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郑沁韵的艳丽,这少女明显长相纯良多了。

转眼,几个高家婢妇已推着那世家女走到了姜宓面前。

姜宓盯着她,问道:“你叫什么?”

“我,我叫郑姿!”回话时,郑姿眼含泪水怯怯地看了姜宓一眼,却又迅速的低下头去,那纯良脆弱的样子,宛如恙羊般无辜。

“郑姿!”姜宓想了想,缓缓说道:“你没有按荥阳郑氏的排行来,是婢仆赐姓,还是外室女?”

荥阳郑氏女,嫡出有嫡出的排名,庶女也有庶女的排名。

姜宓这话一出,郑姿便如受到巨大的伤害一样摇摇欲坠,直过了好一会,她才颤着声音虚弱地回道:“我,我是外室女。”那含着悲伤的声音,仿佛姜宓给了她巨大羞辱一样。那模样当真让人怜惜不已,一时之间,好几个青年男子都露出了同情之色。事实上,要不是这些男子慑于姜宓的威名,已有人上前护花了。

姜宓又问道:“刚才高姑娘说,是你姐姐杀了人,而你可以作证?”

郑姿坚强的挺直身躯,她轻声说道:“是的……我,虽然郑沁韵是我姐姐,可我,可我不能睁眼说瞎话。是姐姐与那高小妹发生了争持,姐姐失手把她推到了湖中,还,还不允许人呼救……”

郑姿这话一出,等于判了郑沁韵死刑,一时之间,郑沁韵脸白如雪,她目眦若裂地瞪着这个妹妹,恨不得杀了她才好。而那郑姿见她这般模样,更是吓得瑟瑟发抖,看起来可怜可疼极了。

姜宓却是神色不变,她也不知相信还是不相信,只是点了点头,她正待再问,陡然的,一旁,高姑娘那尖锐而得意的叫声传来,“是聂大哥吗?聂大哥,你快来给我主持公道。那个荥阳郑氏的女人杀死了我妹妹,那杨夫人还护着她。聂大哥,我们这些寒门中人虽然以前贫苦,可也不是这些世家女想害就害想杀就杀的,聂大哥,你快让这些人放开我们,我要杀了那郑氏女给妹妹报仇”

高姑娘的声音又清又脆又快,一时之间,半个河边都只有她一人的说话声传来。

见到姜宓回头,高姑娘得意地朝着她来,对上姜宓的目光时,高姑娘还露出了一个恶毒的眼神。

要知道,这负责整个大梁安全事务的,正是赵匡胤,而高姑娘的父亲高怀德,在诸将当中与赵匡胤感情最是亲厚。这聂姓将领是赵匡胤的属下,他平素出入高府颇为频繁,与高姑娘她们素有相识。

在高姑娘的洋洋得意中,姜宓朝着聂姓将领走去。她刚刚走近,聂姓将领便翻身下马,只见他朝着姜宓行了一礼,竟是恭敬地问道:“夫人,这里发生什么事了?”

“聂大哥!”高姑娘愤怒的尖叫起来,她声音又尖又厉地喝道:“聂大哥,你做什么这种语气跟她说话?”高姑娘简直愤怒极了。她却不知道,如今的大梁,几乎人人都知道,幽州杨氏就是姜宓,而当年,姜宓与赵匡胤他们同行时,可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甚至姜宓对赵匡胤还有救命之恩。这些赵匡胤的手下,怎么可能对她不礼遇?

姜宓无视高姑娘的尖叫,她一脸严肃地回道:“正准备调查。”略顿了顿,姜宓又道:“这事涉及到各位将军和世家之间,我准备在这里调查清楚,以免闹到陛下那里。”

众臣都知道,这阵子柴荣为了攻打后蜀的事呕心沥血,他最不能容忍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的后方不稳,上一次连太子都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现在谁还敢把这些小事捅到柴荣面前坏他心情?当下,聂姓将领忙不迭地说道:“都说夫人聪慧,自然能够查明真相。在下就在这里守着,夫人尽管审问。”

第二百四十三章 成为首领

眼前的这一幕,实在出乎高姑娘的意料,她恼怒的不停尖叫,不停的骂骂咧咧,她一会骂道:“杨夫人你真是个不要脸的!整日的勾引男人!”一会又尖叫道:“聂大哥你怎么能这样?”

