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面对面,两女都楞了一下。姜宓之所以楞住,是因为不过过去两年,于曼明显比两年前要见憔悴。也是,她这样的心性,那是免不了的日夜算计,那样的生活,又怎么可能不让一个女人显得憔悴刻薄?

片刻后,于曼脸色复杂地低语道:“你还真是……越长越好了。”其实,到了这个年纪了,姜宓并不是说,比两年前更美了。只是她这两年里,不管是事业上还是与崔子轩的感情上都顺风顺水,再加上又得到了世家的推崇,所以这时的姜宓,是真的春风得意容光焕发。

面对于曼充满妒意的低语,姜宓自是没有理会。

于曼咬了咬唇,片刻后,她轻声说道:“你能让所有人都出去吗?”

姜宓看了她一眼,慢慢挥了挥手。

转眼间,房中只剩下她们两人了。

几乎是众人一退,于曼便慢慢的弯下了腰,然后,她慢慢的,艰难的向姜宓跪下……

没有想到于曼会有这个动作,姜宓睁大了眼。

于曼低下头,她朝着姜宓五体投地一礼后,低低的,声音沙哑地求道:“阿宓,我求你了,如果有人在你面前提起我,你能不能,不说曾经的事?”

姜宓只是沉默地看着她。

于曼跪在地上一动不动。

又过了许久,于曼哑着声音再度开了口,“我明天便会因病情加重,与康王一道暂离蜀都养病……”

这是不得不避开她么?

终于,姜宓哧的一笑,她垂着眸静静地看着于曼,姜宓轻轻的,怜悯地说道:“你还真是……”她的话没有说完,片刻后,姜宓应承道:“我不会提。”

“多谢。”于曼慢慢站起,她神色复杂的再度看了姜宓一眼后,转身迅速地冲了出去。

第二百四十七章 求助

姜夫人的到来,可以说是蜀都最大的新闻了,在蜀帝有意的安排下,一时之间,姜宓的住处可以说是门庭若市。几乎每一天都有“故友”前来,而前来的每一个“故友”,都极力的想让姜宓感受蜀国这个故乡的温暖。

而因为世家子们的请求,姜宓也有意让尽量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存在,于是,她从到了蜀都后,凡是需要在人前露脸的场合,她是尽量参加。

这一天,在“后周姜夫人”的马车驶离后,一个颤颤巍巍的老妇人在孙子的扶持下,快速的朝着家里走去。

不一会,老妇人便来到了卧房,她扑通一声跪在病榻前的老汉面前,泪流满面地说道:“夫君,夫君……家族有消息了,咱们的家族,终于有消息了!”

老汉病得颇重,闻言他费力地睁开眼来,侧头看着老妇人,他颤声说道:“你说什么?啊?你刚才说什么?”

老妇人自是知道丈夫的执念,三十年过去了,自从三十年前他们来到蜀国,便失去的家族的音信,这些年里,一家人接二连三的生病,被抢,逃难,使得他们本来不多的家财也败得差不多了,这两年,丈夫更是抛尽最后的那点家财,非要来到蜀都,说是守在这里,也许就能知道家族的消息,这样他死也能瞑目。而现在,丈夫心心念念,魂牵梦萦的家族,终于有消息了。

仿佛有一种力量支撑,病重多时的老汉竟是挣扎着坐起,他紧抓着老妇的手,连声说道:“快,快说!”

这个时候,他们的子孙,三四个做苦力的汉子走了进来,在听到父母的对话后,他们相互看了一眼,也露出了无比激动的神色。

那老妇流了泪,她激动地说道:“今天,今天我看到了那后周来的姜夫人,她的左手上戴的戒指,就是夫君你曾经画给我看过的世家宗妇之戒!”

“当真?”

“当真!我看得很仔细,一点也没有遗漏,那戒指,确实就是夫君你曾经画过的那枚。”

“好好好!”老汉激动得热泪盈眶。

看到父母抱头痛哭,他们的长子,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连忙上前问道:“父亲大人,母亲大人,你们说的是什么?”

