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突然间,似乎是遥远的星系在剧烈地爆炸,记忆开始凝型,如同波涛一般,穿过浩渺的虚空想着兰登滚滚而来。

转瞬之间,罗伯特.兰登开始了记忆。一幕幕景象撕扯着他……五彩斑斓而又引人不安。他正抬眼盯着一张纹满了刺青的面庞。一双有力的手举起了他的头,狠狠地撞在地上。

剧痛……然后黑了下去。

微弱的光。

悸动。

记忆丝丝缕缕地汇聚。兰登被拖拽着,半昏半醒地,向下、向下、向下。拖他的人放声吟诵。

真言有意……真言有为……真言能毁……(Verbum significatium...Verbum omnificum...Verbum perdo...)

第一百一十章

佐藤主任独自站在书房里,等着中情局的卫星成像系统小组处理她的要求。旨在找出特区在卫星覆盖范围内的一步豪车。如果走运,一颗卫星可能今晚此前就曾扫过这间房子的所在……没准儿就在半个小时之内拍下了一辆离开这个地方的车辆。

“抱歉,夫人。”卫星技术员说道。“今晚并没有匹配的覆盖区。您还需要做一个重新定位么?”

“不必了。来不及。”她挂断电话。

佐藤呼出一口气,完全不知道之后还能怎样找出他们目标的所踪。她向外走到门厅里,她的手下已经包好了哈特曼特工的尸体,正抬向直升飞机。佐藤已经下令,让希姆金斯特工收拢队伍,准备返回兰利,但希姆金斯却还待在起居室里,用手和膝盖在地上撑着自己的身体。看上去很不舒服。

“你没事儿吧?”

他抬起头来,表情看上去有点古怪。“你看到这个了么?”他指向起居室的地面。

佐藤走过来俯视着高级地毯。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看见。

“蹲下来,”希姆金斯说道。“看这地毯上的细绒。”

佐藤照做了。她立刻就发现了。地毯上的纤维看上去好像被压扁过……压出了两道直直的痕迹,就像是用轮椅或是别的什么重东西在上面滚动着穿过了房间。

“奇怪的地方,”希姆金斯说道,“在于压痕的走向。”他指了指。

佐藤的目光跟着淡淡的平行压痕穿过了起居室的地毯。压痕看上去在紧贴着壁炉的,巨大的落地油画前消失了。‘这究竟是怎么了?’

希姆金斯走到油画前,试着把它从墙上摘下来。它纹丝不动。“它固定住了,”他说道,开始用手指沿着边缘摸索起来。“等等,这儿有什么东西……”他的手指触到了底边下面的一根小杆,什么东西“咔哒”地响了一声。

佐藤踏前,希姆金斯推动着画框,整幅画都像一扇旋转门一样缓缓地绕着中间转开了。

他举起他的电筒,照向里面黑暗的空间。

佐藤眯起眼睛。‘这就是了。’

在短短的走廊尽头,是一扇厚重的金属门。

记忆如波涛般穿过兰登意识之中的黑暗,来了又走。身后只留下一串红热的火星翻转着,伴随了同样令人畏惧的,遥远的低吟。

‘真言有意……真言有为……真言能毁……’

吟诵继续着,如同中世纪圣歌中往复的和音。

‘真言有意……真言有为……’这几个单词突然消失在虚空中,回声中新的声音在他身边回荡。

‘Apocalypsis...富兰克林...Apocalypsis...真言...Apocalypsis...’

突然,哀痛的钟声在远处缓缓响起,钟声响了又响,越来越大。愈发紧急起来,似乎是想让兰登明白,仿佛在呼唤着他的意志。

第一百一十一章

钟塔内传来的钟声整整持续了三分钟,兰登头顶的水晶吊灯吱吱作响。十几年前在菲利普 艾克斯特大学,在此间敬爱的讲厅里,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演讲。今日,他在这凝听一个亲爱的朋友对学生们传道授业。灯光渐暗,兰登挑选了一个靠墙的后排位置坐下,墙上是数任校长的画像。

人群中传来一阵嘘声。

在完全的黑暗之中,一个身材高大,隐藏在阴影之中的人穿过舞台走上讲台。“早上好,”冷漠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了出来。

每个人都站了起来,想要看看这个老师是谁。

投影仪打开了,放映出一张深褐色的图片——是一座雄伟的城堡,表面以红色的沙石造就,辅以高耸的方塔和哥特式的装饰。

阴影又说道。“谁能告诉我这是哪里?”

