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宁氏想了下后说道:“成,不过要早点回来。”

关景铄听到这话,面色有些复杂,不过终于什么都没说。

第133章 看诊

关景铄身体不好,所以他都是坐马车而不是骑马。走到半路关景铄对着宁少明说道:“少明,我有一件事想请你帮忙。”有了上次的事,他不希望侯府的人知道他去找了大夫。他要摆脱侯府的人就得让宁少明给他打掩护。

关景铄与宁少明是死党,别说帮着隐藏一点小事,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他都不皱眉头的。

有了宁少明打掩护,事情自然也就好办了。关景铄从清风书局另外一个门出去了。

关景铄带着和平回到京城,寻问了好久才找着了月瑶说的那个在百草堂坐馆的李大夫。

到了百草堂,药房里的小二一听他是来找李大夫的,立即高声叫着找李大夫的。出来的是一个穿着一身灰扑扑衣裳、长得胖乎乎的、年龄在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此人见着关景铄的时候还在伸懒腰,睡眼惺惺的,瞧着这神态好像是刚睡醒。

和平瞠目结舌:“世…少爷,这就是我们找了半天的大夫?”就这样的大夫也会是医术高超?和平觉得他们少爷一定是被人骗了。

关景铄也是万分诧异,这跟她之前见到的大夫形象有着天囊之别。若不是小二再三确认这就是李大夫,关景铄真认为自己碰到一个神棍了。

和平压低着声音道:“少爷,你是不是被人骗了?”太医都治不好的病,这样一个看着就不像是大夫的人能治好他们家少爷的病?和平不是怀疑,是根本不相信。

关景铄本来还想让人去查查这个李大夫。可是因为小宁氏的作为让他长了一个心眼,放弃去查李大夫而是自己过来找。后来关景铄无比庆幸是自己直接去找的,而不是派人去查。因为没去查侯府内的人也不知道,才能让他顺利见到李大夫,得到了治疗。

月瑶之所以推荐李大夫,是因为这李大夫现在名声不显,但是后来李大夫在灾区研制出治疗瘟疫的法子而名躁天下。只是李大夫医术高超是高超,但是人很傲,性子却非常古怪,而且散漫受不得拘束,看病也随心所欲,看你顺眼可能分文不收,看你不顺眼就是给他万金也不给你看诊。而此人在名扬天下以后死活不进太医院,为了逃避京城的权贵的打扰他连百草堂都不呆了,背着药箱离开京城找不着人。

李大夫上下打量了关景铄一眼:“他们跟你说了没有,找我看诊诊金一百两,医药费另算。”瞧这行为做派就是有钱的公子哥,碰上这样的人不宰真是太亏了。

和平给吓住了,就是在太医院的太医过来看诊也不需要诊金一百两,这完全就是打劫:“你这算…”

和平在关景铄犀利的眼神之下将后面的话给吞回去了。关景铄得了月瑶的提醒,虽然诧异但心地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并没多说废话直接道:“好。”一百两就一百两,若是能将他的病治好,别说一百两就是一千一万两他都愿意出。

李大夫本以为关景铄会怒目以对然后拂袖而去,却没想到竟然这么好说话,李大夫对关景铄的观感稍微好了一点。当下李大夫指着和平道:“你出去,在这里碍了我老人家的眼。”

和平不愿意,关景铄却是道:“你去外面等吧!”连三姑娘说此人性情古怪,还真是古怪得很。若是真的有本事能治好他的病,就是再古怪他也能忍得住。

李大夫等和平走后,给关景铄诊完脉。诊完脉以后看着关景铄的眼神就有些闪烁不定了:“将衣服脱了。”

关景铄啊了一声,看病还要脱衣服,真是没见过。李大夫有些不耐烦地说道:“又不是女人,磨磨唧唧做什么?让你脱就脱,哪里这么多废话。”

关景铄咬了咬牙最终将上衣脱了,脱完以后见着李大夫没在叫他脱倒是松了一口气。若是他还让自己脱,保准甩身走人。

李大夫看着关景铄比牛奶还白皙的皮肤,摇摇头,可真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李大夫好像玩似的,走上前去在关景铄身上几个地方戳了戳,戳完以后又开始摸。若不是关景铄看着他很正经不带一丝猥琐的神情,保准发怒了。

李大夫捣鼓了半天又回到位置上,陷入思索之中。越想眉头皱得越紧了。

关景铄看着李大夫的神情七上八下的,这是什么意思,难道自己得了绝症说快要死了:“大夫,我怎么了?是不是病得很重?”