聂姓将领眉峰一皱,他正要呵斥,姜宓已手一挥,已有杨府的下属拿布堵住了高姑娘的嘴。

转向众人,姜宓命令道:“把今天在现场,知道小高姑娘怎么死的婢仆路人全都带来。”

这些人都在现场,刚才高姑娘准备杀郑沁韵时,这些人还当着众人的面出面指证过郑沁韵。

护卫把证人带上来了时,那郑姿的脸色白了白,她咬着唇委屈地看向姜宓,似在控诉她对自己的不信任,居然还要重新审过。

姜宓根本无暇理会旁人,她让人押住那些证人后,走到聂姓将领旁边,跟他低声交流起来。

不一会功夫,聂姓将领便领着手下离去了,又过了一会,他带着姜宓等人来到了个供游人休息的茅草屋前。只是这个茅草屋被聂姓将领装饰过,里面罩上了黑布,显得阴森森的。

再接着,聂姓将领让人把小高姑娘的尸首搬到茅草屋里摆好。等一切准备做好后,姜宓让这些作证的人一个一个的入内。

她竟是准备一个一个的审问!而不是如旁人常做的那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众人自己招供!一时之间,好几个人脸色大变。

首先进入茅草屋的,是那已死的高小姑娘的贴身婢女。

那婢女一进茅屋,便发现整个茅屋黑森森的,而茅草屋的正中,自家姑娘的尸体正直晾晾的摆在那里。这时,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阵风,摆在茅草四处角落的几根蜡烛同时飘摇起来。

那婢女本是个小姑娘,见到这情景哪有不怕的道理?她尖叫一声便想向后逃去。

就在这时,她的背心一疼,却是被人用剑抵住了背心。

那人剑抵着婢女,逼着她来到高小姑娘的尸首前后,黑暗中,一个男性的,阴沉威严的声音传来,“你叫什么名字?”

“我,我叫环儿。”

“环儿,你家姑娘正在看着你。现在,你当着你家姑娘的尸首发誓,接下来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事实,如有谎言,你和你的家人将死后掉入拔舌地狱,永不超生!”几乎是那个威严的声音一落,猛然的,一阵极阴森的,若有若无的低泣声飘了来。

“啊啊啊……”环儿吓得软倒在地,她尖声叫道:“鬼,有鬼!”

可是没有人放过她,那个威严阴森的声音仍在不停的逼问道:“环儿,你家姑娘怎么死的?”而在那个声音传来的同时,环儿竟是清楚地听到,一个女子低低的,似笑似泣的叫唤声传来,它在叫“环儿……环儿!”

环儿还在尖叫,那威严的声音不停地喝叫道:“环儿,到了这个地步,你还不说实话吗?”

四周是飘摇的烛光,耳边是阴森可怖的哭声,再加上这威严寒森的质问,环儿终究是个小姑娘,她整个人都崩溃地叫道:“不,不是我……是大姑娘,是大姑娘推的姑娘。姑娘,你别怪我,我什么也没做……大姑娘很可怕的,她逼着我说假话的……”

在那环儿语无伦次的说话声中中,那威严的声音问道:“大姑娘,便是高甜玉?”

“是是是,就是她。”

“好,让她画押!”

……

茅草屋的后面,聂姓将领冷着一张脸,他看着一个一个的仆人进来,看着姜宓的手下拿着一份又一份的画押走出。半晌,他转向站在一侧的姜宓,苦笑道:“夫人手下,果然能人济济。”那威严阴森的问话人,那装着女鬼哭笑的小子,都是这匆促之间被姜夫人寻来的。也不知她哪来这么大的能耐?

