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故人相见

月阙走后不到一个月,如谢涵白预料的,西海都督许南云拥戴流放西海的废太子凤珣为帝,起兵作乱。肇兴帝宗政凤璘立刻调遣了北疆都督原月阙带着一万兵马火速入京,与杜家二公子率领的五万兵马汇合,由月阙担任征西大将军,西去讨伐叛逆。

内乱兴起,百姓惶惶,渡白山却仍旧一片平静无波,星罗阵将将修好,月筝每日指点工匠们在山间点缀树木花草,似乎对外面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秋来日短,夕辉洒遍山谷也不见月筝回来,香兰拿了一件披风循着山路来找,果然见无人缓坡的一片枯草地上,小姐抱着双膝默默看山下接近收割的黄灿灿田原。落日的余辉照在小姐身上,或许是她遥望远方的寂寥神色,又或许是她身旁的枯草凄凄,如此娇美的姑娘看上去莫名让人生怜。

香兰走过去为她披上披风,她已经非常了解月筝了,经历了那场变故后,她越是表现得淡漠无谓,说明越是失望伤心。“在惦记少爷吗?”香兰也在她身边坐下,没话找话。“我听卫皓说了,许南云有勇无谋又刚愎自用,根本不是少爷的对手。”

月筝听了淡淡一笑,许南云不敌月阙,凤珣……就要死了。月阙此刻的心情恐怕和她一样难过,少年的玩伴全都变成了陌生人,还不如陌生人……都变成了仇敌。

她刚才还想起小时候凤珣脸上骄纵又可爱的神情,想起他在她成亲之夜跑来找她,被拒后的伤痛,他的妻子和妾室,他的孩子……她似乎都看到他被流放后的凄楚颓丧,他对父皇的愧疚自责,他对母后的思念伤感……即使是这样的他,也沦为野心的牺牲品,或者说,像他这样已经一无所有的人,凤璘还是不肯放过。不用师父提点,她也想得明白其中奥妙,凤璘暗中派人鼓动许南云拥立凤珣造反,凤珣就算不答应,许南云也不会顾及他的意愿。北疆都督掌管了部分杜家军去西征,分走兵权是小,压制了小杜将军是大,杜家二公子是杜志安最信任的儿子,不用言明的接班人。朝堂上那些见风使舵的臣属立刻会明白皇帝的意思,掂量清楚该依附的山头。

正如当初意气风发的凤珣沦为悲惨的傀儡,对她百般娇宠的那个男人也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帝王。他如今所作的一切,与他父皇当初对他又有何分别?当初他半真半假地说,还不能和她生孩子是怕孩子遭受他当初那样的痛苦孤单,一转眼,他却让别人的孩子遭受生死离别,只怕……败落为寇的那一家人,都难幸免。

还是那种可悲的感受,她并不怨恨责怪他。如果他没成功,如今遭受这一切的便是他自己。她只是觉得心寒……彻骨的心寒。

“回去吧。”月筝站起身,裹紧披风。

仗打了不到一个月,只有满腹痴想的许南云兵败身死,废太子也死于乱军。

战乱平复,又赶上举国丰收,肇兴帝顾念黎民疾苦,减赋大赦,百姓欢呼雀跃,称颂圣上的文治武功,登基不到一年的皇帝俨然已被视为一代英主。接连而来的秋收节举国欢庆,官府也举办了各种庆典,成为翥凤五十年来最隆重的一个秋收佳节。

合家团圆的节日,月筝只有师父一起共度,幸而有香兰和卫皓相伴,也不至太过寂寥。

节后三天便是谢涵白为香兰卫皓选的成婚吉日,婚礼虽然极为简单,卫皓还是守礼把婚讯禀报了凤璘。

凤璘亲自带着赏赐赶到山下却被星罗阵挡住,谢涵白特别高兴,在婚礼上喝了许多酒,任凭卫皓怎么恳求,也不肯告诉他上山之法,更不肯撤掉机关。卫皓无法,在婚房外向着凤璘所在的方向长跪不起,一直跪到天亮。香兰的洞房花烛夜白白虚度,一边因为凤璘被自己出钱出人修的阵法挡在山下而快慰不已,一边又恼火卫皓的愚忠固执。

