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不想想,我在河上经过家门前,就听得织机札札响,心里有多气?只折了个梭子已经是轻的了。”

云娘越想越觉得自己其实并没有许多委屈。而且她已经不小了,又不是没受过委屈的,先前就是比这样还大得多的委屈,也一样熬得过了。可是听了玉瀚的话,她却越发停不下抽泣,可是哭的却不是今天的委屈了,而是玉瀚对自己的关切。

“快别哭了,你说怎么样都行,只要你别哭了。”

云娘终于收了泪,“都是我的不是。”她心里亦十分明白,自己闹成这样,所依仗的不过是玉瀚疼自己?

所以尽管错了,还是沸反盈天地闹了起来。

现在他认了错,放下身段来哄自己,又疼得什么似的,她心里原有一点点的委屈也早散了,遂将头埋在他怀里,却忍不住又悄悄笑了起来。

玉瀚便拿手指一下下地在她的脸上划着,“你呀,又是哭又是笑了,还真让我没奈何!”

云娘笑得便更大声了,逗得玉瀚也笑了。

两人笑了半晌,方才平复下来,冷不防汤玉瀚却扶着她的肩问:“告诉我,为什么夜里起来偷偷织锦?”

云娘不语了。

“刚刚我气昏了头,”汤玉瀚平静下来,他虽不是细心的人,可是思维却素来慎密,并不容易被哄过,云娘虽然喜欢银子,但却不是一味贪财的人,且一向十分以自己为重,轻易不会违拗自己的意思。便温和问道:“你一定有原因的,告诉我吧。”

“祖父想让你娶名门淑女,现在娶了我,一定很生气,还有汤家上上下下的人,恐怕都是瞧不起我的。我就想怎么能让大家都能接受我,喜欢我,后来听人说了江北曹家大夫人的故事,就想效仿她…我不比曹大夫人差的,自己能织锦,也能开织厂,一定能给汤家置下百万家产。”

汤玉瀚一向知道云娘是极聪明的,做事也极有成算的,可是他却还是没有想到她心思竟然细密到如此地步。下意识便反驳,“我不是告诉你祖父已经同意我们的亲事了吗?”

云娘却没有被骗过去,“我们刚成亲不久,京城来了一封信,我见你看过就烧了,只说祖父老人家同意了,但却没有一句问我怎么样的话,所以我想,就算他老人家同意了,也是无可奈何,其实还是非常不喜欢。”迟疑了一下,终于小心翼翼地问:“而且,其实他老人家还是不同意的吧?”

是的,祖父在信中提过云娘的,告诉自己他不会认这门亲的。

因为云娘那时还不识字,所以自己便以为骗过她了。

其实她那样聪明细心,自己只在画上弹了一下,便能猜出自己心思,那样大的事,哪里容易被骗了过去呢,便早有了怀疑。

可是汤玉瀚哪里会舍得告诉她,她是那样的要强,刚道:“祖父…”

云娘却打断他道:“还有年前我准备家里的年礼,你又告诉我不必给祖父做衣裳,我想祖父一定是不喜欢我的,才不肯要我的东西。”

前些天云娘便问送回京城家里的节礼,又说要给祖父和继母各做一套衣服,让他帮忙挑选衣料,汤玉瀚知道祖父和继母从来不穿外人做的衣服,收到了也只是赏人,甚至祖父还可能直接扔了,哪里肯让云娘白费功夫,只告诉她买了些盛泽镇的土物送去即可。

当时他未加深思,不想她原来就心有怀疑,至此便什么都感觉到了。然后便悄悄想出了办法,想讨得祖父和家人喜欢,觉也不睡地辛苦忙碌。

可自己还很生气地凶了她,又自以为是爱护她。

汤玉瀚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只是揽着怀里的人叫了声,“云娘。”

