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母大怒,她尖着声音叫道:“君儿,你想干嘛?”

“干嘛?”邵君凄然喝道:“我想亲眼听听,在我不在的这些年里,我的母亲是怎么治家的!”在邵母一僵间,他又含着恨意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也更想知道,在明知道我与范氏乃是代表两国联姻,牵涉到朝政大局的情况下,我的母亲是怎么帮我安宁内宅的!”

他实在太恨,这话简直是一个字一个字蹦出来的,而且说这话时,他那双腥红的双眼还一瞬不瞬地盯着邵母。

这是邵母第一次直面儿子的愤恨和厌恶!

无法自制的,她向后跌了一步。

就在邵母脸色发白中,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那些护卫已经押过来了。

邵君头也不回,便是暴然喝道:“跪下!”

众护卫和婢妇脸色大变,他们心下知道:事发了!

瞬时,两百多双求救的目光同时看向了邵母。

见到他们在这个时候,还一动不动的,邵君从喉咙里发出几声笑音,“好!好得很啊!我这个主公,竟是指挥不了你们了!”

邵母这时终于回过神来,她白着脸挺直身躯,傲慢地叫道:“君儿,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这个不孝子,莫非你想对母亲不敬不成?”转眼,她又朝着那几百护卫喝道:“不许跪!一个也不许跪!”

邵君重重的闭上了眼睛。

片刻后,再睁开眼睛时,郡君的眼中已带上了几分狠意。慢慢一挥手,邵君命令道:“来人!”

“在!”

“把这些人,全部拖下去砍了!”

“什么?君儿你敢?”“老夫人,救命啊。”“小夫人,你答应过我们的,不会有事的。”“主公,饶命啊啊……”

一阵乱七八糟的叫声中,邵君笔直地站在那里,他脸色沉寒,那久经战场后的杀戮之气,正对着他的亲人肆无忌惮的散发。这样的邵君,直让邵老夫人清楚的感觉到,如果她有什么动作,这个逆子是会对她这个母亲挥刀的!

终于,邵母服软了,她苍白着脸退后一步,垂下眸避开了邵君的盯视。

其实事情的原由,这些时日邵君早就查得一清二楚了。他叫这些人过来,不过是想事后算帐。

深吸了一口气,在那二百余人要被押下去时,邵君寒森森地喝道:“把左管事和几个婢妇,以及所有护卫正副使,通通拿下去砍了!”

却是只诛首恶了。

在剩下的二百护卫齐齐磕首,向邵君感谢他手下留情时,邵君冰冷的声音传来,“以后看清楚谁是主公!”

就这样,那十来号人被邵君带来的士卒拖了下去,不一会功夫,一阵阵惨叫声传来,伴随着惨叫声的,还有一股浓烈的血腥味。

这一下,云氏是真怕了,她软瘫在地,很快的,裙下便一片濡湿。

邵君转头看向了云氏。

对上他的目光,云氏怕得厉害,她爬着向后退去,一直爬到邵母脚前,云氏颤声道:“姑母,救我……”她太恐惧了,哭得缩成一团,“夫君,饶过我吧。”

这时,邵君开口了,他静静地凝视着云氏,说道:“如果是在战场上,断没有主帅犯错只究士卒的道理。云氏,自你入我邵氏的门来,便百般怂恿母亲,而今,为了一已之私,你竟是意图陷害主母……你可知罪?”

“不不不……”云氏疯狂地摇着头,她爬向邵君,惨然哭道:“夫君,夫君,秋儿知错了。夫君,一夜夫妻百日恩,你不能杀我,你不能杀我啊!”

在云氏乞求的目光中,邵君却缓慢的摇了摇头,他喝道:“拖出去,砍了!”

这时,邵母终于清醒过来,她疯狂地扑到了云氏的身上,朝着邵君厉喝道:“你这个不孝子,你要杀素秋,你就从我这个母亲的尸体上踏过去!我倒要看看,像你这种弑母的畜生,他赵匡胤还用不用你?”

“您竟然有脸提到将军!”邵君恨苦的,一字一顿冷冰冰地说道:“当时,赵匡义将军正好在场!母亲是怎么派人谋害我明媒正娶的妻室的,他一清二楚!”

