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回到惠庆宫,跟壮壮说了三皇子失踪的事情,壮壮马上下令封锁各宫门,不许任何人进宫,也不许任何人离开皇宫。

这一找,找到天黑,都找不到三皇子。

宫中已经封锁过,今日出宫之人也都全部纪录在册,壮壮从宫卫处拿了名单回来,与子安研究。

梅妃也知道三皇子失踪了,她红着眼圈来到惠庆宫,作为母亲,她算是坚强了,死死忍住不哭,怕事情传开。

“排查一下出宫的人,看看他们出宫之后,去了哪里。”壮壮下了命令,一个人都不可放过,都必须排查。

“要不要请阿蛇姑姑来?”子安问道。

“好。”壮壮吩咐琴之去请阿蛇姑姑。

老太君今日没在,昨晚就出宫了。

阿蛇姑姑听闻三皇子失踪,问琴之要了三枚铜钱,扔在桌子上,她把铜钱的方位分了一下,眉头紧锁。

“人还活着,但是没在宫里了,被运送出宫了。”阿蛇姑姑道。

子安与壮壮对望了一眼,人若在宫外那就不好找了。

梅妃娘娘问道:“您老人家这样抛一下铜钱就知道人没在宫中了?”阿蛇姑姑淡淡地道:“你们老祖宗一向擅长医卜星相,老身跟了她那么多年,学了点皮毛。”

第四百八十二章七皇子也不见了

抬出老祖宗,梅妃自然是深信不疑的。

她着急地道:“那现在他会在哪里呢?是什么人带走了他?会有危险吗?”

“有性命之忧,卦象显示,明日日落之前寻不到他,就有生命危险。”阿蛇姑姑道。

只有一天的时间了。

“是宜妃做的吗?”梅妃眼泪跌落,颤声问道。

“谁做都好,现在最要紧是马上找回他。”阿蛇姑姑严肃地看着子安,“你有什么办法吗?”

子安一筹莫展,什么都不知道,她哪里有办法?宫外的世界这么大,她能做什么?

细细想了一下,人一定是宜贵妃带走的,但是看了一下今日出宫的人,多半是宫中外出购物的内府太监,是她手底下的人,是乘坐牛板车出去的,藏不了人。

马车就出去过两辆,一辆是今日一早出宫的陈柳柳,一辆是院判大人。

“我去找一下宜贵妃!”子安站起来道,她看着阿蛇姑姑,“鲜卑?”

阿蛇姑姑没说话,但是微微点了点头。

壮壮说:“什么鲜卑?你去找她有什么用呢?她会告诉你吗?”

子安道:“她自然不会说。”

“那你还去?”

“不去也没办法啊,干坐着等。”子安微笑离开。

“阿蛇姑姑…”梅妃连忙求阿蛇,阿蛇姑姑伸出手,挡了一下,“让她去找吧,她有点头绪了。”

壮壮怔了一下,“她都去找宜贵妃了,能有什么头绪?有头绪就直接找人,何必去找宜贵妃?”

“人是宜贵妃带走的,不找宜贵妃,找谁呢?”阿蛇姑姑道。

壮壮一头雾水,她去找宜贵妃有什么用吗?莫非她还会承认不成?

这未免把她想得太简单了吧?

但是见阿蛇姑姑什么都不说了,她只得再吩咐人出去找。

子安来到宜贵妃的宫中,宜贵妃正在殿中吃着甜汤,见子安来到,她扬起笑脸,“哟,这不是摄政王妃吗?纡尊降贵来到我宜兰宫,不知道有什么赐教呢?”

子安坐下来,微笑道:“赐教不敢当,路过宜兰宫,特意进来打个招呼。”

“路过?怕是特意来的吧?”宜贵妃缓缓地放下白瓷勺子,抬起头看着子安,“听说,三皇子不见了,是不是偷偷地溜出宫去玩了?”

“可能是吧。”子安不甚在乎地道。

“王妃不着急吗?梅妃娘娘怕是要把眼睛都哭肿了。”宜贵妃嗤笑。

“小孩子嘛,贪玩总是有的。”子安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她,“贵妃说是吗?”

