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湄蓦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便继续朝阶梯下面走去。

雨还是继续在下。这么近的盯着江面,甚至都可以看到江上泛起的丝丝涟漪,一圈圈的散出去,远处是苍翠的群山,峰顶在白茫茫的浓雾中若隐若现。

旁边雨声淅沥,沈沉和苏湄沿着江面,一路寂静无语的走下来,从一端竟然走到了另一个尽头。轻轻的呼吸,都是清新的味道。

寂静中,他竟然有股恍惚的错觉,要是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倒也是好的。

走到前面,苏湄还要继续走下去,沈沉问道:“下面不就是江面了?”

“下面还有阶梯的。”苏湄回道,果然朝下面看,还有几个阶梯,再走下去,是稍微宽敞一点的驻足处,四周有几道铁链拦着,江水翻涌着,有潮水已经涨到这个驻足的地方了。

苏湄蹲下去,双手浸在水里,“这里的水很冰的。”她解释道。

“有吗?”他说时也蹲下去,伸出一只手浸到江里去。

“冰吧?”她仿佛是要验证自己的结论,仰脸问道。

“确实挺冰的。夏天来这边倒是个避暑的好去处。”

“前面那座山有看到吧?那座山过去就是千岛湖了。”苏湄指了指遥远的那边说道。他点了点头,看着前面浩淼的江面,倒是觉得心境开阔了许多。

苏湄似乎也察觉到了,呢喃着:“我以前要是有了烦心事,就会走到这边,沿着这里的江面走上一圈,就会觉得心境开阔很多,烦恼也会忘掉很多。”

“那我以后要是碰上烦恼的事,也来这边走走。”他蹲在她的旁边,轻轻的说道。她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尔后又静了下来。

此时上面道路边的路灯都已经亮了起来,许是沾了雨夜的缘故,黄橙橙的灯光洒在霏霏细雨中,那光也不自主的柔和了许多,还有几丝光亮被投射到了江面上,合着微微起涨的江面,愈发照的江面波光粼粼起来。

他和她呆呆的看着江面,就在那沉默的寂静中,旁边还有清脆的蛙鸣声,然而那刻,竟然觉得彼此是互知互懂的。

也不知呆了多久,约莫是深夜了。苏湄这才起身说道:“挺晚了,回去吧。”

他跟在她的身后,内心竟然毫无缘由的充实起来。

回去后,梳洗了下便入睡了。沈沉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实实在在的睡上一觉了。好像无边无头的烦事琐事,忽然之间都消失的毫无踪迹。

早上起来时,才发觉已快午后,竟然是个艳阳天,明晃晃的光线刺眼的很。他也觉得有些尴尬,吃了早点后终于忍不住问道:“阿姨,苏湄和妞妞呢?”

“苏湄难得回来一趟,和他表哥一起去看她外婆去了,说你有些累着,就没有叫醒你。”苏阿姨很寻常的回道。

沈沉心里当然明晃晃着苏湄哪里是担心自己累着,分明是不想自己一起过去而已。想归想,他忽然有了主意说道:“阿姨,我反正也没事,我也想过去。外婆家是朝哪个方向开的?”

第二十六章

“外婆家在乡下,乡下的公路怕你开不惯。也没有很多便车去外婆家的,苏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每次都要拉着他表哥一起过去当车夫。”阿姨说归说,语气里不自觉的透着股担心的意味。

“阿姨您放心好了。”沈沉态度坚决的很,苏阿姨只得和沈沉大致讲解了下方向和外婆家的住址。沈沉一脸自信的说道大致清楚了方向,顺便又把苏湄表哥的电话要了过去。

“他们这会应该在小镇上差不多了,苏湄还要买些东西带过去,也要好一会功夫的。”沈沉临出发前,苏阿姨又嘱咐了下。

沈沉第一次朝着陌生的方向开,其实这条路倒是笔直的,一直开下去,只觉得偶尔会在山道上的公路间开。

其实才半个小时多点,他就开到了镇上。他张望了下,果然看到苏阿姨口中那家最大的超市。

他想了下,便打电话给苏湄的表哥。

苏湄这会已经买的差不多了。先前表哥已经把几包大米、荞麦粉之类的扛到后备箱上了。她因为一年到头也难得去外婆家几趟,自己又在超市里逛了一圈,想想有没有什么落下的。出来的时候手头又是提了两大袋东西。

她站在超市门口,却没看到表哥的车子,又朝四周望了望,忽然耳边传来某人熟悉的声音:“很重吧,我来提。”

