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上一章:第 4 章
  • 守财奴的种田生活下一章:第 6 章

眼看就要到了冬月十五,那是跟月姑约好送糖的日子,小桃红又开始着手做麦芽糖。

照样熬的三十斤玉米,索性王婶儿家的石磨在院子里,倒是不用时常去打扰王婶儿家,直接就去院子里开始磨。

王婶儿也不过问,反正石磨放在那里,用来用去也没啥损失。小桃红倒没有跟王婶儿说玉米也能做麦芽糖,毕竟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专利技术。

虽然王婶儿人好,但是小桃红打算过一阵再跟王婶儿说,趁现在赚一些钱再说。也许自己不说,过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发现的,可不能小觑古人的智慧,现在只是因为玉米广泛种植没有多久,所以还没有完全开发玉米的作用,他们只知道玉米能填饱肚子而已。

做好麦芽糖,小桃红把做好的衣裳绣活儿也打包好放到背篓里。照样大清早就得起床往镇上赶,不然一天回转不了。

不过这次不是虎子跟着一起去,而是带着花儿与三郎一道去的,因为他们也想去镇上看看。

花儿与三郎长这么大,活动范围也只是小河沟这个山沟沟,从来没有到过镇上。小桃红觉得应该带他们去见见世面,以免变得粗野愚昧,她想着是时候教几人读书识字了,总不能种一辈子地。

这里的文字就跟中国古时的繁体字差不多,她倒是都能认全,只不过她习惯了写硬笔,写不了毛笔字,写出来大概也难看得不得了。

虽说她这点才能堪不了什么大用,但是她给几个弟弟妹妹做启蒙还是可以的,就是不知道这里哪里可以买书。买一些书回去,教他们认识字,怎么用毛笔,等日后有钱了,就把虎子三郎送去学堂。

几人顺着山路往上爬,天上零零散散飘着雪花,口中呼出的热气显而易见。所有的东西都是小桃红背着,经过上一次的锻炼,小桃红已经不似上次那么累了。小花儿倒也还好,三郎只有七岁,年纪比较小,爬了一个时辰的山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却没有吱声,一直跟着两个姐姐的步伐不曾落后。

小桃红看着一脸坚毅的三郎,心里默默点赞。三郎这孩子若是好好教导,以他这种心性,必然会成就一番事业的。

小桃红领着两人在平坦的地方歇了一阵,喝些水补充能量,然后接着走。

到镇上集市先路过了锦云衣铺,小桃红就走进去把上次接的活儿交了。因为小桃红打算继续接跟上次一样的量,所以布料的押金倒是没有退回来,掌柜直接给了小桃红一百文工钱,还有这次的布料针线之类的。

小桃红上次来过,已经摸清楚了上杨镇集市的大概情况。从这里过去就是王记粮油铺,小桃红打算领着小花儿与三郎去看看爷爷与大伯他们。

这次倒是没有再麻烦小二哥,小桃红直接去到了后面的仓库,不出所料爷爷他们正在把一辆车上的货搬下来。

小桃红领着两人走过去站在一旁,看着他们辛苦的搬着东西。

三郎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看着爷爷佝偻的扛大麻袋,一脸坚毅道:“我会快点长大的,爷爷就不会这么辛苦了。”

小桃红看了三郎一眼,“三郎,你长大了要干什么呢?”

“自然是要好好干活,赚许多钱买地,然后好好孝敬爷爷与大姐。”

小桃红心内感动,却道:“那三郎就想做一辈子农民吗?做苦力,一辈子为了温饱挣扎,一辈子走不出贫苦的小河沟。”

三郎眼里罕见有些迷茫,不然呢?他还能想做些什么?现在吃都吃不饱,每年要吃一个多月的野菜,活着不就是为了吃饱,难道还能想其他的东西不成?

