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云高说这话的时候,是陈一新去校场练兵的时候,并且陈一新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因为皇帝虞江给卓知远挑选的将军府,也已经修葺完毕,只等着他去验收了。卓知远嫌这些麻烦,便委托陈一新帮忙。

卓知远听到孟云高的话,扭脸看了看他,笑笑道:“你也知道我这性子,这些事情是我极不擅长的,而且,我也不觉得我有什么必要应酬他们。如今我之所以应承这个将军一职,也只是希望帮助皇朝的军队,平定四下的战乱而已。这也是你我最后的休整了,一旦开拔,恐怕就是连年的征战,不到将所有叛乱都平止之时,绝不班师回朝。如若平定了战乱之后,我回京第一件事便是向皇上请辞,这官我是不想做的。”

孟云高听罢微微一皱眉:“知远,我知道你性子孤傲的紧,这些凡人俗世也的确不在你法眼之内,或许你终究将有一日飞升仙界。但是在这期间,你毕竟还是需要在这俗世中存活的。皇上如此器重你,你初来乍到的,他便封了你一个三品的将军,你别看我和一新现在也都是三品的位置,可是我们却是用了整整三年的征战,无数的军功这才得到这样的晋升的。即便如此,也还引起了诸多的非议,说给我们升职太快了,现在外头的传言,对你的确是有利,大家都不知道你真正的背景。可是一旦有一天所谓的皇族后裔被拆穿,他们就不会是这样的态度了。到时候,你今日的举动,恐怕会很为人诟病的!”

卓知远听罢笑了,心道这孟云高虽然如今也和自己兄弟相称,但是始终不如陈一新,跟自己永远都隔了一层。而且,他和陈一新也完全不同,陈一新对于当官为宦也没有十分的兴趣,只是为了做事。才必须在官职上有所需求。而孟云高却不然,他似乎就是想要努力的在朝为官,想要终有一日做到如同月仲奕那般位极人臣方才心满意足。纵然说不得是个官迷,可是却也相去不远。

而且,他虽然没说,但是从他这番话里,也能隐隐看出,他对于卓知远一来就被封了个三品的花翎,也是颇有些微词的。至少,并不是那般的服气,清源山的事情别人可以将卓知远无限拔高到神仙的地步,可是孟云高却是清楚无比,如若不是最后时刻的莫询相助,卓知远恐怕连邓少艾那一关都过不去,更别提后来的伽罗僧非恩了。而且,即便现在,伽罗僧非恩也是心头大患,他只是忌惮月仲奕罢了,如若不然,他早就追杀了过来。现在,孟云高也得到消息,伽罗僧非恩又去了南海某仙岛闭关,虽然没有留下任何言词,但是想也能想得到,他没有把握挑战月仲奕的时候,是绝不会出关的。到那时候,卓知远也还不知道能不能活下去呢,保不齐还是需要大胤皇朝的庇护的。毕竟,伽罗僧非恩只要一日不飞升。他就始终还是无法面对数百万大军的威压的,更何况这数百万大军之中还藏龙卧虎,也不知道有多少能人异士?很难有人胜过伽罗僧非恩不错,但是胜在人数众多。

卓知远笑了笑:“我无心为官,只想帮助天下的百姓脱离战乱之苦。而且,即便是这一点,我也只是为了私心,我没有那么心存天下,只是想要借此来壮大我自身的阳刚之气,从而在战场上磨练,借以提高自身的修持。我不会忘记,我背后还有一根长长的鞭子,随时都有可能抽过来。我要在鞭子抽过来之前,拥有将鞭子反抽回去的实力!云高,你的好意我知道了,但是这些事情,还是留给别人去做吧。他们怎么想,与我无关!”

“可是…”

孟云高还想说些什么,卓知远却摆了摆手,示意他多说无益了。

卓知远现在所想的,只是不久的数日之后,他便要和陈一新以及孟云高一起,率兵出征了!

非但如此。卓知远在出征之前,还做了一件事。

他将所有这些官宦们送来的礼物金银,都搬去了皇宫大院,也没有张扬行事,只是将其全部充入了国库。对他而言,这些东西根本毫无用处,干脆全部送给虞江,打仗本来就是极为耗费财力之事,这点儿东西,虽然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可是也不无小补。

虞江看到卓知远拿来的财物的时候。不由得也是笑个不停,连声说这些东西,足以支撑百万大军两三月的粮草了。

半月之后,虞江委派了原先给月仲奕当副帅的一品大员,作为百万大军的三军统帅,而卓知远作为三军的监军,率领大军,举兵出征了。

陈一新自然也是作为军中最重要的将领之一,随军出征,孟云高也不例外,两人分为左右前锋大将,在军中的职位,其实又比从前要高上半分了。尤其是孟云高,从前一直低了陈一新半头,如今却已然跟陈一新齐头并进。

不过,出征之前,卓知远还是遇到了点儿麻烦事。

首先当然是月小猜。

卓知远在西京这约近一个月的时间,由于月仲奕一直宣称闭关,她也得到了极大的自由,最初卓知远只是住在陈一新的府上,她还来的少些。等到卓知远有了自己的将军府,她几乎除了睡觉,都泡在了卓知远的将军府。如若不是为了体察月仲奕的面子问题,恐怕这小丫头直接就要求卓知远在将军府里给她设个闺房了。

