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厚没耐心等他,自己把信夺了过来,睁大眼睛,激动道:“阿深,这信上说小澄儿怀孕了,你要当爹了!这是大喜事啊!”

朱翊深木然地转头看他,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以后,忽然掉头就走。

“喂,你去哪里?”朱载厚一把拉住他。

“收拾东西,回去。”朱翊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他内心按压的情绪一下子如山洪般爆发出来,双手掐着朱载厚的肩膀:“我要做爹了!我要做爹了!”他一直重复着,脸上挂着犹如孩子般爽朗的笑容。

朱载厚从来没见他如此大喜的样子,被他摇得差点散架:“我说,你就算要回去,也不能赶在这个时候。还有一堆事情没有处理,这烂摊子你准备丢给谁?”

“萧祐,我将萧祐留在这里,我明天,不,现在就回去。我一刻都等不及了!”朱翊深自说自话,根本不管朱载厚在说什么,调了个头,又往阿古拉那些人走去。

片刻之后,那边的人群就传出欢呼声,好像是朱翊深把自己要当爹的事情当众公布了。将士们把他抬起来,高高地抛上天空,为了向他道喜,也为了今日来之不易的胜利。

朱载厚远远地看着那些人,忽然觉得徐邝也没那么讨厌了。人生须臾,开心的事寥寥可数,不开心的事何必耿耿于怀,记一辈子。这做人的境界,还是他的侄儿高一些。

第144章

若澄这几日不停地收到宫里的赏赐, 尤以方玉珠赐下的最多。她借口身体不适拖延了几日,明日还是得进宫去谢恩。方玉珠怀孕之后,宫中的风向也随之一变,京中的贵妇人争先恐后地巴结这位未来的皇长子之母, 连沈如锦也不得不跟平国公夫人进宫去探望她。

如今敢不给方玉珠面子的,也只有若澄了。

若澄知道子嗣于皇家而言是十分敏感的事,她如今是晋王妃,一举一动都会引人猜测朱翊深的立场。加上她自己有孕, 月份还浅, 不敢随意让孩子涉险。但方玉珠举动频频,她也不能无动于衷, 需进宫一趟。

她沐浴完坐在暖炕上,天气已经很热了, 房间的窗户开着,徐徐微风吹进来,还夹带着白日未散的热气和馥郁的茉莉花香气。若澄手中拿着朱翊深当年送她的鸡血石玉佩,怔然失神。上次她写信到开平卫,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朱翊深却没有给她回信。他以往虽然吝啬字词, 但也不至于音讯全无。

唯一的解释便是前方的战局实在太严峻,他根本无暇给她写信。若是开平卫失守,他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吗…

若澄忽感腹中不适, 低声叫道:“素云…”

素云赶紧跑进来, 见若澄捂着肚子, 大惊失色:“王妃,您怎么了?到底哪里不舒服?快来人!”素云大叫,立刻有四五个丫鬟涌进来,但谁都没生过孩子,此方面毫无经验,有的便跑去找赵嬷嬷和李怀恩。

若澄抓着素云的手臂说道:“你跟我去里面看看。”

素云会意,扶着若澄到后面,脱下她的裤子,忽然见了一点红。素云吓得不敢说话,若澄没让声张,扶着她回到床上。素云命丫鬟去倒热水,自己给她换了条裤子。她坐立难安,很快赵嬷嬷和碧云便赶来了。赵嬷嬷问明情况,又看了裤子上的血迹,镇定地说道:“都别慌!头三个月胎不稳,见血是正常的。除了素云和碧云留下照顾,其它人都出去,别打扰王妃休息。”

几人依言照做。这里头最有经验的便是赵嬷嬷,她如此说,她们才松了口气。

其实赵嬷嬷也不知情况的好坏,只是看几个小丫鬟咋咋呼呼的,怕吓到年轻的王妃。她走到门外,招手叫来一个丫鬟,低声道:“快去大门看看大夫来了没有。”她觉得医术最好的还是宫里的太医,但晋王府现在太扎眼了,一点事情就惊动宫里,万一没有大碍,又闹得人仰马翻,必然会被外人说晋王府恃宠生娇。