李大夫正提了笔准备写药方,听了关景铄的话也没回头,只是冷冷地说道:“你没病。”

关景铄啊了一声。没病刚才又是戳又是摸的做什么?当下关景铄又气又恨,难不成此人就是占他便宜。关景铄忍了又忍,最后从身上掏出一百两银票:“大夫,这是你的诊金,请你确认一下。”关景铄打算付了诊金就走人了。

李大夫瞧着关景铄眼里有着气愤,但是这素质还是不错的。至少没开口骂他是庸医。李大夫看了关景铄比较顺眼,态度自然也就好了:“虽然你没病,但是若是再这样下去,不出三年你就得去阎王爷那里报道了。”

关景铄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结结巴巴地说道:“大夫,你不是说我没病。为什么还会说我活不过三年。”

李大夫对于关景铄的表现倒是满意,他是见多了那些人一听到不好的消息就跳起来哇哇叫,甚至还扬言要砸他招牌了。

关景铄努力让自己冷静:“大夫,你刚才可是说了我没有病,而且太医院的太医说我只是身体有些虚,为什么我会活不过三年。”这话明显前后矛盾。若不是百草堂在京城也算小有名气,能在这里坐诊也是有一定信誉的,关景铄肯定认为李大夫是一个神棍。现在他则是需要李大夫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大夫听了不屑:“太医院的太医?”言语之中很是不屑。他对那些太医可是知之甚详。医术不错,但是医德在他们眼里都成狗屁。为医者医德才是重中之重,医者没有医德,高明的医术只会助纣为虐。

关景铄一听这话,越发冷静了:“李大夫,还请你告知刚才你为什么会说我活不过三年?”

李大夫冷嘲道:“你不相信?”

关景铄摇头,这种事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他对自己的身体也清楚,这两年身体越来越差:“不是我不相信,而是大夫你说的匪夷所思。既然我没病为什么我会活不过三年?李大夫,不管是任何人听了这话都想要知道原因。”关景铄的意思很明显,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卯来他是不相信。

李大夫觉得这个小娃娃很有趣:“太医院的太医说你身体很虚,要你好好调养?”太医院的态度不是没有本事,只是都怕担责任。有的时候还不愿意惹事,睁只眼闭只眼也就过去了。可就因为这种态度不知道枉死了多少人。

关景铄连连点头,他这些年换了数个太医都说他身体很虚弱,需要好好的调养。所以这些年他一直在调养,静养。

李大夫笑着说道:“你本身没病,可每天都在人参鹿茸燕窝地进补,须知道是药三分毒,进补多了身体就越来越虚弱。没病也有病了。再这样养三年,肯定要跟阎王爷见面的。”关景铄一进来他就知道关景铄身体很虚弱,把脉是为了确诊,在关景铄身上戳的地方都是穴位,摸的也是几个重要的穴位。这些都证明了关景铄根本没病,只是身体非常虚弱。

关景铄整个人都僵硬了,愣谁被这么一说都得被吓着了。还不要说关景铄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心里也有些担心。。

李大夫言语之中带着讥讽:“这种把戏,我是见多了。”

关景铄手一抖:“把戏?”

李大夫笑着说道:“你既然能带着贴身消息偷偷过来给我瞧病,不是已经起疑有人要来害你了?”

关景铄实诚地摇头:“不是,是有人建议让我来找你,说你可以治好我的病。”

李大夫有些意外。他在京城之中虽然现在也算小有名气,但是仅仅限于在普通百姓这边,他还入不了这些达官贵人眼里。是什么人让这个公子哥偷偷地开让自己看病,不过李大夫显然没兴趣追问此人是谁,反倒认为是关景铄的运气:“能碰到指点你来找我看诊也算是有造化了,若是你再晚上一年过来找我就得一辈子跟药罐子为伍了,若是再晚上两年找上我就是华佗在世也无力回天了。”再有一年,身体的机能完全被破坏了;再有两年五脏六腑都得侵蚀到。到时候神仙难救,最多只能吃药多拖两年。

关景铄霍地抓住李大夫的手:“你,你真的能治好我?”任谁都不想死,他还只有十一岁,人生才刚刚开始,怎么舍得死。

李大夫点头:“你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及早发现,发现得早及时调整过来很容易的。”顿了一下后说道:“当然,前提得看你配不配合了。只要你配合我自然能治好你。若是不配合说再多也无用了。”