听怀里的人糯糯地叫了声,“玉瀚。”胸中便被爱惜之情堆和满满的,竟一时再说不出话来。

怀中的人是个单纯的小女子,她对于未来充满着希冀,自从嫁给自己,便盼望着融入汤家,得到上上下下的认可,与自己真正结为一体,可是那实在是太难了。

汤玉瀚疼惜不已,但想到汤家,一时思绪便飘远了。

离开了从小生长的京城,到了江南的水乡,汤玉瀚很少想起武定侯府,很少想起祖父、姑姑,更不论继母和兄长了。

过去的种种,富贵、荣耀、艰辛、难堪、痛苦,毕竟都过去了。

甚至他很享受在这个远离京城的江南水乡静静地过着几乎与人隔绝的生活。表面上他每日在繁忙的河道上穿梭,检查无数过往的船只,注视着数不清的商人,可是他并不与其中任何一个人来往,他只过着自己最简单的日子。

曾有许多人说过朝廷的官员只靠俸禄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因着只想远离众人,才略有试一试的念头,便过了下来,而且还过得很好。他从不给上司送礼,也不与富商们往来,再不理任何人,没想到这样倒得了一个天大的名声,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

祖父赞许了很久,问起的时候,他只说是在磨练自己,但在内心深处,他亦明白自己其实是在逃避。

于他,盛泽镇里清贫的生活可能比京城的奢华的日子要好,而且还是好许多许多。他甚至盼望,他永远也不用再回那里。

当然那是不可能的,他生为汤家的嫡子,在亲兄长再无出头之日时,唯有担起汤家所有的责任,将武定侯府重新振兴起来。

但是,就在他觉得自己浑身上下已经被最坚硬的铠甲包裹起来,再不会被任何事物打动时,他遇到了杜云娘。

第81章 需要

汤玉瀚惭于承认,其实他最初要纳云娘为妾是因为怜悯她,然后再被打动却是□□,他压抑了好多年的男人本性突然爆发了,就在他以为自己能够永远控制自己的一切的时候。

事后想起那时的自己,汤玉瀚都觉得可笑,他竟然被人骗了,被一对略有些小心机的乡下愚夫愚妇骗了。

他们说杜云娘仰慕自己,他信了;他们说杜云娘让他再等些日子,他信了;他们说她非要一台妆花织机不嫁,他也信了;他们说让他再等等,她会去找他,他更是信了…

明明如此简单的谎言,对于经历了大风大浪的他来说,完全应该分辨得出,但是他就是信了。汤玉瀚自己回想起来,觉得真正的原因就是自己情愿相信,因为他动了情。

看着她从船上袅袅娜娜地走下来,他真是满心欢喜,恨不得不出门了,回到房中去等她,可是那时的他用了尚存的一丝理智努力板住脸向她说了几句话,然后漫不经心在河上转了一圈,为了自己多保住些颜面的,又过了些时辰,才回了巡检司,毕竟过去他已经让步太多了,完全超出了他能对任何人的让步。

可是,当白白等了一夜又一夜后,他方才觉得有些不对了。但就是那时,他也没有从所有的谎言中走出来,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被拒绝——事实上他真被拒绝了。

杜云娘的拒绝是汤玉瀚今生至此为止最大的挫折,比起先前的种种还要大,因为过去的许多并非是针对他自己,但是一个女人的拒绝,其实是对他本人的否定,而且就在他十分自信的时候,完完全全的拒绝。

