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弟妹那人,被娘家说的次数多了,越发的觉得自己吃亏了,虽然和以前的二婶有些不一样,但是也差不多了,只是二婶是直接就说出来,而这位四弟妹是跟自己的丈夫哭诉,各种委屈,只是你再这样,也改变不了你嫁了个庶出的事实,如果庶出的都和嫡出的一样了,那还真是乱了套了,人家娶媳妇,也要看嫡庶呢,何况这在一个大家族里,没有个嫡庶之分,真的是没规矩!

就四弟妹自己,她生的孩子难道不必小妾生的孩子金贵?你老是想着你的丈夫是庶出,你自己是庶子媳妇,那么你的孩子怎么不想一想,你既然想大家对嫡庶一样,你为什么不对你丈夫的孩子都嫡庶不分?你自己都办不到的事儿,为什么还要别人必须办到?

271、八公主

“娘,我们商量着,如果二姑奶奶想要住在京里,那就住在京里,在咱们这边,也好看着。”钱氏说道。

李氏提到这个二姑奶奶心里就反感,钱氏自然知道,“娘,她如今守寡,脸上还那样,就是想出来也出不来,咱们把人按照规矩接过来了,给她安排一个院子,我再多派些人,好歹咱们礼仪上对的起人。”

想要弄什么幺蛾子,那是根本不可能,不想见这位姑奶奶就不见,毕竟她是守寡的人,轻易不出来,另一方面也堵住了别人的嘴,免得有人说他们连守寡的姑奶奶都不管不顾,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上面做文章,为了不给人把柄,还是接回来的好。

李氏也知道这道理,守寡的姑奶奶,大部分只要娘家有本事的都会回娘家生活,罢了,不过是个守寡的姑奶奶,她还怕她能做出什么不成,只是到底不舒坦她对自己女儿做的事儿,要说让她死一百遍都不足为惜。

不过死却不是最折磨人的,生不如死才最难受!

曾令宸从娘家回来,婆婆孙氏也知道了这个事情,就说道:“年纪轻轻的,这就守寡了,以后可怎么办那。”

她倒是一片好心,觉得这位姑奶奶是儿媳妇的姐姐,现在为她可惜,可是却不知道这位姑奶奶和

自家儿媳妇的关系已经是达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曾令宸说道:“咱们京里,那么多都是守寡的,只要好好的,把孩子养大了,也是有个盼头,作为母亲,正该如此!”

“你说的对,可不就是这样,咱们女人那,就该守规矩了!”不过孙氏怎么感觉儿媳妇和这个守寡的姑奶奶感情有些不好啊,如果是真的好,那么应该是情绪不佳,伤心难过,但是看儿媳妇是一点儿也没有难过,难道真的是和她那姐姐感情不好?

要说孙氏有点佩服曾令宸的就是,她和几个姊妹的关系都是很不错的,来往也都频繁,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异类,就有些奇怪了,又想着他们镇国公府那么多的姑娘,偏偏就这个二姑奶奶嫁到外地去了,这里面要说没有什么事儿,绝对不可能,孙氏是大部分时候,脑子少根弦,但是却有些时候,想的也明白,上京多好的地儿啊,竟然没有嫁到京城,反而去了那遥远的外地,肯定是做了什么错事了。

算了,她也不去多想去了,总之,和这个什么二姑奶奶以后疏远一些就好了,以后她自己还要靠儿子和儿媳妇呢,别因为一个外人把儿媳妇给得罪了,到时候自己那个儿子还不找自己算账?

她还时不时的想着那血淋淋的胳膊呢,有时候都做恶梦做醒了!

这一年,又是要到了除夕去宫里守岁,见到了很多平常见不到的王室宗亲,对曾令宸都很客气,还有人问孙氏,什么时候儿媳妇能生第二胎,因为皇上下的那个旨,她们都想看看这位世子妃第二胎是生男孩还是女孩呢,要是女孩那就还是要接着生啊,不然那郡王的爵位可不就没有了?