看着迷茫的三郎,小桃红叹了口气,“三郎,咱们不求为国为民,做些什么大事业,但是至少得对得起自己,不能白来世上一遭。不能只局限于吃饱这一个念头,世界那么大,我们要走出小河沟,看看这世界上的其他风景。”

三郎是个机灵的,片刻也就明白了小桃红的意思,眼中又恢复了一片清明,充满了坚毅。小花儿却一知半解,她不太懂小桃红的意思,只要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能吃饱穿暖,小花儿就特别开心。

第10章

小桃红与小花儿三郎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儿,也不见爷爷大伯他们有空,看来是说不上什么话儿了。索性看着他们都还挺精神,没有着凉生病之类的症状,小桃红也就放心了。

小桃红想着时常耽搁他们也不大好,带着花儿与三郎就打算要走,她还背着好些麦芽糖呢,得快些拿去交给月姑。想着又要有钱进账,小桃红明亮的大眼里都带上了笑意。

刚转身走了几步,身后就传来大伯的声音,“那是阿红吧?阿红你等等。”

闻声小桃红几人停下了脚步,大伯把肩上的麻袋丢在仓库里,便快步朝着小桃红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还扯着嗓子往仓库里招呼,“李子,快出来!”

“哎大牛叔,马上就来。”声音从仓库传出来,不一会儿从仓库里出来一个贼眉鼠眼的瘦小男子,擦着脸上的汗水追在大伯身后,“大牛叔,啥事儿啊?”

“跟叔来。”

大伯说着,带着瘦小男子朝小桃红几人走来。

两人走到小桃红跟前,大伯脸上带着无法忽视的喜色,“李子,这就是叔的侄女儿小桃红。阿红,这是半坡屯的李子,跟大伯一起干活儿的,小伙儿挺上进呐,阿红快叫李子哥。”后一句却是对小桃红说的。

“李子哥好,花儿三郎快叫人。”

小桃红乖乖叫了瘦小男子一声哥,还招呼小花儿与三郎也一同叫人,得做有礼貌的人不是。花儿与三郎也听话的叫人,站在小桃红身后,十分的乖巧。

李子一个劲儿的搓着手,嘴都快咧到耳根处了,“好好好都好,阿红你长得可真好看。”

大伯听闻李子这样说,哈哈大笑了起来,“叔没骗你吧,我这个侄女儿,是越来越好看,上次见到的时候还没这么好看呢,这次又好看了一些。”

小桃红看着大伯敦厚脸上挂着的笑容,心里莫名觉得有些烦躁。一旁的三郎左右看了看,便伸手抓着小桃红的手,看向大伯,“大伯,大姐跟我们还有事儿呢,就不耽搁你们了。”

三郎说着就拉着小桃红要走,大伯立刻道:“哎阿红你先等等,大伯有事儿跟你说,李子你先去干活儿吧。”那个李子闻言,嘿嘿笑着转身离开,去车上下货。

见李子离开,小桃红看着大伯道:“大伯,您有什么事儿要跟我说?”

大伯笑呵呵的,眼睛眯在了一起,“阿红,你觉着李子这人咋样?”

小桃红不置可否,微微叹了口气,“大伯,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李子哥人是挺好的,但是跟我没有缘分。”

“你大堂哥已经十八了,可是这媳妇儿还没有着落,大伯老了,就想抱个孙子。这李子有个十五岁的妹妹,愿意跟咱们家换亲,阿红你看......”

大伯的脸皱在一起,一脸为难的看着小桃红。

小桃红看着大伯黝黑的脸孔,大眼里带着坚定,“大伯,只要咱们家条件好了,大堂哥怎么会愁娶不到媳妇儿。只要我们齐心,日子总会好起来的,不止大堂哥,二堂哥,大哥,虎子,三郎,都会娶上媳妇儿。不会再用换亲这种方法,咱们家就两个女娃,把我跟花儿换了,那之后呢?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的。”

“阿红你说的也有道理,可是咱家啥时候能富起来?到时候你大堂哥只怕都老了,大伯也看不到了,不如趁现在能换就换......”大伯还没说完小桃红就打断道:“大伯,你不用说了,别的事情可以商量,这种事情我是不会让步的。”

大伯叹了口气,摇着头转身去车上下货,也不再理会小桃红几人,看样子心里不大高兴。小桃红无奈看着大伯带着情绪的背影,她也无法,这事儿可是终身大事,怎么能这么草率的就换亲了。把她跟没有丝毫感情的人凑在一起,凑合着过这一辈子,小桃红是绝对不答应的。在她心里,能跟自己成亲过一辈子的人,必须得相互有感情。

