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走到了何地主家,青樽狮虎像蹲坐在门旁两侧,清脆泠泠作响的门栓响铃高冷的挂在上面,厚实的大木门紧闭的关着,院墙高竖,根本看不到里面是个怎样的情景。

看着门栓上的铃铛,这个价值就足以抵挡他们整个冬天的食物了吧!

如是这般想想,一种苦涩迎上心头。

不容她想,她也没有时间去瞎想,搓搓已经发冰的手,拉着何地主家的门栓使劲的晃荡了几下。

“有人吗?”清冷暗哑的声音让人雌雄难辨。

“谁啊?大冷天的谁敲门啊…?”

等了许久,终于听到一个略显睡意的浓重地方雄厚的男性声音传来。

杨合欢浑身一震,赶紧直起身板,“是我,杨家来的…,还请大哥开一下门…。”

厚实的门吱呀一声,院门被打开,出来一个浑身包裹甚是严实的男人,胡子拉杂的,眼睛眯着,“杨家的?杨安家的吧,走,走,何爷都说了,不租给你们就不租给你们,赶紧走,省的一会儿一顿板子上身了…,赶紧走…。”

“不租给地,这事再说,我想见一下你们管事的,我们佃农租种何家的土地,一年到头也不能什么也没有收获啊?总该给点吃的吧,你们不能全都收走啊…。”

“哟,你这是讨粮食来了,何爷说了,谁来要都不给,总共就那么点粮食,你们还好意思来要,地给你们都给种的不肥了,别想那些粮食了,走,赶紧走,别耽搁我睡觉,真是,冻死了…,呼呼…。”

何地主家小厮说完,直接碰的一下关上了门,理也不理站在外面穿的比他还要薄的杨合欢,径直回去抱着火炉子取暖睡觉。

站在门外,瞬间冰冻,这就是现实社会,除了你自己谁会帮你啊?

她来这里不过是想找个管事的,想争取一些自己应有的利益,看来,这点微薄的利益都不能给他们的了。

心里除了冰冷还有一丝倔强,既然,上天让她来都这里,就是来改变杨家目前的生活,改变贫困饿死人的生活,她势必要帮助杨家的人度过这个难关。

倔强的眸子像是怒燃着一种不明的火焰,神采飞扬。

越是这样被逼人入了绝境的生活,她要越发的坚强不可摧。

从何地主家门口出来,杨合欢并没有回家,也没去找村里那些玩的好的小姐妹,再说她哪里有什么要好的小姐妹?出来不过是找个好听的借口罢了!

转而迈着步子独自去了地里,一片看似肥沃而平坦的土地。

在家里等是找不到吃的的,不如出去走走,找一找,兴许能找到什么能吃的。

顺着弯曲斗折蛇行的土路,一直往前走。

刚收获,土地还是新翻的,看着异常的熟悉,顺着土地渐渐的走着,直到双脚踏上柔软和厚实的泥土,心中方才惊起,原来她早已不是那个二十一世界的人,现在的她是杨家大女儿,一个挨饿受冻的贫困女。

事已至此,她只能靠着别人的身体去生活,力求能温饱的活下来。

连着几天小心翼翼的打探,她也知道了这个朝代,是历史没有记载的年份,光明三十五年,当朝皇帝是姓宫,一直沿袭世袭制,倒也没出过什么大的乱子。

按照这里的服饰来看,应该处于唐朝和清朝之间,他们的衣服略微偏向于清朝的满人,高领竖起,貂裘紧围,毡帽肆起,这边的风情倒是和唐朝蛮相像的,文风比较开放豁达。

倒是一些偏远的向乡下之地还是恪守着以前的习俗,也就是说,发展越发好的地方就越自由。

杨合欢撇撇嘴,不太相信,毕竟这里是古代,再是自由能和现代二十一世纪相比的。

士农工商,商人依旧是最底层的。

看来想发展商业是不行了,毕竟她学的专业不对口,要是随随便便都能发财的话,在二十一世纪干嘛不发财,非得跑到了古代才求得钱财,那也不切实际。

士农工商,挨个想了一下,仕途?她一闺阁女子是走不了,不过,这种田倒也可行,种田的人不用必须读多少书,也不需要有那么多的知识,目前为止,她对这里了解也不是很多,不如先找最为稳当做着。

第四章那个少年

家里那么多种地的还教不会她种地来着?

