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战争!”夏葵握着拳,俏丽的脸容全是忿恨。羸弱就是如此的无能为力,被侵略,被屠杀,被轰炸,被毁去一切珍视的东西。

“方长官说让我们先在正阳门火车站停留片刻,他会立刻和傅院长追上来。”王景初继续跟沈君顾解释道,微胖的脸上显出忐忑不安的神情。

沈君顾只瞥了他一眼,就看出来他在担心什么,撇嘴道:“想太多啊兄弟,人家方长官要找人算账也不会算到你头上,还有我和你岳哥顶在前面,放心哈!”

王景初松了口气,却又觉得不好意思地用手指刮了刮脸。

沈君顾捅了捅一句话没说的岳霆,小声问道:“岳哥,这下我们怎么办?”

“先等方长官赶上来吧,由他和馆长定夺。”岳霆收起电报,一脸的风轻云淡。不管他的内心是不是如此,倒也给了众人一个无形的安慰。

………

“伊藤先生,前门西站的情况有点不对。”在一家布店的楼上办公室,一个日本人挂掉电话,对着办公桌后的那名男子汇报道。

被他称之为伊藤先生的男子今年已经四十岁,但并没有留那种日本男人喜欢的短唇须,而是留着中式的八字胡。他身上穿着的也是长袍马褂,如果不说日文,没人知道他实际上是日本特务。在街坊邻居的印象中,这位一口地道京腔的张老板是整条街上都公认的大好人,唯一有些遗憾的,是据说他妻子早逝,又无意再娶,每天只沉浸在各种古董之中,经常往琉璃厂跑。布店的那么点收入,几乎都被他砸进去了,这也是这间布店无人问津的根本原因。

而这位表面上是布店老板的伊藤智久先生,乐得清静。他是日本派遣到中国的特务,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他来到中国的任务,就是竭尽所能地在战乱时期搜集中国的国宝文物,转运到日本收藏管理。

因为这份任务,伊藤智久拥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在他的眼中,大清朝已经灭亡,这片土地陷入了军阀混战,战火连年不断,唯有在大日本帝国的维持之下,才能恢复和平,休养生息。而在战乱之中,那些千年的瑰宝必须先一步转移,省得毁于那些不长眼的枪炮之中。

伊藤智久潜伏在北平已经十二年,从他手中流出去的中国文物国宝不计其数。他并不觉得自己的做法有问题,反而还会觉得自己是这些艺术品的救世主。

当然,越是如此,伊藤智久的胃口就越贪婪,他的目标,一直就是那座紫禁城。

自从末代皇帝溥仪离开皇宫之后,伊藤智久试图通过各种渠道购买那座皇宫里的宝物。一开始还能从溥仪、太监甚至老太妃那里买到一些有价值的宝贝。

可是,自从那个名叫故宫博物院的机构建立起来之后,他就再也没有任何机会接近那座皇城。他这些年之中想方设法陆续塞了一些人进去,却没有一个成功留下来的。也尝试派人威逼利诱故宫的工作人员,但都毫无收获。他就只能在琉璃厂蹲点,凭着眼力收一些古董,风险也很大,所收的东西十件里有六件都是赝品。

他也知道华乐园的沈二少曾经也拿着东西去让其鉴定过一次。那次他拿去的是一件高仿的赝品,他也是请教了好几个专家才确定这是赝品。而那个沈二少只是拿在手里看了两眼,就指出了四处问题,其中一处还是之前所有专家都没有看出来的。

他当时特别激动,觉得自己终于有了一个鉴定专家,可是那沈二少盯着他又看了两眼,用流利的日语说他不会再给日本人看东西。

伊藤智久不明白他到底哪里露了马脚,认识他多年的人都不会察觉他是个日本人,更何况只是见过一面的沈二少?难道这位沈二少真的是天生神眼?不光可以鉴物,还可以观人?

后来伊藤智久雇其他人拿东西去让沈二少掌眼,而沈二少人人称赞的鉴定术,却偏偏在他所买的东西上次次失算。伊藤智久被骗了许多鉴定费,却又不敢大肆宣扬。因为若是说出去,肯定也会有人怀疑沈二少为何次次都在坑他。伊藤智久只能认栽,乖乖地绕着这位少爷走。

不过前几日,也许是故宫即将南迁,伊藤智久收了一批重货。

他刚看到货的时候,也非常震惊,因为那些字画,无一不是他列的那份文物名单上排行靠前的。他请的那些专家们分析,这些字画无论从品相,字迹、印鉴、纸张、装裱、来源等等分析,都是真品。他甚至还动过念头去请沈二少看一眼,但过年华乐园已经封台,沈二少的家里也换了户人,据说是南下避难去了,他才打消了念头。

