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光不负爱情我不负你上一章:第 13 章
  • 时光不负爱情我不负你下一章:第 15 章

至于此,我已察觉,早晚有一天,他会头也不回推门而去。

我深知自己一直都不是那么幸运的人,投胎技术不够硬,绿茶瓶盖永远只能刮出“谢谢您”,喜欢的人总视我为无物,也不知道努力多久才能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或许人生写到结尾,故事都终将平淡无趣。

可也兴许是平凡了太久,我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见了佟诚。

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地方,一切都未曾变动。他刮胡子的剃须刀,放旧领结的鞋盒,还有窗台上的仙人掌,它的一半已经枯萎了。曾经鲜活的一切依旧鲜活,唯有墙是冷的,我的心是冷的。剥去一层剥落的时光,他仿佛还在这里走动。

醒来时,已是薄暮蒙蒙。阴天,乌云压城城欲摧的黄昏。洗碗机还未停止工作,唱片机传来Itzhak Perlman的提琴声。我抬眼望窗外,晾衣杆上有两片纱帘,以及未来得及收的衣衫。我意识混沌,起身去厨房喝了冰水,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在渐行渐远的时光之间,突然明白了什么叫作“置身事外”。

然后,我推开玻璃门,犹豫再三,抬脚踏进阳台。不知为何,在佟诚离开后的日子里,我硬着头皮鞭策自己保持前行,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每走一步便举步维艰。

我举头望窗外,万人如海,我自孤单。

在某个突如其来的瞬间,我仿佛幡然醒悟—在我因为丁点儿蛛丝马迹便不遗余力向他苦苦逼问的时候;在我因为一点点不足挂齿的琐事而神经发作歇斯底里的时候;在我一次又一次丢弃可怜的自尊,跪在他的脚边摇尾乞怜的时候,我们之间的爱情就已经走向了尾声。他成了我放大镜下的一枚细针,成了空穴来风的一粒微尘……

也是行至故事的末尾,我才终于明白,这世界上的伤感太多,就算我的眼泪落尽,也不过是沧海一粟。

现在的我,过得还不错。

白天上班,傍晚健身,生活规律,偶尔忙得不可开交。我一遍又一遍告诉自己,要接受这世上突如其来的获得与失去—洒了的咖啡、弄丢的钱包、散场的爱人、遗失的挚友……你唯一能做的,无非是让自己活得更茂盛一些,学会为自己遮风挡雨,学会做自己的铜墙铁壁。而那些丢了的,就丢了吧,别再心酸,也别再哭泣。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越来越羡慕那些未经世事的年轻人们,他们天真,热血,喜怒哀乐常言于表,就连犯错都显得坦然又赤诚。他们开心的时候昂首大笑,不开心的时候大不了就痛快地哭一场。

可是我呢?长大的这些年,我学会了精明、聪明,学会了欲拒还迎,学会了逢场作戏,甚至练就了一身披风挂尘、游刃有余的旷世本领,可就在某个万籁俱寂的深夜,当我卸下一身面具与铠甲,这才发现,那种毫无企图的、无须利益置换的坦诚与善良才是成人世界里千载难逢的东西。

与佟诚最最相爱的那段时间里,我们也曾说过一些没头没脑的玩笑话。

我说:“如果未来的某一天,你置身于亲朋的祝福声中,身侧的新娘却不是我,结婚时一定寄给我一张请柬。因为我想摸摸新娘的裙子,然后笑着告诉她,你穿婚纱的样子真丑!”

他轻轻一笑没说话,却用温柔的目光责备了我。

可是时至今日,当他们携手出现在我的面前,千言万语唯有一句说不出口的祝福送上—愿你们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野心勃勃,来势汹汹,一生都犹如困兽之斗。