关景铄连连点头:“我配合,一定配合。”

等到关景铄拿到李大夫常常的药方单子傻眼了。因为开的不是药方而是食谱,不过上面列的食物都是有剂量的。

李大夫放下毛笔:“你照着我的方子用,一个月后再过来让我瞧瞧,到时候再更改。不过你记住万万不要再人参燕窝不当事地吃了,另外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更是不能吃。”顿了一下后说道:“喝的东西,记得要喝红茶,配着牛奶喝。”牛奶红茶能促进消化,而且还养胃。李大夫也是看出了关景铄肠胃不好,才提的这个建议。

关景铄傻傻地问道:“就这些?”吃这些粗粮就能治好他体虚的病,这也太神奇了。

李大夫甩出一本册子:“单食谱肯定不成,还得不天天躺在床上。看在你这么实诚的份上,我再送你一样东西。每日三餐必须吃方子上列的食物,每日再照着这本册子练习。只要你坚持一年,你的身体就会好的。”

关景铄看着这个册子的封面都缺了一半,外面破破烂烂的但是里面都很整洁干净。关景铄也不知道为什么,鬼使神差地翻开这本图册:“这是武功秘籍?”每天吃粗粮还要练武,这是什么奇怪的治疗法子。

李大夫望着关景铄道:“这本册子一百两。不过若是半年以后你再送回来,我就不收你的银子了。”

关景铄立即从身上又取了一百两银票:“大夫,这个给你。”这其实也是一种人的心态。太医院的太医换了很多次方子,可是换了那么多的方子,最终他身体越来越虚弱。以前还能爬爬山,现在他走路走得多了都有些累。

李大夫治疗的法子虽然怪异,但是民间偏方很多,再加上这些东西都是寻常可见之物,他虽然不是完全相信,但是也想试一试。

李大夫点头:“看在你态度这么好的份上,下次来,我给你优惠。”也不想想,谁喜欢去看大夫呢!

和平在外面等得都不耐烦了,等关景铄一走出来忙说道:“少爷,那大夫怎么说?”

关景铄面色紧绷:“没说什么,你去问问周边的人,看看他们怎么说这李大夫?”关景铄觉得李大夫有些不靠谱,神叨叨的让他有些不相信。不过若是周围的人都说他医术不错,那试试也无妨。

说来说去,关景铄对李大夫还是有些不相信。这哪里是像治病的态度,倒有些像神棍了。

和平立即去问了附近的人,可是问的人都说这个李大夫虽然性子怪异了点,但是医术却是一等一的好。

和平问了七八个人都是这样的回答,和平忍不住嘟囔起来:“难道这个邋遢鬼真有本事。”也不怪人和平说他是邋遢鬼,其他大夫谁不是整整齐齐正正经经的,就这个李大夫怪异得很。

关景铄见这么多人都说李大夫医术好,心里踏实不少。这样的话回去以后就开始李大夫说的去做,这样也许身体真的会变好。

第134章 马成腾上山探访

关景铄回到清风书局的时候,天都已经暗下来了。宁少明等得焦虑不安,担心关景铄遇见什么事了。一见着关景铄当下叫道:“你到底去做什么了?怎么现在才回来?你再不会来我就要通知侯府去找人了。”两人自小一起长大,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关景铄想装成轻松的模样也装不成,李大夫的话加上月瑶之前说让他对小宁氏起了疑心。可是这话是万万不能说出口的。因为小宁氏不仅仅是他的后母,还是宁少明的嫡亲姨母,宁国公与小宁氏瑟吉欧同胞兄妹。而且在没有任何证据情况下,更是不能乱说。只是到现在,关景铄不由起了提防之心。

回到府邸,关景铄望着小宁氏心里翻江倒海。从情感上来讲,他到现在还是不愿意相信小宁氏会害他,他不相信自己身体的喘弱是姨母害的。但是理智告诉他,这件事十有八九与姨母脱不了干系。因为李大夫没有骗他的必要。

小宁氏敏锐地感觉到了关景铄心里藏了事:“铄儿怎么了?是不是在外面碰到什么事?”

