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只是他想留下的借口。

  夏小橘不禁想起,在她辗转寻得的博客上,也有人参与了雪宝顶的攀登,还上传了一张大家回到大本营之后的合影。

  站在方拓身边的姑娘笑盈盈的,似曾相识的脸,花儿一样的容颜,身上披着一件熟悉的男款外套。

  夏小橘第一个反应,是下意识地关掉了网页。这才意识到,方拓在雪宝顶所拥有的回忆,不仅仅是和她。那是他们相逢的地方,也是他和宁柠相遇的地方。

  他说过,从来不怪当年宁柠决绝的离开,只怪自己的幼稚和大意。那么,现在他心中是否都是失而复得的喜悦呢?

  但是,你为什么还要对我守口如瓶呢?何必说上那么多句“等我回来” ,给我期盼的错觉呢?何必用你的体贴和默契,让我对你心生依赖呢?

  北风穿过湿透的衣服,寒意涌遍全身。夏小橘只觉得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让身体温暖起来。脸上湿漉漉的,是雨水吧?是吧。抹过去,似有若无的温度转瞬即逝,变得和风雨一般冰冷。

  路边出现了越来越多行走的人,还有人脸色发青缩成一团。

  她曾以为终于找到可以风雨同行的人,最后,还是要自己跑完漫漫长路啊。

  梁老师说的对,找到the one,的确不能当做人生的目标。你相信你会遇到默契共鸣的someone better吗?或许到了最后,发现他和黄骏口中的那些人,并没什么不同。

  她意识到两件事:方拓于她,不仅仅是一个好朋友;然而,她宁可不要和他再有任何瓜葛。

  像当初对程朗那样,默默守护吗?多少年心情随他跌宕,换来一句,“你已经是我很亲近的人了,但我不能控制我的心”吗?

  好在还没有用情至深,还能痛下决心,快刀斩乱麻。

  她不再是少女时代情窦初开的夏小橘,她不要重蹈覆辙,再当一个委屈求全的“好朋友”,再经历一次漫长无望的守候了。

  没有他,也要完成自己的目标。恍惚中,已经跑到知春路上,半程终点便在近前。夏小橘站在通往半程出口的分岔路上,犹豫片刻,鼓足力气向着全程的主路继续跑去。

  梁忱站在右手边的隔离带旁,喊着她的名字。她还没取衣物包,依旧穿着比赛时单薄的一身,隔着栅栏,把帽子戴在夏小橘头上,“多少能挡挡雨。”

  夏小橘嘴唇发紫,想吃一条能量胶,却连咬都咬不开。

  梁忱问她,“你还好?”

  夏小橘机械点头,“还行。”

  梁忱有些担忧,“量力而行。”

  夏小橘总算剥开能量胶,挤出来吃掉,挥了挥手,继续向前跑去。

  莫靖则不到两小时跑完半程,也被雨水打了个透,北风一起,冷得打了两个哆嗦。他去存包车领了自己的背包,披上外衣,撑起伞来。

  张佳敏打来电话,说顺利完成4.2公里,耗时三十分钟,不过身上也都湿了,已经回到家中等他们回来。

  莫靖则鼓励她,“不错,很棒呀!”

  她笑得开心,“是啊是啊,我也没想到自己能做到,很厉害吧!”

  他脸色柔和,笑道:“厉害,就是以后也得坚持!”

  “没问题,看到小橘姐了么?”

  “刚过广场就看到了,应该还没过来,我去看看。”

  莫靖则挂断电话,贴着隔离带走过去,远远看到夏小橘鲜亮的橙红色衣服。路边有人和她说着话,拍了拍她的肩膀,摘下帽子,戴在她头上。

  莫靖则如坠梦中,一时周围的世界都没了声音,他脚步凝滞,也忘了要走过去给夏小橘加油。第一眼便觉得她的身形和心中的影像隐约重合,在她摘下帽子的那一刻,他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双眼。隐约想起夏小橘说过,有朋友在隔壁的高校,经常一起跑步,出发前,还说见到了这位朋友,她喊她梁老师。

  可是,莫靖则从来没想过,她的这位朋友,一起跑步的梁老师,是他以为远在地球彼端的人。

  她一直就在这座城市,而他对此竟一无所知。

  梁忱目送夏小橘远去,转过身来,隔了十来米,看见伫立在路边的高大身影。他擎着一把伞,双唇紧抿,直直地看过来,目光中掺杂了太多情绪。

  梁忱不想一一辨识,也没躲避,随着拥挤嘈杂的人群向他走过来,莞尔一笑:“我们又见面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为了当年风雨中差点跑到崩溃的作者,你们是不是也得卖力留个言?

  2010年北马,目睹好多人跑到要哭,还有中年男子蹲在路边,向和他年龄相仿的民警求助,说:“警察叔叔,救救我吧,快冻死了。”

  我就跑了个半程,那年跑下全程的都是真英雄。

  恰好这篇文的时间线就落在2010年,也是巧了,小橘不是我要考验你,天意啊!

