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听得心酸,不禁问道:“那以后你们——?”

颜如玉摇头道:“我们的归宿是说不准的,到了一定年岁、或者依附的公主出嫁了,我们就必须出宫,可能是作为滕妾随公主和亲、也可能成为皇上的女人、可能回到家里自行聘嫁、可能是太子的良娣妾侍、皇族宗亲的妻室侧室,或者某个不受宠的皇子王妃…。总之,七分靠运气,三分靠家族在背后经营。”

“如玉姐姐。”睡莲晃了晃颜如玉的胳膊,强颜欢笑道:“正如你所说,一切都未成定数,你多想无用,不如放宽心些吧。”

颜如玉笑道:“那里说宽心就宽心的,身在宫中,连睡觉都要保持警醒。”

睡莲说:“你给我的来信可不是这么说的,尽是些好话,我都羡慕呢。”

“傻妹妹,我能说我过的不好么?”颜如玉伸出指尖往睡莲眉心一点,说:“那些信差不多都是在宫里写的。康嫔娘娘说,在皇宫,不能相信任何人。我不能保证信件不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偷偷拆开看,所以只写了些吃了什么好吃的,见了什么好玩的等等无关紧要的话,免得给你我惹来祸患。”

原来信件的一切都是假象,如玉在粉饰太平,皇宫果然是锻炼人的地方,昔日莽撞冲动的少女变成了心计颇深的淑女。

看来自己还是算幸运的,只是玩玩宅斗。颜如玉横冲直撞的性子居然玩起了宫斗这种高端游戏,果然是环境改变人!

气氛越来越沉闷,睡莲岔开话题道:“好端端的,你怎么给榆荚和青瓜改了名字?”

颜如玉笑道:“京城地界,丫鬟的名字比乡下小姐的名字还要文雅呢。榆荚青瓜太土了,滕王阁序上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今我身边四个贴身丫鬟就叫做落霞、孤鹜、秋水、长天!”

“如玉姐姐学问向来比我好,果然取得好名字。”睡莲拍马道:“不像我,采菱是她老子娘取的名;朱砂石绿还是我随手用的颜料名称;现在我房里那对孪生姐妹,你猜猜叫什么名字?”

“大双小双?”

“不是。”

“金钏玉钏?”

“不是”

“唉,到底是什么?”

睡莲说:“添菜添饭!”

“你这个吃货,还是老样子,就知道吃。”颜如玉捏了捏睡莲的鼻头,说:“还不记不得那年你在成都武担上暑雪轩设宴赏芙蓉花给我送行,你七婶娘还送了三盘石榴子,你要小丫鬟捣出汁水,滤出果汁来?”

睡莲点头道:“当然记得,我和你抢最后一杯,结果杯子撒了,溅了我新做的裙子呢。”

“你啊,那时候年纪虽小,却事事都忍让着我,可就是吃喝一项非要和我争。”颜如玉默然许久,而后说:“有时候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可能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看到满城芙蓉花了。有时我痴想着,那天若是在暑雪轩多待一刻,我的回忆就能增加一刻。”

“午夜梦回时,漫天遍地的芙蓉花渲染了整个梦境,醒来时怅然若失:原来我最想要的,早在离开成都时那一刻就失去了。”

睡莲一脸惘然:我想要的,在这个时代根本得不到吧。

颜如玉说:“瞧我,又提这些不开心的事了。我也就是对你才说这些有的没的,人活一辈子,各有各的难处,我也知道,你在这个家里过的着实也不容易。”

“如玉姐姐开始体谅人了,我还真不习惯呢。”睡莲笑道,开始吩咐采菱她们上茶上点心。

两人说笑了些成都往事,颜如玉八卦十足的问:“那个探花郎颜宁霄还住在你们家里么?”

睡莲想了想,点头道:“听七婶娘说,他去年拜了我父亲为老师,父亲惜才,又是同族,所以叫他每逢节日或者国子监放旬假时住在我家外院的客房里。”

“哼,他还好意思继续住在你们家呀。”颜如玉低声道:“你知道么?他其实是泰宁侯府流落在外的五少爷,如果明年春闱得中,就认主归宗姓陈了!”