王爷的身份本就尴尬,还是先让府里的大夫看过再说。好在那个大夫也算圣手,医术精湛。

那头李怀恩听了丫鬟的禀报,连鞋子都没顾上穿好就火烧火燎地跑出了王府。大夫被李怀恩从家里一路拽来王府,老命都跑掉了半条。

“我说李公公,你别着急,我快喘不上气了!”大夫叫道。

李怀恩脚下不停:“王妃都见红了,我怎么不急?!这孩子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等王爷回来,我怎么交代?大夫你再忍忍,马上就要到了。”

这位大夫以前不怎么跑王府,自从诊断出若澄有孕以后,王府上下草木皆兵,他每日要往王府跑三次。女子在怀孕以后,稍微见红也属寻常事,又不是崩血,他大体能猜到是何症状,但没见到若澄以前,也不敢随意下结论,只能跟着李怀恩闷头跑。

到了王府的门口,摇晃的灯笼底下,竟然原地坐着一排士兵,其中还有朱翊深带去开平卫的几个府兵。他们的旁边同样趴着几匹马,人马皆十分疲惫。

李怀恩愣了一下,上前问道:“你们怎么回来了?”

其中一个抬头看李怀恩,一边喝水一边说:“李公公,你可把我们害惨了。王爷知道王妃有孕,从开平卫一路狂奔回来,路上片刻都没停留过。到王府门口,我们都不行了,但王爷已经冲进去了。”

李怀恩惊诧。从他送信出去到现在,不过四五天而已。按照宫中的传信速度,王爷只用了不到两天就回来了?开平卫的战事如何了?王爷擅离职守没关系?

他脑海中闪过很多思绪,但也来不及一一细想,拽着大夫快速入内。

北院之中,若澄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养神。她刚刚只是觉得小腹一热,并没有像来月事时一样的疼痛感。她没怀过孩子,到底有些紧张,整张脸惨白。素云和碧云坐在床边照顾她,频频望向门口,心急如焚。

朱翊深一路跑到若澄的寝室之外,犹豫了一下,还是大步进去。他这两日马不停蹄地奔波,身上有股怪味,头发也很凌乱,下巴上冒了点胡茬,模样狼狈。按理说他应该洗漱修整一番再来,可他实在等不及了,迫切要见到他的妻子和孩子。这一路狂奔,他们竟然比传报开平卫大捷的传信兵还早进了城。

“王爷?”素云和碧云齐声叫道,手中一时忘了动作。

若澄以为自己出现了幻听,也没在意,直到一只温热干燥的手掌贴在她的脸侧,声音轻颤:“澄儿,是我。我回来了。”

她猛地睁开眼睛,看着近在咫尺的男人,尘土满面,胡子邋遢,身上的衣袍满是褶皱。他正凝神望着自己,脸上挂着一个温柔至极的笑容。她伸手触碰他,是真的,不是梦。

若澄眼眶微湿,一下子扑过去搂住他的脖子:“夫君!”

朱翊深也紧紧地抱住她,一遍遍地亲吻她的脸侧和鬓发,不断地重复:“是我,教你受苦了。你怀了我的孩子,我却不在你身边。”

若澄仰头吻他,不让他再自责。为了稳定府中上下的情绪,她的紧张和不安都只敢藏在心里,不敢泄露分毫。现在为她挡风遮雨的大树终于回来了,她这只小鸟找到了可以停靠栖息的地方。

素云和碧云看到他们抱在一起,又欣慰又感动。王爷回来了,她们仿佛也有了主心骨,王妃和腹中的孩子定然会无恙的。

朱翊深贪恋地与若澄缠吻了一会儿,顾忌她的身孕,将她拉开了一些,小心翼翼地问道:“怎么脸色不好?可是哪里不舒服?叫大夫了吗?”