见小桃红不说话也不动,小花儿以为小桃红害怕大伯把她拿去换亲,嫁给刚刚那个尖嘴猴腮的男子。于是小花儿拽了拽小桃红的衣角,“大姐,咱走吧,大伯应该不会把大姐拿去换亲的了。”

小桃红收回目光弯了弯嘴角,“没事儿,大伯是讲道理的,大姐不愿意他不会硬换的。咱们走吧,糖该化了。”

这一个小插曲小桃红也没有放在心上,穷苦人家会用换亲来娶媳妇儿,她是清楚的。只不过她从来不打算用此方法,她会把家里张罗有钱,堂堂正正去下聘,给家里男丁娶上一房贤惠的媳妇儿。

从王记粮油铺离开,几人没走多远就到了莫云记。

小桃红领着小花儿与虎子跨进莫云记,就看到上次把自己撞倒的莫楠竹坐在柜台里面,手边放着一碟糕点,一边看书一边往嘴里送。

“请问赵掌柜在吗?”

小桃红四周看了看,没有看到赵掌柜和月姑,便出声询问莫楠竹。

莫楠竹抬眼看了小桃红几人一眼,在看到小桃红的时候,莫楠竹眼里闪过一丝惊艳。他放下手里的书道:“赵叔进里屋拿点心去了,我暂时看一下店子,不知姑娘有何事?也许我能够效劳。”

小桃红把背篓放下,“是这样的,我跟月姑说好每月十五来送糖的,既然你是少东家,你把东西称一下收了也可以。”

“哦?你就是大姐说的那个卖糖的姑娘?”莫楠竹脸上带着兴味的神情,上下打量着小桃红。

“如果没有第二个卖糖的姑娘,想来月姑说的就是我了。”小桃红疑惑的看了看莫楠竹,她们上次分明见过,这人忘性这么大?一个月时间就忘了?

其实莫楠竹的世界就只是看书考功名而已,别的东西都不能让他放在心上。而且小桃红比之一个月前确实变了许多。小桃红轮廓本就生得很好,大眼睛樱桃口鹅蛋脸,捯饬好了是个美人坯子,只是之前营养不良,所以面黄肌瘦毫无美感可言。

如今营养跟得上,养了两个月已经恢复了大半,肤色带上了血色,脸颊上也有了肉感。在全是黝黑蜡黄老树皮的上杨镇,看上去是十分的养眼,以至于让莫楠竹觉得有些许惊艳。

两人正说着,月姑与赵掌柜从里间端着托盘出来,月姑看到小桃红就笑道:“小桃红啊,这么早就来了。”

小桃红也眉眼弯弯,“个把月不见月姑,还有些想得慌,所以起个大早就赶来看看月姑。”说着推了推身边的小花儿与三郎,“快叫月姑。”

两人也就跟着叫了月姑,小花儿有些怕生,只是怯怯的叫了一声。

月姑一边把托盘里的点心放在柜台上,一边笑骂道:“看不出来啊,小桃红你居然这般的油嘴滑舌。来,吃块点心。”月姑说着拿了几块糕点递给小桃红姐弟三人。

“哪里?我说的可是实话呐。”小桃红充分发挥年纪小的优势,对着月姑撒娇,倒是看呆了一旁的莫楠竹。

月姑一脸笑意摇了摇头,“就你嘴甜,赵叔,把小桃红的糖过一下秤。”

听月姑这样说,小桃红立刻把背篓里的麦芽糖拿了出来递给赵掌柜。赵掌柜看着小桃红也是很顺眼的,笑眯眯接过麦芽糖道:“小桃红你是哪里人?”

“我们家住小河沟。”

一旁的莫楠竹插话道:“那离这里挺远的啊,你们这么早就到这里,是不是天不亮就开始走了?你们大人怎么放心你们黑漆漆的走山路?”

小桃红笑了笑,“确实得天不亮就走,现在天气短,不早些开始走一天回不去,家里还有一个弟弟等着我们回家呢,可不能耽搁。”

听闻小桃红这样说,在场的几人也都明白了小桃红姐弟的处境,倒是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闲聊起了其他事情。不一会儿赵掌柜称好麦芽糖,把钱算给小桃红,“这次有十一斤半,一共二百七十六文。”

小桃红伸手接钱时瞄了一眼莫楠竹刚刚看的书,那是一本通史,讲述了这片土地许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小桃红想了想对莫楠竹道:“少东家,不知你这通史是在哪儿买的,可否告知一二?”