46抛妻别子只为名利,半生坎坷何去何从

什么?颜宁霄并非颜氏族人?

睡莲听得有点懵痴了,如若是在三年前听到颜如玉这番闲话,她必定会不屑一顾,觉得是滑天下之大稽,可这句话从如今的颜如玉嘴里说出来,睡莲只敢说真是难以置信——却不敢质疑其真实性了。

颜如玉轻敲睡莲的脑门,说:“瞪着我干嘛?哼,你知道么,你七婶娘和你祖母其实早就知道此事了。”

“为什么?”

颜如玉目光流转,“你细想去,你祖母房里谁姓容?”

“容——容——容嬷嬷?!”睡莲眼睛一亮,道:“颜宁霄的母亲也姓容!莫非?”

颜如玉点点头,打开了话匣子。

原来容嬷嬷和颜宁霄的母亲容氏是堂姐妹,容家本是军人世家,几十年前卷入了逆王谋反案,被抄家灭族,容家成年男女尽被斩杀,未成年的成为官婢被发卖,容嬷嬷辗转卖到了成都吴家,最后成为陪嫁丫鬟和颜老太太小吴氏来到颜家。

容氏被泰宁侯府买了进去,从打杂的小丫鬟做起,长大后因颜色好、粗通笔墨,成为泰宁侯七老爷的通房大丫头,而且,还有了身孕。

当时泰宁侯府七老爷还没有成亲!须知大户人家、特别是家规森严的家族最忌讳庶子生在嫡子前面!因为这往往就是家乱的根源,除非正室三年无子,或者已经绝育,妾侍才会有机会怀孕,以绵延子嗣。

比如说睡莲的母亲魏氏就是因为嫁过来三年无子,而且流产后身体欠佳,当时的莫姨娘才断了避子汤,生下二子一女的。

所以通房丫头伺候了老爷后,次日是要喝避子药的,即使意外怀了孕,也没有什么好结果,运气好的能生下孩子,母子养在外头,一辈子都不能进宗嗣;运气差点的就是被偷偷送灌下堕胎药,母子俱亡,消声灭迹。

始作俑者从此妻照娶,妾照纳,反正豪门贵族从来不缺能生儿子的漂亮女人。

或许是避子汤出了问题、或许是颜宁霄注定出生、或许是当时侯府七老爷一时怜悯,容氏被送到乡下田庄里避风头,生下了颜宁霄。

宁霄出生的当月,泰宁侯府七老爷和名门贵女——当时吏部侍郎嫡出千金李氏结为秦晋之好。

李氏是个狠角色,信仰卧榻之侧安容她人酣睡的真理,一嫁过来就将通房统统打发掉,将自己的两个绝色陪嫁丫鬟开了脸,塞给七老爷暖床。两个妾侍下场更是凄凉,都被按上“不安分”的罪名,一个被打残,一个被打死!

当时泰宁侯世子之位悬而未决,泰宁侯夫人毕生只有一女,所以泰宁侯府的五个庶子为了世子之位争夺得腥风血雨:对外拉拢官员权贵,为自己造势;对内是生命不息,恶斗不止。

泰宁侯夫人作壁上观,冷眼看着五个庶子争得跟乌眼鸡似的,不仅没有从中调停,反而推波助澜,在滚烫的油锅里浇水!

反正她的亲生女儿嫁给了皇长子肃亲王做王妃,泰宁侯夫人地位稳固,无论谁当世子,最后都要尊她为泰宁侯太夫人。

况且五个兄弟内斗,每个人都想法子讨好嫡母以获得支持,泰宁侯夫人坐山观虎斗,颇得到了许多好处。

七老爷长得极好,是当时京城出了名的佳公子,吏部侍郎李大人的千金则是出了名的丑女!面黑腿短,大嗓门能直冲云霄,堪堪的河东狮吼!

七老爷娶为正妻,无非是想为世子之位多筹码,反正美人有那么多,而世子之位只有一个。

七老爷渐渐在斗争中占据了上风,甚至泰宁侯夫人也放出风声,说打算将七老爷认在名下做嫡子。

可就在这时,七老爷内院起火了!泰宁侯府大夫人“不小心”将容氏母子的消息传到了李氏耳朵里。

李氏大怒,自己都没有怀上孩子,一个通房丫头的儿子居然已经两岁,而且能叫七老爷“爹爹”了!