月筝第二天起的很早,出了房门看见卫皓还直挺挺地跪在院子里,喜服上蒙了薄薄的寒露。香兰一夜无眠,嘴巴翘得天高,骂得累了,蔫蔫白着脸,无精打采。

月筝吸了口气,对夫妻二人说:“你们随我来吧。”

山下停了很多马车,都是凤璘带来的礼物,卫兵和车夫们一夜未睡,都歪歪斜斜地靠坐在地上,只有凤璘马车周围的八个侍卫站了一夜仍旧脊背挺直,神色凛然。月筝看了看马车上未散去的白霜,他又何必如此。斜靠在车前的总管梁岳见月筝三人下山来,满面喜色,隔着车帘说:“皇上,原……小姐和卫统领夫妇来了。”

皇上……月筝的睫毛极其轻微的一颤,立刻撩起车帘出来的男人,五官明明一如往昔般俊美悦目,对他的陌生感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她不得不细看一眼他才能确定。

“筝儿。”凤璘平素波澜不惊的俊脸满是挡不住的喜色,他的呼吸甚至都加快了。她肯来见他,让他有些难以自控的兴奋,她已经没那么生气伤心了吧?

梁岳生怕自己露出惊诧的神情,深深垂下头,这是他第一次看见皇上表现出喜悦和急切。

月筝向后退了半步,拒绝之意让凤璘立刻顿住脚步,眉头瞬间皱拢。但是他什么都没说,她如果对他还是这个态度,无论他说什么,她都听不进去。

想了想,月筝终于还是没有称呼他,只对他深深地福了福,“我这次来,是希望你能给凤珣的妻儿留条生路。”她斟酌了一下用词,这只是她的愿望,对他说了,该怎么做还是看他的决定。

凤璘看着她,还是那样——她根本不抬眼看他。她来见他是为了给凤珣的妻儿求情,她……在怪他杀了凤珣?“这……”他一拉长语调,就显得十分冷漠,“留下他们……”

月筝转身就走,她不再想听他说,他已经拿出皇上的腔调来了,她知道他一定会说:“留下他们等于养虎为患,须得斩草除根。”她已经没什么和他好说的了。

走回小院,谢涵白也已经起来了,负手站在屋檐下,似在欣赏落叶纷纷,见月筝走进来,只微微一笑,并不开口询问。

香兰和卫皓也跟着回来了,车夫侍卫们一趟趟搬运着赏赐。

谢涵白嘴角的笑意更浓了些,月筝去见凤璘关掉了阵法,凤璘也没死皮赖脸地跟回来,这倒让他对皇帝陛下的印象转好一点儿,至少这人还算有些傲骨,也很懂把握时机。此刻他若步步进逼,只能让月筝更加怨怒。

“都送了什么?”谢涵白缓步走到已经堆成一片的赏赐旁饶有兴趣地看。

“先生,你没气节!”香兰对赏赐和赏赐的主人都看不入眼,恨恨地说:“就应该扔在山下,拒不接受!”这时候才虚情假意地来看小姐,早干什么去了?还害得她新婚之夜这么“难忘”!

卫皓看了她一眼,也不回话。香兰的不满他当然明白,但他不能让皇上难堪。

谢涵白对香兰的话不以为忤地笑了笑,“和他怎么讲气节?你踩的地都是人家的。就因为讨厌他,才更该好好享受他给的东西,让他深刻体会肉包子打狗还被狗咬的痛苦。”说着,还挑眉戏谑地看了看抿着嘴不高兴的月筝。月筝沉着脸,她当然知道师父说的狗是谁。

香兰也知道,却冷嗤着瞟卫皓,嫁祸江东地说:“最怕碰见忠心的狗了,傻透腔!明明包子不是喂他的,自己扑上去。”

卫皓和月筝额头的青筋同时跳了跳,香兰和谢涵白却因为这句妙语而自得地哈哈笑。

很快就入了冬,渡白山地处广陵郡,山间草木仍见绿色,月筝闲来抚琴作画消磨时光,渐渐真心喜欢上这些她往日只为博取赞许学习的技艺,颇有进益。

天阴阴的,午后飘起很稀薄的雪花,香兰皱着眉从山下回来,对正在下棋的谢涵白和月筝说:“山下来了两个怪人,既不求见,也不上山,只坐在山脚往山上看。”

