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上——皇冠,食指上——星星。

没可能。这两个词立马跃入兰登的脑海,让这本已恐怖的情景变得更加骇人,不像是在这个世界发生的一样,这些符号曾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次,而且经常是在同一地点出现——手指尖,这是世界上最秘密和隐晦的图标。

神秘之手(附1)。

这个标志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历史上它象征着强有力的召唤,兰登对面前这个标志不能理解,有人在彼得的手上刻了一个神秘之手?这真是不可想象,一般来说,这个图标是作为图画被刻在石头或木头上。兰登从没听说过将神秘之手刻在真实的血肉之躯上的。这种想法就令人可恨。

“先生,”兰登身后的一个保安说道,“请退后。”

兰登根本没听到他说的话,尽管他还查看其它三个握着的手指,但还有其它的刺青,兰登知道每个指尖都会有其独特的图案,这就是传统。五个符号总是在一起,几千年来,神秘之手指尖上的符号从未改变,这些符号的意义也是一样。

这只手……代表着一个邀请。

兰登回想起把他引到这的男人所说的话不禁感到一阵寒意,教授,今晚你将收到一生只有一次的邀请。在古代,神秘之手是为地球上最秘密的邀请而服务的,收到这个图标就是收到一个精英组织的神圣召唤,这个组织据说是为了保护历史上最秘密的智慧而存在,收到邀请不但是荣誉的象征,也代表着组织中的首领相信你值得去接受这些隐藏的智慧,这只手可引申为首领邀请你加入的手。

“先生,”保安说道,一手重重按在兰登肩膀上,“我要求你马上退后。”

“我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兰登辩解到,“我能帮你们!”

“马上退后!”保安喊道。

“我朋友有麻烦了,我们必须——”

兰登感到有健壮的胳膊拖着他离开那只手,他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发生,毫无还手之力。

一份正式的邀请已经传达,有人召唤兰登去打开那神秘的大门,发掘古代的秘密和隐藏的智慧。

但这一切都太疯狂了。

只是个疯子的臆想。

第十四章

Mal’akh 那辆宽敞的豪华轿车从美国国会大厦缓缓驶出,向东行至自由大道,一对年轻夫妇向后排座位望去,却因为有色玻璃的缘故,什么也看不见,他们期望看到一位显赫的人物(足见车的豪华)。

我在前排呢,Mal’akh’想着,笑着对自己说。

Mal’akh’喜欢独自驾驶大型车辆给他带来的权力感。他其余的五部车都不能提供他今晚所需要的——隐私的保障,完全的隐私,豪华轿车在这座城市享受一种不言而喻的免疫力(特权)。轮子上的大使馆。在国会山附近工作的警官们不知道他们从车里拉出来的会是怎样一个有权势的大人物,所以他们大多数情况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Mal’akh’穿过Anacostia河,进入马里兰(Maryland),他感到自己离凯瑟琳更近了,被命运所驱使,我现在被召唤去完成今晚的第二个任务……一个我想象不到的任务。昨天晚上,当彼得 所罗门吐出他最后一个秘密时,Mal’akh知晓了凯瑟琳创造奇迹的秘密实验室——Mal’akh意识到那是些一旦公布就会改变世界的令人惊叹的发现。

她的发现将会揭示一切事物的真实本质。

几个世纪以来那些“伟大的人物”已经忽略了古代的科学,嘲笑它们说只是些不值一提的迷信,这些人物用自鸣得意的怀疑态度和令人炫目的新式科技来武装自己——其结果却是让他们离真相更远。上一代的突破总是被下一代的科技所否定,这样循环往复已经几个世纪了,人类学的越多,就意识到他们不懂的更多。

几千年来,人们在黑暗中摸索,然而现在,就像预言所说的一样,变化将要来临。在历史上盲目冒进多年后,人类已经遇到了拐点,许久前这个时刻就已经被预言,预言在古代书籍中,预言在远古日历中,甚至预言在星象中。这是个特殊的日期,它即将来临。首先开始的是一系列惊人知识的爆炸——这是个足以照亮历史黑暗的短暂声明,这是人类在掉入深渊之前最后一次掉转车头,追寻智慧的机会。