莫楠竹又惊奇了一下,显然没想到小桃红居然认识字,“这通史是我跟先生借来的,并不是买的。”

“那这上杨镇可有卖书卖纸笔的地方?”

“哦?姑娘打探这些,难不成想识文断字?”莫楠竹再次细细打量了一遍小桃红,觉得小桃红真是一个奇妙的人儿。

小桃红摆了摆手,“那倒不是,我能识得几个常用字也就满足了。只是我还想让弟弟妹妹们也有些文化,不至于愚昧无知的过一辈子,所以才跟少东家询问一番。”

莫楠竹弯起薄唇,“这样啊,这上杨镇纸笔倒是有卖的,在那边不远处,过去一段儿就能看到了。只是这上杨镇,好像没有卖书的地方,我的书都是让人从江树县带回来的。”

“哦,那谢谢少东家了。”

小桃红显得有些失望,有了纸笔没有书,那给弟弟妹妹的启蒙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毕竟她不了解这个世界的文化风俗。

第11章

看着小桃红失望的眉眼,莫楠竹忍不住道:“桃姑娘不必沮丧,如果姑娘不嫌弃,我这本通史可以先借给姑娘一用。”

“真的啊?可是少东家的书不也是跟你的先生借来的吗?如果我贸然拿走了,先生会不会责怪你?”小桃红开心的同时也有些顾虑,如果借到书她倒是可以手抄一本,把手抄本留家里慢慢看。

“无妨,先生人很好,不会责怪于我。再说就借你一个月,下次你过来送糖还上也就无伤大雅。”

看着小桃红明媚起来的眉眼,莫楠竹觉得那些才子佳人的话本还是有迹可循的。就像如今他看到一个美人儿,美人儿一笑他的心情也是挺好的。

小桃红开心道:“那谢谢少东家了,下个月我来送糖会还上的。”

莫楠竹把那本通史递给小桃红,“姑娘既是好学之人,你我也算得上是朋友,不用再叫我少东家,直接叫名字就好。”

“这......不大好吧?要不我叫你莫大哥?”小桃红接过莫楠竹手里的书本,对于莫楠竹的要求却无法应承。无论是让她叫莫楠竹“楠竹”还是“莫楠竹”,她都着实有些叫不出口,却不好直接回绝,便想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莫楠竹想了想,倒也没有反对。小桃红把书小心用布裹起来,放在背篓底上,看向月姑众人,“月姑,赵掌柜,莫大哥,你们忙着,我们就先走了,不然赶不回去了呢。”

赵掌柜笑呵呵道:“哎好,你们去吧,好好看着路啊,别摔了。”

“好嘞。”

小桃红应着,领着小花儿与三郎就出了莫云记。

莫楠竹目送小桃红三离开,直到小桃红几人消失在视线里,才转身去拿了一块儿点心塞嘴里。

月姑看着莫楠竹的模样,脸上挂起了揄揶的笑意,“楠竹,是不是看上人小桃红了?小桃红这姑娘挺好,算得上知书达理,也有些本事,娶回家绝对是一个贤内助。”

莫楠竹抬眼看着门外,慢悠悠道:“美人在怀倒是惬意,但是还得考量旁的东西。大姐你也听到了,那意思是她们父母双亡,家里那么多弟弟妹妹。以她的性子,你认为出嫁就会放着那些弟弟妹妹不管吗?”