田地里来来走走之后,总算是摸索出了她要做的事,心情也放松了下来,只要找到事情做就不怕,有目标才能走的更远。

走出松软的田地,站在地头上,注视着前面一大片一望无际的田地,渐渐蹲下身子,伸出手摸了一把地里的泥土。

放到鼻翼间轻轻的嗅着,就是这个味道,一种只有诗人才能描绘出来的泥土味道。

手中的泥土还没放下,一个高大的身影就站在她面前,“你在我家地头上看啥?”

杨合欢保持着蹲坐的姿势,抬起头,眉目细细拉长,望着出现在她面前的少年,没错,是少年,泛光而有张弛有度的褐色肌肤,宽方有型的脸庞,圆亮而有神的眼睛,一身粗布深褐色衣衫,裤腿微微翻卷,好似一直伸展不开,看着就是一个常年在田地里劳作的男人。

“不好意思,我只是看看这里的土…。”后知觉的觉察到自己在打量少年,杨合欢赶紧起身,语气微轻。

“额…?”很明显眼前的少年楞了一下,他知道她是杨家那个不爱说话的哑巴大姐,却不曾发现她会对他道歉,怎么觉着,她看着不一样了。

处于好奇,少年张口憨厚的说道,“没关系,你前些天冻伤了,现在好点了没?”完全手是处于一个同村人的问候和关心,不参杂任何。

“已经好多了,谢谢…。”杨合欢说完,干巴巴的站着,不知道要怎么说离开。

看样子眼前的这个人是认识她的,她却不知道他是谁、叫什么名字?一直站着也挺尴尬的。

“我先走了…。”转身,低着头逃离似的赶紧走开。

她隐隐觉着,有点不对劲,见到眼前的这个少年,她着身体的本尊脑子里竟然诡异的闪过一下酸涩和轻微模糊的画面。

刘杨回神看着她走开,依旧就是灰扑扑的破旧衣衫,一张毫无特别的脸庞,声音里依旧没有女儿家该有的柔和,可,总觉着像是哪里不一样了?到底是哪里呢?又说不上来。

“刘杨,干啥呢,走了,那边的地瓜现在要收了,何家地主说了,今年的地瓜收成好,说不定还能该分给大家一点呢…。”紧随刘杨身后而来一个微胖,面色平凡,眼睛微微细小的男人。

“林子,我刚才看见杨家大妮了,她就在我家地头上望着,你说我家就这点地,她在看啥呢?”刘杨还好奇上了,她在哪里不成,正好在的位置是他家那一亩二分地的地头。

整个富贵村基本上都是靠租地养活家人,也只有那么几户人家会花钱买上一些地,种点自己想要的农作物。

那也是要有钱的,没钱你能买个啥地。

像杨合欢家就属于那种永远买不起地的主儿。

“你说那个哑巴?哈哈,莫不是看上你了吧,你也十七八了,看上你的小姑娘大婶子的也不少嘞…。”林子嘴角大张,说着就哈哈大笑起来。

刘杨一听,面上不喜,佯装收起了笑意,“这话可别乱说,听着了对谁都不好…。”

“也是,照你这家境,那哑巴还真是高攀不起,走了,不说了,赶紧挖地瓜去…。”

高攀不起?想着刚才她那副淡然安静的摸样,刘杨心中有点不确定,不过,心中也是欢喜的,他的家境好,被众多小姑娘大婶子欢喜那也是自然。

当然,小姑娘喜欢的是他的人,大婶子喜欢的是他的家境。

家里已经没了粮食,自那次她出去找何地主家要粮未果已经好几天了,眼看着天渐渐的发冷,家里一切什么都没有重置。

杨合欢心中也着急了起来,现在的地大都是种上了麦子,有的甚至已经发芽出苗了,外面的天越发的冷,田地里的苗越发的旺,偏偏她家的人却越发的饥饿。

早上吃饭,刘氏端了两碗稀汤挂水连着两个粗粮馍馍送到了杨谋之,也就是杨合欢爷爷的屋子,给了家里两个老者。

杨家小妹看着饭被端走,只掉眼泪,他们家现在能吃上一点东西的也只有他们了。

“别哭,总会有吃的的…。”找不到能让人信服的理由,杨合欢依旧很诚恳的哄着幼妹。

“你说的是真的,你能给我找吃的吗?”半大不小的手掌,满是干活留下来的茧子,拉住杨合欢的手,乞求般的看着她。

虽说杨茹思年纪小,却干了不少的活。

家里家外,她什么都肯干,只要给吃的就心,可现在,就是一直干活也没有吃的心中不免觉着无望,便哭了起来。

小小年纪的她都知道了生活的不易,真真是应了那句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嗯,你们在家里等着,我去找…。”杨合欢说着,跑了出去,心中酸涩,坚强的外表下有颗脆弱的心,但是她不得不伪装起来。