关景铄眼皮一跳,不过他也没否认,言语之中有些沮丧:“回母亲,今日在清风书局碰到先生,很多问题都回答不上,先生说我夜郎自大。”用这个当理由,决计不会有事的。

小宁氏莞尔一笑:“先生的话你也不要太放在心上,你这两天身体才好一些要注意身体。大夫也说了你要静养不能劳神,身体是最重要的,你那些书暂时也别看了,等身体好了再说。”其实像他们这样的人家,学得好学不好有什么妨碍的。更不要说关景铄是世子,一辈子荣华富贵。

关景铄没有应承:“母亲,我会注意的。”

小宁氏知道关景铄心思重,对学业看得又重,所以也没起什么疑心,只是吩咐人认真照顾关景铄。

晚膳的时候关景铄看着桌子上每道菜都是精巧细致,还有每日三次的补品,关景铄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笑了起来。李大夫开的方子上面的东西与他每日用的东西一个天一个地。

和平听着关景铄那笑声,渗得慌。

关景铄想了一个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找了永定侯:“爹,我想去桃花庄子上住一段时间。”关景铄说的桃花庄子是永定侯府的别院,那庄子上有温泉。他每年冬天也都去庄子上,桃花庄子上的管事是侯府的老仆,不可能被小宁氏收买。正好可以为他所用。

永定侯的后院美妾不少,儿女也很多,光儿子就有九个。不过儿子他最疼爱的是关景铄,关景铄不仅是他最爱的妻子生的,而且本身才华洋溢,优秀到永定侯都以有关景铄这个儿子为荣。只是儿子体弱多病,这也让他一直担心:“烁儿,怎么好好的要去庄子上了?”关景铄因为身体弱,每年冬天都会去庄子上泡温泉。只是之前都是年后去,到春后才回来。现在说去不能不让永定侯疑惑。

关景铄苦笑道:“爹,这次生病身体又变差了许多。出去都感觉冷,桃花庄子比京城要暖和,我想去那里避避寒。”

永定侯微微叹气,儿子身体弱这是他最为忧心的事:“你想去就去。爹听说江南有一个名医,准备派人去请他,若是找到就请他来给你治病,爹一定能将你的病治好。”关景铄会因为月瑶的话怀疑小宁氏,但是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却是万分的信赖。关景铄自小在永定侯身边长大,由着永定侯亲自教导。当然,也因为永定侯的疼爱,关景铄的地位固若磐石。

永定侯并不喜欢小宁氏,关景铄的亲娘宁氏才貌双全,与永定侯琴瑟和弦。而小宁氏不仅样貌比不上小宁氏逊色,又因为是庶出的身份受的教育有限,与文采风流的永定侯并没有太多的语言。小宁氏地位的稳固以来是关景铄的尊敬,二来也是因为她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做倚靠。

关景铄想了下后说道:“爹,上次去街上买东西的时候,差点被人冲撞了。爹,我想找两个稳妥的人在身边。”关景铄这是在向永定侯要保镖,这样就有人保全他了。

永定侯倒是没想到关景铄这次竟然主动要人。也不是说永定侯就忽略了嫡长子的安危,而是关景铄很少出门,也不喜欢很多人跟着,出门一般都只带着小厮。永定侯对于儿子的要求很爽快就答应了:“让张全跟张岩跟在你身边,他们两个人身手不错。”顿了下后永定侯问道:“烁儿,你是不是有什么事?”

关景铄摇头道:“爹,没什么事。若是可以,我准备就去山庄上,爹你看可好?”

永定侯虽然心里有疑惑,但是却没拒绝儿子:“若是有什么事,就让人送信给我。”也不知道老天为什么这么残忍,最疼爱的儿子身体这么喘弱,其他儿子身体倒是好,可惜资质太平庸了。

其实也不是永定侯其他儿子太平庸,而是关景铄太聪慧,衬得他的弟弟都成渣渣了。

和平知道关景铄要去桃花庄子上,非常诧异:“世子爷,为什么要去山庄上?”和平本能地怀疑跟昨天去看的大夫有关系。

关景铄看着和平,过了好一会后说道:“李大夫给我开了一道方子,在府邸不方面用。去桃花庄子上,行事方便。”侯府面上看似繁花似锦,可是内里的勾心斗角就没停歇过。只是因为爹疼他,还有母亲的爱护他才一直安然无事。可现在才知道,他以为的安然无事都是假的,现在侯府只有他爹能信得过。不是关景铄信不过他爹,只是李大夫的方子开得太奇怪了,关景铄怕他爹不相信,到时候组织他。关景铄认为这些都是平常的吃食,到庄子上依照李大夫说的去做,一个月后若是有效果,到时候再将这件事和盘给他爹托出。

和平小心地说道:“世子爷,那疯疯癫癫的大夫能信吗?”和平越想越觉得那李大夫太怪异了,不大科考。

关景铄笑道:“有什么信不过的,当时我们不是问了很多人,都说他的医术很高。也许他就将我的身体治好了呢!”