月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你呀,还是一样什么都以自己为重。不过小桃红这孩子也真是命苦,希望将来会熬出头的吧。”

莫楠竹又弯起了温润的眉眼,“我又不是圣人,自然得为了自己。至于小桃红,看着有几分本事,她会熬出头的。等她把家里安顿好,我也许会上门提亲,娶一个这样的女子做正妻,还是很不错的。”

莫楠竹打心底看不上上杨镇的女子,穷山沟里的女子,见识短还长得磕碜。但是小桃红长得好,还能识文断字,却也不是非小桃红不可。毕竟他将来是要参加科举的,对他来说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待他功成名就,其他地方貌美的女子自是任他挑选的。

听闻莫楠竹的话,月姑不置可否,她心里是不喜欢男人三妻四妾的,也不喜欢男人把女子当作一种物品。幸而她的丈夫是一个老实人,什么都以自己为重,也不存在三妻四妾一说。

小桃红自然不清楚旁人的想法,从莫云记出来就直接去买了一些笔墨纸砚放到背篓里。虽然无论是纸张毛笔还是墨,都是粗糙得很,但是三郎看着那些东西两眼放光,看样子恨不得现在就拿来比划一番。

“大姐,咱们买了这些东西也没用啊,咱们请不起先生,书上的字我们一个也不认识。”高兴过后三郎才想起关键的事情,他是很想看书写字,奈何大字不识一个。如今这般就算有了书和纸笔,他也只能干瞪眼,至多能临摹一下,怎么能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东西?

小桃红压低声音道:“大姐不是跟你们说过吗?大姐梦到过一个白胡子老神仙,告诉了大姐好多东西呢。这些字啊,老神仙也告诉了大姐,回去大姐教你们,但是不能四处说知道吗?”

“嗯,知道了,我们不会四处说的。”三郎与小花儿都一脸凝重,狠狠的点了点头。

小桃红看着两人郑重的小脸,差点忍不住把真相告诉他们。这样编造鬼神之说骗小孩子,小桃红心里还有些许过意不去,“咳......这就好,那我们去买一些别的东西,然后就回家吧。”

这次小桃红倒是没有像上次一样买许多东西,就是带着小花儿三郎在上杨镇集市逛一下,看看小河沟没有的东西。因为家里东西大多都还有,猪和鸡都买回家了,口粮也是有的,盐只用了一小半,上次炼的油也还有半罐儿。就是肉没了,小桃红打算再买一点点肉回去,她现在是花一文钱都心疼半晌。

说是长见识,其实上杨镇也没有什么稀奇东西,就是一些卖吃的卖菜的。不一会儿也就把集市逛了个遍,又逛到了王记粮油铺的前方。

“大姐,这是什么啊?”

小桃红正想说去菜市场买一坨肉回家了,就听到三郎奇怪的声音。

顺着三郎的手望去,看到王记粮油门口放着一个摊子,上面放着许多橙色的果子。那是橘子,小桃红很熟悉,现代随处可见。但是花儿与三郎却不曾见过,因为小河沟儿附近都没有产橘子的地方,这还是王记粮油顺道从隔壁镇运过来的。

看着小花儿和三郎充满好奇亮晶晶的眼睛,小桃红咬咬牙走到摊位前,“大哥,不知道这橘子怎么卖?”

弟弟妹妹渴望的眼神,让小桃红守财奴的本性有些松动。按照她原来那种抠法儿,是绝对不会在身上只有那么些钱的时候去买水果的,她在现代活了二十多年,都没有请别人吃过一顿饭。

“你要买啊?四文钱一斤。”

听闻这话小桃红松了口气,幸而不像旁的东西那么贵,大概是因为这东西在穷山村不是那么好卖。

“那给我来两斤吧。”

橘子已经不大新鲜了,想来是因为积压太久。好在只是有些焉儿,吃起来虽然有些不怎么好吃,但是给弟弟妹妹们尝个鲜儿还是可以的。

“大姐你尝一瓣儿,可甜了。”

小花儿拿着一个橘子,剥开给三郎嘴里塞了一瓣,自己吃了一瓣,然后掰一瓣递给小桃红。小桃红条件反射就想拒绝,两斤橘子本就不多,她前世已经吃了许多,现在这一点点就留着给弟弟妹妹吃。

可是看着小花儿清透的眼神,小桃红笑了笑,张口一口吃下小花儿手上的那瓣儿橘子,“真甜。”

看着小桃红吃下橘子,小花儿眉眼弯弯。她自然也看得出来,家里有点啥小桃红都省着给他们吃。就算东西少点,一人尝一口也是好的,大家都有得吃才好。

几人把那个橘子分吃了,小花儿与三郎就停了下来,把袋子扎紧拎着,打算拿回家跟虎子一起吃。

“咱们走吧,去买一点肉就回家。”