人家圣旨上说的是嫡次子,就是庶次子都没有这个机会。

当然恭王世子倒是不质疑被人说成是畏妻如虎,毕竟功绩在那里,很多宗亲妯娌就嘀咕,这恭王世子妃驭夫有术,能让自己的丈夫一个别的女人都没有,很多人还想讨教呢,有时候让曾令宸雨鞋啼笑皆非,这种事儿,应该是男人自己管的住自己吧,不然女人就是再厉害也没有用。

很多人都说酒后乱性,其实呢,真正的酒醉了是不可能乱性的,酒精都把人神经给麻痹了,根本就没有那个能力,唯一的可能就是男人自己心里就有想法,所以才会那样!

都是男人找的借口,所以说,一切都是男人的事儿,女人嘛,只要不是太糟糕,男人自律,就绝对会过上很好的小日子的。

这守岁,出嫁的公主是没有份儿过来的,虽然是皇家公主,但是也是嫁到别人家去了,必须和丈夫一家子祭祖守岁,当然其实丈夫的一家子因为有公主在,也肯定不自在,毕竟公主和他们是君臣之别,还要把公主给供起来,得先给公主行礼。

不过也有几个还没有出嫁出嫁的公主,都跟着自己的母妃在这里,其中的八公主在中间还过来曾令宸这边,态度很是好,让曾令宸有些嘀咕,这不会是有什么事儿吧,看了不远处姨母一眼,姨母对自己暗暗点了点头,看来姨母也看见八公主过来自己这边了,到底是什么事儿呢。

孙氏倒是很高兴,八公主过来,对她们婆媳都很客气,这个八公主据说在宫里很是受宠,现在能来他们这边也表示他们的人好,不然八公主怎么会过来?

虽然她是长辈,不过公主就是公主。如果曾令宸知道婆婆的想法,肯定会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即使再是公主,那也比不得亲王妃,而且这个亲王还是世袭罔替的,公主一下嫁,顶多就是嫁给国公,而且婆婆这个王妃还是公主的长辈呢。

对了,下嫁,国公!曾令宸突然想到了这一点,就有些明白八公主的殷勤是来自何方了,自己的大侄儿勖哥儿现在不正是在议亲吗?这位八公主不会是看上了自己的侄儿吧。

这可真不成!不是说公主不行,是一般尚了公主的,就等于政治生涯完全的没有了出路,只能做个富贵闲人,勖哥儿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就是当镇国公府的接班人,要是他尚了公主,那镇国公府岂不是乱了套了。

作为姑姑,她绝对不希望自己的侄儿尚公主的,那不是娶媳妇,是供了一座大佛,想着自己的娘以后还要给公主天天请安,她这心里绝对不好受!

还有大嫂钱氏,以后也是如此,绝对不行!

不过看八公主今天的表现,就知道她这个心思绝对是受到了阻碍,不然不会跑到自己这边献殷勤,镇国公府也不是那中破落户,想要不经过同意就把公主下嫁的,毕竟这是镇国公府的长子嫡孙,是未来的镇国公,不像自己被赐婚的时候,自己不过是个姑娘家,就是再重要,也没有长子嫡孙的意义重要,皇上还不会□到那个地步,直接让镇国公府毁了一半!

何况,镇国公对皇上的意义也不同,毕竟镇国公是明显的保皇党。他不会因为一个受宠的公主把自己的一个忠臣给坏了的。

想到这里,曾令宸心里就放下了,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到了子夜十分,给皇后娘娘恭贺了新春,又一家子做了马车回去,休息了没有几个时辰,又得按品装起来,今天是新春第一天朝贺,不管内命妇还是外命妇都得去宫里去。曾令宸他们还好,因为是皇室宗亲,还是品级高的爵位,能在宫里捞着一个位置做,那些品级低的,只能在寒风中等待,难怪那么多人都拼命的往上爬,这不爬不行那,待遇就如此的差别,大家都想有好的生存条件。

皇后娘娘也会刘一些人单独说话,这次就留下了曾令宸。李氏和钱氏,曾令宸就知道自己昨天晚上猜测的准了。

皇后娘娘道:“小九你说说昨天晚上的事儿。”

曾令宸就熬吧八公主昨天对自己的热乎劲儿说了出来,李氏倒是没有什么,钱氏就紧张起来,李氏看了说道:“慌什么?她自想她的,绝对不会成的,不然也不会那么沉不住起,过来找小九。”

皇后娘娘说道:“你们娘说的对!这个事儿,八公主的生母惠嫔私底下找皇上提过,不过皇上当时没有说什么,现在又在我这里磨,只是到底失了先机,他们母女就想着从你们这里来找机会。昨天找小九,不过是想让人知道这个事儿,想让别人不敢再和镇国公府议亲。”

是啊,和镇国公府议亲,那就是不给她八公主和惠嫔的面子,钱氏听了简直是要气死了,这八公主也太不讲理了,就这么恨嫁,找谁不好,竟然想祸害自己的儿子!