受到这样大的打击,他的理智让他放弃,可他的心身却不肯,他放下已经写好的信,去了杜家村。

后来的一切果真只能是上天注定。而汤玉瀚也知道了,原来云娘拒绝他的原因竟然是那样可笑,若是当时她肯对自己说,他便早就答应了。

如果说最初想纳云娘为妾的时候,他有几分意动,那么到了此时,他便是满满的十分了,他的身体,他的心神,都如此渴望着她,而其余的一切,真算不了什么。

因为没有了她,汤玉瀚不觉得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就像他先前一般。

事实也是如此,成亲后几个月他享受了一个男人能享受到的一切快乐,他也给予了云娘同样的快乐。

当然,这期间他几乎彻底忘记了京城、武定侯府,还有祖父。

他知道自己在逃避,以为只要不想,他们就不存在了。其实汤家就在京城,祖父也在京城,自己和云娘早晚要面对。

云娘一定以为她想到了事情最坏的一面,但事实还是要更坏,祖父根本没有承认云娘,当然还有姑姑。而没有他们的认可,将来会有很多的麻烦。

比起娇弱的云娘想办法要融入汤家,最后决定织锦积累家业赢得汤家人接受的这个傻办法,自己一直瞒着她更不对,是时候应该告诉她了,毕竟他们将来要一起携手面对那一切。

“云娘,曹家的事并不假,曹夫人果真也是了不起的妇人,可是曹家不过是寻常的耕读人家,与我们勋贵之家还是不同的。我们汤家家财无数,并不需要再置什么家产,所以不要再夜里织锦了。”

云娘完全不能理解,“那汤家需要什么呢?”

“汤家需要来自皇家的支持,”汤玉瀚赶紧又道:“你完全不必管的,都是我们男人的事。”

见云娘果然慒了,便又一点点地讲给她,“勋贵世家与皇家的关系很密的,我祖父早年曾助当今圣上铲除叛臣,稳固皇权,后来更是被亲命的金吾卫指挥使,负责宫中守卫;我父亲曾为太子太保,教导太子习武,我大哥曾为太子府詹事,铺佐太子…”

这一大串的官名听得云娘如坠雾中,她先前最常听的便是巡检、县丞、县令和知府,还有大家口中最常说的丞相、大将军之类的了。可是她却也听懂了一点,汤家与太子关系很近。然后她便想起了一件早已经淡忘的事,“几年前,官府在镇上贴了告示说太子被废了,”云娘接着便记起有人说太子犯了大错,所以被皇帝废了,现在猛然醒悟了过来,“是不是太子被废了,你们家才受牵连?”

“不错,”汤玉瀚点头道:“当时我们家受到的波及最大,爵位被夺,我父亲忧惧而死,我兄长被与太子一起囚禁在隆福寺,朝中最显赫的汤家就此败落了。”

“可是那时你并没有到盛泽镇来呀?”

“汤家虽然败落,但是我的姑姑仍为皇妃,皇上对祖父也有体恤之意,故而依旧为祖父保留了武定侯的一切恩遇,而我那时虽然也已经在羽林卫出仕,却因从未参与太子之事并没有受到太多波及,后来被贬到盛泽镇是另有一番原因。”

汤玉瀚说了这些,也知道云娘未必能完全懂得,便又转而笑道:“我们家人多事多,你先前好心要给祖父和继母做衣裳,其实果真没有必要。我祖父和继母从不穿外面的衣服,得了也是白放着,恐怕看也未必看一眼。”

“先前都是我没有对你说,你才不知道。现在我便告诉你,我几岁的时候母亲就过世了,便被抱到了祖母的屋里,算祖母养大的,也与祖母一直非常亲近。现在祖母也已经离世,只有祖父一人,他身边虽然有几个姨奶奶,你也都不必理的。”

“至于继母,我并未受过她的抚养,平日里只依礼省视即可;倒是我的大嫂,比我大上很多,也比继母年长,现在我屋里的事都由她帮我料理,你对她不要少了礼数;其余的婶子妯娌,便都是庶支的了,将来要分家另过的;只是我还有一个姑姑,是我祖母的长女,我父亲的长姐,正是当今的贤妃,她的话我们家里所有人都要听的,我们一定要讨了她的喜欢才好…”

“因姑姑是皇妃,不能随意进上物品,是以年礼中不必为她准备,眼下节礼中最关键的就是为祖父选一样极合适的。我在祖父身边长大,知道他最喜欢什么,你只听我的,明天我们就去办。”又哄着她,“现在已经很晚了,睡吧。”

云娘听了,安下心来,加之这一晚上闹得很累,很快就入睡了。

第二日,汤玉瀚一早带着她出了门,云娘只见他备的东西就很奇怪,出了门又是一家店铺也不进,反叫了船去了镇外,到了东山脚下弃船登岸,不由奇道:“我们不是要为祖父准备年礼吗?”

