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公朱元璋被瞒在鼓里头,可是也深知府邸之中的丫鬟仆役定然是有什么事情瞒着自己,不过他一到跟前这些人就截住话头不再言语。故而朱元璋虽然疑心这些丫鬟仆役们没有听从自己的训令,不过没能掌握到下人的饶舌的把柄,做了吴国公之后的朱元璋又是自重身份,不肯轻易的逼问下人,倒也是相安无事,府中倒也平静。

不过昨日有两个倒霉的小厮在走廊上大摆龙门阵,聊得的兴起,更是判若无人的大发厥词。

朱元璋有些头疼,便想在府中走走,散散心。无意中走到了此处,身后跟着的几个贴身侍卫想要上前去将谈的入巷的两个小厮给打发走,可是朱元璋隐隐约约听到了几句关于徐碧仪的话语,心中好奇心徒然一起,想要知道这些小厮平素都聊些什么,有没有将自己的禁令记在心头。故而就对着身后的正欲上前几个侍卫摆摆手。

朱元璋自然是示意伸手的侍卫们不必上前干涉。朱元璋既然有此意图,一众侍卫自然是不敢违逆吴国公朱元璋的意思,也就悄然的放轻了脚步悄然跟在朱元璋的后面,慢慢的逼到了两个谈兴极佳的小厮的后头。

“当日我也在场,那情形可骇人了,血流了一地,说时候迟那时候快,幸好楚军师及时出现,闯到了跟前,一个箭步就将倒在地上流血的碧仪主子给抢着带走了,若是在迟疑一刻的话恐怕就不好了。你知道后来的情形如何么。”背对着朱元璋和一干贴身侍卫的一个小厮高谈阔论般的说道。

和这个并着肩膀的小厮更年轻一些,当日却是无缘与会,自然也就不清楚当日究竟发生了何事,听的悠然神往,却听的对方戛然而止,心中搔爬无极,连忙追问道:“大哥,你别给小弟买关子了,楚军师将碧仪主子带走,吴国公难道没有阻拦么,再怎么说这也是吴国公的府邸,就算楚军师在如何厉害,也是吴国公的下属,难道楚军师一点颜面都不给吴国公么?”

“那是自然,当日我见吴国公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阴晴不定,似乎一副就要发作的样子,心下里头也为楚军师的举动担心不已,不过吴国公最终还是没有下令让我等将楚军师拦截下来,而且楚军师走后,吴国公还跟李凝络主子说了一句话,我当时靠的比较近一些,听的极为分明。你想不想要知道呢?”说到了这里,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小厮笑着看着年轻的那位住口不言了。

年轻的小厮自然被撩拨的心焦不已,便不住口的追问道:“大哥,你就行行好吧,不要如此折腾小弟了,事情到底如何了,吴国公到底说了一些什么话语,你赶紧告诉我。”

年纪稍长的小厮洒然一笑说道:“你不必心焦,今日无事,有兄弟陪我闲谈,大哥有怎么会藏私不告诉你。”

朱元璋一听此人如此言语,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朱元璋心里头明白,当日自己严令在场的丫鬟仆役不可将当日府中发生的事情告知他人,眼下看来那番话算是白白说了,这些仆役们虽然对着自己的面不提当日之事,可是私下里头却是以传播此事为乐。

都不知道吴国公府邸之外的市井街巷里头,是不是已然将此事绘声绘色的轰传了个遍。

想到此处,朱元璋的心蓦地一沉,眼中忽然闪现出一丝慑人的精芒来,心中潜伏的杀意也越来越盛。

可是两个谈笑中的小厮依然没有觉察到背后已然来了人,依旧故我的闲聊着。

年纪较小的小厮乐此不疲的追问道:“那么大哥就赶紧告诉小弟,这到底是这么一回事,吴国公到底为何不令人将楚军师给拦截下来,另外吴国公到底当日在楚军师走后说了一些什么话。”

“呵呵,”年纪稍稍大一点的小厮说道:“你真的很想要知道么,那老哥也就不瞒你了。不过这话出的我耳,入的你耳,可千万不可对外人谈及。”

年纪稍小的小厮听的对方这么说,有些不可思议的抬起头追问道:“大哥,这又是为何。”

