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政王中了情蛊之后上一章:第 59 章
  • 摄政王中了情蛊之后下一章:第 61 章

“不错。她确实做了让我不喜之事。”大长公主说完之后,见齐妤一脸期待,果断送了她一个白眼:“不过啊,她做了什么,我是不可能告诉你的。你就死了那条心,别费心打探了。”

齐妤将坐垫往大长公主身边挪了挪:

“真的一点都不能透露?”

齐妤在大长公主身边待的时间比较长,平常她这般撒撒娇,就是皇庭内事,前朝密辛,大长公主也会多少告诉一点齐妤的,然而今天这撒娇却撒到了铁板上。

大长公主用食指将齐妤靠在肩头的脑袋给推开:

“别来这套。有功夫在我身上磨,还不如把这功夫用到吃你这套的人身上去。他要愿意告诉你,可比我知道的多多了。”

齐妤反应了一会儿:

“您是说楚慕?”

大长公主点头:“还能有谁。那是他的母妃,他自然知道的比谁都清楚。”

“我问过了。”齐妤说:“可他不说啊。”

大长公主有点意外,齐妤想了想又问:“楚肖呢?楚肖知道吗?”

楚慕那里问不出来,齐妤也不好逼他,若是能曲线救国,从楚肖那里问出一二倒也不难。毕竟楚肖只对自己的事情保密,对其他人的事情,就不见得有多保密了。

然而大长公主的回答却让齐妤很失望。

“他应该知道的不多。明若…就是你那个母妃,虽然为人性子讨厌,但在关键的事情上还是能坐得住,拎的清的。”

齐妤感觉围绕在姬氏和楚慕这对母子身上,有一团好大好大的局,团团绕绕,让人看不清楚。

这边正说话,外面就听见宫人们吟唱:

“皇上驾到。”

齐妤和大长公主对看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疑问,皇帝怎么突然来了。

楚策穿着一身龙袍,精神抖擞的走进芙蓉殿。齐妤对他福身的同时,楚策也对大长公主躬身一礼。

齐妤绕着楚策周围转了几圈,边转还边咋舌:

“啧啧啧,果然不错!师太的眼光真好,这龙袍穿在陛下身上,简直太合身不过了。”

楚策耐着性子站在原地等齐妤看完,说道:

“表姐就打趣我吧,从前你给我做衣裳,哪件衣裳你都说合适我,夸人都没点新意,没劲。”

大长公主和齐妤都笑了起来,楚策目光往成堆的画轴那儿瞥了几眼,然后装作不在意的坐下,喝了口茶后说道:

“三哥不是不放人吗?我与他借你的时候,你都不知道他那两道眉都拧成什么样了。”

齐妤有些不好意思,楚策也没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而是指着那堆画卷问道:

“对了,姑母与表姐可看出什么了?若有那觉得合适的,不妨取来与我瞧瞧吧。”

楚策那小心思根本藏不住,两句话就把来意透了个干净,齐妤立刻会意问道:

“这些画轴倒不是要紧的,要紧的是陛下得告诉我们 ,您想找什么样的秀女。”

楚策到底少年面薄,被齐妤一问就扭捏了,好半晌才回了句:

“秀女什么的都不是关键,关键是皇后,先把皇后定下,才能更快的稳固朝纲不是?”

“陛下此言有理。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人选?”大长公主如是问。

楚策使她一手教导出来的,她看着这孩子成长,对其能力和人品都很放心。尤其是在外游历几年之后,从见识到谋略思维,都有很大的长进。

只听楚策想了想后,说道:

“宰相家的长孙女,不知姑母和表姐可有见过?”

齐妤回忆了一下:“宰相家里的长孙女,我倒是见过。陛下是说那个自小习武,性子爽朗的大小姐吗?”