“对呀,我就是带你来找年礼的。”

杜云娘奇怪极了,年礼怎么找?再看着阿虎扛着锄头,荼蘼提着篮子,不解地问:“你是要打猎?用猎物做年礼?可为什么又带锄头?”

“京城旁有专门的猎场,并不缺少猎物,再者带着你们怎么打猎?”汤玉瀚笑而不答,“锄头自然有锄头的用处,你只管跟着我来。”

云娘先前曾随玉瀚到这山上走过一回,还曾被他哄到了无人的树林中做了不应该的事,眼下不知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遂避开阿虎荼蘼悄声道:“我可不与你胡闹去!”

汤玉瀚见她今天穿了窄袖湖绿小袄,下面系着大红绣金蝶的裙子,因上了山便将裙子挽起了一些,露出一双大红绣花小棉靴,外面披着白狐长的红披风,将一张俏脸显得越发白皙娇媚可人,便在她耳边说:“我本没想胡闹,但你这样一说,我倒是想了。”

云娘见他无赖,想怎么样又怕阿虎和荼蘼听到,只得忍着又问:“你倒要做什么?”

汤玉瀚便正色道:“我今日真是来做正事的——昨天不是说好了,我们要为祖父找一件独一无二的年礼呢。”说着扶了她的手继续向上走。

直到了一处坡上,这里并无树木,只有少许杂草,原来满坡尽是山石,嶙峋怪异,是以树木不生。汤玉瀚让荼蘼拿出坐褥,扶着云娘坐下,“你先歇着,我去找找看。”说着满坡地找了起来。

这一处的山倒不是很陡峭险峻的,云娘虽走不惯山路,倒也由玉瀚扶着上了来,可也是累了,便依言坐下略歇了歇。却见玉瀚一直一处处地看着山上的石头,终是不解。方觉得缓过来些便到了他身边,“你找什么呢?”

“我要找一块合用的石头。”

云娘十分不解,这山坡上的石头如此奇形怪状,又似被风雨浸染了多年,表面皆横七竖八的印痕,更有许多孔洞,根本不能打制成方正的大石,既不能磊墙也不能造屋,不堪为用,是以尽管露在外面,亦无石匠们来取用,现在玉瀚怎么能找到合用的呢?

况且就是找到了,难道千里迢迢只给老人家送一块石头?

正待再问,汤玉瀚却已经指了一块石头道:“找到了,你看,这块石头上是不是有一个‘寿’字?”

云娘读书识字已经几月,现在已经将上千的字记在心里,又学会了写一笔尚且能拿得出手的字迹,自然是知道“寿”字的,现在看这石头,约一尺见方,最上面有几道明显的横纹,下面则是横七竖八的纹路,再三咂摸,终于觉得有几分“寿”字的意思,便道:“至多是神似而已。”

“神似便已经够了。”汤玉瀚说着便喊了阿虎过来,“就这块,你把石头好好地挖出来,小心不要碰坏了!”

阿虎早习惯只听他的话,就连荼蘼也不多嘴,在一旁帮着阿虎挖石头。

第82章 画作

云娘被玉瀚扶回去坐下,这时太阳已经升得很高,这里又没有树木遮挡,便暖阳阳地晒在他们身上,十分地舒服,玉瀚枕在她的腿上晒太阳,又给她讲,“京城里一向推崇奇石,又以此为祥瑞,我祖父也一向沉迷。他眼下最大的心愿就是长寿,以他的身份保住武定侯府,然后给汤家东山再起的机会,所以若是得知这块寿字石是我们共同找到的,一定会对你多几分好感。”

“什么奇石?这不过是寻常的石头啊?”

“奇石就是来自寻常的石头,只要是人们喜欢,便就是奇石了。”汤玉瀚却又指着那块石头道:“你不觉得这里的石头看起来都很特别吗?”

云娘细看一回,也品出了这一块山坡上的石头确实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就像那画上的山石!”