“没什么,只是当日吴国公曾经叮嘱我等,不要将此事告诉别人,不过你是我的好兄弟,这里也没有外人,咱们兄弟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所以大哥就将这件事情告知了你,不过无论如何,吴国公的禁令我们还是得守上一守。吴国公的脾气你也不是不知道,若是惹恼了他,我等都要吃不了兜着走。”

年轻的小厮听的这番告诫,忙不迭的点头说道:“大哥教训的是,我们吴国公的性情虽然和刻薄寡恩的汉王陈友谅不一样,可是也是极为多疑,若是栽到了吴国公的手中,我等势必没有好果子吃。”

年纪稍大的小厮听了这番话,伸手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说道:“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的,看人倒是瞒有一套的,吴国公的疑心病确实是越来越重了,看这次将碧仪主子弄得这么惨,哎呀兄弟,当日的情形都让人都不忍心多看上一眼,事到如今我想起来还是心悸不已。”

朱元璋听的这个小厮如此说话,胸腹之间不禁翻腾起一股子无名邪火来,原本听到这两人肆意谈论自己明令禁止之事已然是心中不快了,如今由听得如此肆无忌惮的诽谤自己,自然是心中火大。

不过朱元璋平素锤炼的矫情镇物的功夫很有见长,便硬生生的将这一肚子的怒火权且忍着,继续在二人的身后张着耳朵听着,想要听听这两名仆役还会说出什么“大逆不道,不可与闻”的话语来。

倒是朱元璋身后的一干侍卫为这两名小厮捏出了一把冷汗来。

果不其然,丝毫没有觉察到朱元璋在身后偷听的小厮依然谈兴不浅。

“说起来也没什么,吴国公当日看着楚军师将碧仪主子给带走之后,便深深的望着楚军师离开的方位,说了一声从今往后,她可能不会再相信我了。”年纪稍长的小厮言道。

听了这般的言辞,年纪稍小的小厮却皱着眉头,满脸不解的问道:“大哥,这我就不明白了,为何吴国公会说出从今而后,她可能不会再相信我了这般话来,大哥,这话我实在听不明白,到底吴国公所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年纪稍长的小厮斜睨了他一眼说道:“这也不怪你,你也是新近才来到府中当差,对于吴国公和楚军师的以前的事情也是一无所知的,就算大哥我在府里头做了这么多年,也是一知半解,平素也听人言及一些有关吴国公和楚军师的往事,却也只能说是管中窥豹,略见一斑。乖谬背离,恐怕与实际情形还是很有出入的。”

年纪较小的小厮倒也乖觉的很,一听他的口气,心中已然揣度出来对方很有可能知道一些什么事情,便不住的怂恿道:“大哥,你既然知道一些事情,不妨好好跟兄弟说一说,也好让兄弟长长见识,免得日后两眼一抹黑,对于府中的事情一概不知,伺候起吴国公来也不知轻重。”

听的此人哀婉的恳求,年纪较大的小厮踌躇了一阵,觉得说说也无大碍,便开口说道:“这些事情我也是道听途说的居多,不过无风不起浪,既然有这些说法,很有可能吴国公和楚军师两人之间可能真的发生过有些不同寻常的事情。”

年纪较小的小厮一听,心中欣喜不已,已然知道自己方才的说辞已然打动了对方的心,对方既然会对自己吐露出一些常人不知道的秘辛来,故而便开口追问道:“大哥,以你的资历,府中没有几人能够比得上的,自然是能够得知许多事情,恐怕不是他人能够知道的。今日无事,何必对着小弟藏着掖着,不如说与小弟听听,也好解解闷儿。”

一听此人如此捧自己,年纪较大的小厮微微一想,已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便对着年纪较轻的小厮说道:“你这个滑头,分明是想要套出我的话来,还跟大哥我来这一套。”

年纪较小的小厮一听自己的心意给洞穿无遗了,连忙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就算小弟年轻好事,大哥你就行行好,稍稍给小弟透露一些,也好让小弟在其他的兄弟面前有个显摆的事情,否则那些人老是欺负小弟没见识。小弟遭受了屈辱,岂不是一样折辱了大哥你的威名。”

这话又捧又逼的,实在是难以应付。

年纪较大的仆役听了此话之后,幽幽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些事情既然你愿意听,那我也不烦告诉你,你可知道吴国公如今占着应天,可是以前是在哪里起事的么。”

