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是齐刷刷的,他们同时收回了目光,而一侧,崔子轩则是露出了几分有意无意的笑容。正与崔子轩低语着的王朝,自是也看到了这一幕,这时,他忍不住压低声音,轻叹着说道:“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崔子轩,你这个妇人虽然出身不怎么样,可她现在,也着实配得上你了。”

在这几个最顶尖的家族培养出来的继承人眼中,其实一个女人出身贫穷不算什么,她蠢点也不太要紧,真正要紧的,是她要有那种从容之气,要有那种不畏缩不寒酸,在任何富贵权势面前都能随意洒脱的雍容。

第二百二十章 李武成南唐太子

南唐。

随着北周的势大,一向安逸的南唐近几年来出现了紧张之势,特别是燕王李武力主驱逐各地势力,尤其是清除与北周有关的,包括博陵崔氏在内的势力之后,简直是连老百姓都知道了南唐和北周之间已剑拔弩张了。

街道上,燕王的车驾缓缓经过。

看到这辆华贵的马车,以及马车两旁盔甲在身的护卫队,街道上的百姓们纷纷避让。

马车中,李武正在闭目养神。

因为过度的操劳,这两年李武的眉心出现了深深的川字纹,他的唇峰紧抿,更显得表情严肃,神态威严。

转眼,李武的马车来到了燕王府。

新婚不过一年的燕王妃早早迎了出来。几乎是李武一下马车,她便小碎步赶上,伸手接过他随手递来的外袍——本来,这种事大可由婢女仆从去做,可出身高贵的燕王妃却发现,每次自己做出这等卑微顺从的姿态时,她的丈夫总是心情不错,对她也会好上几分。所以一年的夫妻生活,她已养成了这种习惯。

接过李武的外袍后,燕王妃亦步亦趋地跟在李武身后,她小心地打量着丈夫的神色,轻声问道:“夫君心情不好吗?”

李武摇了摇头,他揉搓着眉心,在步入书房,接到燕王妃递上来的茶水时,李武才松下肩膀,淡淡说道:“没有的事。陛下对我甚是看重,今日朝会上,他还提起让我改名一事。”

燕王妃一怔,问道:“改成什么名?”

李武道:“李景进。”

“李景进?”燕王妃一阵好奇,她讶异地说道:“好端端的,陛下为什么要给夫君改名?”

李武抬起头来,他挥了挥手,示意婢仆们全部退出,又令燕王妃关上书房门后,李武压低着声音说道:“我观陛下的意思,有意立我为太子。”

什么?

燕王妃又惊又喜,她怔在当地,片刻后,燕王妃急急问道:“这,这话可是当真?”

李武虽然不喜欢别人质疑他的话,不过看在这件事实在太过让人震惊的份上,他也就原谅了燕王妃的无礼。李武点头说道:“应该没差。早朝之后陛下把我单独叫入书房说了几句,确确实实有立我为太子之意。”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燕王妃顿时喜笑颜开。

转眼,她注意到丈夫凝重的表情,又想到南唐目前的处境,便收敛了欢喜。小心的挨着李武脚边坐下,燕王妃小鸟依人地看着丈夫,轻声说道:“那夫君为何不喜?”

不等李武回答,她又轻声说道:“是因为现在的局势吗?”

李武点头,他伸手揉搓着眉心,徐徐说道:“柴荣咄咄逼人,举朝上下都有畏缩惧怕之意,李煜更是不堪一提。陛下在这个时候重用我,也是因为我丝毫无惧。”

见丈夫提到北周,不但没有惧意,那眼神中还带着一种极强的战斗欲,燕王妃知道他是想起了故人。

在燕王妃的安静中,李武寻思了一会,起身拿起了今天收到的飞鸽传书。

因为对北周的重视,李武在大梁安排了专门的人马盯梢,大梁发生的事,他是要求事无巨细都要一一禀报,因此别人的飞鸽传书是一小张纸,他的飞鸽传书是一封接一封。

李武看完飞鸽传书后,把厚厚一贴传书收起叠在一块,只见他晃了晃手中的纸条,冷笑着说道:“没想到这近的大梁还热闹得很呢。瞧瞧,你前一阵子都在提起的幽州杨氏,居然不是真的幽州杨氏,而是我那个好妹妹姜氏假扮而成呢。”

