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大臣,都是蜀帝的近臣,有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蜀帝自己是一个见到小花蕊夫人便走不了道的好色之徒,自然而然的,他和他身边的人,也就觉得以姜宓那与小花蕊夫人差相仿佛的美貌,被柴荣宠爱那是理所当然之事。

在大臣们的附合声中,蜀帝转向了于曼,他开口说道:“崔子轩和姜氏的先锋大军快要抵达边界了,朕令你来,是想让你做个说客,前去劝说姜氏。你对她说,如果柴荣愿意退兵,从此与我后蜀相安无事,我们蜀国愿意送给姜氏黄金五车,各色珠宝五车,以及城池三座。”蜀帝说道:“这城池是最后的底线,其余金银珍宝还可以再给。”

于曼万万没有想到,蜀帝是这么个想法,她呆在了当地。

过了片刻,于曼咽下一口口水后,她声音干涩地说道:“可,若是姜氏她不肯呢?”

蜀帝挥了挥手,他认真说道:“朕已派得王城为副使,与你一道前往后周军营去见姜氏。姜氏当年还是乡下的穷苦女子时,是王城一力主荐,这才使得姜氏能成为遗花公主,从此享受荣华富贵。王城于姜氏有知遇之恩,你又与姜氏是知交密友,你们两人一正使一副使,朕又愿意许以重金,这样的条件下,她姜氏凭什么不动心?”转眼他又说道:“当年战国之时,苏秦张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立了不少功劳,你两人虽然口才比不上先人,可也要努力想着怎么说才能打动姜氏。朕和这后蜀的百姓,这次可是把这江山寄托在你两人的身上了。”

语重声长,极是严肃地说到这里,蜀帝挥手道:“行了,你退下去准备准备吧。”就这样,于曼在背心汗水涔涔中,被太监带出了书房。

第二百四十五章 被囚

于曼从宫中带来的消息,令得康王胆战心惊。这蜀国,他和于曼两人是唯二知道于曼与姜宓已经撕破脸的人。

夫妇两人在一阵焦头烂额,苦苦思索中,终于在第二天,传来了于曼与另一个皇子妃发生争执,导致从马背上摔下,头破血流腿骨折断的消息。

这件事情一出,饶是蜀帝大为震怒,也不得不让于曼在家休息,于是奉旨前去后周军营和谈的,只剩下王城一人了。

这时,赵匡胤和崔子轩率领的大军已抵达至蜀国边境,开始扎营了。

这一次前来攻蜀,除了赵匡胤及他的嫡系部队外,还有崔子轩及所有的世家嫡子。上一次南唐大战,世家子们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这一次,柴荣决定对他们委以重任。

在赵匡胤等人稳定下来后,外面传来消息,说是蜀国的吏部尚书王城奉蜀帝之令前来求见。

赵匡胤忙请王城入内。

出乎赵匡胤意料的是,王城一见到他,便秘密向他进献了关于蜀国所有文武大臣的资料以及蜀国各座边境城池的官员守卫情况!

王城告诉赵匡胤,蜀国上下都无抗战之心,这些年来,虽然天下战乱频繁,可蜀国人一直安逸,这份安逸导致蜀人并无血战之心。

得到王城提供的详细资料,以及王城对蜀帝的分析,赵匡胤大喜,他亲自扶起王城,并秘密许了不少好处后,王城才告辞离去。

转眼,入夜了。

因崔子轩是副将,身负重任,而姜宓是做为辅助人员参战,所以这两人的营帐并没有放在一起。

听着外面的蛙鸣声,姜宓看了一会书后,便准备沐浴更衣。

正好这时,外面一阵脚步声传来,却是有人禀道:“夫人,有人求见!”接着,那禀报之声凑近姜宓,低声说道:“是蜀国吏部尚书王城,他想与夫人见一见。”

白天时,王城已见过赵匡胤,并已投诚的事,蜀军中的几个高层都是知道的。当下,姜宓便唤道:“快快请进。”

转眼,一队人便出现在营帐外。

知道王城此来,多半有什么要紧的话要说,姜宓下令让那些军卒们退远些,留在她营帐外的,都是她自己带来的属于幽州杨氏的护卫。

不一会功夫,王城便出现了。

姜宓含着笑,她刚刚站起,却赫然发现,在王城的身后,还有一个熟悉的身影。看到那人,姜宓脱口唤道:“义兄?你怎么在此?”说起来,姜宓这两年来见到王屹的时候并不多,这一次更是大半年没有见过。陡然的,在这种边关战事吃紧的时候看到王屹,姜宓挺有点惊讶。

王屹却是笑了笑,他俊朗的脸上带着温和,笑看着姜宓,他清声说道:“我是与王尚书一道前来的。”

姜宓连忙转向王城,她客气地行了一礼,颇为有礼的唤道:“阿宓见过王伯伯。”其实最后姜宓离开蜀国时,与王城已经离心,只是不管怎么样,王城对她有知遇之恩,因此姜宓这一礼颇为恭敬。

数年不见,王城老了不少,他呵呵一笑,就着火把光,他认真地打量了姜宓一会,笑道:“阿宓果然越大越美了。”

谈笑中,姜宓迎着两人进入了营帐。

一边令人摆上吃食招待两人,姜宓一边向着王城笑道:“王伯伯这次与我义兄一道前来,不知有何见教?”

