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文在电话那头似是吸了口气,但应该也依言行事了,“这个是什么照片啊?”

“就是你要走的秀场布置照啊!你看看,都现在了还没布置起来,我这是为你好啊文文,走这样的秀你是要被人笑话的——”

“啊,还没布置好啊?”杜文文好像也很吃惊,她明显在纠结,“那……我考虑考虑……过几个小时再联系你……?”

这都拖了多久了,从一开始就说考虑,考虑了至少四次,每次都没决心拒绝,再考虑下去,都要走秀了!Sally耐心尽失,撂下最后的最后通牒,“我给你够多时间考虑了,文文!”

她的声音尖锐起来,“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逼我把话说明白——你自己想想,你要去欧洲发展,在欧洲是她有关系还是我有关系?你不是想上香奈儿的秀吗?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得罪我?Joe的秀,我不许你走,你非要走的话,后果自己考虑。”

这话是真的说得很直白了,电话那边一下陷入了沉默,Sally心里也有点不好受,以势压人总觉得挺欺负人家的,要不是杜文文这么过分,她也不会直接讲白——怕杜文文不好下台,她又放软声音,“文文……”

这一声软绵绵的叫唤,反而触到了什么点似的,那边什么话不说,忽然间就挂了。Sally傻眼了,赶忙回拨过去,但却是忙音,她的寒毛一下都竖起来了——靠,不是吧,文文性格这么倔?她难道是给Joe那边打去了电话?

#

距离闭幕秀205小时

“知道了。”乔韵挂断电话,她无暇兴奋,这一周过度的忙碌让她就像是在云海中漂浮,已没了情绪,转过身开始用力击掌,吸引注意力,“模特全部到位,三小时后开始彩排,灯光、音乐、摄像组各自Check,距离开秀还有20小时!”

“灯光组Check。”

“乔乔,音箱接线好像有点问题,左边大音箱没声音了,我现在马上出去买一捆线回来。”

“秀导过来确认机位。”

“老板,外面的喷漆第一层已经好了,你去看看效果。”

“油漆味道有点大,可能需要点空气清新剂——会场要不要弄香氛?”

“去弄两台鼓风机来对着吹,青哥你让场馆把B厅的换气扇也打开——”

“彩排马上开始,无关人士马上从T台上下来。”

倒计时:165小时

“彩排录像带大家都看过了,灯光组是不是能调整一下射灯的位置,现在这个高光点和音乐有点合不上……”

倒计时:135小时

“文文的衣服运来了没有?还有最后一道工序没完成的——”

“乔乔,有两件衣服需要重新整烫,你过来看一下。”

倒计时:9小时

“哎哟!我的手……嘶——流血了没有?我靠没沾到衣服上吧没沾到衣服上吧?”

倒计时:6小时

“场馆该打开了,最后的布置再去Review一下。”

倒计时:5小时

“我靠,刮大风了,快搬点东西过去固定展板。”

“模特都到齐没有?化妆师发型师跟住你们的模特!”

4小时、3小时、2小时……还有一小时的时候,媒体区开始来人了,记者们三三俩俩地闲谈着,收着青哥派出的红包,低头调整着相机焦距。

30分钟,时尚达人们、杂志编辑们、品牌代理商们、时尚买手们陆续到了,他们有的笑着摇着手,从拍照去快速走过,有的大大方方留下来任记者拍照,还接受了简短的采访。

20分钟,第一个明星到了,是秦巍在《玄夜洞天》的合作男演员宗良,记者们一拥而上,闪光灯亮成一片。

10分钟、9分钟、7分钟、5分钟,周小雅、谭玉、官小雪、刘菲、秦巍……下午7点半,分秒不差,场馆外灯光暗下,只留射灯打亮了品牌Logo,记者们收拾镜头跟进了场内,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原创设计品牌【韵】的第一场服装发布会,随着空灵的音乐,准时开始。

第61章2008春夏秀(上)

“我没看见SallyHe。”朴文惠问傅展,“她没来?为什么。”

“我想她应该是有自己的理由,”傅David的回答一如既往的圆滑不走心,被Mandy白了一眼才轻笑着说,“时装周虽然没了闭幕秀,但闭幕仪式还是要办,否则该怎么颁奖?她既然拿了组委会大奖,当然应该出席。”

“噢。”Mandy恍然大悟,她掏出PDA确认了一下日程表,又环顾在T台前渐次落座的客人们,熟面孔这么多,“看来闭幕式会很冷清了,这里有多数人都赶不过去吧。”

【韵】只是更改了地点,并没有进一步改时间,如果按照原有安排,走完闭幕秀之后就是闭幕仪式,时间上只有大约5分钟的间隔,三站地,还要算上步行时间,大部分客人都得在二者间做个选择,而她已经看到并认出了郑设计师、《Voyage》的编辑……中国版几大名杂的编辑应该都有份现身,只是没看到主编而已,不过亦有几张熟悉的明星面孔,连朴文惠都隐约有点印象,以新兴设计师的第一场个人秀来说,这个来宾阵容,堪称豪华。

“如果她的品牌这么有吸引力,怎么还会被时装周赶出去?”她对David指出这点。

David笑着一摊手,“这里是中国,Mandy。”

新品牌要邀请明星,不就是靠人脉?连国际电影节的影后都能大驾光临,记者采访区亦是热闹非凡,阵势赶得上奢侈品发布会,【韵】的人脉底蕴恐怕不比【SHe】差多少,怎会失败到被后者赶出时装周的地步?这条件和结论自相矛盾到不能用‘这里是中国’来解释,Mandy不满意,她略微带讽地说,“世界哪里都一样,亲爱的。”

显然,David有些心不在焉,他大约只把50%的注意力投放在对话上,余下的心思用来东看西看,观察着场地布置的细节,并未注意到Mandy的尖酸,过了几秒,他才回过神微微一笑,“正因为它被时装周赶出来了,吸引力也随之增强,不是吗?时尚圈总是喜欢Drama、追逐Drama,她的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我想,你就是最好的例子——你猜现在场内80%的客人是不是都在讨论它被赶出来的事。”

Mandy没对他暗藏的调侃动怒,她承认David说得有道理,故事会让品牌更有吸引力,尤其是人人八卦,小道消息满天飞的时尚圈,所有人的胃口早被这一波三折的开秀时间吊起:【SHe】赶走【韵】的传言便是如此不胫而走,而且听起来极有说服力,毕竟【韵】的通知,也是大剌剌地把“组委会突然通知,因某种特定原因取消了原定的闭幕秀”这种话摆上了台面,等于是公然和组委会撕破脸,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和他们有关的仅仅是这场秀,但有多少人能只关心该关心的事?