“大哥想要考考我,这倒是难不倒我,我以前也听说过,咱们吴国公是在濠梁起事的。当时吴国公振臂一唿,应者景从。吴国公实在是一个英雄豪杰。”

朱元璋听闻此人如此说来,面色不由缓和了一些,只是依旧没有出声。

年纪较大的仆役深为嘉许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点点头说道:“看来你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入府没有几天,倒也打听了不少的事情出来。不过你这话只是对了一半而已。”

年轻的小厮闻言极为好奇的追问道:“应天城里头街头巷尾的人都是这般说法,难道这还有错么。”

“你的话一半是对的,吴国公确实是在濠梁起事,不过当时起事之时只有一般平素和吴国公交好的青皮无赖。并非如世人言及的什么振臂一唿,应者景从。”年龄较大的仆役缓缓的开口说道。

年纪较小的小厮不由一怔,脱口说道:“莫非街上说的都是假的,吴国公不是一个大英雄,而是青皮无赖出身。”

年纪较大的仆役看了此人一眼,微微颔首说道:“成王败寇,自古而然。眼下吴国公身居高位,自然是不愿意他人说自己的坏话。哪怕是年轻时候的浪行,也要遮蔽一番。故而到了世人的嘴中也就成了振臂一唿,应者景从。”

年轻的小厮微微想了片刻,随即便想通了。继而出口相询道:“那么楚军师和吴国公到底有何关系,莫非楚军师和吴国公也是打小就认识的。”

“还正让你误打误撞的给猜着了,吴国公和楚军师非但打小就认识。听人言吴国公当年很是依恋楚军师,不过最终两人还是不能成其好事,这也许是上天作弄吧。搞得如今两人日日在一块,却不能想对方倾诉心意。”年纪较大的仆役幽幽的说道,嘴边还露出了一丝凄婉的笑意来,似乎是怪造化弄人,使得知心人不能在一起。"

年轻的小厮听的有些震惊,不过很快就回过神来:“两情相悦,却不能相思相守,却要装作毫无此事,这真是情何以堪。”

朱元璋听的两人如此说来,心中也是一阵凄凉,想起自己和楚流烟的过往种种情事,也是心神不定,觉得自己有些对不起楚流烟。

不过眼下事已至此,却也没有什么其他补救的法子。

朱元璋正在心中自怨自艾,猛听得年纪较大的仆役忽然开口说道:“这也怨不得老天了,实在是情之为物,实在是人世间最难以捉摸的事情。吴国公后来就娶了马秀英和徐碧仪等其他的女子,却不能和自小倾慕的楚军师在一起,说起来实在令人有些伤感。”

“没错,正是此理。”年轻的小厮附和了一句道。

“可是吴国公眼下却对碧仪主子大打出手,实在是让人于心不忍。”年龄较大的仆役愤愤不平的说道。

“平素碧仪主子对我们这些下人挺好的,可是没有想到居然发生了这种事。大哥,若是当日楚军师没有出现,救走了碧仪主子,会是什么样的情形。”

年纪较大的仆役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看当日吴国公的生气的样子,可怜碧仪主子身后六甲,恐怕弄不好会搞出一尸两命的人伦惨事来,孩子可是无辜的。不知道吴国公为何会变得如此心狠手辣。”

话语未落,身后忽然想起了一身暴喝:“来人呀,快将这两个大不敬的奴才给本国公拖下去,往死里打。”

运筹帷幄 第五十三章 机锋毕露

两个小厮一回头,只见吴国公朱元璋怒不可遏的看着他们,心知大事不好了。

在背后诽谤吴国公倒也罢了,可是没有想到居然让吴国公给撞见了,这可是要命的事情。而且看情形吴国公似乎已然在背后听了许久,那么这次岂不是连小命也难保无虞了。

两个小厮还没来得及自叹命苦,已然被朱元璋背后的几个如狼似虎的贴身侍卫给带走了。

侍卫们看着这两人倒霉的样子,心中虽然有些矜怜,可是吴国公金口玉言,何况是发了这么大的脾气,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

年龄较大的仆役心中大是颓丧,不过面上却极为坦然。他知道若是要怨恨的话,也只有怪自己的嘴巴太过于多嘴了,居然在吴国公的眼皮底下说了吴国公的些许坏话,惹得吴国公大发脾气。多言贾祸,全靠自己长了一战多事的嘴巴。