谢涵白笑了笑,“什么样的人?”一定是凤璘吃了星罗阵的瘪,找人来破解,他不甚着意地随口问问。

香兰眨了眨眼,想了一下才说:“一个是四十多的中年男人,长得不太好看,却非常有气派。女的……和先生差不多大吧,眉眼不如我家小姐精致,却有一股仙气,右眼角有颗小朱砂痣。”

谢涵白持着棋子的手顿了顿,落下去的时候月筝皱起了眉,师父明显心不在焉,这一子下去就要输了。

“你知道他们是谁吗?”香兰问身边的卫皓,卫皓还是万年不变的面无表情,既不摇头也不点头。

吃过晚饭,天已经黑得浓浓稠稠,雪停了,却起了刺骨的寒风。

谢涵白坐在火炉边默默看门外的夜色,月筝知道他有心事,也不打扰他,暗暗猜测山下的两个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似乎香兰那么几句模棱两可的形容就让师父猜到是谁。

静寂的山间落了薄薄的积雪,踏雪而来的脚步声格外清晰。谢涵白听了,脊背僵了僵,月筝有些惊讶地去看他的表情,谢涵白的眼睛里清辉闪烁,分不清是期待还是烦躁。

来人停在门外,月筝瞪大眼睛去瞧,男人站在女人身后,真的像香兰说的,两个人身上仙气十足,像是不食人间香火。男人表情冷漠,看见谢涵白的时候还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女子却淡淡一笑,声音那么好听:“谢师兄。”

月筝噎了噎,师兄……难道这两个人是师父的同门吗?师父一向不与人交游,也从没提起亲族故友,月筝下意识觉得他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所以突然出现的“师妹”让她极为震惊,就连香兰都张大嘴巴半天合不拢。

一声“谢师兄”让谢涵白的眼神冷了冷,站起身十分客气也很疏远地回应了一句:“原来是韩师兄和蒋……师妹。”

月筝偷偷看了眼师父,他的口气明显是在赌气报复。

韩成锦挑高了门帘,让师妹进屋,两个人不甚见外地坐在火炉边,偏偏怎么看都优雅。香兰赶紧奉上热茶,月筝亲自端给两位师伯。韩成锦赶紧站起来,点首道:“不敢当。”蒋南青也跟着师兄起身,不卑不亢地浅浅向月筝一福。

月筝尴尬,回礼后就想退走,却被蒋南青叫住:“原妃请留步,我师兄妹二人此番受托前来,正是为了娘娘。”

月筝垂下眼,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又不好转身离开。

谢涵白淡淡笑了笑,语气里带着明显的讥诮:“没想到十年没见,师妹破解阵法的本事更加精深,竟然只用了半天就破了我的星罗阵。”

蒋南青挑了挑唇角,“师兄不必妄自菲薄,不过因为你我二人师出同门,我又对你布阵的技巧颇为熟悉才侥幸破解。”她又转眼看月筝,“皇上此举并非挑衅,还请原妃不要误解。”月筝被她冷冷地一声声原妃叫得很不舒坦,又辩驳不得。

“我二人任务已了,这就告辞了。”蒋南青神色平淡,看向谢涵白的时候眼中也无波无澜,“还请谢师兄不要再改动阵法,不然我与韩师兄还得前来叨扰,彼此不便。”

谢涵白还是一副不屑的冷笑神情,“师父一生清高,怎么……二位如此为权贵折腰?”

蒋南青听了,原本向屋外走去的脚步顿了顿,终于还是头也不回地走出屋外,很快融入夜色之中。

韩成锦本想和师妹一起走,听了谢涵白的话却冷着脸等师妹离去才看着他说:“小师弟落入皇帝手中,师妹与我不过是想救他回来。”看谢涵白的眼色更加厌恨,“你即便不打算回雪清谷娶师妹,也该明确拒绝她。这么多年……她一直等你。”

屋里的所有人听了韩成锦的话都重重一颤,谢涵白缓缓站起身,似乎不能相信般喃喃问:“你和她……还没成亲?!”

韩成锦哼了一声,“不知道师妹看上你什么!你根本不懂她!”再懒得多说一句话,韩成锦也快步走出屋子追赶蒋南青。

谢涵白愣愣站在那儿,神色飘忽。

月筝和香兰互看一眼,默默退出,各自回房。

月筝睡不着,总是反复想韩成锦那几句语调平淡的话,轻描淡写却让她当时心都猛烈一痛,他说的是一个女人最美好的十年岁月,蒋师叔一直在等师父?