和平还是不放心:“世子爷,要不要再让其他的大夫检查一下这个大夫的药方?”他是世子爷身边的人,真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子爷能安好对他也是好事。

关景铄摇头:“不需要。”

在昭华寺内,红衣听到花蕾说月瑶去听玄天大师讲经并且还被玄天大师单独召见,红衣眼睛都直了:“花蕾,这可不能打诳语。”多少人想见玄天大师都求而不得,三姑娘何德何能能让玄天大师召见。

花蕾很自傲地说道:“寺院的师父都知道,而且玄天大师还说我们姑娘与佛有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后面这句话是花蕾加上去的。花蕾觉得让人知道玄天大师说她姑娘有福气,以前的那些坏影响会消散一些。

红衣本能地不相信,但是花蕾说得信誓旦旦,心沉了又沉。红衣立即将这个小厮告诉月环:“四姑娘,三姑娘去听大师讲经也不带你去,太过分了。”

月环不以为然,她又不喜欢这些经文,这次来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别说月瑶没叫她去,叫了去也只有打瞌睡的份了。

红衣见月环不以为意,当下将这件事会带来的影响跟月环说了一遍:“若是四姑娘得了这个好名声,以后说亲也是极好的。”

月环看了红衣一眼:“你也知道玄天大师不会轻易讲法,三姐能受邀请是因为她精通经文,我对这个又不通难道还死皮赖脸地缠着让三姐带了去。就算缠了去,估计也进不去大殿了。你是不是觉得你家姑娘脸皮太薄了,需要厚一些才好。”月环早就对红衣起了防备之心,这红衣明里暗地地提了不知道多少的事,明显是挑拨离间,这样的人放在身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回去以后得寻个理由打发了去。

红衣低着头,不敢再说了。

月环让红衣出去,脸上露出笑意。她就说,好好的月瑶怎么会跑到山上吃苦受罪,原来为老夫人祈福是假,想要高僧为她消除那些流言是真。这样也好,月瑶处境好对她越有利。

“呼——呼——”狂风呼啸,外面发出震天响地的狂吼声在山林之中不断回荡,如百兽在怒鸣分外的吓人。

月瑶看着窗户都在颤抖:“这山林之间的风可真够吓人的。”京城里的风哪里会这么大。

花蕾连连点头:“这风确实吓人。姑娘,我看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头一次外面响荡起鬼哭狼嚎的声音将花蕾都吓了个半死,第二天一问寺庙的小和尚才知道根本就是外面的风在作祟。

月瑶轻笑:“现在已经十一月底了,再过大半个月就要回去了。不差这点时间了。”月瑶相信大伯父跟莫氏肯定不会让她在山上过年。

正说着,就听到说府邸来人了。这次来的还是管家,送了一些东西过来,不过还是婉转地希望两人回去。

月瑶拒绝回去:“等到了年底我再回去。”在山中的日子很平静,回到连府就没安生日子过。

月环写了一封平安新回去,至于月瑶自然是什么都没有了,连句问安都没有。

莫氏听到月瑶说要到腊月底才回来很不高兴,当下让人将苏姨娘叫来了:“四姑娘回信可有跟你说什么。”

苏姨娘摇头:“夫人,四姑娘给我的信都是报平安,没说其他。”苏姨娘对山上的情况也知道不少,三姑娘并不喜欢自家女儿,还自己住铺了地龙的屋子,她女儿却住在冷冰冰的厢房之内。

刘婆子在旁边犹豫了一下后说道:“夫人,还有一件事,三姑娘身边的丫鬟说三姑娘去听了玄天大师讲经,还单独被玄天大师召见,据说玄天大师说三姑娘与佛有缘,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这件事一旦传扬出去就会清扫了之前三姑娘克父克母的传闻。因为信奉佛教的人都相信,与佛有缘的人都是上辈子做好事,命中带福的。京城之中那些老人很相信这种东西的。

这主要是玄天的名声太响亮了,玄天是天下有名的得道高僧。就是太后想听玄天大师讲解经文也得提前约好,而且是自己去昭华寺内听,而不是宣了人到皇宫。其他普通人想见玄天大师一面都难。

莫氏问道:“四姑娘有跟三姑娘一起去吗?”