而年轻的小厮一见吴国公大为震怒,心中哀叹,这回可是要完了。

还没等到侍卫们近身,已然瘫软到了地上,等到侍卫上前来将他扶起来之后,这才发现这个小厮似乎已然昏厥了过去。

其间有个略通医术的侍卫跨步上前,奔到瘫倒在地上的小厮的身边,随即翻看了一下此人的眼皮。

看了半晌之后,回头对着其余的侍卫,便开口说道:“诸位放心,此人并无大碍,只是一时之间惊吓过度,方才昏厥了过去。”

说着,侍卫便伸手往昏厥过去的小厮的人中上狠狠的掐了一把,没过一会,小厮便幽幽的醒转了过来。

吴国公朱元璋也没有料到自己震怒之下的一句话,居然把府中的小厮吓成了这个样子。

这么一番折腾,朱元璋方才心中的怒气也消下去了不少,渐渐有些不忍起来。便对着驾着小厮的侍卫吩咐到:“暂时将这两个该死的奴才给关到牢里头,一天只许给他们一顿饭吃,先好好的饿他们一顿。等本国公闲暇之时,再行发落。”

吴国公朱元璋的这番话,固然没有轻易放过这两个奴才的意思,不过已然是从轻发落了。

年长的仆役原本以为此次自己惹怒了朱元璋,必然会身首异处,已然断绝了生的希翼。如今一听朱元璋改口如此说来,如闻纶音一般,心中极为欣喜,自然是明白吴国公并没有马上要了他们的性命。

也就说自己是打鬼门关里头转了一遭了,就像已然被勾决了的,一时三刻就要被拉到菜市口砍头的死囚犯突闻大赦一般,年长的囚犯喜极而泣,忙不迭跪下来的对着朱元璋磕头说道:“小人多谢吴国公不杀之恩,就算下辈子做牛做马也要给吴国公做奴才。”

说着一把就扯过呆呆的立在一旁的年纪较轻的小厮,一同跪下来谢恩。

这时候那个年轻的小厮也回过了神来,对着吴国公朱元璋猛地磕头不止,一边说道:“多谢吴国公不杀之恩,来生就算结草衔环也要报答吴国公今日的不杀之恩。”

朱元璋却连瞧也不瞧跪在地上的两人一眼,只是冷冷的哼了一句,随即便带着几个侍卫离开了。

昨日撞见了此事,朱元璋自是心绪大坏,就算加诸两个厮仆身上任何刑罚,都不足以消除心中的一段郁郁之情。

昨夜垂想了一宿,今晨起身之后,直觉遍体不爽利,就如民间所说的枕头风发作一般,只觉得通体不畅快,昨夜郁积之情非当没有稍减分毫,反而挥之不去。朱元璋极为怨恨徐碧仪居然如此不守妇道的与戏子叶文轻通奸,简直是牵累到堂堂吴国公的声名,这般事体若是传出去,必然会使得自己多年刻意营造的令名受损。

不过事到如今,想要隐瞒,估计已然隐瞒的住了。

为今之计,只有休妻一途可行,若是能够将徐碧仪给休了,自然也就可以让天下人不会肆无忌惮的将这件丑事大肆宣扬,也算是保全自己的声名的最好的法子。

不过即便如此,朱元璋心中依然是极为不快。

早上服侍朱元璋洗脸的一个丫鬟一失手将洗漱用的铜盆子里头的水给掉落到地上,洒了一地。

正所谓逢彼之怒,这一下子刚好激起了朱元璋心中的郁郁之气,便借此机会,大卫宣泄了一番,令其他的仆役将失手打翻了水盆的丫鬟拖下去恨恨的掌了一顿嘴。

倒霉的丫头的哀嚎之声传彻了半个府邸,自然有好事的仆从过来打听。听闻此事之后,便相互传告,今日吴国公的脾气不好,千万要小心服侍,不可大意,若是做事不够谨慎仔细,恐怕自己也会跟着倒霉。

一传十,十传百,没过一会,吴国公府邸中的大大小小的丫鬟仆役全都闻知了此事。

奉命到吴国公朱元璋跟前服侍的丫鬟仆役自然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一个个全都拿出全副的心神,努力应付差使。