我的任务就是使这盏灯变得昏暗,Mal’akh想道,这就是我的角色。

命运已经将他,彼得还有凯瑟琳 所罗门连结在一起,凯瑟琳 所罗门在史密斯博物馆支持中心所获得的那些突破将冒险打开泄洪闸,释放新的思想,开始一次新的复兴运动。凯瑟琳的发现如果公之于众将变成一剂强有力的催化剂,激励人们去重新发现那些已经遗忘的知识,赋予他们无法想象的力量。

凯瑟琳的命运是去点燃那只火炬。

而我是要去熄灭它。

第十五章

眼前一片黑暗,凯瑟琳 所罗门摸索着寻找她实验室的外门,找到后,她抬起铅线门,赶忙进入那小小的屋子,穿过这一片空虚的黑暗仅仅用了90秒,但她的心仍在剧烈的跳动着,三年后,你认为我会适应这里的环境,当离开5号贮存室的黑暗,步入这整洁,明亮的空间时,凯瑟琳总是感到一阵轻松。

“方屋”就像一间巨大的无窗的盒子,其内部每英寸墙壁和天花板都覆盖着密密麻麻的表面镀有钛的铅纤维,这给人感觉这个巨大的笼子就建立在水泥幕墙之中,磨砂玻璃隔板将这片空间分成不同的区域——实验室,控制室,机械室,浴室及一个小型的研究用图书馆。

凯瑟琳步伐轻快的迈入主实验室明亮而消过毒的空间因这些先进的设备而增光:一对电子扫描大脑仪(附1),一个飞秒级梳状频率谱绘制仪(附2),一个电磁激光冷却仪(附3),一台量子不确定电子噪音REG,说的简单点就是随机(Random)事件(Event)产生仪(Generators)。(这张图片找不到,声明一下,上述仪器都是专门术语,翻译如果有误,请见谅。)

先不论人体智能科学所用的尖端技术,那些发现本身远比这些冷冰冰的高科技仪器更加神秘,输入令人震惊的新数据后那些魔法和传奇很快变为现实,所有这一切都支持着人体智能科学最根本的思想——人类思想的无限潜能。

理论非常简单:我们根本没有掌握精神力的一点皮毛。

在一些大型机构如加州人体智能科学所(该机构主页http://www.qq-zone.org/ 主页上赫然介绍了失落的符号一书,看来该机构也想借该书火一把)和普林斯顿工程异常研究实验室(该机构主页http://www.kongbugushi.com/ )内所做的试验已经确实证明了,人类的思想,如果适当的集中,就会拥有适当改变实在物质的能力,这些实验不是游乐园里折弯汤匙的小把戏,而是在高度控制的数据输入下全都产生了相同的令人惊奇的结果:我们的思想能够与现实世界产生互动,不管我们相信与否,这种影响一直深入到亚原子层级。

思想凌跃于物质。

2001年,在令人恐惧的911事件发生的几小时内,人体智能科学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四名科学家发现当惊恐的世界聚集在一起为这起悲剧而共同悲痛时,全世界范围内的37个随机事件产生仪的输出结果变得不是那么随机了。似乎因为是这种共同的情感体验,全世界亿万个思想联合起来,影响了这些机器的随机性,让那些一团杂乱的数据变得有组织和秩序。

这个令人震惊的发现似乎与古代的精神信仰“大我意识”——一群联结起来的人类动机能够与实在的物质互动这种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最近的研究表明大规模的冥想和祈祷能对随即事件产生仪产生相同的效果,为人类意识的声明更增筹码,就如人体智能领域作家莱恩 麦克 泰格(Lynne McTaggart)所描述的一样:意识是身体限制之外的物体……一种能够改变现实世界的高度有序的能量,凯瑟琳着迷于麦克 泰格的书《意识实验(The Intention Experiment,)》

网站的目的是发现人类意识怎样影响世界,还有一些蕴含着进步思想的文章同样引起了凯瑟琳的注意。

以此作为基础,凯瑟琳 所罗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证明了思想集中事实上能够影响任何事物——植物的生长速率,鱼在碗里游丶行的方向,细胞在培养皿中分裂的方式,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同步性,人体中的化学反应,即使是由固体结晶而成的晶体也会受到思想的影响,凯瑟琳曾经在一杯水要结冰时给她传递充满爱的思想从而创造出了完美对称的冰晶体。反过来,同样可行,当她对水传递负面的,肮脏的思想,冰晶体形成的是杂乱的,离散的结构。