万一那个贱种认祖归宗,自己又像如今的泰宁侯夫人那样没有子嗣,那么自己娘家全力帮助丈夫成为世子、而后承袭爵位,成为泰宁侯,通房生的贱种就是世子了!

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为人做嫁衣。

李氏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堂堂侍郎千金,低嫁给这个草包庶子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当泰宁侯夫人、自己诞下的儿子继承爵位么?

李家也觉得这笔买卖实在亏大了——若他日容氏所生的庶长子若继承了爵位,他和李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感情冷淡,谁知道他以后翅膀硬了,会不会帮助李氏家族的仕途?

李家将唯一的嫡女嫁给泰宁侯府庶子,全力帮助七老爷登上世子之位,不就是为了求个富贵么?

李家赌注下的大了,不容出现任何闪失。

所以李家和七老爷交涉:要么你处死容氏和那个野种,以绝后患;要么我家女儿与你和离,您爱娶谁娶谁去!

一边是宠爱的女人和已经会叫“爹”的亲生儿子,另一边是泰宁侯府的爵位。

七老爷只是喝了一夜酒后做出了决定:要爵位,不要女儿和儿子。

不过,当七老爷眼睁睁的看着容氏母子的手伸向那碗掺着砒霜的燕窝粥时,七老爷瞬间良心发现,打翻了碗盏。

七老爷跪下给容氏母子磕了三个响头,直说对不起他们。然后狠狠心,将母子两人绑了,叫心腹管事发卖出去,留下两条人命。

心腹管事见她们母子凄惨的模样,心下也不忍,没有即刻将母子俩发卖给那波斯商人,而是养在外宅里,四处寻找口碑好的买主,好歹给容氏母子找个好点的归宿。

那时,已经是颜府颜老太太左膀右臂的容嬷嬷早就和容氏相认了,容嬷嬷此生只有这么一个亲人,自然是不会袖手旁观的,她求了颜老太太帮忙。

颜老太太虽向来不管人家闲事,但容嬷嬷情分不比别人,所以最后颜老太太到底没有袖手旁观。

恰好此时有个落魄的颜氏族人上门攀亲戚、打秋风。颜老太太留了意,得知其三十四五都未娶妻时,颜老太太说自己家有个远亲,寡妇带了一个两岁的孩子,没有丈夫照拂着实可怜,你可有意求娶?

横竖聘礼我出,你老大不小了,总是漂泊在外终究不妥,落叶终究要归根。不若带着妻儿回到成都老家,我写封信给颜氏族长,他会分给你几亩族田,一间族屋,你们一家子在老家也有族里庇护。

天上砸下来一个偌大的馅饼,那颜姓族人哪有不愿意的?年少轻狂时发愿出去闯荡,结果到了三十多岁一无所获,孑然一身,心里早就没有当初的锐气,只想老婆孩子热炕头,好好过日子。

次日,颜老太太将容嬷嬷的卖身契拿出来,去官府消了奴籍。

恢复自由身的容嬷嬷和七老爷的心腹管事联络,说明了缘由,那心腹管事也觉得这是这对苦命母子的最好的归宿了,于是将容氏母子卖了容嬷嬷。

容嬷嬷拿着容氏的卖身契,也消了奴籍,送了二百两银子给容氏做嫁妆和安身立命的本钱。

容氏母子跟随颜姓族人去了千里之外的成都,与京城再无瓜葛,总算保住了性命。那颜姓族人回老家后,只说容氏母子是他的妻儿,颜老族人将两人入了族谱,那个小名叫做霄哥儿的男孩是“宁”子辈,所以族谱上写的是“颜宁霄”。

这厢颜氏族人和妻儿本本分分过起了小日子,他盘了个杂货铺子,做起买卖来,养活妻儿,容氏一直未孕,他将颜宁霄视为己出。容氏教孩子识字读书,五岁时送到颜氏族学。

颜宁霄聪慧勤奋,深得夫子器重。颜宁霄十四岁得了秀才的功名,那颜姓族人却在那年冬天得了急病死了。

容氏守寡,将杂货铺子盘出去,紧闭门户守着颜宁霄读书,好在颜宁霄成器,为义父守孝三年后,参加秋闱,成为第一名解元。

那厢京城泰宁侯府,泰宁侯夫人暗中得知七老爷最终放过了容氏母女,不仅不觉得七老爷妇人之仁、不能担当世子位而舍弃他,反而觉得七老爷心肠终究是软的,有些人情味,这样的人比较好拿捏操纵!