不过,月小猜此举,倒是也让西京城中不少也的确如同孟云高所言那般,对卓知远开始颇有微词的权贵们不敢轻易开口,谁都知道月小猜的身份地位,非但是月仲奕的独女,而且还是皇上虞江极为宠爱的郡主。甚至于,虞江对于月小猜的宠爱,远超于他自己的两个女儿。如今月小猜对卓知远如此情深义重更是瞎子都看得出来,大家纷纷都在猜测,等到卓知远班师回朝的时候,怕就是月小猜下嫁于他的时候。这一下,原本纷纭的关于卓知远乃是虞江私生子一说的传言,更是沸沸扬扬。

但是卓知远头疼也便头疼在这里。他直到现在都还不知道月小猜的真实身份,只知道她是月仲奕的女儿,但是这女儿究竟是月仲奕的亲生,还是只是一个抱养而来的干女儿,却是不得而知。卓知远也曾四下打听,可是无一例外的都没有任何消息。甚至于卓知远都直接问过虞江,虞江也是不知究竟,他也只是说自己跟月小猜极为投缘,所以喜欢她,至于她究竟是否卓知远同父异母的妹妹,却是不得而知。

原本的确对月小猜倾心有加的卓知远,现在却并不敢轻举妄动了。毕竟,月小猜有可能是他的亲妹妹,自己若是跟自己的亲妹妹出了点儿什么事情,那岂不是**?纵然不将世俗的礼法放在眼中,卓知远也绝不会允许自己出现这种**的事情。

于是乎,卓知远反倒只能躲着月小猜了。

可是,在卓知远临行之际,却看到一身戎装的月小猜俏生生的站在自己的面前,这让卓知远大感头疼,月小猜还俏生生的说道:“我要随你出征!”

卓知远很想直接拒绝,但是,似乎没有特别合适的借口,大胤皇朝并不排斥女性入伍,也有女将军的先例,尤其是一个修禅之人的女将军。更何况月小猜如今也有第五层身识圆满的实力,未必有多么强大,但是应付战场上任何事情,却是绰绰有余。

相比较起月小猜的麻烦,妙色那边的麻烦就要小得多了,甚至于几乎可以说没有给卓知远带来太多的困扰。

从妙色这些日子的举动,卓知远也看得出来,妙色对他是倾心有加,而卓知远对妙色又何尝没有一种独特的感情呢?但是,此时的卓知远却没有什么心思念及儿女情长,因而对于妙色的款款深情,卓知远也只能用装糊涂这么一招。

不过在自己出征这件事上,还真是多亏了妙色,她原本也是想跟卓知远一并出征的,但是由于月小猜的缘故,妙色反倒是替卓知远考虑了许多,觉得她们二人并不适合陪伴卓知远上阵杀敌,而且妙色也并不觉得这场平乱的战争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于是,妙色想了个主意,跟月小猜达成了协议,两人一同留在了卓知远的将军府中,等待卓知远的凯旋归来。

.

.

第二百七四回【天魔附生诀】

第二百七四回【天魔附生诀】

..

自此。月小猜和妙色,便停留在卓知远的将军府中,日复一日的等待着卓知远的归来。

其间,“月仲奕”出关了,月小猜回到太师府见了见“月仲奕”,却发现自己的父亲似乎有什么地方不对劲的,但是却又说不出来,哪里有什么不对。那人的一举一动,分明就是月仲奕的模样。

好在月小猜年岁尚幼,总不过十六七岁的年纪,待到“月仲奕”处理完一切需要他处理的事情之后,又选择了闭关,月小猜便又再度搬去卓知远的将军府里居住。

一晃,便是如此三年,这三年里,前线不断传来皇朝的大军势如破竹的消息。这也给了月小猜和妙色等待卓知远归来极大的信心,她们甚至拿着一张大胤皇朝的地图,一个一个圈点,卓知远打了胜仗的地点,三年下来,她们发现。那些报过战乱的地方,基本上都已经被她们圈点完毕了。

这,也就是说,卓知远以及大胤皇朝的大军,即将班师回朝了。

对于月小猜和妙色而言,这三年,是充满着等待的三年,可是对于卓知远而言,这三年,就仿佛只有一场战役一般。唯独那一场战役,让卓知远记忆深刻,从那之后,卓知远再也对任何的战争都没有了印象,那些似乎永无止境的战争,对于卓知远而言,只是一场接着一场的反复重复而已。不断的做着相同的事情,也不断的取得摧毁性的胜利。

而对于大胤皇朝的军队而言,胜利来的实在是过于简单,如果不是因为一场场的攻城战,拖延了他们的时间,以及从一个战场奔赴下一个战场所必须耗费的时间的话,这所有的战争加起来,似乎只有短短的十来天的时间。而这十来天,则是这三年当中,最至关重要,却又最为波澜不惊的十多天。

这被三军将士记住的十来天,几乎都是卓知远以及陈一新、孟云高三个人的表演。以往的战争之中,虽然将士们也曾见过在空中飞来飞去各种法宝层出不穷以及各种法术此起彼伏的场面,可是却从未有过任何一次,能够像是卓知远、陈一新以及孟云高这三人对敌的时候来的那般摧枯拉朽。倒也并非他们三人真的就胜过那些对手多少,事实上在那些叛乱的军队当中,也有不少第六层以上的高手,不管遇到别的什么人,定然都会是一场各展所能的龙争虎斗。可是到了卓知远他们这里,却都变成了一边倒的局面。

不是从前的那些随军的修禅之人没用,也不是卓知远等人强悍到了那样的程度,而是在修禅之人之间的争斗当中,多数都会有手下留情的情形。大家都不太愿意拿出自己压箱底的绝招,更不想赶尽杀绝,毕竟修禅之路有多么的不易,所有修禅之人都非常的清楚。但是卓知远、陈一新和孟云高似乎从来都没有这般的顾虑,他们一出手就是杀招,经常在对手还没有太大的反应之时,就已经一剑穿心,将他们弑于剑下,毫无任何的顾虑。

