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自便,本王倦了。”

风念念仍保持这蹲伏的姿势,没有人会看到,在翔王起身离开的刹那,一颗清泪坠落,因为,她很快就拭去眼角的泪水,眼泪是软弱的象征,她不要软弱。

西陵夙再回到寝殿时,蒹葭仍卧在龙榻上,伺候在帐外的眉妩轻声:

“皇上,方才院正来瞧过了,娘娘的风寒在好转,又开了新的方子,一会医女熬好会端上来。”

他没有说话,只在眉妩掀开纱帐时,步进殿去,径直走到龙榻旁,即便在睡梦里,她的眉心还是颦紧的,是昨晚的梦魇还没有纡解么?

药效加上锦被的捂紧,使得她半副如玉般莹润的臂膀搁在了锦被外,他想把这被子替她盖好,却是看到,微微敞开的亵衣里,那垂挂的坠子。

一个缀着护身符的坠子,上面还用丝线编了一朵妖烧的红色花朵。

看似普通的坠子,却不曾想,这竟是觞帝的信物。

是那封函文里,提及的信物。

将她的手臂放回锦被中,他执起这枚坠子,泪滴型的坠子上刻满了护身符,但,若仔细瞧,却可看到,这些护身符匀勒出了一条蛇形,正是觞帝的御用标记,只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瞧得懂这个标记,他也是今日,从密函的启印上,第一次见到这枚标记。

果然,是觞帝的东西。

而她还戴在颈部。

不是没有查过她的出身,包括先于太后一步找到她的父母,就是早前查询的结果,或许,从那个时候起,他就不希望太后再用其他的法子去控制她,尤其,这种法子还带着人性的泯灭。

或者说,从彼时,他就不希望她的亲人出事。

纵然,他早已知晓,她并非是太后从行宫带回的宫女蒹葭,真实身份是先帝驾崩那日应选入宫,本该随着先帝驾崩被殉葬的宫女明露。

其实,在魑魅山时,她已对窈娘自称明露,不知是她以为他不知,还是从那时开始,她就不想瞒他了呢?

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些,根本不是她最终的真实身份,她的真实身份,竟然极有可能是当年锦国的白露公主奕茗,本来联姻觞国,最终逃婚的白露公主。

也是那场逃婚,使得锦、觞两国多年的友好关系岌岌可危。

白露公主,在锦国的皇室记载里,几乎是被人忽略的一个封号,对于这位公主的记载少之又少,他命人将当时破国当日得到的锦国皇室名册拿来,才在角落里找到,关于白露公主的寥寥数笔。

是锦帝巡行民间时带回来的,当时年仅十岁,其生母没有被记入皇室的名册,关于这位公主的记载也是很少,没有提及锦帝是否宠爱这位公主,也没有提及这位公主和觞帝有联姻,关于她的记载,不过是和圣华公主同年,在四年前,突然在宫闱中失去踪迹。

对于一名在灭国前就不知所踪的,无关重要的公主,自然是引不起他更多的注意。

然,现在看来,这个身份,牵涉到的,或许,还不是表面那般简单。

否则,觞帝不会这般明确地要他归还她,并且不惜为此,将百万大军压到岭南天堑。

百万大军,这样的兵力,是他没有想到的,谁都不会想到,这么多年,远在漠北的觞帝韬光养晦地,竟有百万兵力之多。

而坤国,如今在边境,除了圣华公主的二十万不到兵力,再加辅国将军的兵力,至多勉强凑齐四十万。

虽国内还有部分兵力,可,隆王那些亲兵,纵然此刻归降,编入云麾将军、归德将军麾下,可,若往边境去和觞国一战,万一觞帝让隆王率兵,这部分的兵力实则就成了很不稳定的因素。

坤国除此之外,另能派出的兵力,实属有限,并且,恐怕未等跋山涉水行军到岭南,那战事一触即发之下,显然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至于觞帝这举,究竟是意图在坤国的万里河山之上,还是,本身,白露公主对觞帝来说更为重要呢?

名册即便找不到答案,但,倘蒹葭真是白露公主,无疑,圣华公主该是识得她的,关于白露公主的种种,圣华公主不啻也是该清楚一二的。

或许,也包括为什么,蒹葭会出现在坤宫,除了,她是太后安排给他的部署之外,他竟没看穿,她这个隐在暗处的身份。

这个身份,是她蓄意隐瞒,还是另有原因呢?

