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另一个将领凑了上来,他对着赵匡胤恭敬地说道:“大哥,陛下说最迟半月要给他一个作战计划,你有什么好主意?”那将领说这话时,周围的将领都围了上来,他们簇拥在赵匡胤身边,一脸期待地看着他。

不得不说,赵匡胤在军中实在颇有威望,他的性格和柴荣有点类似,都是豪爽量大之人。虽然说,于军事上赵匡胤略输于柴荣,可相对而言,他的性格也更宽和啊。可以说,不管是柴荣还是赵匡胤,都是天生的领导型人物,自有一种让人心悦诚服的人格魅力。

听到兄弟们的问话,赵匡胤叹了一声,他开口说道:“办法总会有的,咱们一起去好好琢磨琢磨。”

……

柴荣大将在商议了半个月后,还是没有什么好的计策出来。

无策可施,柴荣决定强行进攻。

知道这个消息时,赵匡义很是不安,他找到赵匡胤,说道:“大哥,这般强攻不是办法啊。”

赵匡胤说道:“除了强攻便是撤退,陛下的词眼里没有撤退两字。”

赵匡义急道:“可是咱们可以再想想,”

赵匡胤摇头说道:“没用的。咱们的劣势是水上作战经验不足,士卒不通水性。这样的情况下,除非学三国里面一样,能够收拢南唐将领为我们所用。可现下南唐早有防备,这条路根本走不通。”

赵匡义急得团团直转,“陛下就是性子太急,依我看来,遇到这种事,既然暂时无策可施,那就等下去,等上几个月半年的,说不定就能找到突破口了。”在兄长面前,他说话也没有顾及,“我看陛下就是这点不好,做事没有耐心,考虑事情也不慎重,像上一次,我就说把后蜀的康王夫妇在大梁扣上几年,这样也不担心他们把我们得到南唐军防图的消息外泄给南唐人,实在不行,秘密斩了那两人也可。可陛下就是性急,当场就下令那崔子驱逐那康王了。他是宁愿费上老大的劲,让人不断的盯着那夫妇两人,防着他们与南唐通气,也不多想一天半刻的。”

“闭嘴!”赵匡胤一声厉喝!在令得赵匡义闭上了嘴后,赵匡胤没好气的低喝道:“各人有各人做事的原则,陛下一生光明磊落,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宁愿事后动手,也不在事前当小人。要不是陛下这种性格,你我和众臣哪会这么甘愿附于骥尾?”

赵匡义虽然向来自负聪明,却也知道兄长这话说得有道理。他闭上嘴,闷闷地说道:“你不要我说,我不说就是。”

柴荣在下定决心的第二天,便调动一百艘战船,以铺天盖地之势渡向淮河。

一百艘战船,每条船上五百士卒,这第一波攻击的北周军是五万人。

淮河的对岸。

李武站在帅旗下,望着那隔得老远一只的北周船只,旁边一个南唐将领哈哈乐道:“北周这一只一只船隔得老远地排队过来。莫非他们的船手是怕自己的船撑不好,走得太近就自个撞上自个了?”

这将领说得实在好笑,当下南唐众将笑成了一片。另一个南唐将领笑道:“北方人畏船如虎,有大半数在船上连站都站不稳。这也怪不得他们小心行事。”

众将的大笑声中,李武却是面无表情地盯视着河对岸,他一边打着旗帜命令南唐众船摆好阵势,一边冷冷地说道:“你们给我小心一点。对面之人可不是别人,他叫柴荣!”