刘妈妈摇头道:“夫人,四姑娘没去听玄天大师讲经,只三姑娘一人。”也不知道三姑娘如何手眼通天,竟然能听玄天大师讲佛经。

莫氏听了面色微变:“你说这是不是三姑娘算计好的?”若是知道还有这些事情出来,她肯定不让这个死丫头去山上了。

刘婆子觉得没有那么巧合的事,应该是三姑娘算计的。

连府的人送东西过来的第二天,马府的人也送了东西过来。花蕾又将这件事跟马府的人宣扬了一遍。这么好的事自然不能藏着捏着了,得让众人知道她家姑娘是个有福气的人。

巧兰跟郝妈妈也是昨天听了花蕾才知道,不过这种事情是喜事,听了都很欢喜。若兰得了下面人的话万分诧异:“表妹竟然能得了寺庙的同意去旁听玄天大师讲经?”

若兰知道这件事也是巧合,正好若兰前段时间去国公府看望太夫人,鲁国公府的太夫人好佛法,所以知道了这件事。只是玄天大师这次是对内讲法,京城里再有权势也没进不去,国公府太夫人为此觉得很遗憾。现在听到月瑶去旁听玄天大师讲法,如何不让她惊讶。

送东西过去的婆子说道:“我当时也由此疑问,不过花蕾姑娘说是如空师父帮着姑娘说好话。玄天大师还破格见了表姑娘,据说玄天大师说表姑娘与佛有缘,是个有大福气的人。”

若兰愕然:“与佛有缘?”昭华寺寺里的僧人有钱都买不同,不是如京城这样让人传扬两句福气厚重就真的福气厚重。

那婆子笑着说道:“是,花蕾姑娘说三姑娘经常去昭华寺的藏经阁借书抄写,惊奇的是三姑娘在抄写经书的时候能记住这些经文。不仅如此,三姑娘还能理解得七七八八,所以如空师父觉得表姑娘是有慧根。花蕾还说若不是三姑娘是个女子,怕是都要被度了去。”这个婆子是相信花蕾的话,因为这种事是骗不了人的。

若兰笑道:“真没想到表妹去了寺庙一趟竟然得了佛缘。在山中吃了这么多的苦头也是值得了。”之前的流言蜚语一扫而空,这对月瑶来说是好事。

彩云有些疑惑:“少夫人,这件事是巧合吗?”

若兰摸着自己的肚子一下又陷入了沉思,巧合吗?可也太巧了?但是要算计寺庙的高僧却很难。难就难在这些僧人都是六根清净,不好权势不好利,很难算计到他们。

彩云也觉得这件事不是巧兰:“少夫人,若这件事不是巧合,那表姑娘的城府也太深了。”如果不是巧合,那从有计划地散播自己流言到去寺庙都是表姑娘自己算计的,这也太可怕了。这才是一个九岁的孩子呢!

若兰本能地摇头:“应该是巧合吧!这样的事,是算计不来的。”要得到昭华寺的僧人认同,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月瑶再厉害也不能算计得这么精细。

彩衣想了下点了头:“少夫人,表姑娘抄写一遍经文就能记住,还能理解通透,表姑娘是否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呀?”

若兰笑道:“就算不是过目不忘,这记性也是一等一的。”若兰想着月瑶的事摇头道:“可惜了。”

彩云笑道:“姑娘是可惜表姑娘是个女子?”