“我表哥呢?”苏湄气不打一处来。手上重的要命,便顺手给沈沉提,下一秒便腾出手来打电话给表哥。却传来您呼叫的号码已关机。

苏湄气的够呛。

“东西都已经搬到我车上了。你表哥说临时手头有事,他就明天去看外婆了。你不是今天傍晚还赶着回去的?还是早点出发吧。”他不紧不慢的提醒道。

苏湄冷着脸一言不发,这会因为是盛夏,正是午后烈日当头,她杵在车门外,不一会便觉得要汗流浃背了,全身黏糊糊的难受的很,看了下四周也没有闲车经过,终究还是气呼呼的坐进了车内。

“妈妈,舅舅说话不算话,临时回去了。”妞妞向苏湄汇报。

“你的能耐是越来越大了,把我表哥都支使回去了。”苏湄冷冷的说道。

“一般。”他倒是厚着脸皮说道。

苏湄依旧气恼的很,至此不再说话。

倒是妞妞见到沈沉,迫不及待的讲着太婆家的很多趣事,比如夏天在太婆家后面小溪里捉小泥鳅去菜地里摘菜啦之类的。沈沉也听的兴致勃勃,和妞妞说着待会要一起去看看。

其实小镇到外婆家已是不远了,才开了没多久,前面的岔口是通往好几个方向的公路,苏湄很不情愿的指了指其中一条路,愈开进去,才发觉里面的路愈来愈窄。沈沉也不由自主的将车子开得愈来愈慢。

好不容易将车子开了进去,直到开到一个青石板的阶梯前,才发觉前方已经没有路了。

苏湄才开口说道:“就停这吧。”

沈沉便下车,将后备箱打开,苏湄自己是拎了两个大袋子,尔后看了眼沈沉。

沈沉下一秒便将两袋大米扛了起来。

“扛不动的话就多走一趟。”苏湄说完,自己已经先走在前面了。妞妞也是跟在苏湄旁边,费力的迈开步子往青石路的阶梯上走。

沈沉向来觉得自己身强力壮的,没想到几袋大米扛在身上,也有些使力。他自然是第一次来这边,怕认不得路,也赶紧跟在苏湄身后。这阶梯没想到是好长的一段路,好一会才看到前方有个大院子,两个老人家正坐在堂前扇着大蒲扇。

“外公外婆。”苏湄还没走近前就大声喊了下。

两个老人家本来是有些迟缓的张望了一下,随即起身走了出来。

“这么大热天,让你不用过来的。”说话的是苏湄的外婆,妞妞甜甜的叫道:“太婆,太公。”苏湄的外婆是合不拢嘴的笑道,对妞妞说道:“太婆是还听得见,你太公耳朵和树头一样的,听不见,你就不用喊他了。”

妞妞走到苏湄外公前,憋足了气奶声奶气的叫道:“太公,你听得见吗?”

沈沉看着苏湄的外公头发和胡子雪白雪白的,脸上却满面红光的很,也许是真的没有听到,却也弯下去对妞妞说道:“太公听到了。”

外婆见着沈沉还扛着大米,赶紧说道:“很重吧。赶紧放下来。”沈沉见着苏湄手上的东西已放在门内处的角落,也将手头的大米放到那边。

他出来时,想起来车上还有一大堆东西,便对苏湄说道:“我再去下面一趟拿上来。”

苏湄点了点头,他便往原路走下去。妞妞也要跟着下去,被苏湄拉住了才没下去。

沈沉再上来时,两手提的满满的。外婆自是嗔怪着,“叫你们人来了就好,每次都买那么多东西。”沈沉见着外婆热情的很,他只是帮忙当劳力,东西也不是自己买的,未免有些不好意思,只是笑了笑。

沈沉这么上下跑了两趟,其实浑身上下早已经湿透了,衬衫紧紧的贴在身上。苏湄从里屋出来,递给他毛巾说道:“要不去里面擦下。”

他点了点头,跟在苏湄身后,走到里屋,见着脸盆已经打好水,他将毛巾放下去,便觉得是沁心的冰冷,擦洗了下出来时,便觉得凉快了很多。

他出来时,见着苏湄坐在外公对面,也毕恭毕敬的喊了声:“外公。”

外公原来是翻着书的,觉到有人,抬起头问道:“凉快点了吧?”见他点了点头,又问道:“在国外书念完了?”

他听得没头没脑的,看了眼苏湄,想着许是之前苏湄一直和老人家说妞妞的爸爸是在国外读书,所以一直没回来过看老人家,便点了点头。

“回来就好。读了这么多年书,学问肯定要比苏湄高很多啊。现在回来工作分配好了?”