Mandy很务实,她自己就不能,这一波三折的开秀邀请,没让她厌烦,倒更增她对这场秀的期待,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她希望在现场能听到一点幕后的故事。

“从这角度来说,也许恰恰是她的敌人成就了她。”她若有所思,“这两场秀都因此增加了卖点——当然,也因此更增火药味,现在所有人都会拿两场秀来比较了,David,你看好谁赢?”

“你已经进场坐下了,你觉得呢?”David反问——Mandy察觉到他今天的情绪并不算太高昂,用问题来回答问题的频率比之前明显高。

“也许从准备时间来看,He更有胜算,但秀没开场,任何结论都还太早,”她说,抽了抽鼻子,欣赏地意识到厅内使用了香氛,松木香调,中性化的风格,很好地强调出了品牌气质,这是【SHe】没做到的细节,尽管她有更多的准备时间,和,无疑,更充裕的资金。“但目前为止,【韵】的表现已足够让人吃惊。”

“你是说?”

“整体把控感。”Mandy并不讳言自己对【韵】的欣赏,“高端品牌就高端在细节。”

确实,当然对时尚买手来说,销售数据始终是决定因素,但品牌定位也一样重要——不是说每个品牌都要往高端做,中低端品牌把服装秀搞得太高冷一样是失败,但一场服装秀确实是试金石,设计师对品牌氛围有没有很强的把控力,审美是否能一以贯之,细节设计是否深思熟虑,品牌管理人员是否有足够的执行力,这些都会在服装秀中展露无遗,也将一一对应到日后的专柜中去。专业人士走进场地大门的那一刻开始,就会注意到布光、访客引导和人性化细节,眼睛能落到的角落是否有让人出戏的细节?原则上,你看到的地方都是秀的一部分,有没有体现品牌审美?是否过度设计,喧宾夺主让整场秀变得过于夸张浮躁?设计师的风格是否改变得太快,这一季和上一季之间过于跳跃,相互割裂没有连接?

当然,如果你是Gucci、Armani,那么一切瑕疵都只是别人的错,是他们不能欣赏你的美,但对新品牌,业界就是这么苛刻,改变太多是割裂,但保持基调是否又是过于保守?重复自己,江郎才尽?在第一排,所有眼睛都是冷漠的,所有观众都是挑剔的Bitch,只有每个细节都完美无瑕,才能将这些恶客征服,这完美,包含了台上台下,绝不仅仅和衣服有关。

到目前为止,【韵】给Mandy的感觉都很好,他们有一流的秀导,从拍照区到场内,一路的引导和装饰都恰如其分,复用了3D装饰画的做法,这个是上海服装周就在用的老招数,是第二次用,但第一次上秀,考虑到紧迫的布展时间也可以理解——最关键还是呈现出的效果漂亮,是谁提供的画稿?3D感强,一路乌云白云蒸腾的感觉很好。Mandy走来听到不少人啧啧称奇,但她更注意到打光的延续性,射灯光是一路渐弱的,这样一路走进厅里,眼睛相当舒服,很容易就过度到厅内昏暗的光线,一路的香氛气息也是渐浓,再加上两侧展板不断重复的Logo立牌,这场时装秀,实际上从拍照区就已经开始了。

就像是Mandy刚说的,格调都体现在细节,如此紧迫的时间里,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她对这场秀的期望值和评价自然也会在不经意间调高,【SHe】不期然就先输一阵,她的秀从厅里开始,而且,灯光乍亮那一刻,冲击感虽然强,但对眼睛是个刺激,容易造成生理性不适,一点小小差距,体现出的就是设计师整个品味的高低。

“这场秀对He来说,不太公平。”Mandy不禁喃喃说,“这明显是两个处在不同阶段的设计师,是不该拿来比较的,她有审美,只是需要再磨,这时候的恶评和讥笑可能会毁掉一个有天赋的设计师。”

David只是礼貌性的笑,过一会才说,“但这就是时尚圈,Mandy,如果她适应不了残酷,可以选择不玩,或者,退一步,不要和越阶对手比较。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一种愚蠢,而愚蠢就是最大的恶。”

他的声音凉凉的,没多少温度,更听不出一点护短与同情,同【SHe】的秀后祝贺设计师时的温情形成鲜明对比,Mandy扬起一边眉毛,她不是看不出David的这一面,但一如既往,当他这么说时她总还是有点轻微的不适。

“但Yun的准备时间到底还是太少,”她扯开了话题,“秀只有一次,不管再多理由,都希望不会出现瑕疵。”

David没回答,随着音乐声渐强,灯光更弱,原本只是放着雨夜景象的LCD亮起,在空灵的音乐声中,镜头上抬,追逐着天空上升,越过了满是雨滴的乌云,进入了云层上一片深蓝的夜空:在一轮明月独照之下,乌云海翻翻滚滚,被映上皎洁的色彩,黑与白的界限似乎在不断地追逐转化,【韵】的Logo呈现在月中,随后LCD暗下,在一片赞叹的低叹和掌声中,灯光变幻,原本亮着的台边小射灯逐一暗下:灯光洒下的圆点扭动变化,在T台尽头渐渐融合,打出了……

现场响起了一阵轻轻的骚动,David也动了一下,但Mandy没留意他不寻常的情绪,她略微吃惊地一瞠目,随后难得主动地轻轻鼓掌,“——That'snew——”

秀走多了,什么元素都有人复用,最难得不是‘完美’,而是‘新鲜’,有句话在真人秀《天桥骄子》里被用烂,但‘我从来没看到过任何类似的设计’,是时尚圈的最高评语,秀也一样,SallyHe用了凡尔赛镜厅的反射概念,还不错,最近五年内没有大秀用过,姑且不算抄袭,但类似的设计绝对有,而且很多,华丽不等于新鲜。可眼前的意象绝对是新鲜的:灯光和阴影化为了两道墙面,阴影是砖,泛着光的纵横格子像是砖面上的一点点青苔,慢慢又暗下去,灯光化为墙面后的隐约光斑,像是深巷中透入的日光,而T台入口则是框出了一条细光门框,仿佛是一扇未开的门,光从门缝中透出。这意象简洁又充满了表达上的诗意,是生活中的常见影像,能唤起共感,但又的确未见于T台,至少在Mandy的记忆里没有,这创新看似微小,但对时尚圈来说已是绝对的‘SomethingNew’,值得兴味的掌声和讨论。

