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归还是年轻的时候做的事情太多了,这会儿全身的病痛就都慢慢的显了出来。还是调养为主。

姜清婉眼看着姚氏喝了锦屏煎来的药,又说了会儿话,这才回松鹤堂。

等到姜天佑申正时分散值回来,就过来见过姜老太太。拿了他买来,让姜老太太明儿去靖宁侯府的礼品。

有闽地的鲜荔枝,浙江奉化的水蜜桃,海南的大西瓜。还有几匣子京城最有名糕点铺子里做的糕点。

姜老太太看了很满意。又告诉他今儿叫了媒婆过来物色人选的事。

母子两个说了好一会儿话。姜天佑还陪着老太太用了晚膳。待晚膳过后,姜天佑就走出松鹤堂的院门,往宜春苑走。

他是想要纳一房年轻貌美的妾室没错,但心里也有些怕孟姨娘闹。总觉得有几分心虚。

不过等去了宜春苑,见到了孟姨娘,却发现孟姨娘一点要闹的意思都没有。甚至提都没有提这件事,待他依然如以往一样的柔婉。

姜天佑心里就放下心来。是夜两个人很是缠绵了许久。

姜老太太原本是打算明儿去靖宁侯府同崔老太太说话,现在该买的礼品都买好了,就叫桃叶和桃枝挑选她明儿要穿戴的衣裙首饰。待挑选好了,才上床睡觉。

只是等到次早醒过来的时候,却觉得头晕眼花。更是浑身酸痛,爬都爬不起来。

这下子是肯定去不成靖宁侯府了。

众人忙着请大夫。大夫过来一看,说是风寒。不过上了年纪的人,就算只是个小小的风寒也是要好生的调养。就忙着抓药,煎药,每日的饮食也很清淡。

等到姜老太太的这病完全的好起来,已经是半个月之后的事了。后花园子池塘里的荷叶都绿了一片,荷花花苞的颜色也渐渐的粉了起来。估计等再过几日,这荷花就要开了。

姜老太太又叫姜天佑买了时新的瓜果和糕点,然后就带了姜清婉和姜清萱一起去靖宁侯府。

在姜老太太生病的这些日子,姜清萱一直衣不解带的在旁边照顾着。她又是个说话做事都很温顺,是姜老太太最喜欢的那种人,所以姜老太太现在心里对这个孙女儿也很满意,于是这次去靖宁侯府就也带上了她。

姜清婉原本是不想去的。见过了一次崔老太太便够了。而且她还听说崔季陵前两日已经班师回京了。听说太子亲自到城外二十里迎接,极荣耀。皇上还赏赐了他很多东西。

不过姜老太太坚持。而且面上还渐渐的有了不悦的神情。

姜清婉知道她不喜欢有人反对她说的话,做的决定。想了想,明儿是当值的日子,崔季陵肯定不会在家。再去见一见崔老太太,也没有什么不好。

如孙姑姑所说,以往的那些恩怨便让它随风消散。若老困在那些仇恨里,只会让自己不自在。

而且,崔老太太现在过的好像也很不好的样子。看到她过的不好,自己心里多多少少都会觉得畅快一些。

就温顺的应了下来。同姜老太太和姜清萱一起坐上马车,往靖宁侯府去。

上次已经来过一次,看门的小厮已经知道姜老太太了,态度恭敬了不少。连忙叫人通报了进去。不一会儿就见两个婆子过来迎接她们。

等进了衍庆堂的上房,就见崔老太太正坐在明间的罗汉床上同人说话。

那个人背对着她们,看不清相貌。不过能看到她穿了一件水蓝色的褙子。背影纤细苗条。

待她回过头来,就见她生了一张鸭蛋脸,眉眼秀气的很。

是孙映萱。

第42章 事出意外

自从上次孙映萱在崔老太太面前表明自己对崔季陵的心迹之后, 崔老太太很是怜惜她。自然, 她也想要崔季陵能早日娶亲,给她生个孙儿。便时不时的会留孙映萱住在衍庆堂里。一来是自己能有个说话的人, 不至于孤单寂寞, 二来,也是想要给她和崔季陵制造经常相见的机会。

总还是希望孙映萱的一片真心能够打动崔季陵。这样崔季陵也不至于真的一辈子不娶亲,他们崔家自此绝后。

近来气温渐渐的高了起来, 不过好在今天风还是挺大的, 所以衍庆堂正房的槅扇门都打开了,帘子也撤了下来。

姜老太太她们一行人走进院子里来的时候,崔老太太就看到了。等她们走进屋, 她就站起来, 对姜老太太说道:“上次分别的时候你说过两日会再来望我,如何过了这些时候才来?”

