房子推掉建了新的,牛车也买了,妥妥一小暴发户,哪里会送不起一只鹅?

当然了,到底是吃过苦的人,没那么大手大脚,送别人张婶就该肉痛了,可莲花村的女婿!别说一只鹅,一屋子鹅她也舍得呀!

大伯母看看张婶最后送来的那只鹅,明显比卖给自己的两只大许多,就知道张婶不是在与自己客套。

要说张婶是在攀关系,那也不至于。

大伯母念书少,但这一年与各地的商人以及朝廷的官员都打了不少交道,见识比从前高了,明白靠一只鹅攀关系是没可能的,张婶也深谙此理,所以她送的东西既不贵重,也足够表达自己的心意。

她是真心喜欢燕九朝。

但她并不会去巴结燕九朝,不给燕九朝带去任何不便与麻烦。

“那我替姑爷谢谢你了。”大伯母收下了。

张婶去村口的古井边洗衣裳时把这事儿与白大婶儿说了,白大婶儿一拍大腿,姑爷要回来了,她也得表示热烈欢迎啊!

她大嗓门儿唤小儿子,让他把昨儿新钓的野生鲈鱼拿出来。

眼下正是吃鲈鱼的时节,而野生的鲈鱼又比家养的更鲜嫩肥美一些,原是打算拿去镇上卖钱的,可姑爷不是回了吗?这么好吃的东西必须给他们莲花村的女婿留着呀!

没错,恶名昭彰的某少主,在莲花村可是人见人爱的好女婿哟!

经白大婶儿的大嗓门儿一嚎,全村人都知道俞婉与燕九朝要回村了,重点是燕九朝要回村了…全村都拾掇了起来,当马车驶入村子时,俞婉几乎以为眼花了。

“村子里出了什么大喜事吗?”

怎么连红灯笼都挂上了?!

这是过年呢还是过年呢?

话说就算是过年,这也太早了点儿吧?才不到十月啊!

俞婉丈一头雾水。

别说俞婉了,就连来过村子一趟的影十三都挺瞠目结舌的,昨天分明不是这样的!莲花村,你变了!你真的真的变了!

马车在一路上红灯笼的映射下来到了俞家老宅的大门外,老宅也翻修过了,崭新崭新的,青瓦白墙,直看得人眼前一亮。

一家人全在厨房与后院儿忙活,只一个穿着小花袄的女娃蹲在地上玩狗狗。

俞婉一眼认出了她:“蓁蓁!”

小蓁蓁听见有人在叫自己,茫然地扭过头去,小蓁蓁大小黑蛋们一岁,今年四岁了,四岁的孩子记忆还是有限的,更别说俞婉的变化这么大…绝不承认自己是胖啦!

小蓁蓁没认出俞婉来。

但小蓁蓁也没露怯,她落落大方地站起身来,看了看俞婉,转头对堂屋唤道:“娘!有人来了!”

这会儿其实还早,俞家人估摸着他们至少得正午才到,大伯母听到女儿的叫声,还当是有生意的上门了,正说今儿家里有贵客,让改日再看,结果就看见了燕九朝与俞婉以及三个乌溜溜的小黑蛋。

“哎哟!”大伯母当场就激动了,“孩子他爹!快出来!”

大伯提着菜刀冲了出来,他正切菜呢,被媳妇儿这么一喊,急得刀都忘记放下了。

“阿婉?姑爷?哎哟我这刀!”大伯赶忙折回厨房,将菜刀放下了。

“大爷爷!大奶奶!”

小宝这次倒是抢了第一。

俞婉不知道三小蛋是不是还记得大伯一家子,反正来之前的路上又给三人科普了一次。

二宝、大宝也冲了过来,二宝软萌萌地叫:“大爷爷!大奶奶!”

一听俩娃开口说话了,大伯与大伯母惊喜非常啊!

二人抱了抱三个孩子…呃…有些抱不动是肿么肥事?

大伯健步如飞,半点后遗症也无。

“大伯,大伯母。”俞婉牵着燕九朝的手进了屋。

燕九朝也客气地叫了大伯与大伯母。

不论在外头如何不可一世,在莲花村他都是挺模范女婿的,特给俞婉长脸!

这时,一道熟悉的窈窕身影打厨房里走了出来:“是阿婉和妹夫回了吗?我好像听见孩子的声音了,是不是大宝二宝和小宝?”

“是小宝、大宝和二宝!”小宝叉腰腰跺脚脚!

当个第一咋就这么难呢?你们做大人的都不看看,是我先跑进来的嘛?