一夜睡得不安稳,月筝起得非常早,却发现谢涵白已经坐在厅里出神。她走过去,轻轻坐在师父身边,没问,却很希望师父愿意说给她听。

“月筝,为师要离开一阵去处理些私事。”谢涵白叹了口气。

“是去找蒋师叔吗?”月筝忍不住问。

谢涵白顿了一下,坚定地点了点头,“她已经等了我十年……”

月筝看着他,很认真地问:“师父,你去找她,是喜欢她,还是她等了你十年?”如果真心喜欢,又怎么会十年里不闻不问?当初又为何独自离开?如今再想回头,这感情也未必是蒋师叔孜孜求索的了。

谢涵白看着她的眼睛,笑了笑,自嘲且无奈,“韩师兄为人正直善良,一直苦恋南青。我觉得……南青与他成婚一定会比跟着我幸福。我对南青说,想趁年轻多游历体验,不愿早早成亲捆住手脚。我以为……我离开了,她就会选师兄。”一开始不回去,是怕她不忘情,后来……想想见面的时候,她已嫁为人妇,他……不过是她年少时的一场梦。她如果生疏地喊他一声“谢师兄”,他不知道自己会是什么感受,这一避就是十年。

我以为……月筝挑着嘴唇苦涩地一笑,师父并非完人,他也犯了男人很容易犯的错误。一句他以为,就耗费了蒋南青十年的青春。

谢涵白走了,香兰才走进厅来,不断回头看谢涵白离去的背影,显然什么都听到了。“我现在才知道先生为什么会收你为徒了。”香兰瞥了眼月筝,语气笃定。“蒋……小姐也是个死心眼的傻子,和你差不多。”

月筝看了她一眼,用眼神威胁一下,香兰这一打岔,她心里那股翻腾不下的复杂心绪被冲淡很多。

卫皓端了早饭进来,香兰一边摆桌子一边敲山震虎地说:“你主子真是越来越阴险毒辣了,我觉得他叫那两个人来破阵是幌子,把先生勾走才是目的!”香兰看了眼自家小姐,心里忿忿地补一句:看着吧,先生前脚走,后脚人就得来!

第42章 名动琴湖

月筝站在屋檐下看周围淡如水墨的冬日山景,洁白的积雪隐约山间,更像一副雅意十足的画。

卫皓从山路间缓步走来,引着一个有些眼生的人进了小院。月筝看了两眼才认出是凤璘的内廷总管梁岳。梁岳穿着普通,态度恭谨,双手捧着一个锦包。见了月筝,便一板一眼地跪下叩头,颇为庄重地说:“给原小姐请安。”还把包袱举高,捧过头顶。

月筝看着他,淡漠一笑。凤璘反复表示,假以时日后位一定会留给她,所以他的下人不敢称她为妃。“原小姐”这个称呼,从凤璘下人们的嘴里喊出来比昨日蒋师叔坦然自若地叫她原妃更让她难受厌恶。他视为珍宝的后位,对她来说一钱不值,她要的他给不了,他给的她却不想要。

卫皓见站在月筝身后的香兰撇着嘴没有接过梁总管包袱的意思,只好自己捧过来,小心地打开。里面是那件让孙皇后妒恨不已的雪白狐裘,梁岳跪伏在地上,恭声说:“皇上说,他对这条狐裘的看法从未改变。”

月筝疑惑地回想了一下,凤璘曾经戏言:在他心里,配得上这条狐裘的只有她。

她突然笑起来,其他三个人都有些莫名其妙。“拿回去吧,我不要。”月筝冷笑着摇头,睿智如凤璘者,一旦登临极顶也不免陷入帝王的思考方式。他无法想象这世间还有他得不到的女人,无论这个女人经历过什么,无论她曾经如何绝望,只要他表示一下心意,这个女人一定会感激涕零,对他重燃爱意。