柴荣两字实在太有威慑力,一时之间,众将表情一凛。

见到他们不再轻敌,李武继续蹙眉盯着前方。

片刻后,李武轻喝一声,“时机到了!”声音一到,他手中的令旗挥了几挥。

几乎是李武的旗贴一出,几千只轻便小船便箭一般地冲向河中,冲向了北周船队。要知道,北周船与船之间隔得开,而这正方便了这些小船。转眼间,数千只小船便穿花插柳一般地插入了北周的大船之间。这些小船上的南唐人都是水中好手,他们一围堵上一只大船,便分成两批,一批跳入水中捅船底,一批用箭射船上北周兵。

而当北周兵还击时,因为小船小,转舵极快,船上的众人身手也极灵活,只见他们灵活的躲在盾牌后,在躲过北周众人后,又是一轮火箭雨点般的射出!

初初交手,还不到两刻钟,这些小船便逼得大船狼狈不堪,转眼间,更有五六条大船船尾被捅穿,转眼间沉没于淮水当中!

柴荣一直在紧盯这边的战局,见状他马上察觉到了两国水军之间的差距。他下令鸣金收兵。

因柴荣事先有吩咐,所以他这撤退令一下,众北周大船马上不管不顾的向彼此靠近,同时也向自家河岸移去。他们移动之势极猛,如有小船挡道就是一撞而上,北周兵也悍不畏死,就算身上着了火焰也是就地一滚,然后该干嘛就干嘛。饶是如此,一个时辰后北周兵回到岸边时,一百艘船已损失了三四十条,士卒死伤尽万!

区区一个时辰,一次试探性攻击,便损失如此惨重!

柴荣的脸彻底的黑沉下来,这一次,他不再咆哮,而是挥手命令众将领进入营帐继续商议对策。

……

崔子轩等人赶到时,正是柴荣对南唐军束手无策,犹如困虎之时。

不过,崔子轩等人并没有冒冒然的冲到柴荣面前。在附近驻扎后,崔子轩叫来密探,问清楚了两军交战的情况。

在知道战况后,五姓七望的嫡子们都陷入了沉思。

崔子轩也陷入了沉思。

可这样实打实的实力差距,真不是一个两个小计策能解决的。和柴荣一样,世家子们也陷入了困顿中。

在崔子轩等人到达后的第三天,柴荣下令,让所有北周兵暂时后退两里。而随着他这一退,南唐那边在江岸游曳的船只也少了许多,原本旆旗遍布的对岸是灰尘高举,营帐渐少。

看来,对面那南唐新立的太子李景进,也猜到了柴荣是不准备与他在水上一较高低,而是另有安排,所以他准备见招拆招,开始拉长防线了。

……

南唐军中。

这是第一次有人正面打败柴荣!

虽然并没有让柴荣伤筋动骨,可这次的胜利,已将柴荣的不败神话击破,南唐众人信心大增!

一时之间,南唐军中欢呼一片,众将领更是喜形于色,而在这个时候能够保侍冷静的,唯有改名李景进的李武一人!

而李武越是冷静,越是令得南唐众将诚服。这几个月来,李武连胜赵匡胤,赵匡义,现在又胜了柴荣,他的能征善战,在这个以武称雄的年代,简直是最强的定心丸,足以安邦定国!

就在李武与众将商议着如何抓住这大好局面,正面给柴荣迎头痛击时,李武接到了南唐皇帝的旨意。

这道旨意一出,李武当场怒形于色,于全场将领鸦雀无声中,前来颁旨的太监阴阳怪气地笑道:“太子殿下,你不接旨吗?”

李武压抑怒火,尽理平声静气的解释道:“于公公有所不知,柴荣大军有三十余万,而到今为止,他的损失不过三四万。这点损失,他完全承担得起。便是要和谈,何不等我等再给柴荣迎头一击,等局势完全有利于我南唐再说?”

这于公公四十余岁,是南唐皇帝身后一等一的心腹,不说李武这种半路上来的太子,便是皇帝最疼爱的儿子李煜,在他面前也是只有陪笑的份。

听了李武的话,那于公公扯了扯嘴角,皮笑肉不笑地说道:“太子殿下多礼了。不说要和谈乃是陛下和满朝文武共同商议的结果,就算如太子殿下所说这样,目前的胜局对柴荣来说不过是疥癣小疾,可这不正证明柴荣可畏么?这好不容易打了胜仗,要是趁着这个机会,不费一军一卒便说得柴荣愿意退兵,太子殿下这才叫立下了罕世功迹!”