一屋子人全被他炸毛的样子逗笑了。

这是真长大了,都有自个儿的小性子了,起初见三人时,特像地主家的傻儿子,如今机灵多了。

“大嫂!”俞婉亲热地走上前,正要给白棠一个来自闺蜜与小姑子的双重拥抱,就见白棠打自己身边走过去了。

可听到她这声大嫂,白棠又立马回过神来了,转头往俞婉一看:“啊,你…你是阿婉啊?”

那个瘦巴巴的小丫头,怎么成了一个圆乎乎的小胖子,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白棠还以为俞婉在马车上没下来呢!

“我怀孕了!”俞婉杏眼圆瞪地说,绝不承认自己是胖了!

她不胖!一点儿也不胖!她只是可爱到膨胀!!!

她多出来的重量也全都是燕小四的重量!

唰唰唰多了好几十斤的燕小四:“…”

第018章 又见小铁蛋(六更)

俞婉变化很大,白棠又何尝不是?只不过,比起外貌上的变化,白棠更多的是那股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妻子,那个凶名在外的莲花镇镇霸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温柔贤惠的儿媳与妻子。

俞家是土生土长的莲花村人,而白棠却是正儿八经的商户千金,尽管从地位上讲,农户的地位其实更在商户之上,可那也不过是场面上的说法,商户手中揣着银子,难道还能比泥腿子过得差?

何况,白棠的母亲是世家名门之后,她与寻常商户的千金还不大一样。

都说感情是两个人的事,婚姻却是两个家族的事,俞婉不是没担心白棠嫁进俞家会不会适应不了村子里的生活,可事实证明俞婉想多了。

如今的莲花村,还是从前的莲花村吗?拥有一整座矿山的俞家,还能是个普普通通的乡下农户吗?白棠在俞家见的达官贵人比在白府见的还多,确切地说,是多得多的多!

婚后,她的眼界与所来往的圈子简直比从前上了不止一个档次!

更别说俞峰又是个真心待她好的,公公婆婆无一不掏心窝子对她,没拿她当媳妇儿,倒是拿她当女儿,相较之下,俞峰反而更像个上门女婿了。

再有小蓁蓁,这孩子就与她更亲近了。

白棠长得漂亮,又会不少新奇的手艺花样,一会儿编个红绳,一会儿剪个窗花,还会把小蓁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小蓁蓁喜欢得不行,只差没成白棠的小尾巴了。

俞婉知道白棠与俞家人相处得这么好就放心了。

“我听阿嬷说了,你这是快生了吧?”里屋,白棠坐在椅子上,看着身旁的俞婉的肚子问。

俞婉点了点头:“月底的样子,你呢?肚子有动静了没有?”

“我今年不能有。”白棠说。

“嗯?”俞婉闻言一愣。

白棠神叨叨地说道:“我爹找人给我算了一卦,说我今年不能有孩子,否则生出来会与我俩的命数相冲,让我们明年再要。”

这…咳,俞婉轻咳了一声,白老爷的迷信严格说起来也是她们当成给他种下的,为了退掉白棠与继母娘家的那桩亲事,她让白棠装病许久,白老爷迷信神棍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俞婉张了张嘴:“那还真是…难为你们两个了。”新婚燕尔不能要孩子,又不能总喝避子汤,那只能减少行房的次数了。

“我倒没什么,就是你大哥他…”白棠说到一半,脸红了。

“没事没事,我都明白的!”她又不是没经验的黄花大闺女儿,娃都三个了好么?还有一个在肚子里呢,这种夫妻间的事没什么不好意思提起的!

“对了,我怎么没看见大哥和小铁蛋?”俞婉来了这里便一直四下张望,可里里外外都看遍了,也不见三人的身影。

白棠道:“他们和俞松去隔壁村买螃蟹了!”

“二哥也回来了?”俞婉惊讶。

“嗯!”白棠古怪地点点头,“说来也怪,国子监这两日本是不休息的,可昨儿夜里俞松便回来了,说国子监放假,是真放假!工部的程大人在我们这儿采矿,他儿子也是国子监的,说昨日也放了。”

“是吗?”俞婉还以为国子监在上课,打算晚上回到京城再去看俞松的呢。

说曹操曹操到。

“小宝,二宝、大宝!”

是俞松雀跃的声音!

“二舅舅!”

小宝简直找到了知音啊,这么多人、这么多大人!总算有个人把他叫成第一啦!

小宝迈开小短腿儿,火速朝着俞松跑了过去。

俞婉虽在屋子里,不过也正是这一刻她忽然意识到小宝他们或许真的没忘记过俞家的人,因为,在马车上时她并不知道会见到俞松,只给三小蛋提了一遍大爷爷、大奶奶、大舅舅、大舅母以及铁蛋小舅舅、蓁蓁小姨母。

小宝能准确地喊出二舅舅,说明他心里是记得俞松的。

而小宝记得,大宝、二宝应当也记得。

距离三人离开莲花村可是过了将近一年的功夫啊,那会儿他们才多大?两岁啊!这一年里,俞婉也几乎没在三小蛋面前提过俞家人,也就是说,在没有复习的情况下,他们的记忆竟完好无损地保留了?!