“怕不是贪玩吧?这三皇子性子粗野,总要生点事,怕是惹得谁不高兴了,把他掳出宫去,为难一番也说不定的。”

“谁会跟一个小孩子置气?”子安虚心请教。

“谁知道呢?这七皇子今年也年纪也不小了,也称不上是小孩子。”宜贵妃剔着牙齿,神情颇有得色。

子安微笑,“是啊,十一岁的孩子,在鲜卑已经不算小了,听闻鲜卑的男儿,从五岁开始就得接受骑术训练,再练剑术,是不是啊贵妃娘娘?”

宜贵妃收敛了笑容,盯着她,哼了一声,“你说蛮夷之事,本宫哪里知道?”“我也只是说说笑,对了,我也有事在身,就不坐了,贵妃娘娘慢用甜汤。”子安说着便起身,走了两步,忽地回头,“不记得跟娘娘说一声了,三皇子今晚是必须得回来的,否则梅妃娘娘真要哭肿了眼睛,

这失去孩子的滋味,可不好受,贵妃娘娘也是为人母亲,如果七皇子被人掳到那蛇窟狼窝,不知道做娘亲的,心里有什么滋味呢?”

“你在威胁本宫?”宜贵妃拍桌而起,面容陡然变得狰狞。

“是!”子安笑盈盈地看着她,“贵妃娘娘听得出就好。”

“你敢?”宜贵妃逼近她,眼珠都仿佛要突出一般,浑身充满萧杀之气。子安浑然不怕,与她目光对视,声音冷冽,“宜贵妃,你做得出来的事情,我也做得出来,别以为你会比我狠毒,若我狠下心肠,可以比你狠毒一百倍,三皇子这一次若是回不来,他是怎么死的,我便要七

皇子遭受比他更凄惨的死法。”

“夏子安,你是要跟本宫过不去了?”宜贵妃的声音尖锐起来。

“我们从来不是好友,你也不会和我和平共处,那只有过不去一条路了。”子安冰冷地看着她,“今晚子时之前,三皇子若安然无恙地回到宫中,这件事情便当没有发生,否则,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说完,拂袖而去。

出了宜兰宫,子安马上传令暗卫,“马上去校场,营造七皇子失踪的假象,务必要瞒过宜贵妃。”

“是!”暗卫领命而去。

这是争分夺秒的时候,如果宜妃确认七皇子如今在校场,她便不会交还三皇子。

校场是军营的地方,外人不能擅闯,且守卫森严,暗卫进去尚且可以,带走一个人却不是那么容易。

一旦被拿下,可就有杀身之祸,但是,如果在校场内,制造一桩假的失踪案,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名暗卫彷如黑鹰般飞入校场,落在七皇子住的院子里。

门口有人把守,校场的侍卫警惕性都比较高,树叶落下的声音都能听到,这暗卫也亏得是轻功了得,才不至于被发现。

他偷偷地翻墙而入,潜入院子里,找到七皇子的房间,门外有小厮守夜,正裹着棉衣打盹,他吹了一口迷烟,把小厮迷魂,趁着侍卫没发现,打开窗子翻了进去。

且说宜贵妃的人也急急往校场而去,校场的将军听得是宜贵妃的人深夜来访,有些意外,急忙出去相迎。

“贵妃娘娘说天气冷了,让卑职来送些棉衣给七皇子。”

“那末将收下便是。”将军说。

“贵妃娘娘还有几句话要交代七皇子的。”

“这…”将军为难地道:“七皇子如今都睡下了。”

那人傲慢地道:“贵妃娘娘说,这话务必告知七皇子。”

将军想了一下,觉得没必要得罪宜贵妃,横竖也不过是说几句话,说完七皇子便能继续睡觉,不耽误明日训练。

“好,那请大人随末将来。”将军亲自带领他进去。

两人来到七皇子的房门前,小厮丝毫不察觉,没有起来,依旧呼呼大睡。

将军踢了他一脚,怒道:“叫你来守夜,你却在这里睡大觉?”这一脚下去,那小厮竟也没有醒来,只是身子倒了下去。

第四百八十三章大家都没事

将军脸色大变,疾步推门进去,只见床榻上空无一人,被子被翻乱,“不好!”

宜贵妃的人四处看了一下,看到窗边有脚印,窗棱上的纸有损坏的痕迹,应该是从窗口翻出去的,他沉声道:“还不快去找?”