尤其是卓知远,莫询留给他的那份【大雷音宝幢佛光】他从出征之前就已经开始修炼。而当他跟第一个对手一战完毕之后,就已经练成了第一幢的佛光,跟莫询不同的是,他所修炼而成的第一幢佛光之中,端坐着的乃是弥勒金尊,满脸笑眯眯人畜无害的模样,可是却出手就是杀招。

这一战,之所以被卓知远铭记在心,他修炼成了【大雷音宝幢佛光】的第一幢佛光是一方面,而另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他在这一战之中,渡过了自己第六层意识修持的第一劫,魔劫。

禅宗八识的第六层,乃是意识的修炼,到了这一层之后,光靠静坐修炼,已经对于修持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了,不像是彻底突破了第六层意识升入第七层末那识之后,又开始需要不断的冥想,不断的进入空明的状态才能提升修持。在第六层意识的四重劫难当中,修禅之人主要是依靠不断的渡劫来提升修持。冥想进入空明状态,对于修持的加强和禅心的稳固,自然是有着相当大的好处的,但是想要提升自己的修持,却只能依靠渡劫的方式。

四重劫难,分别是第一重的魔劫,第二重的雷劫,第三重的天劫以及第四重的心劫。

这四重劫难,除了第四重的心劫乃是要打破我之谬执。断绝七情六欲才能够渡过之外,其余三重劫难,都是要修禅之人主动应劫,方才有可能度过。

到了第六层意识的修持之后,修禅之人因为前五识这五个关乎于身体之识都已经大功告成,而成功的转入到肉身以外的修炼之上,因而需要扫除一切思想方面的障碍,彻彻底底的破除肉体对于禅宗之道的羁绊,这也便是渡劫的原因由来。

而卓知远在这次渡过魔劫之后,所得到的绝不仅仅只有渡过魔劫并且增长了修持这么一条,他得到的远比这些要多得多。而他所得到的一切,并非体现在自己实力的增长或者真元蕴含量的再度蓬勃增长之上,卓知远所得到的,是跟他对于整个禅宗八识的修炼的心得有关。

有些人只顾着一心修炼,而有些人则能在修炼的过程中,在不断走入更高修持的境地的过程中,一点点的发现关于修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的奥秘。

在升入第六层意识之后,很长时间里,卓知远对于第六层意识并没有太多的认识,他甚至感觉不到自己除了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肉身的束缚之后带来的变化,唯独有的,就只是实力上的增强,他拥有了远比从前更为强横的力量。可是。力量只是在比较之后才能得出的结果,而卓知远一直都相信,修持的增长,并不代表绝对的力量增加,否则,他就不会可以以更低的修持一直战胜比自己在修持上强得多的人了。

可是,当卓知远第一次站在真正的战场之上,感受着身后那数以百万计的大军带来的冲天威势,感觉着那几乎直冲云霄的阳刚之气以及疯狂的斗志、杀气等等,卓知远开始抓住了一丝关于力量和修持之间的关联。

这种潜在的关联,并不能带给卓知远什么实质性的进步。直到敌军的天师出现。

敌军的天师,在卓知远眼中看来,并不值一提,甚至于卓知远最初有一种自己只需要用一招就可以将其彻底摧毁的感觉。对方的修持比卓知远稍高,但是也极为有限,不过是第六层意识的两劫的境地。而如今的陈一新和孟云高,也尽皆都是第六层意识第二重劫难雷劫圆满的境地。算起来,他们二人倒是和对手一样,都是渡过了两重劫难,随时都准备冲击第三重劫难的境地。

而卓知远,仅仅停留在第六层意识的阶段,甚至于连魔劫都不曾渡过。

要知道,卓知远此前可是连第七层末那识的高手都曾经弑于剑下的,此番见到敌军的天师,又明明察觉到对方不过第六层意识第二劫的境地,自然是觉得不在话下。可是,一动起手来,卓知远却感觉到大吃一惊,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会应付的如此吃力。

可是,这也激发了卓知远的斗志,他阻止了想要上前帮忙的陈一新和孟云高,决定独战对手,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自己连一个第六层意识第二重劫难的对手都如此难以应付。

在卓知远的强力冲击之下,对方终于施展出了自己最后的绝学——【天魔附生诀】。而这一招【天魔附生诀】一出,卓知远也立时明白了,自己为何会在一个看上去并不多强的对手面前,感觉到如此的吃力,难以应付了。

以卓知远体内蕴含的真气或者真元来说,他早就已经超过了第六层意识所能涵盖的层次,不敢说比第七层末那识的高手更为浑厚,但是没有渡过心劫的修禅之人,在单纯的真元的浑厚程度上来比较,是绝对不如卓知远的。这也就是说,卓知远其实早就到了应该渡劫的时候。只是,一直没能有合适的机会。让卓知远面对天地巨魔,也便没有机会渡过魔劫。

而这一次,卓知远的机会来了!

【天魔附生诀】算不上什么特别强悍的法术,可以说是一种借助外物来壮大自身的偏门法术,而且这种法术有一个最大的弊端,那便是只要稍不小心,就有可能被【天魔附生诀】在修炼过程中产生的魔灵反过来噬主,反倒成为魔灵的奴隶,甚至于被夺了肉身,使得魔灵夺窍成功修成肉身。

这种法术,依靠吸纳天地之间那些离散的魂魄来壮大自身,它并非吸收那些整个的魂魄,而是吸收被打散了却还留有少许鬼气的魂魄,从而将其收拢聚齐,归纳本身,最终修成一头魔灵的形状,以大幅的增加自身的实力。

【天魔附生诀】修炼成功之后,肉身反倒再不起什么作用,而是完全依仗释放出来的魔灵和对手战斗,跟剑灵与人相斗有几分雷同之处。若是修炼到极高的境地,魔灵便可动用天地之间最原始的芥子元力,将其化为本身的力量,但是卓知远所面对的那个天师,却还显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

.