陷入后宫佳丽之中的他,把自己的心意看得太重,人人都想要,他肯给就是恩赐。

“原小姐,”月筝的拒绝让梁岳很不安,“皇上并非不想亲自前来,临近新年,朝中千头万绪……”他急于向月筝解释皇上的苦衷。

“嗯。”月筝不耐烦地皱眉,打断了梁岳的话,“你走吧。”她已经不屑于对这个忠于凤璘的下人再说什么了。

梁岳又叩下一个头,“皇上定会在新年庆典过后来探望您的。”

卫皓的眉头也皱起来,知道梁总管这话会让月筝更加厌恨,伸手拉起他,催促道:“我送你下山。”

卫皓的表情让梁岳更加忐忑,走出小院才惴惴地问:“卫统领,我刚才说错了什么吗?”他根本摸不着原小姐的脾气,把事情办糟的话,怎么回去面对皇上?!

卫皓缓步走在前面,淡淡地说:“原小姐并不是皇上的妃嫔。”

梁岳是个聪明人,一听卫皓的话额头就浮起一层冷汗。皇上与原小姐的事,他深知原委,朝夕陪侍皇上身边,原小姐的特殊是显而易见的。他在宫中久了,难免对宫妃的怨怼习以为常,觉得就是因为恩宠稀少,他又想起刚才原小姐那充满讽意的笑声,后悔不迭,还不如只是把话传到!他恨不得搧自己两耳光。

卫皓送梁岳下山,回来便看见香兰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他询问地看着妻子。

香兰冷笑着看他,卫皓在她眼里大多数时候都是凤璘派来的奸细,“小姐打算下山走走。”

“这……不妥!”卫皓立刻斩钉截铁地摇头,谢先生不在,杜家最近因为连遭贬抑而动作频频,绝非小姐出游的好时机。

香兰嗤了一声,“先生不在,去哪儿过年都是咱们三个人,何必死守在山里?干嘛,日夜翘首盼着一代英主前来临幸吗?”脸一沉,“受不起!”

卫皓皱眉,就知道是梁总管那几句话坏事!“香兰。”他恳切地看着妻子,“你先劝小姐多等两天,待我……”

香兰呵呵冷笑,“待你问过你主子是吧?凭什么?想要关住我们小姐,再抓回去关在黑屋里啊!假惺惺地放我们出来干吗?”

卫皓口拙,向来不是她的对手,拧着眉不再争辩。看月筝一脸决绝地从房间里出来,已经换好了外出的行装,绝无劝阻可能,卫皓只得先下山招呼暗卫行动,并传讯给宫里。

临近新年,城市村镇到处都喜气洋洋,赶集卖货的人比平时多了十倍。

月筝本就没有目的,只随意南行,碰见喜欢的城镇就多住几日。新年前后正是客栈生意最好的时候,几乎处处挂着“客满”的牌子,月筝却从没为此而烦恼过,只要她说打算住下,卫皓立刻就会找到最上佳的住所,偌大的客栈只有他们这一队客人。四个暗卫变成随侍,无时不刻地站在她身后,她从没看见他们吃饭喝水,更加不说话。看着客栈门外熙来攘往的人群,再环视厅堂里的寂静肃穆,就连老板和小二都诚惶诚恐地垂手站在她的饭桌边,月筝觉得十分压抑。

在渡白山的时候感觉还不十分明显,再次回到人群中她才深刻地明白,凤璘从来没有放她自由过,只不过换了个更大的牢狱!

时刻警觉的卫皓和四个随从,以及周围埋伏的不知道多少眼线,是保护她不被人暗害,何尝不是在监禁看守她?

如果说原来对凤璘只不过是绝望,此刻真的是无奈又忿恨!他明明什么都清楚,她对他已经死心了,他如今富有四海,美人在抱,根本不缺她一个,两两相忘是最好的结局,他何必这样苦苦相逼!他这样做只能让她越来越恨他!如果他真的这么在乎她,珍惜她,他们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就像师父说的,天之骄子不过是对无法得到的东西不甘放手!