李武并不太擅长于辩论,闻言眉头一皱,说道:“这个,公公有所不知……”

于公公干脆利落地打断他的话头,阴阳怪气地说道:“怎么,太子殿下是要抗旨么?”

李武僵在了当地。

这时,于公公又尖声说道:“太子殿下,这可是陛下和众臣共同的意愿!”

半晌后,李武低下头来,:“儿臣李景进接旨!”

“好好好。”于公公眉开眼笑,他高兴地说道:“想来太子殿下挟大胜之威,此番亲自前往北周军营和谈,定能令得柴荣心服口服。”说出这番半威胁半警告的话后,于公公拢了拢衣袖,“太子殿下,为防夜长梦多,还请殿下早日启程。”

李武低着头,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是,我明日便去。”

第二百二十三章 兄妹见面

因有于公公坐阵,第二天中午,李武便带着亲卫,准备朝北周军营出发。

只是在出发之前,李武让人叫来了于公公。

全副盔甲,显得英武非凡的李武,朝着于公公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今日孤前往北周军营与柴荣议事,为示慎重,还请公公与孤一道同行!”

什么?

于公公脸色一白,他朝李武身后区区四五十个亲卫看了一眼,心下一紧,谄着脸笑道:“太子殿下自去便可,老奴不过一个阉人,实在无关大局。”

李武哪容得他反驳?他眉头一竖,威严毕露,“来人啊,把于公公请上马!”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到这里后,李武盯着被押上马背,双股战战的于公公拱了拱手,“公公放心,一切有孤在,定能护得公公无恙归来。”

于公公见到四周都是虎视眈眈的将士,勉强挤出一个笑脸,结结巴巴地说道:“殿下,殿下说的是。”

不得不说,这些沙场上见惯了鲜血的汉子,最是不喜欢于公公这种没胆子的阉奴,见到他怕成这个样子,一时哈哈大笑起来。

李武也在放声大笑,片刻后,他收起笑容,“儿郎们,看顾好于公公!”“是!”

于将士响亮的应答声中,李武手一挥,队伍朝着北周方向前进。

一侧,副将回头看了一眼马背上心神不宁坐立不安的于公公,轻声说道:“殿下,你是想借柴荣之手,收拾这个阉奴吗?”

李武轻哧一声,淡淡说道:“怎么可能?不过是吓他一吓。”

这时,终于回过神来的于公公小心的赶着马跟了上了,他凑近李武,尖着声音说道:“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咱们这几十号人前去北周百万宫中,不妥吧?太子殿下不如再带上一些兵马?”

于公公显然是越想越怕,那向来嚣张跋扈的脸上这时好不谄媚讨好。

李武再次轻哧一声,他哈哈一笑,朗声说道:“公公尽管放心,便是只有孤和公公两人,李武也敢闯入北周军营,还能带着公公平安回来。”说到这里,他目光如电的看向于公公,“公公不信孤?”

于公公哪里敢在这个时候说不信他的话?饶是心里又气又怕,已把李武骂个半死,他还是白着脸谄笑道:“老奴不敢。”

这时,船已经到了,李武带着亲卫们跳上船中,而于公公因为落后一步,上的是另一条船。

望着北周军营越来越近,一个亲卫凑近李武,忍不住说道:“殿下,那阉奴虽然不堪,可他那句话还是说得不错的,咱们可以多带一些兵马随行。”

李武知道他们在担心什么,他目光如电,一一扫视过众人,语气坚定的续道:“柴荣这人虽有诸多缺点,可他一向光明磊落。孤刚才的话并没有拿大,这一次前往北周军营,便是只有孤一人,孤也能平安回来。”李武转头看向在视野中越来越近,越来越显得壮观的北周军营,“柴荣此人,不爱做小人行径!”