他却不知道,不过是装鬼哭而已,姜宓随便在那些世家带来的人和自家手下中一问,便站出了两三个。之所以挑中这个小子,不过是他学得最像罢了。其实,这其中起最大的作用的,还是高小姑娘的尸首,以及姜宓的分开审问策略。

不过一个时辰,作证的六个证人都进了一次茅草屋,而姜宓收到的有价值的画押书足有四份。这四份画押,指出的真凶只有一个,那就是贼喊捉贼的高姑娘。

原来,那高姑娘从来便飞扬跋扈容不人半点反抗,而她这个庶妹因为比她美,特别是这一两年论起婚事来,性情温驯的高小姑娘的行情,在熟识的人那里,竟然比她这个嫡姐还好。于是,高姑娘便动了杀心了。

今天,高姑娘与高小姑娘与一位夫人偶遇,那夫人的儿子是高姑娘的心上人,可那夫人却明显对高小姑娘更有好感,这让高姑娘妒恨至极,于是她便决定动手。

高姑娘在把高小姑娘推下河中不久,她便看到了独自出现树林中的郑沁韵。当下,高姑娘便把高小姑娘之死推到了郑沁韵身上。至于郑姿,她是自己跳出来替高姑娘做伪证的。

审问的过程中,聂姓将领始终都在,所以姜宓也不用担心对高将军那边没有交待。她审问过后,在高姑娘的尖叫咒骂声中,把那叠画了押的文书留两份在手,另两份交到聂姓将领手中,便让聂姓将领押着高姑娘,领着高小姑娘的尸首离开了。

这件事,聂姓将领会交由高府自己处置。同时,聂姓将领也承诺了,会给郑氏一个交待!

等聂姓将领离去后,姜宓走到了郑沁韵和郑姿两女的面前。

这时,因为先头的热闹,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来看热闹的人,便连世家子弟也有不少。

早在姜宓过来时,郑姿便是脸色苍白如纸,现在,随着姜宓一步一步走近,她竟是晃了几晃,晕倒在地。

她这一晕,周围的好些人同时发出了失望的轻叫声。

姜宓却是屹然不动,她头也不回地吩咐道:“弄醒她!”

“是!”

随着姜宓这道命令传出,人群又响起了小小的嗡嗡声,一个少年站了出来,他朝着姜宓叫道:“姜夫人,这位姑娘都晕倒了,你有什么话,就不能以后再说吗?”他的话音刚落,姜宓便抬头向他望去。

看着那少年,姜宓淡淡回道:“这里不是你能插嘴的地方!”

那少年虽然只是一个寒门子,却也是自小骄纵着养大的,他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这样不给面子,顿时一张俊脸涨得通红。

少年还要再叫嚷什么,姜宓却不想浪费时间了,她朝左右命令道:“让所有人安静下来。”

“是。”随着姜宓这道命令一出,嗖嗖嗖,众护卫长剑出鞘,而随着他们剑尖一指,果然,四周安静了,便是那个对郑姿疼惜不已的少年,这时也在剑刃之下紧紧闭上了嘴。

不管郑姿是真晕假晕,众护卫在她身上痛感强烈的地方一通揉按后,她也不得不瑟缩了一下,慢慢醒了过来。

看到郑姿清醒,姜宓让人把她扶起,接着,姜宓转向郑沁韵,问道:“你与你这个妹妹平素可有仇怨?”

郑沁韵摇了摇头,她哑声说道:“我们平素里走得还近,她对我向来恭敬。”郑沁韵虽然因为崔子轩的事在家族中失了势,可家族同情她的声音占上风,所以她还算有点地位,至少远比郑姿这个外室女地位高,一直以来,郑姿对她都很亲近,要不是这一次,郑沁韵还真不知道,自己这个妹妹竟然恨不得自己去死。

姜宓点了点头,她又问道:“听说你要定亲了?定了谁家儿郎?”

郑沁韵抬起头来,她诧异地看着姜宓,直过了好一会,她才判断出,姜宓这话没有嘲讽取笑的意味,而是就事说事的询问。

郑沁韵迟疑地回道:“是高怀德的嫡次子,叫高成彦。”

“高成彦?”姜宓缓缓说道:“听说这个高成彦长相颇为英俊,是寒门中少有的文武全才。”当下,姜宓转向郑姿,语气平缓地问道:“你爱慕高成彦?”