人类思想确实可以改变现实世界。

随着凯瑟琳的实验变得更加大胆,实验所揭示的结果也更加令人吃惊,她在实验室中的工作已经证明长期处于阴影下的疑问“意识胜过物质”不仅仅只是新时代的祷文,意识具有改变物质状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意识能够使真实世界超一个特定方向移动。

我们是自我宇宙的主宰。

在亚原子水平,凯瑟琳已经证明粒子的存在与否仅仅取决于她的观察,从某种程度来说,她想看这个粒子的意识,制造出了这个粒子。海森堡(Heisenberg,德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之父,虽然我不是学物理的,但作者这里的意思可以用物理学中著名的悖论“薛定谔的猫”来解释一下,其大意是:在一个封闭的盒子里装有一只猫和一个与放射性物质相连的释放装置。在一段时间之后,放射性物质有可能发生原子衰变,通过继电器触发释放装置,放出毒气,也有可能不发生衰变,因此依据常识,这只猫或是死的,或是活的。而依据量子力学中通用的解释,波包塌缩依赖于观察,在观察之前,这只猫应处于不死不活的迭加态,有一种解释是认为猫死与猫活这两种结果分属两个独立平行且真实存在的世界,是我们的观察行为(意识)选择了其中之一为我们的世界(改变现实世界)。)曾在几十年前提示过这一事实,现在这确是人体智能科学的基本原则。套用一句莱恩 麦克 泰格的话就是:活动的意识具有一种影响力——能够使可能的事情变为现实,创造我们宇宙的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观察它的意识。

然而,凯瑟琳工作中最令人惊奇的发现就是意识影响现实世界的能力能够通过练习来增强,意识就像冥想一样,是一种在学习中掌握的技能,要想获得思想的奥义就必须不断练习。更为重要的是,有些人生来这种能力就比他人更强,纵观历史,更是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成为真正的大师。

这就是现代科学于古代神秘断结的联系。

凯瑟琳是从她哥哥彼得那学到这些的,现在,当她的思想转回她哥哥,她又陷入深深的担心,她走进实验室的研究图书馆,一眼望去,是空的。

这个图书馆是个小型的阅览室——其中有两把莫里斯椅,一个木桌,两盏地灯,一个存有约500本书的红木书架,凯瑟琳和彼得把他们最喜欢的书都堆在这里,书的内容从现代的粒子物理到古代的神秘主义,他们的收藏兼收并蓄,融新旧为一炉,历史和现实为一体,凯瑟琳大部分的藏书都是诸如“量子意识”,“新物理学”,“神经科学基础”之类的书,而她哥哥收藏的是一些更为古老和专业的书籍,像是“秘密之书 卡巴莱恩(Kybalion)(附1)”“光明篇(Zohar)(附2)”“舞动的物理大师(The Dancing Wu Li Masters,)(附3)”以及大英博物馆中苏美尔石匾(附4)的译品。

秘密之书 卡巴莱恩(Kybalion)

《秘密之书》 作者:(美)三位隐士

除了金字塔,埃及人还向人类隐藏了一个更大的秘密。一本西方版的《易经》,世界奇书《凯巴莱恩》。

内容简介: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作为世界古国之一,今天的人们除了知道埃及留给世人金字塔这一伟大的世界遗产外,并不知道古老的埃及先民还留给人类一笔巨大的精神遗产——神秘的赫尔墨斯哲学。

相传,远在印度的佛陀、西方的耶稣、中国的孔子之前,一位古埃及的大师已经发现了主宰人类和宇宙的大秘密,他创立了世界最古老的赫尔墨斯神秘学说,他是神秘智慧之父;他是占星术的创立者,炼金术的发现者,一位“上帝的抄写员”。据说,埃及的大金字塔就是他设计的。他的光芒照亮了从他的时代以来无数得以传播不息的思想,他就是人类智慧的先祖赫尔墨斯·特利斯墨吉斯忒斯!