不过他们家也不是好惹的,如果真的是那种破落户,还巴不得公主下嫁呢,至少嫁妆够多,还能得一个听起来很风光的爵位,但是他儿子哪里稀罕这个,谁乐意娶一个公主过去当祖宗伺候啊,这个八公主也不是个好相与的!

“别急,皇上既然没有当场答应,那就是心里不同意,所以你们别担心,至于那些听了这个事儿就打退堂鼓的,那么这样的亲家不结也罢,免得以后一有个风吹草动,就会没有了担待。”皇后娘娘说道。

李氏也道:“娘娘说的对,咱们别看这个事情对咱们不利,但是通过这个事情,也可以看看到底谁是好的,那些中间就退缩了的人,咱们也不必理会他们。”这事儿回去也要和老大他们说说,大年初一的,就有这个事儿,真是晦气!

“你们先慢慢的斟酌,也能看看到底那些府上是真正想结亲的,过段时间,我这边会给八公主选一个好驸马的!”她是皇后,是公主们的嫡母,有这个权利给他们选驸马,而且还选的让皇上高兴放心。

皇后娘娘也不待见这惠嫔母女这种作为,仗着受宠,就各种异想天开,把自己这个后宫之主就不

放在眼里了,勖哥儿也是自己的亲外甥孙呢,把主意打到自己亲人身上去了,不可饶恕!

一个家族,牵连的不仅仅是一个府上,和别的府上都是千丝万缕的关系,八公主觉得自己是公主,下嫁给谁都配得上,但是却忘了考虑政治因素,在皇上的眼里,这才是他考虑的第一因素,公主虽然是他的女儿,但是能利用他们的价值,那绝对不会放过,当初把公主嫁给梨山伯府的二公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72、所思

从宫里出来,三个人又把这事儿给捋顺了一遍,然后各自归府,孙氏因为皇后没有单独留她,早已经回府了,秦睿是在宫门口等着曾令宸,他们现在已经朝贺完毕。

曾令宸在回家的路上就把这事儿给他说了,觉得只有跟丈夫说了,心里才安心,秦睿道:“皇后娘娘所说的极是,这事儿根本就不用担心。”如果八公主想嫁嫡次子,那还有可能,嫁一个不怎么成气候的府上的嫡长子也是有可能,就是没有可能嫁给镇国公府的嫡长子。

“幸亏咱们是皇室宗亲,不必担心以后我有个公主媳妇,不然我还真是伺候不了!”辛辛苦苦的把儿子养大,以为可以来个媳妇替自己分担了,结果来了一个祖宗,当了婆婆还要给媳妇行礼请安,这都是什么日子啊。

对那些尚公主的人家表示了深刻的同情。不由的想起三嫂的祖母是公主,还有俞墨的母亲也是公主,算了,不多说了,说了把亲戚也给饶进去了。这事儿真是说不清。

等两个人到了王府,恭王的几个分家另过的儿子,带着媳妇和孙子孙女们都到了荣庆堂,给王爷和王妃拜年请安,恭王爷脸上少有的微笑,给孙子孙女们都有红包,就是孙氏也是人手一个红包,不过曾令宸发现自己儿子元宵的红包明显的比别人大一些,想着自己的婆婆还真是明晃晃的偏心那,一点儿都不怕别人说她。

而孙氏确实是不怕别人说她,这些都是她的儿子儿媳妇,又不在一起住,说了她听不见,在她面前他们谁敢说?她就是偏心自己的孙子又怎么了?血缘关系,这是天性!

