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挺好的,小了好管一些,大了各处都是乱子。”想着今天竟然小厨房还有事儿,心里冷

了冷,不过还是不显出来。

“呵呵,看来各人有各人的难处。”大姑奶奶也觉得好笑,元宵也被带去跟正哥儿去玩了。一会儿,就三姑奶奶,四姑奶奶,五姑奶奶,七姑奶奶,八姑奶奶都来了。

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没有,相互见了礼,三姑奶奶是常来这边的,和赵太太还是亲戚呢,四姑奶奶一来都一惊一乍的,“九妹妹这在外面还长胖了啊。”她是早就想单独去见一见九妹妹的,不过被自己的丈夫给拘着了,这才是回来第一次见面。

三姑奶奶道:“我倒是觉得九妹妹变瘦了些,在外面幸苦了,回来可得好好的补补。”

曾令宸笑道:“真是各人看法不同,我这回来了,说我胖的有,说我瘦的也多,真不知道是胖了还是瘦了。”

几个姑奶奶都笑了,然后坐下来叙话,曾令宸比八姑奶奶都要小六岁,如今他们都是有好几个孩子的,就曾令宸只有一个元宵,所以也让曾令宸赶紧的生第二个。四姑奶奶还说着,“你这一生下来就是个郡王,多好啊,还不赶紧生!我呢,要是有那个能耐,也生一个闺女,到时候咱们亲上作亲好了。”

268、妹妹,小妾?

大家听了这话都是一愣,不过谁也没有接话,觉得这个老四还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啊,人家跟你结亲,你以为你是谁啊,就四姑爷的差事还是人家九姑爷给弄的,人家一个堂堂的郡王会娶你的女儿?更不用说你这个性子的人能养出什么好闺女来?

不过四姑奶奶却觉得自己是九妹妹的堂姐,她的女儿怎么就不配嫁给九妹妹的儿子了,再说又不是说的是她的大儿子,不过是次子,这还不行吗?

七姑奶奶曾令霜说道:“四姐,这都还没有喝酒呢,就开始说酒话了。”四姑奶奶和九姑奶奶都是大房的人,听见四姑奶奶这样说话,自然是帮着了。

五姑奶奶也道:“大姐,看看,咱们都盼着你的菊花酒呢,你可不能藏私。”

大姑奶奶曾令云忙笑道:“自然是忘不了,不然你们还能饶了我?”

大家说笑着就把话题给转开了,曾令宸也笑着跟着去了花厅去赏菊。虽然这赵家不算大,但是丫鬟仆妇都是规规矩矩的,没有随便乱串的,可见大姑奶奶管家也是一个好手。

这花厅很开阔,坐在酒席上,就可以看着花园里开的灿烂的菊花,又有着菊花酒,还有那新鲜的大螃蟹,吃的真是很惬意,姊妹几个难得有这个机会聚在一起,更是兴致很高。

四姑奶奶刚才的话被几个姊妹堵住了,而九姑奶奶也不接话,这心里就不痛快了起来,心里一不痛快,就多喝了几杯,大姑奶奶给三姑奶奶使了个眼色,也是怕这四姑奶奶喝醉了不顾场合瞎说话,到时候面子可就兜不住了。

三姑奶奶自然明白,自己去了四姑奶奶那边,其他的几个姑奶奶都跟曾令宸问了南粤那边的风土人情,曾令宸说的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特别是有姐从来没有出京的姑奶奶,更是羡慕的很。

一晃就到了下午,曾令宸他们也告辞而去,七姑奶奶刚好要和九姑奶奶单独说些话,就两个人一个车,元宵已经玩得困了,直接睡了过去,曾令宸让魏紫带着他去了另一个马车上,毕竟和七姐姐说话,倒是吵着元宵了。

因为年纪相差大的原因,她和几个姐姐的关系并不怎么太亲近,七姑奶奶虽然是一个父亲,不过那时候七姑奶奶过了几年就出嫁了,所以倒是和十姑娘曾令瑶玩得好。

七姑奶奶嫁给内阁大学士田大人的第三子,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现在都有些发福了。

