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橘和他击掌,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方拓今天说了好几次,“等我回来”。她最近没有出行计划,当然哪儿也不去,就待在北京。但是,要给逝去的每一天,加多一个等待的意义吗?看着远去的出租车,夏小橘心中一时甜蜜,一时怅惘。

  距离北京马拉松的比赛日还有一个月,夏小橘也不再安排长距离拉练,计划赛前跑一次二十公里,其他时候便以八公里、十公里的训练为主。

  过了几日,夏小橘又约了梁忱跑步。在实验楼的宣传栏里,看到了学院“最受欢迎教师”候选人的介绍,梁忱赫然在列。

  夏小橘赞叹道:“梁老师,你不仅科研做得好,在学生中的口碑也不错哦。”

  “大概因为今年开了全院的公选课,认识我的人比较多吧。”梁忱笑道,“这些展板都是学生做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忽然就成了候选人,‘十一’之后正式投票。”

  夏小橘一字一句读着个人简介,“‘温柔而坚定,细腻却通达’,写得蛮到位哦。有笔么,我再给你添一行,即将参加北京马拉松半程比赛。”

  “那就不用了,等我什么时候跑全程再说吧。”梁忱问她,“对了,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夏小橘说了三十公里LSD的用时。

  梁忱算了算,“前段时间你在草原,跑得不多,三个多小时也跑完了。再练二十多天,到了比赛,肯定比现在状态更好,那么全程四十二公里,四个半小时问题不大,最多也就四小时四十分钟。”

  夏小橘赞同,“我想着,能完赛就不错了。不过的确,每次到了正式比赛,都比自己跑的成绩要好。”

  “有方拓带着你,完赛肯定没问题。看他体型就知道,运动能力不错。”

  “是啊,他以前是攀岩队的,后来总去爬雪山,没事儿也要跑操场练体能。那天跑完LSD,就又出发去四姑娘了。”

  “哦?那他是特意过来陪你跑三十公里的?”梁忱笑得别有深意,“小橘,这个男生还蛮好。”

  “那,我们是铁哥们嘛。”

  梁忱耸肩,“好,你说是,就是吧。”

  “梁老师,你怎么一脸不相信啊。”夏小橘窘迫,“还有,别总说我了,说说你啊。”

  梁忱一脸无辜,“关键是,我没有什么好说的啊。”

  “那个,你有男朋友吗?”

  “现在?没有。”

  “一定有人追你吧?”

  “还好吧,回国之后有一两个,但没什么值得说的。”梁忱眨了眨眼,“我就说我没什么好说的,很无聊吧?”

  “不过也是,一般男生也不敢追你吧。”夏小橘叹气,“但是很优秀的男生呢,大部分又都有女朋友了。不过我相信,你这么好,一定会遇到一个各方面都和你很相配的人。”

  “如果,遇不到呢?”梁忱反问,语气平静,“有人说,you deserve someone better;可实际情况或许是,连一个足够好的人,都不会出现。”

  “这……未来这么长,这样讲有点悲观呢。”

  “我应该不算悲观,只是我不把找到the one作为乐观的一部分。”梁忱语气舒缓,“想想从小到大,你遇到过几个真正心动的人,其中有几个天时地利,又有几个彼此合适?这个概率很小的。而且客观地说,过了一定年龄,的确会越来越小。怎么能保证,这样的人一定出现?我只不过,不抱着这种目标而已。它不是一项必修课。”

  夏小橘觉得梁忱说的无从反驳,但又觉得,如果人生真的如此,那还真是寂寞如雪啊。

  梁忱看她不说话,笑道:“当然,机会还是可以人为主动创造的嘛。再说你现在身边也有很多不错的男生吧?”

  夏小橘自然而然想起方拓,支吾道:“还好吧。”

  “我只是说,遇不到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你遇到喜欢的人,也不必想太多呀。”梁忱微笑道,“去爱吧,像没有受过伤一样。”

  夏小橘失笑,“梁老师,你连这个都知道?”