“高雅的品味。”身边不知是谁用英语在说,落入她耳朵,Mandy情不自禁颔首赞同,这品味犀利、冷淡又高雅,和【韵】的品牌形象一脉相承。

“令人惊喜。”她低声说,但声音被淹没在吱呀一声的推门音效里——光猛然从‘门’后涌了出来,好像谁将它一把推开,一个高挑的人影出现在光圈里——掌声不期然又随着这出人意料的变化响了起来,而模特的身影在掌声中渐渐清晰,门被关上了,追光由弱到强打在她身上,杜文文熟悉的脸出现在观众面前,她身上的黑色长裙也随之呈现。

皮革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就像是一条黑龙盘踞在她肩头,旋转缠绕,裹出优雅动人的曲线,她的长发绾成松髻,碎发丝丝垂落,单眼皮未做处理,上挑化成丹凤眼,妆不浓,但气势依然凌厉,走动中裙裾摇摆出波浪弧线,滚滚向前,妆发的清淡、台步的锐利和黑裙本身的气势在交融中又形成鲜明对比,这条裙子很美,跟身捧场,但精气神不止于此,皮革的刚硬,裙摆内蕴的鲜红,在她的鞋跟中踩出战裙带血的气质,杜文文每一步都走得用力,带着刚才冲破门槛的气势,一往无前,在这一刻夺去所有人的呼吸。

“哗——”掌声又响了起来,Mandy也满意地加入了鼓掌的行列:用黑裙开场其实相当冒险,毕竟黑长裙太过泛滥,已成基础款,不再值钱,但【韵】驾驭得好,对的模特,对的灯光与意境,让它一下就点燃了品牌刚硬的气质。至于那媲美高定的手工,皮革和丝绒结合的技巧,对她来说倒已不是什么惊喜了,这个系列正是【韵】在上海时装周展示的概念设计,作为第一场秀,展示设计师之前的成果相当正常,从铺排来看,【韵】发布的系列应当是以时间线为轴,最后再推出当季新款。

“这系列是……”她思索了下,惊讶地发现几个月后居然还留有记忆,“黑夜里的火……很好,开场不凡,更让人期待她的新设计了……”

她的嘴角扬了起来,往前靠了靠,调整身姿:这是她比较特别喜欢自己工作的时刻,一场惊艳的秀,一个有潜力的新人,让人期待的新设计。——是的,画册是很好,更节省时间,匆匆几眼间便有足够信息做出判断,但时装的魅力永远都在秀里,一件衣服的信息,它背后蕴藏的故事,永远都该在聚光灯下,由完美的肉体承载显现。一件新衣最佳的展示方式,永远不是精心挑选的硬照,而是这么一场全方位的艺术享受,一场处处都上档次的服装秀——

当裙摆扬起时,这享受不亚于一出经典电影,而她正享受着让人心跳加速的期待感,一种万物各归其位的妥帖感:不再是嘈杂的大展区中那委屈的展示,这一次有了恰当的舞台,她可以在黑暗中憧憬着,猜测着——这一季,【韵】的新设计,它的MasterPiece,会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

“HolyCrap……”在她身边,有人轻声地说,Mandy不禁分神送去含笑一瞥:啊,对于第一次看到这系列设计的人来说,眼下想必又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震撼体验了吧……

第62章2008春夏秀(中)

“HolyCrap……”《Voyage》的实习编辑宋雅兰轻声说,她扶了扶眼镜,身子更向前倾,眯起眼以便能看得更清楚——T台上的高光让服装的一切细节在镜头下一览无遗,但也让观众很难凝聚到某个特定焦点,只有留下一个闪闪发光的印象,这对设计师来说当然是好事,高光总能让服装更显高档,但对观众来说就有利有弊了,就像现在,宋雅兰急不可待地想要看到更多细节,即使之后会有高清T台照看,但即使是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等待,在此时都显得过于漫长了。

“她真的是国内原装的设计师吗?”她情不自禁,再度喃喃自语——出于习惯,也为了和身边的同伴拉开距离,她半是下意识地用了英语。“我怀疑这里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场秀有多难得……”

她并不是在鄙视什么——在第一个系列走完,最后一个模特没入后台的短暂空隙里,宋雅兰忙里偷闲地扫了全场一眼,确认第一排坐着的同行几乎都是她这样的一般编辑,她就知道在场的多数都是土包子了:这么说吧,如果是九十年代,太中国的名字可能连秀场大门都进不了,人家直接就当你是来抄款回去做山寨的,在鄙视链上的地位比Zara这种抄袭品牌的都低。

虽然是二者都是侵犯品牌权利,但Zara设计师可以隐姓埋名,甚至是找些素人来拍照,都是白人很难去寻根究底,中国这边的看秀客却很好甄别。市场太穷,没什么收益,又有明确的侵权行为,品牌当然不介意明里暗里玩点歧视。现在到了2008年,中国渐渐有钱了,奢侈品市场在发展,品牌对豪客的态度当然也在软化,但歧视却根深蒂固,没那么容易消除,前辈造的孽都是后人在背。可以说中国的时装杂志界,能够随便飞去米兰看秀,就能在蓝血品牌坐到前排——甚至不是第一排的——大概也就只有主编级数的人物了,一般的编辑?写稿靠猜,和一线品牌的秀场和普通人一样遥远,他们见过什么世面?知道什么是好东西?

