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板之前还有个老板,也是他们家的兄弟,只是那位屡考不过,坚持了三十年后被淘汰,只得离开,现在TASA后勤司的下属部门工作,打算修炼一段时间后重走程序,再次报名。

而现在这位老板一看便很不凡,相貌堂堂,神采飞扬,虽然收敛着,也能感觉出实力强劲,估计将来有很大可能通过最终考核,成为正式特警。

一个家族前赴后继地前来报考TASA的事是常有的,只要有本事,就算是父子、祖孙一起进TASA都没人拦着,只是这种机率很小。即使前面有人进了TASA,也对后来的人没有太大帮助,顶多是把无限世界里的功勋点和私人财产转赠,让他们的起点比别人稍高一些,但是能不能到达终点,就必须靠个人能力,别人替代不了。

这个家里前后能有三个人通过前面各种严格的考试,得以进入无限世界,而且都能在规定的期限内冲上天级,来到高级营地,刚好接得上经营这家口碑极好的饭馆,也算是很了不起了。

燕漓和杜骁啧啧称奇,对这么一个烹饪世家居然接连会有这么多优秀的精英有些困惑不解。

旁边桌上的食客似乎是这里的熟客,笑着对他们说:“别看他们家的人大部分是厨师,却不是普通的厨师。他们家的许多厨师都会开着星舰飞越亿万光年,或者驾驶机甲,闯进星际中各种危险的地方,去收集独特的世所罕见的食材。他们个个都是打架的好手,往往能弄到别人都无法得到的好东西,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有一手绝活,别人学不了。咱们这里食材有限,也就只能吃到这些,要是去他们本家所在的星域,那些美食啊…”说到这里,那个精悍的年轻人差点抹一把口水,“他们那个星域几乎一半的游客都是慕名去品尝美食的。”

杜骁忍俊不禁,“原来如此。”

同为吃货,燕漓非常明白他的感受,也笑着说:“那我们也算运气好,能吃到如此剽悍的厨师亲手烹饪的美食。”

饭馆里仅有的几个食客都笑起来,那位厨师兼老板出来露了一下面,陪着熟客说了几句话,跟新客人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回到厨房继续忙碌了。

他们吃过饭,把机器人服务员叫过来刷卡付帐,就径直离开了。

没有人问他们是谁,他们也不问别人的身份,萍水相逢,可以天南地北地聊天,却不必探听个人隐私,此时一别,多半以后再也不会见面。

推开小巧玲珑的木门,两人走出饭馆,便听到唰唰的细密声响。

“下雨了。”杜骁抬头看了看天。

门前的大树枝叶繁茂,挡住了落下的雨点。一股带着尘土与烟火味道的水气弥漫开来,让人油然而生“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的感觉。

这里的天空是灰蒙蒙的,下的雨也不会亮晶晶,同样也是灰暗的,一点也不浪漫。普通人肯定会感觉不舒服,但是住在这里的人都是天级精英,只要确认了这种雨对人体并无损害,他们就完全不在乎了。

燕漓从空间里拿出一把大黑伞,打开后撑到头上。样式古老,伞面很大,可以挡住漫天雨丝,让两人不会淋湿。

杜骁很自然地靠近他,与他向城市的另一边走去。

路上不时有人匆匆而过,都是一身精悍之气的年轻男女。能够过五关,斩六将,通过各种考核,在数以亿计的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来到地球,进入无限世界。这些精英都是自己所在星域的天之骄子,资质绝佳,从小就刻苦锻炼,习文修武,因此没有一个人是瘦竹竿或是胖猪头,看上去都很养眼。即使艰苦奋斗三十年,最后依然未能得偿所愿,在这里的经历也让他们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未来前程似锦。

两人不紧不慢地在雨中散步,看着阴暗的天光水色中湿漉漉的住宅、商铺、树木和行人,渐渐融入这个久违的世界。

他们离开这里并不只是现实世界的五十年,而是在异时空执行任务时累积起来的上千年,因此回到这里后还需要一点时间适应,这也是无限世界的核心智脑没有马上给他们发布任务的原因。

杜骁的精神很放松,慢悠悠地与燕漓聊着天,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并无主题,也不讲究逻辑,从现实世界中会不会有被淘汰的人进入那些种田、捕鱼、养殖、采矿的企业到休假时要不要赶赴刚才那个食客说的美食星域去大吃一番,从地球上现在仍在用公元旧历到人类世界全部用宇宙新历,从人类星际通用语是标准现代汉语和英语到古文化复兴。

说着说着,他忽然想起来,“以前我还没注意,前些日子我仔细理了理做过的任务,发现从来没有执行过公元2000年到公元6000年之间的任务,在论坛上浏览了别人发的帖子,似乎没人到过那段时期的异时空。整整四千年,就没出一点岔子?怎么可能?”