见着沈沉有些迟疑,苏湄小声的补充道:“外公的观念里还是一直觉得只要毕业了,工作都是分配落实的。”

沈沉便又点了点头。

“工作还顺利吧。我和你们说,年轻人工作,只要不怕辛苦,脚踏实地,都会有前途的。苏湄也是,这些道理你们都通用的。”

苏湄和沈沉默默的听着,偶尔点点头。

“你外公说来说去就这些大道理的,你们不要理他,先过来吃点东西吧。”苏湄的外婆出来喊他们进去。

沈沉虽然是第一次到苏湄的外公外婆家,这里的房子竟然还是全木质结构的,看起来年代非常久远了,但是让人觉得贴心的亲切。

走到最里面的房间,看到桌上放着两大碗的荔枝汤。妞妞已经在旁边拿着汤匙,虽然用的是小碗,看起来也吃掉一小半了。

“外婆,我吃不完这么多的。”苏湄看着碗里满满的荔枝说道。

“吃不完太婆要不开心的。”妞妞忽然插了一句。

“锅里还有很多,你们多吃点。”外婆说时慈祥的看着沈沉和苏湄。

沈沉看着苏湄苦大仇深的吃起来,自己也动手吃起来。两个人一声不吭的,只是很专心的吃着碗里的荔枝。想必这荔枝已经熬的有些时候了,汤是泛着浓浓的棕色,许是熬的久的缘故,那汤是渗出荔枝原汁原味的甘甜。

“我从小到大,只要一过来,外婆就会煮荔枝汤给我喝,偶尔是桂圆汤。”苏湄无奈的说道。

“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沈沉说时,已经把眼前满满的一碗解决掉了。苏湄看的目瞪口呆,没想到外婆颤颤悠悠的过来还要给他盛。

老人家一腔热忱。

沈沉自是不好推辞,倒是苏湄赶紧拦住,说道:“外婆,他已经吃了这么满满的一大碗,晚饭要吃不下的。”

外婆这才作罢。

苏湄自己是吃吃停停,好一会才勉强将碗里的解决掉。

两人吃完后走到外面,此时不过是午后,竟然天色大变,暴雨不一会就倾盆而下。屋檐上的水帘滴到堂前,溅起了水花,因着水花沾了院子里的泥土,那水花的颜色也是混沌的黄。

这雨势极大,有些雨丝难免飘了进来。

此时外公已经把椅子朝堂屋里面移了些许,沈沉和苏湄也将自己坐的椅子朝里面移了些,才不会让雨毛沾到。

沈沉见着外公的手上拿着一本破旧的本子,照着上面,缓慢的看着,嘴里一直在念着。

他不由得凑近了些,才看到上面竖行着的都是经文。

“这个是我问别人借过来,自己手抄的。”外公见着沈沉有些好奇,忽然停住不念了开口说道。

“外公的楷体颇有柳体之风。”沈沉随意说道。

苏湄也不知道外公有没有听到,却听外公问道:“我的字体像谁的风格?”

“柳公权。柳体。”沈沉也尽量大声回道。

外公点了点头,又继续看回到自己的经书中。

苏湄其实对这些倒是不懂,问了下沈沉:“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看我外公抄经书了,到现在还没看明白他写的是什么字体,你怎么一眼就看出来了。”

“我也是小时候被老爷子逼着练过几年书法,说要练练我的性子,我那会是按《三希堂法帖》练的。”

“没听过这本书。”苏湄摇摇头。

“反正那会我抄的最多的就是柳公权的《金刚经》,你外公写的是楷体,所以我一看,就觉得有些相似。”

苏湄因为自己对书法方面简直一窍不通的,依旧不太明白,却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堂前依旧雨柱不停,一场雷阵雨过后,暑气是消退了很多。苏湄凝神看雨好一会,终于有些沉不住气,看了看手表。

第二十七章

倒是苏湄外公忽然抬起头说道:“这场雨这么大,兴许有些路段会坏掉,要是待会还不停,晚上你们就住这里好了。”

苏湄也只得点了点头。

沈沉就坐在苏湄的旁边,这会妞妞也从里屋出来,搬了张小板凳,也学沈沉的样子,拖着小腮帮,专心致志的听太公念经。

这般祥和,仿佛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忧愁,有那么一刻,沈沉竟然觉得自己的身心有遁离俗世的幻觉。

“你外公几岁了?”沈沉仿佛想到了什么,随口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