万万没有想到姜宓会这么一问,四周嗡嗡声再起,于众人的注目中,郑姿身子晃了晃,却是低着头没有回答。

姜宓却也不需要她回答,她淡淡又道:“你与你姐姐素无仇怨,今次却主动出头,替高姑娘作伪证,意欲置你姐姐于死地……”直到姜宓这话一出,围观的人这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是这样。当下,嗡嗡声四起,那些个同情郑姿,对她怜惜不已的少年人,一个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瞪大了眼看着姜宓,又看向郑姿,满心眼里只盼着她出面否认。

在姜宓的话音落地时,郑姿又虚弱的摇晃了几下,她颤声泣道:“你胡说!你胡说……”她嘤嘤哭了起来,真个梨花带雨,“你,你为什么要这样血口喷人……为什么要这样伤害我……”她还准备滔滔不绝,姜宓已不耐烦地打断了她的表演,晃了晃手中的证词,姜宓冷冰冰地喝道:“一共四份证词,每一份证词中都说了,你是在高姑娘冤枉你姐姐后,自己跳出来替高姑娘做伪证,非要把杀人的罪名罩在你姐姐头上的!”厉喝至此,姜宓颇有点厌恶地说道:“不管你陷害亲姐的动机是什么,事实已经造成,这件事,我会如实禀报你们族长,你有什么想辩解的,跟他们去说吧。”

喝到这里,姜宓手一挥,命令道:“把郑姿绑起来,送她回荥阳郑氏。”这时,郑沁韵终于开口了,她哑声说道:“阿姿,是相中了高成彦,所以想除了我?她好自己嫁过去?”

她问的人自然是姜宓,事实上,自从出了崔冰等人的事后,所有的世家中人,都把姜宓当成了需要仰视的能人,对她说的话深信不疑。如现在,郑沁韵心中有疑惑,竟是不去问当事人郑姿,而是向姜宓求答案。

姜宓回头看了她一眼,淡淡说道:“她既与你素无仇怨,你们又是待嫁之龄,那多半是因为婚嫁事起的私心。”她瞟了掩脸嘤嘤哭泣的郑姿一眼,又道:“她陷害你如此干脆,多半已与高成彦有了私情。”按姜宓的估计,如果不是在高成彦那里得了准信,郑姿不会冒着得罪家族的风险这样直接出面做证陷郑沁韵于死地。要知道,她这样做后,就算郑沁韵当场便被高姑娘杀死了,在场的证人也被封了口,可荥阳郑氏还是能猜测到她在其中所起的不光彩作用。除非,高家许诺过,就算荥阳郑氏不喜,他们也一定会来求娶她,毕竟,世家现在正是夹着尾巴做人的时候,如果高家一定要娶的话,在没有证据证明郑姿确实害了姐姐的前提下,他们不会因为一个已死之人去得罪高家。

姜宓这话,却是在提醒郑沁韵,高成彦这个人不可靠。当下,郑沁韵向她福了福,她仰着头看了姜宓一眼,说了一直想说的一句话,“谢谢你。”谢谢你明察秋毫,也谢谢你不曾因旧怨而落井下石!

姜宓点了点头,她跳上马车,在众护卫的簇拥中离开了河边。

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也做了,姜宓在把两份证词交给郑沁韵后,便派了几个护卫与她们同行,她自己并没有前往荥阳郑氏。

接下来调查出的事实,果然如姜宓所说的那样,高家的高成彦早就与郑姿有了私情,他也万般不愿意娶郑沁韵。而高姑娘做为高成彦疼爱的亲妹妹,为了讨好这个小姑,也为了除掉情敌,郑姿的自己做出来做伪证的行为似乎也不难理解。