燕漓笑了,轻声说:“我最近也注意到了,还曾经查过相关资料,听到了一些说法。其实,从1995年到6018年,这个时间段与‘不朽至尊’凌子寒有关。有他作为‘气运之子’、‘世界之子’镇着,人类中还没有强过他的存在,因此没人有能力闯入这段时空,更不可能改变历史进程。那些恐怖组织或是居心叵测的疯狂科学家经过千年尝试,均以失败而告终。”

杜骁怔了一下,眼中流露出无限向往,“那样强大…真不可思议,不知我们最终能不能修炼到那个高度。”

燕漓也是心潮澎湃,“他是TASA每个人的目标和榜样,谁都想奋力向前,最后能够踏入至尊境。”

“是啊。”杜骁转头看向他,眸子里星光闪耀,亮丽夺目。

第1卷 本源世界:时空管理局 第10章 接到任务(2)

“是啊。”杜骁转头看向他,眸子里星光闪耀,亮丽夺目。

燕漓心里一热,将伞换了一只手撑着,然后很自然地揽住他的肩,亲热地说:“走,咱们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就去做任务,争取早日通过。”

杜骁早已适应他这副勾肩搭背哥俩好的姿态,因此并没有觉得不自在,而是继续刚才的思路,“根据你得到的小道消息,6018年以后,TASA的四位创始人就不在咱们这个时空了,那你说,他们还活着吗?”

“这个很难说。”燕漓沉吟道,“人类鲜少能活到六千岁,但到达精神力和体力双5S以上,应该不能称为人而要称为神了,那个境界也确实称为神阶。纵观别的智慧种族,若是达到双5S,活到一万岁都是有的。我隐约听说,他们当年带着一队天才精英前往神域中心的登天梯,打算飞升到上界,之后再无消息。很多人都认为他们已经成功飞升,现在应该活得很好,只是不在这个宇宙了。更为详细的东西,我不是很清楚。这些消息是绝密,我只讲给你一个人听。”

杜骁点头,“嗯,我明白。”既是绝密,他自然会守口如瓶。

燕漓的弟弟在很接近主脑“昆仑”的位置工作,时常能得到一些属于特别机密的消息。燕漓听说后,总会悄悄告诉杜骁,让他心中有数,做起事来就比那些没有“内部消息”的特警更明白,执行任务之后的评价自然也会更高。

两人珠联璧合,配合默契,年纪轻轻就走到今天的位置,这些外面不可能得到的“小道消息”也功不可没。

他们绕了半个城,回去后就决定休息。伴着外面唰唰的雨声,他们睡得很安稳。

一觉醒来,雨已停了,杜骁坐起来,抬手看了看手腕上的光脑,发现任务已经下达,“3A级任务:进入副本‘北晋皇朝’。第一,找到任务节点,予以执行;第二,找到气运之子,帮助他走到正确的位置。”

如果是正式执行任务,主脑“昆仑”会给出相对来说比较准确的时空年代,然后由情报和技术部门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后勤部门根据这些分析结果为他们准备各种必要的资源。特警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训练,等到万事俱备,才出发前往任务指定的时空。现在是在无限世界接受考核,就不会有这种好事,前往的副本空间和具体任务都很含糊,需要他自己花费精力,调动自身经验,去努力完成。

他仔细看了看,确认无限世界核心智脑下达的任务就只有这么一点内容,便起身去另一个房间找燕漓。

“任务下达了,只是3A级。”杜骁将任务调整成与他共享,“内容很简单,执行起来只怕不容易。”

“嗯,3A级的任务虽然难度不算高,却多半有些复杂。”燕漓看过任务描述后,微微点头,“不过,我们有这么多次执行任务的经验,我相信问题不算太大。”

杜骁哑然失笑,“对于我们来说,自然问题不大,我只是觉得这个任务描述比我们当年在无限世界打混的时候要简洁多了。”