“你媳妇的病如何了?”恭王爷问秦密。

秦密今天单独带着自己的儿女过来给父母拜年请安的,秦密忙道:“还是那样,找了大夫都说只能养着。”

“那就好好养着!”多余的话恭王爷也问不出来,这个大儿子如今已经这样了,想要他回头那是不可能的。

其他的妯娌听秦密这样说,就知道那唐氏还是只能躺在床上。有的就想着,这位大哥可真是个克妻的命,有的却想着,幸亏自己的丈夫和这位大哥不一样,不然岂不是吓死人了?跟着这样的男人会时刻想着什么时候要倒霉。

中午的时候,这几个儿子和媳妇一起吃了个团圆饭,曾令宸身为世子妃,还得和其他王府的王妃,世子妃,给皇室宗亲的老一辈拜年,一直忙忙碌碌,除了初二的时候,回了一趟娘家,基本上都是各处拜年。

当然,元宵作为小孩子,也收到了不少红包,让曾令宸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也是如此,从小到大得到的东西,最后都成了自己的陪嫁,不知道元宵这些东西以后是怎么处理呢,给自己的媳妇?

唉,想的太远了!

过了正月,曾四爷他们几个带着寡居的二姑奶奶回到了京城。曾令宸只是知道了,也没有回去看,现在和这位二姐已经没有必要维持这面上的和平,大家都是嫁了人了,不存在还要给娘家维持面子。各人的所作所为都代表婆家的态度。

她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她曾令宸不待见曾令雨,和自己的二姐就是不和。

不过也陆陆续续的知道了二姑奶奶在婆家的情况,据八嫂蒋氏所说,这位二姑奶奶根本就不需要人撑腰,那个彪悍,让她婆家田家都避之不及,什么东西都要分最好的,不然就要上京告状去,还说自己嫁了这么多年,一直在吃亏,还时不时的用自己的嫁妆补贴婆家,如今想给她这么一点儿,那绝对不行!

“田家那边都怕了她了,宁可少要东西,也要把她给分出去,至于她到底要上哪里去,大家都不敢管。”八奶奶蒋氏道:“你八哥过去的时候,她还跟她们装作受了欺负的样子,要让你几个哥哥给她做主,说人家欺负她孤儿寡母,还好你八哥他们事先了解了情况,不然贸贸然的上前要找人家算账,这不让人说我们仗势欺人吗?”

八奶奶对二姑奶奶很不屑,就算你是孤儿寡母的,可是也不能坑自己娘家的兄弟吧,原来还不懂为什么这位九姑奶奶这么不待见二姑奶奶,连面都不见一面,从跟着自己丈夫去的人那里打听了这些消息,听说她颠倒黑白,稍微不如意就是娘家兄弟不给她撑腰的嘴脸,真是让人看着就生气。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毁了容的原因,脾气怪的要命,好像别人都欠着她一样。

曾令宸听娘家嫂子说这些,倒是没有觉得奇怪,二姑奶奶现如今这样,那是没有出乎意料,以前在娘家,她都觉得别人都欠了她的,觉得自己到处不公平,别人对其他人都好,就是对她不好,所以最后看到曾令宸受宠,就严重的心里不平很,做出了那种事儿。

八奶奶说了这些八卦,很是轻松,回去的时候,恨不得唱几首小曲,四太太蔡氏见这个儿媳妇回来了,问道:“又去找九姑奶奶了?”

他们四房的人一向都踏踏实实的,为什么这个儿媳妇就是喜欢到处说闲话呢?

八奶奶蒋氏被问的有些不知道说什么,支支吾吾道:“母亲,儿媳妇是,是给九姑奶奶送些自己做的针线。”

其实人家一个王府世子妃哪里就没有针线了?四太太蔡氏心里直摇头,看着八奶奶蒋氏走远了,七奶奶吴氏见婆婆神情不好,就忙说道:“八弟妹虽然有些话多,但是心眼不坏。”

“我知道你是为她说好话,你们妯娌能这样,我也很高兴,只是很多事儿都是祸从口出,少说少错,这个道理她就是不懂。”四太太蔡氏叹道。

七奶奶吴氏却觉得,,如果没有八弟妹这么能说,大家就少知道很多事儿,何况八弟妹说的都是那些琐碎的小事儿,就说今天,七奶奶保证八弟妹说的是二姑奶奶的事儿,以前没有嫁过来的时候,不知道这位二姑奶奶是什么性子,嫁过来后,又是二姑奶奶不在京城,也没有接触过,谁知道她是什么样?