“英格兰!”黑暗中传来一个女孩的声音。“这栋建筑的外表融合了早期哥特式建筑风格和后期的罗马建筑风格。从而形成了典型的诺曼式建筑风格,大约在十二世纪在英格兰落成。”

“喔,”又是那冷漠的声音。“还是有人知道她的(原文即为her)建筑风格嘛。”

人群中传出了小声的议论

“但是,”阴影补充道,“你所说的地点差了3000英里,时间上差了500年。”

房间里顿时像炸翻了锅。

幻灯片一转,变成了一张彩色现代照片,还是那座城堡,却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上的前景是塞内卡湾的沙石塔,但背景,却让人吃惊的显示着美国国会大厦那宏伟的白色穹顶。

“等等!”刚才那个女生叫道。“在华盛顿有一座诺曼式城堡?!”

“1855年起就有了,”那个声音答道。“下一张照片就是那时拍的。”

新的幻灯片显现出来——拍的是城堡内部的黑白照片,这是间巨大的环形舞厅,装饰着动物骨骼,科学仪器,承装着标本的玻璃罐,艺术品还有史前爬行动物的石膏模型。

“这座令人惊叹的城堡,”声音说道,“是美国第一所真正的科学博物馆。由一位富有的英国科学家作为礼物捐献给美国,这位科学家同我们的祖先一样,相信我们这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将会成为启蒙之地。他给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并嘱托他们建造在我们国家的中心‘为了知识的积累和普及而建。’”他顿了一下。“谁能告诉我这个慷慨的科学家的名字?”

一个微弱的声音试探的说道,“詹姆斯 史密森?”(1765-1829.6.27英国矿物和化学家。史密森学术机构的奠基者)

人群中传来一阵认同声。

“的确是史密森,”台上的男人答道。彼得 所罗门现在走进了有光的地方,他灰色的眼睛顽皮的眨着。“早上好。我叫彼得 所罗门,我是史密森学术机构的主任。”

学生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阴影之下的兰登用充满敬仰的目光看着彼得,此时他用一张张图片带着这些年轻的孩子们去熟悉史密森学术机构的早期历史。图片展从史密森城堡开始,底下科学实验室,布满了展品的走廊,满是软体动物的大厅,将自己称为“甲壳纲博物馆馆长(指自己对甲壳纲动物非常了解)”的科学家们,甚至还有一张照片上是城堡里最有名的两个居民——两只已经绝种的被叫做“普及”和“积累”的猫头鹰。半个小时额幻灯片放映最终以一张国家广场的卫星图片做结,史密森博物馆就沿街成行。

“就象我开始时说的那样,”所罗门总结道,“詹姆斯 所罗门和我们的祖先都预见到我们伟大的国家将会是启蒙之地。我相信今天他们将会为此自豪。他们伟大的史密森学术机构已经作为一个科学和知识的象征矗立于美国的中心。这是对我们先父美国之梦切切实实的回礼——这是一个建立在知识,智慧,科学三原则之上的国家。”

在一片雷鸣般的掌声中,所罗门关掉了幻灯片。大灯打开了,映入眼帘的是几只高高举起想要提问的手。

所罗门点中了中间那个红发小男孩。

“所罗门先生?”男孩困惑的问道。“你说过我们的祖先为了躲避欧洲的宗教迫害所以在科学进步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国家。”

“没错。”

“但……在我的印象里我们的祖先都是虔诚的宗教人士,正是他们将美国建立为一个基督教传统的国家。”

所罗门笑着说。“我的朋友,不要会错了我的意思,我们的祖先确实是虔诚的宗教人士,但他们是自然神教信仰者——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但却是以一种更广义,更包容的方式。他们所推崇的唯一的宗教理念就是信仰自由。”他从讲台上抽出麦克风走到舞台边上。“美国先父们的理想是建立一个精神启蒙上的乌托邦,在这个乌托邦,过时的宗教迷信被想法自由,教育普及以及科学的先进所取代。”

后排的一个金发女孩举起了手。

“有什么问题?”