“那不同。”燕漓站起来,将身上的睡衣变换成黑色套装,一边运转身上的元气一边笑道,“咱们不能与那些见习特警相比,自然接到的任务也不一样。”

“那倒是。”杜骁与他同去洗漱,整理好仪表,然后一起出门,“这次要去的地方是古代帝朝,其余资料皆不详。为今之计,咱们还是先去买些常规性的物资吧。”

“嗯。”燕漓沉吟,“照理说,这是你的考核,重点在于你能不能胜任正式特警的工作,因此不会限制你使用随身空间,更不会限制你使用属于特警的一切手段,只是…很可能这个空间的体系非常复杂,不一定只是普通的古代帝朝,或许还有其他元素,譬如江湖武侠、佛道之争、方外修行等等,至于宅斗、宫斗、朝堂之争、市井之争,应该都会有。”

“对。”杜骁同意他的判断,“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都有可能。”

燕漓想了想,洒脱地笑道:“这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杜骁与他心有灵犀,也是淡淡一笑,“确实不是什么大问题。”

两人迅速达成共识,便一起出去购置必备物资。

无限世界规定,在这里执行任务时所使用的东西必须是本地所产,外界带来的物品皆不能用,一进来便自动封印,回到现实世界后才自动解封,因此,杜骁和燕漓的随身空间本身可以用,但在外面获得的奖励和购买的东西都自动封印,包括他刚拿到的以他的基因复制的冰属性灵体都不可使用。既然空间中的东西动不了,两人需要向智脑购买的物资就比较多,而且杂。

大米白面,蔬菜水果,猪牛羊肉,鸡鸭鱼蛋,各种调料,文房四宝,长刀短刀,金丝软甲,八宝蟠龙枪,手弩,金锭银锭铜钱,古代衣饰,复古线装书,古老的中医药丸、药粉、药液等等。

这么一气买下来,两人的功勋点去掉了一大半,只够保底吃饭了。

燕漓嘿嘿一笑,“这叫破釜沉舟,一次任务就必须成功,要是再来一次,咱们就买不起这些东西了。”

杜骁也笑,“嗯,我懂。”

所有买好的东西都是杜骁拿三分之二,因为他是执行任务的主力,燕漓只是辅助,因此只肯拿三分之一。

两人分好东西,又买了几个风格古老的巨大木桶和瓦缸,回到住宅装满清洁的水,封好盖子,就决定出发了。

所有去各个副本空间做任务的人都要从营地中心的大殿出发,根据身份标识,并不需要再出功勋点,智脑就会为他们提供安全密闭的小房间,从那里将他们传送进副本,等他们出来,也是接引到这里。

两人来到中心大殿,按照智脑的指引,来到侧翼的一个小房间,躺到床上,闭上眼睛。

他们敏锐的五官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微微一颤,接着就有一种失重感传来,仿佛疾速飞行在虚空中,周围什么都没有,却又仿佛充满危险。

他们纹丝不动,很快就觉得身下一顿,然后呼啸的风声在耳边响过,随即一片寂然。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11章 到达京城(1)

杜骁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便感觉到剧烈的疼痛席卷全身,让他猝不及防,忍不住哼了一声。

他觉得虚弱无力,睁不开眼睛,却听到耳边有少年的声音叫道:“爹,爹。”

以前他执行过很多次任务,当过儿子、孙子,也当过父亲和祖父,现在一进入这个时空就喜当爹,对他来说也不算什么。

他大致判断出自己附身的人受了重伤,之前一直昏迷不醒,这时自然也不会睁眼,而是静静地寻找原身的记忆。

人的记忆几乎都在大脑中,只有极少数是身体本能的记忆,只要他附身的对象不是脑部受到重创或是先天痴呆,就能把记忆找出来。

杜骁强忍着疼痛,艰难地在头脑中寻找着记忆,很快,原主坎坷艰辛、惊心动魄、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三十一年生涯就渐渐清晰,串连成线。他整理着这些记忆,不由得在心里惊叹,这位骁勇善战的安国公世子、从三品云麾将军可真是胆大包天啊。