这回守寡回来,如果不是听八弟妹说那些事儿,可不就被骗住了?

当姑奶奶的回娘家都是金贵的很,虽然不是他们现在四房的府里,客户四早晚得见面,到时候人家给你摆脸色,你说不定还诚惶诚恐的呢,如今知道这位二姑奶奶是个什么样的人了,这该如何对待她,心里就门儿清!

说起来,大房的人,都挺好的,为什么现在出来了,这个二姑奶奶,就这么的让人不舒服呢?

人家稍微多看了她一会儿,就说别人是不是见不得她的脸,如果是这样,她绝对不会死赖在这里,直接就带着孩子们走了!

一个字,作!既然你真的想走,为什么那么半天了,也只是干嚎而不见你动静?都是什么人那!

最开始还想直接住到镇国公府,还想住到以前她未出阁的地方,也不看看她那个地方,如今都是她小一辈的侄女儿在住了,你现在想住,那是不是还要赶你的侄女儿啊。

这有点儿想长辈的样子吗?不过她就是再闹腾,大哥和大嫂一发话,她也只能是灰溜溜的搬到别处的小院子里去了!

七奶奶吴氏觉得二姑奶奶好像很怕大哥,不过他们这些人都是有些怕大哥的,只要大哥一发个话,绝对是不敢不听,二姑奶奶这么闹腾的,也不例外!

九姑奶奶倒是从来都不见二姑奶奶的,里面有什么恩怨,她也没敢打听,和婆婆蔡氏一样,她也是喜欢明哲保身,能不过问的就不过问。

二姑奶奶带着一儿一女住在一个小院子里,镇国公府倒是送粮送菜的,只是二姑奶奶却很不满足,按照她的想法,是绝对会住到镇国公府的,不为别的就是女儿絮姐儿,也得住到镇国公府,毕竟女儿已经十三了,过一两年就可以定亲嫁人了,要是还在镇国公府,那么说亲的时候,条件就高一些,二姑奶奶别的没有,好歹还有些慈母心肠,也就是对自己的女儿絮姐儿,带来的儿子庆丰,丰哥儿,严格说起来不是她的亲子,只是个丫头所生,被她偷龙转凤,成了自己所生。

所以丰哥儿远远没有絮姐儿对二姑奶奶重要。可是在镇国公府,被大哥曾令宣一眼看过去,她立刻就觉得浑身直打哆嗦,根本就不敢像在婆家一样撒泼,至鞥乖乖的搬到这里来!

二姑奶奶摸着自己从额头到鼻子的那么尝尝的一条疤,就是因为这个疤,自己这几年活的人不人鬼不鬼,如今好不容易那死鬼死了,她也能回到这辈子还以为再也不能踏足的京城,原以为那件事而过去了这么多年了,大家该淡了,她也下意识的觉得大家都忘了自己当初做的事儿了,可是看大哥,他们几个的表情,明显的还都记着呢,还有那曾令宸,这个死丫头,竟然从来都露面,

这是直接打自己的脸呢!

这个曾令宸也真是运气好,竟然成了王府世子妃!当初听说她要嫁到恭王府的时候,二姑奶奶还幸灾乐祸了的,恭王府是个什么地方,进去了,就是骨头也不会剩的,可是为什么和自己想的不一样?那些恭王的侧妃夫人们,一个二个的都下了马,反而是这个曾令宸如今掌握着王府,简直太没有天理了!

为什么她的日子就过的这么好,而自己的日子却过成这样?

只是二姑奶奶毕竟是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不像年轻的时候那么莽撞,看谁不舒服,就要让谁不好过,她想着,自己如果想要进镇国公府住着,那么首先就要和那曾令宸改善关系,如果真的能和她关系弄好了,那么自己进镇国公府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273、多想

“娘,你不是说我们能住到外祖家吗?为什么现在住在这个破院子里?”絮姐儿不高兴的问自己的娘二姑奶奶,她没有来之前,一直听自己的娘说自己的外祖家如何如何的好,如何如何的有本事,田家不过是个向下土财主,她自己要不是下嫁,田家说不定都成了什么样呢。

所以因为二姑奶奶的灌输,絮姐儿觉得自己比自己的堂姐堂妹都高贵,他们都不如自己,更不用说自己庶出的弟妹了。这次娘过来,也就只带了她和丰哥儿,剩下的人一个都没有带,不过在絮姐儿看来,那些人根本就不配和自己一起进京,她来的可是自己外祖家,那些下贱的坯子哪里配跟着一起过来?