“先生,”女孩说的时候举起了手机。“我刚刚在网上看过了你的资料,维基百科上说你是个杰出的共济会会员(很好,维基百科也来做广告)。”

所罗门抬起他手上的共济会戒指。“我本来可以给你省下那笔信息费(指这个学生由于上网查资料而被通信公司收取的信息流量费用)的。”

学生们都笑了。

“没错,那么,”女生犹豫得说道,“你刚刚提到了‘过时的宗教迷信,’而对我来说如果硬要找个人说对传播过时的迷信负责的话……那就只能是共济会了。”

所罗门看起来神色平静。“哦?为什么你会这么想?”

“是这样的,我读过很多关于共济会制度的东西,我了解到你们有许多奇怪的古代仪式和信仰。这篇网上的文章甚至说共济会会员相信某种古代神奇智慧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人变成神?”

所有人都转过头来像看疯子似的看着这个女孩。

“说真的,”所罗门说,“她说的没错。”

孩子们都转过身来目瞪口呆的看着前方。

所罗门强忍住笑意问那个女孩道,“关于这种神奇的智慧,维基智慧还说了什么(这是所罗门在挪揄这个女孩查到的资料都是来自于维基百科)?”

女孩看起来有点尴尬,但她还是照着网站上的内容念了起来。“为了确保这些强大的智慧不被那些不值得拥有的人所使用,早期的大师们用密码写下他们的知识……将这些强大的事实隐藏在隐晦的符号,神话和寓言之下。时至今日,这些加密的智慧就在我们的身边……隐藏在每个时代的神话,艺术和异教文字之内。不幸的是,现代人已经丧失了解构这种符号机制的能力……这伟大的真相就此失落。”

所罗门等待着,“就这些?”

女孩转了转身子。“事实上,这还有一些。”

“我就说嘛。请……给我们念念吧。”

女孩看起来有些犹豫,但她还是清了清嗓子继续读到。“‘根据传说,昔日加密古代之密的贤人遗留下了一种类似密匙的东西……这是个可以解开加密秘密的密码。这个神奇的密码——也叫做真言有意(拉丁文,verbum significatium)——据说有能够移除黑暗,解开古代之密的力量,藉此使全人类都能够明白它的含义。’”

所罗门惆怅一笑。“没错,真言有意。”他对着空气发了一会呆然后又低头看向那个金发女孩。“那这个奇迹般的字句现在又在何处呢?”

女孩看起来有些担心,希望自己没有让这位客座讲师太难堪。她读了下去。“‘根据传说真言有意被深埋在地下,它在等待着历史上的一次转折性时刻。。。此时没有这伟大的真相,知识及时代的智慧人们就无法继续生存,在这黑暗的十字路口,人类最终会揭开真言,这也预示着一个奇迹般的新启蒙时代的到来。’”

女孩关掉手机颓然倒在座位上。

一阵闷长的安静之后,另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所罗门先生,对于这些东西,你是不相信的,对吧?”

所罗门笑着说。“为什么不相信呢?在我们的神话中,拥有魔力的文字源远流长,据说拥有预言和神一样的力量。直到今天,孩童们仍然叫着“abracadabra(这是西方拼音语言中特有的一个魔术字,有重复的元音,通常是用在一段咒语的最后面,相当于中国的“急急如律令”;这个字一说出来,表示咒语的命令下完了,也表示接受到命令的众鬼神,要开始去执行了,也就是咒语要发生了功效的意思)”希望从虚无中创造出什么东西。当然我们已经遗忘这个单词不仅是个玩物;它出自于古阿拉姆神秘主义——AvrahKaDabra——意思是‘言时现(说话的时候出现)’”

一片寂静。

“但是,先生,”这个学生还不死心,“你当然不会相信仅靠这些文字……这真言有意……不管它是什么……具有解开古代智慧的力量……带来普世的启蒙把?”