他在南方为官十四载,历年来率军平倭寇、杀海盗、灭山匪、诛蛮夷,屡建功勋,这时乃奉旨回京,即将执掌西山大营,可谓简在帝心。不料在归家途中,他们一行人竟然遭遇了一群匪徒或者说看上去像是一群匪徒的杀手袭击,跟随他的亲兵与护卫、随从都奋力迎战,全歼来犯之敌,却在几个人奋不顾身的自杀式攻击中身受重伤,一直昏迷不醒,直到杜骁穿越而来。

他认真搜索了一下,发现原主的灵魂已经离去,如果没有他附身,原主很可能就这么在昏迷中死亡。

如果原主的灵魂仍在,按照特警的工作守则,他不能灭杀或吞噬,只能小心地将这个灵魂封印到随身空间,让他在沉眠中慢慢温养。如果他完成任务后还不到晚年寿终之时,就可以按照一定的规范化程序将原主的灵魂放出来,将他继续以后的人生,然后自己离开。现在原主的灵魂已经不在,他自然要轻松一些。

融合原主记忆后,做到身魂合一,他的心里就产生了诸般情感,正式成为北晋皇朝的苏东辰。

一切都天衣无缝,自然而然,苏东辰才松了口气,然后就听到耳边有人在说话。

“大少爷,将军应该还没醒,您先去歇息吧。”声音在沉稳中带着恭敬,“您已经两天两夜不眠不休,身子骨会吃不消的。有老奴在这里守着,定会照顾好将军,您就放心吧。”

那个少年的声音很坚持,“不,爹为了护着我受了这么重的伤,我定要守在爹身边,等他醒来。”

又有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担忧地问:“大哥,爹的伤势怎么样?他什么时候才会醒啊?我害怕…要是爹爹他…”

前一个少年打断他,“不会,爹会醒的。他那么强大,无所不能,一定不会有事的。”他的声音虽然坚定,却有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显然他也很担心,只是在弟弟面前硬撑着,不表现出来。

苏东辰奋力睁开眼睛,声音微弱地说:“孟儿,仲儿…爹没事。”

床前的两个少年惊喜交集,异口同声地叫道:“爹,您醒了。”

两个少年大概十岁出头的模样,都生得如芝兰玉树,钟灵毓秀。一个少年比另一个少年高了半个头,看上去也比较强健,另一个少年明显要稚气些,也有些瘦弱。两人这两天担心父亲,吃不下,睡不好,看着都很憔悴,不过肌肤晶莹,双目灵动,精气神都不错,显然都很健康。

苏东辰欣慰地笑了,“看到你们都好,爹就放心了。”

两个孩子的眼圈立刻红了,小的那个还忍不住落下泪来。

苏钰孟和苏钰仲是双生兄弟,母亲生他们时早产加难产,不幸血崩而亡。苏东辰至今未再娶,也没纳妾收通房,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将他们抚养长大。

苏钰仲小时候身子弱,三天两头生病,苏东辰常常彻夜不眠地照顾他,又想方设法地搜集民间偏方,找来珍贵的各种药材为他调养,经过十年努力,这才将他养得健健康康。等到他们到了启蒙的年纪,苏东辰给他们精心挑选了文先生和武师傅,自己只要有空,也会亲自教他们习文练武,对他们关照得无微不至。

两个孩子对父亲有着浓浓的孺慕之情,既钦佩又崇拜。父子三人相依为命,感情极深。

这次途中遇袭,苏东辰一直很注意保护他们,一场战斗下来,他自己也只是受了些皮外伤,并无大碍,两个孩子毫发无损,让他放下心来。

激战已到尾声时,一支利箭忽然破空飞来,苏东辰和苏钰孟都及时躲过了,苏钰仲的行动却慢了半拍,正对箭矢,闪避不开。苏东辰反应极快,扑过去推开了苏钰仲,却被那支箭穿透右胸,伤及肺部,险些丧命。

这两天来,苏钰仲又自责又心痛又担心,哭了好几回。苏钰孟又要守着父亲又要安慰弟弟,也是累得精疲力竭。这时看到父亲醒来,都激动得差点哭出声来。

苏东辰强忍着胸口的滞闷和剧痛,微微抬手,碰了碰两个儿子,微笑着说:“爹已无恙,你们快去吃些东西,然后就歇着,帮爹把沥泉和明翰叫来,爹有事找他们。”

苏钰孟犹豫了一下,“那…儿子去找沥泉叔和明翰叔,弟弟去端药。儿子们服侍爹爹喝了药,就去吃饭。”