可是为什么到了京城,不住进镇国公府,反而住到了这么个破地方?小时候来过京城,那时候在外祖家住的多好啊,可是后来回家的路上,父亲和母亲都半路出事儿了,就再也没有过来外祖家过。

二姑奶奶说道:“不要着急,以后咱们肯定能住进去!”

二姑奶奶想着自己的侄儿勖哥儿也是快要议亲了,想着自己的女儿絮姐儿,能不能也有这个福气?不过想到大哥那个冷冰冰的眼神,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就算是自己想了法子,可是大哥绝对有办法让他们母女消失,所以勖哥儿虽然是让人垂涎的好女婿,但是前提得是有命留着,命都没有了,还要别的干什么?

而且不管心里再不承认,自己的大哥和大嫂不喜欢自己,也是一定的,自己的女儿嫁进去,那就是吃苦,更要命的是,自己的嫡母,她也是清楚当年的事儿的,要是女儿真的成了她的孙媳妇,那就是成了她手里的一盘菜了,想怎么着就怎么着。

所以二姑奶奶从来不鼓励自己的女儿,对她的大房的表哥表弟如何如何,只不过絮姐儿自己听没有听进去,那就是不知道了。

“娘,您让我讨好九姨母?”絮姐儿不高兴加吃惊,从来都是别人讨好她,在家里,堂姐堂妹哪一个敢不给她面子,自己的庶妹们都是看她脸色,现在竟然让自己讨好九姨母?

“我不,我们回来的时候,她都不见咱们,我干什么要讨好她?”絮姐儿大小姐脾气发作了。

“正因为这样,所以咱们才要把关系搞好,我跟你说,娘当年因为一些事儿和你九姨母关系弄僵了,我现在又是守寡,轻易出不了门,你是年轻的姑娘,还是一个小辈,你一个当小辈的去跟你九姨母说好话,她就是再怎么着,也会给你点面子的。”二姑奶奶苦口婆心,她是一心为女儿着想。

可是絮姐儿却不领情,直接说道:“我不!凭什么我要讨好她?我又不欠她的!”姑娘家的骄傲,让絮姐儿绝对不会放□段。

“就是要讨好,我也只讨好大舅母,现在是大舅母当家,我们靠的是舅舅家,可不是九姨母家,娘你可不要搞错了!”

“胡说!”二姑奶奶气的很,她当然知道娘家是大嫂当家,可是当年的事儿,都是因为那个九妹妹引起的,之所以几个兄弟对她冷淡,还不是因为曾令宸?可是当年的事儿,二姑奶奶怎么可能给自己的女儿说实话?绝对不成的,就想着,一个小辈对人没有威胁,小孩子讨好你,你多多少少给个面子,这事儿就水到渠成了,可是自己的女儿竟然不听话。

“我跟你说,你大舅舅和三舅舅都喜欢你九姨母,你跟你九姨母关系好了,你大舅舅们自然就对你好了!听娘的话没有错!”二姑奶奶说道。

“我就不!娘你自己怎么不去讨好,偏偏让我去干这丢人的事儿。”絮姐儿反正已经打定主意了,绝对不干,“她都不把咱们放在眼里,我干什么要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

二姑奶奶见劝不动自己的女儿,真的是觉得要气得吐血了,难道要让自己舍着这一把老脸,去给人赔不是去?绝不!她做不到!

所以说呢,这方面,其实二姑奶奶母女很像,只是他们自己看不到罢了。

八姑奶奶和三姑奶奶一起过来看曾令宸,八姑奶奶犹犹豫豫的说道:“九妹妹,二姐姐现在已经那样了,过的也不如意,你看是不是?”