至于那群国内明星,宋雅兰是直接无视的,明星是奢侈品最好的模特和代言人,推销量的排头兵,但绝大多数明星都不懂时尚也是公认的事实,香港那个徐太太,算是稍微有点Idea,在中国已算是时尚I了,实际那水平,放在国外连ITGirl都当不了:任何一种时尚的目的,都是让穿着者变得好看,她没达到这条标准,那就只能算是潮人而已,压根带动不了单品销量,当然也就不会受到食物链上层的重视。

如今在座的这些明星,对时尚的概念简直就是灾难,谭玉是动物园女王,周小雅好一点,但对名牌也是堆叠式穿法,她们知道什么?恐怕只觉得台上的衣服过于简单有些乏味吧,这也是一般人对时装秀的看法:单调、莫名其妙、重复、奇装异服……难以欣赏、看不懂是普遍的反馈,宋雅兰也不怪责他们,艺术欣赏是有门槛的,而她就是场内为数不多能迈过这个门槛的人。

小学毕业以后就到美国留学,在纽约她读的是林肯高中,和ITGirl做过同学,甚至去过如今大热的《绯闻女孩》女主演QueenB的生日派对,上东区的生活过着,宋雅兰怎么没去看过纽约时装周的秀?进入了这个圈子,她就不再是一般中国人,享有不被歧视的高贵特权,一开始和同学去,为的是更好的打入社交圈,后来自己看出兴趣,品牌也习惯多发她一张邀请函,这些邀请函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凡,要拿到它难比登天,仿佛是身份的象征,但对于圈子内部的人来说……唔,有了这个身份,要拿到也就很简单了。

在纽约,除了一年两次的时装周以外,要是愿意,365天,天天都能去制衣区看设计,宋雅兰看过太多秀了,多到一眼就能感觉出品牌格调,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体验,对美感的捕捉和体会,无法量化,本能而私人的判断。北京时装周大多数秀场,商业化、低俗,个别独立设计师:不知所谓、荒唐又幼稚,少许小秀:贫穷、有点意思……而这所有的秀场适用的都是中国特色的评分——也就是说,如果拿到真正的时尚强国,大多数品牌拿到的分数都将是非常的低,以至于期间的区别已没有任何可以讨论的价值。

SallyHe的秀,在审美上是值得一提的,或者说唯一值得一提的也只有审美——当然还有那能把审美完全展现出来的海量金钱,任何一种烧钱的壮举总是天然就带了豪奢气,这给她的秀多添了几分魅力,但也就仅止于此了。整场秀只是一个小女孩发狂的谵梦,因为有钱化成了现实,粗看华美,完成度也高,似是水准作,但其实她的所有单品都不具备讨论价值,若在纽约时装周,被激怒的评论家也许会发出刻薄的讥笑声——没办法,真正搞时尚的人大多都很穷,自然也难免有点愤世嫉俗,对只懂得砸钱的土豪是会特别苛刻。

而【韵】呢,【韵】的表现就完全是另一个极端了,一样让人不可置信,但和【SHe】是两个不同的方向:你有多难相信有人居然愿意花这么多钱来给自己圆个幼稚又满是粉色泡泡的白日梦,就有多难相信中国本土居然能孕育出一位如此成熟、如此有天分,灵气四溢又挥洒自如的设计师——或者说后者要比前者更让人难以置信,因为有钱的土老冒常有,而天才的火花却是那么的罕见。

“她真的没出过国吗?”这疑问实在挥之不去,宋雅兰的心思,一半在场内灯光的变化,一半还在震撼里。“这不可能啊,真正的时尚只能诞生在四大时装周,其余土地提供的,应该只是灵感……”

这并非歧视,而是客观描述,当然时尚元素无所不在,太多大牌从民族文化中吸取灵感,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墨西哥艺术女神弗里达,不夸张地说,她到现在还在为蓝血品牌设计师们提供着灵感的土壤,但她的设计却不会成为奢侈品,也很难把她的风格直接照搬到全世界的商店里,纽约、巴黎、伦敦、米兰……这些时尚之都的设计师们从事的是一种专门性很强的工作:提炼、翻译、简化再泛化。

可能某一年华伦天奴出的横须贺夹克一下爆火,而你会觉得它不过是直接照抄了日本古董手信,做了点适合商业化的微小改动——但真的把两件夹克放在一起,你会承认,让华伦天奴有所不同的,恰恰是那么一点点微小的改动。Edgy、Glamorous、Flattering……所有的特质,只源于那么一点点小小的改进,而这么一点点的功力,也只能在时尚之都,在各个大品牌的后台、ShowRoom和T台上千锤百炼,浸淫在艺术的空气里,经过无数商业化又艺术化,周而复始的摸爬滚打,才能最终磨练而出。

国内是不是有一些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也许是有的,但少了这种历练,他们的水准大致也就和弗里达相当,只能给时尚提供灵感,而不是生产出完美的产品,这几乎没有例外。世界各地所有才华横溢的设计师,黎巴嫩的ElieSaab、ZuhairMurad,日本的Kenzo,他们都是在巴黎,在纽约出人头地,事业生涯走向成熟——换句话说,在本国,他们的设计固然体现才华,但还少那份炉火纯青的大气,总是挑得出瑕疵。生命力就像是四射的火花,在破烂的管线四处迸发,这也很迷人——但和【韵】又是完全不同的一种迷人。【韵】的气质是非常完整的,设计师没去过时尚圣地,但却俨然像是已经经过一周磨练,秀场灯光、音乐、舞台设计,模特的妆发、步伐和衣饰,千锤百炼自然而然地融为一体,这一点在目前的国内,应该是独一无二,就是放在四大时装周的独立品牌里,也足以引起不少人的注意了。

是的,对于时装秀来说,所有的细节都是画像的一部分,专业的观众追逐的并不是成熟的商业性(这不是成衣秀),也不是件件惊艳的单品(衣服毕竟只是衣服),他们追逐的正是游走在设计和灯光间的意象,那种难以言传却又丝缕分明的艺术感,整场秀从步入会场时就已经开始,互相追逐交融的阴阳黑白,对立转圜的意象被灯光秀完美继承——而灯光在光暗间的转换,落入衣品中则成为了皮革与丝绒的对立融合,简洁的线条和模特刚硬的步伐,贴身的剪裁所流露出的女性妩媚,处处存在的冲突和融合是这场秀的主题,而它表达的手法是如此的自然而然,充满了深思熟虑后的洒脱,又不失灵感的俏皮,以及比时代更前一步的Edgy:这种前卫并不需要用夸张的妆发和反常规的‘雷人’设计表现,它就只是存在于那里,给看过全世界80%以上时装秀的资深人士一种强烈的感觉——这很前卫,这属于未来几年,这是一种很新的,让人触角大动的东西。