“对对。”苏钰仲生怕父亲反对,起身就往外跑,“我去端药。”

喝碗药倒是不费什么功夫,苏东辰自然不会拒绝儿子的孝心,便笑着答应,“好,你们去吧。”

两个少年喜形于色,一起向外奔去。

苏东辰闭了闭眼。他能感觉到,之前对他的救治十分高明,很可能是以针灸止住内出血,再佐以汤药,托住元气,加速伤势痊愈,外敷伤口的药粉也很不错。不过,古代消炎方面的药物比较匮乏,所以他有备无患,还是找出一丸自己带的强力止疼消炎药服下,以防万一。

他所住的房间很简陋,像是普通民房,身下垫了好几层床褥,感觉要软和些,没有硬板床那么难受。他微微转头,看了看四周,然后就听到急促的脚步声。

青布门帘一撩,两个中年人快步走进来,脸上都是喜色。

走在前面的是他的奶兄沥泉,从小就陪着他,与他的奶娘、奶爹一起护着他,小时候做他的小厮,长大了是他的长随,外放后做他的管家,对他忠心耿耿,从小到大,不知为他受过多少委屈,挨过多少打,帮他避过多少风险,做过多少隐秘之事,是他最信任的人。

落后半步的是他的军师傅明翰,足智多谋,文武双全,还精通医卜星相,简直堪比诸葛孔明。在南方入他帐下参赞军机,至今已有十年,既是他的心腹智囊,也是他的至交好友。

傅明翰俊逸潇洒,气度不凡。

他原本是东南世家大族浔岭傅氏的长房嫡长孙,其父原是家主继承人,后意外身亡,未几母亲也病故。他二叔成为家主继承人,就看他百般不顺眼,下了数次暗手,想让他意外身亡或病故。

他那时才十岁,却非常机灵,察觉事情不对,就暗中布局,将父亲的私产和母亲的嫁妆藏匿起来,然后带着父母亲的心腹逃离浔岭,远赴南阳,拜在隐世大儒司马彰门下,苦读十余年,方才奉师命出外游历。

他走到南方时路遇匪盗,正逢苏东辰率军剿匪,于是并肩作战,全歼盗匪,捣毁了匪巢。

两人彼此赏识,一见如故。苏东辰邀请他到自己帐下任军师,傅明翰欣然同意。

这次苏东辰奉旨回京,傅明翰自然也跟随同行。遭遇不明身份的杀手袭击时,他同样出手反击,左肩被划了一刀,但没伤及筋骨,并无大碍。

走到床边,他仔细端详了一下苏东辰的气色,又把了把脉,便轻松地笑道:“将军吉人自有天相,看来是好多了。”

沥泉激动得微颤,有些语无伦次,“将军…将军醒了就好,醒了就好…将军昏迷了两天方醒,应该饿了吧?可要吃些东西?”

“你不用做那些琐事,自有曾妈妈安排。在这方面,你娘可比你要懂得多。”苏东辰说笑了两句,就轻咳一声,转眼看着傅明翰,神情变得严肃起来,“明翰,咱们伤亡如何?敌人呢?可有活口?”

傅明翰坐下他身旁,温和地说:“这帮杀手战力极强,你的亲兵阵亡十七人,重伤三十四人,轻伤数百。你的护卫都只有轻伤,问题不大。另外还有一些丫鬟小厮惊慌失措,在激战中乱跑而被误伤,都是三等以下的粗使,年纪太小,没见识,幸好没有性命之忧,养一养就能恢复。那些刺客合共三百一十三人,或是被斩杀,或是服毒自尽,没有留下活口。我已经细细检查过他们的尸首和随身物品,目前还没找到线索。”

“嗯。”苏东辰皱了皱眉,“此地不宜久留,咱们明天就出发,争取早日回京。”此次回京,他不但带着两个儿子,还有十余年来积攒的财物几十车,带着护卫的有千人亲兵队和八大明卫、八大暗卫,另有数十个随从、小厮、丫鬟、婆子跟着侍候,他们大都是从军中退伍的伤残老兵及其家属,身手不错,当时也护在两位少爷身边奋力抵抗。这么强大的军力,却被三百多刺客杀得几乎溃不成军,可见敌人的凶狠。他决定急赶入京,不想让儿子们陷入极大的危险中。