语气里很有些埋怨的意思, 不过面上还是带了笑意的。

一面就叫姜老太太和姜清婉等人坐。又叫丫鬟上茶,拿糕点。

姜老太太在椅中坐下,也笑道:“早先半个月我就想要来看你了。知道你喜欢吃水蜜桃,我还特地让天佑买了奉化的水蜜桃。谁想临要来的前一晚我着了风寒, 病倒了。这一病就是半个月,昨儿才刚好些儿。这不, 立时就过来看你了。”

叫桃叶和桃枝将带过来的瓜果和糕点都拿过来:“不是什么好东西, 都是一些时新的瓜果和糕点, 尝个鲜罢了。”

崔老太太嗔着她多礼, 太客气。不过还是叫碧玉和宝珠接了, 吩咐将瓜果拿下去洗一洗,然后送过来。

碧玉和宝珠应了一声是,拿着瓜果下去亲自洗了。放在荷叶式的翡翠盘子里面端了上来。

崔老太太因没有见过姜清萱,便问了一句。知道这是姜老太太的大孙女儿,就说道:“你是个福气好的,孙儿孙女都有。每日闲着的时候都可以跟孙儿孙女取乐,不像我,这屋子里一天到晚都冷清清的。”

语气听着很伤感的样子,面上的神情看着也很寂寥。

姜清婉冷眼看她,只不做声。

姜老太□□慰了她几句。崔老太太渐渐的缓过来,就叫孙映萱过来,给她引见姜老太太等人。

她不知道孙映萱同姜老太太已经见过的事,只以为她们还没有见过。

孙映萱望着崔老太太,笑的温婉:“上次我已经有幸见过老太太和这位姜姑娘了。”

就屈膝对姜老太太,姜清萱和姜清婉屈膝行礼:“小女见过老太太,大姑娘,三姑娘。”

毕竟是永昌伯府的女眷,身份是远高过她的,所以即便姜清萱和姜清婉年岁较她要小十来岁,但依然要对她们行礼。

有姜老太太在面前,迫于无奈,姜清婉只得同姜清萱一起对孙映萱屈膝还礼。

然后众人坐下来说话。

姜清婉冷眼看着,就见孙映萱对崔老太太真可谓是照顾的体贴入微。就连崔老太太想要吃桃子的时候,她都将桃子皮都撕掉了,然后用锦帕托着递给崔老太太。更不消说将鲜荔枝都剥好放在小碟子里面递过去这样的事了。

而且见崔老太太吃了三颗鲜荔枝之后,她还轻声细语的劝说着:“这鲜荔枝虽好吃,但容易上火。您今儿早上才刚咳嗽了两声,想是有些上火。就只吃这三颗罢。”

姜清婉敢肯定,孙映萱就是对着她自己母亲的时候都未必会有这样的细致。

姜老太太这时看了孙映萱一眼,心里在猜测着她和崔老太太到底是什么关系。不然怎么会对崔老太太这样的关心?

就笑着说道:“这位孙姑娘对您可真是照顾有加,看着也是个温婉的可人儿。是您的亲戚?”

崔老太太面上带着笑,看孙映萱的目光满是慈爱:“不是亲戚。不过也胜似亲戚了。她也是云州人,早先我们就见过。这些年兰姐儿在宫里,陵哥儿经常领兵打仗,倒是她一有时间就过来陪我。不然我这个老婆子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我心里其实都将她当成我女儿一般来看待。”

姜清婉低头浅笑。

在云州的时候,她和崔季陵成亲之后,同他说起了自己这个闺中密友的事。确实经常邀请她来家中坐一坐。因着同自己关系好的缘故,崔老太太一开始还很不待见孙映萱。不过后来却渐渐的对她好了起来。等到了甘州的时候,崔老太太待她都已经如女儿一般。

是自己引狼入室了。不过孙映萱确实是很会做人。自己那个时候不也是觉得她很好?想要竭力的帮她?

心中有些燥乱了起来。就摇了摇手里的团扇。

想了想,到底还是没有忍住,抬头望着崔老太太,浅笑着:“我刚看到孙姑娘照看您,就跟女儿在照顾自己的母亲一样。既然您说心里也将孙姑娘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来看待,何不就认了孙姑娘做义女?这样往后孙姑娘就可以天天伴在您身旁同您说话了。”

还转过头看着孙映萱,笑道:“孙姑娘,您说我这个主意好是不好?”