“见教不敢。只是数年不见阿宓,有些想念罢了。”

王城说话之际,茶酒已经上来,姜宓为了表示敬意,亲自提着酒壶走下主座,她先给王城斟上一盅酒,又来到了王屹面前。

就在姜宓低头斟酒之际,一阵寒风袭来,紧接着,她的颈后一痛,转眼间,姜宓眼前一黑,昏死了过去。

第二天,崔子轩收到了姜宓的一封信,信上说,幽州出了大事,她要马上赶去处理,因事情太过紧急,她已连夜出发,让崔子轩不要挂念。

第三天,崔子轩当然挂念,可这大战将要来临之际,他身为主将之一,怎么也不能随意离开军营,只得派出一些护卫追赶姜宓,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令得她连夜离开,连向他打个招呼的时候都没有?

……

姜宓一直晕晕沉沉。

每一次,她好不容易清醒了一些,嘴里便被人灌了一些药水进去,那药水令得她又晕晕沉沉起来。

这一天,姜宓终于清醒了一些。

虽说是清醒了一点,可她的眼皮发沉,整个人还是连抬起手指的力气都没有。就在她费力的,艰难的想要睁开眼皮时,身边不远处,传来的王屹的说话声,这一刻,王屹的声音阴沉无比,“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崔子轩虽然起疑,可我们已把他派来的人引往别处,暂时不必在意。”

“很好。”这时,一只凉冷的,如蛇一样的手抚上了姜宓的脸颊,紧接着,王屹的声音在她头顶传来,“杨夫人到了没有?”

一个声音回道:“杨夫人早就到了,我们的人按公子的吩咐,已把杨氏扮成姜氏惯常的模样,有了公子的手令和杨夫人的那些亲信,幽州那边已经顺利接手。”说到这里,那声音得意地说道:“姜氏虽然接手了幽州几年,也是因她之故,使得幽州杨氏有了今天的权势,可这妇人就是个憨的,竟然不专心抓权,也没有认真培养几个心腹手下,还一门心思信任仰仗公子你这位“义兄”,这下,她还真如公子当初算计的那样,一场辛苦一场忙,却是为公子作了嫁衣裳。”

听到这里,王屹得意的哈哈大笑起来。

那人跟着笑了一阵,过了一会,他收敛笑声,看了姜宓一眼,不解地说道:“公子,既然已成功收回了属于幽州杨氏名下的所有势力,那这姜氏……”

王屹的声音不耐烦的传来,“你管太多了!”

王屹的声音极为阴冷,可来人却也并不是很害怕,过了一会,那声音有点不安的继续说道:“可是公子,姜宓智慧之名天下皆知,这样一个人,活着总是祸害!”

他意是想要杀了姜宓!

姜宓一凛间,连忙紧紧地闭上眼睛,她屏着呼吸,越发认真的倾听起来。

对于这说话的人,王屹显然有点忌惮,过了一会,他还是沉声解释道:“你们放心,她对我还有大用。”

那人不甘心道:“可是……”

“好了!”王屹强硬地打断那人的话头,缓了缓,他开口说道:“你放心,她以后不会出现在世人面前了。”

那人说道:“既是如此,自是最好不过。”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一个婢女怯怯的声音,“公子,夫人该服药了。”

“拿过来。”

“是。”

紧接着,姜宓的下颌被人强硬的扳开,一碗药水倒入她的咽中,姜宓呛了几下,终是不可避免的喝了大半下去,于是片刻之后,姜宓再度晕晕沉沉睡去。

……

姜宓再度清醒时,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庄子里面。

这个庄子显然是建在山上,地方非常清幽,只能听到鸟叫阵阵,却几乎没有半点人声传来。

姜宓挣扎着坐起,这才发现自己睡在一个床榻上,房间装饰非常清幽,有些家俱还颇为古老,连同墙上挂的画都是真正的古迹,看来把她安置在这里的人颇为用心。

姜宓从床塌上下来时,发现自己除了两条腿特别虚弱,使不上力气后,别的也还正常,特别是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不适。

慢慢的,姜宓扶着墙壁,朝着门口走去。

就在姜宓推开房门时,外面一个轻巧的脚步声传来,转眼,一个婢妇快步走了过来,看到姜宓,她高兴地唤道:“夫人醒了?”她连忙上前扶住姜宓,一边扶着她,婢妇一边高兴地说道:“夫人睡了好些天了,大夫还担心夫人伤了身子呢,现在夫人醒来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姜宓这时已出了房门,她看了一眼四面高墙围着,庭院森森树木古幽的院落,又瞟了一眼守在院门处的几个力大膀粗的仆妇,姜宓哑声说道:“这是哪里?”