一听他的话,沥泉顿时急了,“将军受伤甚重,不宜颠簸,多休养几日再上路吧。”

傅明翰想了想,皱着眉又给苏东辰把了把脉,凝神思索一番,这才点头道:“也好,此地确实不宜久留。咱们明天出发,开头几日走得慢些,车里垫得厚实软和些,应该不会有问题。”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12章 到达京城(2)

第二天一早,一千余人的队伍便启程出发。

苏东辰被抬出屋子时才看到,他们临时投宿的地方是一个河边的小山村,看上去并不富裕。他们只占了几间房,其他人都在外面住帐蓬。现在是秋天,倒是并不冷,在外野营也无妨。

苏东辰问了问,得知奶娘曾妈妈已经安排好。他们在这里住了两天三夜,曾妈妈按照村中男丁出力多少,总共给了两百两银子和十几匹布料,另外,成年女性每人一件银饰,小女孩每人一副珠花,感谢她们这两天悉心照顾伤员。村长另有厚礼一份,让他管束村民,不要提起此事,以免惹来大祸。

一切都安排妥当,他们便向京城行去。

队伍浩浩荡荡,第一辆马车上飘扬着两面旗帜,一面上书“云麾将军”,一面只有一个大字“苏”。除了运送物品的几十辆马车外,还有供人乘坐的二十几辆车,其中有一些是临时雇佣,给那些重伤员乘坐的。

整支队伍气势如虹,将近一千名官兵都是久经沙场,有一股子铁血风范。官道上,在他们之前的行人纷纷让道,在他们后面的行人也不敢靠得太近。他们一路畅通无阻,速度很快。

苏东辰的马车在队伍中段靠前一点,被严密守护着。他大部分时间都在沉睡,清醒的时候会与两个儿子说说话,听他们读读书,有时听傅明翰汇报打听来的京城消息,这些都不回避儿子们。十二岁的孩子在古代已经相当于半个大人,苏东辰也希望他们听一听这些,心里有所警惕,免得被人给坑了。

离京城还有三日路程时,傅明翰派去京城打探消息的人全部回归,给他整理出了详细的报告。他立刻到苏东辰的马车上,将这些情况一一汇报。

“目前京城里的局势非常复杂,而你成为了焦点。”傅明翰笑道,“宁王、敬王和端王都成年了,皇上年过半百,近年来精力不济,所以三位皇子及其所属势力都急了,还有几位长公主和公主也不安份,在当中掺和,搅得水越发浑,更加深不可测。如今,三位皇子各显神通,他们身后的势力更是犬牙交错,各有手段,就连皇上也不敢信任那些重臣。这次皇上突然下旨召你回京,让你出任西山大营领军将军,这是越级拔擢,自从三品一跃而为从二品,实在令人吃惊。这就说明您简在帝心。我觉得,一是因为你不党不群,皇上信任你;二来你曾是先太子的伴读,虽然后来有了一些隔阂,到底在皇上心中的分量不同;第三,你与三个皇子和他们的所属势力都挨不上,皇上希望能够藉由你维持一个微妙的平衡;第四,你骁勇善战,又善于整军练兵,西山大营如今武备松驰,战力强大了,对皇上自然更好。”

西山大营在京城三大营中最为重要,属于皇家近卫军,直接效忠于皇上,如遇逆乱,即刻入京勤王。只有圣旨或皇上掌握的兵符才能调动西山大营的兵将,如有任何人擅自调兵,视同谋逆,诛灭九族。

如此一个重要的位置,谁都想要握在手中,京城中的三位皇子已经争红了眼,三大势力运筹帷幄,动作频频,最后没想到皇帝居然下旨,千里迢迢地调回安国公世子苏东辰,让无数人惊掉下巴。

傅明翰冷冷一笑,“现在不知有多少人正在盘算,怎么与你拉上关系。目前看来,最容易插手的就是你的婚事。你至今单身,身边也没有通房姨娘,正好让别人有机可乘。许多人已经物色好了绝色女子,准备送给你做妾室通房。还有不少勋贵名流大族世家看上了安国公世子夫人的位置,正在挑选千金闺秀,打算嫁给你做继室。另外,宫中的皇后、贤妃、容妃这三位娘娘也指示她们的娘家,打算嫁女儿给你,若是你不肯,她们就想办法请求皇上下旨赐婚。你可要做好准备,想好怎么应对。”说到这里,他有些好奇,“东辰,难道你真的打算终身不再娶了?便是始终记着夫人,也可以纳个妾在身边,好照顾你起居嘛。”