先前她在卜家铺子里买的画中,有一张上面有一块山石,就是这样嶙峋怪异,但偏偏配着花鸟却很好看。

汤玉瀚时常与她在一起看那些画儿,马上便听懂了,“正是这个意思,文人向来爱赏石,南朝时有三品石,唐白居易曾做《太湖石记》,宋代有花石纲,时人又钟情于灵壁石、昆石、英石等等,如今各家的园子中都少不了奇石,龙以‘皱、漏、瘦、透、丑’为上品。”又挑了些奇石的趣事讲给她听。

云娘听了这许多典故,又不免担心,“你所说的奇石果真个个不凡,只眼下这块上面的“寿”字并不是很相像啊,万一祖父看不出来怎么办?”

“他一定能看出来的。”

云娘便又去左看又看,终还是觉得不大像,但她又一想,一定是自己识字时间不长,学问太少,所以才觉得不够相像吧。

汤玉瀚显然很是满意,又与她说了些闲话,还低声向她道:“若不是季节不对,我就带你到后面的山上了。”

云娘只不理他,看着天色,将带来的果子、米酒一一摆出来,刚要叫阿虎和荼蘼,玉瀚便道:“等他们挖出来再许吃,免得先吃了便发懒。”

原来那块石头表面虽然看着并不大,但是却是埋在土中只露出表面,是以并不容易挖出来,且玉瀚还不许弄坏一点,只能将周围的山石泥土都挖出,再将石头取出。于是阿虎用锄头挖着,荼蘼便将挖出的土石取出扔到一旁,看样子总再要一会儿才能得了。

汤玉瀚虽然不让阿虎荼蘼先吃,却指着吃食要云娘喂他。云娘想到刚刚大家都在歇着,只他一人四处查找,亦很是辛苦,且他又是为了自己,心便也偏了,赶紧拿水囊里的水洗了手,倒酒与他喝,又给他拿点心果子吃。

汤玉瀚吃喝了几口,便不安份起来,一杯酒非要两人一起喝,一块点心也要一人一半,云娘瞧着阿虎和荼蘼还在远处挖石头,并没有心思向这边看,不敢出声只怕反被他们注意到了,只得万事得随着他,又听他自言自语道:“等天暖了我们再来,这里一向没有人的。”

云娘便暗暗捏了他一下,“你想什么呢!”

没想到玉瀚却反笑道:“你才想什么呢!我是想这里的石头很多,等天暖了我们再来找好看的石头。”

云娘才不信,便道:“那现在就可以找啊!”

汤玉瀚便笑着看向云娘,“今天已经得了一块,以后再说吧。”

“那我去找。”云娘刚刚听他说得有趣,全已经动了心,现在果真在山坡上一处处地看,想着也能找出上面天然有一幅画或者一个字,再或者有七十二个玲珑剔透的孔洞的奇石。汤玉瀚见状便也不肯再躺着,随着她四处寻看。满坡的石头虽多,只是听他点评了半晌,皆是凡品,并不足为奇。

突然间,云娘捡了一块鸭卵大小的灰绿色石块,“你看,像不像一颗鸟雀蛋?”

灰色的山石正是卵形,十分地光滑,上面带着鸟雀蛋上常有的绿色的斑点,汤玉瀚接在手中仔细看了一看,“果然很像,倒可以留着玩赏。”又告诉她,“回去订一个檀木的托架,将这颗雀蛋放在上面,摆在古董架子上,便很是好看。若是拿到琉璃厂,遇到了喜欢的,还能卖上十两八两的银子。”

“这一块破石头便能卖上十两银子?”云娘便愈发地兴致高昂,越发地满山坡地走了起来,又一直低着头找,只是再想找到什么特别的石头却难了,纵有一面看着还不错的,或者有什么缺陷,或者翻过去却又不好,便又格外珍爱手中的这一块了,握住道:“我才不肯卖呢,摆在家里看着。”

倒把汤玉瀚看得跟在她后负手笑着,“看来以后我还真要再带你到这边来呢。”

另一边阿虎和荼蘼终于将那石头挖了出来,两人过去看,这块石头埋在土中又有半尺多厚,背面倒没有什么出奇之处。汤玉瀚便将那石头立在平坦处,前后左右看了半晌,点头道:“不错,就这块了。”让阿虎和荼蘼也吃点心饮酒,又歇了一会儿,大家方从山上回来。

回到巡检司,汤玉瀚又令阿虎去染绸缎蚕丝的铺子买了好些稀奇的东西,然后云娘便见他用铁凿在那石头上凿出些印痕来,不由惊叫道:“现在果真是个十分相像的‘寿’字了!”