愿所有在感情道路上披荆斩棘的你,能够继续好好儿地欢呼、落泪,爱是携手一路仁至义尽,行至穷途也望你一生平安喜乐。

行至陌路,忽而领悟—前人旧事一杯酒,令人想念,总比念念不忘的好。

来自3.8维的男朋友

因为爱情,世上所有的错失良机、失之交臂、情非得已,

统统会在你满腔孤勇、披荆斩棘的无畏追逐中跨山跨水、不期而遇。

小艾是春秋十几年的好朋友,一个潇洒地辞掉建筑设计事务所工作,毅然决然做起独立厨子的有志青年。

之所以称他为厨子,是因为他尚未到达厨师的水准,也或许这辈子也都达不到了。

小艾学过建筑,留过长发,唱过歌,写过诗,录过电台,现在是一名独辟蹊径的厨子。他一天做一餐,一餐六份饭,非常巧合地,都被美女学妹们订到了。

原来他是一个胖子,也瘦过,只是现在又胖了。

春秋和小艾算是老相识,小学、中学,有一阵子每天混在一起。那时候年纪小,几个人买瓶果啤还要偷偷摸摸跑到离家挺远的江边才敢打开。

春秋一直喜欢写作,后来成了小有名气的科幻类作家;小艾一直喜欢美食,后来成了“胖”若两人的厨子。

大二上完之后,春秋退学出国深造,两人就很少见面了。而小艾从西安考到厦门,后来又举家搬迁到成都。印象中也草草见过几回,可八成是偶遇,还有一成都是群约。

最郑重的一次见面是在成都宽窄巷背后一家人气火爆的苍蝇小馆,热闹嘈杂,食客来自三教九流。

彼时,春秋还在念大学,课余时间刚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小艾则在学海中没日没夜地苦苦挣扎,画着永远无法令甲方满意的设计图。

那间餐馆叫什么,春秋记不起来了,或许是因为名字过于平庸,“王老幺”、“李老幺”或者“张老幺”,从来就没人弄清楚过;也或许它根本就没有名字,人气和坐标就是它的代号。

那次春秋也不算是专程赴约,她只是趁着暑假去成都和某个素未谋面却相谈甚欢的图书编辑见面。能够和小艾取得联系,也算是歪打正着。

春秋和编辑在宽窄巷尾一家诗人开的小酒吧见面,聊了天南地北,聊了合作事宜。

巷外八百米处的小馆生意兴隆,五点半开门,小艾下午三点赶去排座儿。待春秋五点十分走到店门口的时候,眼前俨然一条长龙,狭窄的人行道被堵得水泄不通。春秋在人群前端找到小艾的身影,手舞足蹈地打了招呼。小艾还没来得及施展他久别重逢的拥抱,只听身后“哗啦”一声响,卷闸门被整个拉起,与此同时,几个身板儿瘦弱的姑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头扎进去,相继占得临街的几个座位。

小艾凭借虚胖的身躯,好不容易抢到靠角落的桌子,他一边扯过卷纸清理油腻腻的矮板凳,一面冲春秋咧开一个很是夸张的笑。他说:“不枉我提前俩小时排队,贵宾级街景座儿。不能预订,一般抢不到,今天全凭运气好。”

春秋呵呵一乐,眼看着一辆卖冰粉儿的三轮车一闪而过,几步颠簸,最终停靠在不远处的街角。她跳着闹着要去买冰粉,还没等小艾吱声便一把拽过环保袋。

待她抱着两只脸大的纸碗出现在小艾面前的时候,菜都已经上齐了。

春秋看着架在矮桌中间的不锈钢麻辣烫罐儿,再看看四周星罗棋布的各式凉菜,仔仔细细数了两遍,一共十一碟。她暗自吞了吞口水止不住感叹:“全都是我爱吃的,艾爷,你这是能看穿我的心思吗?”

“我是看不穿你的心,但能看穿你的胃!春秋,你也太低估我对你的了解了。”小艾淡淡地接过话,伸手从邻桌拿过双一次性筷子掰开两半,用纸巾搓了搓,率先递到给春秋,接着自己才又拿来一双。

其实春秋不知道,哪里是什么看心看胃,小艾又不是透视眼,他不过是将菜单从头到尾点了个遍。

春秋捧着一只麻辣兔头啃得正香,小艾看似随意地问了句:“春秋,你在国外这两年,有人追吗?”

“没有啊,我妈快愁死了!”她皱了皱眉头,丝毫没有停下口中的动作。

“那你看……我追你怎么样?”小艾弱弱地问道。

春秋听罢,当即被呛得眼泪直流,伸手端过小艾的小木屋连灌几口,接着仰天大笑起来。

她说:“别逗了,咱俩可是远隔十万八千里的好基友,埋伏在你身边的那些学姐学妹不好追吗?”

小艾红着脸,端起一碗脑花跟着“呵呵呵”。吃了几口,又犹犹豫豫地放下,刚想把方才只说了半截儿的话给补上,不料没来得及抬头,只听身后一声巨响。

眨眼间的四目相对,紧接着他们不约而同转身去看,恰巧目睹了三岔路口发生的一场交通事故。

自打相识那天开始,小艾一直站在春秋的影子里扮演着“灭火员”的角色。春秋有事儿没事儿就找他的“麻烦”,小艾堂堂七尺好男儿,估计这世界上也只有春秋使唤得动他。

上中学那会儿,冬天早上七点早读,她要他骑车四十分钟到东关买油条和豆浆,夏天的中午就一个半小时休息,她要他跑去南门儿买奶茶。

就因为春秋的一句“I want……”小艾心甘情愿窜遍大街小巷。偶遇小伙伴调侃儿,小艾脸皮薄,面子上过不去,就借口说都是顺路。

一句不经意的“顺路”,引起更深入的调侃—“城北到城西叫顺路?东关到南门儿叫顺路?骗鬼呢!哥们儿,你也就是忽悠忽悠你自己吧。”