素云连忙说道:“已经去请了。”

“我没事。”若澄低声说道,又用力地抱着他。尽管现在他身上的味道不好闻,胡子还刮得她皮肤生疼,但他的怀抱宽阔温暖,他的气息强壮雄浑,她觉得很有安全感。

这个时候李怀恩跟大夫也赶到了。李怀恩对着朱翊深又哭又笑,万般情绪不知如何表达。最后还是没忘记正事,让大夫赶紧给若澄诊治。朱翊深就坐在旁边看着,眉头紧锁。

大夫诊治完了之后,心想果然跟自己所想一样。他对朱翊深说道:“王爷放心,王妃没有大碍,胎儿也十分平安。只是月份还未到三个月,需小心谨慎,小的再去开几副安胎药。”

朱翊深点头,李怀恩跟着大夫出去。

若澄又赖进他的怀里,伸手摸着他下巴上的胡茬。记忆中他总是衣冠齐整,几乎没有如此不修边幅过。她忽然收起笑容,轻声道:“我本来让他们先不要告诉你。你一定是听到消息,立刻赶回来的吧?开平卫的战事如何了?你离开不要紧吗?”

朱翊深抓着她的小手,都是有身子的人了,那纤细的手腕还跟一拧就要断似的。他轻声细语道:“开平卫大捷,平国公也已经脱困。萧祐和图兰雅把援兵找来了。”

若澄原本还怕朱翊深擅离职守,听他这么说,总算彻底放心:“那你不走了吗?”

“不走了。从此以后,我寸步不离地守着你和孩子。我真的太高兴了,澄儿,我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朱翊深握着她的双手,放在嘴边亲吻,“你给了我圆满的人生。”

若澄忍不住笑,觉得他的人生真是太容易满足了。这种话更像是到了生命尽头,对自己一生的回忆。但能为所爱之人生儿育女,的确是无与伦比的感受。她无法想象,若她不是嫁给眼前这个人,人生会变成怎样。

朱翊深不想让她说太多话,扶她躺下休息。若澄说道:“夫君,这几日宫中赐下很多东西,我明日要进宫谢恩。”

朱翊深未经皇命回京,本来也要进宫向朱正熙解释,便说道:“那正好,明日我同你一起去。”

紫禁城的咸福宫寝殿中,水晶珠帘后面,是一座巨大的床榻,锦裘软枕,香烟袅袅。方玉珠靠在朱正熙的怀里,听他念书。她听得昏昏欲睡,还强打着精神应付。其实她最不耐烦学这些经史子集,但为了迎合朱正熙的兴趣,也只能忍耐。

念完了一段,朱正熙把书放下:“今日就到这里吧。”

“皇上多念念,臣妾和小皇子都爱听。”方玉珠连忙说道。

朱正熙早就知道她没有兴趣,只是为了让她修身养性,不要成天想着与皇后争斗。他不想看见两败俱伤的局面,何况他是真的很看重她腹中的孩子,便说道:“朕明日再来,还要回去处理公务,你先睡吧。”朱正熙说完要下床,方玉珠轻声问道:“皇上不留下吗?”

朱正熙看了她一眼:“九叔他们还在开平卫苦战,朕岂能安睡?”

方玉珠怕惹恼他,不敢再说话。她知道皇帝已经多番让她,可心中还是难过,这个男人当真一点都不喜欢她。他对她有怜惜,有尊重,却独独没有男人对女人的爱。

朱正熙更衣完走出寝殿,到了咸福宫外,京城的守卫来禀报,朱翊深回京了,而且直接去了晋王府。朱正熙面容凝重,同样是为人父,他能理解九叔的心情,但前方战事吃紧,此刻怎能擅离职守,置国家的安危于不顾?然还未等他说话,传信兵又接踵而至,报开平卫大捷,晋王与众将士誓死守住了城池,等到援兵。

所有人皆欢欣鼓舞,朱正熙的脸上也阴转晴,笼罩在心头多日的阴霾总算散去。他心想,九叔定是在开平卫大捷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才比传信兵还早到达。难怪皇爷爷说他是护国的神器,如此艰难的一战,都被他打赢了。

朱正熙高兴地折返,想将这个喜讯与方玉珠分享。刚要进门的时候,却听到里面几个宫女围在一起议论。

“花园里淹死了一只猫,子兰姐姐让人去打捞了。千万别告诉娘娘。”

“死猫可不吉利啊。会不会是有人故意的?”