燕王妃在丈夫面前,一向是贴心的,因为太过贴心太过爱他,她现在不但是李武的妻,还是他的红颜知已,是他不管有什么难以出口的话,都能向她宣泄的对象。

因此,对于李武的过往,燕王妃也是一清二楚。听他提到姜宓,燕王妃小心地打量了丈夫脸色后,轻叹着说道:“姜氏当真有奇才。”

如果是别的时候说这话,也许李武便恼火了,可燕王妃现在说出这话,却让李武出神了好一会。

良久后,李武轻轻说道:“她一向比我聪明。”

燕王妃慢慢站起,她走到李武身后,她轻轻拉着李武在榻上坐下,一边给丈夫按揉着肩膀,燕王妃一边轻声说道:“夫君还恨着她吗?”

这一次,李武沉默得有点久。

事实上,要不是燕王妃太了解他了,那是根本不敢问出这句话。可也正因为她了解李武,所以她变成了这个性情阴阳不定的男人的红颜知已。

过了良久,李武声音微哑的开了口,他半睁着双眼看着纱窗,轻声说道:“前二十年里,所有人都觉得我应该照顾她对她好,在那些人的鼓动睛,我也忘记了自己的一切,全心全意的做一个别人眼里,姜氏眼里的好哥哥。”

他慢慢抿紧了唇。

过了好一会,李武又道:“到了南唐后,所有人都觉得,她是我的仇人之女,我应该恨她。而想起种种往事,我也是忍不住要恨她!”

身后,燕王妃幽幽的声音轻轻的传来,“所以,夫君是既恨她,有时又忍不住想照看她?”

李武没有说话。过了良久良久,他不知想到了什么,声音阴冷地说道:“等我取得了胜利,我会好生照顾她的!”说到这里,他又冷冰冰地说道:“不过在这之前,崔子轩必须要死!”

转眼,他又淡淡说道:“虽然她聪明过人,可这个世界,终究是男人的世界不是?崔子轩虽然聪明,可这世间还是武力至上不是?”

……

李武没有料错。

就在第三天的早朝中,皇帝李璟突然宣布将燕王李景进立为太子,统管兵部诸事!

一夜之间,南唐的上层沸腾了。

陈心儿身为妾侍,直到整个燕王府都传遍了,她才知道这个消息。

而这个时候,她的周围都是欢喜鼓舞着的陈家人。

是的,是陈家人。

这正是陈心儿对李武又爱又恨的地方。这个男人,明明心里有她,却一转身便娶了名门贵女为正室,还将那贵女当成了心头宝宠着。她还没有来得及怨恨失落,李武又主动派人千里迢迢的找来了她的家人,还给他们置了府第店铺,还在外面给她单独置了一个院子,让她可以像普通人家的正头娘子一样与外人交际往来。

如果不是爱她,他一个大男人,又怎么会想得这么周全,还给了她家人富贵?想着想着,陈心儿只恨自己当初眼瞎,李武那么爱她重她,她却嫌穷爱富。想来,要不是当年她太过份,现在她都是太子妃了。

事实上,这样想的不止是陈心儿一人,陈心儿的父母本来一提起往事,便是长吁短叹的,现在李武都成了太子了,他们更是忍不住对这个女儿着恼起来。

……

大梁。

这次世家子弟举行的聚会,是极度的奢华享受。他们饮的酒是世间最好的美酒,侍奉的是世家嫡女,听的乐音是世间最好的乐师,甚至还有世家嫡子们亲手操刀弹奏出来的乐音,至于美食,更有许多是姜宓闻所未闻,便是五代十国的君主们也从来没有尝过的人间美味。

在这种享受中,众子弟酒兴上头,还有人上前一歌,或挥剑而舞。

这时的每一个世家子弟,都是放松的。事实上,自他们出生以来,便已遇到了乱世,虽然他们的每一个长辈都说,这些乱世不过是一场游戏,皇权更替也不值一提,他们是永恒的世家,很快的,这所有的不幸都会过去。