从彼得 所罗门的脸上什么也看不出来。“我怎么想与你无关。你应该操心的是这即将来临的启蒙预言所波及的对象将是地球上所有的信仰和思想体系。印度教徒称之为黄金时代(Krita Age,在传统的印度思想中,有一个叫做yuga的时间单位 世界的一个周期分为四个 Yuga : Satya Yuga (或 Krita Yuga,也就是文中所说Krita Age),Treta Yuga,Dvapar Yuga,Kali Yuga。

在 Satya Yuga,神的力量为众生所感知,人们相互之间通过心灵沟通,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没有隔阂,世界上没有痛苦也没有悲哀,没有战争,没有宗教,也感受不到时间的流动,可以说这是人类的黄金时代。

Treta Yuga 是一个精神的时代,人类发现了时间,发明了工具,用自己的心智占据了世界的主导地位。人类的心灵交流受到了阻碍,也出现了战争。《罗摩衍那》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这个时代。

到了 Dvapar Yuga,人类开始研究科学,发明了更多的工具,在精神与物质之间开始作出选择。他们意识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人与人的交流也要依赖文字。在这个时代,权力掌握在女人手里。据说 Krishna 的死亡就是这个时代的终结,而《摩诃婆罗多》里就描述了这一段。在《摩诃婆罗多》的最后,人类迎来了 Kali Yuga。

Kali Yuga 是一个物质的时代,男人代替女人掌握了世界的权力。人们追求物质胜过追求精神。权力和迷信开始统治人们的精神,神的存在只为少数人所感知,而使得人类了解神的方法只剩下宗教。)占星师们称之为水瓶时代(Age of Aquarius水瓶时代、双鱼时代是占星学的名词,每年太阳在春分时候返回的位置,轴点都会有所偏差,就是说,每年的春分点的时候,太阳都会在黄道上倒退移动一定度数。如果太阳要从白羊座0度的位置回到白羊座0度,大概需要26000年。这在占星术语上,称为一个“大年”。而太阳跨越每一个星座区间的时间,平均下来每一个也有2000多年,称为一个“大月”。而我们所说的双鱼时代、水瓶时代,或是说上双鱼世纪、水瓶世纪,就是这样的一个“大月”。 水瓶时代将是一个启迪与发展的时代。在双鱼时代,每个人更倾向求助于宗教的权威力量来解答自己的难题;而水瓶时代的降临,将会使每一个具备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觉醒力与自我依赖性。

以前的人会盲目的期盼从宗教里获得答案,而进入水瓶时代,人们会开始往自己心灵深处寻求答案。但是这样的做法并非否定宗教,而是在某个程度上寻求更高层次的宗教,人们开始对以往盲目依循宗教的方式产生质疑,进而更深入探讨宗教与自我心灵的关系。

探索心灵并非否定上帝,而是寻求与上帝更深一层的联系。

水瓶座的守护星天王星象征改革、创新以及人道主义,代表着勇于追求真理,具独立思考的能力。

换句话说,水瓶时代就是心灵的时代,心灵世纪。)犹太人称之为弥赛亚(Messiah,就是在传统的这个犹太人的历史里面,他们这个民族,遭受了很多的忧患,所以他们相信,经过多少年以后,某年某月某一天,他们这个民族里面,他们的国家里面,会出现一个救世主,会出现先知者,来带领他们脱离困境。所以弥赛亚精神,换句话说,就是几乎宿命性的,命定型的相信,我们这个民族里面,会在多少年以后,出现一个先知者,一个先行者,来带领我们脱离我们的困境,大体上来说是这样解释,就叫弥赛亚。)神智学家称之为新时代(New Age,与水瓶时代类似,西方神秘学认为现在是一个转型期,正准备进入“宝瓶座时代”。“宝瓶座”象征人道主义;人类由追求社会的、物质的、科技层面的进步,将演进到注重“心灵”、“精神”层面的探索,找到超越人种、肤色、民族、国籍以及宗教派别的人类心灵的共通点,认知人类的“同源性”和“平等性”,从而达成四海一家与和平的远景。)宇宙学家称之为协波汇聚(Harmonic Convergence,在某个时间,成千上万的新时代人在世界各地的灵性地点(中心)聚会,引导和平降临地球、祈愿所有生命合一、冥想新时代来临。协波汇聚的重要日期是1987年12月31日,以及2012年的一个顶峰.)并且预言了精确的日期。”