将军马上带人去找,校场内,翻了个遍,可躲藏人的屋子小院都翻了,一点发现都没有。

子时之前,宜贵妃牵着三皇子出现在惠庆宫,脸上带着阴恻恻的笑。

“皇儿!”梅妃惊喜交加,冲过去一把抱住三皇子,泣不成声。

宜贵妃看着子安,唇瓣勾起冷笑,“三皇子贪玩,自己一个人溜出宫去,刚好本宫身边的侍卫出宫办事见到了他,便带他回来。”

梅妃把三皇子藏在身后,怒声道:“是你带走了他,我不曾害过你,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宜贵妃冷冷地道:“梅妃,你真是不识好人心,本宫的人好意带他回来,你不思感恩反而咬本宫一口?”

子安上前,拉开梅妃,“贵妃娘娘,好人自有好报,三皇子平安回来,多亏了贵妃娘娘,人家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贵妃娘娘这般善心,想必七皇子也是有福报之人。”

宜贵妃盯着子安,“希望一切如王妃所言。”

说完,转身就走。

壮壮好奇地看着子安,“你是怎么做到的?还真让她把三皇子交出来了?”

“知道结果就好,过程不要知道,太肮脏!”子安微笑,拉过三皇子,坐下来问道:“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吗?”

三皇子点头,“知道。”

“怕吗?”子安问。

“不怕,怕了也无用。”三皇子年纪小小,竟十分镇定,从进门到现在,是一点惊惧之色都不曾露出过。

“好孩子,经过这一次,要知道加强警惕了。”子安道。

“婶娘放心,我知道了。”三皇子施礼,“我知道是婶娘救了我,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你这小老头!”子安揉了他的脑袋一下,笑着说,“行了,跟你母妃回去休息吧。”

梅妃感激地看着子安,哽咽道:“正如皇儿所言,你的恩德,没齿难忘,这一次若不是你,三儿怕是回不来了。”

“别当着孩子的面说这些,快去吧,孩子出去一整天,怕还没吃饭,回去给他弄点吃点,让他早点休息,明儿还得上课呢。”

“好,好,”梅妃擦了一下眼泪,再深深地看了子安一眼,“那,我便先去了。”

“嗯,去吧!”

梅妃跟壮壮施礼告退,又对子安点了一下头,牵着三皇子出去了。

“小刀!”子安喊了一声。

“在呢!”刀老大从殿外进来。

“去宜兰宫一趟,便说方才阿蛇姑姑卜卦,说七皇子就在房中,或许是睡得太死,掉在了床底下,让他们去找找吧。”子安说。

“是!”刀老大笑着出去了。

壮壮坐下来,嗤笑一声,“你这混账,竟然懂得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了!”

“毫无线索,只能这样了。”子安耸耸肩,“但是放心,没对你侄孙儿下手,且校场守卫森严,要带走一个人不容易,只是给他吹了口烟,藏在床底上,让他睡大觉。”

壮壮点头,“我知道你做事有分寸,必定不会伤害他,只是个孩子罢了。”

壮壮这样说着,却也皱起了眉头,七皇子的性情,若说只是孩子,那这个孩子的教养就太差了。

也有可能是品行,可这品行总不能是与生俱来的,一定是有人教导。

七皇子被送去校场也好,省得被宜贵妃荼毒了。

“经过这一次,宜贵妃必定会加强守卫,让人暗中保护七皇子。”子安本来不想动用这一招的,因为这是最狠的杀招,轻易动了,以后便很难把宜贵妃拿捏在手中。

阿蛇姑姑果然没住多少天,临走前,叫了子安和壮壮过来,“江山代有才人出,你们的事情,老身和老祖宗不想管,也管不了,总不能管一千年的,是不是?”

“是的。”壮壮说,“放心吧,您去陪着老祖宗,她如今身边也离不开人。”

“嗯,老身也没什么可给你们的,只给你们一句话,遇事不要慌,一定要冷静,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阿蛇姑姑严肃地道。

“子安受教!”

“这一次三皇子的事情,大概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来,那就是对方很着急,为什么这么着急呢?因为皇上的病情拖不了多久,他们要皇上立太子,而不是要一份遗诏。”

“阿蛇姑姑,那您认为,梁太傅和宜贵妃之间,是否有勾结来往?”子安问道。

“不知道,总之,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人心思变啊,为了权势,为了帝位,多残毒的事情都能做得出来,老身这么多年,也见了不少,你们看着办吧,有什么事,自己解决。”

阿蛇姑姑招呼子安上前,递给她一瓶东西,“送给你,对你有益处。”

子安接过来,掀开盖子闻了一下,顿时皱起眉头,“醋?”