在二十一世纪她哪里挨饿受冻过,就是家里困难的时候,也不至于没有吃的。

现在的处于这个世界的她不得不相信,古代真的会饿死人的。

不找到吃的就要饿死,这个世界就是这般残忍。

连着跑了好远好远,远的她都不知道眼前的地方是哪里,举目张望,没发任何的人影,眼泪就那样毫无预料的掉了下来。

擦拭一遍重新再来。

她绝对不能懦弱。

连走了一小段路,微微察觉,脚下的地竟然是松软的,像是刚被翻新一样,不得不让她好奇,因为前段时间翻新的土地已经种上了麦子,现在才刚翻新的,一定是挖过地瓜的。

只有挖过地瓜,才会是这样刚翻新的土地,又想起何地主家刚刨了地瓜。

心中一喜,暗想,既然挖过地瓜,就说明这里是地瓜地,何不试着找找,说不定能找到一点遗留下来的地瓜,也算是能吃的东西啊!

想着就干,不管三七二十一,伸出手也不怕脏,不怕疼,直接在地里刨了起来,她是真的感到绝望了,幸好在这里还残存一丝的希望。

不停的翻腾,不停的翻腾,没有,没有,还是没有…。

第五章地瓜,救命粮食

终于在她手指发疼,面色发痛,眼睛发涩的时候,一个地瓜就那样直直的,清清楚楚的出现在她面前,像是被镶嵌好的艺术品,看到地瓜的时候,就像是看到了生命的奇迹,惊喜和感动扑面而来…。

伸手使劲的挖了出地瓜,紧紧的抱在怀里,怀揣着希望,不停的重复的翻腾这土地,在那不知道被折腾了多少遍的地瓜地里,她挖出了七八个大大小小的地瓜。

算是收获颇丰,顾不上其他,杨合欢抱着地瓜就往家里跑去,她不是那不知足的人,虽是想着再挖几个,可是家里还有弟弟妹妹呢。

紧赶着跑到家,小妹杨茹思已经饿的不行,直直的蹲坐在门外的墩子上,独自抹着眼泪珠子。

杨合欢看到她,再抱着怀里的地瓜,走了过去,拉起她的衣袖,“回家去…。”

“大姐,你回来了,有吃的没?”杨茹思见来人是杨合欢,赶紧起身,一直围着她的身子,就是想知道有没有吃的东西。

“有,在姐怀里,我们进家去…。”

杨合欢推门拉着小妹进去,刚进去就感觉到氛围不对,见她娘刘氏站在院子里不停的抹泪,她爹杨安蹲在一边,此时的氛围异常的安静可以说是诡异。

杨合欢也顾不上去管,现在能吃上东西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她哪有什么心思去管他们之间的事,再说,他们之间的事,无外乎就是有没有找到吃的,既然自己已经找到了吃的,问题也就不大。

沉闷的从他们身边走过,杨合欢嘴角微微扯动,没有任何表情的说道,“爹,我找了些地瓜,我们先吃着,我刚才在外面看了一下,地瓜地里的土还是新翻的,我们再去找找看,兴许能找到点吃的…。”

杨合欢从来不觉着自己很悲哀,只要能找到吃的,能活下去,让她做什么都可以。

“嗯,你们先吃吧,你是在哪里找来这些地瓜的…。”杨安的声音很轻,像为自己的无能而不敢大声说话。

杨合欢也没看他,低着头把话里揣着的地瓜全数拿了出来,“就在北坡地,何地主家的地,刚翻新的地瓜地…。”

刘氏一听,紧赶着大声喊道,“还说啥,都去,能挖多少是多少,说不得何地主家明天就要种麦子,赶紧去挖,存点东西好过年关…。”

这可是救命的东西,必须动员全家都去。

杨合欢心中却闪过一丝的不确定,他们这样明目张胆的去挖人家剩下来的东西,好看吗?这不是要小心一点的吗?还有,地里剩余下来的地瓜会有那么多吗?