神思间,修长的手指不自禁地微微收紧,却不想,那收紧的护身坠子竟是将她勒得咳喘起来,这一咳喘,让她难受得从睡梦里醒来。

他察觉到自己的失神,忙松手,坠子已在她白誓娇嫩的预部勒上淡淡的一道红色印子。幸好,她之前的伤口没有因着他无意识的所为再次裂开,其实,那伤口早已慢慢愈合,只剩下颈部尚未褪去的绷带,再再昭示着是当日灵堂,她为了他,所受的伤。

不管她是谁,她在他身边,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他的事,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醒了?”这一次,不待她启唇,他的声音很是轻柔,连那笑都是和煦的。

“嗯,咳咳。”她还是呛咳着,好不容易缓下气,却不知道该说什么,脑子很昏沉,好像睡梦里不停地做着噩梦,然后哭了很久很久,眼角很干涩,或许,真的哭过吧。

现在,只拿手捂住自己的胸口,借此垂下眸光,不去看他。

他只在她身旁坐了,仿佛没有发生今日的事般,淡淡道:

“朕已命人明大带你父毋进宫,见上一面,你这病,或许也好得快些。”

真的?

这一句话,让她是愕然的,接着是欣喜,她这一病,他确是让她能见阿爹阿娘?

因她不可置信地抬起眸子,他将她欣喜的目光尽收眼底,这样的眼神,是徉装不了的,他看得清楚。

不管怎样,一切,姑且等到明日,再说吧。

“谢皇上。”她在龙榻上俯低身子,话语里满是感激。

“雨还在下,今日,就歇在这罢。”他的声音仍是淡然的。

其实,雨早停了,她若仔细听,便能听到,外面偶尔传来的鸟鸣声,可,这一刻,她突然愿意只当做雨还没有停。

这样,是否就是一个给自己留在这寝殿的最好理由呢?

至于,六宫会怎么看,那不是她现在该去顾及的了。

毕竟,这样的事,以前,她十分配合地做了一次又一次,然,这一次,终究是她藏了些许的私心。

接下来的时间过得很快,医女送来了汤药,她用下不久,便到了晚膳时分,因着她病体未愈,司膳司只送来稀松的粥,而西陵夙则是往偏殿用膳。

用完膳,她有些忐忑,西陵夙或许今晚未必会回到寝殿.毕竟,若他翻牌子,歇在雨露殿亦是有可能的。

其实,她不喜欢这样忐忑的感觉,为了一名男子的若即若离,让自个也若有所失,可,时至今日,她想,她真的骗不过自己的心。

也回避不了自个的心。

更无法强迫自己去放下那颗心。

从雨中,翔王抱紧她,结果,被西陵夙撞到,那一刻,她真的羞愤难以,直到西陵夙口中轻飘飘一句相信她,竟是让她有了如释重负,甚至感铭于心的体味,那时起,她终知道,她逃不过他给她无形中下的牢。

爱上帝王的女子,是最幸福,也是最不幸的,莫名,她的心头涌上了这句话,似曾相似的话。

抬眼瞧了眼殿外,除了眉妩伺立的身影,再没有其他,也罢,不去等,不去想,毕竟,她的风寒还没有痊愈,他若过来,歇在这里,万一感染到他,岂不是她的罪了。

他是帝君,龙体染恙,耽搁的,便是朝政大事。

这般想时,她安静地躺下,将脸埋进锦被中,强迫自己尽快入睡,这样,无疑是两全的法子,不会因为他不来而失望,也不会因他来了,感染风寒而内疚。

殿里拢的苏合香无疑是有很好的安神作用,他进得殿时,眉妩已轻声禀告说钦圣夫人歇下了。

隔着一层纱幔,他没有进去,只透过那层明黄瞧着,她睡得很安然。

他不知道明日之后,他会做什么样的抉择。

因为,临近傍晚时觞帝又发了一封密函,若他愿将白露公主护送回觞国,那么,觞帝愿将漠北毗邻岭南的三座城镇划给坤国作为谢礼。

这座谢礼之大,实是他没有想到的。

战,或是和,竟全系在一名女子的身上,这名女子,还是他的嫔妃。

觞帝的谋算,他愈发看不懂,也愈发觉到事态的发展,渐渐棘手起来。

以一名女子换三座城池,又熄了战火,这种决断,是任何一名帝王都该会做的。

他毅然回身,不再去瞧纱幔后那娇弱的身影,何况,这名女子并非他心仪的女子,送予觞帝,觞帝都不计较她曾经是他的嫔妃,他又怎会舍不得呢?

一步一步走出殿去,眉妩微皱了下眉,伺候西陵夙这么些年,她从没有瞧到西陵夙这般神色,紧绷的俊颜上,竟有一丝落寞浮过。

她若有所思地回望了一下纱幔后的龙榻,还是固守本职,顿坐在纱幔外,值起夜来。

翌日,卯时还没到,蒹葭就醒了过来,没有睁眼,只把小手下意识地稍挪了一下,便知道,身侧是空无一人的。

睁开眼晴,殿内亮着一盏烛火,烛影摇曳间,那些阴影投射在明黄的纱幔外,满是清冷。

“娘娘,您醒了?”听到一点动静,眉妩的声音就传了过来。

“嗯。”她应了一声。

“皇上昨晚歇在雨露殿了,”眉妩若有似无地提了一句,“奴婢伺候娘娘洗漱?"