  这个句型我在哪儿用过来着?谁帮我想想。还是我只是想过但从没用过,晕一个……

  她发现两件事:第一,她喜欢他;第二,她是真的失去他了。

  --

  阿拓,怪不得他们都说不能送刀,一刀两断啊。

  章远:感觉膝盖中了一箭……大兄弟,挺住,再坚持个四五年……

  —

  下一章,暮秋逢故人,感觉一秒变古言

  其实我想了好多标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疑是故人来

  故人入我梦,明月长相忆

  故人应在千山外

  东去长安万里余,故人何惜一行书

  西忆故人不可见,东风吹梦到长安

第31章 第九章 暮秋逢故人

  她落落大方地站在面前,恬然自若,微笑时嘴角翘起的弧度依旧让人感到心安。

  然而莫靖则心中并没有之前相逢时的欣慰,纵使是惊喜,也不过是一丝喜悦,转瞬被席卷而来的惊讶淹没,浪涛深处,还有隐隐约约的气恼。她的表情波澜不兴,若不是有备而来,便是觉得此刻的重逢无足轻重。但自己心中已经闪过一连串疑问,又不知从何说起。

  还有跑者陆陆续续到达半程终点,从伫立的二人身旁经过。

  不过凝滞两秒,像是沉默了几个小时。莫靖则克制种种猜测,语气尽量平和自然:“没想到,你也来跑北马了。”

  “是啊,今年是北马三十周年么,觉得还蛮有意义。”她答得轻松,就像解释早餐吃了什么一样简单随意。

  莫靖则试探着问:“你最近,来北京访问交流?”

  “回来工作,有一年多了。”

  莫靖则蹙眉,“上次没听你提起。”

  “哦。”梁忱微笑应了一句,“大概一直在说别的,就把这个话题叉过去了吧。”

  莫靖则依旧难以置信。他凝神回想,几个月前在博物馆并肩而坐,他告诉梁忱自己回到北京,还问她回来多久。她说打理老房子,停不了太久,因为学校虽然有假期,但依旧忙碌。现在想起来,她说的“回来”,只是说回到家乡,而不是回到中国。

  就这样,被她刻意轻描淡写地隐瞒过去了,而他却无法理直气壮地指责对方。

  他有什么立场,又有什么身份?

  当时谈天说地的安宁时光,那份深藏于心的默契和温馨,现在似乎都在嘲笑他的自以为是。

  一阵疾风呼啸而过,梁忱抱紧手臂,打了个寒颤,“不介意,我先去拿包吧?”

  莫靖则恍然醒觉,意识到她是真切存在的,头发上挂着水珠,面色发白,嘴唇也是浅浅的青紫,单薄的衣服湿漉漉地贴在身上。

  “对不起,快去吧。”他走到近前,将她罩在雨伞下方,“我跟你过去。”

  走了两步,眼见还有不少人排队领取背包。莫靖则将雨伞塞过来,“你拿一下。”梁忱来不及推脱,只能接在手中。对方个子高,她要将手臂半举起来,才能遮住他的头顶。

  莫靖则已经把运动服脱下来,披在她身上,又顺手将伞接了回来。

  “谢谢。”梁忱也没拒绝,扫了一眼莫靖则,他只有一件短袖速干T恤,手臂上还蒙着一层水雾。在冷风中他紧抿着双唇,神情说不上是严肃还是僵硬。梁忱收回目光,将披在肩头的衣服理好,以免滑落下来。

  转入旁边的路口,梁忱找到自己的存衣车,凭号牌领了背包。她将运动服脱下来还给莫靖则,“多谢了,我也带了外套。你快穿好吧,天气还是挺冷的。”关切的措辞,语气礼貌客套。

  莫靖则问:“你住在哪里?我送你回去吧。”

  “马拉松沿线都封路了,也不好打车。我住得不远,去坐地铁就好。”

  他解释道:“我昨天来附近办事,知道今天不好打车,特意把车放在这边的。”

  “那就好,你也能早点回去休息。”梁忱抬手指了指,“不过这个路段还要再封一会儿,现在堵车严重,我还是地铁回去更快一些。”

  莫靖则知道她心意已决,也不再勉强,“好,那我陪你走到车站,正好我也要去那边取车。”

  梁忱点头。

  二人从选手和围观的人群中穿过,周围的人或兴奋、或欢欣、或疲惫。然而莫靖则的心思已经从奔跑之后的兴奋中剥离出来。

  他看向梁忱,二人不约而同问了一句:“最近工作怎么样?”

  梁忱笑笑,示意他先说。

  莫靖则说道:“还好。工作性质有变化,比在美国忙,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

  梁忱颔首,“我也是,需要适应调整。好在实验室建立起来了,也开始招研究生,算是上了正轨。”

  莫靖则问:“你和小橘是跑步时认识的?”

  “算是吧。一起去开会,早晨出门晨练,正好遇到她。”梁忱莞尔,“她是个很好相处的姑娘,后来也一起跑过。”

  “嗯,我听她提起过,晚上去附近的学校,和朋友一起跑步。”莫靖则应道。只不过,不知道那个朋友是你。

  梁忱如实说:“也不知道她现在跑到哪儿了,她衣服已经都湿透了,天气这么冷,我有点担心。”

  “本来我师弟说和她一起跑,不过他带队登山去了,队里有些突发情况。”

  “我听说了。”

  你听说过方拓,那么,是否从夏小橘那里,听说过更多?莫靖则的脚步和心情都愈发沉重起来。

  路过一家快餐店,莫靖则问:“要不要随便吃点东西?”

  “不用了,衣服还都湿着。我想赶紧回家,好整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