老妇人抬起头来,她朝着她的子孙泪流满面地说道:“孩子,咱们有救了,咱们都有救了!”

这时,老妇的几个媳妇和孙辈也进来了,他们不敢置信的瞪大眼,老妇的长孙更是激动地连声问道:“祖母,你说有救了是什么意思?”

那老妇人说道:“那后周来的姜夫人,她手上戴的那枚世家宗妇之戒!”她实在是太高兴了,一时又哭又笑,好一会才缓过气来继续说道:“我还在闺中时,祖母便跟我们说过,那世家宗妇之戒,只有世家中最杰出最有智慧的女子才能佩戴,一旦戴上,那就表明佩戴者是所有世家公选出来的宗妇之首。”一口气说到这里,她缓了缓,继续说道:“那姓刘的不是说要让我们半个月内凑齐一百两黄金,不然就把斌儿几个抓去坐牢吗?现在不怕了,现在咱们什么都不怕了。”

那半坐着的老汉哑声开口道:“你们母亲没有说明白。那位姜夫人既然戴上了那枚戒指,便说明她是一位拥有大智慧大能力者,这样的人,在享有世家无上的崇荣的时候,也有保护世家子弟的责任。同时,那也是一种信号,它告诉咱们说,本家现在都到了后周。斌儿!”

那长孙马上站了起来,恭敬地唤道:“祖父!”

“你带着咱家那份族谱,前往姜夫人的府第,请她出面解决那姓刘的,同时,再向姜夫人借金百两,咱们要举家搬往后周!”

一百两黄金,在曾经可能不算什么,可在场的这些后辈,从出生起就没有见过这么多钱。一时之间,几个子孙都倒吸了一口气,那斌儿更是不安地搓着手,小心问道:“祖,祖父,她,那姜夫人会同意?”

那老妇激动地插嘴道:“同意的!她当然会同意的!凡是成为世家宗妇的,无一不是拥有大智慧大能力的人,咱们如今的困境,对于普通人是无法解决的大灾难,可对于姜夫人来说,只是一件小事。”

那长孙斌儿抬起头来,他看了看祖父,又看了看祖母,见到他们深信不疑的目光,当下,他点了点头,咬牙说道:“那,明天我就去试试。”

……

做护卫打扮的赵匡义,来到了姜宓的院落外。看到守在外面的护卫,他随口问道:“怎么,又有人来了?”

那护卫见到是他,连忙恭敬地说道:“是。”

赵匡义提步入了院落。

他刚刚来到姜宓的厢房外,便看到一个穿着破破烂烂,做穷苦汉子打扮的青年朝着里面猛磕了一个头后,恭敬地退了出来。而那青年的身边,跟着两个姜宓从幽州带来的护卫,这两护卫手里捧着盒子。

等那青年走远了,赵匡义走向一侧的守卫,下巴朝着那走远的穷汉一点,问道:“这是什么人?”

那守卫说道:“仿佛是什么世家的旁支,来找夫人帮一个忙。”

“哦。”对于这些事,赵匡义并不感兴趣,他随意地点了点头。这时,那守卫又道:“这几天这种世家旁支挺多的,许多还穿得挺寒酸的,夫人对他们倒是有求必应,夫人身边的人也全去解决那些旁支的困境去了。”

听到这里,赵匡义似是笑了下,他淡淡说道:“那崔子轩倒是真个福气好的……”在赵匡义看来,姜宓能对这些世家旁支如此善待,自然是看在崔子轩的面子上。想到这人爱屋及乌到这个份上,赵匡义的笑容便有点僵。

正在这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一个护卫大步来到姜宓的厢房外,禀道:“夫人,蜀都马球节要开始了,小花蕊夫人派人送来请贴,说是想请夫人能够上场一试。”

房间里,姜宓似在沉吟。

赵匡义推门而入,看到坐在窗前,正在翻阅一本蜀都地理志的姜宓,赵匡义开口说道:“我以为,这个马球会你应该去。”