看何地主那么小气,他家地里能剩有很多的地瓜留给别人?

她也不过是幸运,在地里找了那么几个而已,心中暗自叹息,看他们在兴头上也不敢说什么。

杨合欢没有阻止她爹出去找地瓜,她娘刘氏眼看着有个找到食物的大好办法,也跟着去了,到底是想食物想疯了,不仅两个大人出去,杨慧云和杨茹思两个半大的小孩子也拉着跟去。

杨合欢没说要出去,刘氏便嘱咐她在家里照顾爷爷奶奶,不管咋样,她腿脚毕竟还没有全好。

是人都知道,伤筋动骨三十天,她这刚十天半月的就要下地干活,可要照顾好了,别给家里留下个瘸子,将来不好嫁人。

手里的地瓜也不用煮了,小妹已经生吃了一个,剩下的就放在了厨房。

从厨房里出来,外面的太阳已经老高,倒是挺暖和的。

杨合欢这才正儿八经的打量起眼前这个所谓的她家的小院子。

三间土房连着一个杂物房和厨房,后面套着一个宅院,一个标准农家平房,一进两处,听着好听,不过是面积大的土房罢了。

他们一家的房子在前面,爷爷奶奶住的房子在后面,看着后面比前面更破落的房子,眼下他们住的房子应该是爹娘成亲当初分出来时盖的。

正门堂屋的旁边连着一块土地,上面勉强种着几把芫荽和蒜苗,看着挺鲜亮,她娘是从来没有摘过一把,一直留着。

刚寻思了一下,这边就听到拐杖敲打地面的声音,杨合欢转头,看着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走了过来。

面上也没什么表情,“奶,有事?”

“没事,你爹娘呢?见到炳亿回来了吗?出去那么久了也不说出去找找…。”老太太偏心,一个心眼里满是杨炳亿,就是她那个便宜弟弟,从她醒来到现在都没见过几次面的弟弟。

“出去找了,没找着,爹说,不用找过几天就回来了…。”谁也不知道她那弟弟去哪里了。

从她爹娘的口中得知,杨炳亿不着家是正常的,天天在家呆着才不正常呢。

“哎、哎,…。”老太太穿的很厚实,颤颤巍巍的小脚走的不是很稳当,连连叫了几声,不太舒服的样子,紧赶着就回去了。

杨合欢这才低头看了一下她的脚,和这里的人一样被缠的小脚,不过不知道为何,她的脚不太像七寸金链,倒是个天足,没有问刘氏,直觉在脚上找到了二十一世界唯一相仿的印记。

一直等到傍晚天色渐渐昏去,杨安才带着媳妇孩子归家,杨合欢站在门口看着他们进来。

没想到杨炳亿会回来,十岁左右的杨炳亿看起来比她还成熟,眼睛看也不看她一下,直接从她身边走过,漠视,对,就是那种漠视,好像她不存在一般。

其实,不仅仅是他这样,就是家里的其他人都是一样的,没有食物,这个冬天会过的很艰难。

看他们两手空空回来的样子就知道,没有挖到任何。

“大姐,我们去挖地瓜去了,刚挖了一会儿,何地主家的人就过来了,他们不让我们在他地里挖,还赶我们,你看,爹的手都被打了…。”杨茹思说着,眼睛红彤彤的,像个小兔子。

杨合欢这才心中一愣,很难过,不知何时,她已经把这个家里的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了。