他说得那么笃定,众亲卫又向来信服,一时之间,他们心下都是一稳。

柴荣早在当天晚上便收到了李景进派人送来的求和书。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南唐方面居然想要与他议和。

还不等他和众将商议出一个结果来,柴荣又得到消息,李景进已带着亲卫来到军营外了。

一听到李景进这个南唐最新崛起的战神单枪匹马出现在自家军中,赵匡义的心砰砰急跳起来,他急上前一步,朝着柴荣高声说道:“陛下,南唐无人,唯一可惧者,李景进耳。”略顿了顿,赵匡义又急声说道:“陛下,天予不受,反受其咎。这李景进自己跑到我北周军中来,这是上天赐给我北周的机会啊!”赵匡义的意思,是想柴荣趁机杀了李景进了。

柴荣闻言却是浓眉一竖,他声音浑厚地说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我柴荣顶天立地,还不屑做这等小人之事!”一句话斥喝了赵匡义后,他瞪着一双眼朝着左右众将喝道:“朕的话你们听到没有?有谁敢趁着朕不注意,偷偷摸摸动什么鬼手脚,休怪朕辣手无情!”

柴荣这人,向来说到做到,原本如赵匡义同样性格的将领心里都是暗自有了盘算,他这话一出,那盘算就不得不打回了。于是他们齐刷刷低声,朗声应道:“聆听陛下教诲。”

柴荣将目光转向赵匡义。赵匡义低下头,说道:“臣不敢。”

柴荣这才满意地收回目光。他手一挥,命令道:“让李景进进来。”

柴荣这道命令一出,一时中军大开,众将士向后退去,让出一条道让李武等人入内。

李武走出两步,回头看了一眼身上传出一阵尿臊味的于公公,皱眉说道:“公公就留在外面吧。”

“是是。”于公公顾不得众军卒嘲笑鄙视的目光,忙不迭的应了,连滚带爬地跑出了军营。

李武让亲卫们留下,只带着五个亲卫大步流星的朝着北周军的主帅营帐走去。

转眼,李武进了柴荣的营帐。

万万没有想到南唐新立的太子李景进就是李武,一时之间,包括柴荣在内的北周君臣都是一愕。

转眼,柴荣哈哈大笑起来,他向着左右说道:“真是人不可貌相,在大梁时,朕竟没有看出太子殿下是个大将之才!可惜啊可惜!”

感慨过后,柴荣问道:“李景进,你来见朕,想说什么?”

在北周君臣的虎视眈眈中,李武抬头直视着柴荣,他坦然回道:“李景进奉南唐皇帝旨意,前来与陛下和谈。”顿了顿,李武直接又道:“我们陛下的意思是,于水路作战,陛下你不是我们的对手。如今天下这么大,你又何必盯着我们南唐死磕?如果陛下愿意,我们陛下想同你签定三十年互不侵犯的和约。”

柴荣双眼紧逼的盯视着李武,“听太子殿下的意思,却是不愿意和谈了?”

李武哈哈大笑起来。他明明是在北周军营中,周围都是北周君臣,外面有数十万北周大军,可他泰然自若气定神闲,饶是以柴荣的自负,这时也忍不住想道:这李武以前名不见经传,没有想到却是个真丈夫!

大笑过后,李武直视着柴荣,坦率地说道:“我当然不想和谈。与陛下之战还不曾分出胜负,我李景进不服!”

“好一个不服!”明明对方是敌人,这一刻柴荣也升起了惺惺相惜之感。他哈哈大笑,站起来衣袖一拂,高声说道:“好,那就继续一决胜负!”