若兰点头:“若是个男子,以这样的才华与心计,只要走对了路子将来封侯拜相都有可能。”

彩云笑道:“还是沈家有福气,早早就将表姑娘定了去。”

庄若兰摇头:“沈家未必觉得是福气。姑姑跟姑父不在了,沈家二公子等于是没有了妻族的助力,月瑶再有才学也无用。沈家夫人,是一个精明的当家夫人。月瑶就算嫁故去,日子也不会轻松。”

彩云笑着道:“表姑娘这么聪慧,又得舅老爷喜欢,也不担心。”

若兰笑了一笑,没再说话了。

马成腾得了这个事情非常高兴,正好第二日他休沐。第二天天蒙蒙亮就带着随从去昭华寺看月瑶。

月瑶刚用完午膳,听到马成腾来,高兴地迎了出去:“舅舅,山上这么冷,你怎么来了?”现在十一月底的天,山上风又大,很冷。月瑶都将自己裹得跟粽子似的了。

马成腾精神很好,有得了这么一个高兴的事,笑声也爽朗:“马车里暖和,冻不着。这么长时间舅舅没见着你,看看你在这里怎么样了。”见着外甥女精神很好,马成腾的担心也消散了。

月瑶笑着说道:“花蕾,去给舅舅泡杯茶来。”之前马府送了两罐茶叶过来,只是月瑶不喝茶叶只喝白开水,所以一直给存着。

郝妈妈领着丫鬟下去,留下舅甥两人说话。姑娘能得舅老爷如此看重,对姑娘来说是福份。

月瑶没想到马成腾竟然会问起前几日听经文的事,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传扬出去了。

马成腾小心地问道:“月瑶,你能听得懂玄天大师讲的佛经吗?”马成腾想确认月瑶是否真的喜好佛理。

月瑶笑着说起了原因。

马成腾的注意力没放在玄天大师身上:“月瑶,你可能不知道玉山先生除了绘画外最精通也是最喜好的就是佛法。舅舅真没想到你在佛经上也有天份,等舅舅寻个机会让你见见玉山先生。”

月瑶很感动,只有真心疼爱的人才会时时为你着想:“舅舅,我已经见过玉山先生了。”

马成腾万分吃惊:“你见过玉山先生了?什么时候见的?”

月瑶将那天跟玉山先生的谈话跟马成腾说了:“玉山先生跟我说了一些佛理,还让我不要临摹其他人的画作。另外说我若是能一直坚持下去,前途不可限量。”其实月瑶现在已经入了门,欠缺的就是经验跟阅历了。

马成腾大喜:“月瑶,玉山先生都这么说,你可一定要努力坚持下去,知道吗?”

月瑶笑着说道:“舅舅放心,我会的。”已经有人给他指了路,她自然是不会放弃了。如果说以前只是想多赚钱保障未来的生活,那现在月瑶的目标非常明确,她要成为大画师,像玉山先生这样的大画师。

月瑶没想过嫁人,若是她能成为名士也是一种另类的保护。只要她成为了让天下人侧目的大画师,月瑶相信连栋方跟莫氏对她得多几分顾忌,不敢再如上辈子那般明目张胆加害于她了。

马成腾欢喜不已,又跟月瑶说了好一会话。郝妈妈在外面说道:“姑娘,饭菜已经做好了。”京城离昭华寺这么远,舅老爷肯定是没有用膳了。刚才郝妈妈又抄了几个菜给马成腾用。

月瑶笑着说道:“舅舅,先用膳,有事用完膳再说。”

马成腾用完膳后,月环过来给他见礼。马成腾对连家的人印象都不好,对着月环也是淡淡的。

马成腾与月瑶又说了一会话就下山了,临走之前说道:“缺什么少什么都跟舅舅说,舅舅明日就让人送过来。”

月瑶失笑:“舅舅放心,我这里什么都有。若是真少了什么一定会告诉舅舅的。”在山上的日子可不比在京城的差。

马成腾千叮万嘱后才下山。

第135章 大雪

腊月初十夜晚下了一场雪。月瑶推开门,外面白茫茫的一片,院子里的那棵树挂满了冰溜。

月瑶有些担心,这一下雪很可能就要封山,封山就要在山上过年了。若是如此那东西可就要省着些用了。

月环出门后也是一脸的惊异:“咦,下雪了。”

月瑶想到这里对着月环说道:“万一大雪封山,木炭要省着些用。”月瑶倒不担心吃的用的,连府的人送的东西能用到月底,马府的东西也够用一段时间。最麻烦的就是柴火跟木炭。不仅厨房要用柴火,地龙也是很耗费柴火的。木炭则主要是月瑶在用。

月环觉得月瑶的未雨绸缪是正确的,不过她觉得最节省的法子就是所有人都住到一起:“三姐,要不我们几个人都挤在一起。这样能更省点。”当以前念大学那会,也是四个人睡一个房间。月瑶的那房间很大,睡七个人是足够了。