“2012年12月31日!”有人喊道。

“没错,如果你相信玛雅数学的话(玛雅文化预言的天启之日是2012年12月31日),那这个时间真是快的让人有点惊慌失措。”

兰登咯咯的笑着,他想起了早在十年前,所罗门就已经预测到当前的电视特别节目都会预言说2012标志着世界末日。

“抛去时间不说,”所罗门说道,“我很惊异的注意到纵观历史,不同的思想体系确有一个观点是共通的——一次伟大的启蒙将要来临。不管是什么时代,身处什么文化,抑或是身处何方,人类的梦想汇聚为同一个概念——即将来临的人的神化……一个人类思想真正发挥出其巨大潜力的转变。”他笑道。“对于这种信仰上的同一我们该怎么解释呢?”

“真相,”人群中一个安静的声音说道。

所罗门转过身。“刚才是谁说的?”

一个瘦小的亚裔男孩举起手来,从他柔弱的五官可以看出他是个尼泊尔人或藏族人。“也许在所有人的灵魂中都镶嵌有一个普适的真相。也许在其中隐藏着我们共同的故事,就像我们DNA中都共有的物质一样。也许这个共有的真相就能解释我们故事的相似性。”

所罗门笑着合上双手尊敬的对男孩鞠了一躬。“谢谢。”

所有人都保持安静。

“真相,”所罗门对着整间教室说道。“真相具有力量。如果我们都聚焦于一些相似的想法,那也许是因为这些想法是真实的……深深写就在我们身体之中。当我们听到这些真相的时候,即使我们无从理解,我们仍旧可以感受到真相在我们身体中共鸣……躁动着我们潜意识中的智慧。

也许真相不是藉由我们学习而得,而是重新回忆……重新想起……重新认知……(三个词分别是recalled,remembered,recognized,这三个词本意分别是回忆,记起,认出,而在英文中有re-前缀的词有重新,再一次的意思,作者举这三个词也是再一次说明我们已经忘记了一些词语的本来含义)就好像那些东西已经存在于我们身体之中。”

大厅里是完全的寂静。

所罗门等了一段时间,然后静静的说道,“总而言之,我要提醒你们解开真相不是件容易的事,历史长河上,每一个时期的启蒙都有黑暗相伴随,与之相对抗着。这就是自然和平衡的法则。如果我们在今日的世界看到黑暗在不断滋长,那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意味着有同等的光明正在滋生。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光明时代的边缘,我们——你们——都被深深祝福着来度过这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在所有活着的人当中,在历史上所有时代之中……我们处在一扇狭窄的时间之窗中,藉此,我们将会见证最终的复兴。千年的黑暗之后,我们将会目睹我们的科学,思想甚至是宗教来揭示真相。”

面对即将来临的真诚的掌声,所罗门举手示意安静。“小姐?”他指着后排拿着手机的那个爱钻牛角尖的金发女孩。“我知道你和我并不是很意见相合,但我想谢谢你。你的激情对于即将而来的变化而言是剂重要的催化剂。黑暗来自于冷漠……而笃信则是我们最有效的解毒剂。继续研习你的信仰。研习圣经。”他笑着说。“特别是最终章。”

“天启?”她问道。

“没错。启示录是我们所共享真相的活生生的例子。圣经的最后一章讲述的是与无数其他传统相同的故事。它们都预言了伟大的智慧将要被揭开。”

又有人说道,“但天启不是世界末日吗?你也知道,反基督,大决战,神魔之间最终的战争?”