所以一开始真的找不到话题,后来说到孩子们,就是话多了起来,七姑奶奶是不想一见到妹妹的面,就求这个求那个的,那样关系也都远了。

“多谢九妹妹,姨娘跟我说,你送来的东西里面,还有她的一份。”九姑奶奶从南粤回来,带了许多南粤那边的特产,基本生每个人都有一份儿。

曾令宸道:“七姐姐太客气了,这不值当什么。对了,七姐姐如果有空,可以去王府找我,我现在空闲的时间倒是多了。”

“嗯,一定会过去的。”七姑奶奶点头笑道。

“刚才看八姐姐,气色比以前好多了。”曾令宸说道。

八姑奶奶当初因为夫婿自己是个混账的,把孩子都小产了,当时闹得很是大,最后那八姑爷还受了教训。

七姑奶奶笑道:“八妹妹如今性子倒是变强了,和以前不同,如今婆婆家的人都听她的,所以日子过的比以前舒坦多了。”

原来八姑奶奶的公公倒是国子监祭酒,但是那个官位听着好听,一点儿油水也没有,这倒是没有什么,毕竟当初要把八姑奶奶嫁过去的时候,就是这个情况,关键的是这最近一两年,八姑奶奶的大嫂当家,听了娘家嫂子的撺掇,把公中的钱拿去做生意,开铺子,结果弄了个血本无归,最后被发现了,可是大闹了一场,八姑奶奶的二嫂不是吃素的,愣是要让田家的大嫂把亏空都给陪出来,不然就没有完。

而这位二嫂早就想管家了,这次大嫂出了这么大的乱子,理所当然的,就是她管家,结果呢,也是管的不着调。

“后来就是让八妹妹管家,八妹妹别的不说,把公中的产业都从亏空到了盈利,这下连她婆婆都不说什么了,她大嫂和二嫂虽然是会眼红,但是为了银子也不能说什么。全家上下都靠着她打点,所以在家里是说什么算什么,没有人敢对她如何了。”

曾令宸道:“以前看八姐姐的帐就算的特别准,有今天也不足为奇。”当初他们这些姑娘嫁人前都跟着学过管家,八姐姐这一点儿倒是从来不差的,只是以前性子比较弱,又是庶出,所以根本就没有在做生意方面有什么大放光彩,如今倒是在婆家,因为这个被重视了。

“嗯,所以现在田家对八妹妹还是好的,不然日子就过不下去。”一个祭酒,真的是靠俸禄,养活那么一大家子,真的是和西北风去了。经济地位决定了社会地位,这话在八姑奶奶婆家一点儿也不差。

再说大姑奶奶这边,送走了姐妹们,收拾了花厅,又去婆婆赵夫人那边奉承了半响,这才回到自己的院子里,问了孩子们的情况,知道一切都好,就把自己的管事媳妇给叫了过来,今天中间这个管事媳妇也悄悄的过来和她说了些话,只是让她给管住了,没有让人过来,现在想一想,都觉得可气的慌,真是好钻营那。

“好一个二弟妹,在我的姊妹面前都想着下我的面子,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胆子!”大姑奶奶冷笑道。

“是不是因为我平时太好说话呢,所以她才肆无忌惮?”

“奶奶也别生气,为那样的人不值,她所思所想也定不会成功!”管事媳妇说道。

“哼,不生气,不生气才怪!一个不知道哪里来的外四路的妹子,竟然就想打那些主意了,不知道哦都说她卖妹子呢,打量我不知道她的心思!看我管家,心里不服气,看我和大爷过的舒坦,就是想给我找不自在!”在自己的心腹面前,大姑奶奶能发泄就发泄,毕竟到了别人面前,就是丈夫面前,也是要保持自己端庄的样子。

“先是把她那外四路的妹子在你家大爷在场的时候,给介绍了,把她那妹子说的比谁都好,还温柔贤淑,脸皮子比那墙还要厚,真要是她妹子,怎么舍得跟拉皮条一样,她不去当老鸨真是可惜了!”大姑奶奶气道:“这还不算狠的,今天她为什么非要逮着九妹妹在的时候,上赶着要过来?也得亏你们给拦住了,不然我还要被姊妹们埋怨,你说她真的要把那些话说出来了,我这几个姊妹以后还怎么敢再过来我这边?过来一次,就要被领回去一个小妾,我这当大姐的真的成了什么人了?”