赫尔墨斯的学说没有文字,早先,有一本汇集赫尔墨斯神秘学说某些基本原理的编辑物,从教师传播到学生那里,它以《凯巴莱恩》之名而为人所知。这也许是20世纪国图书出版史上最为神秘的一本书,这本名为《THE KYBALION》(中文翻译为:《秘密之书·凯巴莱恩》)的神奇小书于1908年在美国的芝加哥出版,出版社是芝加哥的一个叫做瑜珈学会的出版社,作者署名为“三位隐士”著。到今天为止,人们仍无法确定,究竟是谁写了这本书,究竟是谁向作者传播了这套神秘古老的学说。

《凯巴莱恩》最初的格言、公理和箴言都刊印在本书中,我们相信,拿到这本书的许多读者一定会从对它的研究获得巨大的收益,将踏着相同的道路,并掌握自大师中的大师、伟大中之伟大的赫尔墨斯·特利斯墨古斯忒斯时代流传下来、遍及所有世纪的神秘教导。

“光明篇(Zohar)

Zohar(佐哈尔,是希伯来语: ? ? ? ,“光辉”)。是犹太教卡巴拉密教文献,以古老的阿拉米语写就,13世纪开始流传于世。被广泛认为是卡巴拉犹太神秘主义最重要的文献。这是一个神秘的评论对律法(摩西的五本书) ,写在中世纪阿拉姆语。它还包含一个神秘的讨论天主的本性,宇宙起源与结构,其心灵性质,救赎,善良与邪恶,以及相关主题。其中记载有对“至高神”的解释。至高神,便是“波动存在”,“他”不是以肉体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而是属于高次元的世界。“他”和现实世界的联系通路便是Zohar。至高神通过十层神圣真实(灵球)的神秘发散,和人类进行某种联系,这十层神圣真实分别是:神的王冠,智慧,知性,爱,力量,美,忍耐,庄严和根基,以及最后的神之王国。这通路又被称为“锡菲罗特”。  Zohar不单单是一本书,而是一类的书籍,这些书籍包括圣经的诠释,以及物质的theosophic神学,宇宙起源神话中,神秘的心理,有些人称之为人类学。  根据古代宗教说,39亿年前,Zohar来到了地球。在远古的洪荒中,他“促进”了生命的诞生和进化。这是类似于“宇宙胚胎学说”和陨石起源学说的生命起源理论。Zohar可以说是一种宇宙生命的种子或催化剂。  我们所在的宇宙可以解释为在时间垂直纵轴上一个个平行的事象平面。Zohar可以将能动主体——人类的愿望,以操纵时间轴倾斜的方式增大该“未来事项”的可能性,从而获得几近无限的能源。当Zohar选择了确率为零的事象时,无论怎样倾斜都不可能增大其可能性,直到时间轴与事象平面平行,也就是说时间轴永远不可能到达下一个平行的事象平面。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动主体依然通过Zohar起作用,而可能性事象确率又确实为零,则将会在我们的宇宙所呈现不了的情况下,创造出新的宇宙来,这就是速成的宇宙大爆炸的起源。

“舞动的物理大师(The Dancing Wu Li Masters,)”

作者 Gary Zukav ,1979年成书,内容是关于量子物理的神秘学解释,书名的Wu Li就是中文“物理”的意思,此书书名由太极拳师阿黄(无从考证)翻译,书名中的中文意在强调东西方哲学的共通性,此书是作者在1976年加州参加东西方科学家共同参加的物理会议上所做。

“我们科学未来的关键,”她哥哥总是这么说,“就隐藏在我们的过去。”身为终身的历史,科学及神秘学家,彼得是第一个鼓励凯瑟琳在接受大学科学教育的同时去了解赫尔墨斯哲学的人,仅仅19岁,彼得就激发了她对现代科学与古代神秘主义有何联系的兴趣。

“告诉我,凯特(凯瑟琳小名),”她哥哥问道,此时她正在度过在耶鲁上大二的一个假期,“爱丽丝(也是凯瑟琳小名?)这些日子关于理论物理你读了什么书?”

凯瑟琳站在家里装满书的图书馆里开始背诵那些必读书目。

“很不错嘛,”她哥哥回应道,“爱因斯坦,波尔,霍金都是现代天才,但你有没有读过一些更久远的书呢?”

凯瑟琳抓抓头,“你是说……像牛顿?”