所罗门笑道。“在这的各位谁学过希腊语?”

几只手举了起来。

“天启的本意究竟是什么?”

“意思是,”一个学生说道,然后顿了一下好像吓到了。“天启的意思是解开……或者是揭示。’”

所罗门对这个男孩赞许的点点头。“是的。天启的本意是揭示。圣经中的启示录预言了即将揭示的伟大真相和难以想象的智慧。天启不是世界末日,至少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末日。天启的预言只是另一则圣经中被歪曲的美丽信息。”所罗门踱步至前台。“相信我,天启即将来临……但却不是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方式。”

高挂在他头上的铃响了起来。

学生们爆发出一阵疑惑而又雷鸣般的掌声。

第一百一十二章

凯瑟琳 所罗门处在昏迷的边缘颤抖着,就在此时一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向她袭来。

然后她闻到了烟味。

她的耳朵还在嗡嗡作响。

是一阵温和的声音。遥远。喊叫。脚步。突然之间她感到呼吸更加顺畅了。她嘴上的布条已经被摘掉。

“你现在安全了,”一个男人耳语道。“再坚持一下。”

她本来期望这个男人能把她手臂上的针头取出,他却在下达命令。“医疗箱拿过来……枕头上绑一个静脉注射器……注入乳酸林格氏液(lactated Ringer’s solution,由英国生理学家Sydney Ringer 发明而得名,用来治疗外伤,手术,烧伤等造成的失血)……给她测量一下血压。”男人一边检查她的生命体征,一边问道:“所罗门小姐,对你做了这些事的人……他去哪儿了?”

凯瑟琳试着说话,但是说不出来。

“所罗门小姐?”声音重复道。“他去哪儿了?”

凯瑟琳试着撬开自己的嘴巴,但她感到自己快晕过去了。

“我们要知道他去哪儿了,”男人催促道。

凯瑟琳嗫嚅的说出两个字,尽管她知道这毫无意义。“圣……山。”

佐藤主任步入残破的铁门从木制的岔道进入隐藏的地下室。她手下的一个特工在底部等着她。

“主任,我想你应该想看看这个。”

佐藤跟随特工从狭窄的甬道进入一个小房间。房间明亮而简洁,地板上是一堆衣服。她认出这是罗伯特 兰登的花衬衫和懒汉鞋。

特工指着墙边一个庞大的箱子般的容器。

这是什么东西?

佐藤走向容器,看到它和一只横穿墙壁的透明塑料管相连。她小心翼翼的靠近了这个大缸。

现在她看到顶部有个小盖子。她伸手将盖子移到旁边,露出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佐藤退后一步。

玻璃之下……是教授罗伯特 兰登溺水的空洞的脸庞。

有光!

兰登所悬浮的无尽虚空之中突然间被一个耀眼的太阳所充盈。白炽的光线穿越黑暗,灼烧进他的思想。

光无处不在。

突然间,在他面前的光云之后,一个美丽的身影出现了。这是一张脸庞……模糊而又难以辨认……凝视着他的两只眼睛穿过了虚空。这张脸被光流所环绕,兰登在想他是否在直面上帝。

佐藤向下看着大缸,想知道兰登是否知道发生了什么。她对此持怀疑态度。毕竟,感知丧失是这项科技的目的所在。

感知剥夺缸从五十年代兴起,时至今日仍被富有的新时代实验者们屡屡应用。“悬浮,”提供一种令人惊叹的重回子宫体验……用一种冥想式的帮助来压抑脑部活动——包括隔绝光,声,触,甚至是重力的感知。在传统的缸里,实验者是漂浮在密度极轻的盐水之上,脸朝上方让自己可以呼吸。