“我们咸福宫如今是宫中的众矢之的,尤其是坤宁宫那位,巴不得我们娘娘出点事呢。”

朱正熙闻言不悦,欲进去呵斥,刘忠将朱正熙请到旁边:“皇上,几个小宫女的议论而已,您不可当真。”

“皇后乃是国母,岂容他们攀诬?”朱正熙责问道。

“如妃娘娘怀有龙子,宫中上下难免紧张。死猫毕竟不吉利,他们就觉得是有人故意所为。奴一定会好好教训他们,让他们不要乱说。您若是进去,被如妃娘娘听到了,恐怕会乱想。”刘忠恭敬地说道。

朱翊深想了想,干脆拂袖离去。

他走了以后,方玉珠从寝殿里出来,看着门外失神。子兰过来扶着方玉珠:“娘娘,看样子皇上很维护皇后。幸好您没有直接说,否则怕是要惹龙颜大怒。”

方玉珠冷冷地说道:“父亲和舅父说皇上一方面要对付世家大族,却也要倚靠他们,果然不假。他现在能一碗水端平,不过是因为没有踩到他的痛处。他对我和皇后的感情,就像他看待朝中的大臣,只希望我们互相制衡。我早就知道,那件事直接对他说,他未必会信。”

子兰觉得如妃自从被贬过一次以后,行事周虑了许多,不像以前那样鲁莽了。她当然愿意看到这样的转变,在这深宫内苑中,明枪暗箭无数,又有个势大的皇后,她们得小心翼翼的。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子兰问道。

“他不看重我,自然不把我的话当回事。但有个人,他却十分看重。只要事涉那个人,不信不能把皇后牵拉出来。就算这回不能扳道皇后,让苏家受创,皇后的地位也就没那么牢固了。”方玉珠说道。

子兰想了想:“娘娘是说晋王妃?可是晋王可不好对付啊。而且上次若非晋王妃在皇上面前求情…”

“你放心,晋王妃怎么说也救过我一次,我不会害她。何况晋王还打赢了开平卫之战,我不会跟他们作对。我只是要用她…”方玉珠凑到子兰的耳边,仔细叮嘱了一番,子兰连连点头。

第145章

第二日,朱翊深和若澄进宫, 直接去见了朱正熙。

朱正熙一看见朱翊深就面露笑容, 朱翊深却跪在地上:“臣未经皇上允许便私自回京, 还请皇上责罚。”

朱正熙连忙托住他的手肘,扶他起来:“九叔为保护开平卫立下汗马功劳, 朕怎么会怪罪?而且开平卫大捷, 平国公获救, 昂达身死,这些都是九叔的功劳。朕以后依靠九叔的地方还很多。可朕昨日想破了头, 也不知道要赏九叔什么, 九叔可有想要的?”

朱翊深看了身后的若澄一眼, 抱拳道:“实不相瞒, 臣的确有一事相求。”

“九叔但说无妨。”朱正熙马上说道。

这时, 若澄自请去后宫谢恩,有意回避。朱正熙便让刘忠亲自陪同她走一趟,还特许她谢恩不用下跪。朱翊深毕竟是男子,不好随意出入内宫,有刘忠陪着自然放心许多。

等若澄出去以后, 朱翊深才接着说道:“臣请交回京卫的指挥权,离开京城。”

殿内霎时非常安静。朱正熙愕然, 紧张地抓着朱翊深的肩膀:“九叔何出此言?可是对朕或者朝中的大臣有何不满之处?若有, 尽管说出来, 朕一定会尽力解决。朕所以没有即刻封赏,是因为…”

“皇上。”朱翊深平静地说道, “臣必须要离开。”

“九叔…”朱正熙无助地望着他。他虽然对朱翊深有过猜忌,但患难与共的真情战胜了帝王的疑心。他跟朱翊深血脉相连,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朝中大臣在吵嚷着要他自保南迁,而只有这个亲叔叔,毫不犹豫地挡在了他和京城百姓的前面。

朝臣都有自己的考量,自己的立场,最在乎的是利益。而九叔则完全不考虑自己的立场,义无反顾地保护他跟这个国家。朱正熙心中的感激和钦佩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他昨夜辗转反侧,想的最多的是以后怎么对九叔更好,却没想到九叔今日便进宫来请辞。

“是我这个皇帝做的不够,让九叔失望了?”他小心问道。

朱翊深尽量温和地说道:“皇上,您已经是个能独当一面的帝王,而臣这一战,基本消灭了北方的威胁。臣相信,无论是平国公,温都督还是朝堂上的那些后起之秀,先帝留下的老臣,都能够很好地辅佐您。您已经不需要臣了。”