这也太——

俞婉想到了小蓁蓁。

小蓁蓁就不记得了。

呃…到底谁才比较不正常啊?

“张奶奶好!”

“诶!好!好!”

是二宝与张婶儿的声音。

张婶儿明显是没认出二宝是三胞胎中的哪一个,只得打哈哈地笑过去了,可二宝他——

俞婉一口茶水险些呛住了,小家伙不仅记得俞家人,连没见过几次的张婶儿都记得吗?!

“白奶奶好!”

“罗奶奶好!”

“栓子叔叔好!”

“里正爷爷好!”

“陈奶奶好!”

俞婉简直:“…”

不是吧?连里正的妻子…小陈氏都记得啊?她都快忘记了好么!!!

这些人里,除了白大婶儿与张婶儿是经常过来窜门儿的,其余人俞婉无比确定小蛋们压根儿没与他们打过交道,至多是听大伯母教他们说话时讲过——“那是陈奶奶,那是里正爷爷…”

而且讲得绝对不算多,就这样都能记住?

方才那些称呼,有的是小宝喊的,有的是二宝喊的,大宝虽没吭声,可俞婉明白两个小的都记得,做哥哥的他怎么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他只是不说,不代表心里没数。

很快,俞婉发现自己没功夫琢磨三小蛋的智力水平了,因为她的弟弟小铁蛋回来了,然而小铁蛋却并没来见她,她等了半晌,与俞松、俞峰俩兄弟都打了招呼,却始终没看到小铁蛋。

不是说和两个哥哥一块儿去收螃蟹了吗?哥哥回了,他难道留在收螃蟹那儿了?

“咦?铁蛋呢?”俞婉问。

俞峰回头望了望爹娘屋子紧闭的门,笑了:“屋里呢,太久没见你,委屈了,你去哄哄他。”

“嗯!”俞婉点头,朝大伯与大伯母的屋子去了。

房门紧闭着,俞婉叫了一声小铁蛋,门后传来一声动静,俞婉一愣,这是把门闩给插上了?

俞婉拔下簪子,云淡风轻地把门闩给撬开了。

开什么玩笑,她可是高手·婉!区区一个门闩难得倒她?

可这小家伙竟然学会插门闩了,表达生气的手段见长啊。

俞婉迈步进了屋。

这是大伯与大伯母的屋,从前小蓁蓁和他们一起睡,小铁蛋过来后也在这间屋里睡,床铺换了新的,又大又暖,一家四口也半点不会挤着。

小铁蛋此时就站在床与柜子的夹角中,面朝墙壁,背对俞婉,恨不得把自己怼进墙里去。

俞婉看着那个大大的、拒绝她的后脑勺,微微一笑:“阿姐回来了。”

铁蛋没说话,也没回头看她,反倒把自己更往夹角里挤了一分。

这孩子得多大怨念,才这么拒绝自己啊?

俞婉哭笑不得,有些事她没经历过,很难感同身受,如果她也有日日守着她的父母与姐姐,他们也齐刷刷地走了,一走大半年,把她一个人留在大伯的家中,她大概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小铁蛋此时的感受。

然而并没有。

她幼小的年纪里也曾有过父母,却是永远都不着家的父母,她打记事起便习惯了孤独。

不过,饶是不能彻底地感同身受,她也仍是疼小铁蛋的。

小铁蛋难过了,她就会想要让他开心起来。

俞婉走上前,将小铁蛋从夹角里拉了出来。

小铁蛋不想出来的,奈何这个姐姐力气太大了!

小铁蛋人虽是出来了,脸依旧撇着,不看俞婉,也不让俞婉看他。

俞婉瞧出了他的小别扭,柔声道:“这么久没见了,不让阿姐看看你吗?阿姐想你了。”

“你才不想我!”小铁蛋气呼呼地说,声音里带了一丝哭腔。

俞婉一听不妙,这咋还哭上了?有这么委屈吗?

俞婉将小铁蛋脸转了过来,当她的手碰到他脸颊上滚烫的泪珠时,她的心尖儿狠狠地颤了一把,随后她就看到了那双哭得发红的眼睛。

也是直到这一刻,俞婉才终于读懂了小铁蛋的委屈。

的确,经历会让人变得更敏感、更细腻,但有时感情是无师自通的东西,在撞进那双充满着委屈的眸子时,俞婉什么都体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