姜宓听到是他的声音,连忙放下书本站了起来。她转头朝着赵匡义一笑,在赵匡义不由自主回以一笑中,姜宓点头说道:“我也在想,是应该参加。”

赵匡义走到她身边,他翻了翻姜宓放在几上的地理志,转向姜宓轻声说道:“据行踪估计,前线只怕快要传来消息了。这个时候,你越表现得乐在其中,越会让蜀人松懈。等到确切的消息传来,我们撤退时,便无人起疑。”

姜宓点头道:“好。”

……

转眼,马球节到了。

素来喜爱看马球的小花蕊夫人,在蜀帝的陪伴下,早早便来到了天罗台。

今日的小花蕊夫人,身着一袭淡蓝色的罗衣,风一吹来罗衣飘扬,在阳光下正是美得如梦如幻。

与她不同,姜宓则是身着一袭黑色胡装,那胡服束腰束腿,衬得她长身玉立。

几乎在知道小花蕊夫人和姜夫人都会出席马球会时,蜀都那些有权有势的青年一代都沸腾了,于是这个时候的天罗台,可以说是人山人海热闹至极。

很快的,马球会开始了。

第一场姜宓便上了场。

以前姜宓在蜀都时,并没有打过马球,因为她不会骑马。可现在的姜宓,那马术已是罕有女子能及,再加上久经沙场练出来的准头,她的马球技艺虽然不能说是最好,却也是很不错了。

望着娇躯随着马背起伏,身姿矫健优美至极,挥球之间动作利落洒脱的姜宓,蜀帝忍不住舔了舔唇,他侧头瞟了小花蕊夫人一眼,暗暗想道:要是能把这两个美人都收入帐中,才称得上人间帝王!

而在天罗台的另一侧,做护卫打扮的赵匡义这时也定定地盯着汗水在雪白的额头上闪耀的姜宓一会,然后他抬头看了小花蕊夫人一眼,慢慢的,他垂下眼来,眼波动了动。

这时,一个护卫悄步走到了赵匡义身后,见到左右没有人注意到这里,那护卫轻声说道:“将军,动手了!”

赵匡义一凛!

他迅速地朝着左右看了一眼,极小声地问道:“如何?”

那护卫强抑激动,低低说道:“说是连下十城!”

连续攻破蜀国的十座城池?赵匡义抬起头,他鄙夷地瞟了蜀帝一眼,心里知道:后周军只有十数万,十数万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候内攻下蜀国十座城池,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蜀军毫无防备,这点功劳在姜宓,她自到了蜀都后,便成功的令得蜀国人以为,他们已成功的笼络住了她,而姜宓也当着蜀国君臣的面,把想与蜀国和谈的消息传回了后周柴荣那里。二,则必然是赵匡胤崔子轩那边齐头并进,分别领兵,同时向十座城池发动攻击,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战果。

想到这里,赵匡义朝着正打着马球的姜宓看了一眼,便悄无声息的向后退去。一一个时辰后,大获全胜的姜宓与队友告别,回到了府中。而她一进府,便从赵匡义那里知道了前线前来的消息。当下,两人略作商议,便决定连夜撤离蜀都。

第二百四十八章 天意

正如赵匡义所说的那样,对于白天还在与众人打过马球的姜宓,蜀国君臣是毫无防备,当下,他们悄无声息地使计弄开了城门,便从西面进入了姜宓早就瞄好的凤坡山。

这凤坡山林深树密占地极广,离姜宓的住宅不过三十里路的样子,凌晨时,姜宓和赵匡义便率着那一千骑兵,安全的撤到了凤坡山里。

成功进入凤坡山后,所有人都长吁了一口气——接下来,他们只需要躲过蜀帝派来的追兵,化整为零逃离蜀境就可以了。

转眼,第二天到了。

这时天刚蒙蒙亮,街道上行人寥寥无几。

这两个月里因为姜宓的到来,遗花公主府一直是车水马龙,几乎每天每天都有人前来造访,也因为来的人极多极杂,而蜀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大方和信任,也一直不曾对遗花公主府进行监管,所以前阵子姜宓才敢放心的帮助那世家旁支,而不怕自己逃离后牵连了他们。

可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转眼间,数千个骑士冲到了遗花公主府前。

一个骑士翻身下马,他大步冲了过去,“砰砰砰”的敲打起大门来。

这个阵仗很骇人,一时之间,街道两侧那些起得早的百姓,都悄悄伸出头朝这边看来。

“砰砰砰!”那骑士还在敲门,眼见敲了好一会,里面还没有半点声音,那当头的骑士厉声喝道:“砸门!”