曾令宸道:“八姐姐,你是来给她说好话的吗?要是这样,那八姐姐不用说了,这个人是好是坏,都和我没有关系。我这不是赌气,因为这样的人,还真不值得我花多少精力去关注。”

几年前的事儿,□八姐姐几个不知道,她也不想解释,如果一个那样陷害你的人,你都因为时间长了,人家过的很惨,你就原谅了,那曾令宸都对不起自己个儿,觉得自己真是菩萨转世了,她是有仇就报仇的人,当年是几个哥哥替自己报了仇了,她就免了动手了,可是要自己一下子原谅人,这还真是异想天开,她不做出什么来就很不错了,还想握手言欢?想着就觉得恶心的。

八姑奶奶还要说是,三姑奶奶忙道:“九妹妹说的是,有些不相干的人,真的不必多看着,八妹妹,不是我说你,你这性子,就是太软和了,还以为你这几年,稍微变强了些,怎么又回来了?是不是那位又在你面前哭哭啼啼,说自己如何如何不容易,孤儿寡母的?你要想一想,她现在有娘家兄弟这么多人,大家都不远千里把她带回京城来了,还安排吃喝,哪一点儿少了她的?干什么非要把自己形容的那么惨?我们这边又困难的时候,怎么不见得她有子字片言?如今她是落难了,所以才这样,要是她衣锦还乡,不知道会把我们压倒尘埃里呢。为什么别人都不求和,偏偏

的就要跟九妹妹求和?别跟我说,就是九妹妹不见了她,我们几个有谁都巴巴的见了她呢,她还不是想以后过的更好些,不然你觉得她那样的一个人,会主动求和?

如今她的日子难过吗?要她真敢说难过,那么我们算是瞎了眼了,苦心对她,竟然还不满足!九妹妹不乐意见她,她还非要让这个,让那个说情,非要见九妹妹,既然那么有诚意,为什么不过来直接赔礼道歉?就只想仗着是姐妹,一笔带过,世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儿?

你也是,被人当初枪靶子了,也多亏九妹妹脾气好,不然早就跟你绝交了,你说说,九妹妹那咱们的二姐姐,到底谁对你好?你怎么能帮着那位来戳九妹妹的心窝子呢,咱们做人不能没有良心!”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没有站在二姐那边,我只是想着姐妹一场不容易,咱们,”

“什么不容易!你替她说话,就是站在她那边,她以前不是从来不和我们走动吗?逢年过节,要不是田家的大房那边还送东西过来,她估计是都想不到咱们,两个人的情谊坏了,不是说说嘴皮子就和好了,要是都那么容易,那衙门里就没有那么多囚犯了。”

八姑奶奶被三姑奶奶说的是哑口无言,而曾令宸则觉得自己的三姐,什么时候变得口才这么好,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简直是不可想象啊,都赶得上大姐姐了!

最后八姑奶奶走的时候,觉得很不好意思,自己是做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儿了,九妹妹根本就没有搭理二姐姐的事儿嘛,她真是鲁莽了,当初自己出了事儿,可是九妹妹帮着自己解决的,可是自己却仗着这个情分,就要去九妹妹如何如何,简直是太不像话了,八姑奶奶越想越觉得羞愧。

而三姑奶奶则是没有直接回家,在路上转了个弯,直接去赵府,找自己的大姐,把今天的事儿跟大姑奶奶说了,“我真是想不到,咱们的二姑奶奶本事大了,这才回来多久,就能说动的八妹妹去给她说和说和了,这是柿子捡软的捏呢。比以前长进多了!”

“那倒不是,以前她也心眼多,就是老八那个笨蛋,这么快就上当了,被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就给哭心软了,这么些年都白活了!出力不讨好的,就她染上了,真该跟五妹妹说说,老八最听她的话的。”大姑奶奶说道。

“五妹妹现在哪里有空?这不把我叫过去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再则也有段时间没有见九妹妹了,就说去看看,结果说了不到几句话,八妹妹就把这事儿给提了,说实在话,九妹妹现在什么身份,咱们什么身份,不过是因为姐妹的情分,所以才能进王府的,只是咱们可不能忘了九妹妹身上的封号,不能仗着是姐妹,就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得懂得分寸。什么事儿都不明白,就胡乱答应了下来,有时候,真觉得八妹妹怪可怜的,又有些可恨!你当那二姑奶奶是姊妹,人家可不那样想,就想让你当个跑腿的,最后被人怨的也是她。到现在都想不明白!”