.

第二百七五回【渡魔劫】

第二百七五回【渡魔劫】

..

纵然魔灵是强大无比了。可是也需要更为强悍的肉身去驾驭,随时随地都有被魔灵抢夺了身体的危险,所以当修禅之人的修为尚低的时候,这门法术的确能帮助修炼者达到更强大的效果,甚至于数倍数十倍的发挥修禅之人原本的实力。但是待到修禅之人渡过心劫升入第七层末那识的境地之后,由于心劫已然打破,修禅之人会变得焕然一新,从而不再执着于本身力量的运用,自身也就具备了调动外部力量,包括芥子元力等等的运用。于是,就会发现这门法术成为自身的一个累赘,不但原先那种强大的实力不复存在,而且还得随时担心魔灵的反噬。要知道,修炼出魔灵之后,想要毁灭它,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很多年来,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修炼【天魔附生诀】了。

但是即便对手并不算十分强悍,卓知远由于面临渡魔劫的关头,实力居然仿佛大打折扣一般,居然发挥不出自己平日里一半的实力。就仿佛一个被绑缚了双手双脚的人在跟那个魔灵缠斗一般。这也就是【天魔附生诀】最大的功效,由于可以调用天地之间漂浮的芥子元力,纵然卓知远现在的这个对手还没到可以使用芥子元力作为攻击手段的地步,却也能够积聚大量的芥子元力,并且为魔灵所控制,卓知远想要将这些芥子元力吞噬下去都很困难。这些芥子元力也给卓知远的行动以及实力的发挥带来了相当之大的麻烦!

之前发现卓知远今天的状态不对头,居然连一名第六层第二劫雷劫刚过的对手应付起来都有些吃力,待到对手施展出了【天魔附生诀】,施放出了魔灵之后,陈一新和孟云高就彻底停在了原地,再也不肯上前施以援手了。

他们也很清楚,以卓知远的实力,即便被限制了,能否打败对手的确未可知之,但是想要全身而退,却是轻而易举。但是,这个魔灵的出现,对于卓知远而言,却是渡过魔劫的最佳机会,只要卓知远能够斩杀这头魔灵一次,他就立刻可以渡过魔劫,提升自己的修持。在这段时间之内,卓知远也无数次的提起过,他需要全力提升自己的修持了,目前修持不够高的劣势,给卓知远带来了许多麻烦。

于是乎,在双方数百万大军的众目睽睽之下。陈一新和孟云高很是惨无人道的看着卓知远陷入了被动挨打的状态之中,却丝毫没有施以援手的意思,就连对方的主帅都觉得诡异不已,他甚至于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只要陈一新和孟云高率众来援,他也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可是陈一新和孟云高根本不动手,这就让双方军队里的凡人们大感困惑了。

这种困惑也没有坚持多久,卓知远很快就给出了答案,在与敌军天师施放出的恶灵纠缠了一段时间之后,卓知远显然有些真气不继,但是也就是在他体内的真气几乎消耗殆尽的时候,【如意炼宝诀】再度发挥了强大的作用,“丹田第三诀”终于开始发挥,大量的吞噬被对方的魔灵所凝聚而来的芥子元力。

当天地之间的芥子元力陡然之间就汹涌的奔向卓知远的丹田的时候,敌军的天师也终于发现了不对劲,可是,为时已晚,他虽然想到了卓知远似乎对于芥子元力也有天然的操控之力,立刻就准备收回自己的魔灵,从而使用其他的法术来进行攻击。但是卓知远的速度又岂是他所能赶得上的?

芥子元力仿佛遭遇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被疯狂的吸入。就连那头魔灵也仿佛要被吸入卓知远的丹田一般。

而当卓知远的丹田之中又蓄满了由芥子元力所转化而成的真气之后,莫询临死之前交给卓知远的【大雷音宝幢佛光】的第一重佛光,也终于被卓知远练成了。而实际上,与其说是卓知远练成了【大雷音宝幢佛光】,还不如说是对手的魔灵吸引而来的芥子元力帮助了卓知远,使得他终于在危急的关头凝聚出了佛光。

卓知远的脑后陡然七彩光华绽放,随即这七彩光华凝聚成白色的光芒,又转化为了一幢宛如浮屠一般的佛光。佛光之中,端坐着一尊笑眯眯的佛陀金尊,正是弥勒金尊,哈哈哈的笑声响彻云霄,对面的魔灵几乎一点儿抵抗之力都没有,就被弥勒金尊一把抓在了胖手之中。

而在大胤皇朝的大军这边,百万将士一看到天空之中居然呈现了佛光,而且还有一尊金尊降临,一个个心怀敬畏,顿时也不顾两军对垒,纷纷跪了下来,口诵禅号,膜拜不已。

弥勒金尊将那魔灵捏在手中之后,只揉捏了几把,那魔灵便被撕成了无数的碎片,同时彻彻底底被打为飘散在天地之间的芥子元力,再被卓知远口一张,全都吸入了丹田之中。

几乎就在同时,卓知远立刻感觉到自己的修持猛然提高了一个层次,口中忍不住大喊出声,一记【空雷波】直奔敌军的天师而去,居然活生生的将那天师震成了无数的碎片。毫无还手之力的就被卓知远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抹杀了。

而卓知远,也在这记【空雷波】使出之后,彻彻底底的进入了第六层意识第一劫魔劫的修持之中,浑身真气陡然为之一振,迅速的凝结成了更为凝练的真元。

这一次,卓知远几乎感觉到自己的真元仿佛流水一般,在体内缓慢的流动,这种感觉比起从前真元在体内流动的感觉更加的令其舒坦,流速慢了许多,但是却显然更加浑厚了。

而渡过了魔劫的卓知远,头顶之后的佛光也为之光华大炽,比起适才的佛光,又自浓烈了不少。那尊弥勒金尊也袒胸露怀,挺着大肚皮哈哈大笑,笑声之中,给予了大胤皇朝的军队无穷无尽的战意,陈一新见状,凝气大喊了一声:“第一个冲上城头者,赏千金!”