朱正熙嘴唇微微颤抖,忽然一下子抱住朱翊深:“九叔,你别走!谁说我不需要你!父皇不在了,在我心中,你就是最亲近,最疼爱我的人。以前是我不对,我一直觉得你会威胁到皇位,但我以后绝不会那么想了。我改,我一定达到你的要求…”他像个孩子一样哽咽。朱翊深抬手,拍了怕他的背。

“正熙,无论你信不信,我从未想过皇位,也没怪过你有那些想法。我知道做这个皇帝有多不容易,是我自私地把朱家的江山都推到了你的肩上。”

朱正熙原本还强忍着泪水,可听了朱翊深这番话,竟然哭出声来。他这些日子以来的焦虑,胆战心惊还有种种不能为外人道的情绪,一直小心掩埋在心底,渴望有人能懂。

朱翊深任他哭着,继续说道:“开平卫大捷,对国家而言是件好事,但对你来说却未必。民心和朝臣难免有偏向,而知道当年旧事的大臣或许会再做文章。我知道你心地善良,但作为皇帝,有太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很多事也无法控制。只有我离开,你的皇位才能巩固,国家才能安定。我希望,在你心里我永远九叔,而不是敌人。”

“九叔,对不起…”朱正熙泣不成声,头靠在朱翊深的肩膀上,脸上分不清是鼻涕还是泪水。他心里纵然不舍,竭力想将九叔留下,但他也隐约知道九叔去意已定。

朱翊深轻拍他的手臂:“不用难过,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此次开平卫大捷,前方战士之所以能够死守,是知道你这个帝王没有抛弃他们。这也是我下定决心离开的原因之一。正熙,你只要做个好皇帝,我此生便没有任何遗憾。”

“会的,我发誓我一定会做个好皇帝。”朱正熙放开朱翊深,用力擦干眼泪说道。

“最后,我想向你推荐一个人。”

朱正熙点头道:“九叔请说。”

“萧祐虽然得我赏识,一直在王府做事,但我并没有让他有太多的立功机会。我那时就想着,此人稳重忠心,可堪大用,而提拔他的人不应该是不是我。你可以将锦衣卫指挥使之职交给他,只要善加利用,他绝对会有大用。”

“九叔…”朱正熙睁大眼睛,他一直以为九叔那么喜欢萧祐,也会把他一并带走,没想到竟然留下来给自己。他对萧祐的印象自然很好,几次接触都印象深刻。

“我推荐萧祐,并不是全为了你。他的才华和性情,跟我隐居实在是可惜了。虽有千里马,也需伯乐赏识。这只是我的建议,决定还是在你。”

朱正熙郑重地说道:“我都记下了。九叔放心,必不会委屈了萧祐。”

朱翊深想着事情都说完了,只需等若澄回来。他跟朱正熙今生最好的结局,大概便是如此了。这也是他能为之做的最后一件事,算是弥补了上辈子杀了他的愧疚。在皇权斗争中,成王败寇,本没有对错。可他前生从来没有好好地认清过一个人,一件事,从而导致了最后的结局。

一个小太监走到殿内,在朱正熙耳边严肃地说了几句,朱正熙皱眉:“有这种事?”

太监点头,不敢多言,恭敬地站在一旁,等朱正熙决断。

朱正熙对朱翊深道:“九叔,我们去咸福宫看看吧。”

若澄离开乾清宫,犹豫了一下,还是先去最近的坤宁宫谢恩。没想到两宫太后,方玉珠都在坤宁宫里面,好像事先知道她要来,故意聚在一起,省得她多走动。几个人对她的态度都十分友好,尤其是方玉珠,若澄谢恩之后,方玉珠还邀若澄去咸福宫坐一坐。

若澄推辞不去,方玉珠说道:“皇上总嫌弃我学问不够精神,近来恰好从姚老板那里得了几幅字画,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评鉴,你来帮我看看可好?不会耽误太长时间的。”

徐太后也说道:“晋王妃不如多教教她,对她腹中的孩子也是好的。她这愚钝的性子,若有皇后半分,也不用哀家如此操心。”