月瑶摇头:“我刚才问了,省着些用能挨到明年正月后。”

若是真到了那地步众人挤一下自然没问题,现在还没到哪地步。月瑶也不认为会到那一步。连府的人不可能等着他们冻死饿死在山上,连家丢不起这个脸。

月环依恋你的失望。

月瑶做了早课用完早膳,带着花蕾跟巧兰出去。月瑶这是准备去山上,下雪的天,山上的路也不好走。月瑶这次穿了马府送来的雪白色的狐皮大氅。

红衣对着月环嘟囔着:“姑娘,这一件大氅值几百两银子。没想到三姑娘真富有。”随便一件衣裳都要数百两银子,这也太奢侈了。

月环扫了红衣一眼,对着月瑶叫道:“三姐,这外面都是积雪,路滑的很,你现在出去很危险。要去山上过几日再去不迟。”

月瑶笑着说道:“等化雪了,路就更加不好走了。而且可能过两日就要回去,趁着这几日再去接基本经书回来抄。”

月环还是觉得不妥当:“三姐,这山上的路本来就滑,这又下雨了,很不安全。”月环绝对不是诅咒月瑶,而是这山路确实不好走。

月瑶听说月环是真的在担心,见着郝妈妈也不赞成她今天上山,笑着说道:“听你们的。不过山上不去,我去外面看看。”见这月环也要跟着去月瑶摇头道:“外面冷,你在屋子里带着。我不会走远,就在周边走一走,不会有事的。”这雪松松软软,踩在上面也没关系。其实如是结冰的话月瑶是定然不会出去,结冰了路滑容易出事。

月环也再说什么了。

红衣觉得她们家姑娘面皮太薄了。每次三姑娘拒绝,她们姑娘就不会再说话了。咳,跟了一个不会说话又太好说话的主子真不好,

月瑶穿的是皮筒靴,踩在薄薄的积雪上也不担心雪会入了鞋子里。月瑶走到路上看风景。

树上盖着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满霜雪的松树上尽是冰溜,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上,格外壮观。一阵狂风吹过,山间的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书上的积雪跟冰溜纷纷掉在地上。山风仍然不罢休,继续呜呜地吼叫,肆虐地摧残着这山林的一切。

这锐利的风吹在脸上,好似被它划了一刀又一刀,疼痛难熬。吹到身上仿佛握能刺穿严严实实的皮袄,让人感觉遍体的寒冷。

月瑶包裹的严严实实,加上身体好,并不觉得冷。她现在的注意力全都在美景上。这样的尽管她很少有机会看到的。以往都是被关在院子里,这次机会难得。

花蕾穿的没月瑶的多,寒冷刺骨的风吹在身上感觉很冷,花蕾不时地打着哆嗦:“姑娘,回去吧!这里风大,很容易着凉的。”

月瑶见着冻得都要缩成一团的花蕾笑着说道:“好,那回去吧!”看来身边丫鬟也得多锻炼了,这么可不成,都成纸糊的了。

花蕾本来还想扶月瑶,结果自己站得久了腿僵了。一不小心滑倒重重地摔倒在地上。

花蕾艰难地爬起来,摸着被摔疼的屁股可怜巴巴地看着月瑶:“姑娘。”姑娘为什么面不改色的,她觉得自己很挫呀!

月瑶乐呵呵笑着说道:“赶紧将身上的雪拍了,待会走路小心点。”其实下小雪并不影响走路。

下雪不冷化雪冷,加上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月环当天晚上冷得睡不着,炭火从两盆增加到三盆。虽然月环知道知道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对人体有害,但是太冷了,她扛不住!

红梅见着月环缩成一团,建议道:“姑娘,要不去求求三姑娘。你跟三姑娘住到一起就不会这么冷。”主屋有地龙,就算是打地铺也比这里暖和。

月环摇头,她是不会再去了。上次她提议被月瑶拒绝,这次她如何好意思再提呀!而且她觉得月瑶可能是不想别人知道她的秘密,所以才不希望跟她一起住。

月环开不了口,红梅背着月环求了月瑶:“三姑娘,屋子里太冷了,我们姑娘晚上都睡不着。求三姑娘让我们姑娘住进来吧!”

月瑶看不出面上的神色:“是你自己的主意还是你们姑娘的主意。”月瑶知道月环也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被拒绝了第一次绝对不会再提第二次。这件事十有八九是这个丫鬟自作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