就算个个丫鬟仆役全都如履薄冰的小心侍奉着,还是免不了有人被朱元璋令人拉下去掌嘴。

大半日的,府邸之中哀嚎痛哭之声此起彼伏的,都传到了府邸之外的街上,令的行人为止驻足。不过却是不知道府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几个胆大的年轻路人想要征询一句,不过眼见朱元璋府邸之外的侍卫们也是神色严正,心中畏惧,也就不敢上前询问此事。

府邸之中的那么乖觉点的丫鬟们早就避到了别的院落里头,服侍朱元璋的人自然也就扫了很多。

朱元璋心中有气,不过取过几个小人出气之后,也算是宣泄了一番,觉得心中微微畅快了一些。

后来听的门口的侍卫来报,楚军师前来探访。

朱元璋心中一愣,原本以为上次自己府邸之中发生了那件事情之后,一时半刻之间楚流烟定然会生自己的气,不会如此急切的来见自己。可是却没有想到楚流烟居然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前来相访。

对此朱元璋沉吟了片刻,便吩咐侍卫将楚流烟请来相见。

令朱元璋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楚流烟竟然是为了求自己不要休妻而来的。

楚流烟是如何得知此事的,朱元璋转眼一想,心下已然明白定然是徐达将此事告知了楚流烟。

自己将书信写给了徐达,向他传到了休妻的意思,无非是想要试探一下徐达的态度。

眼下看来,徐达定然是不同意此事。只是此事徐达不好出面来自己的府邸中求证此事,便先行请来了楚流烟居间斡旋。

那么此次楚流烟来此,必定是为徐达做说客而来。

朱元璋心底不由的泛起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心绪来。

叶文轻和徐碧仪通奸之事,是坏了男女大防的事体。

对于如今已然尚是待字闺中的楚流烟来说,本来是不适宜牵扯进来的。

可是楚流烟居然能够慨然应诺来替徐达的妹子来向自己说情,这岂不是正好说明楚流烟和徐达的关系非浅,就连这等事体也愿意替徐达出头。

徐达到底有何德何能,居然能够令楚流烟如此死心塌地的为他做事。

朱元璋心中极度犹疑,实在想不明白徐达和楚流烟为何如此要好,原本自己和楚流烟以及徐达三人之间的情分是差不多,可是为何数年下来之后,楚流烟对于徐达是日渐亲密,而对于自己却是日渐疏离。

难道自己对楚流烟不好的,可是自己也是诚心诚意的时时刻刻回护着楚流烟的,并没有作出半点对不住楚流烟的事体来。

可是为何楚流烟对于自己和徐达的态度却是犹如云泥之别呢。

心念转到此处,朱元璋对于楚流烟的态度自然也就没有楚流烟刚刚入内相见时候的那般殷勤了,话语之间也开始挟枪夹棒的质问楚流烟来了。

听的朱元璋说如此处置徐碧仪是家事,不必让自己插手。

楚流烟已然明白朱元璋这番话意思是让自己不必为徐碧仪求情,可是此次来此却是徐达所托,虽然朱元璋意思极为决绝,楚流烟还是要勉为其难的尽力说服吴国公不要休妻之事。

楚流烟微微的定了定心神,随即便对着吴国公朱元璋说道:“吴国公,碧仪素来品行端庄,此事恐怕是另有蹊跷,眼下碧仪妹子身怀六甲,若是误中了奸人人的诡计,若是坏了碧仪母子二人的性命,恐怕日后吴国公定然会追悔莫及。还请吴国公要三思而后行。”

朱元璋自然也是明白此事,不过当日虽非是目见此事,却也是亲耳所闻,对于徐碧仪和戏子叶文轻通奸之事对于他来说已然是确凿无疑的事情了。

故而一听楚流烟如此为徐碧仪辩解,朱元璋立刻就张嘴说道:“楚军师,当日你虽然也在场,可是来的有些晚了,未能亲耳聆听到此事,本国公却是亲耳所闻,那人的声音酷肖徐碧仪,本国公是断然不会听错的,定然是那个贱人,不知道本国公身负军国要事,还以为本国公有意疏离了她,春心萌动,移情别恋,和那个下贱的戏子叶文轻勾搭成奸。如此下贱的狗男女,楚军师为何还要回护与她。”