当然,除了这种整个系列给出的泛感觉之外,系列内部的单品择选也是可圈可点,这一系列的十件——还是十五件设计,可以明确地看到情绪和氛围的继承与改变,就像是一首完整的歌曲,诉说着一个玄妙难言但又调性分明的故事:第一件大裙子几乎是痛苦的,皮革缠绕的方式有强烈的束缚感,阴暗的黑红色调仿若是流血的伤口,强烈的冲击力是重音开局。之后的裤装继承了这种刚硬阴郁的氛围,继续调用大面积的皮革,但轮廓已由束缚感的贴身往更刚硬的直线廓形转化,西装和飞行夹克的大飞领,金属色偶然的点缀(节制得非常好,太多的金属色会模糊焦点,让人想到金属哥特),明确地转变了设计氛围,在最后出场的T恤和长裤中,轮廓渐渐柔和了起来,对开场裙材质的复用,是很好的呼应和解答,而所有模特和杜文文一致的‘用力’步伐,让整个系列的气质保持到了最后,不得不说,杜文文的开场走得非常好,她的步伐一样是这场秀的灵魂之一,强调了、呈现了品牌的调性。这要比她在【SHe】上的表现亮眼得多。

如此完整的思路,成熟的设计,处处展现出的灵感火花……这些,而不是单品是否好看,模特是否动人——这些才是合格的秀场观众在阅读的东西,也所以,时尚秀实际上是一种高门槛的艺术形式,就像是抽象画一样,单纯的‘好看’根本无法引起任何注意,如果对一般观众而言‘好看’的设计被欣赏,那也只是因为设计师想要呈现的艺术意象恰好和大众的审美范围耦合。宋雅兰现在无法判断这个系列对一般观众来说是否过于无聊,她只知道自己已被深深迷住:这是非艺术圈无法理解的兴奋感,她们这种人追逐美,就像是瘾君子在追逐白粉,老饕客追逐美食,永远都处于存粮即将告罄的紧张感里,任何事也难以形容他们找到新食粮的喜悦和狂热,那种比性爱更浓郁的快感,仿若在燃烧、在尖叫,生命的意义一瞬间浓郁而升华的狂喜——

“我想要看到更多,”她本能地想着,“下个系列何时出来?快点过度完快点出现——”

“必须要看到更多,”理智的她这么判断着,“一个系列毕竟还不能完全说明她的水平,也许就只有这么一个奇迹呢?也许这只是她灵感迸发后无法再现的高峰呢——”

在心快跳出喉咙,皮肤都要炸裂的紧张感里,灯光的节奏也瞬间发生改变,随音乐快速地重排,向入口收敛,在模特轰然步出舞台的前一刻,宋雅兰的眼神无意间落到了T台对面,某位国际影后的脸上,对那张茫然的脸,她忍不住优越感十足地发出了轻轻的讥笑,忙里偷闲、匆匆一瞥地想:“这么高级的艺术形式,你,能看得懂吗……”

第63章2008春夏秀(下【上】)

“哎,你还真别说,秦巍这个小女朋友挺有才的啊。”当系列间歇时,谭玉半转过身,兴味盎然地对身边的官小雪说道,“这两个系列都挺好看的,至少不奇怪,是不?”

“我以前没看过秀呢,”官小雪的眼睛永远是大大的,仿佛小鹿一样圆睁,透着全世界的真善美,说什么都像是惊叹,“好看吗?好不好我看不出来啊——”

这是真的乡巴佬了,穷人乍富,打扮上只知道穿一身一身的名牌,没了造型师,连搭配都没有,就从假模身上直接扒拉下来,连包都不敢随便搭。谭玉的眼神在官小雪身上打个转,笑了,亲亲热热地挽住官小雪的胳膊,“好看,挺好看的,反正比别的时装秀好看。至少这场面就大得多。”

其实她也没怎么去过大型时装秀,目前来说,国内明星和时尚圈多少还是井水不犯河水的关系,还没有明星兴师动众,到四大时装周玩街拍给自己脸上贴金,当然国内的秀亦请不到这级数的明星捧场,她们和国内设计师大概处于互相看不上的阶段,所以看秀还真不是谭玉的日常,之前受邀参加过一些发布会,走秀也绝不是中心环节,坐在第一排放空十几分钟,权当是休息了:一路维持仪态也很累的,走秀一结束,酒会开始又要上工。这一次,算是开了个小荤,第一次试着认真去品味一场服装秀:还真没想象中那么高深?办得挺体面的。

她看不懂门道,但看热闹还是在行的,颁奖礼出席得多了,主办方有钱没钱真是一目了然,【韵】的会场一看就透着低调的奢华,整个场地一丝不苟,镜头看不到的地方都一样严谨,要不是秦巍亲自和谭影后说了这是个新品牌,她还真当这是成名已久的低调高端牌了,名字洋化一点,说是什么法国牌子她也信。

至于灯光、音乐和舞美什么的,自然也是觉得好,怎么好说不出个一二三,但可以肯定的是,也让人挑不出个差字来,谭玉心里还觉得自己真是小看天下英雄了,以前一说国内设计就觉得野鸡山寨,其实现在也发展得有模有样了——一高兴,她就决定,只要等会上台的衣服不是太看不懂,等秀结束以后就买上两件当作支持——也算是把面子给足秦巍了,免得人都过来了还落不下人情,那不是亏了?

没想到,开秀以后居然还真没坍台,甚至可以说这秀都给了谭玉一点艺术上的触动:能拿影后,虽然也多少是靠混,她的演技肯定怎么都有一点的,艺术感知力也不能说是完全接近于零。杜文文‘破门而出’的那一段,她看得就是心中一动,就像是有人拿羽毛刷过心底很少被触及的角落,痒痒的,有点不同寻常的感觉,但又说不出那是什么。

“裙子蛮好看的呀。”第一条裙子她就忍不住轻声感慨,只是没人听见而已。谭玉的判断标准其实也很朴素:她是穿过好裙子的,出席首映礼和各大典礼,总是要搞点高定穿穿,说实话,穿多了也就是这么回事,很多高定裙,衣仙却不衬人,在模特身上好看得要死要活的,明星穿起来就是一朵土俗的村花,比起那种如梦似幻的仙衣仙裙,她倒是觉得这条裙子,虽然是国内设计师,没什么名气的牌子,但从款式上来说却正好搔中痒处,让她可以想象到自己穿进去以后的感觉——肯定是很漂亮了,又不失强硬,相当大女人的一条裙子。

嗯……怎么就到了能和一线高定比较的地步?她过了几秒才反应过来,甚至是暗暗庆幸自己没大声说出口:开玩笑,过来撑场面,一会在采访中说点客气话那是一回事,真正赞赏国内设计师的衣服,并认为能和国外比较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要被人听到,可还不得笑话自己没眼界、没审美?那可是洋大人的牌子!在时尚圈,国内有谁配和洋大人相提并论?