她心里是知道孙映萱所图的。虽然不清楚她和崔季陵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到现在还是未嫁身,但若是崔老太太认了孙映萱做义女,以崔老太太对人、伦方面的看重,孙映萱这辈子都别指望能嫁给崔季陵了。

虽然劝说过自己无数次,但总归还是没有法子看到伤害过自己的人过的很好。

孙映萱面上的笑容僵住了。抬眼望着姜清婉。

十四岁的姑娘,生的相貌娇柔出众。目光望着她,面上虽然带着笑,但眼中却并无半分笑意。若细看,还能看到丝丝的凉意。

孙映萱心中微怔。

这位姜姑娘,好像对她有敌意啊。

不过旁人是看不到姜清婉眼中的凉意的,只看到她面上浅淡得体的微笑。即便她说的这番话,听起来也是很有道理的。在关心崔老太太和孙映萱一样。

“清婉说的不错。”姜老太太这时笑着接道,“既然您和这位孙姑娘投缘。算起来认得也有十多年了,何不就认了她做义女?这样往后您身边有人陪着,这位孙姑娘说亲事的时候有了您这个义女的身份,肯定也会好很多。”

姜老太太并不知道孙映萱现在还没有出嫁的原因。但想着她父亲只不过是京卫指挥使司的一个镇抚,能嫁到什么好人家?但若有了崔老太太的义女这个身份,那可绝对不一样了。嫁一般的世家大族都是没有问题的。

崔老太太面上就有几分尴尬的神情。

她这些年也不是没有提起过要认孙映萱为义女的事,但孙映萱存了一定要和崔季陵在一起的心思,又怎么会做她的义女?就委婉的拒绝了。但是现在没想到姜清婉和姜老太太都提起了这个话。

崔老太太就含含糊糊的说道:“我倒是想认她做义女,不过她心里有她的打算,便罢了。像现在这样也很好。”

孙映萱却是心中大震,手里拿着的一枚鲜荔枝都失手落到了地上去。在宝蓝色缠枝花卉纹的漳绒地毯上滚了两滚。

“你,你叫什么?”

她目光瞪着姜清婉,面上如同见了鬼一样。有震惊,有心虚,也有害怕。端的是五味杂陈了。

姜清婉对她微微一笑,慢慢的说道:“我姓姜,名清婉。姜清婉。”

顿了顿,又特地又说了一句:“孙姑娘以前莫不是见过我?怎么面上看着这样震惊的样子?”

心里嘲讽的笑了一声。不过看到孙映萱这样的震惊害怕,她心里还是觉得很畅快的。

姜清婉?!

孙映萱差点失声叫了起来。她叫姜清婉?!怎么会同那个人叫一模一样的名字?

这个人已经是她的噩梦了,所以刻意不去想有关她的任何事。但是现在,面前的这位姑娘竟然也叫姜清婉。

毕竟是永昌伯府的女眷,但是孙映萱竟然这样的跟姜清婉说话。而且还当着姜老太太和崔老太太的面,其实都已经算是很失礼了。

姜老太太的脸色当即就有些不好看起来。崔老太太也急忙说孙映萱:“怎么能这样跟姜姑娘说话?快跟姜姑娘道个歉。”

孙映萱目光还在望着姜清婉。仿似想要看到她的内心深处去,看看眼前的这个人到底是不是那个人。

明明相貌是不一样的,但是看着她的目光却带着冷意。说话时嘲讽的语气也是一样的。

忽然看到她右脸颊靠近耳朵那里有半颗芝麻粒大的黑痣,立刻惊吓的整个人都站了起来。面色也煞白了,目光也紧紧的盯着姜清婉看。

崔老太太见状,连忙叫她:“映萱,快跟姜姑娘道歉。”

她心里是很明白孙映萱此刻的惊讶的。因为这位姑娘的姓名竟然跟那个人一模一样。但那个时候她听到了也只是惊讶了一会儿就罢了,可没有像孙映萱现在这样的震惊。都已经在姜老太太面前失礼了。

不由的就皱起了眉头。

姜清婉这时转过头看着崔老太太,面上依然带着微笑:“您不要说孙姑娘。想必是孙姑娘以前曾经见过我,所以这会儿看到我才会这样的震惊。”

随后就转过头来看着孙映萱,面上微笑不变:“不知孙姑娘以前到底是什么时候见过我呢?怎生这会儿会这样的震惊?你说出来,也让我心里明白明白。”

孙映萱自然是说不出半句话来。不过姜清婉这时眼角余光看到前面的院门那里有个人走了进来。

她就微微的偏头望了过去。

就见那个人穿了一身墨蓝色的直身,腰间挂了一枚白玉佩。日光细碎如金,透过他头顶的银杏树叶间隙落在他脸上,身上。隽秀清雅的仿似画中人。

姜清婉却是心中大震,面上一直都在的微笑都挂不住了。

竟然是崔季陵!但他今日不该去大都督府应卯当值,如何现在会在这里?