汤玉瀚扬扬眉,一张俊脸上显出十分地得意,笑道:“不错吧!”

“可是,”云娘十分地狐疑,“你这岂不是做假?”

“若是能让祖父开心,做些假又何妨?”见云娘依旧不解便道:“当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还知道假造个祥瑞呢,后来类似的事情更是不胜枚举,现在我将这寿字石改一改,并不算错。”

“但是,”云娘指着他方才凿过的地方,“我便能看得出这里是后改的,我想祖父也能看得出。”石头在山坡上风吹日晒不知多少年了,新凿出来的哪里能一样?

汤玉瀚便一笑,“我自有办法。”说着拿出阿虎买的东西加水混在一起,泼在石上,又拿锤子敲敲打打了番,“过一两天就看不出了。”

云娘指着那黄褐色的东西,“这又是什么?”

“这些能使石头的新痕迹变旧,”汤玉瀚便得意地向云娘笑道:“至于这配方,可都是保密的!”

嫁给玉瀚时间也不短了,可是云娘还是时常会被他惊呆,“你本来是侯府的公子,怎么会弄这些?”

“我小的时候祖父、父亲和大哥都非常忙碌,祖母疼爱我,便也舍不得认真拘束,我便整日在琉璃厂混,学画为主,也学了很多杂七杂八的,后来祖父觉出皇上对太子越来越不满,而那时父亲和大哥与太子已经完全捆在一起,便让我弃文习武,出仕后给汤家多留一条后路。”

自从昨晚在云娘面前提到了汤家,汤玉瀚便发现自己能很轻松把过去的事情一一说出,甚至他还很愿意向她倾诉,“从那以后,我便再不弄这些了,但是很多东西也没彻底忘记。”

“你知道吗?我原来画一笔好画呢,有快十年没拿过画笔了,也不知道还能不能画好,改天画了给你看。”

云娘原听过他能画,当日便没有在意,此时才知他竟然正经学过画的,便赶紧道:“那就画给我看。”

“家里没有既没有画笔,又没有颜料,怎么画?”

“我不管,我就是想看你画画了。”

汤玉瀚突然紧紧地盯着云娘,“你想看的是画画的我还是我的画的画呢?”

云娘觉得似乎是前者吧,因为玉瀚弄那些石头的样子就好吸引她,他画画的样子恐怕会更洒脱俊俏呢,可是她才不会承认,只笑着将纸笔铺好,研了墨,将笔递了过去,“你说的那么绕,我没听懂。”

其实有了玉瀚那一句的提醒,云娘的心思早不在画上,却在玉瀚身上,只见他立在桌前,右手执笔,左手拉住袖子,笔走龙蛇,挥洒自若,说不出的英俊洒脱,又见他眉眼间尽是柔情,嘴角还含着笑意,显然十分地愉悦。半晌抬起头来笑看她,“怎么样?”

云娘一直看人,却没看画。现在便赶紧低头看画,立即又喜又惊,原来画的原是自己,云鬓花钗,家常窄袖小袄,立于桌前,一手扶纸,一手托腮,一双美目却没有看画,反凝视前方,十分地入神,正合眼下自己一直看着他的情形。倒把她臊得,提脚便走,“一点也不像我。”

玉瀚便在后面笑道:“我又未说是你,你怎么便说不像,如此说来还是像了。”

待到了晚上,正待入巷之时,突然却想到,“我那日织锦的大蜡烛呢?放在哪里了,我找两只出来。”

云娘便奇道:“你这时候要那东西做什么?”

“点亮了我好细细看看,再画一张行乐图,正是此时之情景,可好?”

云娘当然不肯,“不好!”