与此同时,大胤皇朝的主帅也仿佛恍然大悟一般,对着旗手说了一句:“快些摇旗,全力进攻!”

本就战意盎然的士兵们,一听到这句话。只见得自己这边主帅帐下的旗手拼命挥动着代表总攻的三色战旗,立刻奋不顾身的冲了上去。而弓箭手们,手中的弓箭,也仿佛下雨一般,直奔对方城头而去。

至于敌军,被卓知远抹杀了他们的天师之后,本已心惊胆战,何况卓知远居然还“召唤”出了原本只有在仙界才能存在的弥勒金尊!神仙金尊的出现,更是让那些士兵们觉得自己早已完败了,无论他们的主帅如何嘶喊,也无论他们的旗手如何挥动旗帜让他们好生防守。他们都已经完全没有了战斗的意识,竟然纷纷丢盔弃甲,连抵抗都不抵抗了。

彻底丧失了战意的敌军,自然是溃不成军,城门很快被攻开,而卓知远虽然还沉浸在自己修持增长的新奇体验之中,犹自放任头顶的那尊弥勒金尊在空中不断的放声大笑,可是陈一新和孟云高却早已驾乘飞剑,飞到了城头之上,手起剑落,早已将对方主帅的首级取了下来。

战场上一片混乱,陈一新割下对方主帅的头颅甚至都没能引起太大的轰动,陈一新脑中一转,立刻带着敌军主帅的头颅,飞向了卓知远,将那颗还在滴着血的头颅交给了卓知远,小声说道:“让你头顶的弥勒金尊拎着这颗脑袋…”

卓知远瞬间便明白了陈一新的意图,二话不说,让弥勒金尊接过了那颗首级,口中哈哈大笑之余,也发出洪钟大吕一般的说话声:“敌军主帅已死!愿降者不杀,顽抗者杀无赦!”、

一句话,原本就已经丧失了斗志的敌军,更是如同山体迸裂一般的分崩离析,纷纷丢掉了手中的武器,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口中哭天喊地的表示愿意投降。

而等到战场上的硝烟散尽的时候,卓知远也悄悄收了神通,弥勒金尊消失不见,他自己也闪身回到了军营后方。卓知远需要一个安静的所在,去感受自己的修持再度突破之后的感觉,他必须熟练的掌握这些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进入下一层的修炼当中。

而这时候,三军将士都沉浸在第一场胜利的喜悦当中,根本不会有人关注卓知远的去留。

在这一战之后,卓知远更显得神通广大,为了继续修炼【大雷音宝幢佛光】。也为了鼓舞大胤皇朝百万大军的士气,他频繁的使用着【大雷音宝幢佛光】,虽然这三年的时间,并没有能让卓知远练出第二重佛光,其修持也依旧停留在第六层意识第二劫雷劫之前,可是卓知远和陈一新等人都知道,他想要突破雷劫,也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

渡过了雷劫之后,修禅之人会有一个虚弱期,许许多多的修禅之人,到了这样的关头的时候,经常不敢正面雷劫,是因为担心仇家趁此机会前来追杀。而卓知远虽然并无这般的担心,可是他却要顾虑到这数百万的大胤皇朝的军队,至少在平乱之前,卓知远不想冒任何的风险,他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帮助虞江把叛乱平定,随后就可以专心修炼了。而且,他也需要足够的时间去将七宝妙树剩余的六棵树都找到,所以,卓知远在这三年里,即便遇到了不少可以渡雷劫的机会,却并没有轻易的去渡劫。

他的修持,也只是停留在第六层意识第一劫魔劫圆满的境地。

.

第二百七六回【班师回朝】

第二百七六回【班师回朝】

..

大胤皇朝的大军班师回朝。卓知远自然也回到了西京城。

只是,在原本应当是卓知远万众瞩目的嘉奖大会上,西京城里的那些官员却没能看到卓知远的身影。

皇帝虞江和太师“月仲奕”这两位对于大胤皇朝最为重要的两人都出席了天下平定的嘉奖大会,论功行赏,陈一新和孟云高也都晋升为正二品的官衔,并且各自赐了封号。陈一新贵为当朝新晋的平南侯,而孟云高也被赐了忠孝侯的爵位。

谁都知道这两人是月仲奕的人,不由得让绝大多数官员感慨,月仲奕在朝中的地位更加的稳固了,从此再也没有人能够跟他一较手腕。

只是,让更多的官员感觉到纳闷不已的,卓知远没有出现在嘉奖大会上也便罢了,皇帝虞江却好似也忘记了卓知远的存在一般,在整个敕封和嘉奖的过程当中,居然没有提及卓知远任何。就仿佛卓知远在这次的平乱三年之战之中,没有丝毫的功劳一般。而原本许多官员都在暗暗的揣测,卓知远这次回朝,很有可能会被皇帝虞江公布其“皇子”的身份,从而名正言顺的敕封其为太子,可是却万万没有想到,卓知远干脆连出现都没有出现。