赵二奶奶今天打的主意,是想把那个什么妹子送给恭王世子妃,严格来说,是送给恭王世子,想让她那妹子给恭王世子当妾室,最好是个二房。这真的让她进来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了,她这个当大姐的以后真是没脸见姊妹了。

“恭王世子和世子妃感情好,哪里是别人能搀和进去的?”

大姑奶奶说道:“你看看,你都懂得道理,可惜你们二奶奶不懂,总觉得自己的妹子有姿色,就能给所有人当小妾了!我九妹妹和九妹夫,不说别的,这两人的感情好着呢,不说在京城,去了南粤,那边可是九妹夫一人独大,给他送美人的,想要讨好他的,不知道几多,可是最后一个都没有,单单的和我九妹妹好,这有些人就是看不明白,总以为这世上的男人都是好色的,稍微见到一点儿有姿色的女子,就挪不动脚了,我是不屑于把自己的妹子和那女人比,她连我妹子的一根头发丝都比不上!”

一山还比一山高,最先来到这赵府,见丈夫是最有出息的,所以就想把她那妹子送给自己的丈夫,好在丈夫是个明事理的,没有搭理,这不又想着找机会送到王府去了。想一想就可气!

“咱们大爷也是好的,和奶奶您恩恩爱爱的。”管事媳妇说道。

大姑奶奶叹道:“到底是不能比,不过人哪,贵在知足,不能太贪心。”丈夫也有通房和小妾,只不过没有庶出的子女,这一点儿大姑奶奶就很满意了,娘家虽然分出去了,但是和大伯母那边的关系也好,和嫁到王府的九妹妹关系也不错,与其他的姊妹更不用说,她可不允许别人随便把这种关系给破坏了!

可想而知,要是今天那位二弟妹真的来那么一处,她绝对能把九妹妹给得罪了,就是大伯母那边

也肯定对自己有意见,祖母那边就更不用说,绝对会不给自己好脸色的。

这个二弟妹,是不害死自己不算完呢。既然你这么想给你妹子找个好婆家,既然你这么想要你这个妹子给人家当小老婆,那好,我就成全你,二弟的小老婆现在也不算多呢,多这一个也不算什么不是?

那样你和你那妹子可真的是亲的不能再亲的姐妹了!

“你这样,”大姑奶奶低声和管事媳妇说着,身为管家的奶奶,这点儿事办起来那是信手拈来,更重要的是,那位二弟可是又便宜就占的,这次就让二弟妹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想着给别人送小妾的同时,也得知道自己的丈夫也是个男人,你把一个鲜花一样的未出阁的姑娘天天在你们二房放着,那就是给你男人机会!

269、省俭

从赵家回来,姚黄已经在屋子外面等候了,今天早上那鲜虾的事儿,她倒要看看又是怎么回事儿了。

听了姚黄的禀报,曾令宸除了无语还是不知道说什么。还是自己的婆婆,公中每天都会有鲜虾送过来,婆婆当家的时候,觉得这样也太浪费银钱了,所以就让他们搁三天送一次,以前元宵是住在外院和王爷一起,倒是每次都送的最好的,只不过现在曾令宸和秦睿回来了,这边小厨房才刚刚的开始起来,新来上差的厨子也是觉得那些虾好歹也没有死,只不过不是当天的,也没有什么,于是就做了出来,谁知道元宵的嘴刁,一下子就吃出不对劲儿来了。

“以后还是每天都供应鲜虾。”婆婆那边也真不好说什么,说了也是白说,这个事儿如果不是元宵吃的不习惯,还真是不知道。

“我们正则居的小厨房,还是让以前的人过来当差。”自己和秦睿出去两年,这边小厨房都用不了,所以人一直是没有差事的,现在小厨房的人也是王妃那边拨过来的。

姚黄立刻应是,一点儿也不觉得世子妃没有过问王妃,而把王妃的人换了如何不好,她的主子只是世子妃。

这两年,因为是王妃管着家,所以对自己这个内院的管事有些看不过眼,但是自己却没有让王妃找着机会给拿下来,而王妃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倒是没有对自己和留下的世子妃的陪房太多刁难。

王妃孙氏知道自己的儿媳妇曾氏把自己安排在正则居小厨房的人给换了下来,心里很是不高兴,自己是婆婆,也没有和别人家的婆婆一样,对儿媳妇横挑鼻子竖挑眼的,如今儿媳妇跟自己说都不说一声,就把自己安排的人给换了下来,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

正郁闷着,儿媳妇过来,说了还人的原因,是因为这几个人做的饭菜不合小元宵的口味,所以才换了的,这话也是真的,要不是元宵吃不惯,也不至于有今天换人的事儿。

“你们没有回来的时候,也不见得元宵就吃不惯了!”孙氏说道。

曾令宸知道婆婆又开始左性了,因为自己换了她安排的人,所以生气,说话也开始拐弯抹角了!