蒹葭颔首应了,今日,阿爹阿娘就会进宫,她理该早早准备了才是。

辰时不到,一切也就准备停当。由于刚发过风寒,她只能卧在龙榻上,等着太监传召阿爹阿娘,虽然昨晚西陵夙没有告诉她何时会召她父母入宫,但,眉妩在早上却是告诉她,午膳前,便会传进来,用过午膳,再出宫。

果然,她用完早膳没一会,毅外便传来太监小碎步的声音,接着是邓公公行至殿前:

“娘娘,老爷夫人觐见。”

只一声很平常的通票,却让她的眼底微微地朦胧起来,瞧向殿门口,半年多未见,阿爹和阿娘其实变化不大,仅由于进宫,换了一套体面的衣服,而不再是往日的茶农装束。

阿爹阿娘相搀扶着步进殿来,显然是早有人教了规矩,一进殿就在小宫女摆上的蒲团上,跪叩请安,三呼娘娘千岁。

她不想受这礼,可,除了尽快说出平身这两个字外,其他的,都是不能说,也不能做的。

眉妩让小宫女抬了两张椅子放在明黄的纱幔外,按着规矩,即便是她父母都只能隔着纱幔说话。

“你们先退下。”她吩咐出这一句,虽然有些宫规不能免,可至少有些,却是她能免的。

“奴婢遵旨,请娘娘好生顾念着玉体。太医说了,不可太过激动。”眉妩禀出这句后,便退出殿去,一会,千湄就该来了,她自然不用再伺候跟前。

待到殿门关阖,殿内没有旁人时,蒹葭想先开口,可,喉口的沙哑,以及眼底的热气,让她害怕一开口反而将这情绪沾染得悲伤起来,幸好,阿娘总是最能懂她的心,已然先说起了话:

“露儿,在这宫里还好么?”

阿娘没有用客套的称谓,这让她是开心的,可是,这句话,却说得不安。

“你个老婆子,女儿现在是娘娘了,怎么还唤乳名?”阿爹忙拉扯住阿娘,小声提醒。

对于蒹葭在宫里的种种,宫人早有邓公公在接他们入宫前,就大致地说了一遍,自然,都是拣紧要的说,包括,如今蒹葭的身份,以及叫什么,都一一嘱咐仔细了,让两位老人言谈时不可出任何的纰漏。

这,自然是西陵夙的交代,他知道她的底细,太后也将她的身份作过妥善的处置。

也正因此,这宫里,其他人都未必是会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所以,阿爹的当心不无道理的。

“我很好,你们也看到了,能伴着皇上住在这里,这样的日子,怎么会不好呢?”蒹葭笑着说,可,为什么脸上能笑,心里的滋味却是那么难受呢?

不过,眼泪,倒是随着她的仰起头,慢慢都倒流回心里。

心里好像在下雨,却不会有人看到。

“露——你的嗓子怎么了?”阿娘差点又说错话,忙收了口,毕竟做娘的细心,听出蒹葭嗓子不再似以往一样清脆悦耳。

“没事,前几日染了风寒,嗓子咳哑了。”她下意识摸了一下喉口,那里还缠着绷带,幸好,有着明黄的纱幔相隔,外面是看不真切的。

“你呀,放心吧,女儿如今肯定好得很,也多亏了女儿,我们才能从战乱的地方迁到这里。对了,得多谢皇上,是皇上派人把我们一路护送到这,还给我们置了在帝都的宅子,如今,我和你阿娘过得很好,也不必每日都起早摸黑的采茶。”阿爹爽朗的声音将突然变得有些悲伤的气氛带动起来。

“是啊,看我,怎么去说这些呢,只是突然闲下来,倒是我们有些不适应。”阿娘笑呵呵着说,接着,蒹葭听到衣袖的窸声,想是阿娘从贴身的地方取了什么东西出来,“这是娘给你做的烙饼,可宫里的规矩,不让我们带,所以只能这样偷偷捎进来。”

“娘——”她唤出这一声,却是说不出话,只看见阿娘有些犹像,却还是没有掀开纱幔,仅将那饼从纱幔下塞了进来,并尽量地靠近她的榻前。

是用好几层的油纸包住的烙饼,也是她每每生病最爱吃的,因为很甜很甜,而生病的时候,味觉却是会变苦,只有这和了上好砂糖的烙饼,能将她唇齿间的涩苦淡化。

她稍移了身子,从榻上站起,躬身拿起那烙饼,想说些什么,却怕自个的泪水再控制不住,仅能低低地应了一声,随后,是阿娘在纱幔外继续叮咛着一些话,这些话进宫前其实听过一遍了,再听一遍却仍是好的。