为了能全部吞下这批货,伊藤智久甚至向山海关方面的日军紧急请求调用军费,最后周旋了好几日,才急急忙忙地把这些字画都收入囊中。

等东西都落袋,检查无误之后,几夜都没合过眼的伊藤智久做梦都笑了出来。

不过这也仅仅是阶段性的胜利,伊藤智久怕迟则有变,第二天就把这些字画让人打包,直接带回了东京。而他则专注于故宫里面的那些珍宝。

故宫南迁的时间地点,并不难打听,只要有银元,什么都不是秘密。而且他还打听到,有人想要集结学生,阻拦国宝专列南下。

虽然不知道对方的动机,但伊藤智久不介意把这件事弄得更大。而且他还收到了情报,山海关那边居然想要派飞机轰炸这趟国宝专列。

伊藤智久分析,应该是田中丽子那个疯女人,不忿被他挪走的军费,决定泄愤。

没有文化的乡下女人,怎么能理解这些字画之中蕴含的历史文明呢?伊藤智久对田中丽子的不屑越发严重。不过他也相信那个女人是能做得出轰炸的行为的。所以他趁机派人鼓动了更多的学生,务必让国宝列车不要按时出发。其实只要拖到下午,山海关方面不知道国宝列车驶向天津一带的准确时间,也就没有了被轰炸的危险。

“西站有什么地方不对?”伊藤智久听到属下的汇报,把视线从手中的字画上移开,抬起了头。

“从现场传回来的报道分析,故宫方面可能是故意混淆了视线,开走的那辆家具厂的火车才是国宝专列!”属下飞快地说道。

“什么?!”伊藤智久瞠目结舌。

第十五章:唐家九爷

在正阳门车站停靠下来的国宝专列并没有等多久,方少泽和傅同礼一行人就快马加鞭地赶到了。

方少泽的表情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但岳霆既然敢做出瞒着他的事情,就不会怕他这样的脸色。事态紧急,方少泽也没心思去追究之前的事,只能默默地在心中狠狠记下一笔,紧急让傅同礼找负责人开会。

这项临时会议定在国宝专列的上等车厢,岳霆虽然是把火车换了一辆,但因为口袋宽裕,弄到一辆和原来方少泽准备的专列差不多的火车倒也不是很难的事情。

方少泽率先走进一个包厢,发现跟着他身后进来的傅同礼还带着两个德高望重的学者。这两人方少泽倒是认识,一个叫尚钧,是秘书处的负责人;另一个叫王延丹,是古物馆的馆长。这两名学者都是五十多岁,也是能拿主意的人,方少泽之前也有接触,所以并无意见。

但对于后面挤进来的两位,他就意见大了。

上等包厢之中,能坐的地方只有四个位置,方少泽率先坐下了,三位长者也依次就坐,而就在方少泽要赶人之前,岳霆就率先把地图拿了出来,铺在了桌子上。沈君顾也不知道从哪里变出来茶缸和泡好的茶叶,殷勤地给四个人倒上。

包厢外,被沈君顾抢走茶壶的夏葵暗恨地跺了跺脚。她也想进去旁听,但包厢正常坐四个人,剩下的地方也被岳霆和沈君顾两人站着填满了,她也就只能在门外听墙脚了。

包厢内,时间紧迫,方少泽也没心思去赶走不合规矩站在这里的两人,开始研究是否改变路线。

“之前都和各地铁路局打过招呼,沿路可以优先放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南京。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按照原计划,走京津铁路和津浦铁路。”北京改名成北平之后,京津铁路实际上应该也改称为平津铁路。但这段铁路是1897年就修建的,名字都是喊熟了的,就还称之为京津铁路。

最开始说话的是王延丹,他是个儒雅的中年人,头发已经花白,鼻梁上架着一副水晶老花镜,是最墨守成规最讨厌打破计划的人。所以在讨论是否改变路线的时候,他第一个发言反对。

“可是正因为如此才危险。从学生们围堵前门西站的情况来看,对方拥有专列出行的情报,说不定连我们准确的行驶停靠时间都能弄到手。战机从山海关机场飞到天津,最多也就几十分钟的时间,太危险了。这一车的宝贝,就算没有直接被炸到,就算沾个边我们也难免会有损伤,承受不起啊!”傅同礼在来的路上就已经思考了许多,很快就反驳道。

“那我们只能改道。”一脸精明的尚钧在地图上看了看,指着路线道:“我们可以由平汉铁路南下,再到郑州转汴洛铁路,再到洛阳转到陇海铁路,再从徐州回到津浦铁路南下,这样就可以避开日本人在天津站的袭击。

这一连串的路线,光听都觉得头疼,更何况是要带着众多国宝辗转而行?本来性格优柔寡断的傅同礼立刻就又犹豫了起来,迟疑道:“其实最危险的,也就京津铁路这一段和津浦铁路刚开始的那一段。日本军以山海关为界,不敢过界轰炸吧?”

这话说得连傅同礼自己都不敢相信。

“日军战机确实不敢深入内陆,但沿海一带还真说不好。”方少泽站在军人的立场上判断道。日本侵入中国,东三省已经落入囊中,说他们的野心就只止步于此,谁都不会信。否则他们干吗要护着国宝南迁?还不是怕日本军进攻北平么?