当天,在调查出一切后,郑姿便被荥阳郑氏关进了祠堂,与此同时,震怒的高怀德不顾母亲的阻拦,也把他向来疼爱的高姑娘关进了道观,并强令其出家。当然,高怀德这样做,并不是他这种突然发家的暴发户多有规矩,而是这件事姜宓将它暴露在阳光下,那聂姓将领知道了,就意味着赵匡胤知道了,也意味着柴荣知道了,他不得不做出选择。

事情虽然过去了,它激起了余波好几天还没有平复。

在一次小小的宴会里,众人还在谈论这件事,这时,一个世家女凑近王应雪,说道:“这荥阳郑氏的人一出事,连一个护卫都知道要向姜夫人求救,看来姜夫人在咱们有些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高啊。”

王应雪听出了她的不满,她轻笑着说道:“姜夫人见微知著又行事果断,本来就堪为首领。”她竟是直接把姜宓捧上了世家女之首的位置。

那世家女脸色一变,转眼,她冷笑着说道:“如果是真正的世家女之首,怎么只审出了案情却没有替咱们出手惩治不敬之人?那高成彦虽然没有明着出面害人,可因为他的缘故害了郑氏姐妹,要是在世家鼎盛之时,这种祸害了世家女子的人,早就惩治了。”

她的声音一落,王应雪却轻声道:“谁说高成彦没有被教训?”在众女一怔,同时转头向她看来时,王应雪缓缓说道:“早有两年前,姜夫人于情报上的独特天赋便惊动了柴荣。这两年里,姜夫人不管收集到什么资料,都会复写一份交到御前。这次高成彦做的事,以姜夫人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写在资料上?而姜夫人的判词在那里,柴荣早晚看到,那高成彦还会有前途吗?”

众女竟是第一次听到这事,不由面面相觑,不一会,一个世家女颤声说道:“你是说,姜夫人调查出来的东西,都会给陛下看?”不等王应雪点头,她已不知是喜是忧,一脸虚弱地说道:“这消息传出去,只怕再也没有人敢心怀鬼胎了。”

王应雪点头,她微笑道:“我祖母说了,这样也好,这样对所有世家都好。”

第二百四十四章 蜀帝的智慧

柴荣打败契丹,准备倾全力伐蜀的消息,传到了后蜀。伴随着这消息传来的,还有以赵匡胤为首,崔子轩为辅的后周先锋队,已经出发的消息。

后蜀国内。

远远看到康王回府,于曼连忙迎了上去,她牵过丈夫的手,夫妇俩一边向厢房中走去,于曼一边低声问道:“娘娘怎么说?”

康王摇了摇头,一脸疲惫地说道:“没有见到娘娘。”

于曼锁起了眉峰。

过了一会,于曼说道:“那我入宫一次吧。”

对于妻子的能耐,康王是相信的,于是他说道:“也行。”

于曼没有耽搁太久,她略做了一些准备,便坐着马车入了后蜀宫中。

于曼先去的是小花蕊夫人的宫里。

这些年里,小花蕊夫人凭着她绝世的美貌,在后蜀后宫中可以说是独一份,不但蜀帝对她言听计从,便是康王这些皇子,也对她百般奉迎。说到这奉迎一事,于曼便无比庆幸,他夫妇两人投靠小花蕊夫人投靠得早。如不是小花蕊夫人,上一次他们被后周赶回国后,只怕是再也无法翻身了。可在于曼频繁的向小花蕊夫人献上重金厚礼下,虽然康王被蜀帝冷落了一年,可最近这几个月里,他又逐渐恢复了往日的地位,这让其他皇子真是万分不平。

于曼这次求见非常顺利,不一会功夫,一个宫女便传唤道:“夫人让王妃进去。”

于曼连忙应是,她悄悄塞了宫女一个手镯,便跟在她身后,步入了小花蕊夫人的宫殿。

小花蕊夫人正在赏花。

与时下许多后蜀贵女一样,小花蕊夫人有着一身晶莹剔透的肌肤,只是她的肌肤更美,在阳光下都发着光,仿佛散发着阵阵幽香一般。

于曼走到小花蕊夫人身后,向她福了福后,于曼恭敬地说道:“于曼见过夫人。”

小花蕊夫人伸手掐下一朵牡丹,慢慢转过头来,她眉峰微蹙,眼带忧郁,轻瞟了于曼一眼后,小花蕊夫人曼步走向一侧的榻几。

她在榻几上坐下,歪着头,小花蕊夫人轻声说道:“听说,你与前花蕊夫人的女儿姜宓,乃是至交好友?”