不过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吃喝,绝对不能委屈了,又不是没有那个条件,还要吃糠咽菜,有能力为什么不尽可能的让自己好过一些?

“母亲,也不是说您安排的人不好,知道您都是为了我们好,只是各人有各人的口味,比如我喜欢吃辣的,而母亲喜欢吃甜的,不能说辣的就是好吃的,甜的就不好吃。所以这次把以前伺候我们的人给安排过来。”曾令宸解释道。

孙氏道:“说起来这个,我看不如这样,咱们现在一个府上也没有多少人了,我和你父王有个小厨房,你们那边也有个小厨房,剩下的人用大厨房,也太过于浪费了!”在孙氏眼里,真正的主子就是他们祖孙三代五个人,那王爷的妾室都不算是主子,就是六姑娘秦桐也都不在孙氏的眼里,何况她已经快要嫁人了!

“你们正则居那边就不要开小厨房了,每天来我们荣庆堂来,一起吃饭好了!”

这可真的不行,曾令宸想着,要自己天天跟婆婆孙氏一起吃饭,说不准她还要自己天天伺候她呢,也不是不乐意,只是人在一起多了,到时候矛盾就多,说不得婆婆又看自己哪里不顺眼了,说出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儿来。虽然纳妾这个事儿婆婆是不敢了,但是别的方面,肯定是会弄出事儿来。

“母亲,我们到荣庆堂也不是不行,只是外面的人听到了,还以为我们王府越过越穷,连多出一个小厨房也不行了,何况,家里的姨娘们才共用一个厨房,我们也跟着用一个厨房,下人们还以为我们和他们一样。”

果然孙氏一听曾令宸这样说,心里就不舒坦了,她是正妃,哪里能和那些姨娘一样,一个待遇?本来她的目的是想着能省则省,何必还两处都开着小厨房呢,那不是太浪费银钱了?只是现在想着,这正则居和荣庆堂之所以要开小厨房,本来就是显示他们这两处的地位和府里别人不同,要是真的只有一个了,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孙氏最后道:“得了,你要用你的人就用吧,不过以后省着点,毕竟咱们家现在都是睿哥儿的,太浪费了也不好。”

曾令宸点头称是,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至于省不省的,该用的地方还是要用的,也不会乱花钱。

这期间王府最重要的事儿,就是六姑娘秦桐的婚事了,秦桐今年也都十四岁了,今年定亲,过个一两年就可以出嫁。

本来曾令宸对这个六姑娘的婚事是能不插手就不插手的,毕竟只是嫂子,六姑娘和丈夫还不是一个母亲,婆婆孙氏也在,根本就轮不到她来说什么。不过六姑娘的姨娘航姨娘却赔了小心,想要让曾令宸给长长眼,确实是不太相信孙氏的眼光,又怕孙氏把自己的女儿随便配了人,要知道这一两年来,孙氏管家,把银钱看得可重,说不定为了那些聘礼,就能把女儿嫁给商户之家。

这上京有些破落的皇亲国戚,因为爵位都不在了,且家计都不成,只剩了个皇室宗亲的帽子,虽然在权贵之家不算什么,不过对于那些商户来说,这顶帽子却可以让他们脸上有光,很多商户人间宁愿花大价钱娶个什么都没有的宗室破落户,也能提升提升自己家的门槛,而那些破落的宗室呢,因为缺钱,所以也不嫌弃商户的地位低下,把家中的姑娘嫁过去。一个得人一个得财,双方都满意。

不过曾令宸觉得航姨娘是想多了,他们恭王府也不是那种破落户,再说还有王爷在呢,他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嫁给商户之家?