他实在不想再看到自己母亲这张倚老卖老的脸了,当下厉喝一声,“还楞着干嘛?把老夫人带走,把云氏拖下去砍了!”

在云氏被强行带下,凄然哭叫中,邵君朝着一个亲信命令道:“老九,你带上一百护卫,今天便把母亲送到乡下。到了祖父祖母那里,你把母亲的所作所为详细告诉他们。便说是我说的,以后,母亲就在乡下安心呆着吧。”

“是。”

就在邵母一句又一句的“畜生”“不孝子”的叫骂声中,邵君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直到邵母上了马车,直到云氏的尸体被收敛后,连同邵母一起返回乡下,直到宅院里安静下来,邵君才僵硬的动了动手臂,他伸手遮住外面灼目的阳光,也拭去了他眼中的湿意。

这时,被他令人刻意压后的范于秀的马车也到了。

邵君疲惫至极,他来到下了马车的范于秀身边,牵着她的手低声说道:“这个家,以后就劳烦夫人了。”

接着邵君这时已经没有什么精神说话,他挥手召来管事,吩咐了一句,“以后家里的大小事全由夫人做主。”说罢,邵君深一脚浅一脚的朝书房走去。

第二百三十一章 姐妹相认

过了一会,明白发生了什么事的范于秀,开始井井有条地安排起来。邵母匆促离去,云氏身死,府里正是慌乱之时,这个时候,出身于将军府的范于秀,很顺利便接收了一切。

范于秀不知道,一路护送她,并在匪徒袭击时,多次护着她的那个护卫阿景,此次已出现在姜宓的书房中。

听到邵君赶走了邵老夫人,杀了那个云氏,姜宓微一颌首,她淡淡地说道:“看来邵君还没有太糊涂。”

在阿景退下后,姜宓想了想,转向一侧的婢妇说道:“我院子里的菊花开了,你去给李夫人和邵夫人发一张请贴,便说我请她们前来赏花。”李夫人自是郑纹,而邵夫人就是范于秀了。

婢妇恭声应道:“是。”

……

邵府中。

邵君在经过几个时辰的自我反省后,深深吸了一口气,他用手搓了搓脸,提起精神朝着范于秀的院落走去。

他这个妻室,是以后要与他共渡余生的人,可嫁给他后,却连受了两三年的委屈。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要安抚好她。

邵君刚刚来到房门外,便听到里面传来范于秀快乐的清脆的笑声,“啊啊,我正想去看望郑纹呢,怎么那杨夫人就发请贴来了,还说就请了我和阿纹两人呢?嘻嘻,呆会到了杨府,阿纹突然见到我,一定会吓一大跳的。”

听她提到杨夫人,邵君脚步一顿。

这时,屋内响起了范氏一心腹婢女的声音,“听说杨夫人神通大着呢,要是她喜欢夫人,那夫人以后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婢女这话一出,室内沉默了一会,邵君正准备转身离去,等自己精神好些再来安抚范氏时,便听得范于秀那惯带着几分轻松的声音传来,“以后别说这话。我以前的日子再不好过,难道还能比夫君他们更辛苦不成?这样朝不保夕的乱世,夫君每天要为这一大家子以命相挣啊。何况,他现在连自己的母亲都赶走了,那些事情都不是他的本意,他也很难过的。”

不得不说,范于秀这话说得平常,可站在外面听的邵君,却不知不觉中唇角上扬,心头感到既放松又舒适。站在房间外面,他倾听着范于秀一开口便带笑的声音,不由暖暖地想道:我福气真不错,娶回了一个性子宽宏体谅的夫人。

他以前娶回范于秀时,还没来得及了解她,便被范于秀平庸的外表和邵老夫人和其表妹时不时的耳边风给击退了。当时范于秀新婚不到一月便被送走,如今接回来了,虽是他下定决心要与这个夫人好好处处,可那心总是拘着的。本来,邵君这种谋士型的人本质就偏多疑,多疑多思,对人总存着三分警惕,这一拘着人,那就更把整个人都弄烦躁了。特别是,他以前打交道的是她表妹云氏那种心眼小的妇人,他原本以为大多数妇人都是那般,不知要安抚好范氏又得花多少心思和时间,那真是光光想想就让人恨不得退避三舍。现在发现自己这个夫人是个爽朗宽和的,邵君顿时大松一口气,心情舒畅得很。