那婢妇没有回答。

姜宓转头盯向她。

对上姜宓的目光,那婢妇轻叹了一声,她小心地扶着姜宓,轻声说道:“夫人既然到了这里,那就安心的呆下去。哎,这个世道乱成这样,咱们女人啊,能够保得性命就是了不起的事,别的事就不必想多了。”

姜宓垂了垂眸,她轻声又道:“这庄子的主人呢?他叫什么名字?”

婢妇摇了摇头,说道:“夫人别问了,这些小人都不知道的。”

姜宓却是又道:“他可是姓王?”

婢妇连连摇头,过了一会,她开口说道:“我家主人不是姓王,至于姓什么,夫人过久了总会知道的。现在这个时候,夫人还是好好养身子吧,别的,就不要再问了。”

她又说了一遍“不要再问了”后,就对姜宓的问题三缄其口了。

在婢妇口中问不出什么,姜宓同时发现,她可以走出这个院子,可绝对不允许走出这个庄子。经过姜宓的观察,她发现这个庄子建得极为严密,它四周的围墙极高,而且还是修在人迹罕见的山上。

这一日,姜宓仰头观察了好久的树木和天气后,她突然向那婢妇说道:“这里是后周吧?”

她这话一出,那婢妇不由一惊,姜宓一直在留意她的表情,见状,她轻声说道:“果然已经到了后周。”

第二百四十六章 风光入蜀下

要知道,赵匡胤在派出这一千骑士时,本也想要威慑震撼住蜀人,所以这些骑士,可以说是后周军中精英中的精英,称得上个个都是百战老兵。于是,他们这一陡然露面,竟是骇得在场的所有蜀人面无人色。

随着一声轻喝,众周骑目光如电地扫过众蜀人后,齐刷刷勒停了奔马。

于鸦雀无声中,一辆华贵的马车驶了出来,渐渐的,它驶出队列,来到了蜀人之前。

随着马车停下,众蜀人这才反应过来,他们倒吸了一口气,都不敢再直视这些后周骑兵了,一个个的,都转头看向那辆马车。

赵匡义扮成的护卫翻身下马,他来到马车旁,向里面的人伸出了手。

于所有人的注目中,一只白嫩丰腴的小手伸了出来,接着,一个美人在赵匡义的扶持下出了马车。

可让蜀人们遗撼的是,这个素手葱白,颈项修长,外裸的肌肤宛如美玉的美人,却是戴着帷帽,看不清面容的。

这美人,自然就是姜宓了。

姜宓虽然面目不露,却是盛装而来,她在赵匡义的扶持下走向了正列队欢迎的蜀国权贵们。

王城率先清醒过来,他圆圆的脸上露出了慈爱的笑容,抢上一步,王城朝着姜宓深深一礼,高声说道:“王城奉蜀帝之令,前来迎接姜夫人归蜀。”他用的是一个“归”字,却是在告诉众人,姜宓这次来蜀,只是回到她曾经呆过许久的故地。

几乎是王城声音一落,众官员及他们的家眷也清醒过来,他们齐刷刷行礼,同时说道:“恭迎姜夫人来蜀。”他们的声音响亮又热情,引得回音阵阵。

帷帽下,姜宓那天生带着几分婉转清扬的声音温柔地传来,“诸位多礼了。”说罢,她上前一步朝着王城虚扶一把,又道:“王大人请起。”却不叫义父而叫王大人,终是有疏远之意。

众蜀国官员暗暗叹息,王城则是笑容不变的向姜宓慈爱地说道:“夫人离开蜀地已有多年,可还记得这些昔日的伙伴?”说到这里,他指向排在前面的几个贵妇,在她们满脸的谄媚笑容中一一介绍道:“这些人,昔年与夫人骑马游玩,一起看戏,时移世易,不知夫人可对她们还有印象?”