最近几年,这种缸有了质的飞跃。

注氧全氟碳乳液。

这项新科技——全液体通道——是这么的与常识相悖,因此很少有人相信它的存在。

可以呼吸的液体。

液体呼吸在1966年成为现实,这一年莱兰.C.克拉克(科学家)使一只白鼠成功的在充满注氧全氟乳液的液体下存活达几个小时。1989年,全液体通道技术在电影深渊(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又一代表作)中惊艳亮相,但很少有观影者意识到他们看的是真实的科学。

全液体通道技术孕育自现代医学的尝试,为了使一些早产的婴儿顺利呼吸,将他们放回子宫的液态环境中去。在子宫中历经九个月的肺,对于液态环境不会陌生。全氟碳曾因为太粘稠而不便于呼吸,但现代的一系列突破已经使得呼吸液体几乎与水的密度相当。

中情局科学与技术理事会——兰利奇才(the Wizards of Langley,兰利是总部),在情报圈内大家都知道——他们在发展注氧全氟碳技术为美国军方所用。海军的精英深海潜水队发现可以呼吸的注氧液体,比之传统的氦氧混合气或是氦氮氧混合气,可以让他们潜的更深而没有压力病(由于在水下一定深度压缩空气密度比在水表面空气密度更大,要使气体通过水下呼吸装置和潜水员呼吸道,需要用更大的力量。如果不能充分呼出二氧化碳,血中二氧化碳水平增高,能引起一时性黑。)的风险。美国航天局和空军也发现装有液体呼吸装置的飞行员比之传统背负氧气罐的飞行员能够承受更大的G力(升力和飞机重量关系可以用“G”术语来叙述。1G等于在海平面上某一物体的重力。在海平面上飞行的飞机受到地球吸引的1G力的作用。

在快速转弯或突然加速时,最容易感到G力,其数值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转弯将你推向椅子时,G力是正值,而拉作用时,G力是负值。在高G表演中,你的心脏应该工作得快些,将血压向远离拉的方向。

经很好训练的飞行员在有限时时间内约可承受9—10G的正G力,除可能引起隧道幻觉或头晕外,没有别的感觉。血向躯干下部和腿部集中,而不向脑部集中。视觉开始发生“视灰”,最后发生“视黑”。在飞机被拉起很大的负G力时,会产生类似的所谓的“视红”条件,即血集中到躯干的上部,眼部血管膨胀,这将引起你的视野变红。通常,在以3G或3G以上加速度飞行几秒钟后就会发生以上现象。)这是因为同样的液体环境和气体环境,G力在前者的氧气传输中更加均匀(液体密度比气体大,阻力也大,G力传输较慢)。

佐藤听说过现在有一种极端体验实验室,在这里,人们可以体验全液体通道缸——“冥想仪”,人们给它取了这么个名字。这个特殊的缸体大多都是其拥有者因私而建,但这个厚重的可以锁上的盖子却让佐藤怀疑这个大缸是否还有更黑暗的用途……这是个中情局都熟悉的审讯技术。

“水板”,这项声名狼藉的审讯技术却是异常有效。因为受审者会真的以为自己在溺水。佐藤知道有几项绝密的机制已经用于像这样的感知剥夺缸从而将这种溺水的幻觉提升到一种全新的水平。处于可呼吸液体之下的受审人会真的被“溺死”。溺水体验和这种惊慌感的迭加通常会使受审人意识不到他所呼吸的液体比水要稍微粘稠。当这种液体进入他的肺时,他通常会因为恐惧而昏过去,醒来时处于一个终极的“自我禁锢”(各种感知都已经丧失)状态

有争议的麻木剂,麻醉剂,致幻药与温暖的注氧液体相迭加让困于其中的人感到自己与身体完全抽离。脑子给身体发送指令时,毫无作用。“死”的状态的作用是令人恐惧,但真正的感知失调来源于“重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用明亮的灯光,寒冷的空气,震耳的噪音刺激,使人痛苦而难忘。在一系列的重生和溺死的过程之后,困于其中的人感知会丧失殆尽,不知道自己是生是死……此时他会对审讯者倾盘托出。

佐藤在想是否要等医疗队来就出兰登,但她知道自己没时间了。我必须了解他知道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