仙子啊王府不是婆婆孙氏当家,这种事不会出现在六姑娘秦桐身上的。

不过航姨娘还是担心,她不敢在曾令宸面前说孙氏的坏话,毕竟那是人家的亲婆婆,平时有些矛盾,但是外人要说坏话试试看!

“我只能帮着看看,至于最后做决定的只能是母亲和父王!”曾令宸说道。

航姨娘忙感激的点点头,只要世子妃答应了,那么人选就不会太差,况且,她心里也有愧,当时六姑娘差点做了错事儿,这件事儿一直是她和六姑娘心中的一个结,可是也不能说出来,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现在厚着脸皮找世子妃帮忙,心里虚的很!

那已经被卸了差事的小厨房的婆子张大嫂,回去后就唉声叹气,好不容易出了银钱,得了这个差事,可是才干几天,就没有了,灰溜溜的又回到了大厨房。

大厨房有什么出息?除了给几个夫人姨娘做饭,就是给府里的下人做饭,一点儿也没有前途,哪里比小厨房的好?特别是世子爷和世子妃这边的小厨房,干得好了,以后几十年都不愁了!

但是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那冯如意家的现在已经欢欢喜喜的去正则居小厨房了,自己的银钱都打水漂了!

可是要自己什么原因被换下来的都不知道,她肯定是不乐意,自己的银钱不能白白的浪费了,所以就找到了原来给她牵线的一个小管事婆子,那婆子本来是王妃一个陪房的儿媳妇,王妃的陪房出自孙家孙家本来就没有什么,所以这个小管事婆子,自然是见到钱就想捞。

这两年,世子妃不在王府里,王妃也把她的陪房几个弄到了不甚要紧的位置,当然没有挤掉世子妃带来的人,为这个,王妃的陪房暗地里还说王妃一个当婆婆的还怕儿媳妇,哪里有这个道理!连世子妃的人都比王妃的人高一等,这真是不像话!

但是也只是背地里说说,谁敢去明面上说去啊,那不是找死!

大家心里都清楚,在这个府里,要说世子妃的地位,肯定比王妃高,虽然王妃是婆婆,但是世子妃一来还另外有个县主的封号,姨母是当今皇后娘娘,就是皇上也是人家正正经经的姨夫,说到亲近关系,恭王府和皇上是隔了好几代的堂兄弟,而皇后娘娘是世子妃的亲姨母!

当然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王府里,世子爷对世子妃比王妃感情要好的多,也是王妃自己以前只顾着娘家,不顾着自己的儿子,所以弄得感情不好起来,还有就是王爷,也是对世子妃这个儿媳妇支持,余氏王妃孙氏就在府里的地位没有世子妃高,他们这些王妃的陪房只敢暗中抱怨。

这个小管事婆子见张大嫂过来问她原因,就有些好笑,“原因?你问我,我还问你呢,你怎么能把那不新鲜的虾给做了出来,小少爷吃了就不好了,没有追究你的责任就不错了,你还想要原因!”

没有给她定一个谋害主子的罪名就不错了,现在能全身而退还不知足,难道真的要祸事上身了,才知道安生?

“什么不新鲜的虾?怎么可能,我用的都是一起分过来的,怎么会不新鲜,都是活蹦乱跳的!”张大嫂忙说道,她也有些吓着了,这事儿可开不得玩笑!

“正则居的虾都是当天运来当天吃的,你用过了两夜的东西,你说不把你换掉把谁换掉?我怎么还听说,你自己暗地里把小厨房的银耳燕窝都偷偷的私藏了,趁着没有人拿回家去?”

张大嫂忙说道:“没有的事儿!绝对没有!”可是事实呢,就是那么回事儿,到了小厨房,不拿

点油水,那自己送出去的银钱怎么能回来?当初要去小厨房看不就是因为这小厨房油水多吗?不然她干什么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来进去?就是为了以后能有回报,可是现在是死也不能承认的!

270、嫡庶

“你管你现在怎么说,反正这事儿你也别提了,不然大家都没个好,你是才到咱们府里当差,不知道世子妃的厉害,以后警醒着点吧,别再想着糊弄人了!”

她糊弄人?明明是那东西是别人给她的,她不用能行吗?况且那做出来的鲜虾馅的包子,她自己先尝了的,一点儿问题都没有,绝对是好吃的不行的,为什么到了小主子面前就出了差错?