这不由得让许许多多的官员都议论纷纷。而朝中的个别老臣子,也趁着虞江高兴,站出来向他提出请求,请其立太子,国不可一日无储君。可是虞江对于这样的请求只是轻描淡写的挥散了过去,根本不给任何人继续提请这个话题的可能。

在这其中,陈一新和孟云高当然是心知肚明,卓知远刚刚回到西京,虞江就已经派来了轩公公,将其宣召入宫密谈。至于他们二人谈了什么,陈一新和孟云高并不知晓,只知道卓知远从皇宫之中出来之后,就立刻和二人告辞,说是得到了七宝妙树的消息,要去寻找七宝妙树,当时就离开了西京。自然就不会出现在嘉奖大会上,只是,他们二人也对虞江居然没有提及卓知远有些奇怪,毕竟这次征战,卓知远功不可没,尤其是他的【大雷音宝幢佛光】,给大胤皇朝的军队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勇气,这种心理上的优势从第一战开始,就一直保持到征战结束,军中早已将卓知远视为天神下凡,顶礼膜拜,这是以往任何一位统帅。乃至于包括月仲奕在内,都没能做到的事情。

事实上根据陈一新的估计,如今卓知远即便说自己要开宗立派,别的不敢说,至少所有见识过他“请神”下凡的那些军民,都会毫不犹豫的对其顶礼膜拜,甚至于加入他的宗派之中,成为日日烧香祷告的信徒。这就不是一国之君或者是位高权重能够带来的好处了,尤其是对于修禅之人而言,这种信仰之力,在修禅之人的修持到了一定的境地之后,就会显露出其磅礴的力量,未必能帮助卓知远提升修持,但是在临战的实力上,却是拥有相当之大的优势。这,倒也是卓知远从前从未想到过的,自己居然也可以拥有信徒,可以借助庞大信徒们的信仰之力,这对于修禅之人而言,是无上的好处了。

原本陈一新和孟云高都有心和卓知远一同离开,但是卓知远却拒绝了他们。

三年的平乱之战。总是需要有人邀功请赏的,总不能把所有的功劳都记在这次的统帅身上,即便他们愿意,天下人也难以信服。谁还不知道这次征战之中,卓知远等三名从清源山上下来的仙师,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卓知远离开了,陈一新和孟云高就必须留下,而且,他们俩现在都是大胤皇朝在册的官员,而不像是卓知远,原本出征之前,跟虞江的协定就是助其平乱,而后他与月仲奕的恩怨虞江不予干涉。

只不过,在卓知远离开之前,月小猜和妙色当然是找到了他,两人已经等了卓知远三年了,这次见到他,再也不会放他离开。

原本卓知远还对月小猜有些不知道应该如此相对,可是在皇宫里,他准备离开的时候,虞江却突然叹了口气,仿佛漫不经心的对卓知远说了一声:“卓先生,既然你决意离去,我也不便多加阻拦,甚至于我也没有那般的能力阻拦于你。在你临行之前,我便告诉你一件跟你息息相关之事吧,想来这三年之中,你也为此辗转反侧寝食难安过。小猜并非月太师的亲女,虽然我也并不知晓其亲生父母是谁。但是却可以肯定,她与你并无半点血脉关系,若是有的话,月太师临走之前不会不对我说明。我还可以告诉你,小猜出现在太师府的第一天,她已经四岁大小了,或许是太师从谁家抱来的孩子,又或者是有人临终托孤。我知道小猜与你情深意笃,只希望你今后能够善待小猜,切莫让她为难。”

卓知远听到这话,脚下迟疑了半晌,他何尝不知道,虞江这是希望可以用月小猜来化解卓知远跟月仲奕之间的怨仇,言下之意很是明显了,善待小猜,而小猜是月仲奕的养女,无论是否亲生骨血,这十余年的养育之恩,小猜必然不会忘怀。卓知远如果想要善待小猜,那就必须跟月仲奕化解仇怨,而不是他现在的这般心态。

在从皇宫回到将军府的路上,卓知远一直都在盘算这件事,最终他决定及早对月小猜明言。也省的这个小丫头继续纠葛,或许,现在就和月小猜划清楚界限,对于卓知远以及月小猜而言,都是好事一件。

于是,回到将军府之后,卓知远见到了月小猜和妙色,便立刻对月小猜说:“小猜,有件事,三年前或许我就该告诉你,但是那时我却犹豫不决。一直未能开口。时值今日,我也不得不说了,适才在皇上那里,我得到了最后一个消息的证实。”

月小猜看到卓知远如此严肃的模样,心中不免就一阵阵的发空,只是茫然的看着卓知远,并不知道他将要说些什么。

反倒是妙色听了之后,微微一眨眼,开口笑道:“想必这事只关乎你们二人,那么我便回避了,知远,你可要好好的跟小猜说哦!”说罢,妙色轻移莲步,就想要推门而出。

可是卓知远却用一句话留下了她:“妙色姐姐,你莫要离开,这件事你也一并听听罢。”说着话,还分出一缕禅念,对妙色传音说:“妙色姐姐,这件事事关重大,我怕小猜承受不了,但是不说也不行,不能再如此拖延下去了。你且在一旁,替我照顾小猜,若是小猜难以承受,恐怕还需要你留在她的身旁照顾她。”

听到卓知远的传音,妙色心中产生些许的疑惑,但是却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轻轻一笑:“既是我也能听,那么我便不走了。”说着话,伸出双手,口中默念了几句真言,便在这间屋子周围布下了一个禁制,除非有修持超过妙色之人,否则是不可能有人能够听到他们的谈话的。

月小猜这时候终于开口了:“知远哥哥,你想跟我说什么?是想告诉我,我并非父亲的亲生骨血么?”