帷帽下,姜宓的声音依然是清冷而平淡,她婉转清扬地叹道:“时间隔得太久了,许多事,阿宓都已忘了。”

却是依然疏远。

王城笑容不变,他领着姜宓,在众位夫人和官员们的陪伴下,一边朝着蜀国皇宫走去,一边指着左右的街道感慨地说道:“一别经年,早已物是人非,想当年夫人还是闺阁少女时,也曾在这里打马游玩,也曾有好友三五。如今,这两边的街道还是老样子,可是咱们这些老家伙已是更老了,夫人也更美了。”

他这话,却是想引起姜宓的回忆。

事实上,姜宓似乎也有些怅然,只见她透过密密麻麻围观的蜀都百姓,瞟向左右两侧的阁楼店铺,久久没有吭声。

沉默了一会后,姜宓伸出戴着戒指的左手抚了抚头上的金钗,幽幽叹道:“却是物是人非。”

听她话中之意,对这蜀都还是有些思念的,众官员大喜,当下,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都向姜宓介绍起蜀都这几年的变化来。

这些人说得热闹,却没有注意到,两侧围观的人群中,有好几个人在看到姜宓那左手上的戒指时,脸上变了色。

他们显然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个震惊的瞪大了双眼。片刻后,那几人同时朝着姜宓的方向挤来。直到姜宓重又上了马车,他们那一直盯着戒指的眼,才恋恋不舍地收了回去。然后,这些人急忙转身,匆匆离去。

转眼,皇宫到了。

姜宓再次下了马车。

这时,宫门大开。

随着姜宓步入,赫然的,蜀帝竟是牵着一个绝色美人的手,在众护卫官员的陪伴下迎了出来。

这时,姜宓带来的那些骑士已经在宫城外止步,陪伴她的,只有赵匡义等寥寥四五人。

蜀帝越走越近了。

面对一国之君,姜宓再戴帷帽已是不礼貌了。当下,姜宓伸出丰腴的小手,慢条斯理的取下了自己的帷帽。

恰好这时,蜀帝率着他的爱妃小花蕊夫人,也到了跟前!

这一瞬间,几乎所有人都怔了怔。

不由自主的,众人看了一眼小花蕊夫人,又齐刷刷地看向姜宓。

这一刻,便是刚才还热闹喧嚣得很的百姓们,也齐刷刷住了嘴。

不管是姜宓还是小花蕊夫人,都有绝世姿容,这一同时亮相,那效果何止是一加一等于二?更何况,这两女赫然有三四分相似处。

姜宓的身后,赵匡义在看到小花蕊夫人时,也是猛然一怔,他定定地朝着小花蕊夫人看了一眼,又忍不住看了一眼盛装打扮,美丽不可方物的姜宓,这才迅速的掩去脸上的表情,垂下眸去。

蜀帝这时也是惊住了,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姜宓,又转头看向了他自己的爱妃。

人群中,落在后面的贵妇们,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真像……”“姜氏竟然这么美了。”“原以为小花蕊夫人的容色天下无双,没有想到竟有个差相仿佛的,而且这两人,竟还有几分相似……”“这两位虽然容色相似,可气质却截然不同。”

她们的气质,确实是截然不同,小花蕊夫人的美,是娇柔的,是隐隐带着几分忧郁的风情万种之美,她浑身上下,都充斥着浓浓的女人味以及性的魅惑。姜宓之美,美得清灵皎洁,同样是美人,小花蕊夫人让男人一见便心生邪念,姜宓却让人不敢亵渎。

小花蕊夫人和姜宓,这两女并无血缘关系,却长相这么相似。神奇的是,她们长相虽然相似,气质却天差地远,完全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之美。一时之间,落在稍后方的赵匡义无声无息地搓了搓食指。

这时,人群中,有几个妇人忍不住评价道:“这两位美人的区别,便是宠妾与正室的区别。”

蜀帝毕竟是一国之君,很快的,他便收回了看向姜宓的目光,也收起了眼底的贪婪,哈哈笑道:“姜夫人回到故地,我蜀国上下都是欢喜至极。今日,朕要为夫人好好接风洗尘。”在把姜宓迎进皇宫后,他又爽朗地说道:“王城,你可有把姜夫人昔日的住宅清扫干净?”

王城连忙躬身说道:“陛下放心,夫人的宅院老臣早就修葺打理妥当,只等夫人入住了。”

“甚好甚好,哈哈哈哈。”

……

接下来的接风宴,开办得非常气派奢华,可以说,蜀帝这是给足了姜宓面子,完全是把她高高捧起。

姜宓并没有呆很久,少少喝了几口酒后,她便开口说累了,于是,再一次前呼后仰中,姜宓在浩浩荡荡的队伍簇拥下,回到了她当年还是遗花公主时所住的宅院,并在王城的回忆中,再度怅惘了一番。

因时已不早,把姜宓送到后,王城等官员便告辞离去。

他们走后,姜宓美美的洗了一个澡,她刚刚走出厢房,便听到护卫们来报,说是康王妃求见。

于是,在沉吟了一会后,姜宓让病怏怏的于曼进来了。

时隔两年,两女再度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