看来这个亏是自己吃定了,张大嫂简直是郁闷无比,以后再也不找王妃的人了,一点儿用处也没有!

进入年关,曾令宸已经让各个管事把过年的东西都准备好,包括个亲戚朋友的年礼,按照册子上登记的,每家再多给一些东西。

正在忙碌的给家里的下人准备过年的衣服的时候,镇国公府来了人,请九姑奶奶回去一趟。

曾令宸心里一咯噔,想着不会是祖母出了什么事儿啊,心里一直紧张着,连人都不敢问。

到了镇国公府,才知道是二姑奶奶田家来信了,原来是二姑爷过世了。来报丧的人说话也含含糊糊的,只说二姑爷是病死的,但是看那个情形谁也不会相信,特别是曾令宣几个,当初可是知道二姑爷是得了什么毛病。

大房的人对这个二姑爷是讨厌的很,偏偏这二姑奶奶是大房出来的姑娘,人家来报丧,也是亲戚见的一种礼貌。

那些事儿不能公之于众,所以面上的情还是要的,这些年大家都没有见过面,只知道二姑爷得了很严重的病,而二姑奶奶则是不小心被毁了容。

曾令哲见还把小九给叫过来了,就说道:“让小九回来干什么?那种人,死了干净!”

曾令宣道:“不回来反而奇怪。”得到这个消息的不仅仅是大房,还有别的房头,如果就单单小九一个不回来,还是同一房的姊妹,这说不过去,别人肯定会说些不好的话,不过是回来一趟,也没有什么损失,面上功夫做做又如何?

没一会儿,出嫁的姑奶奶们都到了镇国公府,四姑奶奶就说道:“唉,二姐姐这个命苦啊,这才多大,就要守寡,婆家又是那样,以后还怎么过啊。”

五爷曾令扬见自己的庶妹这样说话,就呵斥道:“别人都不开口,你说什么说?既然你这么同情二姐,那让二姐过来,跟你一起住如何?反正现在你也是独门独户,当家作主的,也没有人说三道四了。”

四姑奶奶立刻不敢说话了,四姑奶奶是三房的人,五爷是三房的嫡子,也是他亲哥哥,她可不敢在五爷面前犟嘴。

没有了四姑奶奶鼓噪的声音,大家都商量着该谁去奔丧,不过二姑爷毕竟是个平辈,只能是平辈过去,当然最要紧的是,二姑奶奶成了个寡妇,这家产需要娘家人去给她撑腰,不然被族里人或者兄弟妯娌给欺负了,那可就不好了,至于这二姑奶奶以后是住在哪里,这就要看她的意思了。

但是大爷曾令宣,三爷曾令哲,和六爷曾令明对这个二姑奶奶都讨厌的很,虽然是一个父亲所生,但是却绝对不会给她当家作主的,被人咬一口还要照顾好她,这可是从来没有的道理。

二太太楚氏见大房几个嫡出的爷们都没有表示要去办丧的意思,就开口说道:“人死为大,大侄儿几个不去说不过去啊,你们去了,那田家的人敢说三道四?何况二姑奶奶是你们的亲妹子,她

守寡,还是跟着你们好一些啊。”

李氏听了说道:“二弟妹,要不我们大房的主你来做好了?”

二老爷恨不得把自己的妻子给扇出去,每次来这边就惹事儿,上次为了金哥儿的事儿,都唠叨了不知道多少遍了,现在逮着个事儿就要找补,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大哥,大嫂,都是当弟弟的管教不严,”转头对二爷曾令浩说道:“还不把你娘给送回去!没事儿找事儿!”

二爷曾令浩也不含糊,这半年来,娘是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什么事儿都会胡思乱想,脾气还特别坏,把亲戚们都得罪了!