自己又不是什么正经母亲,未来的泰宁侯软弱一些,不是对自己这个泰宁侯太夫人更有利么?

泰宁侯夫人做出了决定,开了宗祠,将七老爷的名字写在自己名下,确认身份是嫡出。

很快,七老爷请封世子的奏折批下来了,成为泰宁侯世子。

——不过,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

泰宁侯世子妃李氏生了一个女儿后,一直未能有孕,心里越来越急,也越来越善嫉,所有爬世子爷床榻的丫鬟都被李氏找了油头赶出去了,后来变本加厉的连自己两个陪嫁丫鬟都没有机会伺候世子爷过夜!

李氏一心想要世子将所有的“种子”洒向她的“田地”。

可过犹不及的后果是——世子和李氏同房时,除非借助药物催/情,世子□根本就硬不起来了!

世子深感挫败,干脆去青楼寻欢,以找过昔日床榻上勇猛的自己。

一年后,世子染了不堪言说的花柳病,□活活烂了一半!强撑了一年,在痛苦得近乎麻木中走完一生。

七老爷无子,世子位置轮空,四个庶子在灵堂上就开始抢夺了。

又是三年腥风血雨,世子位被庶长子所得。次年老侯爷病逝,庶长子继承爵位。

颜宁霄从成都到了京城国子监读书,他才华横溢,又有解元的功名,加上他酷似生父的样貌,很快就引起了泰宁侯的注意。

从颜宁霄腰间的佩玉、到他的年岁,泰宁侯府怀疑这就是七老爷的独子、府里的五少爷——陈灏。

泰宁侯太夫人还派人去成都打听颜宁霄的街坊邻居,找到了容氏所居之所,确认是五少爷无误了。

京城豪门之中,这种事并不罕见。只是泰宁侯太夫人心中开始有了盘算:如今陈氏弟子全是一群纨绔,早就没有祖先跟着太祖爷打江山的志气,世子陈钟更是“京城十大纨绔之一”。

世家子弟在军中效力是非常有前途的,可惜陈家的男儿骑在马上的时间,还没有骑在女人和小倌的时间多!

若仍由泰宁侯府后继无人下去,侯府必然走向没落,甚至被皇上夺爵也未可知。

泰宁侯太夫人觉得,自己倒是无所谓,横竖活不了几年了,可是自己的独生女儿还是肃亲王王妃,肃亲王虽是皇长子,也深得承平帝看中。

但是,肃亲王一直迟迟未能封太子,谁敢保证以后那个皇位就是他的?!

自己一死,泰宁侯没落,女儿肃亲王妃得不到娘家的支持,肃亲王那里会不会有变故?

所以泰宁侯太夫人为女儿筹划着未来,见颜宁霄如此成器,是京城出名的才子,又拜了颜府五老爷为师,必有大作为。

如果颜宁霄认祖归宗,将来必定是肃亲王妃的一大助力!

颜如玉冷笑道:“你猜泰宁侯太夫人对颜宁霄开出了什么价码?”

颜睡莲迟疑道:“难道是——?”

颜如玉说:“康嫔娘娘得到的情报是,泰宁侯太夫人找颜宁霄密谈,如果他发誓效忠肃王妃的话,她就帮他抢回泰宁侯的爵位!”

47寸草心报得三寸辉,理冠服七婶娘讲古

泰宁侯的爵位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吧,睡莲问:“这泰宁侯太夫人为何会如此笃定?