齐妤的话比较委婉,因为宰相家那个长孙女,说好听叫性子爽朗,说的严重些,就叫五大三粗,一个好好的宰相府千金,性子豪爽的跟男人一样,听说还曾偷偷的跟着父兄一起上过战场,在战场上滚过几圈儿呢。

第92章 第 92 章

第九十二章

“是她。”楚策完全不否认。

齐妤和大长公主对望一眼, 大长公主说道:

“皇帝喜欢那样的姑娘?会不会太凶悍了些,宰相家的家风很好, 但家中男儿甚少三妻四妾的,你若选这样的女子为皇后,那将来扩充后宫, 可能就要做好被宰相参本的打算了。”

齐妤借由喝水掩饰笑容,楚策却不以为意:

“若得贤妻, 何须扩充后宫,娶妻本就是一生一世的事情, 她倾心待我, 我亦倾心待她,相濡以沫,白首一生,不也很好嘛。”

大长公主还想说什么,被齐妤打断:

“嗯, 我觉得陛下此言甚是, 哪个女子也不是生下来就是贤妻的, 须得两情相悦,倾心相待。”齐妤笑问楚策:

“陛下是不是早就看上人家了?”

若非早就看中, 怎会今天特意过来与她们说一番,生怕她们给他乱点鸳鸯谱。

楚策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支吾回道:“也…不是早就看上。就是觉得挺好的。”

他既这般说了, 那齐妤和大长公主便知晓他真实心意了。齐妤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因为她入宫之前, 不知道皇帝心有所属,以为要从那成山的画轴里筛选,现在就不必操心了。

宰相孙女为后,在身份上绝对是够的,毕竟宰相也是新帝登基的功臣,皇帝娶其孙女为后,相合相宜。

至于四妃什么的,那就等到时候他们帝后自己定夺好了。

事情有了解决的办法,只需再走个过场,也就不需要齐妤在宫里日以继夜的帮忙了,那齐妤自然就出宫去了,前头黄门领路,原本是出宫的路,可不知怎的,却把齐妤往一个偏僻宫殿处领。

齐妤发觉此时,赶忙拦住,问道:

“这不是出宫的路,你要带我去哪儿?”

齐妤警戒的看着那黄门太监,一边估量着地方,现在还没有到人迹罕至的地步,周围偶尔还有几个宫婢侍卫走动,想来她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王妃,康王殿下在前方等候。”

黄门对齐妤直接言明了目的。

“楚肖?”齐妤蹙眉问。

“是。”

这领路黄门显然在引齐妤去偏僻院落之前,楚肖对他有过吩咐,若是肃王妃发觉不对,可以报他的名字,因为楚肖有自信,齐妤一定会去见他。

如果是楚策登基前,她刚发现楚慕中了情蛊的时候,楚肖这般邀约,齐妤一定会去,可现在不是那时候,齐妤自然不会再做跟以前一样的选择。

“去告诉康王殿下,若他有事找我,直接去肃王府即可,无需这般故弄玄虚。”

齐妤直接拒绝,然后果断转身,自己往宫门走去。

那黄门无可奈何,这个地方自然不能追上去跟齐妤纠缠的,只得继续往前,向康王殿下复命去。

坐在轮椅上的楚肖在一株海棠树下,听了黄门的回禀,挥手让他退下。

楚肖从前以为自己很了解齐妤,可自从上回她轻易从齐家祖宅跟楚慕回京开始,楚肖就已经看不懂齐妤了。

她真的喜欢上楚慕了?可楚慕是什么性子楚肖比任何人都要清楚,齐妤的性子那般孤高,怎么可能喜欢上与她截然相反的楚慕?

七月的天气十分闷热,楚慕特意让人用快马从广州府取了几筐荔枝回来,冰镇过后,十分鲜甜解暑,齐妤吃不完那么多,便给国公府和将军府、郡王府都送了一些去。

国公府那里,齐妤是亲自送过去的,去的时候,正逢将军府老夫人顾氏和将军夫人王氏,连带齐妤的小姨李氏在国公府做客。

齐妤十分惊喜,坐到李氏身边,说道:

“我正派人给将军府送了两筐荔枝去呢。”

顾氏和秦氏对看一眼,不管多少年,她们老姐妹俩还是感情依旧。

“我这个外孙女,不管什么都想着我们,老姐姐教的好啊。”

“什么好不好呀,这都是应该的。也就你还夸她,如今李家也不缺送荔枝的。”

如今楚策登基,将军府的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从前没人烧的冷灶突然就热火起来了,不过李家也不是那种趋炎附势,捧高踩低之人,对于从前有恩的,自然好生相待,对从前不来往的,如今无论对方多热情,也不见她们待见,如此足见顾家之风。

顾氏笑着摇头:“那些人送的,如何能与我外孙女送的相比。”

王氏跟着附和:“就是。那些人以前都没与我们来往过,如今见策哥儿登基了,他们就来巴结,很没有气节。”

齐妤和李氏相识一笑,齐妤悄声问李氏:“小姨近来过的可好?”