卓知远闻言倒是一愣,没想到月小猜早就知道了这一点。随即点了点头:“这只是其中一条,你怎地早就知道了么?”

月小猜点了点头:“父亲从未隐瞒过我,一直都告诉小猜,我并非他的亲生骨肉,只是却不曾告诉我,我的亲生父母是何人。知远哥哥,你是想告诉我,我的亲生父母是谁么?”

卓知远缓缓的摇了摇头:“我也不知你的亲生父母究竟是谁,就连皇上也并不知晓,恐怕这只有月仲奕知道了。我想告诉你的是,月仲奕本是我的亲生父亲!”

这话一说,非但是月小猜,就连妙色也顿时就愣在了当场。两女几乎是同时惊呼出声:“什么?父亲(月仲奕)是你的亲生父亲?”

卓知远缓缓的点了点头:“是的,这件事是我在三年前从清源山上下来的时候得知的。莫询师父将一切都告诉了我。”

“那你…你是想说你和我…?”月小猜花容失色,显然有些难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一恍惚间,她和卓知远居然就成了兄妹的关系,虽然并无血缘之亲,但是在名义上却是真正的兄妹。

卓知远看到月小猜的反应,开始有些后悔,觉得自己大概并不该将这件事告诉月小猜了。月小猜连这似乎都有些难以承受,就更别说卓知远一会儿还要告诉她,自己迟早要杀了月仲奕了。

但是,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似乎不往下说都不可能了。

稍稍的停顿了一下,卓知远终于又开口说道:“我和你并非亲兄妹,我所要说的,也并非你所想的那件事。这其中有很长的渊源,小猜,你若是能够承受,我便将所有的一切,详细的告知于你。”

听到卓知远这么一说,月小猜似乎轻松了不少,似乎,她所在意的,更多的是卓知远和她之间的关系,而至于卓知远是否月仲奕的亲子,她却是并不在乎的。

“嗯,知远哥哥,你说,小猜只要能和知远哥哥在一起,其他都无甚要紧。”

无甚要紧!那是你还不曾知道我和月仲奕之间的仇恨!——卓知远默默的想着,开始考虑,究竟要如何跟月小猜和盘托出。

.

.

第二百七七回【和盘托出】

第二百七七回【和盘托出】

..

最终卓知远决定从头讲起。从月仲奕的布局讲起,最后才说到自己跟月仲奕的仇恨。

在整个叙述的过程中,卓知远也感觉到一阵阵的恍惚,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段叙述里的两个最为主要的人物都不该是父子的关系,而更像是一个处心积虑的老贼,以及他豢养的某个孤儿。

等到将整个过程都叙述完毕之后,妙色和月小猜的眉头已经紧紧的皱了起来。

“知远哥哥你是说,你从小到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爹爹布下的一个大局?爹爹也太残忍了吧?居然让自己亲生的儿子入局,害得你受了这么多的苦。”

听到月小猜天真的话语,看着她脸上不加掩饰的难过,卓知远忍不住反过来为她感觉到心疼了。他不知道,自己将要说出最后那句最重要的话,会给月小猜带来什么样子的凡响。

“这些其实都不重要了,如果单单只是如此,我和月仲奕之间也不会有如此之大的隔阂,毕竟,我是他和母亲生的,就当把这条命还给他,也无妨。”卓知远一步一步的接近了最后那句自己想要告诉月小猜的话。

妙色却终于忍不住开了口:“知远。你…”其实妙色早就体察出很大的不对劲了,因为在她看来,卓知远本不是那种会纠结不清之人,能让卓知远一直保持平静的姿态用“月仲奕”三个字来称呼自己的父亲,想必绝非月仲奕布了个局让卓知远受尽苦楚能达到的效果。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局,其实很显然,既然月仲奕布了个如此之深的局,那么在卓知远真正面对生死存亡的时候,他必然有方法可以救下卓知远,以一个十多二十年前就进入了第七层末那识境地的高手而言,这种事情根本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就还有什么是卓知远一直隐而不谈的,难道说,他的母亲…?

妙色有些不敢继续往下想了…她很清楚,如果真的是她所想的那件事,那么卓知远势必永远都无法原谅月仲奕,而这对本就除了血缘而没有半点感情的父子,恐怕终有一日要刀兵相见,月小猜夹在中间就特别难做了。

一想到这些,妙色立刻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很明显,卓知远之所以要选择在这样的时刻对月小猜明言一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这一瞬间,妙色突然无比的心疼月小猜,也终于明白了卓知远为何要传音给自己的缘故。

“小猜,我最后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你必须答应我。无论听到了什么,你都要稳定住心神,好么?”说着话,卓知远看了妙色一眼,妙色心领神会,移动两个身位,站在月小猜身后,随时准备将自己的真气渡到月小猜的体内。

月小猜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紧紧的盯着卓知远,最终点了点头道:“知远哥哥,我做好准备了,你说罢。”

卓知远也点点头,缓缓开口:“我原本或许并非什么修炼天才,之所以我可以达到天生眼识圆满的境地,是因为在陈家村抚养我长大的陈老头,六年以来每晚都坚持将他所修炼的【嫁衣神诀】渡到我的体内,而当陈老头终于死了之后,他的一缕禅念,也随着【嫁衣神诀】附着在了我的身上。在清源山我和老贼秃非恩最后那一战的时候,陈老头告诉我,我的母亲。也便是月仲奕唯一的夫人,的确死于月仲奕之手。月仲奕,亲手杀死了我的母亲。”

一听到这句话,妙色心中咯噔一声,心道果然如此。

而月小猜,则直接双目呆滞,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还算好,月小猜的反应比卓知远所料想的要好得多,至少禅心未乱,还保持了相对比较正常的态势,只是陡闻骇人的消息,一时之间有些失神罢了。

妙色当然也能看得出来这一点,也便不需要用真气帮助月小猜度过难关了。

屋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凝固了起来,卓知远再不多说一言,妙色更是什么都不说,而月小猜,则是根本说不出半句话来。

这个沉默的态势,必须由月小猜来打破!