于曼在后周与姜宓交恶的事,并没有几人知晓,她回到蜀国后,也一直对此只字不提,直到这几个月里,姜宓在后周的阵阵威名传来,时人问起于曼,于曼便自称与姜宓向来是至交,上次在后周,两人更是同食同眠,感情颇深。因她说得认真,处处强调细节,再加上她们在后蜀时确实关系颇好,所以无人不信。

听小花蕊夫人提起姜宓,于曼低下头来,她含着笑轻声说道:“正是。”

小花蕊夫人拈起那朵牡丹,顺手插在自己的耳边,她明眸转向于曼,幽幽问道:“我与她,谁美?”

于曼一怔。

小花蕊夫人这时已站了起来,她走到一侧花丛边,望着这一院美丽的鲜花,她轻声说道:“他们都说,我与前花蕊夫人颇有相似之处。那我与姜宓,可也长得相似?”

于曼垂下眸,过了一会,她轻声回道:“夫人与阿宓,确有三四分相似。”这是真话,小花蕊夫人,确实与姜宓有几分相似。

“哦?”小花蕊夫人侧过身来,她慢启红唇,又问道:“我与她,谁美?”顿了顿,她轻轻说道:“你知道的,我向来只喜欢听实话。”

于曼沉默了一会,回道:“夫人与阿宓都很美,夫人之美,在轻幽忧伤,阿宓之美,在明皎清透。不过这只是外貌之别,阿宓她,不喜欢女儿家的事,她气质颇书呆,不似夫人风流多姿,凡是见到的人都暗暗倾倒。”

于曼说到这里,久久不见小花蕊夫人说话,她不由抬头看去。

小花蕊夫人却在蹙着眉峰远望浮云,过了一会,小花蕊夫人的声音幽幽传来,“她多才情,天下丈夫少有能及者。”说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后,小花蕊夫人挥了挥手,“我都知晓了,你去见陛下吧。”

于曼一怔,转眼她福了福,恭敬的向后退去。

不知道小花蕊夫人为什么要她来见蜀帝,于曼一边走一边暗暗惴度。

蜀帝正在书房中议事,听到于曼前来,他让她既刻入内。

于是,于曼踏入了书房。

书房中还有两三个大臣,于曼不敢多看,低头朝着蜀帝福了福。

蜀帝头也不抬,他挥了挥手,“你来了?听说你与姜宓是至交好友?”

于曼连忙应道:“是。儿媳早在蜀国时,便与阿宓结交。”

蜀帝点了点头,他又问道:“听说姜宓的长相,与小花蕊夫人颇有相似?”

“是。”

“姜氏与小花蕊夫人,谁美?”

于曼忍住诧异,低头认真地回道:“应是,各有千秋。”

蜀帝点了点头,他说道:“朕料来也是。当初她在咱们蜀国时,便已有几分风姿,如果姜氏像其母亲的话,应该是年龄越大越美。”说到这里,蜀帝转向几位大臣,说道:“据消息说,姜氏在柴荣面前颇为得宠,便是连太子柴宗训也退让三分。朕以为,这样的绝色美人,他柴荣也是一个男人,不可能会放过不要。所以这姜氏虽然没入柴荣后宫,可实际上,她应是柴荣爱宠。”

蜀帝这话一落,一个胖胖的大臣马上谄媚地说道:“陛下所言甚是。绝色的美人哪个男人不爱啊?要不是柴荣心爱之人,她凭什么在柴宗训面前横行?”另一个大臣也道:“听说姜氏都与崔子轩和离了,应是被柴荣看中之故。”第三个大臣也道:“据说姜氏在大梁颇为横行无忌。这妇人能够在朝野横行,只能是帝王宠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