  “为什么不知道?学生每天说的我都知道。”梁忱轻快地笑起来,“我看起来像个老古董吗?”

  夏小橘在台历的日期格里写下训练计划,10月24日用红笔粗粗地描了个圈。

  时值国庆,游客众多,俱乐部前后组织了两支入门级别的队伍去四姑娘附近徒步,攀登二峰;之后约了另一支队伍去雪宝顶。想起来,那是她和方拓最初相遇的地方呢。

  夏小橘想起上次翻阅的论坛和博客文章,继续找出来,翻着大家的照片。方拓要照顾队员,途中匆忙,自己很少更新。她只能从别人的照片上看到他的身影,在他们字里行间的描述中,想象他的动作和表情。

  想到他的那句邀约,夏小橘忽然有些后悔,为什么不趁着假期,和他一起去一趟四姑娘呢?

  作者有话要说:

  跑了三十公里,都没吃瓜,实在是季节不对,摔~

  我森森觉得,第八章 要写下,还有下下……或者就是下一个小章节写很长。。。很长。。。

  周二晚上更吧,已经有大纲,应该能撸出来。

  隔日更鸭梨小多了,哦也

  等你们的留言啊亲们~~~你多写几个字就是对我最大的姿辞~

  以及,记得打分……笑哭

  【跑步的循序渐进】

  LSD=Long Slow Distance,之前写过。

  小橘有一个月没正规练习,就来跑30km,其实有点托大。不过她之前跑得多,而且曾经系统地练习过田径,身体基础素质还是比较好的。

  一般来说,每周最长一次的跑量是要逐渐加上来的,否则直接上30,身体也会很难受。

  跑过一两次30和35的LSD,再去跑全程马拉松,就会轻松很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跑马不能只凭一腔热血和坚定的信念。

  当然能跑下来,但是对身体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科学训练,循序渐进,才是正途。

  我并不鼓励人人都去跑全程,没必要。持久而规律的运动(跑步、走路、汽车、游泳、跳舞、打球等等),才是更有利于健康的。

第29章 第八章 (中下)

  方拓一行人结束了在四姑娘山的徒步和攀登,乘车前往松潘。一路车程漫长,众人谈论起之后几日的计划,便闲聊起来。有人问冬天是否还要组织到双桥沟攀冰,方拓说:“你们定计划,我不一定。我要休息两个月,至少不长时间出远门了。”

  众人奇道:“你每年必然去攀冰,今年不爬了?”

  “爬啊,不过不出来训练那么久了,或者就在北京附近。”

  同伴从后座探身,胳膊箍着方拓的脖子,“怕总跑来跑去,女朋友吹了吧?”

  身边有和方拓相识多年的朋友,知道这是他几年来避而不谈的话题,拿胳膊肘戳了戳口无遮拦的问话人。

  方拓不以为意,朗然一笑,“吹什么吹,和谁吹?还没有女朋友呢。”

  “哦……”周围的人一片起哄声,“那就是有目标了?谁啊谁啊,我们认识不?”

  有人问:“又是带队时认识的小姑娘?”

  “不能吧,吃一堑长一智,阿拓不可能再找一个那样的小粉丝。”有人生性直爽,聊得兴起也不避讳,“是吧阿拓,像上次那姑娘,叫什么来着,人家为了你进了户外圈,分手之后都退出了吧?”

  方拓告饶,“就当我年少无知,兄弟们放过这一茬吧。”

  另一人信心十足,“我猜是上次的英吉沙小刀!”

  众人附和,“对啊,你上次那把刀送谁了?不是和你说不能送刀吗?”

  更有知情人问:“前段时间你说想看房,你买的如何了?女主人找好了吗?”

  “哎我说你们,刚才一个个困得东倒西歪,这么一会儿又都精神了是吧?”方拓扬手,把凑到近前的几张脸推开,也不禁笑起来,“我要真有女朋友,肯定不会藏着掖着,到时候请你们吃饭,行了吧!”