傅明翰是风流才子,一贯怜香惜玉,身边除了元配正室外颇有些妾侍通房,外面还有红颜知己,时常去青楼与那些才女名妓诗词唱和,家中嫡子嫡女不少,庶子庶女更多,后宅不宁,混乱得很。在这方面,他与苏东辰是截然不同的。

苏东辰靠着大迎枕,喝着补中益气润肺补血的枸杞红枣赤豆汤。听完傅明翰的话,他微笑着摇了摇头,“我是不打算再娶的。继母的苦头我是吃够了,小时候无数次险死还生,一个孝字压下来,束手束脚的根本反抗不了。幼时我得了风寒,继母不给请医生不给吃药,只说要净饿败火,三天不给饭吃,如果不是我奶娘和奶兄悄悄藏了点心给我吃,我那时就死了,却也不过是病亡,她半点责任都没有。这种事多得数不胜数,不然我怎么一成亲就谋了外放?就这样那女人还不肯放过我,收买我身边的人害死我夫人,还想要害我儿子。我不想我儿子再受这些罪,更不敢将他们放在危险之中。若要续弦,也得等儿子成亲,儿媳妇执掌中馈,能护得住自己和我孙子,我才会考虑。不过几年的功夫,我等得起。况且,你也知道,我不好这些,每天忙都忙不过来,哪还有精神考虑那些事?”

“说得也是。”想起苏东辰的遭遇,傅明翰点了点头,轻轻叹了口气,“真是难为你了。”

“没什么,都过去了。”苏东辰淡淡一笑,“现在那位安国公夫人有什么异动?”

傅明翰略带嘲讽地说:“最近装慈母装得很过瘾,正在到处走动,帮你相看。”

苏东辰的唇边泛起一丝不屑,“她也就这点本事了。”

傅明翰想起了一件事,有些严肃地道:“对了,她最近为她亲生的女儿定了亲,国公府嫡出的四小姐与桓襄侯嫡幼子,倒是门当户对。宁王妃是桓襄侯嫡长女,这样一来,你们家倒与宁王联了拐弯亲。胡氏应该是看好宁王,想提前站队,宁王想要拉拢你,正找不到法子,这下郎有情,妾有意,倒是一拍即合。亲事已经定下,三书六礼正在一样一样地走,说好等贵府四小姐明年满了十六岁就成亲。”

宁王是贤妃所出的二皇子,太子一去,他就是实际上的皇长子。三皇子敬王乃容妃所出,不占嫡也不占长。四皇子端王虽然记在皇后名下,被皇后抚养长大,但他早逝的生母只是一个美人,位份极低,娘家不过是微末小官,说起来勉强算是半个嫡子,并不名正言顺。从表面看来,宁王是最有可能坐上那个位子的人,因此在他身上押宝的人特别多。

苏东辰将碗放到一旁的小桌上,沉吟一阵,冷冷地道:“就她那脑子,也只能谋害一下弱小的幼童,占着礼法和名分,都没把我害死,现在心这么大,还想要从龙之功,蠢货。”

既然已经定了亲,没有合适的理由是不可能退亲的,因为牵扯到安国公府所有女子的名声。苏东辰还有两个同母的胞妹,已经嫁人,如果安国公府颜面有损,她们在婆家的日子也会不好过。苏东辰投鼠忌器,这才略感烦恼。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他继母生的女儿,将来会如何,是生是死,他根本就不会在意。

傅明翰明白他的想法,洒脱地笑了笑,不再提及此事。察觉车子正在减慢速度,他抬手撩起窗帘,向外一看,不由得长出一口气,“京城到了。”

第2卷 常规任务:北晋皇朝 第13章 安国公府(1)

看着帝国都城巍峨的城墙,长长的城门洞和熙熙攘攘的车马人群,听着那些嘈杂的声音,苏东辰有些感慨。

离家千万里,漫漫十余年,游子终于回来了。只是,家早已不再是家。

苏东辰斜倚着大迎枕,头靠着车厢壁,脸上微露倦意。

管家沥泉雷厉风行,并没有让车队跟着城门口的队伍排队,而是过去找到城门官,告诉他自家主人的身份。城门官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却也听上官提过很多次,这位奉旨回京的安国公世子是皇帝心中的大红人,万万得罪不得。他立刻跑步上前,在苏东辰的马车前拱手行礼,报了自己的官职姓名。