“是!”

随着砰的一声巨响,终于,公主府的大门被撞了开来,而大门在开,两列骑士便冲了进去。

不过一转眼,好几个骑士又策马跑了出来,他们慌乱地叫道:“不好了,大人!姜夫人不见了!”

“不见了?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另一个骑士跟着禀道:“不止是姜夫人不见了,里面的后周人都不见了!公主府现在是空的了!”

“什么?不好!”那骑士首领脸色一变,他马绳一拉,便急急向皇宫方向冲去。

这个时候,蜀帝正坐立不安的在大殿中走来走去,他的额头上都是冷汗,脸色也青白交加,一边踱步,蜀帝一边说道:“不可能!就算他赵匡胤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这么短的时间内连下我十城!”转眼,他又朝着外面厉声喝道:“去问一下,姜夫人带来了没有?”

这时,站在两侧的众臣也是一个个脸色难看,特别是那些支持蜀帝通过姜宓走和谈路数的,这时的脸色都白得发虚。他们和蜀帝一样,眼巴巴的看向大门处,只盼着姜宓能够尽快出现,只盼着姜宓马上前来告诉他们,刚刚接到的前线军情只是谣传,后周根本不可能会对蜀国发动攻击。

在蜀帝和众臣的焦灼中,他们等到了那骑士首领,在听到遗花公主府空空如也,姜宓和她带来的那一千骑士已经消失无踪时,蜀帝双腿一软。片刻后,他支撑着自己站起,恨声骂道:“这是蜀国!她逃不远的!”转眼,他咬牙切齿的下令道:“来人!传朕的旨意,调动所有城卫军,朕要活捉姜氏!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是!”

蜀帝的旨意传达得很快,转眼间,所有踞守在蜀都的城卫军都动了。因为这是在蜀国的地盘,所以很快的,他们便知道,姜宓是从西门出去,逃往了凤坡山方向。

姜宓和赵匡义进入凤坡山三个时辰后,蜀帝率着一万城卫军来到了凤坡山下。

望着前方那看不到边的茫茫山脉,蜀帝嗖的一声抽出佩剑,嘶声厉喝道:“来人,给朕放火烧山!”

几乎是蜀帝这话一出,众臣便是一惊,一个大臣急声叫道:“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在蜀帝嗖地转头,瞪着一双泛黄的凶厉之眼盯向他时,那大臣颤声叫道:“陛下,凤坡山上,可是有五百户百姓啊!”

原来这山上竟然住有百姓!世人都说,姜夫人擅于观察地理,看来,她之所以选择从凤坡山逃遁,就是知道这里面住有百姓,想让蜀人投鼠忌器!

众臣想到了这一点,蜀帝也想到了这一点。可这个时候,蜀帝对姜宓实在是恨之入骨,当下,他嘶厉地吼道:“什么百姓不百姓的!朕要她姜氏死!她姜氏就必须死!敢如此戏弄于朕,朕万万不能容!”叫到这里,他再次喝道:“来人,给朕放火烧山!”

喝叫到这里,见到那些骑士们还是不动,蜀帝愤怒的咆哮道:“怎么,你们也敢欺朕不成?!”

帝王之怒,谁也承受不住,当下,众骑士齐刷刷跳下马背伏倒在地,他们朗声应道:“臣等遵旨!”

……

凤坡山上。

一夜逃遁,再加上山道难行,姜宓颇有点疲惫。姜宓走在狭窄的,由猎户走出来的山道上,转头朝天边看了一眼后,她转向赵匡义喘息着问道:“蜀人现在发现我们离开了吧?”