小桃红领着两人去买了十来斤五花肉,照样拿回去挂在炉子旁边熏着,慢慢吃。

回到家小花儿与三郎真是手脚酸软直打颤,虽然去镇里赶集很开心,但是这来回四个时辰的路程,还是让他们的细胳膊细腿有些吃不消。

小桃红看着两人笑了笑,“累了吧?你们先歇着,我去给大伙儿做饭吃。”说着就拎着那坨肉往灶屋里去。

一旁的虎子立马上前接过来,“大姐你肯定更累,今儿我做饭,你们都歇着。”

小桃红上下瞅了瞅虎子,好笑道:“虎子你会做饭?咱家米已经吃完了,得做玉米饭,你会蒸饭吗?”

虎子一拍胸脯,“大姐你就瞧着吧,来,坐坐坐,等着我做好吃的。”

虎子把小桃红拉到一旁的凳子上坐着,拎着肉就往灶屋去。小桃红看着虎子走路都没个稳,心中好笑的很,同时也有些欣慰。

过了半晌,虎子倒也不负众望,还真就给他做出来一些饭菜,一菜一汤,虽然味道没有多好。

“没看出来,虎子手艺挺好的啊,都能做饭了。”

小桃红一边往嘴里夹菜,一边夸赞虎子一番,她是真没想到虎子会做饭。现代的男孩子,别说只有十一岁,只怕二十一岁也不会做饭。

“那是,以后大姐累了就可以歇着,都让我来做。好吃吧?来来来,二姐三郎也多吃点。”虎子一边说一遍给他们夹菜。

“那大姐就等着享福了。”顿了顿小桃红又道:“哎虎子,小鸡你捉起来放鸡窝了吗?”因为小鸡还没长翅膀,扑腾不起来,就飞不进鸡窝,每天得有人把它捉进去,不然可就被冻死了。

虎子一拍脑门儿,“哎呀我忘了,你们先吃着,我去捉。”说着扔下碗火急火燎往外跑。

看着虎子如火烧屁股的猴子一般,大伙儿都忍俊不禁嗤笑出声。大家和和美美坐在一起吃着饭,时不时又冒出一些欢乐的笑声,农家小院儿充满了温馨。

第12章

“大姐,褥子被罩我都扯下来了。”

“嗯,我们走吧。”

进入冬日后天气一直不算晴朗,要么下着霜,要么干冷。这日好不容易出了日头,少有的暖和,小桃红便跟弟弟妹妹一起把家里的被褥拿出来洗洗干净,翻着晒晒。快要过年了,得把家里拾掇干净了,整整洁洁迎接新的一年。

这段时间小桃红在做活儿的同时,一直在抓紧时间抄写那本从莫楠竹手里借来的通史。刚开始写毛笔字的时候,真的是字大如斗,现在抄了近一半,字体才稍微跟书本上的差不多大小。

一边抄一边也就把轩国了解了个大概,这时空除了几千年来国家的名字与中国古时不同,其他的东西倒是大同小异。

一样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大小小的国家变迁,官员等级制度也差不多。因为这本书是轩国时期才编制的,所以大部分在讲轩国的事情。不过已经足够了,她们只需活在当下。

小桃红抄书的时候,一道把一些常用字教给三个弟弟妹妹。小花儿擅长做女红,对这些东西却不大擅长,这么久也只学会了自己的名字与一些简单的文字。

而三郎却学得有模有样,也是相当的用功,随时随地在临摹书上的字,常常让小桃红给他讲些文人墨客的故事。小桃红只能把前世知道的一些故事讲给三郎听。

如今三郎一手毛笔字写的比小桃红还好。不过因为要节省纸张抄书,笔墨只是时不时练一下,平时就是在院子里的泥巴地上,掰根树枝写写画画。

虎子生性好动,让他好生坐着看书写字简直要了他的命,他宁愿去上山背柴,也不大愿意待着写字。不过虎子机灵,就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得的字儿也比小花儿多得多。

“好了,现在虎子帮着我洗衣裳,花儿回去把我们没做完的绣活儿做了,没几天就要去交货了呢。三郎去屋里帮大姐抄书,得照着好好抄,别有污印,别浪费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