他笑道,“继续,”27岁时,彼得就已经在学术界为自己占得一席之地,他和凯瑟琳都开始渐渐喜欢上这种充满趣味的切磋。

比牛顿还久远?凯瑟琳的脑子现在充满了那些遥远的名字像是托勒密,毕达哥拉斯,赫尔墨斯,现在没人再读他们的书了。

他的哥哥用手拂在长长书架上那羽毛装订的有些开裂和灰尘的大部头上。“古代科学的智慧是惊人的……现代的物理只不过刚刚开始理解这一切。”

“彼得,”她说,“你已经告诉我埃及人在牛顿前很久就懂得杠杆和滑轮系统,早期的炼金师所做的工作于现代化学具有同样高度的水平,但这又怎样?现代物理学中的概念对于古人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比如说?”

“好吧……就像是量子纠缠理论(entanglement,附1),就这个!”在亚原子层级上的研究已经确定无疑的证明一切事物都互相关联……纠缠在同一个网中……全部个体的一种同一性,你不会要告诉我古代的科学家坐下来讨论量子纠缠理论吧?“

“绝对的!”彼得说,推推他那个长长,暗色的眼镜,“物质纠缠是远古信仰的核心,法身(dharmakaya)(附2),道教(Tao)(这个就不用注释了,”道法自然“,这个道就是万物背后的同一性)梵(Brahman)(附3) 其实,人类最古老的精神探求就是获得自我的完满和统一,去感知自我和所有事物的联系,他总是想成为宇宙中的”同一“……达到同一(原文为at-one-ment,实际上这是将atonement(忏悔)拆开)的状态,”她哥哥抬起眉毛。“直到今天,犹太教徒和基督徒仍在为忏悔不断努力着(忏悔是宗教必修功课),尽管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忘记它(atonement)实际上是我们在寻找的同一(at-one-ment)。”

凯瑟琳叹口气,已经忘记了和这个精通历史的人辩论是多么的难,“好吧,但你一直在说空话,而我说的是具体的物理。”

“那就来点具体的。”他锋利的眼睛挑战者她。

“好吧,就说点简单的,极性理论——亚原子层级上的正负电荷平衡,很明显,古代人不---”

“等等!”他哥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大大的布满灰尘的书,重重的放在图书馆桌子上,“现代的极性理论只不过是2000年前的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附4)所描述的双重世界,这的很多书,包括《凯巴莱恩》,都讨论了双重系统和自然界中互相对抗的力量。”

凯瑟琳表示怀疑:“好吧,但如果我们讨论的是现代在亚原子层级上的发现——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例如——”

“那我们必须望这儿看。”彼得说,走向他那个长长的书架抽出另一本书:“神圣的印度吠陀经文《奥义书》(附6)他把这本大部头重重的扔在第一本上,”海森堡和薛定谔把他们一些理论的形成归功于这本书。“

这种相互对峙持续了几分钟,桌子上那布满灰尘的书也堆得越来越高,最终凯瑟琳沮丧的举手投降,“好吧,你已经说明了你的观点,但我想学习先进的理论物理,科学的未来,我很怀疑克里希那或是毗耶娑(vyasa,相传为印度圣经《摩诃婆罗多》作者,同时也是其中描写的一个人物广博仙人)对于超弦理论或是多维宇宙模型有什么好说的。”

“没错,他们是没什么好说的,”她哥哥顿了一下,一丝微笑滑过他的嘴间。“如果你说的是超弦理论……”他再次走到书架旁,,“那么,你应该谈论这本书,他抬出一本厚重的封面封底由皮革制成的书把它扔到桌子上,”13世纪原始中世纪亚兰语的翻译本。“

”13世纪就有超弦理论了?!“凯瑟琳明显不买账,”得了吧!“超弦理论是个全新的宇宙模型,根据最新的科学观察,它认为宇宙不仅仅只有三维,。。。而是十维(我们生活的三维,6个卷缩堆,一个时间维),每个维度都互相干涉着,像是小提琴琴弦互相振动发出声音一样。

凯瑟琳在一边等着她哥哥打开书,翻到华丽印制的目录,然后翻到书的开头,“读这个,”他指向一页已经褪色的文字和图表。

满腹怀疑,凯瑟琳研究起了这页,这个翻译本是用过时的文字所写,所以很难读,但令她吃惊的是,文字和插图清晰地描绘出了被现代超弦理论所预言的完全相同的宇宙——由振动发声的弦所构成的十维宇宙,当她继续阅读,她突然倒吸一口气往后退了一步,“天哪,它竟然描写出那6个维度是怎样纠缠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就像一个整体的?!”