赵匡义点了点头,他低声说道:“能够在蜀人之前提前一晚得到前线消息,这已是我们尽了全力的结果。现在的蜀国上下,定然都已知道了被赵崔两位将军连下十城的消息。”说到这里,他转向姜宓,“这凤坡山安不安全?”

姜宓朝四周打量着,说道:“这凤坡山树林茂盛,岔道众多,而且山中还有猛兽出没,有很多地方,是连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猎户也不曾涉足的,所以这地方极好藏人。可以说,只要他们不放火烧山,我们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她冲着赵匡义笑了笑,露出雪白的牙齿语气轻快地说道:“凤坡山上还有不少百姓,想那蜀帝应该做不出放火烧山的事。”

就在姜宓说到这里时,突然的,她僵住了!

赵匡义也僵住了!

所有的骑士也都僵住了!

姜宓慢慢的,慢慢地转过头去。

这一转头,她和众人便同时看到,那从凤坡山的四面八方,同时燃烧的,同时冲天而起的火焰!

万万没有想到,那蜀帝当真放火烧山了!

他一个皇帝,竟然置凤坡山上五百户人家,几千口百姓于不顾,放火烧山了!

蜀帝既然已下定决心,那就不打算给任何人留活路,因此他这把火是从凤坡山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放的!

赵匡义脸色大变!

他嗖地站直了身子,转向姜宓,赵匡义急急说道:“姜夫人,对凤坡山,你可有另制地图?”他知道姜宓的习惯,对关系到生死的大事,她是细节上能做到多周全便会做到多周全。

果然,姜宓连忙说道:“有。”她取出了一张手制地图。

赵匡义接过,略略看了一眼,他便召集骑士们,让他们兵分数十路,从各个方向去探查火情情况,看能不能找到一个逃生之地。

事关性命,众骑士也很急,随着赵匡义命令一下,他们便跑动开来。

赵匡义这个人,是个绝对的行动派,他在派出这么多骑士后,自己还不放心,一手拿着地图,也跟着匆匆行动起来。

赵匡义这一忙,便是足足一个时辰,而这一个时辰过去后,整个凤坡山已笼罩在火海当中,举目四顾,四面八方都是一片看不到边际的火海,仔细倾听,还可以听到不少百姓的哭喊声求救声。

这时,赵匡义派出的骑士都回来了,这些人一个个狼狈不堪,看到赵匡义身边的同伴时,都是双眼嗖的一亮,可在知道对方与自己一样,根本没有找到出路时,这些人眼中的光亮又黯淡了去。

一连派出十八支队伍,最后全都无功而返,赵匡义这时已经绝望。

这时,一个骑士叫道:“姜夫人呢?”

赵匡义一怔,转眼他大声喝道:“走,我们去寻姜夫人。”他想,那姜氏很有点本事,说不定对目前的处境有什么看法。这时的赵匡义,实在是太绝望太走投无路了,不知不觉中,他竟把最后的一线希望寄托在了姜宓身上。虽然,他也罢,众骑士也罢,都清楚的知道,这不过是痴人说梦。

赵匡义下了令后,众人又沿原路返回。走着走着,一个骑士抬头叫道:“姜夫人!”顺着他的目光,赵匡义仰头看去。

只见左侧不远处的一个山头上,姜宓正仰头望天。她的身侧四周,是冲天的火焰,鲜红灼热的焰火围绕在姜氏四周,那火风吹起了她的长发,吹起了她的衣袍,竟映衬得她那个人如同神仙中人,既说不出的绝美,又说不出的壮烈。

看到这一幕,所有的骑士都楞住了,赵匡义也僵住了。

他们无法形容眼前这一幕,也许是临近死亡,也许是走投无路,这一刻,他们竟觉得那站在火焰当中等待死亡的姜氏,凄美到了极致。

这时,一个骑士喃喃说道:“姜夫人……她不准备逃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