这阵子她是跟醋扛上了吗?

“多喝点,喝醋有益身心健康啊。”阿蛇姑姑意味深长地地看着她。

子安放下瓶子,“老七也给我喝醋,您也给我喝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就不能说个明白吗?”

“不能,什么事都说明白了,这世间还有什么好玩的呢?”阿蛇姑姑透着几分严肃。

子安无奈地道:“好吧,都喜欢猜,猜了才有意思是吧?”

这在古代生活,光猜来猜去,脑细胞就能每天死一箩筐。

你喜欢我吗?你猜!

你今晚吃饭了吗?你猜!

你是不是傻逼?你猜!

阿蛇姑姑走了,老太君也出宫去了的,壮壮让老太君入宫克制贵太妃,老太君虽不愿意,却也只能来了。

因为,皇上的病情加重,子安无暇应对其他,只能是专心守着皇帝。

皇帝如今可真是不能驾崩啊,一旦驾崩,这烂摊子够呛的。

梁王和夜王两人虽说扛得住一阵子,可两人在朝中几乎没有人脉,若不是崔大人和礼亲王帮衬着,很容易着道。

夜王行事刁钻,但是政事上的东西,光凭行事刁钻是无用的,因为终究是有其规律在。这不,太尉这一次遇到了麻烦了。

第四百八十四章塘报来传

因朝中如今没有丞相,连太傅都被炒了鱿鱼,摄政王出征,带走了萧拓苏青倪荣,所以这位夜王人手远远不够啊,那怎么办呢?底下的人又不知道哪些可靠哪些是二五仔,只能是用了自己身边的暗卫。

这暗卫是没有官职在身的,等同他在江湖中设立的那个帮派,稍微好一些,好歹叫暗卫,也受皇室认可,却不受朝廷认可。

无官职在身,办起差事来自然就遭受多方的质疑,首先跳出来,就是那些拉屎下冰雹都不肯挪移半分的御史。

早朝上,他们提出,若再让暗卫干预朝政之事,便去皇上面前参奏一本。御史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有错就认,认错之后继续一意孤行,从不改过。之前梁太傅逼宫一事,皇帝饶恕了一群人,美其名曰是为了让这些人对抗南怀王,其实,是他身子骨不好,国难当前,他不能大批撤换官员,只能是暂留其职,但是这些人留下来之后,直接就和南怀王搞起了对抗,这本来是和夜王没有什么关系的,可偏这个南怀王唯恐天下不乱,每日议事本没他什么事,却总爱来晃悠,还经常搭

着夜王的肩膀老九老九亲密地喊着,这不禁让人觉得,这夜王和南怀王结盟了。

这不,夜王用自己的人办差,便被有心人利用了一番,在御史面前煽动情绪,御史存在的最大功能,就是挑错,挑所有人的错。

这好不容易找到存在感,当然不愿意放过。

所以,这日的早朝,便几乎成了声讨夜王的大会。

这事儿其实也不难办,只要夜王答应不再用自己身边的人办公差就行,毕竟,也只是一句承诺,可私下你爱用谁用谁,谁管得着你啊?

御史只是见有官员反应问题过来,便处理一下而已。

您夜王好歹给人家点面子,是不是?

可这个夜王还真是轴,又轴又倔,这早朝上人家声讨他半天,他似乎浑然听不出来,还跟着附和,说这种人就该逐出朝廷,不让他回来。

这让人家怎么说话呢?他可是皇上请回来主持朝政的,本来小惩大诫就没事,你偏说要逐出朝廷,这不是打皇上的脸吗?