小艾钢笔字儿写得好,写过的作业扎眼儿一看都跟艺术品似的,正确率也很高。因此春秋经常借他的作业抄。

考试那段时间,课业很紧卷子很多,小艾写数学的时候春秋抄生物,小艾写物理的时候春秋抄数学。就这么循环往复地抄抄抄,不知不觉便抄完了一整个青春。

有次物理作业,小艾写得有些潦草。晚自习,春秋坐在他隔壁“咯噔咯噔”地啃着一支棒棒糖,与此同时问了他无数个问题:“这个字儿是什么?那个字儿呢?这笔是‘一点儿’还是‘一捺’啊?这是大写的z吗?”

一节课问下来,小艾有些恼火,趁着课间警告春秋。他说:“你就别再问了,反正说了你也听不明白!你老撞我胳膊我怎么好好儿写啊?我不好好写,你拿什么抄啊?我那一笔怎么挽你就跟着怎么挽呗,照猫画虎会吗?”

春秋听罢,持宽容的态度深表理解,她觉得小艾勤勤恳恳赶作业好像也没什么不对的。

结果隔天早上春秋被老师叫去办公室训话,理由是:不写可以,不会也情有可原,但得过且过鬼画符就是错!

春秋被骂得狗血淋头一通,挂着一张哀怨脸回到座位。她狠狠瞪了小艾一眼,随之趴在课桌上号啕大哭。小艾花了两个课间才弄清楚缘由,主动跟春秋道歉,一上来,二话不说先递给了她一大袋塑料袋的可比克和奥利奥。

春秋将脑袋伸进塑料袋仔细翻了一遍,瞬间眉开眼笑,她说:“都是我爱吃的,这次就原谅你了!”

小艾一听,手舞足蹈起来。

中学毕业,他们天各一方。

春秋没出国之前,在西安读新闻。小艾则是在厦门读建筑。

但凡公休三天以上的节假日,小艾保准连夜买张票往西安跑。下了火车,就在春秋大学附近订一间便宜的黑猫旅舍,然后一个电话将她唤出来,带她去回民街转着圈儿地吃早餐、中餐、晚餐以及夜宵。

不仅陪吃陪喝,小艾还发展成了春秋的远程临时取款机。

比如春秋上半月为买零食和喜欢的鞋子一不小心消费过度,小艾便毫无条件地借钱给她作为下半月的生活费;比如春秋半夜三更随口说句想吃粉巷的麻辣烫,小艾一个长途电话帮她把外卖叫到宿舍;最过分就是在肥皂剧里看到异国美食的时候,大街小巷逛遍了哪哪儿都买不到,小艾只好系上围裙自主研发。

小艾也喜欢美食,自然积极到不行。

后来春秋出了国,没人催促小艾开发美食了,可他早已产生了行为惯性,硬是停不下来。他研制出越来越多的拿手菜,一个人吃不完就分给同系的学姐学妹们,学姐要以身相许,学妹要约他出去,小艾屡屡回绝。

没过多久,小艾开始兼职创业,开了间宿舍式厨房,名叫“三餐”。他一周做三次便当,送餐上门,份量有限,配图发文到朋友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慕名而来。

小艾最近一次见春秋,是在七月中。春秋回国参与新书制作,接到小艾的电话,说一群老同学约出去坐坐。

那是几个为数不多的可以聊得轻松的朋友,他们吃了火锅,换了三个场地忆苦思甜。

聚会的末尾只剩下春秋和小艾两个人,将近晚上十点,他俩一鼓作气,将河边新开的几间咖啡馆坐了个遍。

分别的时候,小艾看着不远处的河风拂柳,握了一下春秋的手,有点儿动情地说:“春秋,我真的真的喜欢了你好多年,是不是因为咱俩认识时间太长你没发现?或者,你是不是也有一点点喜欢我?”

春秋本能地望向他,四目相对之间有尴尬的气流划过。她小心翼翼地抽回手,沉默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到了平日里嘻嘻哈哈的常态。

她说:“艾爷,我们一直在分别,从西安到成都,从厦门到欧洲。别人是越走越近,咱俩越离越远。而且认识十几年,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这个人哪,生来一颗躁动的心,就喜欢不切实际的追风的感觉。”

小艾的目光随即黯淡下来。他冲着远处霓虹的方向轻轻叹,是啊,这不就是春秋吗?她从来都喜欢踮脚去够枝头上的苹果,然而自己却是一棵从始至终盘踞在她脚边,春风吹又生的绿草。她不喜欢低头看,所以自己自然而然被忽略。可换句话说,这不就是自己被她深深吸引的原因吗?