“好了好了,多喝喝茶,看你这气愤的,多大点儿的事,不过是那二姑奶奶投石问路罢了,人心为什么就不足呢,现在这样不挺好?要是这再折腾,这点儿都没有了。”

要她是二姑奶奶这样的情况,还不夹紧尾巴做人?哪里敢到处蹦达,那不是找死吗?

“可人家不这样想,得了芝麻就想要西瓜!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我看大嫂都有些烦了絮姐儿了,早晚得给她来一下子。”

“你是说絮姐儿?”大姑奶奶不可思议的说道。

“可不就是那个意思?也不看看自己身份如何,就这样想了,别到时候又弄出龌蹉的手段,大家都不好看!现在上赶着跟着大嫂,一口一个大舅母的,守孝的姑娘家,也穿的花枝招展的,谁喜欢那种父亲菜过世,就天天笑的姑娘?如今真是犯了大嫂他们的忌讳了,如果现在收敛还来得及,要是真的继续下去,我怕最后啊,后悔都来不及!”

274、委屈

不过对于曾令宸他们来说,絮姐儿这些事儿跟班就不算事儿,如今的重中之重就是勖哥儿的婚事,最后定下来定国公府黄家的大姑娘,双方都很满意。

而之前宫里也把八公主的婚事给定了下来,竟然是曾令宸二舅的长孙。

这个婚事定的妙啊,是皇后娘娘的娘家侄儿,但是也不是长房长孙,还和镇国公府也有关系。且是在勖哥儿订婚前下旨。

曾令宸二舅他们在曾令宸外祖母去世一年后,就搬出来另过了,如今尚了公主,驸马爷直接住进公主府才是正理,不过皇上竟然没有给八公主赐公主府,直接让公主跟平常人家的媳妇一样,嫁到曾令宸二舅家。

这事儿曾令宸听着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拿到这位八公主做了什么惹怒了皇上的事儿,所以连一个公主府都舍不得给赐?最后还是秦睿得了宫里的消息,原来是八公主的母亲禁不住八公主的一再请求,所以又仗着自己得宠,和皇上求圣旨,想要八公主嫁给镇国公的重长孙,这下子把皇上给惹恼了,皇上当时第一次都没有答应,就是告诉他们,这事儿不成,结果八公主母女两个却不那样认为,尤其是惠嫔,觉得自己这段时间颇为受宠,所以皇上怎么可能不打一个,于是就提了第二次。

皇上不喜欢别人恃宠而骄,所以这次把皇上给惹恼了,就下了这么道旨。

“难怪二舅一家子没有跑到大舅那边求情去。”毕竟尚公主,不给公主府,这说明这公主不受宠,得了个不受宠的公主做儿媳妇,那真是有些倒霉了。

现在知道原因,也不对啊,皇上恼了八公主,又把人赐给二舅家里,那岂不是把麻烦给了二舅家?

“八公主不管怎么说,也是皇上的女儿,不给她公主府,也是给她一个教训,不然何必把她赐给皇后娘娘的兄弟家?所以你不用担心,八公主如果真的能当好二舅家的儿媳,那就一切好说,如果不好,皇上那边也不会姑息。”

皇上也是想给自己的女儿找个体面的人家,只是皇后娘娘的哥哥家,忠勇侯府,没有适龄的人,就是二舅家才有,于是这婚事就到了二舅家里。

两家都有利有弊,皇上不会打算的是,既然八公主也成了镇国公府的姻亲,那么以前非要嫁到镇国公府,就好歹会给八公主一点儿面子吧。

难道皇上的慈父心肠终于开始发挥了?

曾令宸觉得自己想多了,不过如今勖哥儿的婚事终于定下来,大家心里就少了一桩大事儿,定国公府黄大姑娘曾令车也见过,长得端庄大方,很适合当宗妇。就是大嫂钱氏也是满意的。

反正勖哥儿到时候直接做新郎官就成,他们这当继承人培养的,绝对不会因为不喜欢嫡妻,就冷落嫡妻,也绝对不会宠妾灭妻,何况本身这个黄大姑娘也很不错。

“终于定下来了,大嫂你这下可以安心了。”曾令宸对大嫂钱氏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