若知道他今日会在家,说什么她都不会跟着姜老太太来这靖宁侯府。

右手紧紧的攥住了手掌心里握着的乌木扇柄,目光看着崔季陵一步步的慢慢走来。

一下一下的,脚步声沉稳。就如他的为人一般。

第43章 夫妻相见

姜清婉忽然就想到上辈子还在甘州的时候, 崔季陵在宁王府中当差, 经常会晚归。明明叫她不要等他,早点歇息, 但她总是忍不住的会坐在临窗的木炕上等他回来。

待隔窗听到他的脚步声, 她便会推开身侧的槅扇,趴在窗子上,对着他微笑招手。而每每此刻, 崔季陵的面上也会立刻浮上微笑, 脚步加快的往她走过来。

那些事明明都是铭记于心的。以前都只觉得甜蜜无比,但现在想起来,却是苦涩难当。

姜清婉就移开目光, 垂下眼眸。面上的神情也冷淡下来。心中在默默的告诫自己, 以前的那个姜清婉早就死了,现在她是永昌伯府的嫡出姑娘, 跟崔季陵是再没有半点关系了。

也只是个陌生人罢了。

看到崔季陵过来,已经有丫鬟赶着进来通报了。

崔老太太一抬头看到崔季陵,面上也有了欢喜的神色。而孙映萱忙敛去了面上的震惊,转过头目光温柔的望过来。

姜老太太上次虽然得崔季陵出手相救, 但到底隔的远,也没有看清他的相貌。这会儿转头望过来, 就见他个子很高, 相貌隽雅。如姜天佑所说, 确实像是个读书人, 不像个武将。

姜清萱以前也是听过崔季陵赫赫大名的, 这会儿自然也要看一看。

一屋子的人都望了过来,只有姜清婉,垂首望着自己手上的绫绢扇。

扇面上绣的是折枝梨花。还有一只蝴蝶,双翅收着,正停在一朵盛开的梨花上面。

崔季陵一进院子就看到明间里坐了很多人,而且都是女眷,眉头就有些皱了起来。

就想要转身就走。不过见丫鬟已经通报了进去,还是抬脚走了进来。

不过目不斜视,目光看都没有看在座的人一眼,只看着崔老太太。轻轻的点了点头,叫了一声:“母亲。”

声音低沉。姜清婉握着扇柄的手又是一紧。

崔老太太面上是很欢喜的样子。目光望着他,仔细的打量了一番,然后才说道:“去了山西两三个月,看着瘦了不少。面色也不好。昨儿我听你身边的侍卫说,你回来的途中以前的旧伤又复发了,现在可大好了?”

姜清婉虽然一直没有抬头看崔季陵,但就坐在屋子里,他们母子两个人的对话她还是能听得清清楚楚的。

听崔老太太的意思,仿似自崔季陵北征之后回京,她这也是才刚见到他。但是崔季陵不是已经回来有两三天了?难道他回来之后没有立刻来拜见崔老太太?

这可不像崔季陵的行事作风。她记得崔季陵是个很孝顺的人,以前但凡出远门,回来是必定先要去跟崔老太太问一声安的。

她没有抬头,所以就没有看到崔季陵听到这句话之后目光中的寒意一闪而过。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只冷淡简洁的回道:“还好。”

这回答其实算是很敷衍了。崔老太太听了,面上的神情就有些落寞。

顿了顿,她就看着姜老太太等人给崔季陵引见:“这三位是永昌伯府的老夫人和两位姑娘。姜老太太说来京途中遇到强盗,是你出手救了她们。她心中感激,早先就拿了许多贵重的礼品过来看望我。一见面,才知道我们两家竟然是世交。以前我跟你说起过的,同你祖父是生死之交的那位姜经历,就是姜老夫人丈夫的父亲。”

崔季陵眉头微皱。

他回京已经有三天了,这几日他留在府中的侍卫已经告知他这些日子府里发生的大小事,所以他是知道姜老太太过来拜见过崔老太太的事。但是没想到崔老太太竟然会是那位姜经历的儿媳妇。两家竟然是世交。

当时出手救姜老太太等人,也是周辉在旁边一力撺掇的,不然他很可能压根就不会出手去管。

不过到底还是对姜老太太行了个礼,说道:“小侄见过世伯母。”

两家既然是世交,那姜老太太论起来就是她的长辈。该有的礼数还是不能少的。

不过姜老太太可不大敢受他的礼。

虽然看着很文雅不错,但给人的压迫感还是很重的。而且还是掌管着天下兵马的大都督,自己的儿子算起来也是他的下属。

就侧身避过了。原还想要对他行礼,但想着自己毕竟是长辈,若给他行礼,只怕旁人就会觉得她谄媚攀附太过,便只点了点头,没有行礼。转而回头叫姜清萱和姜清婉:“清萱,清婉,过来见过你们世叔。”

姜清婉只得起身从椅中站了起来。右手紧攥着手里的扇柄。力道之大,差些儿都要将那根监视的乌木扇柄给硬生生的折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