李氏温和一笑:“一切都好。我在朱雀街盘了一间铺子,打算过了夏天开一间绣房,这些日子都在招募绣娘了,也没来得及过问你的事情。”

“小姨要开绣房?”

齐妤惊喜问,李氏的绣工十分不错,绝对有能力开设绣房,只是齐妤没想到李氏会开,因为李氏总的来说还是个比较传统的女人,以前虽然活泼,但依旧觉得女人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该抛头露面。

如今和离之后,没想到竟然主动想出去做事。

“别这么惊讶,我总得找点事情做啊,不能给那些个闲言碎语困在家里。”李氏说。

齐妤很赞成李氏的说法。这个时代女人说是和离,但不管怎么样,背后肯定总有人指指点点,如果自己不能从这些打击中站起来,将来的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

“我不惊讶,还很支持呢。等你绣房开张了,我们肃王府的四季衣裳,你可得算我便宜些。”齐妤说。

李氏掩唇笑了起来,王氏从旁打趣:

“瞧瞧瞧瞧,人家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都知道肃王府富得流油,这肃王妃还在这儿跟她小姨哭穷,怎么不说让她小姨多赚一些呢。”

王氏的话让厅中的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倒把齐妤闹了个大红脸。

秦氏笑过之后,吃了一颗丫鬟捧过来的荔枝后,赞不绝口,除了夸奖荔枝之外,更多的是夸奖特意取来荔枝的人。

“这人总有个开窍的时候,前几年王爷就是没开窍,如今好了,终于知道疼人了。”

秦氏与身旁李嬷嬷如是说,李嬷嬷点头附和:

“老夫人说的是,王爷待王妃真的很好。”

李嬷嬷在这件事上有绝对的话语权,因为她前阵子可是亲自去盯着肃王与肃王妃的,如今见两人感情和睦,李嬷嬷深感欣慰。

齐妤自己也吃了一颗,吐了核后无奈道:

“你们这些老人家就是太好骗了,楚慕做了这么一点微不足道的好事,你们就这般夸他。”

惹得秦氏和顾氏她们又是一阵笑。

齐振南从外头就听见笑声,提着一小筐荔枝进门,看见桌案上已经摆放好的冰镇荔枝,又看看自己手里的,说道:

“母亲这里已经有了?”

说完,将手里的荔枝交给李嬷嬷,让拿去放入冰窖里,秦氏让他坐下,将自己面前的一盘冰镇荔枝送到他手边,齐振南也不客气,拿起一颗剥起来,边剥边环顾一圈,看见李氏,目光略微迟滞,李氏倒是坦荡,与齐振南点头致礼,齐振南匆忙回礼后,很快将目光挪开。

“你们夫妻俩今年都好大方啊。”齐振南打趣齐妤:“王爷在兵部送,你在外面送。这往年贵如金的荔枝,倒显得不值钱了。”

“父亲若嫌弃不值钱,那还给我好了。”

齐妤故意对齐振南摊手,齐振南没好气的哼了一声,又接连吃了几个,然后就起身,对二老辞别。

“宫里还有些要务,便不多陪了,岳母请便。”齐振南说。

齐妤起身相送,问:“不是刚回来,怎么又要进宫?”

齐振南一声叹息:“这还不得问你家那好王爷,今日朝上跟康王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俩吵的高兴了,可苦了其他人。”

齐妤送齐振南走在回廊上,闻言又问:

“他们吵什么?”