“其实没什么不好,古人也有这样的画传下来,我年少时还曾看过,那时只当妖精打架,还像人说起,后来才懂得闹了笑话。”

云娘听都不听,只一味道:“不好,不好,若是让人看到了,我便不活了。”

“我画了只我们两个看,然后便烧掉,不就好了。”

至于画作是否真有,又是如何,却只帐中两人知道,外人并不能晓。但思之闺房行乐,不外如此,亦无再可描述之处。

第83章 二哥

过了两日,那“寿”字奇石果然完全一片浑然天成,再以锦缎重重包裹,送往京城的节礼终于顺利地装船送走了。

云娘每想到那块经过玉瀚穿凿出来的“寿”字石,还是会心虚,但是又想自己和玉瀚本意也是为了讨老人家欢心,虽然有错,却亦不为大过。且她已经听玉瀚说,明年四月里祖父将过七十大寿,便暗下决心献给祖父一件又特别又能表达心意的寿礼。

她曾经问过于老板京城的风俗习惯,听说京城里最贵重的寿礼是沉香拐杖、金寿星、玉观音之类的,虽然也可以努力凑钱去买,但终觉得大家都用的并没有什么意思。

又听玉瀚平日流露,他家里这些东西多得很,祖父根本不稀罕,所以他才弄了寿字石,图的不仅是寓意好,也是新奇别致。

云娘毕竟是有名的巧娘,很快也便想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织一匹妆花纱的献寿图,镶成一个大屏风,摆在屋子里非常显眼的那种。到时候祖父生日时摆出来,不正能表明她的孝心吗?

这一次玉瀚了听也赞同,“这个主意不错,祖父的屋子特别高大宽敞,最适合放大屏风了!屏风正中的间的寿字我帮你写。”

云娘便放下了心事,将家事料理妥当,又抽空把织机上的妆花纱织成,正好两百块,她想了想却留下了二十块,除了送吴江县的钱太太等夫人外,还有送苏娘子、丁寡妇的,其余的便留给娘、姐姐、嫂子、弟妇、玉珍等人,当然也有自己一份。

织妆花纱这么多年了,云娘这还是第一次给自己留呢,先前的百蝶穿花纱,她便从来没舍得用过。

可是现在,她却变了。玉瀚对自己这样好,甚至连自己夜里织锦都舍不得,自己为什么要苦了自己呢?只有自己过得更开心,他才能高兴呢。

所以自己一定更要善待自己。

算好心里的帐,云娘便拿了纱去了绣庄,与苏娘子说了几句闲话,便将纱交给她,“只这一百八十块,年前就不再织了。”

苏娘子见她足足少织了一百块,又拿定主意不肯再织的样子,恨铁不成钢地道:“现成的银子你不肯赚,我也管不了你!”

云娘却笑道:“赚这些银子就够用了,”又告诉她,“等于老板来了,你帮我对他说,这一百八十块我却还是要一千两银子的,他若是同意,就把银子留下,不同意我便找孙老板托人送到京城商铺里寄卖。”

苏娘子绷不住哈哈笑了起来,“你还是这样精,谁也算不过你!”

云娘自己也笑,“反正于老板一定赚的,我为什么不从他那里多要一些呢?”

“不错,”苏娘子点头,又给云娘看她新绣的荷花小桌屏,“等你的帕子卖了,我就让大家按这个图也绣一批,过些日子也卖给于老板。”

云娘看了又看,倒看出了些不对,帮她指出来,“你的是桌屏,放在桌上不动的,倒底与帕子不一样,不如下面加点水纹,看起来更自然灵动。”

“我也觉得差了些什么呢?”苏娘子便笑道:“那我便加上,如此又谢谢你了。”

云娘也笑,“你倒不必谢我,我过了年就想织一幅献寿图的妆花纱做大屏风呢,你先前不是做过许多吗?好生指点我一番就行了。”

“献寿图?”苏娘子略一思忖,便道:“是送汤巡检家长辈的吧?”

“正是呢,”云娘悄声道:“他祖父明年四月过七十大寿。”

“他祖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