更有甚者,他竟然说自己不懂得处理政务,不能担当太尉之职,要当场挂靴而去。

这可吓着了御史,他这走了干脆,横竖谁都不爱看见他,但是,他可以死,可以患病,可以遭遇意外,总之一切都可以,就是不能让他们赶走。

这担当不起啊。这声讨大会,最后变成了挽留大会,再之后,竟成了表彰大会,把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做的那些事情都抬举成为了好事,他夜王也深得百姓爱戴,百官服从,让他继续在太尉的职位上历练,做几件造福百姓

的事情。

梁王看着南怀王的嘴巴几乎都扭成麻花辫子了,实在是好笑。这种事情,也只有九皇叔能做得出来啊。

这不动声色扭转局势,还落了一顿猛赞,说真的,梁王觉得他有点…不要脸。

因为,他今天一直都在附和,人家问罪,他附和,人家赞赏他,他更是附和,一个劲地点头,小鸡啄米般,谦虚地接受了。

退朝之后,子安去了惠庆宫,把今日之事告知了子安和壮壮。

壮壮乐不可支,“他就是这么不要脸。”

子安是刚从熹微宫回来,刚喝了一口水,听了梁王这样说,直接把水喷了出来,喷在梁王的脸上。

小荪急忙拿出手绢为梁王擦拭干净,梁王面无表情地道:“幸好当初没娶你,就这么莽撞的人,本王真要不起。”

子安笑道:“行,我知道谁都比不上懿儿的,最近咋样啊?懿儿还有没有给你信啊?”

“给了。”梁王骄傲地抬起头,“隔天一封信。”

“哟!”壮壮笑了,“这么痴缠啊?那还不赶紧去禀报你父皇,让他早日定下你的婚事?”

“本王给她,隔天一封。”梁王郁闷地说,那小妮子已经足足有半个月没给他来信了。

“啊?你给她写啊?隔天一封,你都写什么啊?有这么多话可以写吗?”壮壮好奇地问道。

“什么不能写啊?我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都可以写。”

“那不是记流水账吗?”子安摇头,“你这日常生活可跑断了马腿咯。”

“哎!”梁王愁了,“这战事开始到现在,一眨眼半月余,昨天有塘报回来说如今大军在北桥附近扎营。”

“在北桥扎营?距离阵前有多远?北漠那边动向如何?”子安连忙问道。

“距离阵前吧也有些距离,塘报不够详细,本王也不知道如今实际情况如何,倒是打了一场,小打小闹。”

“打过一场了?”子安心惊胆战,这战场就是厮杀的地方,是天下间最残酷的地方,她每天晚上躺在床上,都担心不已。

“别担心,就是先头部队碰上了敌方的百余人,应该是前来探路的,都拿下了。”

“嗯,有什么消息马上告诉我。”子安道。

壮壮安慰道:“你放心吧,老七战场经验丰富,是老将了,没事的。”

子安勉强一笑,“是啊,我不担心的,他又不是头一次上战场。”

壮壮拉着她的手,“真没事,我不是安慰你,老七选择挂帅出征,就有一定的把握。”

子安点头,“我知道。”

一定的把握而不是十足的把握啊,而且,战场上的事情,诡异多变,谁都不可能说自己是常胜将军的。

“那个秦舟元帅,听说很厉害,你对她了解吗?”子安问梁王。梁王道:“北漠是重武的国家,武将在北漠有很高的地位,秦舟…或者说秦家在北漠的势力十分大,皇帝也很是倚重,即便是北漠的镇国王爷,都得让她三分,至于之前来的祁王爷,和秦舟不同主派,两

人听闻也暗中交手过几次,可他都在秦舟的手上吃亏过,这个人不简单,虽然是女将,却比很多男儿都厉害。”

“我听闻她打仗很少吃败仗,是不是啊?”

“是的,她几乎没有怎么吃过败仗,但是听闻她也很怕一个人。”

“谁?”

“南梁的懿礼公主。”

“南梁?懿礼公主?懿儿吗?”子安一时糊涂了,怎么又来一个梁国?“不,不是,有两个梁国,一个是北梁,一个南梁,北梁便是宋家的天下,至于南梁,则是李家的天下,这个南梁懿礼公主,坊间有传言,说她是清河郡主死后附身上去的,当然了,这只是坊间的传闻,不足以信,但是北漠在与南梁交手的时候,便曾在这个懿礼公主手下吃过亏。”

第四百八十五章保重

“你快跟我说说,这个懿礼公主是如何打败秦舟的?”子安连忙问道,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秦舟这么厉害,还是对她做多点调查比较好。

“是北漠使臣去了南梁,在国宴上,懿礼公主骑术胜了她,且在军事方面,秦舟刻意刁难,都被这个懿礼公主逐一拆解。”

子安不禁失望,“那只是打嘴炮吧?嘴上说说的,在战场上却未必是这回事。”

“可秦舟却怕了,她一代名将,却怕一个皇室公主的军事谋略,若只是打嘴炮,她会怕吗?”梁王道。

“有这方面的资料吗?”子安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有是有,不过要找一找,你要来做什么?”