可是,因为从来都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和刀尖之上,所以他们每个人都是仓惶的。直到现在,现在,在崔子轩的几番运作之下,他们投奔了当世英主,也看到了英主统治下蒸蒸向荣的北周。这几日,他们更是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所以这一刻的世家子们,是前所没有的放松。

他们的放松,也感染到了崔子轩。酒到酣时,崔子轩特意上前来了一场剑舞,火把光中,男人多情的双眼一直在含着笑看向姜宓,他那优美的剑舞,更是淋漓尽致的痛快。

舞到兴处,汗水顺着崔子轩宽广的额头流向他熠熠生辉的星眸,流向他性感的喉结。而那个时候,他那深邃的眸光,还在专注的凝视着被众女围拥在中间的姜宓。

在这样的灯光下,在酒水和熏香的蒸腾中,在眼前这个俊美男子专注的多情的目光中,姜宓也是如痴如醉。

四周,世家子们或歌或舞,他们含着笑看着这一对夫妇,看着他们那似是无意,却无时不在注意对方的多情目光,一个个摇头失笑。这样的世间,能够活着已是奢糜的事,却不料以崔子轩之智,也为这儿女之情深陷其中。

姜宓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来的。她只记得她的崔郎舞着舞着,突然拖着剑一步一步向她逼来。然后,在她眨着眼向后让去时,崔子轩突然重重把她一扯,再然后,她便是一阵天翻地转,再然后,她发现自己已被崔子轩甩到了肩上。

再然后,便在一阵哄堂大笑中,崔子轩扛着姜宓进了岛上的木屋,然后便是一夜的颠鸾倒凤,一夜酣畅淋漓的欢爱。以前,崔子轩时刻处于内忧外患中,可以说他是从来没有这么放松过,而处于完全放松下的崔子轩在床榻间,正得意的向他的妇人尽情的显耀他的男性魅力,以及他的强壮和快乐,他的宠溺和欣喜。被他所影响,姜宓这一晚,也是前所没有的放纵和快乐。

于是,在这样极致的快乐中,一夜过去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战开始

第二天,姜宓随崔子轩回来时,明显感觉到,城里的气氛变紧张了。

转头看着街道上来往匆匆的百姓,崔子轩低声说道:“赵匡义率大军出征南唐了。”这一次,崔子轩和各大世家共同派去的三万私军,以及拥有极其丰富战斗经验和各门知识的亲信及部分家族子弟已跟随赵匡义去了南唐。

这些姜宓自是知道,她轻声问道:“南唐有地理之险,北周与南唐之间,最终的胜负会在水军之上,咱们北周的水军如何?”

崔子轩回道:“一般般,不是南唐之敌。”姜宓回头向他看去。

这时,两人已来到了两家所在的街道上,崔子轩邀请道:“阿宓,去崔府吧。”

姜宓点了点头。

在随着崔子轩的马车驶入博陵崔氏时,姜宓还在寻思着崔子轩的话。

要说这一次的战役谁最轻松,那定然是姜宓无疑。她幽州杨氏的经营中心全在北部,这次北周和南唐的战役,她想进则可以插上一脚让自己站得更稳,如果不想则完全可以抽身事外。可别人不是。可以说,除了她之外,这次南唐之战不管是对崔子轩还是对赵匡胤柴荣等人来说,都是决定他们身家性命,或者说是决战天下最关健的一次战役。

也因为可以抽身事外,姜宓对于北周和南唐的军力方面她其实并没有太刻意去了解。

远远的,看到姜宓的马车驶入崔子轩的院子,崔子映眉眼弯弯的,她蹦蹦跳跳的进了崔老夫人房间,甜甜地唤道:“祖母!”

崔老夫人是个喜欢操心的人,这时正忧心战事,听到孙女轻快的叫唤声,她抬头看去,见到崔子映眉开眼笑的,崔老夫人笑道:“阿映有好事?笑得这么乐?”