方玉珠面有愧色,苏见微也微微低头。徐太后这字里行间虽在夸苏见微,但感情的亲疏却也能听得出来。

太后都亲自发话了,若澄只能跟方玉珠走一趟。何况这次进宫,总觉得方玉珠变得内敛了不少,也不知道她葫芦里卖什么药。

到了咸福宫,方玉珠不断提醒若澄注意脚下,大殿之中陈设都是选用上好的花梨木,而且有股木头的清香之气。方玉珠让若澄随意坐,若澄便挑了张普通的椅子坐下。

椅子附近有个多宝阁,上面摆放着瓷器,玉器,珊瑚和一些叫不出名字古玩珍品。多宝阁前面放置一张桌案,上头摆着琳琅的文房器具,模样都十分精细,却没什么使用的痕迹。方玉珠让子兰把卷轴放到桌子上,对若澄说道:“哎,你也知道我不擅长这些,全是为了迎合皇上的喜好。有时想跟他说些琴棋书画,又怕自己说不好。你来看看。”

若澄走到书案边,方玉珠将一卷轴打开。书桌上传来松墨的阵阵清香,若澄扭头看去,一方烟台,里头有未干的一滩墨迹,墨棒就架在边沿上。她问道:“娘娘这松墨是何处得来的?”

方玉珠道:“这是湖州的贡品,我向皇后娘娘讨来的,有何不对?”

若澄揉了揉额头:“湖州的墨香应该淡而易散,这墨棒里头可是掺杂了别的香料?香味过于浓郁,臣妇闻不习惯。”

方玉珠连忙叫子兰将砚台移走,又扶她坐下:“听他们说你对气味敏感,果然是真的。我每日使用,也没觉得有什么不适。为了以防万一,还是让刘忠叫个太医来看看,出了事我可担待不起。”

若澄还来不及阻止,方玉珠已经走到门边,吩咐宫女。若澄的目光又回到桌案上,微微皱眉。那香气其实也就是宫中常用的香料,她不喜欢用,因此闻不惯,宫中的人可能也觉得没什么。何况在墨中加金粉和香料也是时下文人常用的做法。

可她听方玉珠说是从皇后那里拿的,还是起了疑心。如果这香料里面加了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呢?

刘忠听说要去请太医,顿时吓得不轻,自己亲自跑去太医院,还派了人去乾清宫禀报。太医来给若澄诊治,朱正熙和朱翊深很快也赶来了咸福宫。

朱翊深径自走到若澄面前,蹲下身子,问道:“澄儿,怎么回事?”

“突然有些不舒服,没事的。”若澄握着他的手说道。

朱翊深锐利的目光看向立在一旁的方玉珠,方玉珠连忙往后退了两步,躲在朱正熙的身后:“我什么都没做!”

朱正熙也询问了子兰,知道是若澄闻不惯宫中的香料,就命人把窗户都打开通风,还把屋里的香炉给搬走了。

若澄觉得因自己一点点小事,如此兴师动众,实在是不好意思。

太医诊断完,对皇帝说道:“晋王妃只是身子虚弱,并无大碍。为了安全起见,还是不要接触那些令她不适的东西为上。”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朱正熙看了一眼身旁的方玉珠,方玉珠立刻摇了摇头,以示自己什么都没做。她也有身孕,不会拿这个孩子涉险。何况那么多宫女太监在场,她真要做什么,也不会这么明目张胆。

朱翊深带着若澄告辞。方玉珠没动手脚最好,若是敢动手脚,他离开之前也不会让她方家好过。朱正熙对朱翊深说道:“朕还是希望九叔再考虑考虑。”

朱翊深象征性地点了下头,就拥着若澄走了。

回去的马车上,朱翊深对若澄问长问短,心中还是不放心。若澄笑道:“如妃娘娘真的没做什么,她本来要我帮忙看字画,是那墨里的香气让我觉得不适。你都跟皇上说了吗?”

“嗯,说过了,皇上一直挽留。还是等到皇叔和萧祐他们回来,我们再离开。”

若澄点了点头:“都等了这么久,也不急在这一会儿。不过,你能不能弄到湖州的贡墨?”她还在介怀刚才的事,希望这一切只是她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