楚流烟听的朱元璋左一个贱人,右一个狗男女,心中定然是对徐碧仪和叶文轻深恶痛绝。

若是朱元璋心中如此憎恨,一般的言辞不易说服他,还得想另外的法子才行。

吴国公朱元璋一见楚流烟并没有开口说话,心中大为高兴。自然是以为自己方才的言辞,定然折服了楚流烟,说的楚流烟哑口无言。

故而朱元璋板上钉钉的加了一句道:“楚军师若是眼下能够使得本国公亲耳所闻当日在房中和叶文轻调笑的女子不是徐碧仪,那么楚军师方才所言之事,本国公倒是可是考虑考虑是否能够应允。”

楚流烟一听朱元璋的话语,心中已然明白他依然是不相信自己方才所言之事。

看来想要只凭口舌之利就说服朱元璋回心转意,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可是眼下若是要自己证明当日房中的女子不是徐碧仪,而是她人假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若是真的是有奸人陷害,图谋如此深远,必然手脚极为俐落,恐怕一时三刻之间想要寻出什么蛛丝马迹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吴国公还真是给自己出了一个大难题。

楚流烟心中有些颓丧,自己答应了徐达来吴国公的府邸来见朱元璋,就是想要凭借自己的言辞来说服吴国公不可休妻,也算是自己这个做姐妹的帮帮徐碧仪。同时也算是还给徐达将军一个人情,可是没有想到此事却殊非易事,自己这一趟极有可能会无功而返。

若是自己自奋告勇的前来吴国公的府邸求情,最后却不得不铩羽而归,哪里有什么颜面去见一心将希翼寄托在自己身上的徐达将军。

想到此处,楚流烟的心中极为抑郁。

朱元璋不愿意和楚流烟再做牵扯,就命外头候着的侍卫进来,附着耳朵吩咐了几声,楚流烟隐隐约约的听的不是很真切,不过让楚军师先行离开这几个字倒是听的清清楚楚的。

楚流烟顿觉事情要坏了,若是今日不能说服朱元璋不要休了徐碧仪,恐怕以朱元璋的性子,极有可能在这一两日之内就把这件事情给办了。

徐碧仪一旦被休,那么徐达的面子上无疑也不好看,就算日后能够片语回天,说服朱元璋回转过心意来收回休妻的成命,恐怕在徐碧仪的心中已然是另外的一番景况了。

事到如今,一定不能让朱元璋把徐碧仪的休了,否则的话势必会给日后造成许多难以揣度的境况。

楚流烟心中发急,不顾一切的上前抗声说道:“吴国公,即便你要休了徐碧仪,也好顾及徐达将军的颜面,眼下徐达将军正在前方跟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作战。若是吴国公在后方不顾一切的休了徐碧仪的妹子,一定会在军中造成震动。在前方杀敌的将士们必然以为吴国公不再信任主帅徐达将军了,将士涣散,就会自乱阵脚,若是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乘隙攻击我方将士,岂不是将眼下勉力挣来的相持局面给毁掉了,还请吴国公三思。”

朱元璋闻言不觉一怔,楚流烟话语自然是不无道理。朱元璋在心里头也是衡量过此事,不过前些日子发生了徐碧仪不知羞耻的和戏子叶文轻通奸一事,弄得朱元璋心神大乱,就连平素养成的矫情镇物的功夫也被抛在了一边。

是男人,遇到了如此情事,都会有火气的,何况是堂堂的吴国公。

朱元璋这几日情绪大坏,已然牵累了许多无辜的府邸中的婢女丫鬟以及奴仆厮役之类的下人。

这些接连发生的无妄之灾,府中的一些老家人自然也是看出了朱元璋的情形部队,可是朱元璋在暴怒之下,没有人胆敢稍有谏阻。故而也只有任着吴国公朱元璋肆意宣泄心中的怒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府中被此事牵累之人也就只好自认倒霉了。

朱元璋自然是觉得窝火万分,一改平素宽厚待人的态度,对于府中小人任何微笑的过失都决不容忍,甚至特为加意,极为严苛的吹毛求疵,将好好的一座吴国公府邸闹得是鸡飞狗跳。

马秀英虽然有些看不过去,可是当日已然被朱元璋驳斥了一顿,心中不愿意搭理此事。

觉得朱元璋若是想要宣泄,也就让他好好宣泄一番好了。

平素犯了错,还可找马秀英代为缓颊的下人们一见马秀英不愿管这些事情,心知这个平日里头的靠山也帮不了了。

因此这些日子里头被吴国公朱元璋责罚的丫鬟仆役已然超过了府中人数的四成,正所谓人人唯危,战战兢兢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吴国公就将怒火发到了自己的身上。