崔子映蹦到她旁边坐下,高兴地回道:“我刚才看到嫂嫂随哥哥过来了,心里高兴呢。”她又脆生生的,语气极快极高兴地说道:“刚才见到了王姐姐,她说昨天的宴会上,她们见到嫂嫂后都吃了一惊,没有想到嫂嫂不但长得极美而且还很自信呢。王姐姐说啊,她们本来还以为嫂嫂不过如此,没有想到她在各位世家嫡子面前都毫不逊色。祖母你不知道,当时王姐姐感慨了许久呢。”

崔老夫人颌首道:“她能得到那些人的承认,那就最好不过了。”

转眼,崔老夫人又轻叹了一声。

崔子映不解地说道:“祖母,你叹什么气啊?现在不是一切都很好吗?”

崔老夫人摇了摇头,有些心神不宁地说道:“你小孩子家家的懂什么?这次与南唐的战役决定了我们所有人的身家性命,在没有大获全胜之前,你祖母怎么安得下心?”转眼她又自言自语道:“赵匡义都出发了,也不知轩儿有没有决定我们的人什么时候可以出战?”

崔子映不懂这些事,她好奇的睁大眼问道:“哥哥什么时候出征,难道不由柴荣决定吗?”

崔老夫人看了孙女一眼,说道:“你这孩子什么都不懂。协助柴荣只需要派一名将军领几千兵马便可。可我们这些世家要在新皇面前树立属于世家的威风,就得另立奇功,那时就需要你哥哥居中调派,各世家嫡子通通上场了。”

崔子映明白了,她好奇地问道:“祖母想要知道,为什么不去问过哥哥?”

崔老夫人苦笑着说道:“这等大事,你哥哥现在已不会同祖母商议了。”

……

崔老夫人的不满,姜宓自是不知,她正坐在崔子轩的书房里,听他对于当前战局,以及北周军士会遇到的种种情况进行分析。

说了一会后,崔子轩突然转头看向姜宓,来到姜宓身前,崔子轩双手放在她的膝前,慢慢蹲在她面前,双眸专注地看着姜宓,轻声求道:“阿宓,你这阵子住在我这里好不好?”他伸手抚着姜宓的唇瓣,温柔的低语道:“有你在,我的心就是稳的。”

这真是极美的情话。

姜宓回视着他,绽开一朵微笑,她轻应道:“好。”

姜宓这个“好”字一出,崔子轩灿然而笑。两人相视片刻,慢慢依偎在一起,头颈相缠,双双闭上双眼,感觉着对方身上传来的暖意。

于是,当晚姜宓回到幽州杨氏府时,就宣布了这一决定。

姜宓没有想到,她这个决定,居然引起了属下的抗议。当然,最近幽州杨氏也是诸事繁多,是一刻也离不得姜宓的。

想了想,姜宓最后决定,把幽州杨氏的事暂时交到王屹手中,再由诸位管事协作。这一决定做出后,王屹虽然再三推辞,却还是屈服在姜宓的说服之下。

第三天,姜宓便搬到了崔子轩的院落。在姜宓搬过来的同时,姜宓见过的五姓七望的各家嫡子也搬到了博陵崔氏。他们的住处与姜宓崔子轩的住处只有一墙之隔。

而从第五天起,便有飞鸽传书和各路线报从前线不断传来。要知道,赵匡胤本就驻扎在南唐与北周的边界,他又向来是个行事果断,雷厉风行之人。几乎是柴荣这边刚下达征打南唐的命令,赵匡义奉旨率领的援助大军还在路上呢,那一边赵匡胤已开始了攻城战。

崔子轩在书房里挂上了南唐和北周的地图。每天每天的时局进况如何,他都会在地图上标明。而这个时候,各大家族的嫡子和姜宓都在书房中,与他一起讨论前线的战局。

赵匡胤乃是柴荣属下第一将,最主要的是,他和柴荣一样,有着极强的人格魅力和征战能力,几乎是一个月时间不到,他已和南唐交手了三回,攻下了南唐一座城池。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些都只算开胃菜。南唐之强,强在水军,而北周要攻下南唐,水战又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如果北周不能在水战中正式击溃南唐的水军,那现在所有的胜利都是一场幻梦,北周军还是会无功而返。