“研究一下。”

“好,本王命人拿进宫给你。”梁王说。

第二天,梁王便命人拿了资料进来给子安,其实资料不多,因为懿礼公主和秦舟没有怎么交手,不过国宴上的事情被传颂了出去。

子安研究了一下她们两人纸上谈兵的例子,不禁觉得,这个懿礼公主着实厉害,即便是排兵布阵,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难怪秦舟会怕。虽然只是纸上谈兵,但是子安却能观摩出秦舟大概的作战模式。她这个人很进取,强攻是不可能攻得下,因为对方兵强马壮,强弱悬殊,但是秦舟怕计谋,怕游击战,她是大部队碾压过去的,打游击战不

行。

她再找了资料研究秦舟的作战模式,发现果真如此。

她写了一封信给慕容桀,让驿站的人马上送去。

不过,送去之后,她忽然想起慕容桀出征之前说的,让萧侯爷和陈家的十二位将军去做虱子,应该也是打游击战了。

子安不禁笑了,哎,她担忧他,一个劲地做着无用功的事情,正如壮壮说,他都是老将了,怎么会不先摸清楚敌人的作战方针?

只是,真挂心啊,静下来的日子好难熬。

北桥军营。

自打大军开拔至今,已经有半月余。双方都在按兵不动,守住这北桥战线,是因为北桥镇有作战优势,三面环山,要攻入北桥,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西北边的官道,官道被高山夹住,大周军队已经占据了两面的高山,若秦舟部队开进,

则进入伏击地带。

当然了,秦舟不可能会贸贸然进攻,她必定想办法避开官道。

萧拓苏青和慕容桀三人在营帐内,正说着战略的事情,便见倪荣掀开营帐进来,“京中私信啊!”

京中来信,分官函和私信,官函自然是朝廷发出问战况的,至于私信,便是将军家属的来信,是家书。

“又写信来了?烦不烦啊?”萧拓一脸的不耐烦,但是眼底却生光,自打在北桥扎营,柳柳便一日一封信来。

他一手伸过去,想要抢夺倪荣手上的心,倪荣却巧妙避过,“别烦了,不是你的。”

萧拓一怔,“不是我的?那是谁的?谁还有人写信来啊?”

倪荣递给慕容桀,“是王妃写给元帅的。”

“啊?王妃也会写信?她认字吗她?”萧拓撇嘴,酸溜溜地道:“那我没有么?昨天都没有了,陈柳柳干什么去了?怎么不给我写信?”

“方才不是说厌烦吗?”苏青取笑道。

慕容桀打开信,萧拓凑头上来,“写什么啊?”

慕容桀把他的脑袋撑开,“一边去,人家的闺房密话是你能看的吗?”

“什么闺房密话?就你们俩还有这东西?”萧拓悻悻地坐在一边,看了倪荣一眼,“是不是你把我是信藏起来了?”

“是啊,藏了好多呢,都拿去给将士们传颂了,可好看。”倪荣打趣地道。

萧拓哼了一声,“就知道那丫头玩疯了,都不记得我了。”

“行了,这战场上呢,就知道儿女情长,像话吗?”苏青不禁摇头,“所以说,男人还是不要成亲为好,一旦女儿情长便势必会英雄气短。”

萧拓托腮,“还真是这样,要不,回去和离好了。”

苏青叫苦,“哎呀喂,我的祖宗,可别,你回去和离,老太君不得把我的脑袋给拧下来啊?”

倪荣不管他们两人,这半月精神紧张,难得找点话题轻松轻松。

“王爷,王妃说什么?”倪荣可不认为王妃特意来信,是因为了说几句闺房密话。

慕容桀收了信,含笑道:“没说什么,就说了如何思念本王。”

“不信!”三人齐刷刷地摇头,这夫妻可不比旁人,至少,他们没办法想象王妃在信中痴缠地说着如何思念出征的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