她惊恐的往后退了一步,“这是什么书?”

她哥哥咧嘴笑了:“这是我希望有朝一日你会读的东西,他把书返回封面,装饰华美的表面上印着5个字.

光明篇全本。

尽管凯瑟琳从来没读过光明篇,她知道这是早期犹太教神秘主义基础书籍,曾经被认为具有强大的力量从而只交给那些博学的拉比(rabbi,犹太教负责执行教规、律法并主持宗教仪式的人

)保存。

凯瑟琳看着书,“你是说早期的神秘主义者就知道宇宙有十维?”

“没错。”他指向那页的插图(附7),图上画有被称为“生命之木(Sephiroth)”的十个互相交缠的圆形,“很明显,名字虽然深奥,但物理学却是很先进的。”

凯瑟琳不知如何作答,“但是……为什么没有更多的人来研究这个呢?”

她哥哥笑着说:“他们会的。”

“我不明白。”

“凯瑟琳,我们出生在一个极好的时代,一个变革就要来临,当人类把目光投向自然和古代的方法时,他们就站在了新时代的门槛上,追寻像是光明篇和世界各地古代著作中的思想。强有力的真相最终会迫使人们转向。总有一天现代科学会以一种渴望的姿态来研习古代的智慧,那一天也将会是人类开始找寻仍旧困扰他们的巨大问题答案的时刻。”

那天晚上,凯瑟琳开始迫切的阅读他哥哥的古代书籍,很快就明白她哥哥是对的,古人拥有巨大的科学智慧,今日的科学,与其说叫发现,不如说叫再发现,看来人类,曾经获知过宇宙的本质……然后丢失了……然后遗忘掉。

现代的物理能够帮助我们记起来(丢失的知识)!这个探求变成凯瑟琳生命中的使命——用先进的科学区重新发现那些我们已经丢失的古人的智慧,这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学术的刺激感来驱使她做这件事,这实则是她灵魂深处的一种信念:世界需要去了解这些,从来不曾这么需要过。

在实验室的后部,凯瑟琳看到她哥哥白色的实验室用衣就挂在和她自己的衣服在一起的衣架上,条件反射似的,她抽出手机检查短信,什么都没有。只有个声音在她记忆中回响,那个你哥哥认为藏在特区的东西……我们可以找到它。有时候一个传奇存在了几个世纪——那是有理由而存在的。

“不,”凯瑟琳大声说,“这不可能是真的!”

有时候一个传奇只是个——传奇。

量子纠缠(quantum entanglement)

又译量子缠结,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其定义上描述复合系统(具有两个以上的成员系统)之一类特殊的量子态,此量子态无法分解为成员系统各自量子态之张量积(tensor product)。  具有量子纠缠现象的成员系统们,在此拿两颗以相反方向、同样速率等速运动之电子为例,即使一颗行至太阳边,一颗行至冥王星,如此遥远的距离下,它们仍保有特别的关联性(correlation);亦即当其中一颗被操作(例如量子测量)而状态发生变化,另一颗也会即刻发生相应的状态变化。如此现象导致了“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at-a-distance)之猜疑,仿佛两颗电子拥有超光速的秘密通信一般,似与狭义相对论中所谓的局域性(locality)相违背。这也是当初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与同僚玻理斯·波多斯基、纳森·罗森于1935年提出以其姓氏字首为名的爱波罗悖论(EPR paradox)来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之缘由。

法身(dharmakaya)

又称为「自性身」或「法性身」,是佛陀的全然证悟身或圆融智慧身,是超越形相的真知智慧,显现于报身及化身。可以说这种法身遍及全宇宙,

梵(Brahman)

有个地方它说“梵(Brahman 译案:此字相当於中国的“道”“真理”)是独一无二的”,另个地方又说“一切都是梵”,第三个地方说“世界是假的,只有梵才是真的”,第四个地方又说“在这林林总总的背后,只有一个绝对的实体。随着文明的启蒙及向前迈进,从原始的多神宗教崇拜,逐渐进入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这时候是以<奥义书>来作为时代的代表。<奥义书>「强调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柢,乃是清净的"梵"。它作为一个最高的原理或法则来统御宇宙万物的运行,"梵"(Brahman)成为<奥义书>中最重要的观念,它是一种形上原理,印度人认为宇宙万物的变化、四时的运行、昼夜的交替,都有一定的次序,而"梵"就是这些运作背后的总原则,但它并不是一个具有位格的神。