颜如玉啜饮了半口兑着牛乳和枇杷蜂蜜的红茶,说:“那太夫人是只老狐狸,虽然把庶长子扶上了爵位,但是一直留有一手。太夫人此生只认七老爷做嫡子,所以现在的泰宁侯是以庶出的身份承爵的。”

“颜宁霄是七老爷的独子,所以论理现在的泰宁侯只是借袭——有借有还,以前颜宁霄不知所踪也就罢了,如今他回到京城,若有太夫人和肃王府撑腰,拿回爵位并不难。颜宁霄又与他老子长的那么像,还有玉佩为证,身份毋庸置疑——关键是,如今泰宁侯府、甚至旁支的陈氏子弟中,有谁比颜宁霄更出色?更有前途的?”

睡莲默然点点头,说到底,还是一群人在名利中角逐。幼年时期的颜宁霄是角逐过程中的牺牲品;如今颜宁霄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也是角逐带来的。

——只是,依睡莲对颜宁霄的印象,他不应该是那种任人摆布的人。

以目前形势来看,颜宁霄酷似生父的容貌和泰宁侯太夫人私底下的小动作,迟早有一天他的身世会公布于众。

到时候真相大白了,无论颜宁霄是否愿意,他必须认祖归宗——在这个时代,不认祖宗可是大不孝!一旦被盖上这顶帽子,颜宁霄即使中了状元,这仕途也是毁了!

想到这里,睡莲不得不有些同情他,如果换成是自己,该如何选择,何去何从呢?

——或许,趁着现在悬而未定,努力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利益吧…。

颜如玉目光如炬,猜出睡莲所想,遥想在成都时,睡莲曾经帮助容氏母女修缮房屋,颜宁霄还送了一个月樱桃给颜家老宅,颜家七夫人柳氏还和容氏交情匪浅,难道…?

不妥不妥,这丫头还小,颜宁霄好像比睡莲大九岁吧,况且泰宁侯府如此复杂,颜家五房能拿嫡长女出去做赌注,博一个并不明确的未来?

如果是这样,睡莲下半生估计就没有好日子过了。颜如玉定了定神,决定爆几出猛料,给睡莲提提醒。

“那颜宁霄不是个简单的,太夫人开出那么高的价码,一般人就早立刻答应了,跪地发誓效忠肃王妃。他却没有动声色,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只是提了个条件——。”

话卡在这里,颜如玉给自己续了杯奶茶,拈了块奶油松瓤卷酥,优雅的吃起来!

哪有这样吊人胃口的!如玉果然还是老样子,每当自己开始喜欢她时,她总是会做些什么,让自己讨厌她!

睡莲恨得直咬牙,憋着不去追问,哼,看你能挺到什么时候!

颜如玉早已不是过去的那个莽撞的女孩子了,她曼斯条理的吃完奶油松瓤卷酥,又开始用了块糖

蒸酥酪,还对山药糕产生了兴趣。

“好姐姐,你就别闹了,快快告诉我。”睡莲扛不住了,将装着山药糕的粉彩瓷盘拉到了自己跟前。

颜如玉也撩拨够了,掏出帕子沾了沾唇,说:“颜宁霄说,自己一旦认祖归宗,只认他的生母容氏为母亲!”

这怎么可能!封建时代正室侧室、嫡出庶出分明,颜宁霄一个庶子,只可能认嫡母李氏为母亲,生母容氏只能叫“姨娘”。

如果认容氏为生母,就是大逆不道,颜宁霄的仕途还要不要?

颜如玉讽刺一笑道:“其实这也不难,颜宁霄敢提,就有自有他的道理。因为——他的嫡母李氏已经改嫁啦。”

原来泰宁侯世子死后,李氏带着女儿在侯府守了三年孝期。李家只有这么一个嫡女,从小就娇养着,如今年纪轻轻成了寡妇,又只有一个女儿——将来李氏能指望谁?

李家绝对不会白费一个嫡女,李氏也耐不住寂寞,迫不及待要改嫁。

一拍即合,李家上门要回嫁妆,接女儿回家,过了三个月,李氏带着嫁妆嫁给了边关一个武官。

留下一个孤女在泰宁侯府,养在泰宁侯太夫人跟前讨生活。

“那个女孩真可怜,李氏也太狠心了。”睡莲心有感触,自己是母亲早死,所以不得不和继母暗战;那个女孩明明有母亲,却比没有母亲更可怜。

颜如玉却说:“陈穗是个七窍玲珑心的人,泰宁侯太夫人将她送到皇宫作夷陵公主的伴读,那夷陵公主是个最蛮横、最不讲理的,她居然还能妥帖周全的跟着夷陵公主。夷陵公主跟谁都合不来,唯有和她关系极好——你说,陈穗的心机是不是很可怕?”