今日楚流烟来见吴国公,大家心里头都存着一个希翼,希望楚流烟今日是来劝谏一下吴国公的,可是几个偷偷在外头偷听的侍卫却失望的转告府中的下人,说楚军师遭到了吴国公朱元璋的一顿抢白,恐怕接下来的几天里头,大家的日子还都是不好过的。

于是乎,就有几个小人也偷偷的随着侍卫在外头偷听,朱元璋抬眼一看,发现窗子外头人影幢幢的,微微考虑了一下,已然明白定然是有人在外头偷听,顿时勃然大怒的说道:“你等在外头做什么,赶紧散了,不要打搅本国公和楚军师商议要事,若是惹恼了本国公,今日就让人将你等一个个抽筋剥皮了。”

窗外的一众人等一听吴国公朱元璋口中出此恫吓之辞,个个吓得魂不附体,纷纷就做鸟兽散了。

朱元璋自然是明白这些人也是无心,故而也没有追究下去。

方才的举动不过是不想跟楚流烟示弱,因为朱元璋明白楚流烟方才的言辞机锋毕露,若是不先将窗子外头的那些丫鬟仆役给支使开去,都没有法子回复楚流烟的问话。

在楚流烟面前弱了气势可以,不过若是在府邸中的丫鬟仆役眼下如此却万万不可。

毕竟自己是堂堂的吴国公,应天城里头最大的主子,若是弱了名头,传扬的市井街巷里头去可就不好听了。

朱元璋可不愿意自己府邸中的下人出去和人家说,吴国公极为害怕徐达将军手下的将士鼓噪叛乱,是以才答允了楚军师不休了徐碧仪。

对于朱元璋如此反应,楚流烟却是有些捉摸不透,只好盯着朱元璋,想要听听他到底如何回复自己方才的问话。

运筹帷幄 第五十四章 逐客令

朱元璋斥退了窗子外头的丫鬟仆役之后,随即便回过身子来对着楚流烟微微一笑,继而开口说道:“军事不必虚言恫吓,徐大将军岂能够做这等事体,徐大将军与我是生死兄弟,岂能在以此小事,而弃我不顾,楚军师未免多虑了。”

楚流烟闻言,不觉抬头看了看朱元璋的面色,却只见到朱元璋面上并无什么特异的神情,心中已然知道了方才自己言辞中的危言耸听之处并没有惹的朱元璋动气,至少在他的颜面上楚流烟并没有发现任何迹象。

莫非吴国公朱元璋并没有听懂自己方才的言辞么,可是自己已然说的很明白了,就算是个傻子也等听出来自己方才话语里头的意思来,可是为何朱元璋却是这样的一种表示。

楚流烟的心中愈加迷惑不解,实在是不知道这样子为何会如此回复自己方才的言语,不过有一点楚流烟是很明白的,就是自己原本打算借着徐达麾下的将士可能会哗变来劝阻朱元璋不要休了徐碧仪之事已然让朱元璋轻描淡写的抵赖了过去。

朱元璋的回答有些出乎楚流烟的意料之外,自然也就使得楚流烟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开口。

朱元璋身前的侍卫看着这等情形,微微的呆了一呆,也不知道是不是应当听从朱元璋的吩咐,马上就将楚流烟送出吴国公府。

眼看局势已然被自己给掌握在手中了,朱元璋也觉得不必过于心急,觉得没有必要马上就将楚流烟给撵走。

故而对于侍卫的这种反应也没有过于苛责,只是用略带责备的眼光斜斜的瞥了身边的侍卫一眼。

这下子更是让侍卫有些手足无措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应该马上就将楚流烟礼送出去,不过朱元璋的眼神倒是提醒了他,无论如何也应当有所行动才是。

否则的话,岂不是将吴国公朱元璋的话语当成了耳旁风了,这可不是阳奉阴违,吴国公朱元璋眼下就在此处,想要隐瞒是隐瞒不过去的。

侍卫心中念叨着,就算楚军师平素对自己这些侍卫们都不错,不过眼下是吴国公的命令,若是违逆吴国公的命令,恐怕自己日后在吴国公麾下的前程可就有碍了,就算这次得罪了楚军师,那也是迫不得已。