当战争进行到第三个月时,战局出现僵滞了,赵氏兄弟几次出兵,都被南唐新立的太子李景进拦截住,还损失了近五万兵马,前期赵氏兄弟取得的优势已逐渐被抹平。

第四个月时,柴荣亲征了。因为消灭了北汉主力,北周不怕被人两面夹击,这一次柴荣带走的,是北周所有的主力。如今,淮水一线上,北周军力已达到了三十余万。

自从柴荣亲征后,各大世家都坐立不安了。虽然通过线报,得知世家们派去的各家精锐在战场上以一抵十,消灭了不少南唐主力,深得赵匡胤看重,也被柴荣独立为一军,可这样的成绩,远远还没有达到世家的目的。

就在众人焦灼不安时,崔子轩下命令了,他率着各位世家嫡子和姜宓,带着世家们最后的底牌和所有隐藏的人才,朝着淮水流域奔去。

……

淮水南岸。

李武,现在的李景进,可以说是天生的将才。在两次正面击败了赵匡胤后,这个来南唐仅仅数年的青年,便已在南唐军中扎下了稳实的根基。

从来没有如血和火这样磨炼人,现在的李武,威严高大,身上带着一种悍勇和位高权重才有的杀戮之气,这种气质,使得他越发慑人的同时,也彻底把他催熟,如果姜宓见到,一定认不出这位就是她曾经的哥哥了。

望着渐渐出现在视野中,属于柴荣的旗帜,一个副将说道:“殿下,柴荣到了。”

柴荣有百战百胜之名,这位副将提到柴荣时,声音中有着他自己都不曾察觉的紧张。

李武回头瞟了副将一眼,衣袖一拂大步走下土丘,感觉到身后众将的不安,李武声音沉厚有力地说道:“柴荣最了不起,他也是陆地上的王,要论水战,除了我南唐,天下再无第二人能称雄!”

他的声音响亮,浑厚,自信,充满着一种力量!众将听了,心里同时一定,想道:是啊,我们是要与柴荣在淮水上见真章。他柴荣再了不起,难道还能在水上胜过我们不成?

提到自己的长处,南唐诸将都是信心百倍。

不远处,南唐皇帝李璟的亲信太监见到李武只用一句话便安稳了军心,他心下暗暗着急,忖道:陛下虽是说,让李景进出来当太子不过是权宜之计,这南唐之主只能是我们的煜郎君。可看这李武的成长速度,只怕事情不会那么容易如愿。

……

另一边,柴荣也在观察南唐军营。

他一边观察,一边倾听着赵氏兄弟向他汇报战况。

听到最近的几次小型水战,北周军几乎是一出现便全军覆灭,柴荣恼火起来,他高声骂道:“一群废物!你们都是废物!”

他指着赵匡胤等人骂道:“你们这些废物真是枉自征战多年,竟被一个毛头小子给干下了!”几十个将领,把他们从头骂到脚后,柴荣犹不解怒,他步履飞快的朝营帐走去。走了两步,柴荣朝着蓦然安静的众将又怒气冲冲地喝叫道:“怎么哑巴了?李景进那小子干了一场,把你们这些龟儿子的胆子给操没了”他又咆哮如雷道:“朕就不信,这区区淮水,朕还渡不过去了!”

喝骂中,柴荣暴然命令道:“所有人都赶到军帐,开会!”

“是!”

”把那些世家军也叫几个来!”

“遵令!”

第二百二十二章 胜败

当天晚上,柴荣便召开所有将领,开了足足三个时辰的会。

开完会后,柴荣挥手示意众将退下,他负着双手站在地图前出神。

事实上,不止是柴荣,这个时候,赵匡胤也颇为心烦。

赵匡义来到自家兄长身后,低声说道:“陛下暴跳如雷也没有作用,现在的关健是水上作战,咱们差南唐军太远。”

赵匡胤紧锁着眉峰,闻言他轻叹一声,说道:“怪不得陛下恼火。咱们有南唐军防图这样的利器在手,可碰上南唐水军还是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