江陵是出名的水城,每到夜晚,琴仙湖上画舫笙歌游舟吟唱,是翥凤南国一等一的风流繁华之地。月筝要夜游琴仙湖,卫皓立刻不知从哪儿找来一艘阔气华贵的双层画舫。月筝站在船头,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师父说的没错,她和凤璘讲不起气节。

那种发不出又咽不下的闷气让月筝就要疯了,“摆琴。”她皱眉吩咐香兰。

夜晚的琴仙湖歌伎名伶、文人雅士云集,月筝弹奏的《云唱》是谢涵白新谱的曲子,月筝本是满心愤懑地抒情之举,没想到一曲终了才发现湖面寂静异常,其他游船上的弦歌都停了,只有《云唱》的回音飘渺地萦绕在灯影摇曳的湖畔。

月筝的画舫上没有点亮灯笼,周围游船上的男女都走到各自船头向这边观望,甚至远处的船只也都聚拢过来,议论赞美之声由窃窃私语变成高声迎奉。月筝有些局促,没想到会引起这样的关注,最靠近的船上灯光极亮,几乎贴上月筝的画舫时也照亮了这边的人。惊叹的抽气声顿时从四周响起,抚出这样仙音的女子竟是这等美貌,这样的惊喜向来是文人雅士甚至花丛艳客最喜欢的,气氛顿时又爆了爆。香兰满面骄傲,卫皓却面沉似水,干脆走过来挡住探看的目光,半请半逼地让月筝进入舫内。

周围便响起连绵地挽留声:“姑娘留步!”

月筝加快脚步,一时发泄竟会引来这样的局面真是让她始料未及。

“原……原月……”突然有人尖声惊叫,卫皓的手都扣在剑柄上,眼风如刀,幸好那人也稳住心神,聪明地住了嘴。

月筝十分意外地去看认出她的人,一艘很花哨的画舫,船头站了几个男女,尖叫的女人手还按着胸口显然心有余悸。月筝辨认了一会儿才认出那一身华丽装扮的竟是笑红仙。卫皓示意船夫把船划过去,月筝冷笑,想来他是要去恐吓笑红仙不要多嘴。

笑红仙慌乱的神色渐渐退去,眉梢渐渐挑起,她的妆有些艳,挑眉笑的时候显得讽意十足。月筝看了心里不痛快,再不理她,进了船室。

月筝的船很快靠上了笑红仙的船,外面众目睽睽,卫皓也不好太显痕迹。笑红仙却傲气十足地高声对卫皓说:“我要见见你们主子!说起来还算我半个恩人。”

她船上的酒客立刻央求道:“红老板请务必带我们也去见见刚才那位姑娘。”

卫皓沉声拒绝:“不行!”

笑红仙对卫皓从来就没有好印象,冷笑一声:“行不行轮不到你说话!原姑娘,见我一见!”

月筝微微一笑,“进来吧。”卫皓的态度让她很不高兴,无论他现在是什么身份,笑红仙说的对,她想见什么人轮不到他做主!

一群人走了进来,笑红仙还没来得及说话,跟着她来的一位年轻公子先急不可待地抢上来:“请姑娘莫嫌冒昧,在下苏泽,平日素喜音律,刚才听闻姑娘天籁琴音三生有幸!”

月筝见他表情坦荡真挚,眉眼俊雅,虽然是随笑红仙来的,倒也不怎么惹人讨厌,淡淡回他一笑。

苏泽见她并不恼怒,很受鼓舞,急切地笑着问:“敢问姑娘刚才所奏何曲?我竟没有听过。”他的口气有些托大,笑红仙怕月筝笑话,连忙解释说:“这位苏公子可是江陵名家之后,我也是费了好大面子才请他前来教授我些曲目。”

月筝想起师父曾经提过,江陵的苏家是琴曲世家,往往一曲谱成,全国传唱。月筝不由多了几分和气,“此曲为家师所作,名为《云唱》。”

苏公子十分激动,眼睛都发了亮,拿出随身的长箫,“云唱,云唱!姑娘,仓促之间我谱得并不完满,请姑娘多加指教。”苏泽爱曲成痴,听了《云唱》灵感泉涌,立刻吹奏出一曲和歌,云唱表现天高云淡,高渺潇逸,苏泽吹得箫曲轻灵活泼,宛如云间飞燕,听得人心意也随之纷飞起伏。月筝被箫声感染,也随之抚起《云唱》,琴音箫曲相合相应竟比刚才还动人心魄。

一曲终了,苏泽兴奋异常,忍不住上前握住月筝的手,“姑娘,我这首就叫《燕语》吧。”

月筝也沉浸在得遇知音的激动中,反复轻念:“燕语……燕语……真是好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