但,随着第一个系列不断地往外出Look,走着走着,谭玉的想法却是慢慢地被转化了,她是很吃惊的,相当的不可置信,觉得不合乎常理,就像是在苍蝇馆子里吃到上好的鱼翅一样,问号一直在不停地往外冒,但又没法否认事实:那,这些衣服就是很好啊,当然有些轮廓是比较夸张了,但走秀款都是这样子的,再说也不是说就不适合穿着了,讲究场合而已,有些自己去打酱油的首映礼,其实穿得太隆重也是喧宾夺主,那刚才这条长衫就很不错啊,有点小夸张但又不过分,哪怕就扒着模特身上的搭配,也挺好看的嘛!

讲道理,国外的大牌也不是件件都好看,有时候去看自己的通稿,翻到一些时尚新闻,那种大牌秀的衣服才让人看不懂呢,当然,再怎么看不懂也还是挺好看的——不是适合穿着的好看,是那种怪异的,视觉上的美。不像是国内的一些秀,只有怪异不见美,那今天【韵】的秀,她是不知道在专业人士眼里会比大牌低在哪里,但按她的审美,就是觉得好看,那种时尚的好看,就算被鄙视说土老冒吧,反正并不觉得比大牌低多少。

“到底是二代啊……从小受的教育不一样,连女朋友都找得不一样。”眼神落到T台尽头一个不那么显眼,恰好位于摄像机死角的位置上,影后心底不是没有感慨的:秦巍上路这么顺,一出道就力压马驰,一副势不可挡的样子,圈内不是没人不服气,但能说什么?人家就是有真本事,有本事,有人脉,有条件,有运气,这种人上位的速度你不服没用,也没什么好不接受的,家世是你无法想象的好,长得是你自愧不如的帅,演得是你大为吃惊的精,还特么比你更努力,仿佛和你活的不是一个世界——秦巍是这种人,他的小女朋友也是这种人,有钱有势又有才华,大学刚毕业,20岁吧?就能办出这样的秀——有这个才华,还有这些钱,这笔资金……挺起来多玄幻啊,这两个人还凑成了一对,但事实就是如此啊,你就得承认世上就是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还可以准确无误地在茫茫人海中甄别出同类开始恋爱——不服没用,不服可以去自杀。

即使已经身家亿万,这种时候她也还是会确实地感受到阶级的存在:【我努力了十八年,只是为了坐下来和你喝杯咖啡】、【我的终点是你的起点】……想想,从横漂开始,拼搏了半辈子,眼看青春就只剩一个尾巴了,一个杂牌电影节的影后大概也就是自己事业的高点了,但人家这对呢?一毕业,男生红透了全国,名导大片等着,影帝是按部就班的事,拼的肯定是三大,甚至是奥斯卡的奖项了,女生一下就设计出让人觉得也一线高定【也不差什么】的衣服——就算是还差点吧,但能弄到这大差不差的地步,对多少人来说已经是想都不敢想的高度了?

要说心里不发酸,假的,但眼神不经意地瞟到周小雅那边时,淡淡的优越感又泛了起来:拿了华伦天奴的赞助,了不起了哦?还不是一点审美眼光都没有,水平和身边的官小雪差不多……

恰好周影后也是看了过来,两人眼神一碰,都友好地笑起来,周小雅冲谭玉招招手,一副亟待秀后长谈的亲热样子,谭玉也赶忙送上肯定的颔首:T台尽头的闪光灯适时地亮了起来,明天的报道有了,【周小雅谭玉现身时装秀,两大影后亲密互动,力破不合传闻】。

真是便宜了秦巍那小子,为了给小女友造新闻,也算他煞费苦心……谭玉心里也有点淡淡的腻味,虽然灯光已暗下,还是冲秦巍的方向翻了个白眼,她又逗官小雪,“秦巍也是的,带你来了又不坐在一起,什么意思啊,这搞得正副都不分明了,明天让媒体怎么写?”

官小雪还是很吃惊的样子,黑暗里都可以看到大眼睛带来的反光,和刚才没听懂‘秦巍的小女朋友’一样,这种话她一律是笨到听不懂的,“啊?什么正副?我不是秦巍请来的啊,品牌给我发的邀请函——”

……真的?品牌给发的邀请函?不是秦巍带她来的?这是当面撒谎呢吧,不是秦巍特意打了招呼,一个什么杂牌能让她从横店飞回来?

但话又说回来了一个,秦巍带官小雪来看秀这也挺畸形的吧,如果是为了隐藏他和设计师的恋情,炒一下他和官小雪,那干嘛不坐一起?而且他刚才来打招呼的时候好像的确挺吃惊的,但官小雪如果是自己飞回来‘捉奸’的,现场抓到男朋友给‘小三’站台,总也有点火气吧,现在这算什么?姐妹情深?秦巍和她们到底什么关系?

年轻人之间混乱复杂的男女关系让谭影后很头疼,挑了半天没成效更让她意兴阑珊,一时连秀都没精神看,想倒在靠背上歇一会,可背后只有第二排的膝盖,还要注意仪态,保持微笑——

不管衣服多好都不买了!她有点生气地想,记者来采访也不说好话!让那小兔崽子把她和周小雅凑在一堆,受点惩戒也是活该,什么广结善缘,去死吧,她不介意做秦巍成长路上磕磕碰碰的绊脚石,让他知道现实的痛楚——

“啊……”但很快,随着第二系列的开展,谭影后又陷入了纠结里:还是好生气,但……“真的蛮好看的啊!”