  “当然行!”众人哄笑,七嘴八舌报了一堆价格不菲的餐馆。

  笑闹了一会儿,大多人又在颠簸的车程中昏昏沉沉睡了过去。公路在山间蜿蜒穿行,峻峭的山壁和奔腾的河流在车窗外交错而过。看着飞速流淌的光影,不知为何,方拓便想起那天跟在夏小橘身后跑步的情形,看着她步履轻松,还时不时跃起去够头顶的树叶。路灯光从枝叶间漏过来,明明暗暗洒在她身上。

  方拓刻意压着步伐,不去超过她。在将近一个小时的慢跑中,他想了很多,三年中从相识到熟悉,从亲近到牵挂。知道跑得离她越近,便越没有回头路。他心中有期待,但也有惶恐,然而更多的,是喜悦。

  是无论何时何地,想起她,不自觉的微笑。

  偶尔掠过深色的山岩,方拓在玻璃的倒影中看见自己扬起的唇角。看着夏小橘无辜又忙乱地在草丛里翻找着自己的饮料瓶,他终于忍不住喊了她的名字。

  她看到他,也不禁欣喜展颜。

  那一刻,方拓想,为什么明天又要出发了呢?他真的还不想走。

  他们在松潘和需要带领的顾客汇合,距离回京的日子越来越近。攀上雪宝顶后,队友看到方拓又拿着冰镐画着什么,凑过去一看,笑道:“你怎么又画了一个苹果?”

  “什么眼神?”方拓轻笑,在旁边写了几个字。

  “靠,本来就是个苹果,难不成是个香蕉?这就说我!?”

  在那个扁圆的顶个叶子的水果旁,写了大大的三个字:

  ……

  ……

  你真二

  下山回到大本营,装备还没放下来,就有人迎上来,促狭笑道:“方拓,大惊喜,可知道你为什么买一把小刀了!”

  他有些不解,“嗯?怎么?”

  对方嬉笑道:“人家姑娘找来了,刚到,路还挺熟。”

  方拓心中惊喜,走过去拉开帐篷的门,一边说道:“我就知道你会来!”

  里面的女生抱膝而坐,她仰起头,粲然一笑,“是么?”

  距离北京马拉松的比赛日还有三天,这几日温度都不高,天色阴霾。气象台预报,周末会有小到中雨。夏小橘有些犹豫,不知道这样的天气是否还要按计划跑全程。她还是如约领取了参赛包,头一天备好压缩裤、速干T恤、号码布、跑步腰包等等,预备了一件冲锋衣,一早出门时穿在身上防寒。

  她早早便躺下,但是翻来覆去睡不着,一闭眼,以前跑过的半程终点就跃入脑海。之后的21公里,每一步都是不曾涉足的。现在想起来,漫长得令人紧张。

  迷迷糊糊中,似乎没睡多久闹铃就响了,出门时六点刚过,天色昏暗,和浓黑的夜区别不大,空气湿漉漉的,分不清是浓雾还是细雨。

  夏小橘搭乘地铁到了前门站,刚下车就接到张佳敏的电话,说她和莫靖则就在入口不远处。走出车站,雨丝似乎密集起来,夏小橘撑开折叠伞,随着挤挤挨挨的人潮通过安检,向着约定好的方位走过去。起跑的等候区按照赛程分成几部分,最前面的特邀运动员,之后便是全程、半程、十公里,最后是迷你马拉松的队伍。

  张佳敏和银行的同事们站在一起,莫靖则本应站到广场东侧中部的半程起跑区,时间尚早,他斜斜地打了一把大伞,将张佳敏完全罩在伞下。二人正说着赛后如何汇合。

  张佳敏看到四下张望的夏小橘,扬手喊她过来,“我跑完得早,回家等你们。预备火锅一起吃!”

  夏小橘摆手,“你们先吃,等我跑完大概已经下午了。”

  “没关系啊,火锅么,随到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