两蒙其害,不入择一为之,所谓两害相权,势必要取其轻者,这样方才是识时务的俊杰。

侍卫很快就在心中下定了决心,故而就仰着头,跨到了陈友谅的面前。

楚流烟一见此人的架势,已然明白了侍卫的心意。

此人必然是来听从了吴国公朱元璋的逐客令,随即便来胁迫自己出府而去的。

果不其然,楚流烟的念头还没有转定,只听得侍卫朗声开口说道:“楚军师,吴国公今日情绪有些不佳,不能过久理事,还请楚军师尚未体谅。”

侍卫倒是有些急智,这般事体,原本是不容易出口的,不过经他这么一说,若是楚流烟还留在此地,倒是成了楚流烟的不是了。

朱元璋一听侍卫如此说话,心中大是安慰,觉得这件事情交给这个侍卫倒是没有选错人,瞧人家这一番说辞,比的自己亲自出口让楚流烟离开来的妥帖稳当的多了,也不会如何冒犯了楚流烟。

朱元璋虽然心中不忿楚流烟今日来此为徐达将军的妹子徐碧仪说情,不过在心底里,朱元璋还是有些不愿意开罪了楚流烟,毕竟对楚流烟朱元璋还是有些好感的。

这种感觉自朱元璋首次见到楚流烟的时候就萌生了,如今早已在朱元璋的心底里头生根发芽。

故而对于吴国公朱元璋来说楚流烟今日来此为贱人徐碧仪求情,朱元璋的心里头有些不以为然。

毕竟当日是自己亲耳所闻,在吴国公朱元璋看来,楚流烟若是男子的话,自然也会对徐碧仪和叶文轻通奸之事深恶痛绝,绝对不会为徐碧仪来向自己求情。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事情都已然是过去的事情了,初闻之下朱元璋对于楚流烟的这种态度是极为不满的。不过事后想一想,楚流烟毕竟只是一个女子,何况自己和徐碧仪能够结成连理也是拜楚流烟从中撮合。

楚流烟既然是自己和徐碧仪的月老冰人,自然是不愿意自己夫妇之间发生什么龌龊枝梧之事了。

这一点自然是可以谅解的,不过自己作为应天府的吴国公,却不能将此视作小事一桩,这可是关乎到自己的脸面的大事。

即便如此,对于楚流烟的如此做法,朱元璋虽然心中颇为不以为然,可是依然不愿意当面斥责楚流烟。

倘若楚流烟能够不再坚持自己的主见,朱元璋自然越不愿意继续留难楚流烟。若是和楚流烟撕破了面皮,朱元璋自然是不愿意的。

方才楚流烟声色俱厉的威逼自己情形,朱元璋看的一清二楚。虽然朱元璋方才就想要质问一句楚军师如是言辞,岂不是挑拨军中的徐达和本帅的关系。可是话到了嘴边,朱元璋却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最终还是将此话生生的给咽了回去。

这也是为了不伤了楚流烟和自己的关系,朱元璋煞费苦心的刻意对楚流烟如此之好,也是为了希望有朝一日,楚流烟能够倾心相许。不过对于此事,吴国公朱元璋已然不是抱着很多的期望了,不过保持些许的希翼,能够使得自己在楚流烟的心中的地位不至于被徐达等人给挤占了下去。

能够保的一分是一分。

故而朱元璋不愿意自己亲自对楚流烟下逐客令,因此找了一个侍卫代替自己做这等事体,也是不愿意楚流烟因此对自己产生什么不好的观感。

侍卫的这番言辞倒是中规中矩的替自己挡过了此事,若是再继续和楚流烟辩驳下去,朱元璋觉得自己可能未必是楚流烟的对手。

方才楚流烟祭出了徐达麾下的将士有可能哗变,汉王陈友谅麾下的汉军极有可能趁此良机进剿。

虽然这番言辞初一听起来有些刺耳,不过朱元璋也是知道这话不无道理,自是正理。

话虽逆耳,却是忠言,朱元璋不是没有想过这个茬,只是这些日子以来府中出了自己侍妾徐碧仪胆大妄为,居然和一个戏子叶文轻通奸之事。

朱元璋自然是很是不屑此事,心中也是恨极了徐碧仪。

爱屋及乌,恨一个人的情形也是相差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