上前,看着她爹,却不知道说什么。

“她爹,别担心,合欢这不还挖了一些地瓜的吗?先撑着,明儿我去我爹娘那里看看你…。”刘氏也晓得眼下的情况,没有恼怒,异常柔和的说。

第六章悯农诗

“哎,我不担心,就是担心饿着了你们,过两天我去镇上看看,能不能找到活,先干着,不换钱能得来一些吃的就行…。”杨安的话带着生机,没有垂头丧气。

杨合欢以为她的家人会因为没有吃的而闷闷不乐,或是沉默寡言,她错了,没有,这个家没有就此暗沉下来,而是处处带着生机和活力,那种阴暗中等着勃发的势态。

此时,两个小丫头躲在房间里打闹玩耍,刘氏一直不停的缝补着些衣服,他爹手中弄着一些木质东西,都是家里经常用的,坏的也快,只得勤快的维修才能继续用。

杨合欢和她娘坐在一起,凑着豆大而温暖的光晕,看着她娘在缝补衣服,因为没有食物,晚饭就适当的取消了。

外面不知何时,已经刮起了大风,呼呼吹动像是催人命似的凄凉。

二十一世纪的杨合欢却没有听过,有些害怕,靠的刘氏也近了些。

“咋了?出去看看,外面像是起风了,去看看爹娘,被子厚实不?实在不行,明天我再弄点干草过来…。”刘氏也听到了风声,对一旁的杨安说道。

这边没有烧炕的习惯,真个村子里的都没有,大家也不会做,身子底下就一张木板床,上面铺床褥子,天冷了就加上一些干草,睡在上面不是硬的晃就是冷的紧。

她是有亲身感受的。

“行,你们赶紧睡吧,合欢,带着你妹妹回去睡觉…。”杨安起身走开,不忘嘱咐杨合欢带着杨茹思和杨慧云去休息。

杨炳亿今儿还算老实,可能是从外面吃饱了肚子,也没折腾,回来去后院一趟,就回屋睡觉了。

按杨茹思的话,就是,肯定从后院奶奶那里的了啥好吃的。

一夜,风吹床硬,睡的异常不安稳。

次日,清晨,刚起来,就察觉到空气比之前要冷的多,爹娘是已经起来了,家里也烧起了火。

进去厨房打水洗脸,杨合欢从火灶旁提出水倒入木盆,正要端着出去,隐隐约约的话语进入耳中。

“最近注意着爹娘的情况,天气突然变冷,说不得就要下雪了,多看着点…。”杨安的话带着几分紧张和严肃。

“咋了?每逢这个时候都冷的很,只是今年冷了一些,没事的,一会儿给爹娘多加点干草…。”刘氏不停的烧着水,锅里放着的是一些苞米和地瓜,就是今天的早饭。

“孙能老娘没了,就昨晚走的,睡觉的时候还好好的,天一亮找人吃饭去了,就是叫不醒,孙能一探呼吸,人就没了…。”杨安说的很是隐晦,大有不吉利的语气。

刘氏一听也愣住了,手中的火棍差点烧了下来。

杨合欢把水倒出,端着盆子走了进去,看着火苗差点烧着,赶紧捡了起来,“娘,我来烧火…。”

“这是啥事啊?那孙能家和咱们一样,连吃的都没有,这一死人,连办事的钱都没有…。”刘氏起身让她到火灶旁,跟着小声说,语气微弱,看了下杨合欢没顾得上理会她。

杨安没有接话,站在门口边,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杨合欢看着他们皱眉不展,低声带着蛮劲的小声说道,“有什么好操心的,咱们只要顾好我爷爷奶奶就行了,咱们都食不果腹了,想那么多也没用,再说,人老病死也是人之常情,谁也挡不住…。”

话虽冷漠,也是为了家里人着想,目前他们的情况能顾得上自己就很不错了,想那么多也没用。

杨安看了眼杨合欢,闷闷的点点头,“合欢说的也对,她娘,赶紧做饭吧,一会儿我去外面看看能不能找点活干,兴许能整个面粉钱…。”

“行…。”

一顿饭吃的很不是滋味,刚听到外面有人说老人冻死的消息,合欢奶奶那小老太太就像是生了病般,什么都吃不下,一直嗷嗷叫着说浑身疼的厉害。

杨合欢心中一顿,心想,可是坏了,这下子必须要花钱了。

老太太绝对不是什么病了,就是被老人冻死这事儿给吓着了。

“她爹,你还是去看看吧,实在不行,我们现在借点钱给她奶奶看看…?”刘氏试探的语气说着,她也不确定,看家里这情况,温饱都是问题,一文都拿不出,怎么能请得到大夫。

“…。”杨安沉默,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的话,端在手里的碗放了下来,闷闷的走了出去。

“爹,先吃完饭,不知道一会儿还有啥事忙呢?”倒是杨慧云,起身对着杨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