如此想来,好像也没什么值得难过的。

就这样,春秋回到布拉格,小艾则不声不响地留在了厦门。

一次深夜的聚会,春秋认识了来自3.8维空间的男孩,他有个和身份一样特别的名字—慕唯。

那天是朋友芃芃婚礼前夜的单身派对,慕唯恰巧也是参与者中的一位。春秋喝到微醺,被慕唯一番“我来自3.8维时空”的言论降服住。

她指着他过分冷静的面孔咯咯笑:“先生,这种搭讪方式未免太老套了!”

慕唯轻轻夺过她的酒杯,眼神温柔地说:“你喝多了。我是认真的。”

派对过后,直到主角和客人们纷纷离场。慕唯拉春秋在吧台旁的皮沙发上坐下来,递给她一杯清水。春秋一脸茫然,正欲开口,没等她发问,慕唯便抢先一步回答说:“因为我是这间酒馆的老板。”

在自己的世界里,春秋每天准时去学校上课,课后在博物馆上班,与同事愉快地聊着八卦,受到来自世界各地游客小小的骚扰,在积着椴树花的广场上为一个个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指路。

在慕唯的世界里,他睡醒去酒馆看人来人往,夜晚习惯蜷缩在浴缸里,房间里一片寂静,月光透过窗帘却怎么都照不亮四下无人的夜。

再平庸不过的日常,来来回回,反反复复。越来越多的孤独占据着独处的时间。突然有一天醒来,他们彼此惊异地发现,身边温柔地坐着另一个人。

不久后的一个凌晨,春秋于梦醒时分接到小艾的越洋电话。他跟她说梦见她有男朋友了,比他矮,短发,挺成熟的。

春秋一惊,张开眼睛,问他:“那你对他说了什么呢?”

小艾沉默了一下,回答说:“我叮嘱那个人,要好好照顾你。”

春秋跟着沉默了。不知怎么了,她的眼前浮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是慕唯。

“睡不着。”

发完这条消息三小时后,春秋成了慕唯的女朋友。

他隔着高高的窗台打了通电话,将辗转难眠的她叫出了公寓楼,问她:“去酒吧还是去我家?”

“想吃越南米粉。”她脱口而出,仰起头,眼巴巴地望着他。

慕唯皱了皱眉头,但还是立马将春秋拎上车,直奔东郊“越南村”的米粉店。一整天没吃东西的春秋,一脸生无可恋的春秋,一直以“矜持”作为人生基本语法的春秋,在一碗热腾腾的螺蛳粉面前现了原形。

她大口嚼着薄荷菜和田螺,感激涕零地道谢。吃了几口又突然停下,抬起头问他:“你怎么不吃?”

慕唯顿了顿,喝了一口茉莉茶,又望着她说:“钱包落在酒馆了,身上只剩下这点儿钱。”

春秋差点儿噎住,吸了吸鼻涕:“哥哥,我身无分文,手无寸铁,你若不嫌弃,我只剩下以身相许了。”

“成交。”慕唯眼睛一亮,瞬间笑开了花。

腾腾雾气里,春秋眯起眼睛,看着杂乱的店铺,然后抓起一大块油条送到慕唯的嘴边,两个人瞬间沉浸在那种蓬松酥软的错觉里……

慕唯来自3.8维世界,这个春秋早就已经知道了,早在芃芃单身派对结束后的那个周末,早在他邀请她去山顶吹风时短暂而热烈地握了握她的手掌的时候。

那之后,她用了整整三个多星期的时间平复自己内心的惊异、不解和疑惑,可终究还是理智满满地说服了自己。

慕唯风度翩翩,神秘而莫测,善于夜间飞行,眼中藏着和别人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而春秋真正相信他的来历,是他坐在餐桌前用目光打开一瓶香槟、切开一块羊排,以及凭空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那天晚上,慕唯带春秋到达自己隐秘的山顶小屋,春秋从窗户向外望,整个山坡散发着淡紫色的静谧的光。

慕唯熬制了好喝的3.8维迷迭香酒,他们一边喝酒一边畅聊世界,后来,他们翻滚着,在浴缸里做了场划破空间的爱。

洗完澡,慕唯用手指点亮蜡烛,整个屋子瞬间暖光四射灯火通明。

春秋抱着猫,向慕唯发问,3.8维到底是怎样的概念?

慕唯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从她手上接过猫,转身将一只苹果塞给她,言语轻巧地打了一个比方。

他对她解释说:“一只蚂蚁在一张纸上行走,它只能向右或向左,向前或向后走。对它来说高与低均无意义,因为蚂蚁是二维空间的认知者。这就是说,第3维的空间是存在的,但没有被蚂蚁所认识。同样,人类所感知的世界是由4维构成的(3个空间维,1个时间维),但人们无法觉察到其他所有的维。根据人类物理学家的看法,还应该有7个维的空间。尽管有这么多的维,但这些维是无法感知的,它们自身卷在了一起,被称为‘压缩的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