原来不是孤女胜似孤女的女孩叫做陈穗。公主乃金枝玉叶,有些傲气很正常,看来颜如玉在皇宫的日子过的甚是艰难,睡莲将装着山药糕的粉彩瓷盘推回到颜如玉面前,嘴唇蠕动了几下,还是开口问道:“那个——你跟着的馆陶公主如何?她的脾气好不好?容不容易相处?”

颜如玉垂目沉默了一会,方说:“相对其他公主而言,还是不错的吧,如若不然,康嫔娘娘也不会安排我做她的伴读。只是这位馆陶公主母妃早就薨逝了,皇上又——唉,说起来,你和馆陶公主的情况相似,所以你肯定懂的。”

睡莲满不在乎道:“生母不在,父亲不爱嘛,我懂。不过话说回来,李氏已经改嫁,从陈氏族谱除名了,颜宁霄不用称她为嫡母。但是容氏一来身份太低,虽已经脱了奴籍成为平民,但毕竟是罪臣之后;还有,容氏曾经改嫁,陈氏家族能接受一个改过嫁的女人为正室?所以即使颜宁霄夺回了爵位,容氏可能得不到太夫人的头衔。”

“话虽如此,但也有例外。比如说——永定侯府。”颜如玉侃侃而谈道:

“这一代永定侯爷也是庶出,他就给自己的生母请了五品宜人的诰命,虽说依旧不能称那位宜人为母亲,但有了诰命在身,总比姨娘姨娘的叫好听多了罢?”

“更何况,李氏已经从陈氏家谱除名,颜宁霄没有嫡母,到时候他给容氏请封一个比太夫人低一些品级的诰命,叫自己生母“母亲”也并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哦,原来如此,如玉,你知道的真多。”睡莲内心感叹道: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以前都是自己提点如玉,如今轮到颜如玉提点自己了。

“我只是知道皮毛,你七婶娘才是真佛呢。”颜如玉笑道,正欲再打趣几句,门外传来敲门框的声音。

颜如玉停下来,睡莲大声道:“进来罢。”

采菱挑着门帘进来,说:“五夫人打发了翠环来请大小姐,说等大小姐和九小姐叙完了话,还请大小姐去泰正院陪夫人说会子话。”

自打采菱进来,颜如玉的目光就恢复成古井深潭的模样,无波无澜,无喜无悲。

睡莲想了想,说:“你去告诉彩环,就说我已经传达了母亲的邀请。”

潜台词:至于去不去,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采菱会意,应声下去了。

“真是扫兴。”睡莲嘟囔道。

“你别着急,我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法子,不会给你添麻烦的。”颜如玉狡黠一笑道:“你这位继母啊,最善捧高踩低…。”

前年颜如玉举家来京,安顿下来后,颜如玉和母亲头一个拜访的就是同族的颜府。颜老太太很是热情的接待她们,当家主母杨氏见婆婆如此慎重,也不敢怠慢如玉母女。

可是十小姐慧莲背地里说如玉母女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颜如玉当时还是个骄傲不肯受气的娇小姐,当即翻了脸。

颜老太太知道后,逼慧莲给如玉端茶认错,还下令将慧莲禁足十天,每日抄写《女训》、《女戒》十遍!

杨氏心疼女儿,无法违抗婆婆命令,只得将恨意转移到了如玉母女身上,之后两家来往一直不咸不淡。

可去年如玉的小姨曹婕妤“咸鱼翻身”重获恩宠,颜如玉进宫做了公主伴读。

杨氏的态度大变,热情得如七月骄阳,甚至还称如玉为“侄女”!

如今听说颜如玉来拜访睡莲,杨氏就巴巴的遣人来请。

看着继母做出如此丑态,睡莲都有些脸红了:都是晚辈主动拜访长辈,那有长辈降低身份来请晚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