是真的不想买,带了挑毛病的心思来的,但好看是真的无法否认的——总不能欺骗自己吧?第二个系列的布灯不像是第一个系列那么强硬,更平和点,场地洒满了星星点点的光,穿着金属色绸缎的模特从T台上闪身而出,软长衫、厚实的衬衫式锦缎连衣裙,正反拼皮的薄外套、亮缎闪银的长身软西装……这系列单品的风格谭影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直觉上,她觉得这些衣服更‘亲民’一些,有不少都可以直接想到穿着它出街的样子:出席商业餐叙、公司开会、日常约会……如果够敢穿的话,秀场款都可以直接穿出去,当身上最‘跳’的那件单品,别的就都可以用基础款糊弄……

“是不是一直在用对比和融合啊?”她有些不肯定地轻喃:这个系列的单品材质好像比较多样,会比刚才那个系列要更多变化,但拼接、融合这个概念一直没丢,金属色和锦缎的碰撞,还有皮革元素,西装和绸缎,当然还有亮银色……感觉就像是这么七八个元素的组合和加减法,好看的都摘出来,然后整个系列的风格都比较……那个词怎么说?性冷淡?反正好像有点那个感觉,但不是很明显,一定要说的话,反正就是好看……

怎么说,也是常常逛天涯和淘宝磨练自己的时尚眼光(顺便买点高仿单品),不是没看过大牌爆款,以她那有限的眼光来说,谭影后是真没觉得这些单品和那些爆款比,有什么不如的地方,比如去年很红的那个Missoni针织衫,不也是很跳很花哨?感觉这些衣服和它的档次,在设计上真的差不多!

而且……最好的一点,穿上以后不会心虚啊!Missoni那件,仿品那么红,穿了以后被不少记者街拍到,还写她穿淘宝货、假名牌,好恼火,刚好有人去意大利,派她去米兰买件正品回来击破不实谣言,结果人家去了以后说,没有这一件,找不到,品牌那边而且也对这花色发生兴趣,直说最近这张图片询问度好高……

穿上身效果差不多的话,比起国外牌,她倒宁愿支持国产牌子,通稿一发,说出去多好听?大牌明星提携年轻设计师,支持国产品牌,私下里又落了实惠,省下不少置装费——现实的考量,不会因一时的意气而被扭转,但那种呕心的感觉却很难消散,衣服很好看,但这秀,谭影后看得是真堵心,她换了个姿势,忍住撅嘴的冲动,看着最后一个模特消失在黑暗里:该结束了吧?难道还有第三个系列?拜托——如果有的话,第三个系列一定要难看点——

灯光果然再度暗了下去,在闪烁中仿若溪水,顺着T台两边往前潺潺流淌,伴着一样颤动不休的背景水声往前铺满了整个舞台,影子就如同浮萍,在水面来回飘动碰撞,用了十几秒钟时间才慢慢地安静下来,一束追光灯温柔地打在了入场口,随着再度回归空灵的音乐,身穿白色裤装的模特幽然走出,【韵】的第三个风格迥异又似乎有所联系的系列,氛围似乎更加幽暗,而……

T台下起了一阵浅浅的骚动,和第一个系列的第一件单品一样,不论是雅是俗,这一刻都不免产生了同样的悸动:和第二个更接近于成衣的系列比,这一系列的设计,显然更加前卫,更加有艺术感,也更像是一个故事,一阵汹涌情绪的体现——

鲜红的血迹,跳染在白色连身真丝长裤上,在裤脚处堆积成了一池暗红带血粘稠的颜色,更接近于黑,走动间布料的感觉甚至也是吸满了水分一般的沉重垂坠,模特的长发挽成发髻,一丝不苟地别在脑后,这是个成熟的发型,但妆容却带有几分少女感,大眼长睫毛,红唇水润,模特儿就这样略带茫然地直视前方,眼神没有焦距地走到台前,几乎是本能地摆出一两个呆板的姿势,当闪光灯闪过之后,她转身往回走,但走出几步,又顿住脚步,缓缓回头,看了镜头一眼,这才往前继续走回T台深处……

谭玉浑身发麻,说不清是因为这系列那阴森诡异的感觉,还是因为这种……这种形式的带劲感,这当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看,没有人会穿那种衣服上街的吧,又不是疯子,但是……说不清是什么元素,但就是让人觉得,这种阴森也有种诡异的美丽——

这个系列的主题应该是和鲜血有关,接二连三走出的模特就像是凶手——也许是受害人?说不清,反正身上几乎都带了血——不一定是这种染血的效果,第二个Look又是拼接,白色的绸缎背心在腰腹部被系列开,随着行走露出了下层的鲜红丝绒,这让模特的走动几乎有点让人不适:好像她已经身受重伤却不自知,还是摇摇晃晃,恍若傀儡一样地前行。第三个Look是金属,金属手饰从指骨处往上盘旋,有点……指虎的感觉,和模特腰间的金属腰带是一个色系,服装本身则是宽肩西装,挺强硬的,这是……女战士吗?但好像又不像?

真的用心看起来,这点时间哪够?信息太多了,谭玉又是新手,感觉目不暇接,一件没看清楚又是一件出来了,简直想按暂停——她的头摇来晃去,跟着一个个模特在走,双手不自觉捏成拳——完全没理由紧张啊,但却看出了两手的冷汗,好像进入了恐怖场景一样,被那种怪异的美感攫住了美感,移不开逃不掉——

应该是最后一个了吧?难道还要更多吗?可这么快就结束了真的好吗?