显然,阿爹阿娘并不知道她怀了身孕,又失掉孩子的事,否则,倒是要让他们白白担心伤心,毕竟属于宫闱内的私事,不到子嗣诞下的那日,是不用向天下昭告的。

她坐回床榻,磨蹭着油纸包裹下的烙饼,油纸还是温热的,是阿娘的体温,但,这样静好的时光,总是流逝得太快。

当千湄叩响殿门,说时辰到了,请老爷夫人往偏殿用午膳时,她知道,意味着今日见面的结束。

宫里有宫里的规矩,即便是皇后的家眷进宫探望,也不过两个时辰,所以。她该知足了。

况且,还得了额外的恩旨,用了午膳,才出宫,即便,这午膳并不能陪她共用。

相见时的欣喜越深,无疑离别时的难受越多,瞧着父母的身影消失在殿门那出,她知道,自个的眼泪打湿了油纸,本来温暖的烙饼在她的掌心里,也渐渐冷却。

第一次,在千湄等宫女出去传膳的间隙,能够这样没有顾忌的流泪,长久以来愈渐窒息的心,往往会舒坦很多。

打开油纸,她轻轻掰下一小块烙饼,放进唇中,真的很甜,即便院正说,她这几日要忌口,可她不想连这份心意都不能用,而阿娘明显也考虑到了她的身子,今天的烙饼烙得十分松软,她慢慢地咽下去,在准备掰第二块时,忽然发现,手上那一整张烙饼在她没掰前,就少了一块。

当然,她没有错过,正掰下一小块烙饼的修长手指,不用顺着手指朝上望去,她知道是他。

“看上去很不错。”他的声音悠悠从她头顶传来,她没有请安,仅是低声:

“皇上喜欢,可以让司膳司照着做。”

这句话出口,难道,她竟小气到连一块烙饼都不舍得给他共用?

神思间,他已在榻旁坐下,将手上的烙饼用下:

“以前,朕的母妃也会做这些烙饼,可朕只用过一次,唯一的一次——"他突然没有说下去,虽然唇边还是含着素来慵懒的笑意,只是在此时,这份笑意,只让她品到落寞。

她把手中的烙饼朝他移了一移:

“我还不能多用,这个给你吧。”

话语甫出口,才意识到自个忘记了分寸,竟然只唤他一个‘你’字。

他却丝毫不介意,伸手从她手里接过烙饼,一分为二,再递回给她一半,

“想是谷物做的,对你的身体应该无碍。”

金碧辉煌的寝殿,俩人对坐着分享完一块烙饼,在这帝宫里,是很奇怪的场景,但,却在每一口烙饼用下时,能觉到除了甜蜜之外的温暖,那种温暖通过齿间,一点一点地溢满唇齿,及至,漫到心房,让那里,也暖融起来。

她慢慢用下最后一口烙饼,他也刚好用完,瞧她用完,用手替她轻轻拂去唇边残留的一小块饼屑,这个动作自然而然的发生丝,却在其后,让她和他都有了一丝局促。

她不是第一次在他跟前局促。

而他却是第一次,在她面前窘迫。

指尖随她有些懵然的目光,滞留在她的唇角,指下的肌肤细腻美好,一如她的眸光,也给他美好的感觉。

可,方才下朝后,在御书房内,安太尉的话犹在耳,这次,觞帝似是势在必得,在天堑的百万大军已经悉数压上,只待一个号令,便将攻击归远。

归远的守兵应对此次觞帝的突然侵犯,不啻是寡不敌众。

谁,能相信,素来安定于漠北的觞国竟会兵行这般神速呢?

谁,又能相信,觞国此举,只是为了一名女子?

他的眉心蹙起,凝着眼前的女子。

若硬碰这一仗,无疑,坤国边境的兵力是处于弱势的。哪怕坤国如今将举国大半兵力聚集,奔赴岭南,在时间上已处于弱势。

但,若退一步讲,按太尉的意思,是不如将钦圣夫人舍于觞国,看觞国接下来如何部署,而这一举,日后也能成为坤国师出有名的依托。

哪怕,觞帝的密函措辞严谨,只说画上的公主逃婚至坤国,万望他代其寻到并送还觞国,并没有提这公主已成为他的嫔妃。

可,日后反说是觞帝见钦圣夫人画像起了歹意,于暗中劫走夫人,同样是不错的说辞,并且,隆王据报即已投诚了觞国,也为这份说辞套上一个最冠冕的理由。

太尉的建议,不得不说是上好的,也是作为明君该会采纳的谏言。

毕竟,天下的民心是根本,若让民心只当帝王为了女子失德,这战,没有开打前,就已输了士气。

他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