二太太被不甘不愿的送回去了,剩下的人就继续商量,最后是大房的四爷曾令齐,四房的八爷曾令飞,和二房的九爷曾令扬三个人带着人过去奔丧,一来是奔丧,二来是个二姑奶奶做主,免得她孤儿寡母的最后被人欺负了。

大房其他的人想的是,让人过去,免得这为二姑奶奶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过来还要麻烦他们,几个兄弟对这个二姑奶奶,从她开始算计自己的亲妹子起,就没有感情了,所以根本就不会说什么为她打算如何如何。

四爷曾令齐有些不知道怎么办好,他知道大房的其他几个兄弟对这个二姑奶奶没有好感,“要是二姑奶奶要在京城住,我怎么回答?”四爷问大哥和三哥。

这个家,他没有做主的权利,只有问的机会。

何况要是二姑奶奶到京城里,所耗费的一纸一钱都是公中出的,那不是他的钱财,他也没有做主的权利。

曾令宣道:“京城里院子多,她想住就收拾一个院子出来,毕竟是嫁出去了,还住在娘家也被人瞧不起,各种不方便,不如单独过日子好。”

四爷曾令齐明白大哥的意思了,想来京城住可以,但是绝对不能住在镇国公府!这位二姐算是把大哥他们给得罪惨了,也不知道当初做了什么事儿了!

回去后,四奶奶裴氏知道自己的丈夫又要干这种苦力,就有些不高兴,嘀咕道:“怎么好事儿没有你的份儿,这种跑腿的事儿都是你的?大哥和三哥不拘哪一个去,不用费什么口舌,自然就没有人敢说什么,乖乖的该给二姑奶奶的东西就给了,你们去了,人家还看不上呢。”

四爷曾令齐说道:“大哥,三哥,还有六弟都是有差事的人,哪里能随便离京?我闲着也是闲着,自然出去正合适。”

要说四奶奶裴氏,以前还是可以的,但是如今那几房都搬出去了,剩下他们这大房里,至于她一个是庶子媳妇,过的恨不如意,总觉得低人一等,想着各种事儿都觉得是处处不公平,加上娘家也有人时不时的挑拨,她更是觉得自己和丈夫被各种不公平,怂恿着丈夫管理庶务是一个方面,但是还是各种不如意。

“你难道没有差事?家里还要你看着呢,要不,你别去了!不是还有八弟和九弟吗?就让他们去好了,也不少你一个。”

她是怕自己的丈夫去了田家,等回来了,庶务都管不上了!

“怎么能成?我要不去,咱们大房就一个不去了,二姑奶奶是大房的人,不去一个不像话!你也别说那有的没有的了,咱们别想太多,父亲那边总不会少了我们的。”

就是拼了命,自己还是庶出,和嫡出的就是不一样,这些年作为庶出的,他比别的府上的庶出的要好多了。

当初要了庶务的事情,后来想着觉得自己太不厚道了,只不过为了孩子们,也只能硬着头皮做下去。

裴氏有些伤心,怎么丈夫就没有一点儿上进心,如今孩子们慢慢长大了,以后娶妻嫁人的,哪一个不需要钱?公中的就那么些,他们当父母的不补贴一下,可就是太寒碜了!

当初嫁过来,是看着镇国公府没有嫡长子不允许庶子出生的规矩,觉得以后不会吃亏,也没有在乎自己的丈夫是庶出,可是嫁过来了,在众多妯娌面前,只能是忍着,以前还有二房三房等人在一起,她也不算是最不好的,但是随着他们一个二个的都搬走了,就剩下自己一个庶出的儿媳妇,那么孤零零的,好不尴尬,在府里过的多么的低声下气,丈夫也不是个有本事的,心里渐渐的更不平衡了!

如今丈夫又被安排着去二姑奶奶那边,这还不是看丈夫软弱好欺负?

“六弟是你弟弟,他去不成吗?”裴氏很是伤心,“他们都有妻有儿,难道四爷就没有吗?为什么只让四爷一个去?这太说不过去了!”

“当初六弟也一个人单独去了南粤,你可别胡说!”

“那能一样吗?九妹妹那边去了就是回来那么多东西,你去二姑奶奶那边可是解决麻烦的,说不定那田家的族里还会把你们赶出去,你说到时候你怎么办?要不,就收你生病了,咱们不用去了?”

这话不知道怎么就被李氏和钱氏等人听了,李氏说道:“我倒要看看老四这次听不听老婆舌头!”

她自认为没有亏待过老四,该给的从来都没有少过,就是老四的姨娘赵姨娘每次不着掉,她也没有说迁怒到老四头上,现在给他去了媳妇,有了孩子了,这儿媳妇竟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挑拨离间了,什么都会暗地里比较,什么都想要弄个输赢。

钱氏忙劝道:“娘,四弟妹是糊涂了,咱们别和她一般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