……

邵君府里发生的事,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大的变化,可对外面来说,这事不值一提。也就赵匡义顺带关心了一下,在知道邵君把那惹事生非的妾室砍了,把他母亲送回乡下,顺便还软了十几个不听话的下人后,他也只是说了一句,“早该如此。”

……

第二天。

郑纹在知道姜宓回来后,便想去拜访她。现在接到了姜宓的请贴,她满心欢喜。当听到下人说,同时接受邀请的还有一个范氏时,她的心格登一下,马上想到了范于秀身上去了。

于是,郑纹迫不及待地上了马车。

不一会,范于秀和郑纹便在杨氏的宅第外遇上了。

这故人相见,两人都是一阵激动,两女紧紧抓着马车车窗,都是目不转睛地打量着几年不见的好友。碍于人在外面不方便交流,当下两女相互一笑,便压抑激动的跨入了杨府大门。

杨府的婢女,在恭敬地迎着两位夫人入了花园后,她们殷勤的招待两位夫人坐下,一个婢女恭敬地说道:“两位贵客稍侯片刻,我家夫人正在梳妆打扮呢。”

怎么这个时候梳妆打扮?范于秀暗暗嘀咕了一下。

见到范于秀一脸不解,知道姜宓用意的郑纹暗笑起来。她凑近范于秀,小声问道:“你的夫君是邵君?怎么这两年都不见你露面?”

范于秀的事情还真是说来话来,她摇头轻声说道:“我的事太复杂了,等会再说与你听。”

就在这时,一个婢女走了出来,她笑着说道:“夫人来了。”

声音一落,不等范于秀和郑纹有什么表现,守在花园四处的婢女便整齐向后退去,不一会功夫,她们竟是退得不见了人散,生生令得佑大的花园里只剩下范于秀和郑纹两人。

这一下变化,令得范于秀瞪大了眼。就在她傻傻地看向镇定自若的郑纹时,突然的,一阵环佩声响。

两女齐齐转头。

这一转头,范于秀一惊,她腾地站了起来。

出现在道路尽头的,是一个绝代佳人,她生得一双杏眼,眉目如画,身量偏高。不过她外表虽然出众,真正罕见的倒是那气度,既似温婉如水,又似傲慢骄纵,这种绝对茅盾的,不应该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气质,令得这个美人特别与众不同起来。

可是,真正让范于秀大吃一惊的不是这个美人的美,而是她那怎么瞧怎么都有点面熟的长相。

对上范于秀张着嘴傻傻发楞的样子,姜宓笑了笑,她慢慢在两女对面坐下,伸出玉白的小手自己给自己斟了一盅酒,姜宓慢启樱唇,似笑非笑地问道:“邵夫人,既见故人,云胡不喜?”

终于,范于秀反应过来了,她伸手指着姜宓,结结巴巴地说道:“姜,姜宓?”

震惊过后却是一阵大喜,她一个纵扑扑到姜宓身上,令得她手上的酒盅“叭”的落到地上摔了个粉碎后,范于秀一把扼住姜宓的脖子,高兴地叫道:“好你个阿宓,你竟敢戏耍我们!”

姜宓终于忍不住放声笑了起来。

郑纹也笑了起来,她也冲了过来,握上了姜宓的手。一手握着姜宓,一手握着范于秀,这时的郑纹,仿佛回到了青春少女时期。连带的,因最丑最狼狈的样子被姜宓尽知的那一点不自在也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了。

姜宓伸出手反搂了两女一下,她红着眼睛说道:“你们看,我们三个都还活得好好的。”这话一出,三女都是又哭又笑。

笑闹了一会后,范于秀像是还不敢相信一样,她退后两步,朝着姜宓上下打量了又打量,惊叹地说道:“一直老是听人说什么幽州杨氏,我还以为那是天边上的人,离我远着呢,哪里知道就是阿宓你假扮的。”

姜宓一边笑,一边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简要地说了一遍,在两女时而叹息时而扼腕中,姜宓转向范于秀,轻叹着说道:“于秀,这几年你也受苦了。”

范于秀眼眶一红。

郑纹不解地转过头,她连声问道:“怎么啦怎么啦?”