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

【罗马字】Bhagavad Gītā  

【英译】Song of God  

【汉语意译】神之歌、主黑天之歌  

薄伽梵歌的字面意思是“主之歌”或“神之歌”,这里的主或者神就是黑天,薄伽梵相当于上帝,梵相当于圣灵。薄伽梵歌是印度教的重要经典与古印度瑜珈典籍,为古代印度的哲学教训诗,收载在印度两大史诗之一《摩诃婆罗多》中(位于Bhisma-Parva章节的23–40),也简称为《歌(Gītā)》。它是唯一一本记录神而不是神的代言人或者先知言论的经典,共有700节诗句。学术界认为它成书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二世纪,也有人译为“博伽梵歌”。

黑天

  新译作克里希那,黑天为佛教旧译。是印度教诸神中最广受崇拜的一位神只,被视为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是诸神之首,世界之主。关于黑天的神话主要源出于《摩诃婆罗多》及《往世书》。出生时有人预言黑天将杀死昏恶的秣菟罗(即马图拉)国王,其父母为躲避国王的报复,带他偷偷逃到格库拉,黑天就在那里长大,成为牧牛人。幼年顽皮出众,惹人喜爱,屡行神迹,灭除恶魔。最后,黑天回到秣菟罗杀死昏君,建宫廷于德瓦勒格,娶鲁格米尼公主和其他妇女为妻。黑天后来因猎人误以他为鹿,一箭射中他的足跟,使他毙命。在艺术上,黑天通常被描述为蓝黑色皮肤、身缠腰布、头戴孔雀羽毛王冠的人。他代表极具魅力的情人,因而常以在一群女性爱慕者簇拥下吹笛的牧人形象出现。关于黑天,印度文献中最重要的是《薄伽梵歌》。

黑天与阿周那对话的薄伽梵歌插图

《奥义书》(Upanishad 梵语:???????,意为“近坐”)。  

印度最经典的古老哲学著作,用散文或韵文阐发印度教最古老的吠陀文献的思辨著作。现在已知的奥义书约有108种之多,记载印度教历代导师和圣人的观点。奥义书在很大程度上为后来印度哲学的基础。在哲学方面,奥义书特别注意实在的性质。关于独一至高存在本体的概念逐渐形成,以知识为求得与之融合为一的途径。  《奥义书》(Upanishad)是印度古代哲学典籍,《吠陀》的最后一部分,数量约有200多种。这里不能不先说一下《吠陀》(Veda)。《吠陀》是印度上古时期的文献总集,是印度宗教、哲学、文学、文明的基石,历来被认为是印度教最古的经典。作品产生年代可上溯到公元前1500年前,最晚约在公元前6世纪。“吠陀”本义是“知”、“知识”。有广狭二义:狭义指最古的4部集;广义指4部本集及附加文献。其附加文献主要包括由散文写成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等。《吠陀》包含了人类最早的文明史迹和文学创作,为研究人类文明进程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印度被尊为圣典。  据说佛教的思想已是缘于《奥义书》,而佛陀是应用了他的大智慧将《奥义书》的哲学义理将其升华更精典了。从巴利文献看来,许多佛陀的对话都是一种‘隐藏的哲学’——仅扼要的勾出佛陀思想的大概,烘云托月,言有尽而意无穷。比较起来,奥义书显得更有组织、更有系统。但是佛教各学派从原始佛典所得的启示却较奥义书所产生的学派从奥义书所得为多,从思想的传承看来,佛教并不是一个单一思想的系统,而是许多思想系统的母体。佛教不会因为思想基础的不同而排斥那些合理、正确的思想。我们应该对印度哲学之发展有一正确而丰硕的认识,那么就不应该忽视佛教与奥义书的差异,甚至于佛教本身内在思想的流变亦应重视。如果我们回顾检视奥义书与佛教的本质及其发展的过程,则不难发现上述的看法应是正确的。  《奥义书》最早出现于公元前9世纪左右,较晚产生于公元后。

生命之木(Sephiroth)

卡巴拉思想是以生长于天国的「生命之木」来象征宇宙全体,其意义非常难解,真要说的话,生命之木意味着广大的宇宙、身为小宇宙的人体,以及达到神之境界的精神遍历。这个生命之木是由十个圆(Sephira)与22个径(Pass)所组成。

人类是处于个别的(王国),经过22个径到十个圆,进行冥想的旅途,直到(王冠)为止。此外,据说每个圆都有守护、指导人们的大天使。

(Kether;王冠)-(Metatron,梅丹佐)与人类头顶的大宇宙之间的接点。有创造的泉源、纯粹存在、生命力的泉源之意。 ??