苏东辰淡淡地道:“辛苦了。”

那位城门官顿时受宠若惊,连连作揖称谢,随即亲自带着他们进入城门,根本没有检查车里的货物,更别提收税了。

沥泉留在后面,熟练而隐秘地塞给城门官一份礼物,感谢他的知情识趣,另外也给了他一张报税单,按照上面的物品价值缴纳了一千两银子的税金。这样就不会留下后患了。

他做完事出来,前面的车队已经分成两拨。

傅明翰的家眷和下人们乘坐的二十辆马车、运送货物的几十辆马车、伤员们乘坐的十余辆马车分出来,在八百亲兵的护送下拐向麒麟大街,傅明翰在前领路,直接去往属于苏东辰亡妻小李氏嫁妆的一幢五进大宅。他们在京期间,傅明翰和他的家眷都住在那里,亲兵和苏东辰的大批财物也都暂时安置在那边。剩余的二十几辆马车停在那里,还有一百亲兵和八大护卫骑马守在两旁,等着沥泉办完事过来,这才沿着笔直的青龙大道向前行去。

虽然这支队伍缩减了大半,仍然引人注目,无数勋贵重臣都派人日日守在城门口,就为了探听这位简在帝心的安国公世子的消息,现在见他抵达京城,便飞奔回去报信。

苏东辰根本不理会外面的扰攘,只把两个儿子叫到自己马车上,看了看他们的仪容,微笑着点头,叮嘱道:“回府后,就要拜见你们的祖父和继祖母,还有各位叔叔姑姑。有什么情绪,都要放在心里,按照礼法,嫡庶尊卑上下有别,对于长辈,你们都要恭敬,处处以礼相待,不可让人诟病,影响了你们的名声。至于我在他们面前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你们都当没看到没听见,不可出言附和。当然,若是有弟弟妹妹无礼,你们做兄长的可以认真教训,这也是礼中应有之仪。其中分寸,你们自己把握。”

“是。”苏钰孟和苏钰仲同时点头,脸上满是笑意。

今天要进京回府,曾妈妈为两位少爷准备的衣裳都是精工细制,焕然一新,腰间的配饰和头上的发冠也是镶宝嵌玉,美不胜收,却并不似暴发户,一看便是世家贵公子的风范。

苏东辰也换上了曾妈妈特意备好的宝蓝色绣麒麟纹长袍,腰间系着同色佛头仙花腰带,足蹬黑色绣蟒纹缎鞋,头上的虎纹束发玉冠尤其珍贵,由极其稀少的和田墨玉精雕细刻,价值连城,更重要的是这顶发冠和他腰上挂的墨玉白虎佩都是皇上赏赐,戴着它们就是为了回府时让他那好继母不敢放肆。

自从在荆州境内的山区遇袭后,他们在路上缓缓而行了十天,等重伤者都缓过来,不再有性命之忧,这才加快速度,又用了十二天才到达京城。有了这二十二天的时间,傅明翰以针灸、汤药和外用伤药让苏东辰的伤势基本痊愈,几位有经验又忠心的管事妈妈各显身手,做出又美味又补身的各种汤汤水水,苏东辰从睁眼到闭眼都在不停地吃吃喝喝,元气大伤的身体渐渐恢复,精神也健旺起来。此时此刻,只有他自己知道体内还有些虚,但外表上却再也没有人能看出来。

车队行到靠近皇城的勋贵区,拐进安信街。开国时,这条大街上只有安国公府和信国公府规制最大,因而以两府为街名,后来渐渐又有了永昌侯府和两家伯爵府,只是均不能与两家国公府相比,街名自然始终没变。

这条街的正中间就是占地辽阔、规制庄严的安国公府,正门上的匾额“敕造安国公府”乃开国皇帝亲笔,尊贵无比。

开国之初,太祖亲封八公十二侯,跟着他起事,转战南北,浴血奋战,救过他的命,为他捐过躯的二十家开国元勋。这二十家公侯“世袭罔替,附葬皇陵,配享太庙”,并赐丹书铁券,圣眷极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