“陛下痛快!”李武接过柴荣让人送上来的酒盅,仰头一饮而下,然后,他随手把酒盅朝地上一甩,在清脆的陶瓷碎裂声中大步朝外走出。

赵匡义转头,看到柴荣目送着李武的目光里,满满都是欣赏,暗暗冷笑道:这李武没有想到还个会盘算的。他这样激起陛下的欣赏之意,这次大战过后,南唐胜,他自可以继续当他的南唐太子,南唐败,只怕陛下也会千方百计收服于他。

因得到了柴荣的敬重,李武一路走出军营时,所有北周士卒都退后三步,以示敬意。

转眼,李武便出了北周军营。

不过,他没有马上去找于公公,知道那阉货现在正在惶惶不可终日间,李武目光一转,朝着护卫们说道:“听说不远处有个小镇?我们去走走。”转过头,他负着双手朝着一个北周将领笑道:“劳驾,借你们一辆马车驶驶。”

那将领一怔,他打量了李武一眼,暗暗惊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后,想了想,转头让下属赶来了一辆马车。

李武翻身上了马车。

李武的护卫虽是归心似箭,却也知道,在这北周地盘上,柴荣既开了口,安全是可以保证的。当下他们策马簇拥在马车两侧,打出了南唐太子的旗帜。

就这样,李武一行人丢下于公公,坐着太子车驾朝着不远处的小镇驶去。

小镇有点远,坐在马车里的李武显得有失神,他频频朝左右看去。

不一会功夫,一行人便来到了小镇上。

这小镇虽然不大,却很是繁华。李武的车驾所到之处,惊得百姓们纷纷避让。

不一会,马车里的李武突然高声喝道:“停一下。”

马车停下。

这一行人的异动,也引得几个站在摊贩旁的妇人回头看来。

李武慢慢拉开车帘,他缓步踱下,走到其中一个戴着帷帽的妇人身前,李武负着双手,说道:“好巧。”

这戴着帷帽,面目不显的妇人,自然就是姜宓了。

姜宓仿佛这时才回过神来,她抬起头,神色复杂地看着眼前高大威严的男人,一句“哥哥,你怎么老了这么多”被她生生的咽了下去。

就在兄妹两人对峙之时,一个护卫来到李武身后,恭敬地说道:“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他是太子殿下?

姜宓悚然一惊,她赫然睁大眼,惊声唤道:“李景进?”难道,这阵子被崔子轩他们总是挂在口里,南唐新出的战神级统帅,南唐新立的太子李景进,原来居然就是她的哥哥李武?

第二百二十四章 兄妹见面二

李武变成李景进,是博陵崔氏等外来势力都被清出南唐后的事,所以,现在崔子轩和姜宓对南唐的事是双眼一抹黑,自家哥哥成为南唐堂堂太子的事,姜宓竟是现在才知道,更何况,自家哥哥不但是太子,还是一个在战事上表现出惊人天赋的统帅!

一直以来,李武一次又一次的颠覆姜宓的印象似乎第一次重逢,他都变化很多。特别是这一次,姜宓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姜宓傻楞楞地看着李武。隔着帷帽,她的双眸底都能倒映出李武的面容。

李武面无表情地盯视着姜宓,慢慢的,他伸出手,他伸手揭开她的帷帽,露出帷帽下面那张不属于杨氏,而是属于姜宓自己的脸。

美人现世,一时之间,整个小镇再无半点声息。

李武似乎一怔,从姜宓美丽的脸蛋上,他看到了年幼时总让他感到畏惧的那张妇人的脸。一时之间,李武的眼中闪过了一抹仇恨。

不过那抹仇恨刚刚燃起,他又对上姜宓那双熟悉的,仿佛一直眷恋着他的眼,李武低着头,他认真地看了姜宓的眼睛一会后,手中晃了晃她的帷帽,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我的妹妹不管处于什么境地,听说都能活得很好?”

姜宓那双明澈如水,却也透着几分纯净的眸子还在傻呆呆地看着他。

李武垂了垂眸,转眼,他的唇角再度浮起一抹冷笑,他冷冷地说道:“听说,你又和崔子轩和好了?啧啧,这一点真是一点也不像你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