矛盾的思绪不断传来,她也说不上自己是希望这系列快结束还是永不结束——

“哇……”

当她的眼神还凝聚在上一个模特时,靠近T台入口的观众们,忽然间再度传来了一阵低低的惊呼声,谭玉的眼神一下急急地跟了过去,几乎带了点迟到的歉然——

是杜文文,压轴大裙子了吧?终于结束了吗……

第一眼过去,这是本能的评估,但随即,所有反应都被淹没,思考暂时停顿,当她的眼睛捕捉到杜文文步伐的那一刻,谭玉和所有人一样,都发出了一声低低的、惊奇的,甚至是震撼的、敬畏的:

“哇——”

第64章2008秋冬秀(下【下】)

“这个系列是带了情绪的。”傅展轻声说,赢来身边朴文惠奥妙的注视——他顿了几秒才自失地一笑,重新说回了Mandy能听懂的英文,“第三个系列是带了情绪的……有一个具体的故事在里面。”

第一个系列是理念的阐述,更像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整个系列展现了多种概念和玩法,就像是设计师在重新定义自己,定位整个品牌,从设计里可以看到复杂又融合的情绪,有愤怒,但也有释然以及开阔在,第二个系列是商业化的证明,更接近于成衣,很好翻译、转化,应该是为了和它的售卖款形成对应,这也是整场秀里最有秋冬味道,在外套上下了最多功夫的系列,第三个系列,有故事在里面,情绪是激烈而单一的,就像是一组短时间内轰炸过的机群,十几套衣服都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反复阐述和延伸,就像是设计师被人戳了一刀,每一件衣服都是她一路带血的脚印,浸透了绝望和恨,这情感太过激烈,以至于她承受不了,必须有所宣泄,甚至如今的展览都是自我伤害的一部分,她把自己的伤口露于人前,仿佛这样就能转移伤害,从痛苦中脱身。

——这一定是她最近期的作品,傅展做如此的判断,并不是因为他之前看到过第一季的设计,设计师的情绪通过灯光和音乐,实际已经一览无遗,第三个系列的阴郁是衣服的阴郁,背景灯光的阴郁,音乐的阴郁,妆面的阴郁,也是模特表情中的阴郁,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乔韵自我的一部分,她人没露面,但自我却无所不在,充斥了整个空间,把你笼罩在她的心情里面,所以,这感觉无法言传,但她的颜色会自然而然地和观众形成共感,她的情绪铺排在哪个系列最为激切,哪个系列倾注的爱意更浓——

“杰作。”Mandy在他身边轻声说,沾血的白裙摆从他们眼前扫过,“任性,但是杰作。”

“让人发疯。”在他右侧,《Voyage》的小编辑已经用上了中文,“怎么有这样的天才……”

而傅展对她们的出发点了然于胸,第三个系列太过私人化,作为秋冬秀,材质过分轻薄,衣饰极度概念化,难以做出向商业化的转变,以品牌的定位来说,如果不做高级定制的话,这是一场无用的秀,但以品牌气质的角度来说,这系列又很贴合,从审美角度来说她也受到触动,所以,这是任性的杰作,她能把自我情绪表达到这一地步,已经说明这是一场成功的秀。

但对《Voyage》来说,时尚尖端杂志更注重新鲜,从未见过的调性,刺激的自我表达,艺术性这么浓,如此剑走偏锋,她当然会发疯,更会直呼天才,这场秀的感染力已经把她带动,搞文字的都爱夸张。天才……呵呵……

傅展的眼神在台上台下巡梭,他发挥天赋,没错过台上的每一件单品,同时又将各方嘉宾的反应尽收眼底,他的眼神最终落到T台斜对面的嘉宾身上:秦巍和他的绯闻女友官小雪距离甚远,他的座位甚至说不上好,半掩在摄影记者们的阴影里,一阵又一阵的闪光灯像是潮水,他如雕塑般的侧颜就在其中涨落,这个近几个月以来红遍了中国的超级新星表情冷峻又专注,俊美清瘦的脸在强光下仿佛带了点非人类的神性,强烈的眼神直盯着带血的华裳,像是已经完全沉浸了进去。

傅展的目光在他脸上仔细地巡梭流连,在秦巍生出感应回望过来之前,又及时挪开,他感觉到秦巍看向自己,望了一会才移开眼神,又投入到T台上去。又一款单品呈现,模特的脚步节奏有些凌乱,是在营造气氛,但她的台步没杜文文好,有点Hold不住这创意,不过衣服的解构确实不错,情绪也很浓,金属深深地扎进了夹克里,就像是一道醒目的鲜红伤痕,露出的内衬颜色由红到深,一道翻开的伤口……

“她一定很爱她的缪斯。”Mandy忽然说,她多少有些幸灾乐祸地扫了他一眼,啊,女人有时真刻薄。“这份爱里充满了绝望的情绪……我想知道她的缪斯是谁,有没有坐在这里——我想,他应该长得很出色……他知不知道自己是这些杰作的催化剂呢?”

傅展顿了一下,缓缓露出笑容,他轻声说,“是啊,他知不知道呢?”

他的语气,让Mandy从T台方向扭头看向他,挑高眉似在笑他硬撑,又怨他过分见外,傅展摊开手表示自己的无辜,Mandy撇撇嘴,“我不信你没情绪。”

傅展轻声说,“痛苦雕塑设计师,设计在痛苦里更美丽。”

这是实话,乔韵在第三个设计里迸发出的生命力令人惊叹,但Mandy未被说服,她压下眉头怀疑地看他,“可我不觉得你有被她的痛苦打动。”

“我当然有,”傅展说,他又看向秦巍,这一次,对方捕捉到他的眼神,两人短暂相视片刻,直到飞扬的裙摆隔开了彼此,当华服闪过,傅展冲秦巍友善地笑笑,漫不经心地回答Mandy,“但她还可以更完美。”

是的,她还可以更完美,这秀,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惊喜,时尚沙漠、新秀设计师,人们对她的期待值很低,够资格去四大开秀就算是惊喜,会用天才来形容,但如果她的秀放在纽约,如果她是成名已久的设计师,如果她的目标是世界顶尖……那么她就还应该再完美一些,想法非常有趣,衣服很漂亮,但和顶尖设计师比依然有距离。第一个系列元素过多,第二个系列只是为了炫技,过分冰冷,系列的联系有些散漫,第三个系列又太自我,同一个主题表达太多难免单一,她应该做些妥协和粉饰……

傅展承认自己当然被乔韵的设计打动,她的才气合他的胃口,所以他一再惊艳,甚至失态迷失,几乎控制不住自己的贪婪,但过分的急躁和沉迷于事无补——她不会缺粉丝,他也不需要粉丝向偶像靠拢时的绝望,乔韵是一座堡垒,一局地狱难度的游戏,他需要良好自控的游戏心态,等待、忍耐——

他的话说服力似仍未足够,不足以动摇她最初的判断:她以为他对【韵】神魂颠倒,陷入狂热追求里。在她审视的目光里,傅展露出完美的笑容,他说,“Man——”

会场另一端传来轻微的骚动,他的眼神被吸引过去——

杜文文悄然出现在T台深处。

啊,是杜文文,看来她还是一场走了两件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