范于秀喉头一哽,因为以往太苦,一时之间她都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范于秀才把自己的经历说了一遍。听完她的事,郑纹不由一阵大哭,大哭过后,郑纹也把自己的事情说了一遍。

万万没有想到对方都受了这么多苦,两女感慨不已。姜宓见她们哭得狼狈,不时拧来毛巾帮她们净面。

见到这个时候姜宓还这么冷静,郑纹瞪了她一眼,说道:“姜阿宓,你果然是个书呆子。我们都哭成这样了,你还啥事也没有。”其实早在闺阁中时,姜宓也向来冷静。所以郑纹这话纯粹只是玩笑。

姜宓却是笑了笑,她说道:“我有一个人要送给于秀。”在两女的迷惑中,姜宓拍了拍掌。

“啪啪”的掌声过后,一个年轻护卫走了出来。

一看到那护卫,范于秀便蹭地站了起来,她激动地叫道:“阿景?”转眼,她看向姜宓。看了一眼对着姜宓诚惶诚恐的阿景,又看了一眼气定神闲的姜宓,一直以来令得范于秀困惑的事情都明了起来,她高兴地说道:“阿宓,阿景原来是你派去的?难怪邵郎出现得这么及时了。”太及时了,及时得像是刻意安排好的。她还一直嘀咕着呢,没有想到那一切还真是有心人安排好的。只不过,这个有心人是她的好友,她做一切都是为了她好!

姜宓朝着范于秀做怪的眨了眨眼,这时,阿景走了过来,他向姜宓和范于秀行了一礼后,便走到了姜宓面前。

姜宓看着阿景,严肃地说道:“阿景,这位邵夫人是我的好友,以后她就是你的主子了。”

阿景低头行了一礼,肃然回道:“禀遵夫人之令!”说罢,他又向范于秀行了一礼,喊了一声主子,便退了下去。

阿景退后,范于秀晕沉了好一会。

半晌,范于秀猛然向前一步,她慎而重之的朝着姜宓行了一礼,红着眼眶感动地说道:“多谢阿宓护我。”

她的话音一落,一旁跟着双眼泛红的郑纹也忍不住向姜宓行了一礼,同时语带哽咽地说道:“多谢阿宓救我夫妇!”

这个时候,她们对上昔日这总是严肃地板着一张小脸的好友,内心深处,意奇异的生出一种满足之情:她们虽然都曾经经历过一段苦难。可有这样一个如父如兄一样护着自己的闺蜜,实在是一件光是想想都幸福的事。特别是范于秀,这时刻竟在想着:怎么以前那么多次,夫君的母亲都不曾相过要这么害我,偏这一次就下手这么狠了?会不会是阿宓在其中动了什么手脚?

与姜宓相交多年,她其实挺了解姜宓的,知道她和崔子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旦准备做一件事,便不喜欢留下后患。邵母也许对她不喜,可这么果断的对她下手,定然受了外界刺激,这刺激,有云氏的怂恿,可更多的,应该来自于姜宓的误导。当然,事实上,要不是邵母做得这么过份,邵君也不会痛下决心赶走母亲,她也不会有以后的轻松生活。范于秀想到这里,心里甜丝丝的,忍不住朝着姜宓软软撒娇道:“阿宓,谢谢你替我想得这么周全。”

没有想到这个好友这么快便想到了关健点,姜宓先是一怔,转眼对上范于秀感激而又依赖的目光,姜宓温婉一笑,她握着范于秀的手,轻轻回道:“不管如何,我只想你们能一生顺利快乐。”如果有人阻拦,她不介意清理阻碍!

第二百三十二章 下棋和胜仗

这一个冬天,姜宓过得非常开心。

虽然崔子轩还在前线,可她有两个好友在侧相伴,那日子简直是怎么舒心怎么来。

渐渐的,冬深了。

这一日,是难得的大睛天,姜宓接到了赵匡义夫人的邀请,准备前往赵府。

赵府是将军府,如今后周和南唐的局势紧张,前线胜负未知,整个街道上都是一片凝重紧张之气。

看到姜宓下车,赵匡义夫人笑盈盈的亲自迎上,她牵着姜宓的手,高兴地说道:“前几日听到我家将军说,邵君那新接回大梁的夫人,与夫人在后蜀时是闺中密友?”