岳霆此时插嘴道:“这地图是有点老的,汴洛铁路已经和陇海铁路合并了,所以我们只需要换三段路。好处是可以避开轰炸的可能,坏处是路程多走了将近一倍,陇海铁路上又以悍匪出没而著称,专列被劫的危险增加。”

车厢里陷入了一阵焦躁的沉默中。

现在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无论走哪条线路都会有危险。而留在这里,有更大的危险。

最后还是方少泽拍板定案。

“既然南京方面建议我们绕开天津,那我们就参考南京方面的意见。只是......”方少泽把目光调向站在一旁的岳霆,似笑非笑地说道:“如果要走陇海线,就怕这辆火车上的枪械不够。原来那趟专列上我让人配备的都是毛瑟步枪和汤姆生冲锋枪。就算遇到土匪也不惧。”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这倒是他们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没有想过的问题了。所谓隔行如隔山,什么毛瑟步枪汤姆生冲锋枪,他们听都没听说过。不过只听名字就知道应该是外国进口的军火,火力应该特别猛。但他们现在想要把那些枪械都转移过来,简直是痴人说梦。前门西站那边围堵的学生们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散,等他们散了估计至少也要三四天。这个时间他们要是冒险一点直接走津浦线的话,都能到南京了。

这时岳霆却哂然一笑道:“我当然考虑到了,这趟火车上我也配了枪械,但肯定是不如老套筒和手提机枪的。要不,方长官亲自掌掌眼?”

方少泽虽然没听过什么是老套筒和手提机枪,但听起来应该就是毛瑟步枪和汤姆生冲锋枪的中国式叫法。一个故宫的工作人员,居然对枪械如此了解,这个岳霆看来不再隐藏自己的可疑身份了呢!

注意到了坐在对面的傅同礼因为岳霆的话而锁紧了眉头,方少泽欣然地站起身。看来他之前给这位傅院长植入的怀疑的种子,也开始生根发芽了呢!

因为要去查看枪械,众人又从包厢里鱼贯而出。毕竟枪械是否过硬,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路线的选择。当然,他们没人能看得懂,倒是只需要听方少泽的判断即可。

岳霆在每节车厢的头尾都放了枪械和弹药箱子,所以众人也没走多远。岳霆蹲下身一打开木箱盖子,方少泽的瞳孔就一缩。

“这是毛瑟和汤姆生?”方少泽不敢置信地蹲下身,他觉得他应该重新估量岳霆身后的力量了。也就是他,能带着五十把毛瑟步枪和十把汤姆生冲锋枪来北平,还是因为方家本身就是做军火生意的。

不过当他拿起一把毛瑟步枪之后,就发现了手感和细微处的不同。

“咦?重量有点不太对,表尺是固定弧式的,机筒上面的长条突起也不见了,头箍怎么只剩下了一个?还有个不伦不类的防尘盖……”方少泽一连串地说出不同之处,真想上手打两枪试试手感。不过他也克制住了这个不靠谱的念头,又去看那个军火箱。

箱子里除了三把步枪之外,还有一把看上去很像汤姆生的冲锋枪,方少泽也立刻拿了起来。

“枪管比汤姆生大概长出十厘米,而口径......居然是改成七毫米的……”方少泽用手指摸了一下枪口,又去摸了一下步枪的枪口,顿时噤声。

岳霆看着这一向趾高气昂的方长官像是受了极大的打击,甚至连那双璀璨夺目的眼瞳都黯淡了下来,不禁得意地添油加醋道:“没错,这支是川造的手提机枪,仿的应该就是你说的那什么汤姆生吧。不过四川那边的军工厂做了改良,把枪管加长变细,这样火力增大,而且口径也与毛瑟步枪的口径一致,这样子弹就可以通用了。”

深知战场规则的方少泽当然知道这个改动有多么重要。这个改动虽然听起来容易,可是毛瑟步枪和汤姆生冲锋枪的生产厂家一个是德国一个是美国,都是历史悠久的军工厂肯定不会改动自家的产品来迁就竞争方。而这个难题,在中国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

方少泽早就知道中国有仿造国外武器的军工厂,大名鼎鼎的汉阳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只是他总觉得赝品劣质,就从没有当回事儿。但光从他手中的这步枪和冲锋枪的外观来看,质量过硬,竟然可比原厂货,而且还有口径一致这种创造性的改良。

要知道在战场上,子弹可以通用简直解开了冲锋枪的枷锁,不必再怕子弹不够用了!这简直是跨国界的杰作!

沈君顾在旁边看得啧啧称奇。赝品什么的,果然是有中国特色!而且军火就是好,赝品还可以改良,古董就完全不能改,否则搞个宋朝的青花,懂点行的都能看得出来那是假货。

不过,虽然是赝品,沈君顾也知道这些军火价值不菲,本来他还觉得卖假字画的交易中,岳霆分走了五成有点多,但对方不声不响地为他们准备了这些东西,还一字不提,简直让人无比感动!