好半晌之后,月小猜终于缓缓回过神来,口中喃喃的说道:“知远哥哥,你确信陈老头的话么?他不会骗你么?”

卓知远缓缓的摇着头:“我也曾经这般想过,可是,三年前当我从昏睡之中醒来,去后院见月仲奕的时候,我便也是想要问个明白…”

“爹爹亲口承认了么?”月小猜急忙追问到。

卓知远再度摇头:“我根本就没有见到月仲奕!他在我醒来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西京,他现在还在西南偏隅,做着他自己的事情!”

月小猜立刻就使劲儿的摇着头:“不可能。爹爹一直都在家里,只是这三年来,他一直都在闭关而已。”

卓知远缓缓的将自己跟虞江的会面,以及虞江告诉他的一切都跟月小猜以及妙色说了一遍,只是隐去了月仲奕正率领一帮修禅之人跟欲界第六天的军团对敌的事情。

“你是说,这三年里,那个爹爹是假的?”

卓知远点了点头:“他只不过是皇上造出来的一个人罢了。”

“不行,我要去问问爹爹!”月小猜当即转身,立刻就打算去后院月仲奕闭关之处寻找他。

卓知远并没有阻拦,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小猜,你稍待片刻,我说完话你再去行么?”

月小猜停下了脚步,扭脸看着卓知远,眼中说不出的复杂,这很正常,遇到这样的事情,漫说月小猜一个没什么历练的小丫头,即便是如同妙色,也会有一种十分无语的感觉。

“虽然我没见到月仲奕,但是月仲奕却留下了一封书信,告知于我,母亲,的确死在他的手里。在信里。他坦然承认母亲的确是他亲手所杀。并且告诉我,让我勤加修炼,终有一日,便是我…便是我和他…这对父子兵戎相见之刻。只是让我有些不解的是,他留下了一张地图,那张地图上描绘了七宝妙树剩余六棵宝树的藏匿地点,他让我在他回来之前修炼到第七层末那识的修持,然后借助七宝妙树至少达到第七层末那识的第七镜大千世镜的境地,只有这样,才配和他公平一战。”

听完这话,月小猜身子一软。妙色赶忙冲上前去,扶住了月小猜。

月小猜的双眼之中暗淡无光,口中喃喃说道:“爹爹也想跟你为敌么?他为何非要如此呢?难道他杀了你母亲还不够,还要将你也杀了不成?”

妙色紧皱着眉头,看着卓知远,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目光中有少许的埋怨,似乎她觉得卓知远不该将这些都告诉月小猜。但是,她也知道,卓知远也是迫于无奈,现在说,总比以后让月小猜直接面对卓知远和月仲奕拔剑相向的好。

卓知远看得出来妙色眼神之中的含义,不由得摇头苦笑道:“小猜,你现在还想去问那人么?又或者说,那人根本便不是一个真正的人,只不过是皇上用他一部分修持换来的幻影而已。”

月小猜突然抬起头,眼睛直愣愣的看着卓知远,似乎想从卓知远的眼睛里看出些什么。可是,卓知远的双眼只是和往常一般,如果说有点儿不一样的,那也是对于月小猜的疼惜之情而已。

“知远哥哥,你能不能告诉我,你是不是等到爹爹回来之后,就会跟他一决生死?”月小猜几乎咬碎了一口贝齿,挣扎着问出了这句话。

卓知远缓缓的点了点头:“如果月仲奕无法给我一个合理的答案,告诉我他为何要杀死我的母亲,我是一定要替我母亲报仇的!”

“可是,爹爹也是你的爹爹啊!”月小猜似乎还多少有点儿希冀。

卓知远惨笑了一声:“爹爹!呵呵,这个称呼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陌生了。那么我的娘亲呢?她为何就要死在自己丈夫的手中?而我,又为何从一出生就成为我…爹爹…的一枚棋子,他又何尝真正的将我视为他的儿子?对我而言,这样的爹爹,还不如一个普通人来的亲切,就更别说陈老头或者我的师父了。甚至于,他连莫询师父在我心中的地位都比不上。你何曾见过一个狠心到能将自己亲生儿子的母亲亲手杀死的父亲?又何曾见到一个将自己刚出生的儿子丢给别人抚养,而后利用这个儿子去帮其实现一个宏大的抱负的父亲?诚然。对于天下人而言,他是一个好太师,对于大胤皇朝当今的圣上而言,他是一个好臣子,对于千千万万的大胤皇朝军士而言,他是一个好元帅…或许,他对于你也是一名好父亲。只是,他对于我,却还不如一个普通的路人,更何况,他还亲手杀死了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的母亲?小猜,我与你说这些,是为了告诉你,你我之间永远都横亘着这样的一个问题,他是你的好爹爹,却是我将来必将手刃的仇人!”

一席话,月小猜彻底呆住了,就连妙色,也觉得卓知远这番话说的太重,几乎忍不住要开口喝止卓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