赵匡义夫人对姜宓一直很友善,姜宓也有意与赵氏兄弟交好,所以两人相处起来是越来越自在。此刻,听到赵匡义夫人的问话,姜宓笑眯眯地说道:“是啊。当年在后蜀时,于秀她有好几个兄长护在前面,可一直过得挺不错的。那些年我有什么事,她也总会护着我。”

这番话含义颇深,赵匡义夫人暗暗想道:看来以后那范于秀还真得敬着来。

想到这里,赵匡义夫人笑道:“范氏既然是夫人的好友,那也是我们的好友。以后得多走近走近。”

这正是姜宓的意思。她感激的看了赵匡义夫人一眼,笑道:“那就劳烦夫人了。”竟是直言不讳的把要庇护范于秀的意思呈现在表面上。

这一次重逢,后蜀时与姜宓有交情的三个闺蜜姜宓都见过了。于曼自不用说了,郑纹现在的身份,其实已跳出了后周的政局之外。如无意外,她是能安乐终老的。唯有范于秀,她还需要有人庇护。事实上,如果范于秀性情变了,姜宓也可冷淡一些,可她那爽阔天真的性子,竟是一丁点也没有变,没奈何,姜宓就得为她多担一份心了。

说说笑笑间,两女来到了花园里,刚与赵匡义夫人喝了一盅茶,有下人来报,说是赵匡义回来了。

以姜宓如今的身份,自用不着跟赵匡义避嫌。当下,她笑吟吟地抬头,迎向大步而来的赵匡义。

看到姜宓,赵匡义俊朗的脸上马上露出了一个温和的笑容。

顺手把外袍脱下交到夫人手中,赵匡义在姜宓的对面坐下,说道:“难得一个好晴天,我这里开了几盆难得的菊花,夫人来了正好赏一赏。”转过头,他对着自己的妻子说道:“去拿一副棋来。”

赵匡义一说下棋,他的夫人和姜宓都笑了起来。赵匡义夫人嗔怪地说道:“这还没有坐热呢。哪有这样闹着要与客人下棋的道理?”赵匡义越是表现出无拘无束的样子,赵匡义夫人越是觉得自家夫君只怕是把人家姜夫人当成了兄弟了。

不一会,婢女便递上来了一副黑白棋。

赵匡义把棋一摆,朝着姜宓做了一个手势,“不知夫人棋力如何?我来执黑子,夫人先请!”

姜宓一笑,应了一声“好”,拈了一粒白子下在了周边。

就这样,两人认认真真的下起棋来。

下棋是极费脑力的事,姜宓虽然棋力不精,可她精于算事,有种无师自通的技巧,而赵匡义则算是精通棋道,一来二往,两人下得竟是紧张起来。渐渐的,说笑声不再,两人在冬日的阳光下竟是极认真的厮杀起来。

赵匡义夫人看了一局,实在不感兴趣,便退到旁边品茶赏花起来。

望着不远处花园正中下棋下得不亦乐乎的两人,一个老妈妈凑近赵匡义夫人,小声的,不安地说道:“夫人,这姜夫人可是个罕见的美人儿,这样与将军相处,不妥吧?”

赵匡义夫人全不在意,她打量着姜宓做杨氏装扮时那张张扬的美脸,笑着摇头道:“妈妈放心,夫君不喜好这一类。”

主母都这样说了,那妈妈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她只是暗暗想道:总觉得府里新纳的那几个妾室,似乎与恢复本来面目的姜夫人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个妈妈想到了这一点,可她也没有想到,自家夫人竟是直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姜宓的真容,也就从来没有起过疑心。

倒是一侧不远处,一直随侍赵匡义左右的护卫侧了侧耳,把目光从赵匡义夫人和那妈妈的脸上收回,他垂下眸去。

就这样,姜宓来赵府一趟,足足与赵匡义下了两个时辰的黑白围棋,才兴尽而返。

把姜宓送上马车后,赵匡义身边的那个护卫小声地问道:“将军,就这么让姜夫人回去?”

这人是赵匡义的心腹,自然该知道的他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