(Chhokmah;知惠)-(Ratziel,拉结尔) 别名为「至高之父」,为男性原理及「动性」的象征。 ???

(Binah;理解)-(Zaphkiel,亚夫结) 有「至高之母」的别名,和是相对应的关系,赋予所有事物的形体。 ???

(Chesed;慈悲)-(Zadkiel萨德基尔) 意味着纯粹而神圣的宇宙法则-「爱」。 ????

(Geburah;神之力)-(Camael;卡麦尔)别名是「天使的外科医生」。 ??????

(Tiphareth;美)-(Michael;米迦勒) 生命之木中央的位置。补充所有生物之能源的中心。 ????

(Netsah;胜利)-(Hamiel,亚纳尔) 含有「丰饶」之意,数字是7。7是来自圣经创世纪之中上帝「创造的七天」。有坚实、勇气的意义在内。 ??

(Hod;荣光)-(Raphael;拉斐尔) 有物质型态的「铸型」之意。 ????

(Yesod;基盘)-(Gabriel;加百列) 意味着「astral体」,也就是灵魂与肉体之中的灵气。卡巴拉以此表现「前存在物质」。 ?

??(Malkuth;王国)-(Metatron;梅丹佐) 「物质的王国」之意。

▲构成生命之木的四个阶层(这里的拼法和天禁有些不同)

(Atziluth;神性界)原型:火??

(亚当加达蒙)就位在这里。上位恶魔据说也是属于这里。????

(Beriah;创造界)原型:风

这里是灵与魂的领域。???????

(Yetzirah;形成界)原型:水

人类灵魂的领域,由此开始,有了男女的区别。被认为是元素的世界。??????

(Assiah;物质界)原型:地

我们人类生存的世界,灵魂在此有了肉体。

卡巴拉生命之树名词补充

十个原质(The Ten Sephiroth):

十个原质按照由上至下,由右到左的顺序分别是:

王冠(Crown): 超越、神的本性;亦代表着净火天。

智慧(Wisdom): 智慧、纯粹理性、创造原点;亦代表着恒星天/原动天。

理解(Understanding):执行、实质的理性、创造之泉:亦代表着土星天。

仁爱(Love): 爱、仁慈、恩宠、伟大;亦代表着木星天。

严格(Severity): 法、神的权利、恶的发现、怒;亦代表着火星天。

美丽(Beauty): 慈悲、调停、美;亦代表着太阳天。此原质正是生命之树的核心。

胜利(Victory): 永远、膨胀、胜利;亦代表着金星天。

光辉(Spendor): 尊严、收缩、光荣;亦代表着水星天。

基础(Foundation): 基础、万物的基础、神的创造力;亦代表着月球天。

王国(Kingdom): 王国、物质、人;亦代表着四元素所合成,即是物质的存在。

如果我们依次连结1到10的话又称为“火剑之路”(Path of the Flaming Sword)

四个世界(The Four Worlds):

原形的世界(the Archetypal World):位阶最高,最完美的世界。其它世界都是由此创造的。纯洁的灵魂和思想,代表着神的意志(the will of deity)。

创造的世界(the Creative World): 来自Atziluth的光开始组织起来。思想和观念开始被赋予形态。这是大天使的世界,神的心(the heart of deity)

形成的世界(the Formation World): 来自Briah的组织开始形成物质。形态开始表现。这是小天使的世界,神的心智(the mind of deity)

物质的世界(the Material World): 原始的光分崩离析,开始结晶形成物质,自然界,以及人的存在。抽象的观念变成具体的事物,这是人的世界。

三支柱(The Three Pillars):

三支柱从右往左分别是:

慈悲之柱(Pillar of Mercy)、和谐之柱(pillar of Mildness)、严厉之柱(pillar of Severity)

二十二路径(The 22 Pat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