“还不是中州军军权的事。康王打着陛下的旗号要肃王交上一些兵权,可你们家王爷什么性子,不必我多说吧,怎么可能交?两边因此吵得是不可开交,现在两边的人还在内阁僵持着,我不进宫看着怎么行。”

齐振南将今日朝中发生的事情说给齐妤听。

“感觉康王这次入朝,跟以前不太一样了,他以前是那么温良的一个人,我还一度以为你们…唉,算了,不提这些了,我得快点回宫去了。”

把齐振南送走以后,齐妤回来时纳闷了一路,楚肖怎么会在朝上跟楚慕堂而皇之的要兵权?楚慕又不是那种被人在朝堂上逼一逼就会妥协的人,楚肖应该比她更清楚才对啊。

齐妤又回到祖母身边说了一会儿话,就对二老说要离开,走出院子的时候,余光瞥见一个人影从角落闪过,可等她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人又不见了。

明珠也看见了,于是问齐妤:“王妃,要不要派人去盯着?”

齐妤摇头:“不必了。”

那身影看着不像是常年盯着秦氏的人,应该是安氏临时派来的,而之所以安氏今天会派人来,很显然跟齐妤的小姨李氏有关,当年李氏和齐振南有过一段,甚至要不是她的介入,现在的齐国公夫人必然就是李氏了。

所以,今日李氏上门来,安氏心里不安派人来盯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事实上,齐妤确实猜的很对,那人就是安氏派出去的,只见她匆匆回到了主院,通传过后,被安氏叫进内室说话。

“奴婢瞧着真切,大小姐回来了,国公后来也回来了,两人都带了荔枝回来。国公爷在厅里坐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就走了,大小姐送国公的。”探事的小奴婢说。

安氏听了之后,看了一眼桌上的荔枝,安氏知道齐妤带了荔枝过来,齐妤的脾气虽冷,但每回送些什么东西回来给秦氏,也总少不了她的一份。

可齐振南居然也送了荔枝回来,若是平常,安氏也就不多想了,可今天不同,今天李氏在。齐振南什么时候给秦氏送东西不好,非要赶在李氏来了才送,这到底是送给谁的?

而且他刚回来就要走,说明衙所里的事情还没有忙完,他这么忙还特意抽空送荔枝回来,折让安氏怎么能不怀疑,他到底是回来送荔枝还是特意回来看李氏一眼的?

前阵子安国公府遭了大难,齐振南虽然没有为她保着安家,却保住了安氏和两个女儿,这一举动让安氏看到了希望,齐振南对她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情义,只要她再努力一点,等再过些时日,齐振南说不定就愿意接受她了。

她从前背后是安国公府,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都要以安国公府的利益为先,这也是让她这么多年来不被齐振南接受的主要原因,如今安国公府没有了,不管怎么样,她现在能够倚靠的就只有齐振南了。

她要让齐振南接受她,要让自己坐稳齐国公夫人这个位置,这条路本来就不容易,现在还半路杀出了个李氏,安氏怎么能不着急。

想到这里,安氏一把将桌上的茶具尽数扫到地上,发出一阵巨响,吓得满院子丫鬟婆子都不敢说话。

齐烟闻声赶来,看见满地狼藉,上前问安氏怎么了。

安氏屏退左右之后,齐烟将房门关上,房中只剩下母女二人。

“娘,您这是怎么了?”齐烟问安氏。

齐韵自从勾|引楚策不成,被齐妤的人送去了庙里做姑子,如今安氏身边也就齐烟这一个女儿在。

“不是说要安安心心的等着父亲回心转意吗?您发这么大脾气,定会有人传到父亲耳中的。您不为自己,也得为妹妹想想啊,她能不能出来,全都寄托在您身上了。”

安家出事以后,齐烟也害怕被牵连,幸好齐振南还念旧情,没让安国公府的事情波及她们母女三人,妹妹这辈子基本上已经毁了,自己也没好到哪里去,现在就只能靠安氏去笼络齐振南,让他今后长长久久的保护她们。

安氏现在心慌的很,六神无主,便把李氏从前的事情,连带自己担心的事情全都跟齐烟说了,齐烟听了之后立刻明白安氏为什么慌乱失控。

长久以来的不安全感让母女俩抱做一团,安氏默默垂泪:

“若我的担心变成了事实,那咱们母女三人今后可怎么办呀?”

齐烟搂着母亲,感受到她的无助,李氏她是见过的,小家碧玉,也不见得多漂亮,可难就难在齐振南喜欢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